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环境学试题.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28907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环境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农业环境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农业环境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农业环境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农业环境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环境学试题.docx

《农业环境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环境学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业环境学试题.docx

农业环境学

  [填空题]1什么是农业环境?

其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环境:

是一个相对于某个主体而言的客体,它与主体相互依存,它的内容随着主体的不同而不同。

主体以外的一切客观事物的总和称之为环境。

  农业环境:

指农业生物(主要是指各种栽培植物、林木植物、牲畜、家禽和鱼类等)正常生长繁育所需的各种环境要素的综合整体,主要包括水、土壤、空气、光照、温度等环境要素。

  特点:

  A.范围广阔,差异明显(改变了原来丰富多样的自然生物种群的面貌,使农业生态系统变的单调现代农业生态系统成为一个能量和物质大量流进流出的开放系统)

  B.不稳定性

  C.农业环境质量恶化不易察觉和恢复。

  (农业环境质量恶化是积累性的,只有通过科学的检测和分析才能捕捉其发生变化的踪迹)农业环境的保护以预防为主。

  [填空题]2我国的农业环境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生态破坏农业环境污染人口问题当前我国农业环境的突出问题是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这两大问题.①生态破坏:

  A.水土流失严重

  B.土地沙漠化

  C.农业资源衰减(耕地面积减少、近海渔业资源衰减、草原退化、土壤肥力下降)

  D.湖泊面积减少,调蓄能力锐减

  E.生物多样性损失严重②农业环境的污染:

  A.受工业“三废”污染(废水,废气废渣)

  B.受农用化学物质的污染

  [填空题]3全球环境问题对农业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酸雨、臭氧层破坏、气候变暖)

  参考答案:

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

①CO2浓度与农作物:

CO2浓度的增加,将增大农作物的生产能力②气候带和农业带的移动:

气候带和农业带有向两极的倾向。

气候带的移动在高纬度地区表现得更加显著。

无霜期延长③夏季干旱化的影响:

中纬度地区的生产量因夏季干旱将减少10%~30%。

  ④对热带地区农业的影响:

降水和土壤水分的减少危害半沙漠地区农作物,由于增加了热应力,会危害热带湿润地区的农作物和家畜。

  ⑤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臭氧层破坏的影响:

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将有所增加对生物造成影响。

  酸雨对植物的影响:

①酸性的降雨和雾对植物的可见伤害发生在叶片和花瓣上②酸性对农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通常将pH<5.6的降雨称为酸雨)

  [填空题]4什么叫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的标志主要有哪些,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

  参考答案:

生态平衡:

指在一定的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标志:

  A.通过生态系统边界的能量与物质的输入、输出要相对平衡

  B.从整体上看,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应构成完整的营养结构

  C.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要保持相对稳定。

  D.生态环境的协调。

  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

火山喷发等和人为因素:

物种改变,环境因素,信息系统的破坏。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系统的下列因素有关:

  

(1)生物的种类与成分

  

(2)能流、物流途径的复杂程度与能量和营养物质的贮备量

  (3)生物的遗传性和变异性

  (4)信息的传递与条件

  (5)物理的与化学的调节

  [填空题]5简述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意义。

  参考答案:

基本原则:

  

(1)系统各种成分相互协调与补充的整体原则

  

(2)物质循环不息的再生原则

  (3)物质出入和输出的动态平衡原则意义:

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精华相结合,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和持续发展,达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填空题]6简述生物多样性与农业的关系。

  参考答案:

  

(1)古代农业来源于生物多样性

  

(2)现代农业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①过度开发土地减少野生生境②农田系统生命支持功能退化

  (3)现代农业的发展更加依赖于生物多样性。

  [填空题]7简述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如何保护?

保护的意义?

  参考答案:

减少原因:

自然淘汰、人类干预。

  保护措施:

  

(1)就地保护

  

(2)迁地保护

  (3)离体保护——作物品种及其亲缘种的收集与保存、家养动物品种的收集与保存

  (4)保护区外围地带的保护意义:

生物多样性是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是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核心,也是支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填空题]8阈值

  参考答案:

植物在长时间接触污染物时,使植物发生伤害的污染物最低浓度。

  [填空题]9比较SO2和氟化物对植物产生危害的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

SO2对植物危害的机制:

SO2对植物的危害,一般是先从气孔附近的细胞开始,逐渐扩展到海绵组织,再发展到栅栏组织,表现为细胞内叶绿体的破坏,组织失水并坏死。

在外表体现出许多褐色斑点,并在叶脉间逐渐发展,由小至大。

双子叶植物受SO2危害后,植物叶片上叶脉间出现伤斑,伤斑由漂白引起失绿,并逐渐呈棕褐色坏死。

受害症状首先在功能叶片上表现出来。

单子叶植物叶片上有点状或条状伤斑。

组织脱水坏死且功能叶易受伤害。

针叶树叶部的急性伤害在当年生针叶上表现为浅橘红色叶尖坏死,在受伤的叶尖和正常的绿色部分之间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

  氟对植物的影响:

受害症状表现在叶缘和叶尖部位。

  对植物产生的影响有:

  

(1)抑制光合作用

  

(2)对植物开花和结果的抑制

  (3)导致生理活性钙、镁营养元素的不足[填空题]10简述大气氟化物对植物产生危害的机理?

  参考答案:

危害机制:

大部分氟化物通过叶片气孔进入体内,首先在细胞液中形成氟离子,穿过细胞间隙进入导管,随蒸腾流流向叶缘和叶尖,流动过程中与Ca2+、Mg2+等离子相遇,形成难溶性物质(CaF2、MgF2)逐渐沉积在叶缘及叶尖部位。

  由此氟对植物产生以下不利影响:

①抑制光合作用②抑制植物开花结果③导致生理活性的钙、镁营养元素的不足

  [填空题]11石灰水喷洒作物植株降低氟危害的机理是什么?

  参考答案:

植物叶片吸收了钙,可补充因氟在叶片中的积累形成难溶性的氟化钙而导致有效态离子不足所产生的危害。

同时植物体内钙离子的增加又可以更有效地使氟离子转化为氟化钙降低氟的毒性,使得植物对氟的抗性明显增强。

  [填空题]12复合污染物的作用类型有哪些?

  参考答案:

①加和作用AB复合影响=A的影响+B的影响②协同作用(增效作用):

AB复合影响>A的影响+B的影响③拮抗作用(减效作用):

AB复合影响<A的影响+B的影响

  [填空题]13水体主要污染物主要分为几类?

  参考答案:

主要分为:

化学污染物(1好氧污染物2重金属3非金属毒物4酸、碱、盐类5石油类)物理污染物(6热污染)生物污染物(7病原生物)

  [填空题]14COD和BOD5的定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BOD表示水中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时所需要的氧量,用mg/L表示。

  BOD越高,表示水中容易被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越多。

  BOD5:

通常采用20℃的条件下培养5天,作为测定水体中生化需氧量的标准时间,简称5d生化需氧量。

  [填空题]15什么叫水体富营养化?

其对水生生态系统有何影响?

如何防治?

  参考答案:

水体富营养化指湖泊、水库、海湾等封闭、半封闭水体中接纳过多

  N、P等营养元素,水体初级生产力提高,某些特征性藻类(主要是蓝藻、绿藻)异常增殖,使水质恶化的过程。

  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1)引起水生生物种类的改变

  

(2)水质碱化

  (3)水体产生有毒物质

  (4)感官恶化,不利观光防治措施:

  

(1)预防性措施:

  A.降低或消除废水中氮、磷的含量

  B.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禁止生产和销售含磷洗涤剂

  C.防治水土流失

  D.减少湖边农田化肥的使用量

  

(2)调节性措施:

  A.改变水域的水温特征(改变水域的流动性,进行水交换)

  B.化学方法(投加化学絮凝剂)

  C.生物学方法(在湖泊的浅水区种植高等水生植物,并打捞清除;放养食藻类鱼种;放养底栖水生动物)

  D.物理法(曝气、疏浚底泥)

  [填空题]16水体富营养化与水体污染的区别?

  参考答案:

1适度的富营养化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是良好的,有助于提高渔业生产产量2水体污染则不同,通常一开始就与水生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下降和破坏有关3富营养化只有超过一定的适度范围后,才会构成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破坏,因此,富营养化的后果,引起水体污染。

  [填空题]17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包括哪些类型?

与污灌的主要区别?

