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第三组49个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5139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第三组49个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第三组49个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第三组49个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第三组49个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第三组49个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第三组49个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第三组49个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第三组49个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第三组49个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第三组49个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第三组49个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第三组49个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第三组49个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第三组49个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第三组49个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第三组49个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第三组49个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第三组49个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第三组49个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第三组49个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

《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第三组49个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第三组49个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第三组49个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

“悲伤”:

是并列式的合成词,是“伤心难过”的意思,语意较“伤心”重,使用范围略窄,多用于书面语。

那时候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

(作谓语) 

85. 

似乎、好像 

【同】都是副词,都表示不十分肯定的语气。

【异】“似乎”不能表示比喻,多用于书面语。

这似乎能办得到。

“好像”主要表示委婉否定语气和表示比喻,多用于口语。

小洁看起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86. 

凝视、注视 

【同】都是动词,都可以指专著地看,都可以用于人。

【异】“凝视”侧重于用眼睛实地去看,多指带着某种神情长时间地聚精会神地看某一点,表示“聚精会神地看”的意思,用于物时,其对象多为具体的、静止的东西。

他默默地凝视着照片上微笑着的母亲。

“注视”侧重指注意力和精神集中地看,有时也指从侧面观察或暗中关注,表示“注意地看”的意思,用于物时,其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变动的事物。

他密切地注视着事态的发展。

87. 

软弱、柔弱 

【同】都是形容词,都有“不强“的意思。

【异】“软弱”侧重于不坚强,胆小怕事,没有能耐,表示“不坚强、不强大”的意思,常用于形容身体、性情、心灵、意志、态度、思想等具体和抽象的事物,适用范围较大,其反义词是“坚强”、“刚强”、“强硬”。

“柔弱”侧重于不强壮,表示“软弱”的意思,只能用于形容身体,其反义词是“强壮”、“强健”。

88. 

震撼、震惊 

【同】都是动词,都可表示“不平静”的意思。

【异】“震撼”侧重在人心不平静,表示“思想上、心理上不平静”的意思,常用于人,如:

我恰巧看到了街头那令人震撼的一幕。

也可表示“震动、摇撼”的意思,可用于具体事物,如:

这一事件震撼了全世界。

“震撼”适用范围较广。

“震惊”侧重在情绪过分激动,表示“大吃一惊”的意思,多用于人,也可以表示“使……大吃一惊”的意思,适用范围较小。

震惊世界。

89. 

耸立、挺立、矗立、屹立 

【同】都是动词,都有“直立”的意思,都可用于建筑物或山峰。

【异】“耸立”向上突起的站立,指“高高地直立”,形容规模、形象的突出。

那座悬崖就耸立在空地的另外一边。

“挺立”笔直而突出的站立,即“直立”的意思,常用于形容形象的挺拔出众。

那两排高大的白杨树昂然挺立在狂风中。

“矗立”又直又高地站立,指“高耸地立着”,形容规模、形象的高大。

电视发射塔像擎天柱一样矗立在山顶上。

“屹立”又高又稳地站立,指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站立着”,常用于形容规模、形象的威武、稳重。

人民英雄纪念碑屹立在天安门广场上。

“屹立”可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矗立”比喻“崇高、伟大”;

“挺立”可引申为“英勇不屈”,如:

哨兵挺立在山冈上。

三者都可用于人。

而“耸立”一般不用于人,如果要用,要比喻词和喻体,说成“像……一样耸立”。

90. 

怨恨、埋怨 

【同】都是动词,都用来表示“对人或事物的不满”。

【异】“怨恨”着重指“因强烈不满而仇恨”,语意较重。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可言呢?

“埋怨”着重指不满,含有责备、责怪的意味,语意较轻。

这件事不要埋怨他们了,你想想自己吧!

91. 

安定、稳定 

【同】都能作动词、形容词,都含有“使动乱的状态达到平静安稳”的意思。

【异】“安定”指时局、秩序、生活等正常、平静,没有骚扰。

它多与“职业”、“局面”、“心神”、“年代”、“生活”等词语搭配。

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稳定”指形式、物价、秩序等平稳安定、没有变动。

它与“情绪”、“局势”、“物价”等词语搭配。

惟有稳定才能发展经济,壮大经济实力,为建构和谐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92. 

