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环境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07701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1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施农业环境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设施农业环境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设施农业环境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设施农业环境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设施农业环境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设施农业环境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设施农业环境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设施农业环境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设施农业环境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设施农业环境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设施农业环境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设施农业环境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设施农业环境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设施农业环境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设施农业环境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设施农业环境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设施农业环境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设施农业环境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设施农业环境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设施农业环境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施农业环境学.docx

《设施农业环境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施农业环境学.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设施农业环境学.docx

设施农业环境学

第1章设施农业环境概述

1、设施农业概述

(一)设施农业的含义和包含的内容

定义--是指有一定设施,能在局部范围内改造和创造最优的动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而进行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农业。

设施的含义非常广,包括简易的地面覆盖;地膜覆盖;塑料中、小棚;塑料大棚;温室(日光温室、现代化温室)等。

其中,塑料大棚和温室是目前最主要的设施类型。

地膜的种类:

无色透明地膜,有色膜,特种地膜(除草膜、光解膜、有孔膜)。

黑色膜:

在聚乙烯树脂中加入2~3%的碳黑制成。

黑白条带膜:

中间为白色,利于土壤增温;两侧为黑色,可抑制垄帮杂草滋生。

黑白双面膜:

乳白色向上,有反光降温作用;黑色向下,有灭草作用。

主要用于夏秋蔬菜抗热栽培。

厚度为0.02~0.025mm。

竹木结构大棚:

跨度8~12米,高2.4~2.6米,长40~60米,单栋生产面积0.5~1.0亩。

立柱:

支撑拱杆和棚面;

拱杆:

支撑棚膜,决定大棚的形状和空间;

拉杆:

纵向连接拱杆和立柱、固定压杆,使大棚骨架成为一个整体;

压杆:

压平、绷紧棚膜;

棚膜:

PVC、PE、EVA多功能棚膜;

铁丝:

捆绑连接压杆、拱杆和拉杆;

门窗:

大棚两端设门,两侧和顶部开窗。

塑料大棚

按棚顶形状可分为:

拱圆形、屋脊形

按骨架材料可分为:

竹木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架结构、钢竹混合结构等。

按连接方式可分为:

单栋大棚、双连栋大棚、多连栋大棚

设施农业包括:

设施栽培——目前主要是蔬菜、花卉、瓜果类的设施栽培,主要的设施有各类塑料棚、各类温室和人工气候室。

设施养殖——目前主要是畜禽、水产品和特种动物的设施养殖,主要设施有各类保温、遮荫棚舍和现代集约化饲养畜禽舍及配套设施设备。

设施农业的作用:

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

增强抗自然灾害(大风、干热、冰雪等)的能力。

便于工厂化生产。

可以一年四季有优质农产品满足市场需求,还可大量生产反季节、无公害的名、优、特食品。

双连栋日光温室:

提高土地利用率30%;

温室与集雨结合:

夏秋季降雨170.5mm时,温室棚面可集雨146.6m3,集水效率为82.3%。

南北双连跨(阴阳型)日光温室:

阳棚的用途与普通日光温室相同,阴棚对于墙体北面有保温的作用,阴棚内光照条件较差,温度低,但高于露地,用于种植不需光照或对光照要求低的作物,如食用菌、喜阴叶菜、花卉等,可显著提高土地利用率。

保温被内置型(蓟春型)日光温室:

可有效防止保温被或草帘被雨雪浸湿和大风掀起,内层薄膜可以自由开闭,有效调控室内温湿度环境,屋面保温性显著提高。

(2)设施农业的发展状况

1、国外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设施建设日趋大型化。

向管理信息化、控制自动化、生产机械化方向发展。

植物工厂技术和无土栽培技术发展迅速。

美国走“宜地种植”的道路,设施面积不大(1.9万hm2),但设备技术一流;

日本设施先进,但面积在逐渐缩小;

荷兰号称“GreenhouseKingdom”,是当今世界温室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现有大型连栋温室17000hm2,占世界玻璃温室的1/4。

我国设施园艺已步入“发展、提高、完善、巩固、再发展”的成熟阶段。

具体表现:

总体布局合理,各地充分利用自然光热资源,因地制宜发展设施类型,保护设施工程的总体,水平有明显提高,设施类型逐步向大型化发展,保护设施的结构设计及建筑水平不断提高,新型覆盖材料的研制开发迅速,专用品种不断育出,设施栽培水平不断提高,设施园艺科学研究受到空前重视。

2、存在的问题:

重“硬件”设施建设,轻“软件”栽培管理;缺乏适宜良种;设施内环境调控能力差;覆盖材料落后;人才培养不到位

解决对策:

加强工厂化设施栽培专用新品种的选育;研究开发用于环境调控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种设施装置及探测头;研究开发新型覆盖材料;在设施生产中建立绿色蔬菜产品生产技术;始终将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提高栽培管理水平,增加单产;发挥优势,补足空缺;规划和区划工厂化农业。

(4)设施农业发展前景

1.设施农业的类型结构与分区和布局更加合理。

2.设施栽培的作物种类更加丰富,注重提高经济效益。

3.新型覆盖材料的研制与开发进展迅速。

4.设施农业工程的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设施逐步向大型化发展。

5.农业全国各地兴建了一批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6.设施农业工程相关科研受到极大重视,得以迅速发展。

(五)日光温室的优型结构

1、主要结构参数—五度(跨度、高度、屋面角度、墙体厚度、后屋面投影长度)

①温室跨度:

指从温室北墙内侧到南底角间的距离。

目前条件下日光温室的跨度以6~8米为宜,其中北纬42°地区不应超过7米。

②温室高度:

指温室屋脊到地面的高度。

6米跨度的日光温室,高度以2.8~3.0米为宜

7米跨度的日光温室,高度以3.3~3.5米为宜

7米以上跨度的日光温室,高度应大于3.5米

③温室前后屋面角度:

前屋面角是指温室前部塑料薄膜采光面与地平面的夹角。

后屋面角—温室后屋面与后墙水平线的夹角。

④温室墙体和后屋面的厚度

温室墙体和后屋面的作用:

承重、保温、蓄热。

温室墙体厚度

有夹心保温层的石墙、砖墙厚度一般为50厘米。

内墙为石头或砖墙,外培防寒土的墙体一般应为当地冻土层厚度再加50厘米。

后屋面厚度40~70厘米。

⑤后屋面水平投影长度

后屋面越长,冬天晚间保温越好。

后屋面过长会造成春夏秋温室北部地面阴影过长;还会减小前屋面采光面积,使白天升温过慢。

2、墙体和后屋面材料的选择

选用保温和蓄热能力均较强的材料;

保温能力强的材料,蓄热能力就差,反之亦然。

因此,必须采用复合墙体,即内墙采用蓄热能力强的材料,中墙和外墙采用保温性能好的材料。

墙体类型

①砖石结构墙体总厚度48厘米:

内墙24厘米、9厘米厚聚苯板、外墙12厘米

②砖石墙外培土

③聚苯板装配式日光温室

优点:

造价低廉、施工简单、保温性能好。

缺点:

蓄热能力差,冬季夜间温度偏低。

后屋面类型:

木板、草垫、炉渣、水泥砂浆

喷塑编织布+2cm厚木板+9cm厚聚苯板+炉渣(掺1/5白灰)+水泥砂浆

秸秆、碎草、草泥:

10cm厚秸秆+10cm厚碎草或稻壳、高粱壳+10cm秸秆+5cm厚草泥

现代化连栋温室

连栋温室采用单元尺寸、总体尺寸两种方法描述温室的建筑尺寸。

温室的单元尺寸:

主要包括跨度、开间、檐高、脊高等。

温室的总体尺寸:

主要包括温室的长度、宽度、总高等。

Venlo型温室:

温室单间跨度为6.4米、8米、9.6米、12.8米,开间距3米、4米、或4.5米,檐高3.5~5.0米,每跨由两个或三个(双屋面的)小屋面直接支撑在桁架上,小屋面跨度3.3米,矢高0.8米。

近年有改良为4.0米跨度的,根据桁架的支撑能力,还可将两个以上的3.2米的小屋面组合成6.4米、9.6米、12.8米的多脊连栋型大跨度温室。

芬洛型温室的主要特点

透光率高:

由于其独特的承重结构设计减少了屋面骨架的断面尺寸,省去了屋面檩条及连接部件,减少了遮光,又由于使用了高透光率园艺专用玻璃,使透光率大幅度提高。

密封性好:

由于采用了专用铝合金及配套的橡胶条和注塑件,温室密封性大大提高,有利于节省能源。

屋面排水效率高:

由于每一跨内有2~6个排水沟(天沟数),与相同跨度的其它类型温室相比,每个天沟汇水面积减少了50~83%。

使用灵活且构件通用性强

2、设施农业环境概念

设施农业环境是指设施农业生物(主要指各种栽培园艺植物、牺畜等)正常生长繁育所需的各种环境要素的综合整体,主要包括水、土壤、空气、光照、温度等环境要素。

设施的环境控制是根据作物遗传特性和生物特性对环境的要求,通过人为地调节控制,尽可能使作物与环境间协调、统一、平衡,人工创造出作物生育所需的最佳的综合环境条件,从而实现作物设施栽培的优质、高产、高效。

第2章设施农业的光照环境及调控

制定园艺作物设施栽培的环境调控标准和栽培技术规范,必须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1)掌握园艺作物的遗传特性和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各个环境因子的要求。

(2)应研究各种园艺设施的建筑结构、设备以及环境工程技术所创造的环境状况特点,阐明形成各种环境特征的机理。

(3)通过环境凋控与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使园艺作物与设施的小气候环境达到最和谐、最完美的统一。

一、设施光照环境特点

光照度

1、定义:

又称照度。

即通常所说的勒克司度(lux),表示被摄主体表面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光通量。

1勒克司相当于1流明/平方米。

常见环境照度值

黑夜:

0.001—0.02;月夜:

0.02—0.3;阴天室内:

5—50;阴天室外:

50—500;晴天室内:

100—1000;夏季中午太阳光下的照度:

约为10*9次方;阅读书刊时所需的照度:

50—60;家用摄像机标准照度:

1400。

2、温室内光照度:

温室地平面或温室栽培床平面上平均单位面积的光通量。

光照度低于外界

光照度随时间的变化与自然光照同步,但变化较外界平缓。

光照度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

日光温室内的光照分布:

日光温室中的光比大棚中的光在分布上更不均匀,是由于后墙、后坡、东、西墙的遮阴。

冬天温室的入射光要比夏天多一些,而分布也比夏天均匀些。

(这是按照设计温室的要求,即冬天是光入射最多以确保此时得到充足的热量的要求)。

大棚内的光照

大棚内的光照强度与薄膜透光率、太阳高度、天气状况、大棚方位和结构等均有一定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大棚内的光照强度为外界自然光照的40~60%。

透明覆盖材料对大棚透光率的影响

一般因薄膜老化可减少透光20~40%,因污染又可减少透光15~20%,因太阳光的反射还可损失10~20%,因水滴附着可损失20%,这样透光率约为入射光强的50%左右。

农事管理对温室光照度的影响:

帘子的揭盖时间;种植密度;地膜的覆盖;反光幕的应用。

大棚内的光照度分布:

大棚内也存在着一定的光差,两侧强,中间弱;一般大棚南端的光强大于北端,上午东侧大于西侧,午后则相反。

大棚方位对光照的影响:

东西延长的大棚比南北延长的大棚透光率高,但光照分布的均匀度要低些。

光照时数:

光照时数短,往往不超过7-8小时,成为冬季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

光质:

光质的改变与薄膜的成分、颜色等有关系;玻璃、硬质塑料板材的特性,也影响光质的成分。

在膜里添加光质转化剂,可以使进入设施内的光转变为以蓝紫光为主的光。

各种覆盖材料的光谱特性不同,对各波段的吸收、反射和透射能力不同。

影响光照环境的因素:

结构、形状、骨架结构、透明覆盖物、方位、农事操作

2、光照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高强度光照对植物的影响

1、光合作用与生长

光合作用定义:

指绿色植物吸收光能,同化CO2和H2O,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O2的过程。

只有5%的阳光总量用于植物生长。

光与叶绿素

光是叶绿体发育和叶绿素合成必不可少的条件,植物在缺光的条件下,叶色失绿发黄。

光能过剩会引起叶绿素的光氧化。

光合色素

包括: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和藻胆素。

叶绿素在可见光区有两个最强吸收区:

640~660nm的红光区,430~450nm的蓝紫光区。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的最大吸收带在400~500nm的蓝紫光区,不吸收红光等长波光。

叶绿素合成的最适温度为20~30℃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

糖类、氨基酸、蛋白质、脂肪酸和有机酸等。

不同植物种类:

    

(1)淀粉为主:

大多数植物的光合产物,例如棉花、烟草、大豆等。

    

(2)葡萄糖和果糖:

如洋葱、大蒜等。

    (3)蔗糖:

小麦、蚕豆等。

生育期:

幼叶以糖类、蛋白质为主;成熟叶片:

糖类。

环境条件:

强光下有利于蔗糖和淀粉的形成,而弱光则有利于谷氨酸、天冬氨酸和蛋白质等含氮物质的形成。

3、农业设施光照环境的调节与控制

光周期现象:

一天之内光照时数对作物开花结实生长发育影响的现象。

农业设施内对光照条件的要求:

一是光照充足;二是光照分布均匀。

从我国目前的国情出发,主要还依靠增强或减弱农业设施内的自然光照,适当进行补光,而发达国家补光已成为重要手段。

措施:

一是改善保护地的透光能力,增强保护地的自然光照强度。

二是在光强的夏季栽培或进行软化栽培等特殊条件下进行遮光。

三是在冬季弱光期或光照时数较少的地区进行人工补光。

1.改进农业设施结构提高透光率

(1)确定适宜的建筑场地及合理建筑方位

(2)设计合理的屋面坡度。

充分利用反射光。

如日光温室适当缩短后坡,并在后墙上涂白以及安装镀铝反光膜,地面覆盖地膜等。

(3)合理的透明屋面形状实践证明,拱圆形屋面采光效果好。

(4)骨架材料

(5)选用透光率高且透光保持率高的透明覆盖材料

2.改进栽培管理措施

(1)保持透明屋面干洁

(2)在保温前提下,尽可能早揭晚盖外保温和内保温覆盖物,增加光照时间。

(3)合理密植,合理安排种植行向,尤其是北方单屋面温室更应注意行向。

(4)加强植株管理,黄瓜、番茄等高秧作物及时整枝打杈,及时吊蔓或插架。

进入盛产期时还应及时将下部老叶摘除,以防止上下叶片相互遮荫。

要注意作物的合理密植,注意垄向。

(5)选用耐弱光的品种。

(6)地膜覆盖,有利地面反光以增加植株下层光照。

(7)采用有色薄膜,人为地创造某种光质,以满足某种作物或某个发育时期对该光质的需要。

但有色覆盖材料其透光率偏低,只有在光照充足的前提下改变光质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3、人工补光

人工补光的目的:

日长补光以抑制或促进花芽分化,调节作物开花时期,即以满足作物光周期的需要为目的。

栽培补光促进作物光合作用,促进作物生长,补充自然光照的不足为目的。

(1)人工补光的光照度:

光照度高时光合作用强,但光能利用率低;光照度适当降低时,光合作用虽然降低,但能获得较高的光能利用率。

(2)人工光源的性能和选择

对人工光源主要的要求

光谱性能:

富含400~500nm蓝紫光和600~700nm橙红光,并有适当的组成比例,以及满足其他特定的光谱要求

效率:

发出的光合有效辐射量与消耗功率之比

其他:

使用寿命、价格等

人工光源的种类

热辐射光源:

白炽灯、卤钨灯钨丝中通过电流产生高温(2400~3000℃)

发光气体放电光源:

荧光灯、高压水银荧光灯、金属卤化物灯、高压钠灯、低压钠灯,物质原子受电子激发产生光辐射。

半导体光源:

LED(发光二极管

光照强度在3000lux以上。

光照强度具有一定的可调性。

有一定的光谱组成,最好具有太阳光的连续光谱。

人工补光的光源

白炽灯Incandescentlamp

依靠高温钨丝发射连续光谱。

其辐射光谱大部分是红外线,红外辐射的能量可达总能量的80%~90%,而红、橙光部分约占总辐射的10%~20%,蓝、紫光部分所占比例很少,几乎不含紫外线。

因此,白炽灯的生理辐射量很少,能被植物吸收进行光合作用的光能更少,仅占全部辐射光能的10%左右。

而白炽灯所辐射的大量红外线转化为热能,会使温室内的温度和植物的体温升高。

白炽灯:

价格便宜,光效低,光色较差,目前常作为一种调节光周期的辅助光源。

使用寿命大约1000小时。

一般每平方米栽培面积上需配置的功率数为0.50~1.20Kw左右。

不宜用作光合补光的光源,但可作光周期补光的光源,悬挂高度一般为距离植株40cm(不低于30cm)。

荧光灯:

灯管内壁覆盖了一层荧光物质,由紫外线激发荧光物质而发光。

根据荧光物质的不同,有蓝光荧光灯、绿光荧光灯、红光荧光灯、白光荧光灯、日光荧光灯以及卤素粉荧光灯和稀土元素粉荧光灯等。

可根据栽培植物所需的光质选择相应的荧光灯。

荧光灯的光谱成分中无红外线,其光谱能量分布红、橙光占44%~45%,绿、黄光占39%,蓝、紫光占16%。

生理辐射量所占比例较大,能被植物吸收的光能约占辐射光能的75%~80%。

光谱性能好,发光效率较高,寿命长达3000小时左右。

功率低。

低压日光荧光灯,一般每m2栽培面积上需配置的功率数为0.38~0.91Kw左右。

目前在园艺设施补光中使用较多,尤其是用于无遮挡自然光问题产生的组培室中的人工光照。

高度应距植株5~10cm,可沿植株行间配置。

第二代电光源。

价格便宜,发光效率高。

可改变荧光粉的成分,以获得所需的光谱。

寿命长达3000小时左右。

主要缺点是功率小。

金属卤化物灯:

发光效率较高,功率大;光色好(可改变金属卤化物组成满足不同需要);寿命较高(数千小时)。

使用较多植物生效灯:

可发出连续光谱,紫外光、蓝紫光和近红外光低于自然光,而绿、红、黄光比自然光强。

高压钠灯:

光谱能量分布红、橙光占39%~40%,绿、黄光占51%~52%,蓝、紫光占9%。

因含有较多的红、橙光,补光效率较高,适宜于温室叶菜类作物的补光。

发光效率高,功率大;寿命高(12000~20000小时)。

目前在园艺设施补光中使用较多。

对于管状钠灯,在合理布置的情况下,每m2栽培面积上需配置的功率数为0.05~0.06Kw。

安装高度与植株的垂直距离保持1m较合适。

为确保作物的补光强度,应将灯尽可能地布置在作物行间的正上方。

低压钠灯:

发光效率很高,功率大;光色为单一的589nm黄色光;寿命高(平均寿命18000小时)。

光色单一,很少单独使用,但可与其他光源配合使用。

日色镝灯:

又称生物效应灯,是新型的金属卤化物放电灯。

其光谱能量分布为红、橙光占22%~23%,绿、黄光占38%~39%,蓝、紫光占38%~39%。

日色镝灯虽蓝、紫光比红、橙光强,但光谱能量分布近似日光,具有光效高、显色性好、寿命长等特点,是较理想的人工补光光源。

在满足净补光强度大于2000Lx的要求,且合理布置的情况下,每m2栽培面积上需配置的功率数为0.068~0.070Kw。

安装高度应与植株的垂直距离保持1.2m,以使光强分布均匀。

应将灯布置在作物的上方。

钠灯与镝灯的比较

钠灯(220V、400W圆管形高压钠灯)在距照射面垂直距离为1.0m时,光照分布较均匀,布置钠灯时,灯与作物垂直距离为1.0m较合适。

在水平距离2.1m内,均能满足净补光强度大于2000lx的要求,但钠灯的正下方光强最弱,故应将更多的灯布置在走道的正上方。

每平方米需要用灯数为0.126盏。

镝灯(220V、400W反射型垂直点镝灯)在距照射面垂直距离为1.2m时,光强分布较均匀,布置镝灯时,灯与作物垂直距离应为1.2m较合适。

在水平距离1.8m内,均能满足净补光强度大于2000lx的要求根据光强在照射面上的分布,正下方光照强,一般不布置在走道的正上方,每平方米需要用灯数为0.171盏。

钠灯和镝灯都是发光效率和有效光合成效率较高的光源,适用于温室蔬菜作物(特别是叶菜类)的补光。

与荧光灯、白炽灯等光源比较,单位面积内需要的灯数较少,不会造成温室内遮荫过多。

在育苗时,可达到较高的补光效率。

两灯相比,在相同功率下,钠灯所产生的光照强度总体上比镝灯强。

钠灯的一次性投入成本低,遮荫少,且要达到相同的补光强度,钠灯单位面积使用的灯数也少,从而补光能耗低。

钠灯与镝灯对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而言,在相同光照强度下,钠灯比镝灯略好,但净光合速率Pn的值相差不大。

从光谱特征来看,钠灯含有较多的红橙光和较少的蓝绿光,而镝灯为仿日光色,在长期依靠人工光源补光的情况下,镝灯可能更有利于作物的生长,两者各有优缺点,可根据需要选择。

发光二极管(LED)

单色性,波谱域宽仅±20nm左右;

没有中、长波红外辐射(对光合作用无效)的能量,发热少,可实现近距离补光(提高光利用效率);

辐射效率和光量子效率极高;

具有多种光色器件,可按需要组合不同单色(如红+蓝)的LED满足植物光合作用对光谱的需要;

单体尺寸小,便于组合和使设备小型化;

使用寿命长(5万小时以上);

