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全国大联考高三联考理综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08809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95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全国大联考高三联考理综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届全国大联考高三联考理综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届全国大联考高三联考理综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届全国大联考高三联考理综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届全国大联考高三联考理综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届全国大联考高三联考理综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届全国大联考高三联考理综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届全国大联考高三联考理综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届全国大联考高三联考理综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届全国大联考高三联考理综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届全国大联考高三联考理综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届全国大联考高三联考理综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届全国大联考高三联考理综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届全国大联考高三联考理综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届全国大联考高三联考理综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届全国大联考高三联考理综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届全国大联考高三联考理综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届全国大联考高三联考理综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届全国大联考高三联考理综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届全国大联考高三联考理综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全国大联考高三联考理综试题.docx

《届全国大联考高三联考理综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全国大联考高三联考理综试题.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全国大联考高三联考理综试题.docx

届全国大联考高三联考理综试题

秘密★考试结束前[考试时间:

2020年4月3日9:

00~11:

30]

全国大联考2020届高三4月联考

理科综合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前,请务必将考生的个人信息准确的输入在正确的位置。

2.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

3.本次考试为在线联考,为了自己及他人,请独立完成此试卷,切勿翻阅或查找资料。

4.考试结束后,本次考试原卷及参考答案将在网上公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Cl-35.5Fe-56Co-59一、选择题: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酶的参与

B.某种环状八肽分子含有7个肽键

C.蛋白质高温变性后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D.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

2.科学家利用人类干细胞在实验室中成功培育出了“微型”人脑,其已经达到8周胎儿大脑的发育水平,但不能独立思考。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人体干细胞培育成微型人脑,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B.在培育“微型人脑”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分化、衰老等过程

C.若培育过程中发生细胞坏死,则属于基因控制下的程序性死亡

D.若培育过程中出现细胞凋亡,则说明其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3.下列有关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可在含32P的动物细胞培养基中进行噬菌体的标记

B.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其DNA分开

C.培养温度、搅拌强度和离心时间等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D.菌体裂解后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大部分具有放射性

4.下表是桃树花色的三组遗传实验结果,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组合①的红花亲本与F1红花植株均为杂合子

B.组合②③均可判断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C.若组合③的F1中红花植株全部自交,则子代中纯合红花所占比值为1/2

D.若组合③的F1中红花植株全部自由交配,则子代中白花所占比值为1/12

5.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细胞外液约占体液量的2/3,构成内环境

B.胃在维持人体血糖浓度相对稳定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C.内环境成分一样激素、抗体、血红蛋白、氨基酸等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属于内环境稳态的范畴

6.下列对图甲、乙、丙、丁四有关生物学意义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若切断甲图c点,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

B.若乙图表示人体内各体液间关系,则体内细胞只与A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C.丙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B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不可能为C对应的浓度

D.丁图可表示人体骨骼肌细胞线粒体内ATP产生量随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

7.胶体粒子的直径,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个数值

A.1×10-8mB.1×10-8cmC.1×10-10mD.1×10-10cm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分子的数目为2NA

B.25℃,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

C.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CCl4分子数为NA

D.标准状况下,22.4LN2与CO混合气体的质量为28g

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mol/LFeSO4溶液:

B.滴入酚酞变红色的溶液:

C.加入铁粉放出氢气的溶液:

D.水电离的c(H+)=1×10-13mol/L的溶液:

10.某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

K+、Na+、Clˉ、CO32-、SO42-等离子,将该固体溶解所得到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混合物一定是K2CO3和NaCl

B.该混合物可能是Na2CO3和KCl

C.该混合物可能是Na2SO4和Na2CO3

D.该混合物一定是Na2CO3和NaCl

11.一种以肼(N2H4)为燃料的新型环保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A的电势比电极B的低

B.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为

-

C.电极B发生氧化反应

D.每消耗11.2L的O2,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12.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从海带中提取碘,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滤操作主要除去海带灰中难溶于水的固体,它们主要是无机物

B.氧化剂参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萃取过程所用有机溶剂可以是酒精或四氯化碳

D.因I2易升华,I2的有机溶剂难以通过蒸馏法彻底分离

13.25℃时,在20mL0.1mol·L-1一元弱酸HA溶液中滴加0.1mol·L-1NaOH溶液,溶液

与pH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所示溶液中:

B.25℃时,HA酸的电离常数为1.0×10-5.3

C.B点对应的NaOH溶液体积为10mL

D.对C点溶液加热(不考虑挥发),则

一定增大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

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利用图象来描述物理过程、探寻物理规律是常用的方法,如图是描述某个物理过程的图象,对相应物理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A.若该图象为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则前2秒内质点的平均速率等于0

