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考物理专题光现象专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05310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9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中考物理专题光现象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江西中考物理专题光现象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江西中考物理专题光现象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江西中考物理专题光现象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江西中考物理专题光现象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江西中考物理专题光现象专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江西中考物理专题光现象专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江西中考物理专题光现象专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江西中考物理专题光现象专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江西中考物理专题光现象专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江西中考物理专题光现象专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江西中考物理专题光现象专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江西中考物理专题光现象专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江西中考物理专题光现象专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江西中考物理专题光现象专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江西中考物理专题光现象专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江西中考物理专题光现象专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江西中考物理专题光现象专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江西中考物理专题光现象专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江西中考物理专题光现象专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中考物理专题光现象专题.docx

《江西中考物理专题光现象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中考物理专题光现象专题.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中考物理专题光现象专题.docx

江西中考物理专题光现象专题

光现象复习

v江西中考考试说明

知识点内容

考试要求

了解

认识

理解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折射现象及其特点

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应用

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通过观察,知道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

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

v近五年江西中考真题

(2019•江西)校园内安装了许多监控探头,监控探头中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它能成倒立、缩小的像。

【解答】解:

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拍摄校园内照片时,物距远大于2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

凸;实。

(2017•江西)如图所示,一个白鹭正平行于水面飞行,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的,若以岸为参照物,白鹭是的(均选填“运动”或“静止”)。

【解答】解:

一个白鹭正平行于水面飞行,白鹭所成的像相对于水面时对称的,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像与白鹭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故是静止的;以岸为参照物,白鹭与岸有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

静止;运动。

(2017•江西)人的眼睛就像是一架精密的照相机,如图所示,是描述人眼看物体的成像图,其中看远处景物的是图,景物在视网膜上成的是像。

(选填“实”或“虚”)。

【解答】解:

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人看远处的物体时,晶状体会变薄,远处的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相当于平行光线,经过人的眼睛后,像呈在视网膜上,故看远处景物的是甲图。

故答案为:

甲;实。

(2016•江西)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通过实验归纳得到的结论是: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3)∠=∠,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

【解答】解:

实验时,将反射光线所在的纸板向前或向后折时,可以看到反射光线消失,所以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通过实验可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β=∠α;

故答案为:

β;α。

(2015•江西)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空气在界面的侧(选填“左”或“右”),此过程中还有部分光发生了反射,反射角的大小是。

【解答】解:

由图知:

光线从左侧射向右侧,所以左侧光线是入射光线,右侧光线是折射光线;

已知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知,反射角也是60°;

过入射点做法线(如下图),可以看出,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所以这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的过程,即左侧是空气,右侧是玻璃。

故答案为:

左;60°。

(2014•江西)如图所示,甲是的工作原理图,乙是的工作原理图。

【解答】解:

由图可知,甲图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乙图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故答案为:

照相机;放大镜。

(2017•江西)如图乙所示,是小安同学自制的潜望镜,利用它能在隐蔽处观察到外面的情况,用它正对如图甲所示的光源“F”,则所观察到的像是(  )

A.

B.

C.

D.

【解答】解:

根据潜望镜中使用的是两块平面镜;第一个镜子成正立等大、左右颠倒的像,第二个镜子成正立等大,左右再次颠倒的像,最后的像就是跟原物完全一样的像。

故选:

B。

(2016•南昌)如图所示,是王爷爷小孙女的照片,王爷爷用放大镜贴近照片所看到的像是(  )

A.

B.

C.

D.

