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二一一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化学综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12624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盐城市二一一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化学综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盐城市二一一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化学综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盐城市二一一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化学综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盐城市二一一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化学综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盐城市二一一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化学综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盐城市二一一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化学综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盐城市二一一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化学综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盐城市二一一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化学综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盐城市二一一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化学综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盐城市二一一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化学综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盐城市二一一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化学综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盐城市二一一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化学综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盐城市二一一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化学综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盐城市二一一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化学综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盐城市二一一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化学综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盐城市二一一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化学综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盐城市二一一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化学综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盐城市二一一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化学综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盐城市二一一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化学综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盐城市二一一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化学综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盐城市二一一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化学综合.docx

《盐城市二一一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化学综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盐城市二一一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化学综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盐城市二一一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化学综合.docx

盐城市二一一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化学综合

绝密★启用前

盐城市二○一一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

综合Ⅰ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包含物理、化学两部分。

试卷满分170分,其中物理为100分,化学为7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物理部分(100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2011年4月,我国成功将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它在与地面通信时利用的是

A.超声波    B.电磁波    C.紫外线    D.可见光

2.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决定音调的因素

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3.太阳中蕴藏无比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B.太阳能的应用会严重污染环境

C.太阳能的应用具有广阔前景D.太阳能不能转化成电能

4.今年 4月,水下考古队员从“南澳Ⅰ号”沉船上将明代瓷碗打捞出水面.碗在海里上升的过程中

A.水只对碗的外壁有压强B.水只对碗的内壁有压强

C.水对碗的压强逐渐变大D.水对碗的压强逐渐变小

5.2010年广州亚运会精彩纷呈,下列现象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箭被运动员射出后仍向前运动B.跳高运动员离开地面后仍向上运动

C.足球撞到门框上被反弹D.运动员百米冲刺后不能立即停下来

6.下图是用带电小球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7.小明用图示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在木块上加放砝码

B.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

C.使木块侧放减小接触面积

D.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

8.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以下描述

正确的是

A.“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

B.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

C.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

D.“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

9.下图所示情景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10.如图所示,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

射后从另一侧面射出,其出射点可能是图中的

A.M点

B.N点

C.P点

D.Q点

11.锯子的锯齿都“东倒西歪”,不在同一平面内.小明猜想这是为了减小锯木头时的阻力,并设计实验检验猜想.以下设计方案最佳的是

A.用同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硬木头和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

B.用同一把锯子,分别在“东倒西歪”和拨正锯齿时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

C.用一把“东倒西歪”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

D.用一把“东倒西歪”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

12.小明对新型LED灯带很好奇,取一段剖开后发现,灯带中的LED灯是串联后通过电源适配器接入照明电路的.他取下其中一只LED灯接在电池两端没有亮,对调电池正负极后亮了,用手试摸,点亮的灯几乎不发热.以下推断符合上述实验事实的是

A.单只LED灯工作电压是220V

B.LED灯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C.电源适配器是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

D.灯带中一只LED灯断路后其他灯还亮

二、填空题:

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13.今年5月10日,盐城市实施了人工降雨.气象部门用火箭将碘化银洒向云层,碘化银吸附水汽,加速水蒸气▲成小水滴,或加速水蒸气▲成冰晶(均填物态变化名称).水蒸气变成冰晶的过程中▲热量.

14.小华从背后推小明,小明前进,小华后退,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以小明为参照物,小华是▲(运动/静止)的.

小华运动越来越慢是因为受到▲的作用.

15.2011年3月11日,日本仙台以东海域发生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海浪具有巨大的

▲能,致使褔岛核电站冷却系统受损,反应堆温度升高.用海水冷却反应堆是利用▲方式来改变反应堆的内能.褔岛附近的空气中检测到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质,说明分子是▲的.

16.小华用牙膏探究物体的沉与浮.如图所示,牙膏悬浮在水中,牙膏

所受浮力▲(小于/等于/大于)重力.向水中加入食盐并使其

溶解,牙膏将▲(上浮/下沉).如果不加食盐,将牙膏内部分

空气排出,再次放入水中后,牙膏将▲(上浮/下沉).

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先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当纸上呈现一个最小光斑时,测得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再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并处在

▲.物距为30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的实像.

18.微风吊扇通电后扇叶转动,此过程中▲能转化为动能.拔下

插头,在插头处接发光二极管,用手旋转叶片,发光二极管发光,

这是▲生电的现象,人们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发电

机/电动机).

19.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烧杯中装入100mL水,其质量是▲kg.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在标准大气压下,将这些水从20℃加热到沸腾,需要吸收

▲J的热量.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开水的温度▲(升高/不变).

