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莲苏学区中心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导学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15216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8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苇莲苏学区中心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苇莲苏学区中心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苇莲苏学区中心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苇莲苏学区中心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苇莲苏学区中心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苇莲苏学区中心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苇莲苏学区中心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苇莲苏学区中心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苇莲苏学区中心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苇莲苏学区中心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苇莲苏学区中心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苇莲苏学区中心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苇莲苏学区中心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苇莲苏学区中心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苇莲苏学区中心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导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苇莲苏学区中心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导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苇莲苏学区中心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导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苇莲苏学区中心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导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苇莲苏学区中心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导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苇莲苏学区中心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导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苇莲苏学区中心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导学案.docx

《苇莲苏学区中心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苇莲苏学区中心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导学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苇莲苏学区中心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导学案.docx

苇莲苏学区中心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导学案

苇莲苏学区中心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导学案11

章节名称: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第周第课时授课时间

一、学习目标

1、学会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电流。

2、会观察、收集实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二、重点:

会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电流

难点:

分析实验数据,总结规律

三、知识链接

1、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

在电路中的符号是

2、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必须接入电路,才能控制电路中的电流。

四.学习内容

猜想与假设:

导体中的电流可能跟和等因素有关。

由于电流可能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故应用的实验方法是

探究一:

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之间的关系

1、实验器材

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3、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

4、按图连接电路,测量并记下几组电压值和电流值

R=Ω

电压U(V)

 

 

 

电流I(A)

 

 

 

5、在下图的坐标系中画出电阻的U—I关系图象

6、分析数据和图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探究二:

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之间的关系

1、实验中要改变的量;

要控制不变的量是;怎样达到这一目的

2、实验电路图

3、按图连接电路,测量并记下几组电阻值和电流值U=V

电阻R(Ω)

 

 

 

电流I(A)

 

 

 

4、在下图的坐标系中画出每个电阻的R—I关系图象

5、分析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归纳小结

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可表示为:

五.学习总结

1、电阻一定时,成正比;

2、电压一定时,成反比。

六.达标检测

1.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是4.0V时,导体中的电流是1.0A,如果将其两端的电压减少到2.0V,导体中的电流变为()

A.2.0AB.0.25AC.3.0AD.0.50A

2、为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小星将实物连接成如图23甲所示。

(1)请你指出图23甲中连接的错误之处:

①_______②_______。

(2)请你将正确的电路图画在答题卡虚线框内。

(3)电路连接正确后,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更换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后,应调节_______,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_______。

(4)图23乙是实验中电流表的某次示数,则电流是_______A。

要使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根据你所画的电路图,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_______移动。

七.作业反馈

选做题:

练习册P15随堂作业3、4

必做题:

练习册P15课前作业1、2、3、4、5、6

苇莲苏学区中心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导学案14

章节名称:

欧姆定律第周第课时授课时间

一、学习目标

1、熟记欧姆定律,

2、能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3、养成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重点:

欧姆定律

难点:

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三、知识链接

1、电阻一定时,成正比;

2、电压一定时,成反比。

四.学习内容

知识点:

欧姆定律阅读教材P26----P27内容完成如下任务

1、欧姆定律的内容:

2、公式:

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U——R——I———

说明:

欧姆定律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3、应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1)、利用欧姆定律求电流:

应用公式:

例1:

一条电阻丝的电阻是97Ω,接在220V的电压上,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少?

 

(2)、利用欧姆定律求电路的电压:

由公式变形得

例2、一个电熨斗的电阻是0.1KΩ,使用时流过的电流是2.1A,则加在电熨斗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3)、利用欧姆定律求导体的电阻:

由公式变形得

例3、在一个电阻的两端加的电压是20V,用电流表测得流过它的电流是1A,,则这个电阻的阻值是多少?

