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涵及倒虹吸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00482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8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框架涵及倒虹吸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框架涵及倒虹吸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框架涵及倒虹吸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框架涵及倒虹吸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框架涵及倒虹吸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框架涵及倒虹吸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框架涵及倒虹吸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框架涵及倒虹吸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框架涵及倒虹吸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框架涵及倒虹吸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框架涵及倒虹吸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框架涵及倒虹吸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框架涵及倒虹吸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框架涵及倒虹吸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框架涵及倒虹吸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框架涵及倒虹吸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框架涵及倒虹吸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框架涵及倒虹吸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框架涵及倒虹吸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框架涵及倒虹吸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框架涵及倒虹吸施工方案.docx

《框架涵及倒虹吸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框架涵及倒虹吸施工方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框架涵及倒虹吸施工方案.docx

框架涵及倒虹吸施工方案

框架箱涵及倒虹吸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依据

(1)国家、铁道部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条例、规定;

(2)《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

(3)施工图纸:

石武客专郑武涵洞施工图(供咨询)。

(4)施工大样图:

石武线框架涵参考图;

(5)投入的劳动力、施工机械设备、技术及管理力量情况;

(6)现场调查情况。

二、编制范围

新建铁路石家庄至武汉客运专线下列4座框架涵:

DK1168+980(1-6m),DK1169+189.6(1-3m),DK1169+485(1-3m),DK1169+687.4(1-6m);倒虹吸1座:

DK1169+314(1-1.5m)

三、主要工程数量

1、主要工程数量表

 

涵洞里程

涵洞形式

工程量名称

单位

数量

DK1168+980

1-6m框涵

C20混凝土

m3

183.9

C35混凝土

m3

368.3

C30混凝土

m3

111.3

I级钢筋

Kg

4764.6

II级钢筋

Kg

63702

DK1169+189.6

1-3m框涵

C20混凝土

m3

171.7

C35混凝土

m3

90.8

C30混凝土

m3

52.2

I级钢筋

Kg

3504.8

II级钢筋

Kg

11102.4

DK1169+485

1-3m框涵

C20混凝土

m3

102.4

C35混凝土

m3

51.5

C30混凝土

m3

22.3

I级钢筋

Kg

1207.4

II级钢筋

Kg

6723.9

DK1169+687.4

1-6m框涵

C20混凝土

m3

186.9

C35混凝土

m3

411

C30混凝土

m3

156.6

I级钢筋

Kg

8551.8

II级钢筋

Kg

73323.7

DK1169+314

1-1.5m倒虹吸

C20混凝土

m3

94.4

C35混凝土

m3

71.5

I级钢筋

Kg

1094.1

II级钢筋

Kg

6604.6

2、主要机具、设备一览表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交流弧焊机

2

发电机

2

75kw

汽车泵

1

汽车吊

2

16T

钢筋弯曲机

5

挖掘机

1

砂轮切割机

5

钢筋调直机

5

砼输送车

4

容量6m3

四、施工总体方案

(一)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安排

项目部将在每个施工段设立由项目部副经理任施工管理组组长,并配备技术负责人及若干技术施工人员,物资、设备均配有专人负责。

序号

姓名

职称

在项目部的职务

1

李晓波

高级工程师

总工

2

孙本明

工程师

副经理

3

邓文洪

工程师

工程部长

4

晏柏温

工程师

安质部长

5

毕宝山

高级工程师

实验室主任

6

夏崇进

高级测量师

测量队队长

7

杨阳

工程师

主管工程师

8

王青林

工程师

主管工程师

9

张祥飞

安全工程师

安全员

10

涂祖举

工程师

物资部长

11

刘春珑

工程师

设备部长

涵洞工程由4个桥涵工程施工工班完成,倒虹吸由1个桥涵工程施工工班完成。

(二)临时工程

1、施工便道

施工便道:

在涵洞进口或出口均有全线的贯通便道,可以顺利的到达每个涵洞的施工位置。

2、砼供应

本施工段中的涵洞用混凝土由位于十新公路边的十新拌合站统一供应。

3、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利用在各个涵洞施工队的钢筋加工场地集中供应。

(三)施工用电

施工用电直接从线路旁贯穿全线的施工专用高压线路上接入。

(四)施工用水

有水源的涵洞可以直接就近取水,就近没有可利用水源的,用洒水车拉到施工现场。

所有水在使用前均要经过试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五)试验测试

原材料检测试验包括:

钢筋、水泥、水、沙、石子、外加剂,检测结果见附原材料检验报告单;

施工前要对施工队的钢筋焊接质量进行抗拉试验,并报监理审核,检验合格后施工队才可以进行钢筋加工的批量生产;

(六)内业资料

原始资料由现场主管工程师自检结束后填写,自检后向监理工程师报检。

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在现场对原始资料进行签认。

项目部设有专职资料员,每天向主管工程师收集原始资料,收集后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和归档。

其具体要求如下:

1、主管工程师要及时填写原始资料,不得后补、修改原始资料;

2、填写的原始资料内容要真实、齐全、整洁;

3、报检时要携带原始资料,不合格时不得进入下道工序。

经监理工

程师检查合格则必须在现场签认资料;

4、资料员收集原始资料后要及时整理,并按单位工程、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检验批工程进行归档。

五、施工部署及工期安排

(一)施工部署

1、技术交底工作

施工前首先熟悉施工设计文件,吃透设计意图,做好技术交底,掌握本工程以及业主、监理方的要求。

2、协助做好征地遗留问题

项目经理部抽调专人做好本标段的征地遗留问题。

积极做当地群众的思想工作,并将积极组织施工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界桩、界线。

3、测量工作

我们组织精测人员对设计控制桩进行复测定位,并将测量成果向监理部门报验。

经监理部门复测确认后,我们将以此为依据,对本标段的中线和高程进行加密布桩,以满足施工要求。

为了加强对控制桩的保护和增强施工测量的精度,我们将根据测规要求进行控制桩加密与护桩。

并将有关数据报监理部门复查确认。

且做为竣工后沉降观测的依据。

对框架涵、倒虹吸基坑进行放样测量。

以左线中心线为准将各基坑的位置放出来,并附带标高以供参考。

4、地基基底处理形式

结构名称

中心里程

基底处理形式

1-6m框架涵

DK1168+980

预应力管桩基础

1-3m框架涵

DK1169+189.6

CFG桩基础

1-3m框架涵

DK1169+485

CFG桩基础

1-6m框架涵

DK1169+687.4

CFG桩基础

倒虹吸

DK1169+314

CFG桩基础

(二)工期安排

框架涵施工工期安排如下:

开始时间:

2009年7月10日;结束时间:

2007年8月30日。

其中准备时间10天。

总工期为50天。

主要工序工期安排如下:

序号

工作内容

工期

备注

1

准备工作

2009.7.10~2009.7.20

2

框架涵基础

2007.7.16~2009.7.26

3

框架涵墙身及顶板

2009.7.27~2009.8.15

4

八字墙基础及墙身

2009.8.16~2009.8.20

5

沉降缝与防水层处理

2009.8.21~2009.8.25

6

附属工程

2009.8.26~2009.8.30

倒虹吸施工工期安排如下:

开始时间:

2009年7月16日;结束时间:

2007年8月28日。

其中准备时间1天。

总工期为12天。

主要工序工期安排如下:

序号

工作内容

工期

备注

1

准备工作

2009.7.16~2009.7.17

2

倒虹吸基础

2007.7.17~2009.7.20

3

倒虹吸主体现浇施工

2009.7.20~2009.7.23

4

竖墙、出入口施工

2009.7.23~2009.7.26

6

附属工程

2009.7.26~2009.7.28

六、框架涵的施工工艺及主要施工方法

(一)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图

框架涵施工工艺框图

 

(二)施工方法

<一>、钢筋工程

1、钢筋检验:

钢筋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炉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组成,每60t为一检验批量,不足60t也应检验,检验时首先进行外观检查,要求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叠,然后在经外观检查合格的每批钢筋中任选两根,在其上各截取1组试样,每组2根分别拉伸和冷弯试验。

2、钢筋加工、绑扎

钢筋施工进场钢筋按规定分批验收,进行原材料二次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钢筋焊接应按规定抽样进行抗拉、延伸率和冷弯试验。

钢筋下料、加工、绑扎严格按施工图进行,应做到钢筋尺寸、直径、数量、钢筋类别正确无误,钢筋绑扎间距准确,绑扎焊接牢固,成型后,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

(1)钢筋加工:

①钢筋加工宜采用闪光对焊连接。

以承受静力荷载为主的直径为28~32mm带肋钢筋,可采用冷挤压套筒连接。

②仅在确无条件施行焊接时,对直径25mm及以下的钢筋,方可采用绑扎搭接。

③在钢筋密列的结构内,当钢筋间净距小于其直径的1.5倍或30mm(竖向)和45mm(横向)时,不得使用搭接接头。

搭接接头的配置,在任何截面内都应与邻近的钢筋保持适当距离。

④钢筋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a、受拉区内的Ⅰ级光圆钢筋末端应做成彼此相对的弯钩。

Ⅱ级带肋钢筋应做成彼此相对的直角弯钩。

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由两钩端部切线算起)应符合桥涵验标中附录B的B.0.1表的要求。

在钢筋搭接部分的中心及两端共三处,应采用铁丝绑扎结实。

b、受压光圆钢筋的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纵向钢筋末端,可不作弯钩,但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d。

钢筋绑扎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

序号

钢筋级别

受拉区

受压区

1

光圆钢筋

30d+半圆形弯钩

30d

2

带肋钢筋

35d+直角形弯钩

25d

注:

1d为钢筋直径

2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除应符合本表规定外,且在受拉区不得小于300mm,在受压区不得小于200mm。

⑤钢筋接头应设置在钢筋承受应力较小处,并应分散布置。

配置在“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a、闪光对焊的接头在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不得超过50%;在轴心受拉构件中不得超过25%;在受压区可不受限制。

b、绑扎接头在构件的受拉区,不得超过25%;在受压区不得超过50%。

c、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不应小于10d

注:

两钢筋接头相距30d以内,或两焊接接头相距在50cm以内,或两绑扎接头的中距在绑扎长度以内,均视为同一截面,并不得小于50cm;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

“同一截面”内同一根钢筋上接头不得超过一个。

⑥对于钢筋焊接接头工艺、参数、质量以及操作人员的培训、考试等要求、凡本规范未规定的,应符合国家现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HJ18)的有关规定。

钢筋冷挤压套筒连接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HJ108)的有关规定。

⑦冬季钢筋的闪光对焊宜在室内进行,焊接时的环境气温不宜低于0℃。

钢筋应提前运入车间,焊毕后的钢筋应待完全冷却后才能运往室外。

在困难条件下,对以承受静力荷载为主的钢筋,闪光对焊的环境气温的焊条。

焊接后的接头严禁立即接触冰雪。

⑧采用闪光对焊接头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每批钢筋焊接前,应先选定焊接工艺和参数,按实际条件进行试焊,并检验接头外观质量及规定的力学性能。

仅在试焊质量合格和焊接工艺(参数)确定后,方可成批焊接。

b、每个焊工均应在每班工作开始时,先按实际时间条件试焊2个对焊接头试件,并作冷弯试验,待其结果合格后,方可正式试焊。

c、每个闪光对焊接头的外观应符合下列要求:

(1)接头周缘应有适当的镦粗部分,并呈均匀的毛刺外形。

(2)钢筋表面不应有明显的烧伤或裂纹。

(3)接头弯折的角度不得大于4度。

(4)接头轴线的偏移不得大于0.1d,并不得大于2mm。

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经剔出重焊后方可提交二次验收。

d、在同条件下(指钢筋生产厂、批号、级别、直径、焊工、焊接工艺和焊机等均相同)完成并经外观检查合格的焊接接头,以200个作为一批(不足200个,也按一批计),从中切取6个试件,3个作拉力试验,3个作冷弯试验,进行质量检验。

e、对焊接头的抗拉强度不应低于该级别钢筋的规定值,并至少应有2个试件断于焊缝以外,且呈塑性断裂。

3个拉力试件中,当有1个抗拉强度低于该级别钢筋的规定值,或有2个试件在焊缝处或热影响区(按接头每边0.75d计算)脆性断裂时,应另取两倍数量(6个)的接头试件重做试验。

复试中当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低于该级别钢筋的规定值,或有3个试件在焊缝处或热影响区脆性断裂时,则该批对焊接头应判为不合格。

螺纹端杆闪光对焊接头拉伸试验结果,3个试验应全部断于焊缝之外,呈延性断裂。

当试验结果有一个试件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发生脆性断裂时,应从成品中再切取3个试件进行复验。

复验结果当仍有一个试件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发生脆性断裂时,应确认该批接头不合格。

⑨对焊接头的冷弯试验,可用万能试验机、钢筋弯曲机或人工弯曲进行,芯棒直径应符合表中规定。

对焊接头冷弯试验的芯棒直径

钢筋级别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芯棒直径

2d

4d

5d

7d

注:

1.d为钢筋直径(mm)。

2.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芯棒直径应增加1d。

冷弯试验时应将接头内侧的毛刺、卷边削平,焊接点应位于弯曲中心,绕芯棒弯曲至90度时。

当试件经冷弯后,在弯曲背面不出现裂缝,可判为冷弯试验合格。

当3个试件冷弯试验中有一个试件不合格,应另取6个试件重做试验,当复试中仍有1个不合格时,则该批对焊接头应判为不合格。

(2)钢筋安装:

钢筋安装时,钢筋的位置和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应达到以下要求:

在钢筋的交叉点处,应用直径0.7~2.0mm的铁丝绑扎,按双对角线(十字形)方式扎结。

保护层:

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41mm,采用成品橡胶保护层现场安装来保证。

要求垫块达到国家相关要求,垫块应分散布置在主筋(交叉位置)下,并不得横贯保护层的全部截面。

安装时应保证其在模板的正确位置,不得倾斜、扭曲,也不得改变保护层厚度。

(3)检查签证:

钢筋笼安装到位后,质检人员应立即进行自检,做出记录并妥加保护,填写钢筋检查证,及时报请监理检查签认,并进行钢筋分项质量评定。

<二>、模板工程

由于框架涵及倒虹吸数量少、形式多样,考虑到工程成本后,本工区涵洞及倒虹吸内外膜均采用大块钢模模板拼装,外膜用搭接间距为30cm×40cm的脚手架加固,内膜用满堂脚手架进行加固。

安装前应根据构件尺寸及形状,在现场做好预拼。

并对钢模板进行除污除锈、刷脱模剂等维护保养工作,安装时应复核中线位置,接缝处理加固应能满足要求,接缝处用密封条塞住,防止漏浆。

模板安装完毕后,经自检合格后填写模板检查证,及时报请监理检查签认,并进行模板分项工程质量评定。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轴线位置

15

尺量每边不少于2处

2

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和塞尺不少于3处

3

高程

±20

测量

7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尺量

<三>、基础混凝土工程

1、施工准备:

现场校核各涵洞的地形、地质、地下水情况,实现场地三通,清除地下与地面上的各种电线、电缆,做好基坑开挖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定位测量:

施工前应对水准点、曲线资料进行复核,然后才能进行定位测量放样,划出平面轮廓线,确定开挖深度然后进行技术交底。

3、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前应对挖方范围内的地上、地下管线情况进行调查,在确定安全无误的情况下方可利用机械开挖,不得破坏基底土的结构,在设计高程上保留0.2m厚度,由人工开挖整修。