【解答】解:

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在凸透镜的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四个选项中,只有B是正立、放大的,所以B符合题意。

故选:

B。

(2015•江西)如图所示,凸透镜的应用事例中,所成像的性质完全相同的有(  )

A.投影仪放映B.照相机拍照C.放大镜观察物体D.监控器摄像

【解答】解:

投影仪的镜头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所以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光屏上不能接到像,在放大镜的另一侧,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电子监控器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体位于其二倍焦距以外时,物体在凸透镜中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因此其成像情况与照相机相似。

故选:

BD。

(2019•江西)公共场所中经常看到有人饶有兴趣地低头玩手机游戏,殊不知手机中还有很多其它功能。

爱好物理的“620”创新小组的同学们,发现手机有一种“镜子”功能。

于是,激起了他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兴趣。

【设计实验】

由于用手机中的“镜子”作平面镜进行实验,无法找到像的位置。

于是他们选用了玻璃板、规格相同的两个棋子、白纸等,组装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小华同学将棋子A移到玻璃板前某位置不动,小普同学在玻璃板另一侧帮忙移动棋子B,无论小普在水平桌面上怎样移动棋子B,小华都看不到棋子B与棋子A的像重合,善于观察的小林同学发现这是因为玻璃板与桌面,调整后,小华便能看到棋子B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

(2)把棋子A在玻璃板前移动多次,同时调整玻璃板后棋子B的位置,每次都使得棋子B与棋子A的像的位置重合,这不仅可以找到像的位置,还可以比较出像与物的关系。

(3)实验中还需要,用来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

【分析与论证]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

像与物的大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利用数学中的知识,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也可以表述为:

像与物关于镜面。

【解答】解:

(1)小华同学将棋子A移到玻璃板前某位置不动,小普同学在玻璃板另一侧帮忙移动棋子B,无论小普在水平桌面上怎样移动棋子B,小华都看不到棋子B与棋子A的像重合,善于观察的小林同学发现这是因为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棋子的像与棋子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则棋子A的像不能与另一侧桌面上的棋子完全重合。

调整后,小华便能看到棋子B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

(2)实验中的两棋子要求大小相同,这是为了探究物像的大小关系;

(3)实验中测量物距与像距,还需要刻度尺,刻度尺的作用是用来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

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利用数学中的知识,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也可以表述为:

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故答案为:

(1)不垂直;

(2)大小;(3)刻度尺;距离;相等;相等;对称。

(2014•江西)完成下面的探究性试验

(1)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玲玲同学进行实验时,选择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一块较厚的玻璃板M(P、Q两个面都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她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竖立一块玻璃板:

将蜡烛A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点燃蜡烛A,然后将蜡烛B放置在玻璃板后面,如图甲所示,进行实验。

玲玲按照图乙中的测量方法,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对应数据:

实验序号

1

2

3

4

物距u╱cm

4.2

5

6.8

10

像距v╱cm

3.7

4.5

6.3

9.5

【分析与论证】: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得出:

像距小于物距。

【交流与评估】:

这个结论与平面镜成像特点不相符,主要是选择了蜡烛A所成的像到反射面的距离(选填“正确”或“不正确”);根据上面数据推算玻璃板的厚度为cm。

【解答】解:

(1)根据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通过测量,可以得到A和A′到平面镜P面的距离是相等的,而玲玲测量的像距是A′到Q的距离,因此这个结论与平面镜成像特点不相符,主要是选择了蜡烛A所成的像到反射面的距离不正确;根据上面数据推算玻璃板的厚度为4.2cm-3.7cm=0.5cm;

故答案为:

不正确;0.5;

v知识点讲解

v随堂练习(2019年各地中考物理题)

1.下列四种情境中,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

水中“弯折”的筷子B.

倒映在水中的山

C.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D.

手影

2.如图所示,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

太阳穿过森林在地上形成“光束”,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

中国古代,人们使用“日晷”判断时间,是利用了光的折射

D.

当太阳倾斜照射时,背对太阳光站立,用喷雾器将水喷成雾状,在一个合适的角度可以看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3.图所示是生活中的一些光现象,其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天边彩虹B.

镜中小狗

C.

镜下字迹D.

地上影子

5.下列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透过水面看到水中的“鱼”

B.灯光下看到地上的“人影”

C.用凸透镜看到放大的“字”

D.在化妆镜中看到的“自己”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光从水中经平静的水面斜射向空气,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C.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

7.如图所示的沙画是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它是通过将沙子洒落在平板灯台上,做出各种造型,灯台射出的光线由于受到沙子的阻挡,呈现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

下列光现象中与沙画的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

A.

