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及配套练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5113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及配套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及配套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及配套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及配套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及配套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及配套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及配套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及配套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及配套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及配套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及配套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及配套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及配套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及配套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及配套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及配套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及配套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及配套练习.docx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及配套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及配套练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及配套练习.docx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及配套练习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及配套练习

1、运动的自行车刹车后会停止运动,自行车停下来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运动的自行车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刹车后,车轮不易转动,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变为滑动,滑动摩擦比滚动摩擦大的多,所以自行车会停下。

2、知识点:

测量长度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植的下一位。

3、知识点:

水银柱的高度是从玻璃管内水银柱的上表面到水银槽里水银面的竖直距离,因此,当玻璃管倾斜时,水银柱长度变大但高度不变。

4、物体在长度相等但粗糙程度不同的两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光滑段上做的功为W1,粗糙段上做的功为W2,求W1与W2的大小关系。

答案:

W1=W2

5、一小球放在光滑的车厢底版上,当车厢受到水平向右的力F时,车厢由静止开始做加速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小球对地的运动情况是?

答案:

静止。

6、甲乙两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甲底面、高度都比乙小),求甲乙密度谁大,重力谁大?

答案:

甲大。

甲小。

7、刻度尺测得一物体长3。

50CM,求这把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

答案:

0.1CM

8、知识点:

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而沸腾在表面及内部同时进行,蒸发较平和,沸腾较剧烈,蒸发可在任何温度进行,而沸腾在达到一定温度才能发生,蒸发自身及周围温度降低,沸腾温度不变。

9、知识点:

温度——内能(一定)内能——温度(不一定)内能——热量(不一定)热量——内能(一定)温度与热量正反都是不一定

10、知识点:

做功冲程特征:

火花塞点火,活塞向下运动,转轴向左运动,不进气,不排气。

11、知识点:

凸透镜:

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物距减小,像距减小,像也减小。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也减小。

物距为一倍焦距时,不成像。

15.某地看见鱼在天上飞,鸟在水中游,原因是什么?

答案:

鱼是光折射形成的虚象,鸟是光反射形成的实像。

16、航天员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可以做的运动?

答案:

例:

用弹簧测力器健身。

跑步机上跑步、引体向上均不可。

17、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汽车,汽车的重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还是平衡力?

答案:

平衡力。

18、知识点:

连通器是只上断开口底部相通的容器。

原理:

当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且不流动时,各容器液面相平。

19、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强植比真实值小,原因是?

答案:

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

20、一下粗上细的容器中装有水,水对容器地面压力为15N,再把一重2N的蜡块放入容器中,蜡块漂浮,水不溢出容器,放入蜡块后,水对容器地面压力与17N大小关系?

答案:

大于17N。

21、一冰块放入等温的水中,露出液面且重力大于浮力,当冰完全融化后,水位如何变化?

答案:

上升。

22、知识点:

做功必须满足: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且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

23、某人想把5N的物体提高1M,做功最少的是?

1、徒手2、动滑轮3、斜面4、定滑轮?

答案:

徒手。

24、自然伸展的弹簧具有什么机械能?

答案:

无。

25、场景:

云南过桥米线。

找出物理现象并作解释。

答案:

1不冒热气:

油减缓了水的蒸发2形成油膜:

油的密度比空气小。

3、肉被烫熟:

汤与肉发生了热传递。

26、知识点:

做功与热传递在增加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27、小刚用照相机拍一水底美景,水排掉后,小刚不动,他应将镜头前伸还是后缩?

答案:

后缩。

28.一苍蝇停在照相机镜头前,拍出照片会怎样?

答案:

没苍蝇但会暗一些。

29、小刚想验证自己的橡胶球弹性好,还是小明的好,他可以?

33、公路上有一辆汽车(汽油)和一辆拖拉机发生故障,经检验都是蓄电池坏了不能启动,这时有人建议把它们推动后,什么车可以开行?

答案:

拖拉机。

34、知识点:

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的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的附近。

35、一木块A漂浮在水面上,在它上面放一铁块B,木块部分及铁块都露出水面,木块浸入的体积为V1,将铁块从A上取下,放入水中,木块和铁块共排水体积为V2,已知V1-V2=4立方分米,A的体积为8立方分米,则铁块放入水中后,容器底部对它的支持力为?

答案:

40N

36.用竖直向上的力,拉一个放在水平面的100N物体,其底面积为200平方厘米,物体受到合力为?

地面受到压强为?

答案:

0。

3000Pa。

37、做托里拆力实验时,一同学将水银管向上提了3mm,管口未离开液面,对实验结果有影响吗?