开挖时应放坡,坡率1︰0.5(视现场具体情况,可适当调整),同时在坑底四周留宽0.5m作为工作面,以利设置排水沟。

同时在基坑顶面四周适当距离设截水沟,以避免地表水沿边坡流入基坑,坑顶边缘留护道,避免在此范围内加载,以保持顶边稳定,坑底根据现场情况设置1~2个井点进行降水。

基坑开挖随挖随运,弃土要运至弃土场,特别是基坑顶面周围应清理干净,不得堆放工具及堆载。

在基坑上面四周,远离坑边1米的地方,设置安全网,安全网由涂有红白相间色的钢管围住,并在各钢管间挂置安全网。

夜间在基坑上面的设置照明设施,必要时设有专置夜间值班人员,现场的技术人员和安质人员经常到基坑现场去检查安全措施,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做出各种应急措施,保证现场施工、附近居民和过往车辆的安全

4、检查签证:

基坑开挖完成后经自检。

轴线复核挂线(含基坑的四周边线点、基坑尺寸、基底标高。

承载力用重型动力触探仪检测,承载力应达到设计要求,否则及时与设计联系处理,合格后及时报请监理检查签认,以免基坑暴露时间过长,造成质量隐患。

基坑:

平面位置、尺寸符合验标要求

基底高程允许误差为±50mm

地基承载力≥180kpa

5、基底处理:

所有涵洞的地基处理形式与本段路基相同,所以在做路基的基底处理和涵洞的基底处理一起做。

其中DK1168+980框架涵的地基处理方式为预应力管桩;DK1169+189.6、DK1169+485、DK1169+687.4框架涵的地基处理方式为CFG桩。

6、基础混凝土施工:

基底报请监理签认后,立即开始基础混凝土灌注施工。

涵洞施工时先浇筑100cm厚的C20混凝土出入口涵身基础和10cmC20的混凝土涵身基础垫层。

施工过程中质检人员应提前到场并做好现场材料对照、配合比、试件抽取(每次开盘均应抽取)、塌落度及振捣等质量检查、试验工作。

施工完成后应作好混凝土养护工作。

7、质量评定:

待试件养护日期达到要求后,及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以检验实际混凝土强度值,以资评定混凝土质量,并根据施工记录对涵洞进行基础分部分项评定。

<四>、边墙及框架顶板混凝土(框架涵现浇)

边墙及框架顶板混凝土均为C35。

施工前均按前述要求作好原材料及配合比选定等检、试验工作,合格材料经验证后方可进场,并且在浇筑前对原材料及配合比进行验证,作好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检、试验工作(每次浇筑均应抽取试件一组,塌落度随时检查)。

施工前检查。

混凝土施工前应对模板、钢筋、伸缩缝(伸缩缝要和边墙、基础伸缩缝位于同一竖直面上,不得倾斜、错牙)等质量情况进行报验,经监理检查合格并签认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时应达到以下要求:

1、混凝土拌制:

由拌合站集中拌制,汽车输送泵泵送入模,浇筑前应对混凝土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查,确保入模前的砼的坍落度、和易性等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2、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采用砼输送车运输。

3、混凝土浇筑:

模板经常检查合格并签认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各分段内混凝土应一次浇完。

浇筑过程中应经常对模板尺寸、接缝及沥青浸制木板伸缩缝加固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机械振捣时,应注意不得碰撞模板,力度要适中以免使钢筋和垫块等移位。

同时对振捣频率、时间进行控制,以免振捣不足造成混凝土强度不够,振捣过度造成混凝土表层浮浆过多,造成混凝土表面强度不够。

浇筑混凝土应符合下列一般规定:

A、在炎热气候条件下,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不宜超过30℃。

应避免模板和新浇混凝土受阳光直射,控制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钢筋的温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气温不超过40℃。