 

4、通过以上的简单电学题目的计算,提出以下要求:

(1)、要画好电路图,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2)、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物理公式再数值计算,答题叙述要完整。

五.学习总结

1、欧姆定律的内容:

2、公式:

六.达标检测

1、对欧姆定律公式I=U/R的理解,下面哪一句话是错误的:

()

A.对某一段导体来说,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在相同电压的条件下,不同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C.导体中的电流既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也与导体电阻有关;

D.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所以导体中的电流只与导体两端电压有关,与电阻无关。

2、甲、乙两导体通过相同的电流,甲所需的电压比乙所需的电压大,则它们的阻值大小关系是:

()

A.R甲>R乙;B.R甲=R乙;C.R甲

3、有一电阻两端加上6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0.5A,可知它的电阻为Ω,若给它加上18V电压,导线中电流为A,此时导线电阻为Ω,若导线两端电压为零,导线中电流为A,导线电阻为Ω。

4、要想使1000Ω的定值电阻通过8mA的电流,那么应给它加________V的电压;如果该定值电阻所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5mA,那么它两端所能加的最大电压是_________V。

5、一个定值电阻接在某段电路中,当电压为1.5V时,通过的电流为0.15A,当电压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为原来的2倍B.电阻为原来的2倍

C.电流为原来的1/2D.电阻为原来的1/2

6、将2Ω和4Ω的电阻串联后接人电路,已知2Ω电阻通过的电流是0.5A,则4Ω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

()

A.1V、0.5A;B.2V、0.5A;C.2V、1A;D.0.5V、1A。

7.如图所示电路,当图中的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A,电阻R的阻值是2.6欧,电压表有“+”、“3V”、“15V”三个接线柱,问电压表应使用的是哪两个接线柱?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两端的电压是6V,灯L1的电阻是8Ω,通过的电流是0.2A,求:

(1)通过灯L2的电流;

(2)灯L1两端的电压;(3)灯L2两端的电压和灯L2的电阻。

 

七.作业反馈

选做题:

练习册P19随堂作业8

必做题:

练习册P18随堂作业1

 

苇莲苏学区中心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导学案15

章节名称:

欧姆定律第周第课时授课时间

一、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欧姆定律,

2、能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3.掌握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规律。

二、重点:

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难点: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规律

三、知识链接

1、复习欧姆定律的内容:

2、公式:

;两个变形公式

3、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四.学习内容

(一)、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电阻串联的规律:

1、实验:

将一个定值电阻R接在右图的电路中,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亮度。

再将两个同样阻值的电阻R串联起来,接在电路中,重复前面的实验。

2、实验现象是:

3、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4、理解:

两个相同的电阻串联,相当于、相同,增大,所以总电阻。

如右图所示

(二)、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电阻并联的规律:

1、实验:

将两个同样阻值的电阻并联起来,接在接在右图的电路中,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亮度。

并跟接入一个电阻时灯泡的亮度对比

2、实验现象是:

3、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4、理解:

两个相同的电阻并联,相当于、相同,增大,所以总电阻。

如右图所示

 

五.学习总结

两个电阻串联的规律:

两个电阻并联的规律:

六.达标检测

1.有两个电阻阻值分别为6Ω和9Ω,串联后接到某电源上,那么两电阻中的电流之比为____,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电路的总电阻为____Ω。

如把这两个电阻改为并联后接到原电路中,那么两电阻中的电流之比为____,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电路的总电阻为__

_Ω。

2.如图1所示路中,电源电压为6V,电压表示数为4V,R2=4Ω,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A,R1的阻值为____Ω。

3.电阻Rl=7Ω,R2=5Ω,串联后接在12V电源两端。

此时电路总电阻为__Ω,通过R1的电流为________A,R2的电压_________V。

4.把R1=15Ω和R2=5Ω的两电阻并联后接在电源上,通过R1的电流是0.4A,R2两端的电压为____V,干路中的总电流为____A。

5.为了得到10Ω的电阻,在30Ω、15Ω、8Ω、5Ω四个电阻中,可选____的电阻,____联起来使用。

6、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小灯泡L1两端的电压是3V,L2的电阻是12Ω,电源电压是9V特,则L1的电阻是多少?

 

七.作业反馈

选做题:

练习册P18随堂作业3、4

必做题:

练习册P18课前作业3、

 

苇莲苏学区中心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导学案16

章节名称: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第周第课时授课时间

一、学习目标

1.会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的方法.

2.巩固掌握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规则.

3.巩固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重点、难点:

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的方法

三、知识链接

1、欧姆定律的公式:

;两个变形式分别是

2、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V,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多少?

 

四.学习内容

上题给我们的启发是:

电阻的阻值可以利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

求算出来。

要利用变形公式R=

求电阻,需要知道U、I值,怎么能知道灯泡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呢?