  参考答案: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1)快速渗滤流出系统(RI)

  

(2)慢速渗滤(SR)

  (3)地表漫流(OF)

  (4)湿地系统(CW)与污灌的区别:

  A.对污水进行预处理

  B.按要求的出水标准精心设计,有完整的工程系统

  C.能全年连续运行(污灌按农作物需要进行灌溉)

  D.种植的植物以有利于污水处理的植物为主(污灌以粮食蔬菜为主)

  [填空题]18土壤环境容量

  参考答案:

土壤所允许承纳污染物质的最大数量。

具有限制性和可再生性。

  [填空题]19土壤环境背景值

  参考答案:

在不受或很少受现代工业污染与破坏和不受或很少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土壤原来固有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

  [填空题]20简述土壤环境行为对重金属污染物的影响及其制约作用。

  参考答案:

  

(1)土壤有机组分的缔合。

土壤有机物分腐殖物质和非腐殖物质两类,各占一半。

非腐殖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多肽等,易被微生物分解。

腐殖物质胡敏酸、富啡酸,是吸附缔合的主要有机组分。

  缔合机制为:

①静电吸附反应。

腐植酸通常带负电荷,可吸附大量正离子。

是土壤改良的措施。

  ②含氧功能团的络合-螯合反应。

羧基和酚羟基是主要含氧功能团,羧基以离子键、酚羟基以共价键与金属离子缔合。

  

(2)土壤矿质胶体的吸附、解吸。

  ①层状铝硅酸盐和铁、铝氧化物胶体的表面性质。

土壤矿质胶体的表面类型有:

硅氧烷型粘粒矿物表面、水合氧化物表面。

它们有很强的化学活性。

  ②离子交换吸附反应。

离子交换吸附反应一般在胶体表面双电层的外层(即扩散层)中进行,吸附作用是可逆的,缔合比较松弛,吸附强弱离子半径有关。

  ③离子专性选择吸附反应。

这种吸附远比离子交换吸附牢固,且专性吸附发生在胶体表面双电层的内层(或称紧密层)中。

  (3)土壤氧化还原状况与污染物行为。

农田土壤由于受气候(降雨、蒸发)、土地利用方式(水、旱田)、人为活动(灌溉、排水)等因素的影响。

  (4)土壤酸碱与污染物环境行为。

  ①重金属污染元素的溶解-沉淀规律。

大多数金属元素在酸性条件下以游离态或水化离子态存在,有利于植物摄取,也易于随水迁移。

而在中、碱性条件下易生成氢氧化物而转入固相,活性有所降低。

  ②土壤酸碱度与氧化物胶体专性吸附行为的关系。

低浓度时吸附率随溶液pH升高而增加。

  (5)重金属污染与土壤微生物效应。

土壤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等。

  ①重金属元素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使体内带巯基的酶失活。

毒性汞>镉>铅>铜>锌。

  ②重金属元素烷基化反应与土壤微生物。

  (6)重金属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行为特征。

  ①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残留。

大部分残留在表层土壤中(耕作层),收到土壤有机、无机组分的强烈吸附和固定。

  ②金属在土壤中的形态变化。

受到土壤

  pH、Eh、有机质、质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③重金属在植物中的迁移分布。

重金属在作物体内积累的分布情况是根>茎>叶>果实。

  ④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

有可溶态、可交换态、不溶或难溶态。

  [填空题]21简述土壤镉污染对稻米镉残留量的影响特征。

  参考答案:

据可靠实验证明,土壤中可溶性镉浓度在30mg/kg以上时,水稻开始减产。

土壤中总镉含量达到125mg/kg时,才使水稻生长受到不良影响。

在水稻灌浆膨大期,根系吸收的镉可直接向谷物中输送,这是谷物富集镉的关键时期。

水稻从土壤中吸收镉主要在抽穗扬花之前的营养生长阶段,这个时期吸收的镉占整个生育期总吸镉的90%以上。

但是水稻营养生长期对米粒中镉的贡献仅为30%左右,而在抽穗扬花的生殖生长期,水稻吸收镉虽然只占整个生育期的不足10%,但对米粒中镉的贡献率可达70%左右。

  更多内容请访问《睦霖题库》微信公众号

  [填空题]22哪些重金属元素在氧化条件下,对作物的危害性较大,哪些又较轻,为什么?

  参考答案:

镉、铜、铅在氧化条件下,对作物的危害性较大。

氧化条件下,可溶性镉、铜、铅增多,对作物危害性增强;还原条件下,土壤中硫化物增加,可使镉、铜、铅这些亲硫元素生成难溶的硫化物而降低毒性。

  砷在氧化条件下对作物的危害性较轻。

砷在氧化条件下,大部分砷化物以砷酸形式存在,砷酸在土壤额溶液中溶解度较小,绝大部分可被土壤吸附固定;在还原条件下,砷酸转化为亚砷酸盐,对植物的毒性增强。

  [填空题]23简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和防治措施。

  参考答案:

特点:

污染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污染隐蔽性、无法被生物降解,并可能通过食物链不断地在生物体内富集,甚至可转化为毒害性更大的甲基化合物,对食物链中某些生物产生毒害,或最终在人体内蓄积而危害健康。

  防治措施:

  

(1)排土、客土农业工程措施

  

(2)施用化学改良剂

  (3)农用水分管理

  (4)生物改良措施

  (5)执行国家有关的环保法规和标准

  (6)农业措施

  [填空题]24化肥在农业上的大量施用,将会对环境产生哪些不良影响?