宜尽可能安排在傍晚浇筑而避开炎热的白天,也不宜在早上浇筑以免气温升到最高时加剧混凝土内部温升。

B、当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按冬季施工处理,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

C、在相对湿度较小、风速较大的环境条件下,可采取场地洒水、喷雾、挡风等措施,或在此时避免浇筑有较大暴露面积的构件。

D、浇筑重要工程的混凝土时,应定时测定混凝土温度以及环境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参数,并根据环境参数变化及时调整养护方式。

E、混凝土应分层进行浇筑,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

其分层厚度(指捣实后厚度)应根据搅拌机的搅拌能力、运输条件、浇筑速度、振捣能力和结构要求等条件确定,下表中的数值可供参考,但混凝土最大摊铺厚度不宜大于400mm,泵送混凝土的最大摊铺厚度不宜小于600mm。

混凝土的浇筑层厚度

振捣方法

浇筑层厚度(cm)

插入式振动

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表面振动

无筋或配筋稀疏的结构

25

配筋较密的结构

15

附着式振动

30

注:

表列规定可根据结构物和振动器型号等情况适当调整。

在新浇筑完成的下层混凝土上再浇筑新混凝土时,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

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m以上。

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

F、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

当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

对不同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水泥性能、水胶比和外加剂类型等条件通过试验确定。

G、新浇混凝土与邻接的己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得大于20℃。

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

A、从高处直接倾卸时,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

B、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铺助下落。

C、串筒出料口距混凝土浇筑面的高度不宜超过1m。

4、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振捣棒要垂直地插入砼内,并插入前一层砼5~10cm。

振捣棒要快插慢拔,以免产生空洞。

砼振捣时间要适当,当砼停止下沉、不冒气泡、泛浆、表面平坦后,即停止该点振捣,转至下点,并不得出现过振和漏振现象。

在振捣时应经常检查模板加固和支撑,预防模板跑模与漏浆。

5、混凝土养护及拆模:

混凝土浇筑后,12h内应立即覆盖和洒水养护,洒水时次数以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为度,7天时间方可拆模。

模板折除应符合以下条件:

A、模板的拆除应按设计的顺序进行。

设计无规定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拆除模板。

B、拆模时严禁抛扔模板。

C、支(拱)架的拆除应按拟定的程序进行。

一般应分几个循环拆完,拆除量开始宜小,以后逐渐增大。

在纵向应对称均衡拆除,在横向应同时一起拆除。

d不允许采用猛烈敲打然后强扭等方法拆除模板、支架和拱架。

e模板、支(拱)架拆除后,应及时对其进行维修整理,并分类妥善存放。

f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

G顶板底模的拆除须在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后进行。

6、质量评定:

混凝土拆模后应及时进行外观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当混凝土试件结果出具后,应及时报请监理进行质量评定,签认质量评定表。

<五>、防水层、保护层、沉落缝

1、防水层施工

(1)为保证防水层的铺设质量和节省防水材料,涵顶面基层应平整,涵顶M20水泥砂浆与涵身同时浇注形成2%的坡度。

(2)平整度的要求,用1m长的靠尺,空隙不大于5mm,孔隙只允许平缓变化,每米不应超过一处。

(3)如不符合

(2)条要求时,可用凿除的方法进行处理,或用砂浆进行整平,用水泥砂浆找平时,基底应清洁、湿润。

用水泥砂浆做局部找平时,应在砂浆中添加适量雷斯107胶的水溶性胶粘剂(也可采用其它性能相同的胶粘剂),以增强水泥砂浆与基底的连接。

(4)涵顶面基层及涂刷防水材料进行封边的部位应清洁、无蜂窝、麻面、浮渣、浮灰、油污等。

(5)对蜂窝麻面做填补前,应清除蜂窝、麻面中的松散层、浮渣、浮灰、油污等,并使之湿润。

(6)蜂窝麻面应用水泥砂浆填补平整,对蜂窝麻面的填补,均应在水泥砂浆、水泥浆中添加适量类似107胶的水溶性胶以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