2、实验:

测量小灯的电阻

(1)、实验原理:

(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3)、实验电路

 

(4)、实验器材:

(5)、部分器材的作用分别是:

电压表:

电流表:

滑动变阻器:

(6)、连接电路时应注意的问题有:

(7)、实验时应如何调节灯泡两端的电压值

(8)、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

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1

2

3

(9)、比较计算出的几个电阻值,电阻的大小相同吗?

,你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

为减小实验的误差,可求小灯泡电阻的平均值:

5.学习总结

测量未知电阻阻值的方法之一是用测出电阻两端的,用测出流过电阻的,然后根据计算出阻值,此方法称法。

六.达标检测

1.请将下图中的器材连接组成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并根据你连接的电路,说明要使灯泡两端的电压减小,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怎样移动?

2.如上图是小明同学为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而连接的电路。

他的连接有什么错误?

请你帮他指出并纠正过来。

3.如图1所示是“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实物连接图,请完成下列各题: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所缺的导线补上;

 

(2).如果在实验中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图9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_V,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_A;灯泡的电阻R=____________Ω。

 

图1

七.作业反馈

选做题:

练习册P23随堂作业2、4

必做题:

练习册P23课前作业2、3

 

苇莲苏学区中心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导学案17

章节名称: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第周第课时授课时间

一、学习目标

1.会用欧姆定律的知识解释安全用电的道理。

;

2.了解短路和断路。

二、重点:

短路和断路

难点:

用欧姆定律的知识解释安全用电的道理

三、知识链接

1、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0V,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2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多少?

 

2、测量未知电阻阻值的方法之一是用测出电阻两端的,用测出流过电阻的,然后根据计算出阻值,

此方法称法。

四.学习内容

知识点一:

电压越高越危险阅读教材P31----P32内容完成如下任务

1、认识高压危险的标志,如右图所示。

2、教师介绍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特征,分析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

(1).算一算:

设人的双手之间在干燥时电阻是1000Ω—1500Ω,潮湿时是200Ω—800Ω,如果在双手间加36V的电压,计算一下干燥和潮湿时的电流分别能达到多大?

 

(2).由计算可知,双手是潮湿的时,那人体流过的电流将,此时的36V电压并非是绝对安全的电压了。

(3).根据欧姆定律我们不难发现:

对于阻值不变的电阻而言,电压,流过的电流就会;对于电压不变的电阻而言,阻值,电流也就;电流越大就越容易产生危险。

所以电压越危险。

知识点二:

断路和短路阅读教材P32----P33内容完成如下任务

(1)断路:

(2)短路:

(3).短路可能造成的的危害

知识点三:

注意防雷阅读教材P33----P34内容完成如下任务

(1).分析雷电产生的原因;

(2).认识雷电的危害性;

(3).介绍防雷电的方法。

五、学习总结

1、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家庭电路的电压是V,已经了安全电压。

2、人体是导体,根据欧姆定律可以知道,加在人体身上的越高,通过人体的越大,就越。

3、雷电是大气中的一种现象,云层之间、云层和大地之间的电压可达伏,放电时的电流可达安培。

六.达标检测

1.人体发生触电事故,主要是指()

A.人体带了电B.人体中有电流流过

C.人体上有电压D.人体中流过的电流超过了一定值

2.如果人体的电阻按1KΩ计算,那么通过人体的安全电流应

不大于mA.两手同时接触家庭电路的两根导线时,通过人体的电流是mA,所以,这是十分危险的.

3.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V,大量事实表明,不高于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为防止因电流过大而损坏电路,通常在电路中安装有。

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高达甚至,所以,即使不直接接触也可能使人致命.

4.水在通常情况下是体.如果用湿手插拔插销、开关电灯时,不小心水流进了插销或开关里,就会使人体和相连,造成危险,所以千万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

5.发生雷电时,在云层和大地之间雷电的路径上有强大的电流通过,会给人们带来危害,雷电的路径往往经过地面上突起的部分,如树木、高大建筑物、室外天线等等.为了防止雷电对一些高大建筑物造成损坏,要在这些建筑物上安装.高压输电铁塔最上面的两条导线也是用来的;我国古代建筑上的龙角形铁制装饰物据说也有的作用.

6.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正常工作,把台灯插头插入插座时,电灯突然全部熄灭,说明电路中                    ()

A.电路原来是断路B.插座处短路C.台灯灯丝断了D.台灯接线处短路

7.测得某同学出汗时,手与塑料脚底之间的电阻为11kΩ,如果他不小心触到220V电压和36V电压时,流过他的电流为多大?