20.小明用托盘天平测量铁块的质量,所用天平的标尺如图所示,最小砝码的质量与标尺最大刻度值相同.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到标尺的▲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测量时右盘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天平的指针偏向左侧,这时铁块的质量

▲(小于/等于/大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再加入5g的砝码后,指针偏向右侧.接下来的操作是:

▲,直至天平平衡.

三、解答题:

本题7小题,共52分.解答22、23题时应有解题过程.

21.(6分)按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排球在空中飞行,画出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如图乙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灯和开关接到电路中.

(3)如图丙所示,根据给定的反射光线画出由空气斜射到水面的入射光线.

 

22.(6分)小明健身用的拉力器结构如图所示.他用250N的拉力向下拉动拉杆,使20kg的配重块在2s内匀速升高40cm.不计拉杆和绳的重力,g取10N/kg.求:

(1)所拉配重块的重力;

(2)2s内配重块运动的速度;

(3)此过程中拉力器的机械效率.

 

23.(9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制作的一只模拟调光灯.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闭合开关,回形针在铅笔芯最右端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0.6V,流过灯泡的电流为0.1A.向左移动回形针,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流过灯泡的电流为0.3A.求:

(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2)回形针在最右端时,铅笔芯接入电路的电阻;

(3)小灯泡正常发光时,铅笔芯5min内消耗的电能.

 

24.(6分)在研究两个靠近的异名磁极周围磁感线的分布时,几位同学提出了以下四种猜想:

 

(1)利用所学知识,断定猜想▲和▲肯定是错误的.你判断的依据是:

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

(2)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剩下的两个猜想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主要器材:

▲;简要做法:

▲;判断方法:

▲.

25.(7分)小华做测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所用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

(1)如图甲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2)当电压表的读数为▲V时,小灯泡达到额定功率,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

(3)实验时闭合开关,两表均有示数,然后将灯泡从灯座中取走,电流表▲(有/没有)示数,电压表▲(有/没有)示数.

26.(8分)小明想比较阻燃型保温材料和普通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他用厚度相同的两种材料的板材制成大小相同的两只盒子,盒盖上开有插温度计的小孔.首先在阻燃型材料的盒内放一烧杯,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热水,盖上盖子,测得温度如图所示,并记录温度计示数下降10℃所用的时间t1.然后将烧杯移至普通保温材料的盒内,盖上盖子,记录温度下降10℃所用的时间t2.上述实验再重复做两次.

(1)图示温度计示数为▲℃.

(2)下面是小明设计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材料

实验次数

阻燃型

普通

温度差T/℃

A

温度差T/℃

B

1

10

10

2

10

10

3

10

10

表格中A处填写的物理量是▲,其单位是▲.

(3)小明实验方案中存在明显问题,请你帮他指出来.答:

▲.

(4)小华针对小明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对方案进行修改.简要写出修改后正确的实验方案.答:

▲.

27.(1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力传感器在电子秤中的应用

电子秤所使用的测力装置是力传感器.

常见的一种力传感器由弹簧钢和应变片组成,其结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弹簧钢右端固定,在其上、下表面各贴一个相同的应变片.若在弹簧钢的自由端施加向下的作用力F,则弹簧钢发生弯曲,上应变片被拉伸,下应变片被压缩.力越大,弹簧钢的弯曲程度越大.

应变片结构如图乙所示,其中金属电阻丝的阻值对长度变化很敏感.给上、下金属电阻丝提供相等且大小不变的电流,上应变片两引线间电压为U1,下应变片两引线间电压为U2,传感器把这两个电压的差值U(U=U1-U2)输出,用来反映力F的大小.

金属电阻丝的阻值随温度会发生变化,其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为消除气温变化对测量精度的影响,需分别在上、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与引线之间串联一只合适的电阻,进行温度补偿.串联合适的电阻后,测量结果不再受温度影响.

 

(1)这种力传感器是将力的大小转换为▲(电流/电压)的装置.

(2)外力F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都增大

B.上、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都减小

C.上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减小,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增大

D.上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增大,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减小

(3)传感器输出的电压U随外力F增大而▲.

(4)进行温度补偿时,应给上金属电阻丝串联阻值随温度升高而▲的电阻,下金属电阻丝串联阻值随温度升高而▲的电阻.

(5)如果未进行温度补偿,自由端受到相同的力F作用,该传感器下应变片两端的电压U2冬天比夏天▲(大/小).