B.若该图象为一条电场线上电势随坐标变化的图象,则可能是点电荷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

C.若该图象为闭合线圈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该闭合线圈内一定产生恒定的电动势

D.若该图象为质点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则质点运动过程速度一定改变了方向15.将一小球从空中某处自由下落至地面,若其最后1s的位移是第1s的n倍,则物体下落时间为(忽略空气阻力)

A.(n+1)sB.(n−1)sC.

sD.

s

16.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平板AP与BP用铰链连接,平板AP与水平面成53°角固定不动,平板BP可绕水平轴在竖直面内自由转动,质量为m的均匀圆柱体O放在两板间。

在使BP板由水平位置缓慢转动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sin53°=0.8,cos53°=0.6,重力加速度为g)

A.平板BP受到的最小压力为

mgB.平板BP受到的最大压力为mg

C.平板AP受到的最小压力为

mgD.平板AP受到的最大压力为mg

17.如图所示,MN是点电荷电场中的一条直线,a,b是直线上两点,已知直线上a点的场

强最大,大小为E,b点场强大小为

E,已知

间的距离为L,静电力常量为k,则场源电荷的电量为

A.

B.

C.

D.

18.2020年1月17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在北京举行《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19年)》发布会。

会议透露,嫦娥五号探测器拟于2020年发射,实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

若火箭发射后某时,嫦娥五号离月球中心的距离为r,月球的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绕月周期为T。

根据以上信息可求出:

A.嫦娥五号绕月运行的速度为

B.嫦娥五号绕月运行的速度为

C.月球的平均密度

D.月球的平均密度

19.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以恒定功率P启动,若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定,其加速度与速度的倒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图像斜率为k,横截距为b,则

A.汽车所受阻力为

B.汽车的质量为

C.汽车的最大加速度为

D.汽车从静止到获得最大加速度的时间为

20.如图所示,在直角三角形ABC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AC=d,∠B=30°。

现垂直AB边射入一群质量均为m、电荷量均为q、速度大小均为v的带正电粒子,已知垂直AC边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均为t,而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为

(不计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4t

B.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C.粒子在进入磁场时速度大小为

D.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半径为

21.如图甲所示,质量m=3.0×10-3kg的金属细框竖直放置在两水银槽中,细框的水平细杆CD长l=0.20m,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B1=1.0T、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磁场中。

有一匝数n=300、面积S=0.01m2的线圈通过开关K与两水银槽相连。

线圈处于与线圈平面垂直、沿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中,其磁感应强度B2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t=0.22s时闭合开关K,细框瞬间跳起(细框跳起瞬间安培力远大于重力),跳起的最大高度h=0.20m。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0.10s内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3V

B.开关K闭合瞬间,CD中的电流方向为由C到D

C.磁感应强度B2的方向竖直向下

D.开关K闭合瞬间,通过CD的电荷量为0.03C

三、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5分)“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实验时都先正确平衡摩擦力。

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甲同学在实验时用细线一端连接小车、另一端连接钩码,钩码的重力作为细线的拉力;乙同学利用钩码和小车之间连接的力传感器测出细线上的拉力,两位同学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确定加速度与细线拉力F的关系。

已知甲图中小车的质量等于乙图中力传感器与小车的质量之和。

(1)为减小实验误差,甲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小车的质量要________钩码的质量。

乙同学在实验过程中,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这个条件。

(2)甲、乙两位同学在实验中采用相同质量的小车,用甲、乙两位同学得到的实验数据在

同一坐标中作出图象aF,如右图所示图线①②,其中图线①是_______同学所作出的图象,图线②是_______同学所作出的图象。

图象中随着F的增大,图线_______将发生弯曲。

23.(10分)某小组同学在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时所用器材如下:

A.某特殊电池:

电动势约为3V、电阻为几欧;

B.电压表V:

量程0~3V,内阻为几千欧;

C.电流表A:

量程0~100mA,内阻为3.6Ω;

D.标准电阻R0:

0.4Ω;

E.滑动变阻器R1:

0~20Ω;

F.滑动变阻器R2:

0~2kΩ;

G.开关、导线若干。

(1)该小组三名同学各设计了一个实验电路,其中可行的是_______。

(2)实验器材中有两个滑动变阻器,该实验应选用的是__________(选填“R1”或“R2”)。

(3)选择

(1)中正确的电路后,该小组同学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多次测量,得出多组电压表示数U和电流表示数I,通过瞄点得出U-I图象如右图所示,则该特殊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V、内阻r=________Ω。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4.(12分)如图,在xOy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一象限有一垂直于xOy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第二象限有一平行于x轴向右的匀强电场。

