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汇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00502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语法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现代汉语语法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现代汉语语法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现代汉语语法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现代汉语语法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现代汉语语法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现代汉语语法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现代汉语语法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现代汉语语法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现代汉语语法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现代汉语语法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现代汉语语法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现代汉语语法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现代汉语语法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现代汉语语法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现代汉语语法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现代汉语语法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现代汉语语法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现代汉语语法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现代汉语语法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语法汇总.docx

《现代汉语语法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语法汇总.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汉语语法汇总.docx

现代汉语语法汇总

一、词类

名称

定 义

语法特点

类  别

举  例

(一)

名词

 

(附)

方位词

 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数量词(一副对联)

②前面不能加不、很之类的副词(不楹联、很对联)。

③后面不能加时态助词“了”(楹联了)

①具体名词

人、牛、山、水、对联

②抽象名词

友谊、立场、观点、思想

 名词中表示方向位置的词

 常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后面

东、西、南、北、前、后、中间、下边

(二)

代词

 具有替代或指示作用的词

①能够替代或指示各类实词。

②一般不带修饰成分

①人称代词

我、你、他、我们、你们

②指示代词

这、那、这里、那边

③疑问代词

谁、什么、哪、多少

(三)

动词

 

(附一)

能愿动词

(助动词)

(附二)

趋向动词

 表示行为动作或发展变化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副词(刚走、很想)。

②后面一般能加“着”“了”“过”之类时态助词,表示动作的持续、完成或过去(看着、看了、看过)。

③多数能重迭(想想、看看、讨论讨论)

①不及物动词(自动词)

醒、病、游行、觉悟

②及物动词(他动词)

看、写、打、调查、讨论、认为

 表示可能、必要或愿望等意思的词。

①不能重迭。

②后面不能加“着”“了”“过”表示时态。

③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

①表示可能的

能、能够、可以

②表示必要的

该、当、应当

③表示愿意的

敢、肯、愿意

表示动作的趋向的词。

①不能重迭。

②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后。

来、去、上、下、进、出、进来、出去、上来、下去

(四)

形容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副词(很好、不坏)。

②后面能加“着”“了”“过”这类时态助词,表示持续、完成或过去(红着、红了、红过)。

③一部分能重迭(大大、慢慢、清清楚楚)

①性质形容词

好、坏、大、小、方、高、美丽、英明、宽广

②状态形容词

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

(五)

数词

 表示数目的词。

 常和量词结合,数词量词结合起来称为数量词。

①基 数

一、二、百、千、万、亿

②序 数

第一、第二、第三

③分 数

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

④倍 数

一倍、十倍、百倍

⑤概 数

几(个)、十来(个)、一百上下

(六)

量词

 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①常和数词或指示代词“这”、“那”结合。

②单音节量词能重迭,重迭之后含有“每”的意思(个个、条条是每个、每条的意思)

①名量词(物量词)

一个(人)、一把(鐮刀)、一屋子(人)、这匹(马)、那头(猪)

②动量词

去一次、说一遍、看一眼

(七)

副词

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

 一般只能用在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前作状语。

一般不能和名短语合。

①表示程度的

很、太、最、十分、非常

②表示范围的

都、全、只、统统、仅仅

③表示时间的

正、刚、又、曾经、终于

④表示否定的

不、未、没有(看见)

⑤表示语气的

偏偏、也许、简直、难道

(八)

介词

 起转介作用的词,一般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前边,合起来组成介词结构,以表示处所、时间、状态、方式、原因、目的、比较对象等。

①介词后边不能加时态助词“着”“了”“过”。

②不能重迭。

③不能单说,也不能单独作谓语,必须放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边组成介词结构。

④介词结构也不能单说,不能单独作谓语,它在句中主要是作状语,有少数也能作补语或定语。

①表示对象、关系的

把、被、对、对于、关于、连、周

②表示处所、方向的

在、向、从、往、朝

③表示时间的

从、自从、当

④表示状态方式的

用、以、按照

⑤表示原因的

由于、因、因为

⑥表示目的的

为、为了、为着

⑦表示比较的

比、跟、同

⑧表示排除的

除了

(九)

连词

 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表示他们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词。

 只能起连接作用,不能起修饰和补充作用。

①表示联合关系的

和、跟、与、同、及、而、或、或者

②表示偏正关系的

如果、只要、因为、虽然、即使、不但

(十)

助词

 附着在词、短语、句子后,起辅助作用的词。

①独立性最差,意义最不实在。

②每个词的个性很强。

①结构助词

的、地、得

②时态助词

着、了、过

③语气助词

吗、呢、吧

(十一)

叹词

 表示感慨、应答的词。

 在句中的位置比较灵活,通常不同其他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发生特定的关系,也不充当一般的句子成分,它能独立成句。

①表示喜悦的

哈哈

②表示悲痛的

唉、哎哟

③表示愤怒的

哼、呸

④表示惊讶的

唉呀、咦

⑤表示呼唤的

⑥表示答应的

嗯、唉

(十二)

拟声词

摹拟事物声音的词。

①经常充任修饰语。

②能单说。

 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水声

嘟嘟!