若实验时管内有残留的空气,竖直放置时测得大气压P,那么管倾斜测得的大气压植与P的大小关系?

答案:

没有。

小于。

38、知识点:

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39、跳伞运动员离开飞机后,若立即张开伞在空中下落,已知下落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随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整个下落过程中,运动员机械能变化情况是?

答案:

势能减小,动能先增加后不变,机械能减小。

40、情景:

拔火罐。

找出物理现象并作出解释。

答案:

火罐扣住皮肤:

大气压。

把火罐时先松动罐口使少许气体进入:

内外气压平衡。

罐口扁平:

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44、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读数为4N则物体重力?

答案:

一定小于4N。

45、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至沸腾时,撤去酒精灯,沸腾会立即停止吗?

答案:

不会。

因为石棉瓦温度很高,可以维持水一段时间的沸腾。

46、在太空中做实验,天平,水银温度计,密度计,水银压强计,什么可以使用?

答案:

水银温度计。

47、为了保证宇航员在不穿宇航服的情况下生活和实验,舱内充有人造空气,你认为这种气体的压强大约是?

两名宇航员能否在舱内交谈?

理由是?

答案:

大气压。

能。

人造空气可以传声。

48、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桌面照射,则从侧面看上去?

答案:

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50、在匀速行驶的火车中,坐着一位乘客,他发现自己正上方有一滴水要下落,这滴水将落在哪里?

答案:

该乘客的头上。

51、知识点: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它的运动状态一定不改变。

52、知识点:

热机每4个冲程做一次功,转2R。

56、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是7.81dm,7.84dm,7.83dm,此物体长多少米?

他使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

答案:

0。

783米。

1cm。

58、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一物体A,A上又放一物体B,如图,A、B间有摩擦,现一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于物体B,使B相对桌面向右运动,这时物体A相对与桌面怎样运动?

答案:

向右运动。

59、一个装水的试管放入装水的烧杯中(不与烧杯壁接触),用酒精灯加热烧杯,试管和烧杯中水的沸腾情况为?

答案:

烧杯中水沸腾后,试管中水不会沸腾。

60、挑选西瓜时,用手指弹几下。

如果声音清脆,就知道是生瓜。

这是用声音的哪个特征判断的/

答案:

音调。

61、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棒粘着白粉是什么物态变化现象?

答案:

凝华。

62、小孔成像的实验中,说法错误的是?

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物体做顺时针转动,像做逆时针转动物体离的越远像越小。

答案:

物体做顺时针转动,像做逆时针转动。

63、知识点:

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镜组成的角反射器,射入光线与射出光线平行,当角反射器转动时,射出光线不偏转,仍与射入光线平行。

64、皮鞋擦过油后,还要用软布擦,越擦越亮,原因是?

答案:

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镜面发射效果。

65、桌面上竖一玻璃板,板前放了一根蜡烛,但无论怎样调节另一只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原因是?

答案:

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66、知识点:

测量某液体密度时不必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67、知识点:

当太阳月亮地球三点一线地球在中间时,可能发生月食。

68、知识点:

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相似。

69、知识点:

物质有固液气三态,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70、常识:

一个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水平面的压强接近10000Pa。

71、知识点:

一架飞机在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每隔1S从飞机上自由释放一小球,当三只小球落下均未落至地面时,不记空气阻力,则小球如图排列。

73、将重力均为G的两磁环AB套在光滑的塑料架上,设A、B两环受到的支持力分别为FA,FB,则?

答案:

FA=G,FB=2G。

80、知识点:

物体由于地球吸引力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81、知识点:

飞机在空中水平匀速飞行时,靠近飞机机翼上部的气流速度大于机翼下部的气流速度。

82、知识点:

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他应将烛焰,凸透镜,光屏调整在同一高度。

83、常识:

力臂画成虚线。

84、知识点:

灯泡顶部连火线或经过开关连火线,金属圈连零线。

85、考察队员在野外活动时,裤腿常常会沾上湿泥巴,通常人们简单清理它们的办法是等泥土干后,用力将它搓一搓,然后用力拍打此处,泥灰就会掉落下来,裤子就干净了,解释其中的物理道理。

答案:

搓可使泥变成泥灰,拍打,使裤腿运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停止运动后,泥灰因惯性继续运动,从裤腿上掉落下来。

86、知识点:

光纤通信的优点:

容量大,不受干扰。

87、知识点:

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为:

地球是宇宙中心太阳是宇宙中心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宇宙诞生于距今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

88、知识点:

弹簧测力计原理:

测某物体重力时二力平衡,重力等于拉力,弹簧受拉力而伸长。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要点(第一、二章)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1、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2、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3、牛顿与牛顿三大定律。

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5、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

6、物理学定义: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7、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一、动与静

1、运动的世界:

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2、机械运动

(1)定义: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2)描述方法:

选择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

m,比m大的有km,比m小的有dmcm?

