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14782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1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docx

《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docx

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

本册导学案编写人员:

北城南关小学:

吴永新陈琦

做科学,从身边开始

学习目标

了解科学是什么样的学科,学会自主学习科学的方法。

学习准备

完整的蜡一支,香一柱,火机一个,铅笔一支,钟表一个,一个刻度尺(30㎝),记录纸一张等。

学习过程

读书提问题:

1、猜想:

你认为《科学课》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2、牛顿是从“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开始,“做”科学的,最终成为伟大的科学家。

请你根据自己一天的活动,提出几个“为什么”。

3、

合作实验探秘:

4、想一想,下面是用点燃的蜡烛和香测量时间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请填完整。

把蜡烛平均分为---------等份。

烧完一格需要------------分钟,烧完二格需要------------分钟。

推测:

烧完三格要------------分钟,烧完整个蜡烛要----------分钟。

把一柱香平均分成两等份,烧完一等份要--------分钟,烧完这柱香要---------分钟。

5、课后做一做,看看今天上午8点的影子和上午12点的影子长短、方向是否一样?

练一练:

6、你知道的测量时间方法有哪些?

7、用燃烧的蜡烛测量时间为什么会产生误差?

做科学探秘的方法:

观察分析事物要细致,合作实验探秘要主动,思考探讨问题要快乐,拓展延伸运用要开阔,收集查找资料要勤奋。

1我们在生长

学习目标

1、收集和整理自己小时侯的照片、衣物等,认识自身在生长。

2、知道自己身体哪些部位在生长变化,哪些部位一生不会(或没有大的)变化。

学习准备

收集自己小时侯的照片、衣物、鞋帽,皮尺、白纸、红印泥。

学习过程

翻翻过去用过的衣物:

1、问父母查询自己的“出生卡”,了解自己出生时的身高、体重。

2、对比自己百日、周岁、上幼儿园、上小学时和现在的照片,你有什么发现?

实测分析讨论:

3、测一下自己现在的身高、坐高、头围、脚长、臂长,称一称体重。

填表:

姓名:

------------贴自己现在

的照片

时间:

------------

我的特征:

身高:

坐高:

体重:

头围:

脚长:

臂长:

4、请你今年在白纸上用红印泥,按上手印;再到医院查一下血型。

明年的同一时间,再做一次,比较自己的指纹和血型有没有变化。

还可以与别人比较一下指纹,看是否一样?

自己动手实践:

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劳动,制作自己的“身体生长记录卡”

2食物的色香味

学习目标

1、会用眼、耳、鼻、舌、皮肤等,认识食物的色香味。

2、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认识物体的不同特征。

学习准备

草莓、收音机、醋、橘子、玉米棒。

学习过程

观看教材第10面的餐饮图,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说一说:

1、想想今年除夕,你最爱吃的饭、菜是什么?

最喜欢喝的是什么汤?

说说它们的颜色、气味和味道?

看教材第10面的食物图,再想想:

2、我们的主食是什么?

3、我们到市场,去买蔬菜、水果、肉类等食物时,各举出一例,具体说说辨别食物的好坏的方法。

看教材第11面的物体图,还想想:

3、举出一例,你最会用什么器官?

怎样去观察其中的某一物体?

练一练:

4、我们用--------看梨花,是--------色的;用--------闻鲜花,有-------味;用-------摸花瓣,它容易洒落在地上。

6、归纳一下,人们用什么器官认识事物的什么特点?

(说三种器官就可以。

3食物从哪里来

学习目标

能按食物的来源将食物分为动物类食物及植物类食物

学习准备

鸡蛋、鱼、豆芽、苹果等

学习过程

说说自己的生活体验:

1、请各写两种你最喜欢吃的荤菜、蔬菜、水果。

2、填表:

食物名称

来自什么动植物

米饭

面条

苹果

牛奶

分类比较食物:

3、细细地看教材第13面图画,请你将熟悉的食物作分类。

动物性食物:

植物性食物:

含动植物性的食物:

想想练练:

4、你知道食物的来源吗?

