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遂宁市南山国际学校七年级上半期考语文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09437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遂宁市南山国际学校七年级上半期考语文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川遂宁市南山国际学校七年级上半期考语文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川遂宁市南山国际学校七年级上半期考语文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川遂宁市南山国际学校七年级上半期考语文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川遂宁市南山国际学校七年级上半期考语文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四川遂宁市南山国际学校七年级上半期考语文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四川遂宁市南山国际学校七年级上半期考语文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四川遂宁市南山国际学校七年级上半期考语文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四川遂宁市南山国际学校七年级上半期考语文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四川遂宁市南山国际学校七年级上半期考语文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四川遂宁市南山国际学校七年级上半期考语文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四川遂宁市南山国际学校七年级上半期考语文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四川遂宁市南山国际学校七年级上半期考语文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四川遂宁市南山国际学校七年级上半期考语文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遂宁市南山国际学校七年级上半期考语文卷.docx

《四川遂宁市南山国际学校七年级上半期考语文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遂宁市南山国际学校七年级上半期考语文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遂宁市南山国际学校七年级上半期考语文卷.docx

四川遂宁市南山国际学校七年级上半期考语文卷

2020-2021学年四川遂宁市南山国际学校七年级上半期考语文卷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字词书写

1.写字·艺术

请将下列一句话写进田字格内,要求正确、工整、美观(注意书写格式)。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二、选择题

2.下列加横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调料(tiáo)蛮横(hèng)朗润(rùn)苦心孤诣(yì)

B.脸颊(jiá)冗长(rǒng)炫耀(xuàn)节衣缩食(suō)

C.瑟缩(shè)陶冶(zhì)叩击(kòu)寥寥无几(liáo)

D.铿锵(qiāng)戏谑(xuè)澄清(chéng)密密匝匝(zā)

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仓皇嘹亮乳臭未干海底隧道

B.烘托衙门束手无策为富不仁

C.酝酿私塾柳暗花明抖擞精神

D.肌肤荤菜指高气扬花支招展

4.下列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对他的拉奏望洋兴叹,始终学他不来。

B.王老师总是任劳任怨地给予我们知识,给予我们关怀,不求回报为我们付出着。

C.玄烨从小聪明好学,又是皇太子,所以名正言顺地继承了皇位。

D.部门领导在检查防火工作中,认真负责,吹毛求疵,受到群众好评。

5.下列文学常识连接正确的一项是()

A.《风筝》——鲁迅——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

B.《济南的冬天》——朱自清——现代著名作家

C.《世说新语》——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

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刘禹锡——唐代著名诗人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热烈的掌声中,校长发表了题为“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校园”的主题演讲。

B.学校实施愉快教育后,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了明显的进步。

C.在会议上,校长虚心接受并听取了老师同学们的建议,并表示要及时整改。

D.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看他做出突出的成绩。

7.将下面的内容重新排列,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①但近年来海洋正在成为一个藏污纳垢的巨大“垃圾场”,海洋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生物种类象剧减少。

②海洋里丰富的食物资源,千万年来滋养着人类。

③长期的过度捕捞使全世界2/3的产鱼区繁殖量不足,捕鱼区域只能向深海推进,这更加剧了海洋资源的枯竭。

④海洋里又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动力资源等,它对人类的贡献是全方位的。

A、④①②③B.②④③①C.①③②④D.②④①③

三、句子默写

8.默写填空。

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2.雄兔脚扑朔,;双兔傍地走,?