?

?

mmumnm.

(2)换算关系:

1km=103m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

2、时间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

s,比s大的有h、min。

比s小的有ms、μs。

(2)换算关系:

1h=60min1min=60s1s=103ms1ms=103μs。

3、用刻度尺测长度

(1)使用前三认清:

认清是否磨损认清量程认清分度值

(2)正确使用方法:

(放尺)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看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单位

4、用停表、秒表测时间

5、测量误差

(1)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2)产生原因:

客观因素(如测量工具),主观因素(如读数、测量方法)

(3)减小方法:

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快与慢(速度)

1、物理意义: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国际单位:

m/s,常用单位km/h,换算关系1m/s=3.6km/h

4、公式:

v=s/t,变形公式s=vt,t=s/v。

5、直线运动的分类

(1)匀速直线运动:

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3)平均速度:

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

用v=s/t计算。

(4)相对速度:

两个都在运动的物体,以其中一个为参照物时,另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速度。

方向相同时,相对速度v=v1-v2;方向相反时,相对速度v=v1+v2。

6、测量速度的方法:

(1)根据v=s/t

(2)借助光电计时器(3)速度仪

四、速度变化的科学探究

1、实验程序:

提出问题、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2、探究内容:

小球沿斜面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3、方法:

用刻度尺测量各段的距离s,用秒表记录各段所用的时间t,再根据v=s/t计算,之后比较速度的变化情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要点(第三章)

教育知识2009-11-0709:

31:

16阅读140评论0?

?

字号:

大中小?

订阅

?

第三章声的世界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v固>v液>v气(v空气=340m/s)。

(3)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3、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

声波——鼓膜振动——听觉神经——大脑。

4、人耳能辨别出回声的条件:

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

5、回声的应用:

加强原声金属探伤测量距离

二、乐音与噪声

1、乐音

(1)定义:

有规律,好听的声音叫乐音。

(2)乐音的特性(3个)

响度

A、定义: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

B、响度决定于物体振动的振幅,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音调

A、定义: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

B、音调决定于物体的振动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音色

A、定义:

音色又叫音品,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B、音色决定于发声体自身的材料、结构等。

2、噪声

(1)定义:

无规律的,难听刺耳或污染环境的声音叫噪声。

(2)噪声的来源:

交通工具、工厂机械、家用电器等。

(3)危害:

噪声对人们心理和生理都会有伤害。

轻则分散注意力,影响情绪;重则伤害身体,甚至危及生命。

(4)防止办法:

、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三、超声与次声

1、超声

(1)定义: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

(2)特点:

频率高,穿透力强,“破碎”能力强。

(3)应用:

用于医学、工业、军事等。

(超声诊断仪、超声金属探伤仪、超声雷达)

2、次声

(1)定义:

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

(2)特点:

频率低、波长长、传播距离远、穿透力强、破坏力强。

(3)应用:

预防自然灾害,军事探测等。

(4)危害:

有很大的破坏力,要防止次生的产生,远离次声源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要点(复习提纲)三

教育知识2009-11-0709:

33:

36阅读192评论0?

?

字号:

大中小?

订阅

?

第四章多彩的光

一、光的传播

1、光源:

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1)天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

(2)人造光源如:

电灯、蜡烛。

2、光的直线传播

(1)条件: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现象:

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

(3)光速:

真空中是3×108m/s。

(4)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v固

二、光的反射

1、基本概念:

一点指:

入射点;二角指反射角、入射角;三线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

2、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光的反射分类

(1)镜面反射

(2)漫反射

4、光路的可逆性:

发生反射光路是可逆的。

5、面镜

(1)平面镜

成像原理:

光的反射。

成像特点:

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应用:

、成像(穿衣镜)、改变光路(潜望镜)。

(2)球面镜

(一)凹面镜、光学性质:

对光有会集作用;、应用:

太阳灶。

(二)凸面镜、光学性质:

对光有发散作用;、应用:

汽车后视镜。

三、光的折射

1、发生折射的条件:

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

2、折射规律: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发现两侧。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减

2012中考物理指导:

初中物理69个易错点汇总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

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2.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3.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4.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5.受力分析的步骤:

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7.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

