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保险业人才需求分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5158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保险业人才需求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我国保险业人才需求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我国保险业人才需求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我国保险业人才需求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我国保险业人才需求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我国保险业人才需求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我国保险业人才需求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我国保险业人才需求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我国保险业人才需求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我国保险业人才需求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我国保险业人才需求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我国保险业人才需求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我国保险业人才需求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我国保险业人才需求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我国保险业人才需求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保险业人才需求分析.docx

《我国保险业人才需求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保险业人才需求分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保险业人才需求分析.docx

我国保险业人才需求分析

目录……………………………………………………………………………………………1

摘要……………………………………………………………………………………………2

正文……………………………………………………………………………………………3

一保险人才在保险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

(一)保险专业人才是确保保险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因素…………………………3

(二)保险专业人才是开拓保险市场的基本保证………………………………………3

(三)保险专业人才是降低保险企业经营风险、实现保险商品效用和提高保险产品

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4

二我国保险业的发展现状……………………………………………………………………4

三我国目前保险行业的人才现状……………………………………………………………5

(一)人才数量匾乏且质量不高……………………………………………………………5

(二)人力成本增加…………………………………………………………………………6

(三)高端人才严重缺乏……………………………………………………………………7

(四)“挖角现象”严重……………………………………………………………………7

四保险业对人才巨大的潜在需求………………………………………………………………7

五保险人才供不应求的原因分析………………………………………………………………9

(一)中国保险业的全新形势对保险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9

(二)保险人才的正常流动受到限制…………………………………………………………9

(三)营销人员社会地位低……………………………………………………………………9

(四)我国保险业人才流失严重………………………………………………………………9

(五)另外其原因还可以归结为历史、体制、发展等五方面………………………………10

1历史的原因………………………………………………………………………………10

2体制的原因………………………………………………………………………………10

3发展的原因………………………………………………………………………………10

4环境变化的原因…………………………………………………………………………10

5培养模式方面的原因……………………………………………………………………11

六发展保险人才的对策研究………………………………………………………………………11

(一)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保险人才培养中的主导地位……………………………………11

1.处理好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11

2.处理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11

3.加强院校之间的合作交流……………………………………………………………………11

(二)发挥保险公司在培养保险实践人才的重要作用………………………………………12

(三)重视保险行业协会在培养保险人才的作用……………………………………………12

(四)重视保险监管部门和教育部门在培养保险人才的作用………………………………12

(五)借鉴日本寿险营销员制度,实施适合我国国情的寿险营销代理一雇佣制…………12

(六)实施人才兴业战略促进保险行业发展…………………………………………………13

(七)注重国际化保险人才的引进……………………………………………………………13

七结论………………………………………………………………………………………………13

参考文献………………………………………………………………………………………………14

 

我国保险业人才需求分析

摘要:

中国的保险业是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朝阳产业。

中国用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保险产品150年的发展历程,但与之极不相称的却是中国保险企业人才短缺、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不高的现状。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乃至行业发展的源动力。

保险业人才发展的巨大瓶颈是目前中国保险企业发展的最大困境。

本文基于我国保险业人才需求的分析,力于解决怎样应对保险市场的人才竞争,解决保险业人才需求矛盾,如何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让我国的保险行业真正能蓬勃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

保险人才竞争力发展瓶颈

Abstract:

China’sinsuranceindustryisnowinrapiddeveloping.Chinaspendtenyearstocompletethewesterninsurancecourseof150years.ButitsincongruencefactisChineseinsuranceenterprisetalentshortage,thelowlevelofhumanresourcesmanagement.Talentisthecorecompetitivenessofenterprisesandthesourceforthedevelopment.InsuranceindustrytalentdevelopmentbottleneckisthegreatdilemmaofChina'sinsuranceenterprise.ThiswritingbasedonChina'sinsuranceindustrytalentdemandanalysis,inordertosolvehowtodealwithinsurancemarketcompetition,solvetheinsuranceindustrytalentdemandcontradiction,howtoadoptth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andmeasure,andhowtomakeourcountry’sinsuranceindustrydevelopbetterandhealthier..