食物可分为哪两大类?

5、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谁?

什么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多思考探究:

5、你还有其它认识食物的方法吗?

7、用两句话,评价自己的学习。

查资料:

叶绿体吸收了太阳的光能,就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含有高能的有机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同时放出废气——氧,由气孔排出。

这就是光合作用。

 

4食物的营养

学习目标

1、会用酒精灯等实验器材。

2、能用火烤、滴碘酒、按压等方法研究生活中常见的主要食物。

3、会改善自己的营养结构,具备科学健康的饮食观念。

学习准备

米饭、熟土豆、肥肉、瘦肉、黄瓜、包菜等。

学习过程

我们生存的需要:

1、我只喜欢吃肉,不爱吃蔬菜和水果,对吗?

为什么?

2、我们长期只吃几种食物,有什么害处?

3、人们在生活中,你认为应该怎样吃食物?

动手实验探究问题:

4、多看教材第16面,说说使用酒精灯做实验,要注意的事项。

5、你怎样做“碘酒与淀粉变蓝”的实验?

按自己的想法,写几句。

6、食物实验记录表

食物名称

按压后

滴点酒后

用火烧后

营养成分

瘦肉、熟蛋白

米饭、熟土豆

肥肉、花生

黄瓜、苹果

大豆、虾米

猪肝、菠菜

海带、紫菜

做做加深印象:

7、把肥肉放在白纸上按压时,怎样分清水迹和油迹?

8、把瘦肉放在酒精灯上烧一会后,它变成了什么状态和颜色?

9、为什么“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

课外拓展运用:

10、平时,我们早点打的都是黄豆豆浆,能否将多种豆泡好后,打成豆浆?

为什么?

11、能认清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对我们今后的生活,有什么好处?

12、这节课,若还有不懂的问题,请写出一个。

查资料:

营养的误区:

“吃得好必定营养好”、“花钱买健康”、“只吃油、不吃脂”、“早餐吃少,晚餐补齐”、“多吃蛋白,健美肌肉”、“饮用蒸馏水”

5设计一日食谱

学习目标

1、能根据一天所需的食物营养,制定一份较科学的“一日食谱”。

2、要具备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习准备

自己收集一天的膳食结构的资料。

学习过程

1、能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设计食谱吗?

为什么?

2、不考虑价格问题,只买贵的食物,来设计食谱,行吗?

3、说两种你常用的设计食谱的方法。

4、我的一日食谱:

时间

食品

理由

早餐

中餐

晚餐

5、我们在设计一日食谱时,应注意哪两点?

6、统计最近三天吃的食物,再与设计的食谱进行比较,你认为需要改进的是什么?

查资料:

饮食禁忌:

少吃或不吃含糖和脂肪高的食物,如糖果和油炸烧烤食物,此类食物会降低食欲。

一日三餐参考膳食———早餐:

杂粮粥.煮鸡蛋.拌黄瓜;午餐:

米饭、排骨炖藕、素炒油麦菜;晚餐:

.馒头、鲜菇烧豆腐、苦瓜炒肉丝。

6食物的消化

学习目标

1、要知道和保护好自己的消化器官。

2、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学习准备

面包、馒头、苹果、纯净水等

学习过程

1、我们吃的食物能为身体提供能量,也能为我们生长发育提供营养物质,食物经过的第一消化器官是什么?

吃进去的食物到人体内的哪些地方去了?

2、猜测:

食物都能被我们人体吸收和利用吗?

3、吃一口适量的馒头,细细品,再咽一大口,谈一谈食物在口腔内的感觉。

4、你吃点生苹果,又喝点开水,行吗?

为什么?

5、食物进入人体后经过了哪些消化器官?

(可画成图框的形式)

6、你吃饱了,身体的哪些部位有感觉?

7、既然我们的消化器官这么重要,应该怎样保护它呢?