(《木兰诗》)

3.在《木兰诗》中,体现出战斗的激烈悲壮与战争的旷日持久的句子是,。

4.扬子江头杨柳春,。

(《淮上与友人别》)

5.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

(《春》)

四、诗歌鉴赏

9.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泥融:

指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1)诗的前两句选用了那些意象(景物)描画了春天的景象?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

“泯然众人矣。

10.下列加横线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稍稍宾客其父。

(稍稍:

稍微)

B.或以钱币乞之。

(或:

或者)

C.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隶:

隶属,附属)

D.余闻之也久。

(闻:

名声。

这里指好名声)

11.翻译下列句子。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12.仲永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原因是:

(用课文中的原句填空)

【小题4】读了课文,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六、现代文阅读

《春》节选

⑴“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⑵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

⑶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13.第⑴段文字从“触觉”“嗅觉”“听觉”多个方面描绘春色,请从文中找出各方面所对应的语句。

①触觉:

②嗅觉:

③听觉:

14.第⑶段文字分别把春天比喻为“刚落地的娃娃”是着眼于春的“”;把春天比喻为“小姑娘”是着眼于它的“”;把春天比喻为“健壮的青年”是着眼于它的“”。

这三个比喻句集中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

15.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

⑴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

⑵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

阅读《自拍神器》一文。

自拍神器

①神器自拍杆堪称自拍爱好者的福音。

它的主要部件是伸缩杆、固定支架和蓝牙遥控自拍器。

它曾是跳伞等极限运动发烧友的专业用品,但人们很快发现了它的其它好处——能把更多的人装进相框,这真是一大惊喜!

因为“自拍”虽风靡已久,但伸长手臂自拍始终有难以突破的局限——镜头离人太近,能拍进来的人太少。

而该“神器”使用者只需将手机或者傻瓜相机固定在自拍伸缩杆上,通过遥控器就能实现多角度自拍。

②自拍大家都会,但如何正确使用自拍杆却是一门手艺活。

③首先要选择和自拍杆重量相匹配的搭档。

自拍杆原则上能像独脚架一样,固定手机、相机和平板电脑等多种拍摄工具,但自拍杆本身重量不过一两百克,要再加上平板电脑就显得“头重”,还是斧头造型的,一点都不酷,所以手机才是它的最佳“拍”档。

④其次,拍照时还要注意伸缩杆的长度。

自拍杆的伸缩范围一般是20到120厘米。

自拍杆拿在手中,拍照时可能会因手抖而产生虚像,杆越长抖得越厉害,就像钓鱼时手一动鱼就溜了一样,所以不建议把杆调得过长。

⑤仅注意这些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角度。

除非要拍威廉王子的发际线,否则俯视众生的上帝视角毫无意义。

45度才是自拍的最佳视角,具有瘦脸、遮盖双下巴和仰望星空等多重功效。

要赢就赢在起跑线上,掌握好自拍角度能省去后期修图的诸多烦扰。

⑥另外,由于自拍杆取景范围广,入镜的人还得注意着装是否无死角,在上半身西装领带、下半身大裤衩的直播间工作场景,自拍杆可能就不那么适用了。

⑦“自拍杆”这个新鲜的小玩意,其实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年轻”,实际上它已经至少存在几十年了,而且几乎每十年都有不同的自拍杆诞生。

⑧1983年,日本人上田宏申请了可扩展杆的专利,这可能是世界上首个自拍杆,可惜在商业上并未取得成功。

1995年,自拍杆还曾出现在一本日本科技杂志讲述“无用日本发明”的章节里,那时数码相机还未得到广泛使用,人们想象不出咔嚓咔嚓走一堆胶片拍张大头贴有什么意义。

21世纪初期,加拿大发明家WayneFromm发明了一个手持可伸缩自拍杆,并在2005年申请了专利,自拍杆开始在一些专业领域得到广泛使用。

⑨如今自拍杆样式五花八门,并随时可能有新的样式出现。

随处都可见到使用自拍神器的年轻人,自拍杆迅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几乎所有人都接受了这个表达自我的新方式。

(选自2015年5月《青年文摘》有改动)

1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说说文章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自拍神器的。

17.选文第4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18.自拍杆的出现迎合了人们喜欢自拍的心理需求,解决了自拍时的缺憾。

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像自拍杆一样的事物,它们虽然结构简单,却使我们的生活更便捷,满足了我们的需求。