防治措施?

  参考答案:

不良影响:

  

(1)造成江河湖及地下水源的污染(水体富营养化)

  

(2)威胁近海生物

  (3)影响人类健康

  (4)破坏土壤结构(A引起土壤酸度变化B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C有害物质对土壤产生污染)防治措施:

  

(1)适时、适量施用化肥

  

(2)做好

  N、P、K平衡施肥

  (3)有机、无机肥配合使用,走生态农业道路

  (4)广泛、深入推广配方施肥技术

  (5)改进、革新施肥机具,推广深施、条施、穴施方法,并建立良好耕作制度

  (6)开发化肥新品种,改进化肥的制造方法

  [填空题]25蔬菜硝酸盐积累的特点有哪些?

如何降低蔬菜硝酸盐的积累?

  参考答案:

  

(1)种类不同的差异:

积累硝酸盐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一般是:

根菜类、薯芋类、绿叶菜类、葱蒜类、豆类、瓜类、茄果类、食用菌

  

(2)蔬菜不同器官部位的差异:

根部和茎部较高,叶部次之,花或瓜果组织最低

  (3)同类蔬菜不同品种间也有很大的差异

  (4)不同生长期的差异:

植物体内硝酸盐积累量通常随着生长而逐渐上升,至开花期达到最高,以后随着成熟而减少

  (5)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新鲜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都很低,腌制食品中含量多,且腌制初期含量最多。

  措施:

①合理施肥,多施有机肥和复合肥,注意

  N、P、K的平衡使用②制施肥时间,在蔬菜收获期前2~3周内停止施肥③菜叶面喷施钼、锰等微肥④施用氮抑制剂⑤减少蔬菜贮存时间,提倡池新鲜蔬菜

  [填空题]26论述农药对农业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

  参考答案:

  

(1)农药对生物群落的影响①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农药进入水体后,对各类水生生物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可能破坏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

  ②对土壤生物的影响:

农药残存在土壤中,对土壤中的微生物、原生动物以及其它的节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等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③对害虫及其天敌的影响:

一是导致害虫抗药性的产生;二是害虫的再猖獗;三是原来的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

  

(2)对人类和其它高等动物的影响:

急性中毒、慢性中毒。

农药对鸟类、兽类和其它一些高等动物均有一定程度的间接影响,主要是通过食物链和从环境中吸收。

  DDT、狄氏剂使鸟类卵壳变薄,孵化时易被压碎,引起小鸟死亡,降低鸟类的生殖率等。

很多农药都能在兽类体内积累。

长期使用农药后,农业生态系统发生的总的改变是生物相的多样性降低和某些种类生物量的减少。

有些杀虫剂可把昆虫相减少1/3,除草剂也可把某些植物在小面积农田中彻底消除。

这些影响均将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生态平衡被打破。

  [填空题]27生物富集

  参考答案:

也称生物浓缩,是指生物体从生活环境中不断吸收低剂量的农药,并逐渐在其体内积累的能力。

  [填空题]28最大允许残留量

  参考答案:

是指按适宜的施药方法规定的供消费食品中可允许的农药残留浓度。

  [填空题]29堆肥化

  参考答案:

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使来源于生物的城市垃圾进行生物稳定作用的过程。

  [填空题]30固体废物的减量化

  参考答案:

通过采用适当的措施和方法减少固体废弃物的发生量。

  [填空题]31最终处置

  参考答案: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末端环节,是解决固体废物最终归宿的问题。

  处置的对象是目前尚无法利用的固体废物或经资源化处理后剩余的残渣。

目的是保证废物中的有害物质现在和将来对于人类均不致发生不可接受的危害。

  [填空题]32固体废物对农业环境的污染特点及其危害?

  参考答案:

  

(1)特点:

①资源与废物相对性②富集终态和污染源头的双重作用③危害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

  

(2)对农业的危害表现在:

①对土壤的污染(侵占土地、污染土壤)②对水体的污染③对空气的污染,产生火灾隐患(煤矸石)④影响环境卫生

  [填空题]33简述固体废弃物污染的防治措施

  参考答案:

  

(1)减量化:

①采用无废或少废技术②采用精料③提高产品质量④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

  

(2)资源化:

①回收有用的物质②回收能源③做农用肥料④用于建筑材料

  (3)最终处置:

①海洋处置②陆地处置

  [填空题]34什么是农业环境规划?