一重力可忽略不计的带电粒子。

质量为m,

带电量为q,该粒子从x=-d处以大小v0的速度平行于y轴正方向射入匀强电场,从y=2d处射出匀强电场。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求电场强度大小;

(2)已知磁感应强度大小B=

,求带电粒子从x轴射出磁场时的坐标。

25.(20分)如图所示,小明参加户外竞技活动,站在平台边缘抓住轻绳一端,轻绳另一端固定在O点,绳子刚好被拉直且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θ=60°。

小明从A点由静止往下摆,达到O点正下方B点突然松手,顺利落到静止在水平平台的平板车上,然后随平板车一起向右运动。

到达C点,小明跳离平板车(近似认为水平跳离),安全落到漂浮在水池中的圆形浮漂上。

绳长L=1.6m,浮漂圆心与C点的水平距离x=2.7m、竖直高度y=1.8m,浮漂半径R=0.3m、不计厚度,小明的质量m=60kg,平板车的质量m=20kg,人与平板车均可视

为质点,不计平板车与平台之间的摩擦。

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不得小于多少?

(2)小明跳离平板车时的速度在什么范围?

(3)若小明跳离平板车后恰好落到浮漂最右端,他在跳离过程中做了多少功?

26.(14分)2019年诺贝尔奖授予了在开发锂离子电池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三位化学家。

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要求处理锂电池废料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铝钴膜主要含有LiCoO2、Al等,处理该废料的一种工艺如下图所示:

(1)Li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LiCoO2中Co的化合价为_______。

(2)“碱浸”时Al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酸溶”时加入H2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沉钴”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配置100mL1.0mol/L(NH4)2C2O4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出玻璃棒、烧杯外,还有_____。

(6)取CoC2O4固体4.41g在空气中加热至300℃,得到的钴的氧化物2.41g,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5分)随着科技的进步,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

甲胺铅碘(CH3NH3PbI3)用作全固态钙钛矿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敏化剂,可由CH3NH2、PbI2及HI为原料合成,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甲胺的反应为

ΔH。

已知该反应中相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

则该反应的ΔH=_______。

(2)上述反应中所需的甲醇工业上利用水煤气合成,反应为CO(g)+2H2(g)=CH3OH(g)ΔH<0。

在一定条件下,将1molCO和2molH2通入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当改变某一外界条件(温度或压强)时,CH3OH的体积分数φ(CH3OH)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①平衡时,M点CH3OH的体积分数为10%,则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

②X轴上a点的数值比b点________(填“大”或“小”)。

某同学认为上图中Y轴表示温度,你认为他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由四氧化三铅和氢碘酸反应制备难溶的PbI2,则每生成3molPbI2的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4)常温下,PbI2饱和溶液(呈黄色)中

,则Ksp(PbI2)=_________;

已知Ksp(PbCl2)=

,则转化反应PbCl2(s)+2I-(aq)=PbI2(s)+2Cl-(aq)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

(5)分解HI曲线和液相法制备HI反应曲线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①反应H2(g)+I2(g)=2HI(g)的ΔH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0。

②将二氧化硫通入碘水中会发生反应:

图2中曲线a、b分别代表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填微粒符号);由图2知要提高碘的还原率,除控制温度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4分)草酸亚铁晶体(FeC2O4·xH2O)为淡黄色粉末,不溶于水,可作照相显影剂和制药工业,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其性质进行如下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Ⅰ.定性探究

选用下列试剂设计实验方案,完成下表内容。

Ⅱ.定量探究:

滴定实验测x的值

(1)滴定前,下列操作的正确顺序是c→_________→d(填字母序号)。

a.排尽滴定管尖嘴的气泡并调整液面

b.盛装0.1000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

c.查漏、清洗

d.初始读数、记录为0.50mL

e.用0.1000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润洗

(2)称取m克样品,加入适量稀硫酸溶解,用步骤(5)准备的标准KMnO4溶液直接滴定,溶解时最适合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滴定反应的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

(3)终点读数为20.50mL。

结合上述实验数据求得x=____________(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FeC2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4)。

29.(10分)拟柱胞藻是一种水华蓝藻,其色素分布于光合片层上。

拟柱胞藻优先利用水体

中的CO2,也能利用水体中的HCO3-(胞外碳酸酐酶催化HCO3-分解为CO2)。

科研人员用

350mg/L、700mg/L、1000mg/L的CO2驯化培养拟柱胞藻,培养20天后分别获得藻种1、2、3。

测定藻种胞外碳酸酐酶活力并探究不同浓度NaHCO3溶液对藻种1、2、3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

