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章节测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497342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76.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章节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章节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章节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章节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章节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章节测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章节测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章节测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章节测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章节测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章节测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章节测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章节测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章节测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章节测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章节测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章节测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章节测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章节测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章节测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章节测试.docx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章节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章节测试.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章节测试.docx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章节测试

2019-2019学年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章节测试

一、单选题

1.现将10gA和10gB混和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要使剩余的B完全反应掉||,还需增加A的质量是(  )

A. 40g                                     

B. 50g                                     

C. 20g                                       

D. 25g

2.仅仅根据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CO2↑+H2O||,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

A. 反应进行得非常快                                              

B. 生成的CO2是气态的

C. 反应在常温下可以进行                                       

D. 反应物是Na2CO3和HCl

3.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比反应前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  )

A. 氧化铁和稀硫酸                                                  

B. 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

C. 氧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                                    

D. 氢氧化钾溶液和硫酸铜溶液

4.物质X在4.8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3O2

RO2+2SO2||,测得RO2和SO2的质量分别为2.2g和6.4g||,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4.3g                                 B. 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C. X中含有R元素、S元素和O元素                          

D. 产物为气态时都是空气污染物

5.两份质量相同的碳酸钙||,第一份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第二份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则它们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

A. 第一份多                          

B. 两份一样多                          

C. 第二份多                          

D. 无法确定

6.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变化的是(    )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质量总和⑤物质的种类⑥物质的体积 ⑦物质的状态

A. ②④⑤                               

B. ①③④                               

C. ①③④⑥                               

D. ①③⑦

7.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

A. 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3CO+Fe2O3=2Fe+3CO2

B. 比较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  3CuCl2+2Fe=3Cu+2FeCl3  

C. 用稀硫酸除铁锈2Fe2O3+3H2SO4=Fe2(SO4)3+3H2O

D. 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症Al2O3+6HC1=2A1Cl3+3H2O

8.把2mol碳在1.5mol氧气中燃烧||,恰好完全反应。

燃烧后的产物中既有CO2也有CO||,则生成的CO2和CO总的物质的量是()

A. 1.5mol                        

B. 2mol                        

C. 1mol                        

D. 大于1.5mol||,小于2mol

9.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①元素的种类||;②原子的种类||;

③原子的个数||;④原子的质量||;

⑤物质的总质量||;⑥分子的种类||;

⑦分子的数目||;⑧物质的种类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⑥⑦⑧                       C. ①②③⑥⑧                       D. ④⑤⑥⑦⑧

10.现有下列四组物质:

①乙炔(C2H2)和苯(C6H6)②乳酸(C3H6O3)和果糖(C6H12O6)③丁烷(C4H10)和乙醚(C4H10O)④甲苯(C7H8)和甘油(C3H8O3).当总质量一定时||,各组中的两种物质无论按何种质量比混合||,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均相同.符合该条件的共有(  )

A. 1组                                      

B. 2组                                       

C. 3组                                      

D. 4组

11.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  )

A. 哪些物质参加反应      B. 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反应      C. 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D. 化学反应的快慢

二、填空题

12. 孔雀石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绿色并具有浓淡的条状花纹(见右图)||,是矿物中最吸引人的装饰材料之一||,也是人类最早冶炼铜的原料。

某校课外小组同学欲在实验室验证碱式碳酸铜制铜的反应原理。

【查阅资料】

1.Cu2(OH)2CO3 

 2CuO+CO2+H2O

2CuO+C

2Cu+CO2↑

2.CuO为黑色固体||,化学性质和氧化铁相似。

(1)实验l:

加热分解碱式碳酸铜。

装置如图所示。

①A中固体的变化为________ 。

②欲证明反应后有水生成||,B中所盛试剂为________ 。

③反应结束时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 。

(2)实验2:

木炭和氧化铜反应。

将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放进试管加热||,反应后将试管中的粉末倒出||,有铜生成||,还有少量黑色粉末剩余。