小孔成像B.

海市蜃楼

C.

反光镜成像D.

鱼缸中放大的鱼

8.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论述,正确的是(  )

A.青蛙“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B.在“猴子捞月亮”的故事中,井水中的“月亮”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刚下过雨的夜晚,人们在坑洼的路面迎着月亮行走,看到发暗的地方是水

D.小明看到平静的湖面上”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都是光的反射现象

9.下列关于光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

A.树荫下太阳的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湖面上楼房的倒影是光折射形成的

C.色光中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D.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工作的

10.关于光现象及其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站在河边会发现自己的倒影,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B.用手机照相时,镜头相当于凹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

C.大雨过后,看到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D.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方,需要戴凹透镜矫正

1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B.

盛有水的碗中的筷子

C.

林中树的影子D.

镜中的陶罐

12.1月6日,新年第一场天文奇观﹣﹣“日偏食”如约而至,如图是东营市民拍摄的日偏食照片。

下列光现象与日偏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

筷子“折断”B.

小孔成像

C.

雨后彩虹D.

水中倒影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小组测量出物距和像距的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

A.该凸透镜的焦距f=20cm

B.当物距u=3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利用了这条规律

C.当物距u=8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利用了这条规律

D.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向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

14.随着支付宝和微信的普及,扫描二维码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用扫码仪扫描如图所示的二维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维码是光源

B.二维码上白色区域反射所有色光

C.二维码上黑色区域反射所有色光

D.二维码上每个区域都反射所有色光

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焦距是15cm

B.照相机利用了此成像规律

C.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也会向下移动

D.保持蜡烛不动把凸透镜移动到35cm处,光屏向右移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16.下列光路图以及对光路图的解释均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B.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C.显微镜成像原理图D.近视眼成像原理图

17.小强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

下列器材工作时运用上述成像规律的是(  )

A.放大镜B.投影仪C.照相机D.平面镜

18.用如图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烛焰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

B.若将蜡烛移到光具座42cm刻度处时,烛焰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

C.若将蜡烛移到光具座30cm刻度处时,烛焰所成的像是等大的

D.若将蜡烛从光具座30cm刻度处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时,烛焰所成的像将逐渐变大

19.电磁波按波长从小到大排列为:

γ射线、X射线、紫外线、  、红外线、微波和无线电波:

它们的用途非常广,如电视机的遥控器是利用  进行遥控的。

20.很多自然现象中都涉及物理知识。

其中日食是由  形成的;海市蜃楼是一种光的  现象。

21.晴天时,在树荫下的地面上看到圆形的小亮斑,这是光的  形成的;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  m/s。

22.小芳同学站在穿衣镜前l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m.当她远离穿衣镜时,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3.2019年5月,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开幕。

如图所示是会场中展示的“5G远程驾驶”,三个大屏幕分别显示多个视角及车速等信息。

屏幕上显示的彩色画面是由红、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被控制的汽车上装有摄像头,其中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  (填“凸”或“凹”)透镜,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  (填“显微镜”或“望远镜”)的物镜成像的原理相同。

24.小陆在照镜子时,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已的脸部。

他走近镜子去看,靠近时,他的脸部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像”成“虚像”)

25.王冕《墨梅》有佳句: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能从不同方向看到作者画在纸上的梅花,是因为光发生了  反射,淡淡墨香飘散在空气中,这是  现象。

26.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如图)。

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  ;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  ;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  。

27.小明在湖边游玩时,看到了一些光现象。

(1)茂密的树下有一个个圆形的小光斑,是由于  而形成的太阳“像”。

(2)看到的湖水中游动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  (选填“深”或“浅”)。

(3)湖中孔桥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而形成的虚像。

28.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

眼球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  透镜。

视力正常的人看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  (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