价格高,尤其是蓝色LED目前价格较贵。

与白炽灯、荧光灯和高压钠灯等人工光源相比,LED具有显著优点:

◇直流低压供电:

小功率彩色LED的正向电压通常为1.5V~2.8V,大功率LED的正向电压通常为3V~4V,远小于安全电压。

◇节能

钠灯和金属卤化物灯是气体放电发光灯,靠加热升温使金属元素蒸气放电而发光。

LED是固体发光光源,不需要加热就能发光,是一种冷光源,因此,其减少了消耗在加热上的电量。

单色光源,发光效率高。

LED可发射单色光,其半波宽大多为±20nm,可以精确地为植物提供所需要的光谱,而不浪费电能发出黄光、绿光等植物不需要的光谱。

◇体积小、应用灵活,推广空间大。

◇环保。

LED是固体发光光源,不含汞等有害物质,在安装使用中不会造成污染,其废弃物也可以回收。

LED光源是环保的绿色光源。

◇寿命长。

LED是固体光源,内部不存在松动部分,没有玻璃、灯丝等易损和易烧部件,机械强度大,耐振动,耐冲击,寿命可达50000h以上。

荧光灯、高压钠灯使用寿命约12000h

4.遮光

主要有两个目的:

光合遮光、光周期遮光

遮光材料要求有一定的透光率,较高的反射率和较低的吸收率。

遮光方法有如下几种:

①覆盖各种遮荫物,如遮阳网、无纺布、苇帘、竹帘等;②玻璃面涂白;可遮光50%~55%,降低室温3.5~5.0℃;③屋面流水,可遮光25%,遮光对夏季炎热地区的蔬菜栽培,以及花卉栽培尤为重要。

第3章设施温度特点及调控

温度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之一。

在园艺设施生产中很多情况下,温度条件是生产成功与否的最关键因素。

充分认识和了解园艺设施内的温度条件和调节技术,对于搞好设施园艺生产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一园艺作物与温度的关系

(1)园艺作物对温度的要求

1、蔬菜作物对温度的要求

耐寒性多年生宿根蔬菜:

能耐-20~-30℃低温,冬季地上部茎叶枯死,地下部根不死,第二年春天温度达到5℃可解冻后重新发芽生长。

金针菜、芦笋、韭菜等。

耐寒性蔬菜:

能长时间耐-1~-2℃,能短时间耐-10~-12℃低温,最适生长温度12~18℃。

适合温室冬春季节栽种。

葱、蒜、菠菜、油菜、香菜等。

半耐寒性蔬菜:

能短时间耐-1~-2℃,最适生长温度17~20℃。

适合温室和大棚早春和晚秋栽种。

萝卜、胡萝卜、蚕豆、芹菜、莴苣、大白菜、花椰菜、甘蓝等。

喜温性蔬菜:

不耐轻霜,0℃会冻死,最适生长温度20~30℃,10~15℃授粉不良,40℃以上停止生长。

设施栽培注意防止低温冻害。

番茄、茄子、辣椒、黄瓜、豆角等

耐热性蔬菜:

最适生长温度25~35℃,15℃以下授粉不良,10℃以下停止生长,0~1℃会冻死。

设施栽培适宜季节5~9月,早春和晚秋栽培要注意保温。

西瓜、甜瓜、南瓜、豇豆、刀豆等。

2、果树作物对温度的要求

影响果树地理分布的温度是年平均温度、生长期积温和冬季极端低温。

3、花卉作物对温度的要求

不同种类的花卉开花所需的温度不同:

25~30℃(牵牛、鸡冠花、凤仙花等)、15~25℃(虞美人、金鱼草、蜀葵等)、10~16℃(秋菊)、5~15℃(原产温带的二年生的秋播花卉)。

温度对花色的影响:

开花所需温度高的种类,温度高时花色彩艳丽;而开花所需温度低的种类,温度高时花色淡。

(2)温度对园艺作物的影响

吸收能力:

温度特别是地温过低,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吸收能力。

黄瓜在低于15℃的时候,发生“花打顶”现象。

地温过低,影响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低温低于12℃影响植物对P的吸收。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花芽分化:

低温需求量:

许多越冬性植物和多年生木本植物,冬季必须满足一定的低温才能完成花芽分化和开花。

(如何打破休眠,是果树设施栽培的首要问题,需要掌握不同果树解除休眠的低温需求量。

)番茄在花芽分化期遇到5~6℃的低温或30℃以上的高温,发生畸形果、空洞果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