摩托车开来了。

三、句子成份

成分

名称

定    义

经常用的

词或短语

举    例

(一)

 谓语陈述的对象,指出谓语说的是“谁”,或者“什么”。

名 词

社会主义好

代 词

他天天锻炼身体

短语

群众的智慧无穷

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

学习语法很有必要

想明白是说话前必须注意的事情

干部深入基层很有必要

(二)

 对主语加以陈述,说明主语“做什么”、“怎么样”或者“是什么”。

动 词

他走了

敌人全被消灭了

形容词

身体健康叶子红了

短语

他又说又笑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三)

 动词后边的连带成分,表示动作的对象、结果等,回答“谁”或者“什么”的问题。

名 词

我写字,你读书

代 词

大家喜欢他

短语

我们要学习对联格律和有关知识我看见他来了

(四)

 用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作补充说明的成分,指出行为动作的情况、结果、可能性,动作延续的时间或者性状的程序

动 词

你继续说下去

形容词

这本书写得好

数量词

文章看了几遍了

代 词

你学得怎么样了

介词结构

鲁迅生于1881年

短语

他做的又快又好小李说得大家都笑了

(五)

 修饰、限制名词、代词的一种成分。

形容词

红花 红的花

数量词

三个人 两本书

名词、代词

祖国的儿女 他的书

短语

又高又大的建筑

你来的时候

(六)

 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的一种成分。

副 词

刚来 很好

形容词

快走 慢慢地说

代 词

多么高 这么说

介词结构

从北京来 为人民服务

短语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很高兴地说

(七)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者短语指同一样事物并作同一个句子成分的一种成份。

称代式复指:

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词或者短语放在句首,句中和它相应的是一个代词,称代句首的词或者短语,并作句子的同一成分。

中国***——这是多么伟大的名字啊

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这才是我们应有的风格

重迭式复指:

两个词或者短语紧紧相连,从不同的角度表示同一事物,并作句子的同一成分。

她的女儿郑萍,是个优秀的小学教师

中国的首都北京是一个美丽、清洁的城市

(八)

 不作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也不同它们发生结构关系的一种成分,位置较灵活,往往能够自由移动。

呼语:

词、短语

同志们,加油干哪!

应答语:

好,编写方案就这么定了

感叹语:

叹词

啊,祖国——母亲

插说:

词、短语

那满山的枫树,你看,叶子全红了

昨天的书展,少说也有几万人参加

五、复句

名称

分句间的逻辑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语

举    例

 各分句平等地排列在一起,分别说明或描写几件事情、几种情况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

也 又 既……又

一方面……一方面

不是……而是等。

内容多的数万字,少的只有几百字。

我们写对联不是装文雅,而是学知识

对后进学生,我们既要严格要求,又要耐心帮助。

 各分句间按时间顺序说出连续发生的动作或事件。

又 便 于是等。

穿过一个干涸的砂石河,又爬上一面土坡,就看见了那个村子。

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几件事情,表示要在这几件事情中选择一件。

或者……或者 是……还是 不是……就是 要么……要么 宁可

……也(决)不 与其

……不如等。

通宝,你是卖茧子呢,还是自有做丝?

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

 后一分句比前一分句有进一层的意思。

不但(不仅、不光)……而且(还、并),或只在后一分句用“而且”、“并且”、“更”等,有时还用“不但”……“反而”表示。

含有反诘语气的递进关系,还常用“尚且……何况”来表示。

我们不但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愿望,还要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这本书我看过,而且看了不止一遍。

你们连新战士的枪法尚且那么准,何况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呢?