 

化学部分(7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Fe-56Cu-64Zn-65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5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分。

1.今年世界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

下列做法违背该主题的是

A.利用秸杆、垃圾发电B.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

C.回收利用废旧金属D.大量开采、使用化石燃料

2.柠檬酸(C6H8O7)是一种常用于制汽水、果冻、水果糖的添加剂。

柠檬酸属于

A.单质B.氧化物C.化合物D.混合物

3.含有稀土元素的萤石,经日光照射后可持续发光数十小时,民间称之为“夜明珠”。

萤石的主要成分氟化钙(CaF2)中氟元素的化合价为

A.+1B.+2C.-1D.-2

4.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A.随手关闭水龙头B.经常使用一次性木筷、餐盒

C.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海产品D.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

5.下列我市特产中,维生素含量最高的是

A.阜宁大糕B.龙冈茌梨C.滨海香肠D.伍佑糖麻花

6.下列校园运动设施或器材中,没有用到合成材料的是

A.排球B.塑胶跑道C.钢质单杠D.尼龙跳绳

7.今年底我国首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踏上访问火星的旅程,其重要部件太阳能帆板使用的高纯硅制备原理是:

2H2+SiCl4Si+4HCl。

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B.液体过滤C.点燃酒精灯D.存储氢气

9.镁不但能在空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燃烧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C.镁等活泼金属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来灭火

D.镁在空气、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都是放热反应

10.如图所示,鱼、肉的新鲜度不同,其浸出液pH会发生相应变化。

鱼、肉的浸出液pH变大,其新鲜度的变化情况为

 

A.越来越新鲜B.趋向腐败变质C.没有发生变化D.无法判断

11.竹炭的吸附能力是木炭的五倍以上,其主要成分竹炭纤维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6H10O5)n。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竹炭可用于净化室内空气

B.竹炭纤维属于有机化合物

C.每个(C6H10O5)n分子中含有6n个碳原子

D.竹炭纤维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0∶5

12.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食盐水除水垢B.用加热的方法给聚乙烯塑料袋封口

C.用铅笔芯代替石墨试验导电性D.用灼烧的方法区别羊毛线和棉线

13.右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

B.t2℃时,取三种物质各a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

C.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

D.可用增加溶剂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14.能在水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H4+、Na+、C1-、SO42-B.H+、Na+、NO3-、CO32-

C.K+、Ba2+、OH-、SO42-D.K+、Ag+、NO3-、C1-

15.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白酒和白醋

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C.用高温灼烧氧化铁和木炭粉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少量铁

D.用加水溶解的方法区别NaOH、Na2SO4、NH4NO3三种白色固体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16.(6分)

(1)根据方框内左侧的描述,找出右侧对应的化学符号,用线将它们连接起来。

①一种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盐

a.Al

②一种复合肥,能提供植物必需的两种营养元素

b.NaHCO3

③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其合金用于制造飞机、火箭、轮船等

c.NH4H2PO4

(2)“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按要求填空。

①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填写元素符号);

②若“”表示一个氮原子,则“”表示▲(填写物质化学式);

③符号“SO42-”表示▲(填写粒子名称)。

17.(10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ABCDE

(1)写出图中标示仪器的名称:

①▲,②▲。

(2)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O2可以用▲法收集(写出一种即可,下同)。

该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气体。

(3)若按B→C→D→E顺序连接装置,制取O2并进行碳及其氧化物的部分性质实验。

正确的接口顺序为a→b→c→e→d→▲,实验中C装置处观察到的现象为▲。

(4)实验结束,应先撤离g处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如果先熄灭B、C两处酒精灯,则D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

18.(12分)

(1)4月26日,全省最大的啤酒生产企业重啤集团盐城公司20万千升重啤项目正式投料生产。

①公司花园式的厂区里飘溢着阵阵麦芽香味。

能闻到香味说明▲。

A.分子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②啤酒酿造过程中,酵母是“魔术师”,能将麦芽汁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该变化属于▲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酵母的作用是▲。

③啤酒酿造需要大量除去矿物盐的软水。

实验室常用▲试剂区别软水和硬水。

④啤酒呈微酸性,过期的啤酒可用来浇灌喜酸花卉。

测定啤酒的酸碱度可用▲。

⑤啤酒贮存和运输时要防止阳光暴晒,原因是▲。

(2)去年入秋以来,我市干旱少雨。

在农业生产上,用0.1%的氯化钙溶液以1∶1浸种5~6小时后播种,可以提高种子在干旱条件下的出芽率。

①欲配制20kg0.1%的氯化钙溶液浸种,需要氯化钙▲kg。

②以工业碳酸钙(含有少量Na+、Al3+、Fe3+等杂质)生产氯化钙的主要流程如下。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向溶液B中加入稀盐酸的作用是▲。