8、说说暴饮暴食的害处。

查资料:

动物或人的消化器官把食物变成可以被肌体吸收养料的过程;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在消化酶作用下转变成能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7食物的变质

学习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见变质食物的特征及会探究香蕉等食物变质的原因。

2、生活中会用常见的延长食物保质期的方法。

学习准备

两组:

一组是已经变质的烂苹果、已馊的米饭等;一组是没有变质的上述食物

学习过程

细致观察变质食物与新鲜食物:

1、你看到的变质苹果是什么颜色?

闻到有什么味道?

用手摸有什么感觉?

2、你看到的变质的饼干、鱼,又是什么情况?

3、分析小结:

变质食物与没有变质食物的区别是什么?

动脑筋探究问题:

4、香蕉能放在冰箱里冷冻吗?

变质的香蕉是什么状况?

5、猜测:

食物为什么会变质?

6、讨论:

变质的食物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想想办法:

7、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怎样延长葡萄、鱼的保质时间?

反复练习:

8、你最喜欢用的延长食物保质时间的方法是什么?

9、砌开的西瓜,如果不放在冰箱里冷藏,时间长了为什么会变馊?

10、用什么办法,让馒头保存时间更长一些?

11、腌制的白菜、豆腐过多少天后,才能吃?

为什么?

查资料:

如何防止食物变质?

低温保存,真空保存,高温加热、密闭、用盐泡等,这些都是限制了细菌的繁殖。

低温使细菌活动能力下降,高温加热和真空使细菌无法生存,同样也隔离了外界的细菌与事物发生接触。

8水是什么样的

学习目标

1、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水,并用语言描述所观察的水的形态特征。

2、会全面细致观察事物。

运用比较的方法辨别物体的特征。

学习准备

1、不同形状的装水容器:

玻璃瓶、塑料瓶、锥形瓶、盆或水槽等。

2、水、油、木块、气球、注射器等。

红、黄、白纸等各一张。

学习过程

留心观察:

1、水装在烧杯、锥形瓶内形状一样吗?

将烧杯、锥形瓶歪一歪,水的形状变了吗?

2、透过装满水的玻璃瓶,分别观察红、黄、白纸。

看到是什么颜色?

半杯水和半杯牛奶比一比,哪种有颜色?

3、在空塑料瓶中装入半瓶水,再用手轻轻摇动。

听到了什么?

4、用手轻轻拨动水槽里的水,水在动吗?

再将玻璃瓶中的水倒入水槽中,看到了什么?

5、用鼻子闻一闻纯净水和醋,有气味吗?

喝点醋和纯净的开水,各有什么味道?

6、你还注意到其它有关水的趣味现象吗?

用心实验:

7、将水和空气分别装入注射器中,学生按压活塞,体积、形状等有什么变化?

8、用手摸杯中的空气,有感觉吗?

再摸杯中的水、玻璃球和木块有什么感觉?

一般情况下,玻璃球和木块的形状会改变吗?

9、列表比较(将水与其它物体相比较,认识物体的三种形态):

比较

形态

液态

气态

固态

举例

 

不同

相同

细心做题:

10、水是什么样的?

11像水这样没有固定-----------,会-----------的物体叫液体。

除了液态的水,水还有--------态的和--------态的。

空气没有----------,也会---------,但它摸不到。

12、对这节课写几句评价的话,并写出一个你还不理解的问题。

放心拓展:

13、怎样理解“水是生命之源”?

14、说说我们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15、水在我们生活中起什么作用?

●查一查:

有关水的资料。

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14.5亿立方千米之多。

地球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

中国水资源总量并不算多,排在世界第6位。

9怎样使水变清

学习目标

1、会用感官直接感知浑浊的水,并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2、能用简单的器材做使水变清的的观察实验。

了解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学习准备

装水的容器:

烧杯、白色塑料瓶、含有泥沙的浑浊的水、干净的石子和沙、废旧塑料吊瓶(医院用过的)、铁架台(或能挂吊瓶的其它装置)

学习过程

用眼看:

1、在装有泥沙浑浊水的烧杯中,你看到了什么?