 在语义上,后一分句同前一分句相反或相对。

虽 虽然(尽管)……但是(可是、却),或只在后一分句用“但”、“然而”、“只是”、“不过”、“却”等。

文章虽短,内容却很丰富。

这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前一分句提出假设,后一分句推论结果。

如果(假如、要是)……那么(就) 即使(即便、纵然、就算、就是、哪怕)……也等。

如果不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我们就要犯机会主义的错误。

纵有千难万险,也挡不住我们前进的步伐。

 前一分句提出条件,后一分句推论结果。

只要……就 只有……才 除非……才 无论(不管、不论、任凭)……也(都、还)等。

只有先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

我们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依靠群众。

 前一分句提出原因,后一分句说明结果。

因为……所以 由于

……因此 之所以……是因为 既然……就(可见)等。

由于革命力量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因此,它在本质上是不可战胜的。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

 一个分句叙述事实或措施,另一分句说明目的。

为了 为……起见 以 以便 用以 以免 免得等。

为了写好对联,必须认真学好对联格律。

我们要踏踏实实地把有关知识学好,以便有一个好的基础。

语法问题

语法意义是语法的内容,其实质是语义关系。

语法的一些大体问题如虚词、词类、结构都能用语义关系来解释。

虚词只是语义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

词类不过是对词按语法意义进行的一种分类。

结构是词语组合去掉辞汇意义后剩下的语义关系框架。

语法实质是语义关系的观点有利于咱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的语法特点,成立符合汉语实际的汉语语法学。

研读古籍应该具有一些古汉语语法知识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许多值得后人学习效法。

大家若是能够多了解传统文化,继承其中优良的遗产,进而了解我国先民为世界文明所作的许多贡献,就一定能够成立国人的自信心与荣誉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量。

如何方能达致上述的目标?

我以为通过古籍研读是一种必要而且是有效的途径。

古籍是用古代汉语书写成的,它不同于今语,语音、语义、辞汇和现代汉语都有许多不同,在阅读上产生了必然的难度,所以读者必需具有必然程度的古代汉语知识,如识其文字、晓其音韵、通其训诂、明其语法,了解那时的典章制度和民情风俗等等。

本文拟就其中的语法部份,略加申论。

咱们在阅读古籍时,有时会有这种现象,就是一篇文章摆在眼前,大部份的字也都熟悉,可是就是不懂它的意思。

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主如果两点:

一是辞汇,一是语法。

关于辞汇可以检查各类工具书,大致上能够解决;却是语法,需要在平时就具有必然基础,若是临时抱佛脚,那真有无从下手之感。

例如下面两个句子:

(1)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

寡人是问。

(《左传.僖公四年》)

(2)岂不谷是为?

先君之好是继。

(《同上》)

(1)中的"寡人是征"、"寡人是问"和例

(2)中的"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四句中都有一个"是"字,句法结构也完全一致,若是把它们作一样的了解,那是大错特错的。

(1)中两个"是"字是指示代词,意思是"这个",在结构上是"征"和"问"的前置宾语,"寡人是问"是"寡人责问这个"的意思("征"与"问"同意)。

(2)中的两个"是"字是结构助词,没有实际的意义,只是个宾语提前的标志,"岂不谷是为"就是"岂为不谷","先君之好是继"就是"继先君之好"。

若是不在语法上把它们弄清楚,不是看不懂原文,就是可能会错了意思。

如《论衡.问孔》:

"末如也巳,何须公山氏之之也?

"这两个句子没有一个字不熟悉,要解释的话也只有"末"是无指代词,作"没有地方"讲,"如"作"去"讲,"巳"是"算了","公山氏"是"公山弗扰",鲁国医生季氏的家臣。

但句子仍是看不懂,问题出在两个"之"字上。

这在语法上看,也是个宾语前置的句子,前一个"之"字是结助词,无义,后一个"之"字是动词,作"往"讲,"何须公山氏之之也"就是"何须之公山氏也",全文的意思是"没有地方去就算了,何须去公山氏那里呢?

"语法的问题一弄清楚,文意也就自然明白了。

又如:

文帝复遣宗人女翁主为单于阏氏,使宦者燕人中行说傅翁主。

说不欲行,

汉强使之。

说曰:

"必我也,为汉患者。

"《汉书.匈奴传》

颜师古对于最后一句的注解是:

"言我必于汉生患。

"意思仍是不大清楚。

其实这是一个主语和谓语前后顺序倒置的句子,中行说这个人本来不肯意到匈奴去,朝廷强迫他,所以气愤地说:

"为汉患者,必我也。

"因为强调"我",就把谓语提前了。

古代汉语语法是讲解古代汉语词语和句子的构造各种规则的,是了解古代汉语的利器,是学习古籍的津梁,在研读古籍时,掌握必要的古代汉语语法知识,那是必然的。

下面提出三点来讨论,藉以显示具有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对于了解古籍的重要性。

一词类与句子成份的非对应关系

古代汉语词类大体上可以分为名词、代词、形容词、数量词、动词、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助词、叹词、应答词等十二类,句子成份则有主语和谓语、述语和宾语、定语及其中心语、状语及其中心语、补语及其中心语等五组。