观察、考察 

【同】都是动词,都有“实地查看、调查”的意思。

【异】“观察”着重在了解、认识,指细致地查看客观事物或现象。

从运用对象上看,它多指地形、地势、问题、情况等方面的查看。

医生观察了病人的病情。

“考察”着重在探索、研究上,指实地观察调查或深刻观察了解。

从程度上看,比“观察”更加细致、更加深刻、也更加全面。

从运用对象看,多指实地的、大规模的调查,或者进行长时间的观察检验。

科学家考察了南极的气象变化。

93. 

繁荣、富强 

【同】都是形容词,都含有“兴盛”的意思。

【异】“繁荣”指社会、经济、文化等蓬勃发展、兴盛。

从意义上看,它着重于蓬勃兴盛;

从运用对象上看,凡属能蓬勃发展的事业,都可以用“繁荣”。

“富强”指国家物产丰富,力量强大。

从意义上看,它着重于物产丰、财产富、力量强;

从运用对象上看,多形容国家、民族的富裕强大。

94. 

深信、坚信 

【同】都是动词,都有“十分相信”的意思。

【异】“深信”:

含“深”,侧重在相信的程度深,表示“非常相信”的意思。

我深信,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

“坚信”:

含“坚”,侧重在相信的态度坚定不移,表示“坚决相信”的意思。

我坚信我们的答案是正确的。

“坚信”多用于发展变化中的事物,“深信”不限于此。

95. 

性情、性格 

【同】都是名词,都可以指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

【异】“性情”侧重指习性、脾气、心理素质,表示“性格”的意思,能用于人和动物,如:

“松鼠是一种性情温和的小动物。

”常与“温和”、“凶残”、“暴躁”、“刚烈”等词语搭配。

“性格”侧重指人的心理特点及行为方式的风格特点,指“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

英勇、刚强、懦弱、粗暴等”,仅用于人,适用范围较小,常与“刚强”、“坚强”、“软弱”、“开朗”等词语搭配。

96. 

沉醉、迷醉 

【同】都是动词,都有“因过分爱好而陶醉”的意思。

【异】“沉醉”侧重在陶醉程度深,指“大醉”,多用于比喻沉浸jì

n在某种境界或感情中。

我刚才一直沉醉在美妙的古典音乐当中。

“迷醉”侧重指因对某一事物发生特殊爱好而迷恋,表示“迷恋、陶醉、沉迷”的意思。

我走到一株盛开的娑罗花树下,一阵幽雅的清香,使人迷醉。

97. 

灿烂、绚烂、烂漫 

【同】都是形容词,都表示光彩鲜明夺目的样子,都是褒义词,多用于书面语。

【异】“灿烂”:

强调光彩耀眼,多用于修饰成就、业绩、历史、文明、文化等抽象事物,也可用于修饰很光亮或光彩美好的具体东西,如:

“星光、霞光、彩霞、笑容”等;

常与“光辉”连用,组成固定短语“光辉灿烂”;

使用范围很广。

古老的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绚烂”:

强调光彩华丽,绚:

色彩华丽。

常用来修饰鲜花、灯光等具体物体。

百花园中的玫瑰绚烂多姿。

“烂漫”:

有两个义项:

①颜色鲜明而美丽;

②坦率自然,毫不做作。

常与“天真”连用,组成固定短语“天真烂漫”。

使用范围较广。

她那种抢先说话的脾气,顽皮的举动,处处显露出天真烂漫的神态。

98. 

鞭策、鞭挞、督促 

【同】都能作形容词,都含有“促使别人去做、并达到一定目的”的意思,都是中性词。

【异】“鞭策”的“鞭”和“策”原指驱使牛马等的用具,后有“督促”的意思,指严格监督,严格要求自己,多以比较完美而典型的人和事来激励自己、要求自己,从而逐步上进。

使用范围较窄,仅用于书面语。

那一封封热情洋溢的来信,一条条真挚中肯的意见,既有对我们版面设置的解读,也有对我们价格方面的建议,是鼓励也是鞭策。

“鞭挞”:

意思是“鞭打”,比喻抨pēng击。

“鞭”:

鞭打;

“挞”:

用鞭子、棍子打人。

使用范围比“鞭策”广些,也只用于书面语。

诗人鞭挞的是黑暗,而无限追求的却是光明。

“督促”:

是“监督、催促”之意,指对订好的计划监督贯彻,对布置好的工作监督执行,特别是上级领导根据具体任务,督促检查、促进质量按标准完成。

使用范围比“鞭策”和“鞭挞”都大得多,既可用于书面语,也可用于口语。

上级主管部门对已经布置了的工作,应该认真督促检查。

99. 