Keyword:

insurancetalentcompetitivepowerdevelopmentbottleneck

我国保险业人才需求分析

众所周知,要想实现科技进步,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都在人。

发展经济学指出:

决定经济发展的两个基本要素是资本与劳动力。

随着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知识经济的初露端倪,经济增长以及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己经不再主要依赖于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而更多取决于劳动力的质量,即人力资源,特别是人才的质量。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正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

在2004年12月份,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CCISSR)、国际寿险管理协会(LOMA)、美国产险暨意外险协会(AICPCU)和中国证券报社共同主办的中国保险人才国际论坛在北京召开。

这次论坛国内外嘉宾济济一堂,堪称我国保险业人力资源的一次盛会,也使人更加感觉到保险业人才问题的紧迫和严峻。

在我国保险市场日益开放、市场主体不断增加的形式下,各个公司对人才的抢夺相当激烈。

这可谓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一保险人才在保险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作为知识、技术、智力密集型企业的保险企业,人才是推动企业发展并在未来激烈的同业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因素。

公司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及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公司的效益和效益持续的时间。

(一)保险专业人才是确保保险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因素。

中国保险市场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006年随着保险市场与国际全面接轨,国内保险企业面临着与先进的国际保险企业竞争的局面,在各方面都将发生新的变化。

因此,让那些有着科学监管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的保险专业人才,充实到保险企业及相关部门是改善保险业宏观环境和确保保险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保险专业人才是开拓保险市场的基本保证

保险业经营的是一种无形商品,是一种为客户未来人身、财产安全提供保障的承诺,是隐性的、非饥渴性的、期货性的,技术性很强的一种商品。

这些特性决定了保险在销售过程中只有通过专业的保险营销人员对保险的讲解与推广才能唤起人们对保险的需求。

(三)保险专业人才是降低保险企业经营风险、实现保险商品效用和提高保险产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专业的保险人才能够通过在保单设计、承保核赔和法律纠纷等关键环节上的研究与分析有效降低保险企业的经营风险;专业人才能保证保险售后服务质量;保险专业人才及其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保险产品不断创新,以使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我国保险业的发展现状

现今我国的保险业正如火如荼得发展着,有着自己的发展进程。

图12000年——2010年我国保费收入和增幅表

注:

数据来源:

《中国保险年鉴2011》

图1很明显的显示出,我国的总保费收入逐年在增加,且一直保持着较大的增幅。

保险业自1980年全面恢复业务以来,业务量从1980年至2009年的29年间一直保持了30%的年均增长速度。

1980年全国保费收入为4.6亿元。

29年间,保费收入实现第一个500亿元用了15年,第二个500亿元用了3年,2001年保费1年就实现增长500亿元,速度之快令全球业界震惊。

图2我国1997年——2010年我国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

注:

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

目前我国保费收入世界排名第6位,比2000年上升了10位,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也有了较大的跨越,保险密度从1997年的88增至2010年的977.72,保险深度由1.46%上升至2010年的3.59%。

中国已逐渐成为令世界瞩目的新兴保险大国,毋庸置疑中国保险市场潜力巨大!

三、我国目前保险行业的人才现状

(一)人才数量的匾乏且人才总体质量的不高

目前保险市场从业人员主要来自三方面:

一是全国各类高校培养出的保险和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二是从其他行业转向保险业的人员;三是原来保险行业的存续人员。

这三部分人员在数量构成上呈橄榄球状,能够担当公司各级高管人员和专业技术岗位的人才凤毛麟角。

单纯从数量上看,保险业的人才就非常匾乏。

表1我国2005年——2010年保险业职工人数变化情况

年份

职工人数/万人

增加额/万人

增幅/%

2005

36.66

10.42

39.71

2006

43.4

6.74

18.39

2007

50.62

7.22

16.64

2008

66.7

16.08

31.77

2009

2010

90.92

276.3

24.22

185.38

36.31

204.57

注;数据来源:

中国知网

“十一五”期末我国保险市场内勤人员将达到75万人,保险营销员达到300万人,从业人数达到375万人,每年新增保险人才需求为8.12万人;“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我国保险业员工人数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3%左右,“十二五”期末我国保险市场内勤人员将达到138.18万人,保险营销员达到552.72万人,从业人数达到690.9万人。

根据西南财经大学的研究预测,具体到到2015年,我国保险高级管理人才需求将超过5.8万名,保险精算人才需求将超过700名,保险核保人才需求将达到1.3万名,然而,到2015年,高等院校的专业保险人才供给不到1.3万名。

据《中国保险年鉴2011》统计,2010年底在各保险公司拥有的正式职工中,博士594人,硕士18933人,两者合计仅占职工总数的3.68%;本科学历175936人,占33.21%;大专及以下学历334349人,占63.10%.整体上看,外资保险公司从业人员素质更高一点.如成立于2003年12月1日,员工人数较多的恒安标准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截至2009年底,员工人数为2130人,博士6人,硕士146人,两者合计占员工总数的7.1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46%;本科890人,占41.7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57%;大专及以下学历1088人,占51.07%.我国保险营销人员的总体素质更不容乐观。

据估计,目前我国保险营销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不到30%,总体文化水平不高。

不仅如此,不少营销人员过去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相当一部分是他工商企业的下岗职工,在进入保险行业之后并未接受系统的专业培训,普遍缺乏保险专业知识,有些甚至对他们所销售的保险产品的功能、价值、意义也说不准确,讲不清楚。

从职称结构看,中高级职称的人员所占比例偏低,缺口较大.据《中国保险年鉴2008》,2007年底在各保险公司拥有的正式职工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有6558人,仅占1.24%;具有中级职称的有52286人,占9.87%;初级职称75912人,占14.33%;无职称的占74.56%.