各类词类在句子里虽然大体上也有必然的功能,作某种句子成份;但词类和句子成份并非是绝对的对应关系,某种词类必然作某种句子成份而不能作其它的句子成份,它们是灵活的,一种词类除大体上作某种句子成份,往往也有其它的功能,这在阅读古典文献时要细细体会别离。

名词在句子里常常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这是它的大体功能。

比较特别的是还可以用做状语,例如:

(1)豕人立而啼。

(《左传•庄公八年》)

(2)秦穆公以来,稍蚕食诸侯。

(《史记•始皇本纪》)

(1)中的"人"和例

(2)中的"蚕"都是名词作状语,用来形容动词"立"和"啼",这是一种比喻的表示,拿用做状语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行动特征,来描画动词所表示的行动的方式或状态。

"人立"是说"像人站立似的站着","蚕食"是说"像蚕食桑叶似的慢慢侵略"。

(3)彼秦者……虏使其民。

(《战国策•赵策》)

(4)今而后君之犬马畜伋。

(《孟子•万章下》)

例(3)中的"虏"和例(4)中的"犬马"也都是名词作状语,用来形容动词"使"和"畜",这是用来表示对人的态度,把动词宾语所代表的人,当做用作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来对待。

"虏使其民"是说"像利用奴隶那样利用他的人民","犬马畜伋"是说"像畜养犬马般的对待伋"。

(5)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6)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柳宗元(黔之驴))

例(5)中的"法"和例(6)中的"船"也都是名词作状语,用来形容动词"斩"和"载",指出动词所表示动作的依据或工具。

"法皆斩"是说"依据法律,都应当斩首","船载以入"是说"用船载运进来"。

名词的特殊用法,除用作状语,还可以活用为动词作句子的谓语,例如:

(1)许子冠乎?

(《孟子•滕文公上》)

(2)左右欲刃相如。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冠"在这里是"戴帽"的意思,"刃"是"刺杀"的意思,本来都是名词,但都活用为动词作句子中谓语的中心词了。

名词不但可以活用为动词作谓语,它还可以作述语,后面直接带宾语,例如:

(3)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诗经•邶风•北风》)

(4)乃使其从者衣褐。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乘势,则哀公臣仲尼。

(《韩非子•五蠹》)

(6)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

(胡诠(上高宗封事))

例(3)的"雨"是"降"的意思,例(4)的"衣"是"穿"的意思,本来都是名词,在这里用作支配性的述语,对后面的宾语产生支配作用。

例(5)的"臣"和例(6)的"臣妾"、"刘豫"则是名词的使动用法,"臣仲尼"是"使仲尼为臣","臣妾我"、"刘豫我"是"使我为臣妾"、"使我为刘豫"。

其它的词类,譬如形容词最普遍的用途是用作定语,其次是作谓语和状语,这三者是形容词的主要功能;但除此而外,形容词也可以充当补语、主语、宾语和述语。

动词最主要的语法功能是作句子的谓语,但也常常利用作定语、状语、补语,也可以作主语和宾语。

咱们若是能充分熟悉这些情况,对于了解古籍的文意必然大有帮忙。

二句子结构的语序转变

和现代汉语一样,古代汉语句子的结构大体上也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述语在前,宾语在后;不过在一些特别的情况下,它们的顺序也可以前后倒置,这是咱们应该了解的。

主语和谓语的顺序倒置,作用是为了强调谓语而把谓语移到主语前面去。

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感叹句和疑问句中。

例如:

(1)甚矣,吾衰也!

(《论语•述而》)

(2)大哉,尧之为君也!

(《孟子•公孙丑》)

(3)何哉,尔所谓达者?

(《论语•颜渊》)

(4)谁与,哭者?

(《礼记•檀弓》)

述语在前,宾语在后,这是一般的正常情况,可是下列几种情形,宾语的位置在述语之前。

(一)在比较早的古代文献里,代词作宾语时,往往放在述语的前面。

例如:

(1)惟我事,不贰适。

(《尚书.多士》)

(2)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诗经•小雅•节南山》)

"惟我事"就是"惟事我","民具尔瞻"就是"民具瞻尔"。

不过这种在一般句子里把代词宾语前置的语法结构,在周朝巳经是一种残迹了,如下面的句子里也是代词作宾语,可是述宾的顺序并无变更。

(3)天惟畀矜尔。

(《尚书•多士》)

(4)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诗经•邶风•北风》)

"矜尔"、"好我"的顺序都没有变更。

这种宾语有时前置有时不前置的情形,读者应该有所了解。

(二)在用"不、未、毋、莫"等否定词组成的否定句里,若是宾语是代词,这个代词宾语通常不放在述语以后,而放在述语之前。

(1)子不我思,岂无他人?