访问、拜访 

【同】都是动词,都可以带宾语,都有“去会见……”的意思。

【异】“访问”是“专程探访,了解情况”的意思,访问的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国家、城市、乡村、工矿企业等。

从明天开始,市长将先后访问德国、法国和瑞典的贸易伙伴城市。

“拜访”主要是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而前往探望,拜访的对象多是亲友或知名人物,其地位在拜访者之上或者是同辈。

他每年春节回老家,都要拜访昔日亲朋好友。

100. 

歼灭、消灭 

【同】都是动词,都指“消灭”。

【异】“歼灭”:

词义较重,意思是彻底消灭、铲除;

只用于大量敌人(包括兵力、敌舰、敌坦克等)。

在齐会战役中,八路军歼灭了日军的吉田大队。

“消灭”:

词义较轻,可用于大批敌人,也可用于一个敌人。

使用范围较大,除可用于敌人外,还可用于“证据、错误、现象、贫困、剥削、流言、事故”等抽象事物,也可用同“苍蝇、老鼠、杂草”等具体名词搭配。

英国研究人员正在实验利用一种经过改良的病毒来消灭癌细胞,但这种病毒不会损害正常的细胞。

101. 

考察、考查 

【同】都是动词,都有“调查”的意思。

【异】“考察”:

着重指实地观察了解,调查研究,以掌握事物的真相或问题的本质。

老工程师获取了许多与山体滑坡有关的资料。

“考查”:

着重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活动、行为),目的是进行评定或审核,有时词义更接近于“考核”、“考证”。

这次月考侧重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102. 

已经、曾经 

【同】都是副词,都有“有了某种行为或情况”的意思。

【异】“已经”:

强调动作行为开始或完成,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过去”;

“已经”后面的动词多带动态助词“了”,少用“过”,如:

任务已经完成了。

“曾经”:

强调某种行为或情况以前有过,现已经结束,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

“曾经”后面的动词多带动态助词“过”,也可用“了”,如:

他曾经读过两年中学,后来因故退学了。

103. 

慷慨、大方 

【同】都能作形容词,都有“不吝啬”的意思。

【异】“慷慨”侧重在物质方面不吝啬,指“不吝啬”的意思,多用于较大的事,如:

捐赠、赞助等。

大家都慷慨无私地援助灾区人民。

“慷慨”还有“充满正气、慷慨激昂”的意思,“大方”没有这层意思;

“大方”侧重在钱财方面不计较,指“对钱财不计较、不吝啬”的意思,多用于个人行为,如:

开销、出手等,多用于口语。

“大方”还有“自然、不拘束”的意思,常用于形容言谈举止,如:

举止大方;

“慷慨”没有这层意思。

“大方”还可以表示“不俗气”的意思,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样式、颜色等,如:

这种面料的颜色和花样看起来很大方;

此外,“大方”还可作名词,指专家学者、内行人,如:

大方之家、贻笑大方;

还可指产于安徽、浙江等地的一种绿茶。

“慷慨”只能作形容词。

“慷慨”的反义词是“吝啬”、“畏缩”;

“大方”的反义词是“小气”、“羞涩”、“俗气”。

104. 

惊讶、惊异 

【同】都含有“感到意外、奇怪而吃惊”的意思;

从感情角度看,都是中性词;

常用于书面语。

【异】“惊讶”:

侧重于感到意外而吃惊,程度相对较轻,在充当句子的谓语时后面一般不能带宾语。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

“惊异”:

侧重于感到寻常的吃惊,程度较重,在充当句子的谓语时后面可直接带宾语。

凡亲眼目睹过黄山生长于绝壁或是山涧石缝的“奇松”的游客,无不惊异这生命的奇迹。

105. 

卓著、卓越 

【同】都是形容词,都有“突出、优秀”的意思,都是褒义词,常用于书面语。

【异】“卓著”:

指非常显著、突出地好,常指成效、功绩等。

“成绩卓著”、“经济效益卓著”。

“卓越”:

指非常优秀,超出一般,程度比“卓著”深。

“卓越的贡献”、“卓越的科学家”。

106. 

描绘、描画 

【同】都是动词,都有“用文字、图画等将事物的形象、情状表现出来”的意思,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都是中性词,常用于书面语。

【异】“描绘”:

着重于描写刻画、形象逼真,多指艺术作品等。

这部记录片生动地描绘了我国农村的新气象。

“描画”:

着重于画、描写,意在精雕细刻、浓墨重彩等。

常取比喻义。

使用范围较“描绘”广。

他凭着记忆,把那个美丽的景象描画在画纸上。

107. 