有无危险?

七.作业反馈

选做题:

练习册P26随堂作业4

必做题:

练习册P26课前作业1、2、3

苇莲苏学区中心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导学案20

章节名称:

第七章复习课第周第课时授课时间

一、学习目标

1.回顾复习本章知识点,并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出本章知识网络图。

2.通过例题的分析完成,初步总结出电学题目的解题方法规律。

二、考点分析

利用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特点进行电压、电流、电阻的比较、分析电路或进行计算。

电压、电流电阻关系的实验探究和测量电阻的实验探究

命题形式是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实验题。

三、学习内容知识梳理,基础巩固请填写

下列内容:

(一)欧姆定律

(1)内容:

(2)公式:

;变形公式:

、;

(3)符号及单位:

I;U;R。

(4)对R=

的理解:

(二)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1)串联

a.特点:

;b.公式:

(2)并联

a.特点:

;b.公式:

(三)伏安法测电阻

(1)原理:

(2)电路图:

(3)器材:

(4)步骤:

(5)注意:

①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变阻器应;

②变阻器在电器中的作用:

、;。

(四)安全用电

(1)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

(2)断路:

①定义:

②特点:

(3)短路①定义:

②特点:

③危害:

四、典型示例,抽取规律

专题一、欧姆定律的应用

例1.从欧姆定律可以导出R=U/I。

对电阻的理解,正确的是()

A.当电压增大时,电阻也增大B.当电流增大时,电阻减小

C.当电压为零时,电阻也为零D.电阻由导体本身性质决定,与电流、电压无关

例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电键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自左向右移动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电流

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不变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C.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D.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专题二、电阻串联与并联的计算

例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0V,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O.5A和6V。

求:

(1)通过R1的电流I1是多少?

(2)马平同学在求R2的电阻值时,解题过程如下:

根据欧姆定律

R2=U/I=6

V/0.5A=12Ω

请你指出马平同学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并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

专题三、伏安法测电阻

例4.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量定值电阻Rx的阻值。

(1)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电流表的读数是

A,电压表的读数是V,则电阻Rx=

Ω。

(2)在实际情况中,电压表的电阻并非无穷大,电流表内部也有电阻,在这次实验中,如果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无误,那么你认为按甲图的电路图测量导致误差的主要

原因是什么

专题四、安全用电知识

例5.在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一个带按钮开关的节能灯接入电路。

例6.在“实验探究:

怎样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中:

(1)在如图所示的甲电表与滑动变阻器之间添上一根导线(用笔画线表示),使之成为正确的测量电路;

(2)图中甲表应是表,乙表应是表;(3)小李同学连接好电路后进行了3次实验,前2次的实验数据已填入下面表格中,请你帮他读出第3次实验数据(如图所示)并填入表格中,再求出被测电阻的平均值.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的收获有:

我还有这些疑惑:

六、达标检测

1.如下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下移动时,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A.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B.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C.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D.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

2.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滑片P向右移

动时,关于两表示数的

变化下述正确的是()

A.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均变大

B.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均变小

C.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D.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3.用“伏安法”测量一只小灯泡的电阻。

(1)画出电路图

(2)某实验小组通过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进行了三次测量,部分记录见上表。

请你填写表格中的空格。

(3)老师看了该小组的记录,提示说:

你们注意到三次测量的电阻相差较大这个现象吗?

通过交流,其他小组也都有类似现象:

灯泡电阻随电压增大、亮度增强而增大经讨论,同学们认识到:

实验有误差是肯定的,但这个现象不能单纯用误差来解释因为:

如果是误差,那么三次测得的电阻值应该相差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并具有_______的特点(选填“逐次增大”、“逐次减小”或“时大时小”)后来,同学们注意到灯泡发热发光的特殊性,认为灯泡的电阻可能与_______有关,并通过查阅课本得到了证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U/V

1.00

1.70

2.50

电流I/A

0.14

0.22

3.1

电阻R/Ω

7.1

7.7

实。

 

4.两盏小灯泡串联

后接在电压是12V的电路中,已知灯L1的电阻是16Ω,灯L2两端的电压是4V,求通过灯L1的电流和灯L2的电阻各是多大?

七、反馈作业

练习册P29针对训练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