(二)人力成本增加

近年来,保险经营的人力成本陡增,薪酬收入在整个社会行业中名列前茅。

适度高薪、收入与贡献相匹配本无可厚非,但目前业人高薪缺乏理性,有的公司薪酬不讲能力、不看贡献,有的人虽经实践证明能力不行,但每换一家公司身份便增加一成,薪酬待遇攀比之风使得业内人力成本增加,公司压力增大,经营愈加艰辛。

(三)高端人才严重缺乏

中国保险行业不仅面临高素质销售人员的短缺,还表现在高端的精算人才的匾乏。

精算师是保险业的精英,集数学、统计学、投资学专业知识于一身的保险业高级人才,既了解中国实际情况,又能够与国际接轨的精算师。

精算师在中国属稀缺资源,成为行业共识。

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精算工作委员会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2004年度新产生了7位中国精算师和92位中国准精算师,中国精算师总数升至50人,2006年一2007年我国保险业从业人员现状,中国准精算师升至164人。

而到2010年,数量又攀升到了247人了。

根据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应当聘用经保险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精算师,由其对保险产品在精算方面的合理性和合规性签字负责。

随着保险行业的迅速发展,在未来几年内,中国精算师的市场需求缺口在4000一5000名左右。

而目前全国有精算从业人员400多名,取得精算师或准精算师资格的占30%左右,拥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约占25%。

(四)“挖角现象”严重

近两年,保险人员的快速流动,波士顿咨询公司最近一次调查显示,中国保险业代理人总体流失率每年高于50%。

调查还显示,保险公司第一年的营销员流失率甚至高达70%一80%。

据中国保监会统计,在中国寿险市场,个人业务己占整个保费收入的80%;销售人员高达140万。

而高端人才一的频繁“跳槽”,则是行业内当见不怪的现象。

引进新的人才,最快捷的方式就是从同业公司中“挖角”。

所以,保险行业面临“人荒”是客观存在的。

四保险业对人才巨大的潜在需求

保险业是一个人才流动率很高的行业,中国保险是一个朝阳行业,市场空间很大,需要人才很多,目前保险代理人可谓是奇缺,随着外资保险的陆续登场,未来几年保险代理人的缺口到底有多大?

据钟仕柏分析说,台湾人口2500万代理人数量已经达到25万,广州市人超过700万可代理人的数量还只有2万。

以目前中国保险公司的数量和开放的程度,全国2O万代理人的缺口是存在的。

中国保监会发布的《2009年二季度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30日,全国保险营销员为146万人,比上季度增长0.24%。

其中,寿险营销员1338144人,减少约1.2万人,产险营销员124894人,增加约2万人。

截至2009年6月30日,保监会共批准设立保险专业中介机构159家,处于经营状态的1565家,终止经营的34家。

在处于经营状态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中,保险代理机构1124家,保险经纪机构234家,保险公估机构207家。

全国保险企业的营销人员半年内骤减3.6万,新公司遭遇到了人才瓶颈。

虽然中国保险业拥有庞大的从业人员,但高级保险管理以及新产品开发人才相当短缺,这些关键性的人才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随着外资保险的进入,竞争加剧、高级人才短缺所形成的瓶颈效应将越来越明显地浮出水面。

目前,从各保险公司见诸报端和网上发布的招聘信息来看,与以往主要招聘业务人员不同,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将目标锁定在管理、策划、组织培训等管理和技术人才身上。

目前最难招到的人才有两类:

一类是既有扎实的保险理论基础又有实战经验的中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另一类是负责“核保”和“核赔”的核心管理人员。

这些精英人才将会是各保险企业的“必争之地”,针对他们的竞争会异常激烈。

保险人才需求也产生了新的变化:

从业务代理到技术精英,从新增机构到外资保险,从‘挖角’到‘定制’,从当地到全国,从本土到国外。

中国保监会明确表示,保险行业今后要以每年新添设6一8家的速度推进。

根据有关计算,设立一家保险机构,在人事的架构上至少需要一名董事长、一名总经理、三个副总经理和五个部门经理。

那么,仅以设立22家保险公司为例,就至少需要22名董事长、22名总经理、66个副总经理和110个部门经理。

加总在一起不难看出,保险业内仅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就至少需要200人。

预计到2020年,我国保险业从业人数达到1217.6万人,保险密度在5200元/人左右,保险深度在12.50%左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五保险人才供不应求,对于这种矛盾,我们可以对保险行业从业人员供需失衡进行分析。