19.(12分)小明发现家中一枚戒指生满了铜绿,他和同学利用这枚戒指展开了研究性学习。

[查阅资料]真金在空气中不会生锈,生满铜绿的“金戒指”材质为铜锌合金;

铜长期露置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成铜绿,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生成CuO、H2O和CO2。

据上述资料可推知,碱式碳酸铜由▲种元素组成。

[实验探究]将该枚戒指加入过量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绿色。

(1)小明认为:

气体中除了含有CO2,还可能含有少量▲。

实验室常用▲的方法检验这种可能含有的气体。

(2)小红认为蓝绿色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锌。

小华认为溶液中的溶质除了氯化锌外,

还应该含有▲、▲。

他取适量上述蓝绿色溶液,加入光亮的铁片,观察到了现象:

①▲,②▲,证实了自己的观点。

(3)小娟取适量新制的FeCl2溶液,加入锌粒,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浅。

结合小华的实验可推知:

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4)小明想进一步探究“金戒指”中铜元素的含量,取一枚同材质的“金戒指”,称得质量为3.8g。

在老师的指导下,将“金戒指”经浓硝酸氧化、碱化等步骤处理后,最终得到纯净的氧化铜,称得质量仍然为3.8g(实验过程中铜元素损失忽略不计)。

则“金戒指”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绝密★启用前

盐城市二○一一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

综合Ⅰ试题参考答案

物理部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A

C

D

C

B

D

A

D

B

B

C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13.液化凝华放出14.相互运动  阻力(或“摩擦力”)

15.机械(或“动”)热传递运动16.等于  上浮  下沉

17.10  同一直线上  缩小18.电  磁  发电机

19.0.1  3.36×104  不变

20.0(或“零”)  大于  用镊子取出5g砝码放回砝码盒,再移动游码

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52分.解答22、23题时应有解题过程)

21.本题每小题2分,共6分.答案见下图.

 

22.本题共6分.

解:

(1)

(2)

 

 (3)

 

23.本题共9分.

解:

(1)

(2)

(3)

24.本题6分.

(1)2(1分)4(1分)从N极出发,回到S极(1分)

(2)小磁针(1分)将小磁针置于异名磁极周围不同处(1分)

观察小磁针稳定后N极的指向(1分)

25.本题7分.

(1)2分.答案见图.

(2)2.5(1分)0.26(1分)0.65(1分)

(3)没有(1分)  有(1分)

26.本题8分.

(1)87(87.0,2分)

(2)时间t1(1分)  s(h/min,1分)

(3)两次实验没有保持初末温度与室温的温差不变(2分)

(4)在两个盒内同时放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热水,比较同一时间内热水下降的温度.(2分)

27.本题10分

(1)电压(2分)

(2)D(2分)(3)增大(2分)

(4)减小(1分)  减小(1分)(5)小(2分)

 

化学部分(70分)

说明:

1.物质的名称、仪器名称和化学专业术语方面出现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凡写错化学式或漏写反应物、生成物的,该方程式不得分;未配平的,扣该方程式一半分;化学方程式配平正确,反应条件、沉淀、气体符号漏写或错写的,每错一处,扣1分;化学式书写全部正确,配平及条件、符号等累计扣分不超过该方程式的一半分。

3.凡出现与本答案不同的其他合理答案,可参照标准给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C

C

A

B

C

B

C

A

B

D

A

D

A

B

二、非选择题:

共40分。

16.(6分)⑴①b②c③a

⑵①Cl②N2③硫酸根离子(各1分)

17.(10分)⑴①铁架台②试管(各1分)

⑵2H2O22H2O+O2↑(2分)排水(或向上排空气)CO2(或H2)(各1分)

⑶g黑色粉末持续红热(或发出白光)(各1分)

⑷E中液体倒吸进入瓶中石蕊试纸变蓝色(答案可互换)(各1分)

18.(12分)⑴①C(2分)

②化学催化③肥皂水

④pH试纸⑤防止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CO2气体溢出,使瓶内压强变大,导致瓶子爆裂(各1分)

⑵①0.02②CaCO3+2HCl=CaCl2+H2O+CO2↑(各2分)

除去过剩的Ca(OH)2并转化为CaCl2(1分)

19.(12分)4(或四等)⑴H2点燃

⑵CuCl2HCl(答案可互换)

①有气泡产生②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颜色变浅)(答案可互换)(各1分)

⑶Cu、Fe、Zn(或Cu<Fe<Zn)(2分)

⑷CuO中Cu%=64/(64+16)×100%=80%(1分)

3.8gCuO中mCu=3.8g×80%=3.04g(1分)

据Cu元素守恒知:

3.8g“金戒指”中mCu=3.04g

“金戒指”中Cu%=3.04g/3.8g×100%=80%(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