2、再用玻璃棒,将烧杯中浑浊水搅拌均匀,放置10分钟、20分钟、30分钟后,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3、来客时,你若给客人泡一杯茶水,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什么现象?

4、生活中,写出你注意到的其它使水变清的有趣现象。

动手做:

5、在不同时刻,观察到一杯浑浊的水变化情况不一样,什么东西在慢慢往下沉,这用的是什么实验方法?

6、用绳将一个去底的空塑料瓶倒吊着,在瓶中装适量干净的石子和沙,在瓶口正下方,放一个清洁的烧杯,然后将浑浊的水慢慢倒入瓶中,观察流出的水有什么变化?

这是在做什么实验?

用的是什么实验方法?

走出去:

7、你家附近有自来水厂吗?

去参观过吗?

8、若参观过自来水厂,你印象最深的净化水的装置是什么?

9、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10、若当地没有自来水厂,你怎样帮助群众学会正确净化水?

多练习:

11、写出你现在知道的使水变清的方法。

12、用两句话,评价个人:

评价小组:

13、这节课,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能拓展:

14、人喝了不干净的水后,有什么害处?

15、为什么要净化水?

查资料:

变清,也就是降低水的浊度和色度水中的浊度和色度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悬浮物产生的,二是可溶解性的。

对于第一种来说处理起来很简单,用沉降、过滤、吸附都可去除,比如说最常用的活性炭吸附;第二种一般是投加氧化剂(氯类、臭氧、双氧水都行),就能解决。

 

10烧开水

学习目标

1、知道温度的变化可使物质(水)的状态发生改变。

2、会用统计的方法整理资料。

学习准备

水、火机、温度计。

学习过程

用心看:

1、用壶烧开水,水要开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2、针对观察的现象提出一个问题:

动手做:

3、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为什么液泡不能接触杯壁和杯底?

4、用烧瓶烧开水,开始一般应装适量常温的水,还是较热的水?

为什么?

5、当点燃酒精灯,烧一会儿后,你看到烧瓶底部有什么现象?

水温是怎样变化的?

6、在水快要烧开时,水面有什么现象?

烧瓶里的水会变少吗?

7、请大家在“0、3、6、9、12、15、18”时刻,将水温变化点,用铅笔连起来,水温在怎样变化?

水沸腾时的温度是多少?

水沸腾后,再加热一会儿,水温还会变吗?

多练习:

8、水烧开了,我们也可以说水----------了,此时水的温度叫---------。

冒出的热气是------态的水。

9、看温度时,为什么眼睛要平视?

10、用两句话,评价个人:

评价小组:

11、这节课,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能拓展:

12、在水温逐渐升高的过程中,水泡有什么变化?

水面以上的烧瓶颈部有什么现象?

13、平时用电壶烧开水时,一不留神,水蒸发完后,容易烧坏什么?

14、水沸腾的太剧烈,有什么害处?

查资料:

开水反复烧,喝多了也会中毒。

用煤炭炉、煤气炉或是液化气炉,铁茶壶或是陶瓷类茶壶,烧开水最好。

11水位为什么会升高

学习目标

1、会解释水位升高和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

2、能做观察实验,并做好记录。

学习准备

气球、带盖的小瓶、开水、冷水、红墨水。

学习过程

留心看:

1、教材第35面烧开水实验装置图,为什么增加了一根玻璃管?

我会做:

2、看教材第35面实验材料,如果把装满红水的小瓶,分别放入开水和冷水中,玻璃管中的水面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

3、看教材第36面实验材料和装置,在一个空烧瓶口上固定了一个气球,分别放入开水和冷水中,气球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

4、看教材第36面实验材料和装置,将铜球酒精灯上烧一会儿,铜球能穿过铁环吗?

再放入冷水中,它能穿过铁环吗?

为什么?

多练习:

5、通过以上的实验,你发现液体、气体、固体有什么特点?