近视眼需佩戴  透镜矫正视力。

29.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近视眼需要戴  透镜来矫正。

30.为了加强管理,某单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行刷脸考勤制度。

如图,当人靠近摄像头时,光源自动打开,照亮  (选填“人脸”或“显示屏”)。

人脸通过摄像头成一个倒立、  的实像,并与录入的信息进行比对,从而记录考勤。

31.如图为小红看远处物体时,眼球成像情况的示意图。

由图可知,小红是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为了能正常学习和生活,需要佩戴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32.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  ,矫正方法的是  。

(填序号)

3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如图1所示:

(1)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是为了  。

(2)为了得到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需要将镜前蜡烛放在  位置进行多次实验(选填“同一”或“不同”)。

(3)将蜡烛远离平面镜移动一段距离,蜡烛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将一光屏放在镜后,无论如何移动,在光屏上都不能得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4)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  地立在平面镜上,如图2甲所示,这是为了在纸板ENF上同时呈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如图2乙所示。

在纸板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34.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同学们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为了完成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  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3)如图甲所示,使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后,沿另一方向射出。

图中∠r是  (填“入射”或“反射”)角。

(4)当入射角增大时,反射光线  (填“靠近”或“远离”)平面镜。

(5)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

次数

1

2

3

4

5

6

∠i

20°

30°

40°

50°

60°

70°

∠r

20°

30°

40°

50°

60°

70°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反射角  入射角。

(6)如图乙,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在纸板上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

35.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中A、B是两段外形相同的蜡烛。

(1)选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

(2)小明将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A,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直到B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  。

(3)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将蜡烛B移去,在相同位置上放上光屏,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填“实”或“虚”)像。

(4)小明把蜡烛A向靠近玻璃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会发现蜡烛A的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实验结束后,小明想,若把玻璃板沿MN截成两部分,如图乙所示,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小段距离,则蜡烛通过左右两部分玻璃板成像的情况:

  。

A.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3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

(1)平面镜成像原理是  。

(2)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  。

(3)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选取两支  的蜡烛。

(4)无论怎样水平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原因是  。

(5)判断平面镜成虚像的方法是  。

(6)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

37.“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实验前,应将纸板  放置于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  时针方向转动;

(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

  ;

(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

此现象说明了:

  ;

(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  。

A.仍在纸板上呈现

B.被纸板挡住

C.在纸板前方

38.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焦距分别为10cm和30cm两个凸透镜,为了顺利完成实验,你应该选择焦距为

  cm的凸透镜;

(2)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此时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像的性质是倒立的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如果此时将蜡烛和光屏对调,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3)若小华在做实验时,不小心让凸透镜和自己的衣服发生了摩擦带了静电,将一小片碎纸片吸附到了凸透镜上面,将凸透镜的镜面遮挡住了一部分,此时光屏上  (选填“烛焰的像不完整”、“会有纸片的像”或“烛焰的像变暗了些”)。

39.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

(1)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2)蜡烛、光屏和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该像为倒立、  (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这个成像原理。

(3)保持蜡烛与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动,应将凸透镜移到光具座  cm刻度线处,光屏上会再次出现清晰倒立、  (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4)将凸透镜重新移回到如图所示位置,在光具座70cm刻度线处又放置一个相同的凸透镜,取走光屏。

在这两个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也可以观察到蜡烛所成的像,生活中的  (填“显微镜”或“望远镜”)利用了这个成像原理。

4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按如图甲所示的操作,可测出凸透镜焦距是  cm。

(2)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

把蜡烛放在较远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当它们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该像是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

(3)若在蜡烛和凸透镜间合适位置放一个眼镜,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向远离透镜的方向适当移动光屏后像又清晰了,说明该眼镜对光线具有  (填“会聚”或“发散”)作用,是  (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4)在图乙所示位置的基础上,保持蜡烛不动,将凸透镜和光屏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距离后,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再次成清晰的像。

v家庭作业

1.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C.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凸透镜

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2.近些年来,中小学生配戴眼镜的比例明显增加。

下列关于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

B.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