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

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9.惯性是属性不是力。

不能说受到,只能说具有,由于。

  10.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两个可以相互推导。

物体受非平衡力:

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11.1Kg≠9.8N。

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12.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14.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15.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16.杠杆调平:

左高左调;天平调平:

指针偏左右调。

两侧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样。

  17.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

只有沿竖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18.画力臂的方法:

一找支点(杠杆上固定不动的点),二画力的作用线(把力延长或反向延长),三连距离(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四标字母。

  19.动力最小,力臂应该最大。

力臂最大做法:

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一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20.压强的受力面积是接触面积,单位是m2。

注意接触面积是一个还是多个,更要注意单位换算:

1cm2=10-4m2

  21.液体压强跟液柱的粗细和形状无关,只跟液体的深度有关。

深度是指液面到液体内某一点的距离,不是高度。

  固体压强先运用F=G计算压力,再运用P=F/S计算压强,液体压强先运用P=ρgh计算压强,再运用F=PS计算压力(注意单位,对于柱体则两种方法可以通用)

  22.托里拆利实验水银柱的高度差和管子的粗细倾斜等因素无关,只跟当时的大气压有关。

  23.浮力和深度无关,只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浸没时V排=V物,没有浸没时V排

  求浮力要首先看物体的状态:

若漂浮或悬浮则直接根据F浮=G计算,若有弹簧测力计测可以根据F浮=G-F拉计算,若知道密度和体积则根据F浮=ρgv计算。

  24.有力不一定做功。

有力有距离,并且力距离要对应才做功。

  25.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除了跟动滑轮的重力有关外还跟所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物体越重,拉力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但动滑轮的重力不变。

  26.物体匀速水平运动时,动能和势能不一定不变。

此时还要考虑物体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例如洒水车,投救灾物资的飞机。

  27.机械能守恒时,动能最大,势能最小。

可以由容易分析的高度和形变大小先判断势能,再判断动能的变化。

  28.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同时增大和减小。

只是在不同的变化过程中,引力和斥力的变化快慢不一样,导致最后引力和斥力的大小不一样,最终表现为引力或斥力。

  29.分子间引力和大气压力的区别:

分子力凡是相互吸引的都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但如果伴随着空气被排出或大气压强的变化则说明是大气压力。

例:

两块玻璃沾水后合在一起分不开是大气压力,水面上提起玻璃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

  30.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化沸腾);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是热传递(还可以是做功);物体吸热,内能一定增加;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升高(还和物体的质量等因素有关);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是热传递(还可以是做功)

  31.内能和温度有关,机械能和物体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物体一定有内能,但不一定有机械能。

  32.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过程中,离开热传递说热量是没有意义的。

热量对应的动词是:

吸收或放出。

  3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是固定不变的。

比热容越大:

吸收相同热量,温度变化量小(用人工湖调节气温);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热量多(用水做冷却剂)。

  34.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曲轴转动二周,对个做功一次,有两次能量转化。

  35.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并不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6.核能属于一次能源,不可再生能源。

  37.当前人们利用的主要是可控核裂变(核反应堆)。

太阳内部不断发生着核聚变。

  38.音调一般指声音的高低,和频率有关,和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

  响度一般指声音的大小,和振幅有关,和用力的大小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音色是用为区别不同的发声体的,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生活中的有些用高低来描述声音的响度)

  39.回声测距要注意除以2

  40.光线要注意加箭头,要注意实线与虚线的区别:

实像,光线是实线;法线、虚像、光线的延长线是虚线。

  41.反射和拆射总是同时发生的,

  42.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43.平面镜成像:

一虚像,要画成虚线,二等大的像,人远离镜,像大小不变,只是视角变小,感觉像变小,实际不变。

  44.照像机的物距:

物体到相机的距离,像距:

底片到镜关的距离或暗箱的长度。

投影仪的物距:

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像距:

屏幕到投影仪的距离。

  45.照相机的原理: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的原理: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的原理:

u

  46.透明体的颜色由透过和色光决定,和物体顔色相同的光可以透过,不同的色光则被吸收。

  47.液化:

雾、露、雨、白气。

凝华:

雪、霜、雾淞。

凝固:

冰雹,房顶的冰柱。

  48.汽化的两种方式:

蒸发(任何温度下进行)和沸腾(一定温度下进行)。

液化的两种方法:

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49.沸腾时气泡越往上越大,沸腾前气泡越往上越小。

  50.晶体有熔点,常见的有:

海波,冰,石英,水晶和各种金属;非晶体没有熔点,常见的有:

蜡、松香、沥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