安静、静谧 

【同】都是形容词,都有“宁静”的意思。

【异】“安静”:

可以指没有声音,表示“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的意思,如:

“病人需要安静”;

也可指情绪、局势等,表示“安稳平静”的意思,如:

“过几年安静的生活”;

还可以重叠成“安安静静”。

兼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静谧”:

只指没有喧闹,即“安静”的意思,不能重叠,常用于书面语。

我所听到的一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气氛是再合适不过了。

108. 

酷爱、热爱 

【同】都是动词,都有非常爱的意思。

【异】“酷爱”:

侧重在爱得极深,语意比“热爱”重,表示“非常爱好”的意思,多用于事物,不用于人,适用范围较小,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是书面语。

就像英国人酷爱吃用果酱作作料的带血的牛排一样,蝈蝈酷爱甜食。

“热爱”:

侧重在感情热烈,语意较轻,表示“热烈地爱”的意思,可用于人和事物,年受“很”、“非常”等程度副词修饰,兼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

109. 

短促、急促 

【同】都是形容词,都有“时间短”的意思。

【异】“短促”:

侧重在时间短,表示“(时间)极短、急促”的意思,如:

“生命短促”、“短促的访问”。

“急促”:

侧重频率快,表示“快而短促”的意思,如:

“呼吸急促”、“急促的脚步声”。

也可以表示“时间短促”的意思,如:

时间很急促,不能再犹豫了。

110. 

寂寞、寂静、寂寥 

【同】都是形容词,都是并列史的合成词,都有“静而无声”的意思。

【异】“寂寞”有两个义项:

①孤单冷清;

②清净,寂静。

在适用对象上,既可形容环境,也可形容人。

在语言风格上,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倾听着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或嫩蓝色的吴淞风筝。

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

(义项①)

“寂静”:

指“没有声音,很静”之意。

在适用对象上,一般用于环境的“寂然无声”。

在语体风格上,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

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寂寥”:

指“静而无声,且空旷无人”。

一般适用于形容环境“寂静、空旷”,仅用于书面语。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111. 

愤怒、恼怒 

【同】都是并列史的合成词,都指“发怒、生气”的意思。

共同的反义词是“高兴”、“欣喜”等。

【异】“愤怒”指“因极度不满而情绪激动”的意思,着重指由于愤恨而发怒,语气重,多用于大事或对敌人方面。

多见于书面语。

“恼怒”有两个义项:

①生气,发怒;

②使恼怒,触怒。

着重于因气恼而发怒,语气较“愤怒”轻,常用于日常琐事方面,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

周围几个人说长道短,无事生非,使他十分恼怒。

112. 

叹息、叹气 

【同】都是动词,都是支配式的合成词,都指心绪难宁而发出信息,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异】“叹息”:

着重于感情澈动而发出感叹声,常与“啜泣chuò

”、“摇头”、“同情”等词语搭配使用。

王子流着泪叹息道:

“天啊,太可怕了!

这事落在我头上,我可受不了!

“叹气”:

指胸怀苦闷而呼出长气、发出声音,常与“唉声”、“连连”等词语搭配使用。

她听了我的话,愁眉苦脸地一个劲地叹气。

113. 

坚定、坚决 

【同】都能作形容词,都是并列试的合成词,都有“下定决心、毫不动摇”的意思,含褒义,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异】“坚定”:

侧重于立场观点、信念意志等方面,表示稳定不移,与“动摇”相对。

“你现在就去把东西要回来!

”妈妈坚定地说,“这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给别人呢?

” 

“坚决”:

侧重于态度、主张或行动方面,表示坚定不移,与“犹豫”相对。

对于我提出的解决这件事的办法,哥哥表示坚决反对。

另外,“坚定”也可用作动词,是“使坚定”之意,而“坚决”没有这层意义。

114. 

预兆、征兆 

【同】都是名词,都有“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的意思。

【异】“预兆”:

侧重表示迹象的显露是预先的,是在事前,所指的是比较大的迹象,如:

“动物的反常行为可能是地震即将发生的预兆。

”“预兆”还可作动词,表示“(某种迹象)预示将要发生某种事情”,如:

“瑞雪预兆来年丰收”:

“征兆”没有这层意思。

“征兆”:

侧重事前显示出来的迹象,所指的多是比较小的迹象。

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

115. 