谈谈农业环境规划与其它规划的关系。

  参考答案:

农村环境规划是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为协调乡镇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而对农村社会经济活动及农村环境状况进行规定,以解决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农林牧副渔生态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使自然环境得到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实现农村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关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环境规划的依据,同时环境规划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

  乡镇总体规划——农村(或城镇)环境规划是其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农村建设中独立规划,两者互为参照和补充。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村环境规划,尤其是其中的布局规划一定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互协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乡镇环境布局规划的依据,乡镇环境布局规划反过来又要制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填空题]35农村环境规划编制的程序如何?

  参考答案:

  

(1)规划编制的组织程序——a.规划的准备阶段

  阶段

  c.规划的申报与审批阶段

  

(2)规划编制的编制程序——规划工作中最重要的组织部分,技术性强,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是一个决策—反馈—再决策的过程。

  [填空题]36农村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指标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环境保护指标,分为目标控制指标和策略控制指标;另一类是基础性指标。

  

(1)社会经济指标:

社会发展指标、经济发展指标

  

(2)生态环境指标:

环境条件指标、自然资源指标、生态指标

  (3)环境状况指标:

主要可分为环境质量指标和污染源指标。

  (4)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控制指标:

水污染控制指标、大气污染控制指标、噪声治理指标、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与治理指标。

  (5)环境管理指标:

乡镇环境管理机构建设指标、乡镇环境投资指标、乡镇环境管理指标。

  建立该体系的原则:

科学性、代表性、指标应适合量化、可操作性

  [填空题]37什么是农业环境保护法,其任务和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农业环境保护法:

是指调整人们在保护、管理和改善农业环境、开发利用农业自然环境资源以及防治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活动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任务——①保证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②保证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③保证防治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作用——①有效地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防治农业环境污染和破坏的重要手段②强化农业环境管理的法律依据③保障城乡人民身体健康,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法律武器④提高公民农业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的有力工具

  [填空题]38“污染者负担”原则的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是指造成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承担治理或恢复农业环境的责任并负担其费用

  [填空题]39农业环境管理工作的范围主要包含哪几个方面?

  参考答案:

  

(1)农业环境管理主体——国家或地方政府授予其农业环境监督管理职能的组织或个人

  

(2)农业环境管理客体——农业环境要素和对农业环境产生影响的组织、个人及其行为

  (3)农业环境管理的目标——改善和保护农业生态系统,防治农业环境污染和其它公害

  (4)农业环境管理的职能——管理主体作用的体现,需要借助一定的管理方法,是农业环境管理活动的重心和综合性要素

  [填空题]40农业环境标准体系是如何组成的?

  参考答案:

我国的农业环境标准初步确定为四类两级为主的标准体系:

  1、四类农业环境标准——①农业环境质量标准②污染物标准标准③农业环保基础标准④农业环保方法标准

  2、两级农业环境标准——国家级和地方级标准

  [填空题]41环境

  参考答案:

是指围绕着某一事物(通常称其为主体)并对该事物会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通常称其为客体),即环境是指某个主体周围的情况和条件。

  [填空题]42农业环境

  参考答案:

指影响农业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填空题]43农业环境保护

  参考答案:

农业环境保护就是利用法律的、经济的、技术的各种手段,使农业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维持良好的状态,防止其遭受污染和生态破坏。

  [填空题]44农业环境学

  参考答案:

是一门关于研究解决农业-环境-农村生产之间的关系问题的学科。

  [填空题]45气溶胶

  参考答案:

悬浮在大气中的液体和颗粒状物质总称气溶胶。

  [填空题]46大气稳定度

  参考答案:

指近地层大气作垂直运动的强弱程度。

也指大气稳定度指整层空气的稳定程度。

以大气的气温垂直加速度运动来判定。

  [填空题]47逆温

  参考答案: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现象称为逆温。

  [填空题]48城市热岛效应

  参考答案:

由于城市气温高,热气流不断上升,乡村低层冷空气向市区侵入,从而形成封闭的城乡环流。

这种现象与夏日海洋中的孤岛上空形成海风环流一样,所以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

  [填空题]49飘尘

  参考答案:

D<10um能在大气中长期飘浮的悬浮物质,如煤烟、烟气、雾等。

  [填空题]50降尘

  参考答案:

D>30um的粒子,靠重力作用可在短时间内降到地面的。

  [填空题]51水圈

  参考答案:

是地球外圈中作用最为活跃的一个圈层,也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填空题]52水的自然循环

  参考答案:

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通过蒸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