6、温度计工作是利用了液体----------------的原理,河水结冰、瘪球烫鼓、铁轨留缝分别与--------体、---------体、----------体的热胀冷缩有关。

能拓展:

7、汽水、啤酒等饮料一般都不装满,这是为什么?

8、夏天为什么不能给汽车的轮胎,充太足的气?

9、用两句话,评价自己:

查资料:

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

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

12水是怎样变热的

学习目标

1、掌握金属材料和水传热的特点。

2、知道不同的材料传热的性能不同。

学习准备

火柴棍、蜡、铝片、木筷、铁丝、水、纸片。

学习过程

留心观察:

1、用壶在煤炉上烧水,看到火在外面烧。

火先把什么烧热?

2、壶底是怎样传热的?

请猜测:

用心实验:

3、课文第38面用蜡烛加热的实验,第一步应做什么?

4、若从铝片的一角加热,铝片先受热,第一个倒下的火柴棍是哪个?

5、根据火柴棍倒下的顺序,说说铝片是怎样传热的?

6、课文第38面用酒精灯加热的实验,若在铝片上画一个圈,火柴棍应粘在什么位置上最佳?

用蜡均匀的将火柴棍粘在铝片上,用酒精灯的火焰,从铝片的中心位置加热,火柴棍怎样倒下?

7、课文第39面用酒精灯加热的实验,为什么要在烧杯中,放一点碎纸片?

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水沸腾后,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

8、课文第40面,最后一个实验,把杯中倒上开水,用手摸开水中的不同材料(不锈钢勺子、铁棒、橡胶、木筷子),哪个材料传热最快?

思考练习:

9、用壶烧水,壶底的水是怎样受热的?

10、壶底的热水是怎样动的?

壶内的水是怎样变热的?

拓展探究:

11、课文第40面用酒精灯加热的实验,与39面的实验是一样吗?

12、壶中的水和方框形玻璃管内的水传热的方式,可用哪两个科学名词来说明?

请猜测一下。

13、用两句话评价自己本节的学习:

查资料:

热传导:

热量从系统的一部分传到另一部分或由一个系统传到另一系统的现象叫做热传导。

对流:

液体或气体中较热部分和较冷部分之间通过循环流动使温度趋于均匀的过程。

13糖到哪里去了

学习目标

观察砂糖、高锰酸钾等物品在水中的溶解过程,知道什么叫“溶解现象”。

学习准备

一次性塑料杯、一次性筷子、沙子、食盐、面粉、水、白砂糖、高锰酸钾。

学习过程

观察实验:

1、将白砂糖放在杯中,看到了什么?

再用筷子搅拌一会儿,糖有什么变化?

用舌头尝一尝糖水,是什么味道?

2、把少量的高锰酸钾轻轻放入水中,仔细看有什么现象?

再用木棍搅拌,又看到了什么?

3、再将沙子、食盐、面粉、五香粉分别放入水中,再用木棍搅拌,看哪些溶解了,哪些没溶解?

合作展示:

4、做砂糖和高锰酸钾的溶解实验,可分小组进行,说说二者有什么区别?

是什么原因?

探究练习:

5、什么是溶解现象?

你理解“溶解”概念是什么?

请猜测。

6、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1)两块相同的肥皂分别放入的盆中,放在热水中的一块一定溶解的快。

()

(2)食盐、砂糖能溶解在水里,空气、油也能溶解在水里。

()

拓展创新:

7、为了将一块方糖在水中尽快溶解,你有哪些方法?

8、将适量的水泥、豆腐花、食盐,分别放入烧杯中,倒入相同量的水,并搅拌,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查资料:

可溶、不溶或难溶——如果一种溶质能够很好地溶解在溶剂里,我们就说这种物质是可溶的。

如果溶解的程度不多,称这种物质是微溶的。

如果很难溶解,则称这种物质是不溶或难溶的。

14水与生命

学习目标

认识到水与生物有密切关系。

学习准备

盘子两个、西红柿两个、青菜两棵、苹果一个、细纱布两块。

学习过程

看图想问题:

1、看课本第44面,请用一句最简洁的语言,说明每个图片。

动手做实验:

2、将西红柿放在盘中,切成两半后,用细纱布包住后,用手捏,有没有水?