该小组同学设计方案验证黑色粉末的成分。

【作出猜想】

剩余黑色粉末可能是:

①氧化铜||;②木炭||;③木炭和氧化铜。

【实验验证】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 

该黑色粉末为氧化铜

(3)某同学探究在实际反应中||,木炭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时反应物的最佳质量比||,设计方案如下:

配方l

配方2

配方3

配方4

木炭质量(g)

0.4

0.5

0.6

0.7

氧化铜质量(g)

8

8

8

8

上述设计方案的主要研究方法是________ 。

13.如图是教材中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左盘锥形瓶口在白磷点燃后要塞紧瓶塞||,原因是________||;

(3)在实验设计上||,玻璃管上方系一瘪气球的目的是________.

14.化学实验培养了我们科学的思维方法||,也增强了我们学习化学的兴趣.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可以把化学实验从“实验装置、物质的性质、探究的方法”等角度进行分类.现有如下实验:

若请你将实验C归类||,你会选择________组(填“A”或“B”)||,理由是________.

15.在电缆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含铜废料.据报道||,在通入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铜与稀硫酸反应转化为硫酸铜.

(1)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2H2SO4+O2

​2CuSO4+ ________ 

(2)若选用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则用100mL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g/cm3)可配制该稀硫酸  ________ g||,需加水  ________ g.

16.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

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

小刘、小李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1)提出假设: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2)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刘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A所示||,小李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①小刘的实验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BaCl2+Na2SO4=BaSO4↓+2NaCl||,NaCl前的化学计量数为________||,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小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②实验结论:

小刘认为:

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小李认为:

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质量与反应物总质量不相等.

③你认为________的结论正确||,导致另一个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________.

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原因:

________.

④使用上述实验装置||,请你选择另外两种药品进行实验达到实验目的||,这两种药品可以

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化学式||,注意以上四种药品均不能再用).

三、解答题

17.小明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增大蔬菜大棚里空气中的CO2浓度||,可以有效地提高蔬菜的产量.他计划用稀盐酸和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杂质不参与反应)反应||,向自家的蔬菜大棚补充CO2.经测算||,小明准备向大棚中输入88gCO2||,他理论上需要碳酸钙的质量多少克?

四、实验探究题

18.实验室有一些硫酸钠和碳酸钠混合的白色粉末||,老师让小明利用这些白色粉末||,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请结合实验及相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根据已知条件写出求解生成沉淀质量X的比例式为________||;

(3)实验中所用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4)硫酸钠和碳酸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5)加人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

(6)如配制实验中所需的稀硫酸.需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质量为________.

五、综合题

19.初三兴趣小组利用如下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制备氮化钙||,并探究其化学式(实验式).

(1)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 

(2)反应过程中末端导管必须插入试管A的水中||,目的________ 

(3)制备氮化钙的操作步骤是:

①打开活塞k并通入N2||;②点燃酒精灯||,进行反应||;③反应结束后||,________ ||;④拆除装置||,取出产物.

(4)数据记录如下:

空硬玻璃管质量m0/g

硬玻璃管与钙的质量m1/g

硬玻璃管与产物的质量m2/g

114.8g

120.8g

122.2

①计算得到化学式(实验式)CaxN2||,其中x=________  .

②若通入的N2中混有少量O2||,如上计算得到的x________ 3(填写“>”、“=”、“<”)||,判断依据是:

________ 

20.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体验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操作步骤和方法||,利用6g氯酸钾和2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2KClO3

2KCl+3O2↑)制取氧气.

(1)实验结束后||,甲同学认为氯酸钾可能未分解完全||,又设计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实验1:

将实验加热后的残留物加水至充分溶解||,过滤||;

实验2:

向实验1的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干燥||,称得沉淀质量为5.74g.

小资料:

①二氧化锰不溶于水  ②AgClO3易溶于水

甲同学分析实验过程||,其中仅涉及两步化学反应:

2KClO3

2KCl+3O2↑     KCl+AgNO3═AgCl↓+KNO3

推出两反应间存在KClO3→KCl→AgCl↓物质转化关系和质量比例关系.