请结合生活实际列举一例并简单解释其作用。

七、作文

19.作文

题目:

的风景。

要求:

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写景的记叙文。

要写出景物的特点,描绘具体。

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不得抄袭、套作,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参考答案

1.略

【解析】

试题分析:

专项书写题的考查,要求学生书写态度要认真,字体要规范。

考点: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C

【解析】

试题分析:

C中应是“瑟缩(sè)陶冶(yě)”。

考点: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D

【解析】

试题分析:

D中应是“趾高气扬花枝招展”。

考点: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4.D

【解析】

试题分析:

D中“吹毛求疵”贬义词,不能用于褒环境。

考点: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C

【解析】

试题分析:

A中应是“《风筝》——鲁迅——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B中应是“《济南的冬天》——老舍——现代著名作家”;D中应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代著名诗人”。

考点:

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6.A

【解析】

试题分析:

B中词语不搭配,应是“热情高涨”;C中不合逻辑,应是“听取并接受”;D中应删去“高低”。

考点:

辨析或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7.D

【解析】

试题分析:

句子排序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

对于句子顺序,平时在阅读中要注意典型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对于句意理解,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关键语句的意思。

②是总领句,③为结句。

考点: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8.1.思而不学则殆

2.雌兔眼迷离安能辨我是雄雌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杨花愁杀渡江人

5.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解析】

试题分析:

名句名篇默写是近几年中考的常考题,考查方式多为填空。

从内容上看,这些名句名篇,或是揭示了人生哲理,或是反映了生活的真谛,或是描绘了人物的情貌,或是表现了事物的真相,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

这里注意“殆”等字的写法。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9.

(1)迟日、江山、春风、花草(每个0.5分,总2分)

(1)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1分)也体现了作者闲适的生活情趣。

(1分)

【解析】

(1)试题分析:

把握诗歌内容,就是要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是要求学生把握诗意以及基本表情达意的方式等,是诗鉴赏的重要考点之一。

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

这里描写了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等意象。

考点:

鉴赏诗歌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

学生应全面了解背景,把握形象内涵,体会意境特点,明确抒情方式。

此处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也体现了作者闲适的生活情趣。

考点: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0.C(2分)

11.

(1)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2分)四处拜访(1分)整个句意(1分)

让仲永作诗,不能符合他之前的好名声了。

(3分)

相当/符合(1分)名声/好名声(1分)整个句意(1分)

1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1分)

【小题4】围绕“后天教育的重要性”作答即可。

(1分)

【解析】

10.

试题分析:

A中应是“稍稍宾客其父。

(稍稍:

渐渐)”;B中应是“或以钱币乞之。

(或:

有人)”;D中应是“余闻之也久。

(闻:

听说)”。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

试题分析: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

信、达、雅。

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

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考点:

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

试题分析:

回答这一题的关键首先在于对语段的整体理解。

即,读懂故事。

然后,要先审题干,再找内容。

这类题目的答案基本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但找答案不是盲目的,要看看题目问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找。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4】

试题分析:

要求在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及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能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和个人认识,对文章做出评价,阐发个性化的有创意的阅读。

学生能扣住观点,说出自己的感悟,并能联系生活实际,扣原文主题进行小结。

考点: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触觉: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1分)

嗅觉: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1分)

听觉:

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1分)

14.新生/新(1分)美丽/美(1分)活力/力(1分)喜爱/赞美(1分)

15.

(1)拟人(1分)

(2)排比比喻(2分)

【解析】

13.

试题分析:

学生筛选并提取文章阅读语料中的信息,是建立在文章理解基础上的考查方式,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到理解的目的,能够用原文的材料来解决问题。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4.

试题分析:

这里是从修辞角度来对语言进行赏析,学生应了解常用修辞的特点及作用如:

比喻:

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学生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考点:

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5.