有多少?

3、用手使劲揪青菜,能不能挤出水来?

从以上两个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4、将一株长得比较好芹菜,用一张透明的塑料纸罩住,放在太阳光下晒一段时间,观察塑料罩内有什么现象?

这说明什么问题?

5、我们喝的水到哪里去了?

用心多做题:

6、填空题:

人不吃食物只喝水,生命还可维持--------天。

大量植树造林,可以防止-----------------。

7、一个橘子里有多少水呢?

我的方法:

我的结果:

拓展创新:

8、在寒冷的冬天,有时自来水管会被冰胀破。

这是为什么?

查资料:

要保护好水资源的方法——完善法规政策、节约用水、合理安排农业用水、降低工业用水量等。

 

15玩具大集合

学习目标

1、会玩玩具,能给玩具分类。

2、观察玩具时,能提出问题。

学习准备

每人带自己最喜欢的三种玩具。

学习过程

看玩具:

1、在课本第50面,找出你最喜欢的一种玩具。

并说说为什么?

 

2、你会按颜色、形状、材料、声音、运动方式、是否发光、软硬、大小等给玩具分类吗?

3、请按颜色、运动方式,给课本第50面的玩具分类。

颜色:

运动方式:

 

自己来玩:

4、列表

玩具名称

看到的现象

小汽车

小火车

坦克

布娃娃

想提问题:

5、

6、

7、

多做练习:

8、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1)商店的物品一般是分类摆放的。

()

(2)我们研究玩具,只能看,不能拆装。

()

9、玩纸牌的方法是:

拓展创新:

10、你喜欢打乒乓球吗?

你知道有几种发乒乓球的方法?

 

16磁铁玩具

学习目标

1、认识常见的几种磁铁。

2、能做探究磁铁特点的实验,记录好实验现象和结果。

学习准备

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小磁针。

刀片、曲别针、纸条、铝钥匙等。

学习过程

玩时看到的:

1、观察过钥匙扣上的指南针吗?

静止时,它指在哪里?

2、做“小猫钓鱼”活动,鱼要用什么材料?

鱼饵和鱼钩上,含有什么物体?

 

记实验结果:

3、你认识和玩过什么磁铁?

 

4、填好下列表格:

项目

材料

刀片、曲别针、回形针、铁钉、铝钥匙、纸片、纽扣、大头针、裁纸刀、铜硬币。

吸得住

吸不住

磁铁特点

磁铁吸什么物体

会合作探究:

5、请你推测一下,磁铁吸物体时,什么地方吸得最多?

 

6、简单说一下,验证磁铁什么地方吸铁最多的过程。

 

能拓展思考:

7、条形磁铁上的符号“S”“N”,表示的是磁铁什么?

请猜测一下。

 

8、填好下表:

磁铁名称

项目

吸曲别针、大头针等的情况

条形磁铁

马蹄形磁铁

环形磁铁

什么地方吸铁最多

用心做练习:

9、磁铁吸物体有什么特点?

10、用两句话,评价自己本节的学习。

课外查阅:

磁铁分铁氧体、钕(nǚ)铁硼(péng)、钕镍(niè)钴(gŭ)、衫钴等,目前铁氧体磁铁仍然是用量最大的永磁材料,但钕铁硼磁铁的产值已大大超过铁氧体永磁材料,钕铁硼磁铁的生产已发展成一大产业。

 

17玩小车

学习目标

1、会做磁铁指南北的实验及磁铁两极相斥、相吸的实验。

2、能画出实验示意图,并能标出方向。

学习准备

玩具小车、各种磁铁、支架、水槽、泡沫、细线、水。

学习过程

玩小车,记现象:

用塑料制的同样大小的两个玩具小车(分别标上1、2顺序),放在木制的桌面上,做对比实验:

1、一个男生,手拿磁铁接近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