请你利用上述关系||,通过计算帮甲同学判断KClO3是否完全分解?

(要求:

简单写出计算过程、说明判断依据||,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乙同学对甲同学的方案提出质疑:

认为通过称量加热后残留物质量||,利用加热前后质量差进行计算||,同样达到甲同学的实验目的.你赞同乙同学的观点吗?

说明理由:

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解答】将10gA和10gB混合加热||,A完全反应||,反应后生成8gC和6g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8g+4g﹣10g=2g||,所以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10g:

2g=5:

1||,剩余B物质的质量为8g||,所以要使剩余的B完全反应掉||,还需增加A的质量是:

5×8g=40g||,故选:

A.

【分析】根据反应物是A和B||,生成物是C和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进而求出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然后依据剩余B物质的质量计算需要增加A物质的质量.

2.【答案】A

【解析】【分析】A、在化学方程中不能反映出物质间的反应速度||,故A符合题意||;

B、可从化学方程式中可以看出||,CO2的化学式后面有“↑”||,说明CO2为气态||,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化学方程式可以看||,该反应在常温下就可以进行||,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化学方程式可以看||,该反应的反应物为Na2CO3和HCl||,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充分理解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D

【解析】【解答】A、氧化铁被H2SO4溶解||,溶液的质量增重||;

B、反应无沉淀和气体产生溶液总质量不变||;

C、吸收CO2后溶液质量增重||;

D、两溶液反应生成沉淀||,使溶液质量减轻.

故选D.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和||,根据反应前后溶液质量的变化来分析确定.溶液中的反应||,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沉淀||,则溶液质量减小.

4.【答案】B

【解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道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2.2克+6.4克-4.8克=3.8克||,设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

X+

3O2

RO2+2SO2

a

96

3.8g

4.8g

列比例式得:

a:

96=3.8g:

4.8g解得a=76||,

故答案为:

B.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相对质量比等于实际质量比分析||,注意相对质量是相对分子质量

分子个数。

5.【答案】B

【解析】【解答】解:

因为碳酸钙的质量相等||,由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可得其中碳元素的质量也相等.由两个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CaCO3

CaO+CO2↑可以看出||,碳酸钙中的碳元素全部进入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也相等||,由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可得||,两份二氧化碳的质量也相等.所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分析】由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答案.

6.【答案】B

【解析】【解答】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故①符合||;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故④符合||;

③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元素的种类不改变.故③适合.⑦分子的种类、⑤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②分子的数目、⑥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故选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据此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答问题的能力.

7.【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

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A、该化学方程式反应条件注明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3CO+Fe2O3

2Fe+3CO2.

B、铁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CuCl2+Fe═Cu+FeCl2.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D、该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Al(OH)3+3HCl═AlCl3+3H2O.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

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8.【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碳原子的个数保持不变.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反应前碳原子的物质的量是2mol.从反应后的产物CO2和CO可以看出||,CO2的物质的量等于CO2中碳原子的物质的量||;CO的物质的量等于CO中碳原子的物质的量||,所以反应后的CO2和CO的总的物质的量就等于碳原子的物质的量.总上分析||,反应后的CO2和CO的总的物质的量是2mol。

故选B.

9.【答案】A

【解析】【解答】化学变化实质是分子分裂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分子||;该过程中||,分子种类一定变||,分子数目可能不变||,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一定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

故答案为:

A.

【分析】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10.【答案】C

【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

两种物质混合||,当总质量一定时||,无论两种物质的质量比如何||,燃烧生成水的质量都不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说明混合的两种物质氢元素质量分数相同.