试题分析:

这里学生应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的特点,学会辨别和判断修辞手法类型,明确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如:

这里“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既是比喻,又是排比。

考点:

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选文依次写了自拍杆的构造和好处(1分)、使用自拍杆的方法(如何正确使用自拍杆)(1分)、自拍杆的发展历史及使用(1分)

17.列数字(1分)、打比方(1分),具体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自拍杆在使用时应注意调节好伸缩杆的长度。

(2分)

18.手机支架、笔记本散热架、移动充电器、蓝牙耳机、车载导航等。

例如手机支架,可以代替手和手臂,长时间托举电话,缓解疲劳。

(判分标准:

举例恰当,得1分,;能结合实际,用简洁的语言解释清楚作用即可得2分。

【解析】

16.试题分析:

概括说明文的内容首先了解说明对象是什么,根据文题所示的说明对象“自拍神器”梳理文章,抓住一些文段段首提示性的概括语句如“神器自拍杆堪称自拍爱好者的福音”、“如何正确使用自拍杆却是一门手艺活”、“实际上它已经至少存在几十年了”、“当然,并非所有人都对自拍杆满怀好意”等概括主要内容即可。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7.试题分析:

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

所示文段中列数字是明显的,此外,作者还将拍杆过长发生抖动现象比作钓鱼握杆的抖动现象,是打比方说明,其说明的问题即本段段首中心句所说“拍照时还要注意伸缩杆的长度”的问题。

考点:

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8.试题分析:

抓住提干中的使“生活更便捷”这一内容,联系现实生活,可从一些电子产品、家庭日用品、共公场合中健身仪器、交通工具上的设施的人性化设计来举例,说明其对人们生活提供的便利。

考点: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能力层级为探究F。

19.参考例文

身边的风景

我喜欢自然,更爱那千千万万风格各异的风景。

它们有的轻吟着悠扬婉转的小调,有的低吼着明丽雄壮的颂歌每一处,都能让我感受到截然不同的格调。

我生活在一个幽静的小城,济宁。

由于地处京杭大运河河脊之地,自然而然的,我深深地爱上了这条纵横南北的运河。

我背着我的黑色的画板,走向了运河边,向着这条镌刻着千古文化的运河,坐了下来。

我的目光,游离到了运河发源之地。

大概在我很小的时候,我造访过杭州。

我对它的印象已经模糊了,唯剩下这条运河。

风轻柔的刮过脸庞,吹向河边泛着新绿的杨柳。

杨柳依依轻拂起河面点点涟漪,将一片恬淡的春意融入河中。

这片新绿,随着我的目光,扩散到了济宁。

一座石桥俯仰在水面上,桥底闪烁着粼粼的光芒。

小荷从去年枯败的荷叶中探出头来,招呼着岸边走过的行人。

这一景还颇有江南水乡的味道。

我细细地品着,不知不觉手下的笔尖延伸到了那一条曾经繁华的小巷。

竹竿巷依运河而建,自然是古代最繁忙的闹市。

我隐约看见了小贩吆喝着他们的商品,搬运工们从船上将货物卸了下来,叮叮当当的打铁铺子里闪着耀眼的光芒,正向外面散去。

时光推回现在,曾经繁华的小巷已不在了,只留下那亘古不变闪耀着阳光的老运河。

这片宁静与以往的繁闹不同了,我听到了她轻声的叹息,看见了她蓄满了年岁留下的印痕,还留在那青色石砖间悠远的歌声当中,久久不肯褪去。

我领略过雄伟壮阔的黄河,博大深远的长江,可我还是喜欢这条柔柔悠扬的运河;从江南小调,一直延伸到江北的号子中,流向远方灯火通明的城市。

【解析】

试题分析:

“的风景”是一篇半命题作文,学生在写作时,立意方面容易产生消极的甚至不健康的情绪而导致文章思想价值不高,没有生命力,所以,本文要求学生立意时,选择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写作角度,这样才能有所突破。

考点:

按要求写作。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