(《诗经•郑风•褰裳》)

(2)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孟子•梁惠王上》)

"子不我思"就是"子不思我","臣未之闻也"就是"臣未闻之也","之"指桓文之事。

(三)在疑问句里,若是宾语是疑问代词,这个宾语也要放在述语的前面。

例如:

(1)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左传•成公三年》)

(2)孟尝君曰:

"客何好?

"(《战国策•齐策四》)

"又谁敢怨"是说"又敢怨谁","客何好"是问"客好何",若是宾语不前置,反而不合乎古代汉语语法的实际情形了。

(四)有时为了强调宾语,也把宾语提前,而且在提前了的宾语以后加结构助词"是"、"之"、"焉"、"斯"、"为"等字作为提前的标志。

例如:

(1)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左传•僖公五年》)

(2)宋何罪之有?

(《墨子•公输》)

(3)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

(《左传•隐公六年》)

(4)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

(《尚书•金滕》)

(5)武骂律曰:

"汝为人臣子,……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

(《汉书•苏武传》)

"将虢是灭"就是"将灭虢","宋何罪之有"就是"宋有何罪","晋郑是依"就是"依晋郑","则罪人斯得"就是"则得罪人","何以汝为见"就是"何以见汝"。

在这些句子里,要知道"是"、"之"、"焉"、"斯"、"为"都没成心义,只是宾语提前的标志算了

定语的位置一般在定语中心语的前边,但有时为了强调、特出定语,或定语比较长,为了行文方便,便把定语移到它的中心语的后边,而在中心语与定语之间及定语的末尾别离加结构助词"之"字和"者"字,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如:

(1)今天下之君子之欲为仁义者,则不可不察义之所从出。

(《墨子•天志中》)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韩愈(杂说四))

"君子之欲为仁义者"就是"欲为仁义之君子","马之千里者"就是"千里马"。

有时"之"字也可省略,如:

(3)求人可使报秦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天下吏士趋势利者,皆去魏其归武安。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例(3)是说"求可使报秦之人",例(4)是说"天下趋势利之吏士",皆把定语移到中心语的后边了。

三述宾结构的多种语义关系

在正常情况下,述宾结构里边的述语都是及物动词,对宾语产生支配作用。

例如:

(1)季氏将伐颛臾。

(《论语•季氏》)

(2)魏安厘王攻赵救燕。

(《韩非子•有度》)

(1)中的"伐"是述语,"颛臾"是"伐"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所支配的对象;例

(2)中的"攻"和"救"都是述语,"赵"和"燕"别离是"攻"和"救"这两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所支配的对象。

这种支配性的述宾结构是很容易了解的。

问题是有些述宾结构,表面上和支配性的述宾结构完全相同,可是述语和宾语并非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而是多种不同的语义关系,解释各有不同,咱们若是不能别离清楚,了解它们的内部的语义结构,不是无法理解文意,就是误解了文意。

例如:

(3)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史记.项羽本纪》)

(4)求也退,故进之。

(《论语.先进》)

(5)遂置姜氏于城颖而誓之,……(《左传.隐公元年》)

(6)提弥明死之。

(《左传.宣公二年》)

以上四例中的"见之"、"进之"、"誓之"、"死之",结构相同,都是由动词加宾语组成,可是它们的语义关系不同。

"见之"是"见江东父老","进之"是"使之(冉求)进","誓之"是"对之(姜氏)誓","死之"是"为之(赵盾)死"。

若是在语法上弄不清楚这些不同,就是猜对意思,那也是知其但是不知其所以然。

(一)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就是"使宾语动"的意思。

在一般叙述句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由主语发出的,主语是动作的实施者,宾语是动作的经受者;可是在使动句中,动作不是由主语发出,而是主语使宾语发出,宾语才是动作的实施者。

例如《左传.宣公二年》"晋侯饮赵盾酒",不能了解为"晋灵公饮赵盾的酒",正确的意思是"晋灵公使赵盾饮酒"。

饮酒的不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晋灵公,而是宾语所代表的人物赵盾。

其它的例子如:

(1)外连横而斗诸侯。

(贾谊(过秦论))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斗诸侯"是"使诸侯斗","溅泪"、"惊心"是"使泪溅"、"使心惊"。

使动用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