①乙炔(C2H2)和苯(C6H6)中||,由于二者碳原子和氢原子两种原子个数比相同||,都为1:

1||,故二者所含氢元素质量分数相同||;故正确||;

②乳酸(C3H6O3)和果糖(C6H12O6)由于二者碳原子和氢原子和氧原子三种原子个数比相同||,都为1:

2:

1||,故二者所含氢元素质量分数相同||;故正确||;

③由于每个丁烷(C4H10)和乙醚(C4H10O)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相等||,但二者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每一个乙醚分子比一个丁烷分子多一个氧原子)||,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同||;故错误||;

④每个甲苯(C7H8)和甘油(C3H8O3)分子中都含有8个氢原子||,由于二者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甲苯(C7H8)的相对分子质量=12×7+8=92||;甘油(C3H8O3)的相对分子质量=12×3+8+16×3=92].即所含氢元素质量分数相同||;故正确||;

故选:

C.

【分析】由两种物质混合||,当总质量一定时||,无论两种物质的质量比如何||,燃烧生成水的质量都不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说明混合的两种物质氢元素质量分数相同.通过计算求出相应的两种物质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是否相同即可.

11.【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由化学方程式||,等号左边的是反应物||,可知哪些物质参加反应||,故选项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等号上方的是反应条件||,可知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反应||,故选项错误.

C、由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故选项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无法得出化学反应的快慢||,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分析】从化学方程式获得的信息主要有:

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各物质间质量的关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二、填空题

12.【答案】绿色固体变黑||;浓硫酸||;先将试管上的胶塞拔下(或先将两个试剂瓶上的胶塞拔出)||,再撤酒精灯||;防止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取少量剩余粉末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黑色粉末全部溶解||,红色固体剩余||,溶液变为蓝色||;对比

【解析】【解答】

(1)实验1:

①加热分解碱式碳酸铜||,观察到的现象是绿色固体变黑。

②欲证明反应后有水生成||,B中所盛试剂为浓硫酸。

③反应结束时的操作应该是先将试管上的胶塞拔下(或先将两个试剂瓶上的胶塞拔出)||,再撤酒精灯防止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2)实验2:

【实验验证】取少量剩余粉末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黑色粉末全部溶解||,红色固体剩余||,溶液变为蓝色||,则该黑色粉末为氧化铜。

(3)由题中数据可知||,氧化铜的质量都是8g||,木炭的质量分别为0.4g、0.5g、0.6g、0.7g||,这种设计方案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对比法。

【分析】实验1中||,反应结束时的操作应该是先将试管上的胶塞拔下(或先将两个试剂瓶上的胶塞拔出)||,再撤酒精灯防止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13.【答案】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发光(或答发出黄色火焰)放热||,开始气球胀大冷却后缩小||;防止瓶内气体与空气交换(或防止瓶中的气体逸出||,冷却后空气进入瓶中)||;燃烧时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防止塞子被弹起(或为了减压||,防止塞子被弹起)

【解析】【解答】解:

(1)白磷在空气中自燃||,和氧气反应||,故能发光放热||,并产生大量白烟.

(2)由于要测定反应前后的质量||,故瓶塞要塞紧||,防止气体进出锥形瓶||,造成实验结果不准确.

(3)白磷燃烧放出热量||,会使瓶内气压增大||,可能会把瓶塞弹起||,这里其一个减压的作用.

故答案:

(1)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发光(或答发出黄色火焰)放热||,开始气球胀大冷却后缩小||;

(2)防止瓶内气体与空气交换(或防止瓶中的气体逸出||,冷却后空气进入瓶中)||;

(3)燃烧时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防止塞子被弹起(或为了减压||,防止塞子被弹起).

【分析】本题通过白磷燃烧来测定质量守恒定律

(1)白磷在空气中自燃||,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伴随燃烧时的现象.

(2)由于要测定反应前后的质量||,故瓶塞要塞紧.(3)白磷燃烧放出热量||,会使瓶内气压增大||,这里其一个减压的作用. 

14.【答案】A||;A组实验和实验C都体现了物质的可燃性(或B组实验体现了物质的还原性)

【解析】【解答】A组的实验是一氧化碳、硫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燃烧||,体现了物质的可燃性||;B组的实验是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现了物质的还原性||;C组的实验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体现了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