(1)在适宜光照下,拟柱胞藻细胞产生O2的场所是,产生O2来自于(过程)。

(2)经过20天的驯化培养,藻种1、2、3中种群数量最大的是,原因是。

(3)据左图分析,在低浓度CO2水平下,拟柱胞藻主要通过,充分利用水体中的无

机碳,保持竞争优势,因此拟柱胞藻具有很强的入侵性和扩张性。

(4)据右图分析,B点净光合速率比A点高的原因是,结合图1分析C点净光合速

率比B点高的原因是;A点之前藻种1、2、3净光合速率相等的原因。

30.(9分)右图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物质,数字代表结构和过程,丙和丁代表不同细胞,且图中抗体1或抗体2只与相应的受体结合。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进行神经调节涉及的反射弧是___________;

(用图中汉字、数字及箭头表示)。

(2)分析图示可推测,图中丙代表________,其所含受体的化学本质是,正常情况下影响其分泌活动的物质有葡萄糖、、。

(填物质名称)

(3)通过图示可以看出,C和D之间通过作用共同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

(4)某人血液中存在抗体1或抗体2时会患糖尿病,其中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达到降低血糖效果的糖尿病是由(填“抗体1”或“抗体2”)引起的,从免疫学角度看,该糖尿病属

于病。

31.(8分)近日,25年来最严重的蝗灾正在东非蔓延,对东非国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都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而造成本次蝗灾的罪魁祸首就是沙漠蝗虫。

下图为东非某草原蝗灾期间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分解者与无机环境未画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此食物网包含了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狼位于第_____营养级。

(2)此食物网中,牧鸡与蛙的关系属于__________。

(3)目前,控制沙漠蝗群和蝗蝻带的主要方法是,主要使用汽车和空中喷雾器以小剂量(称

为超低量(ULV)配方)施用有机磷化学品,此方法属于______防治,这种防治方法具有快速、高效、使用方便等优点,但不建议频繁使用,为什么?

__________(至少2点)

(4)相比于杀虫剂治蝗,中国的“牧鸡治蝗”有效又环保,此种治蝗方法属于________防治。

(5)若牧鸡的食物40%来自沙漠蝗虫,40%来自蜘蛛,其余来自蛙,那么牧鸡要增加20g体重,最多消耗草和水稻多少克?

32.(12分)遗传性扁平足与进行性肌萎缩都是单基因遗传病。

遗传性扁平足为常染色体遗传,相关基因为A、a,进行性肌萎缩为伴性遗传,相关基因为E,e。

下图为甲、乙两个家族遗传系谱图,每个家族中仅含其中一种遗传病基因,且6号个体不含致病基因。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有扁平足遗传基因的家族是________。

(2)进行性肌萎缩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

7号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只考虑甲家族的遗传病)。

(3)若14号个体带有乙家族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且社会人群中,乙家族遗传病的患病率为万分之十六。

①11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15号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

②7号个体与17号个体婚配,则其所生后代患甲家族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

③9号个体与15号个体婚配,生下了一个正常的女儿。

该女儿与一正常男性婚配,生下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

(4)8号个体表现正常,经基因检测,她同时带有甲家族遗传病和红绿色盲(基因B、b)致病基因,则8号个体基因型可能是XBEXbe或_______。

(二)选考题:

共45分。

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有关对热学的基础知识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1分,选对2个给3分,选对3个给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体的表面有扩张的趋势

B.低温的物体可以自发把热量传递给高温的物体,最终两物体可达到热平衡状态

C.当装满水的某一密闭容器自由下落时,容器中的水的压强为零

D.空气相对湿度越大时,空气中水蒸气压强越接近同温度水的饱和汽压,水蒸发变慢

E.在“用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作出了把油膜视为单分子层、忽略油酸分子间的间距并把油酸分子视为球形这三方面的近似处理

(2)(10分)如图,粗细均匀的弯曲玻璃管A、B两端开口,管内有一段水银柱,中管内水银面与管口A之间气体柱长为lA=40cm,右管内气体柱长为lB=39cm。

先将开口B封闭,再将左管竖直插入水银槽中,设被封闭的气体为理想气体,整个过程温度不变,若稳定后进入左管的水银面比水银槽水银面低4cm,已知大气压强p0=76cmHg,求:

①A端上方气柱长度;

②稳定后右管内的气体压强。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a、b从水下面射向A点,光线经折射后合成一束光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分别以a、b光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B.a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b光快

C.用a、b光分别做双缝干涉时它们的干涉条纹宽度都是不均匀的

D.在水中a光的临界角大于b光的临界角

E.若a光与b光以相同入射角从水射向空气,在不断增大入射角时水面上首先消失的是a光

(2)(10分)取一根轻绳,将绳的右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绳的左端自由,使绳处于水平自然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