分散、消散 

【同】都是动词,都有“分布、散布”的意思。

【异】“分散”侧重在散发、散开,也表示“分发”的意思,如:

分散传单;

“分散”还可以表示“使分散”的意思,如:

不要分散注意力;

“消散”没有这层意思。

“分散”还可作形容词,表示“散在各处,不集中”的意思,如:

山村的人住得很分散;

“消散”没有这样的意义和用法。

“消散”侧重在逐渐散开、直到没有,即“消失”的意思。

从运用范围看,“分散”即可用于人,如:

“人群渐渐分散了”,也可用于事物,如:

“像棉花似的积云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色的光辉。

”“消散”多用于烟雾、热力、气味以及抽象事物,如:

雾终于消散了。

116. 

光辉、光彩 

【同】都是名词兼形容词,都可表示“闪烁耀眼的光”。

【异】作名词时:

“光辉”指“闪烁耀眼的光”,如:

一朵朵云彩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彩四周散发着金黄的光辉。

“光彩”指“颜色的光泽,光辉”,如:

橱窗里摆放着光彩夺目的各色丝绸。

作形容词时:

“光辉”可表示“光明、灿烂”的意思,如:

光辉前程。

“光彩”表示“光荣”的意思,如:

他当劳模,大家都很光彩。

117. 

情形、情况 

【同】都是名词,都可表示“事物呈现出来的样子”,有时可换用。

【异】“情形”侧重指有形可见的情况或状态,常用来指事物发展变化的形态或进行的经过,语意比较抽象,范围较小。

皇帝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但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

“情况”侧重指事物正在进行或发展变化的各种状态,语意范围较大,常与“紧急”、“汇报”、“反映”、“适应”、“发现”等词语搭配。

“情况”还可以指军事上的变化,如“这两天前线没有什么情况”;

“情形”没有这层意思。

118. 

进行、举行 

【同】都是动词,都有“从事某种活动”的意思。

【异】“进行”:

总是用在持续性的和正式、严肃的行为,短暂性的和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不用“进行”,如:

不能说“进行午睡”、“进行叫喊”,“进行”常跟动词、动词性短语搭配,如:

“进行讨论”、“进行教育和批评”;

它还可以作“前进”的意思讲,如:

“解放军进行曲”。

“举行”:

专指进行有组织有秩序的活动,如集会、比赛等,可以跟一些名词性短语搭配,如“举行群众集会”、“举行会谈”、“举行乒乓球比赛”;

也可以跟动词性短语搭配,如“举行谈判”;

但不能与具有处所性质的名词搭配,如:

不能说“举行场所”、“举行地方”等。

119. 

美观、雅观 

【同】都是形容词,都有“受看”的意思。

【异】“美观”:

侧重在看着舒服、满意,表示“好看,漂亮”的意思,多用于事物的形式、色彩等。

这种布料的色彩和图案都十分美观。

“雅观”侧重在高尚,不庸俗,不粗鄙,表示“装束、举止文雅”的意思,大哟用于人的装束、举动,有时也用来形容环境。

这个人的坐姿很不雅观。

“雅观”多用在否定句中,“美观”则不一定。

120. 

肤浅、浮浅 

【同】都能作形容词。

【异】“肤浅”:

(学识)浅,(理解)不深。

肤:

即肉体表层的皮,肤浅,是仅仅触及皮肤的表层。

词义侧重在不多,局限于表面,不深刻。

有的作品经过精心的、恶意的炒作,往往轰动一时。

其实,只要冷静地读一读,就不难发现不过如此,甚至相当肤浅。

“浮浅”:

浅薄、肤浅。

浮,即漂在水上,引申为空虚不实在。

词义着重在浮在表面,不切实际的。

演员们如果不扎实练功,他们的表演就容易流于浮浅。

121. 

朗朗、琅琅 

【同】都有形容声音响亮的意思。

【异】“朗朗”有两个意思:

①形容清晰响亮的声音,如:

笑声朗朗;

②形容明亮,如:

朗朗乾坤。

“琅琅”:

形容金石撞击的声音、响亮的读书声音等,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言辞通畅,便于诵读。

“书声琅琅”中,“琅琅”意为响亮的读书声;

“他能把课文诵得琅琅上口”中,“琅琅”为诵读熟练、顺口;

“课文……读音琅琅上口”中,“琅琅”是便于诵读的意思。

122. 

抚养、扶养 

【同】都有“养育“的意思 

【异】“抚养”:

是指长辈对晚辈在物质生活和教育上的帮助。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不得虐待和遗弃。

另外,“抚养”也适用于同辈之间的长幼关系。

有负担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