(一)中国保险业的全新形势对保险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国目前保险从业人员有170万人,在13亿人口中仅占千分之一。

据统计,目前国内保险市场供需之比为1∶4,我国保险人才数量上的缺乏已成为制约保险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对保险人才需求的数量激增。

整个保险从业人员在数量、结构、素质等方面跟不上保险市场发展的需求。

目前保险业急需的人才有:

保险专业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包括计算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法律专业人才、投资专业人才、外语专业人才等六类。

(二)保险人才的正常流动受到限制

保险人才的流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

保险人才供不应求的格局必然引致保险人才在不同保险公司间的流动,但是这种正常流动却受到部分保险公司人为的限制。

他们一方面不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留住保险人才,另一方面对即将离去的保险人才加以种种阻挠,阻碍了其正常发展。

(三)营销人员社会地位低下

“目前,中国147万保险营销员,庞大队伍没有任何保障和福利,没有话语权,其地位还不如农民工。

”谈及未来5年保险发展最关键的问题,中央财经大学保险专家郝演苏一针见血地指出,改革营销员制度是当务之急。

目前,有些保险公司的营销人员都不算正式员工,没有底薪或者底薪很少,也没有“三险一金”的保障,惟一的收入来源就是靠卖保单。

国内各保险公司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普遍采取“重业绩,轻管理”的粗放式经营方式,残酷争夺市场。

保监会报告显示,目前全国保险营销员持证率仅为70.53%,相当数量的保险营销员无证上岗。

(四)我国保险业人才流失严重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或备案开设保险专业或方向的高校有97所,这90余所高校每年培养的各层次保险专业人才大约在5000人左右;而有材料表明,保险业每年所需专业人才至少在2万人以上。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对保险专业人才将会有更大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

目前,一方面,我国保险专业人才的缺口非常大;另一方面,大量保险专业毕业生不愿从事保险行业,有些进入了这个行业往往也干不长,造成了保险行业人才的流失。

这加剧了保险业人才的供需矛盾,成为制约我国保险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另外其原因还可以归结为历史、体制、发展等五方面。

1历史的原因

保险业特殊经营方式产生了展业、精算、承保、投资、理赔等专门人才的需求,其培养是一个渐进、累积的过程,有一个时滞。

而我国保险业务在长达20年的停顿所带来的一个直接严重后果是,导致保险人才培养的断层。

在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建立了保险专业的几十所高等院校中,也普遍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素质不高,教材陈旧,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化保险业发展的需要。

2体制的原因

对外开放前,市场主体总量不多,外资营受到限制,国内竞争不够充分,各个主体都能轻易获得可观利润,主体缺乏改善经营、加强管理、提高员工素质的内在动力,长期陈旧的经营理念和粗放式的经营行为使得队伍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养成不思进取、不学无术、粗放经营的习惯,逐渐变成怕竞争、不会竞争的懒人和庸人。

3发展的原因

自1980年以来,我国的保险业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速度,成立了许多新公司,对专业人才提出了很大的需求,而专业人才供给是有约束条件的。

保险业发展速度过快与人才供给的严重不足是造成目前保险人才需求与供给之间矛盾凸现的原因之一。

4环境变化的原因

现今人们了解、熟悉、购买保险的意识逐渐加强,消费者和整个社会的保险意识正趋向成熟。

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与保险市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金融产品功能互融,资金相互流通,市场主体相互依赖,客户相互转移,资金和客户随着外部宏观环境的变化呈现变动性。

这些环境的变化要求市场主体在选拔保险人才时需要复合型现代保险人才,这种情况更加剧了保险人才的匮乏。

5培养模式方面的原因

保险教育在进行某种程度的封闭式的“自我循环”,同时保险业界对人才的需求也比较短视,评价指标也很实用,这样一种信号传递给大学的保险教育,迫使大学的保险教育不得不注重“短、平、快”项目,向“实务化”方面发展,由此弱化了大学教育的应有职能,造成专业人才的基础不扎实、综合素质低、发展后劲不足。

教育部门与保险监管部门的沟通不够,只扫门前雪。

六发展保险人才的对策研究

(一)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保险人才培养中的主导地位

1.处理好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

大学教育一定要“宽口径,厚基础”,加强基础教育,特别是如经济学,金融、数学、统计、管理、营销等基础学科知识,注重理论素养的培养,分析方法的传授和视野的开阔,让学生学会适应社会和开发自己各种能力的本领。

学校不仅提供保险专业方面的知识,更应该为其构筑大金融范畴的知识架构,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处理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理论的学习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实践反过来又推动了理论向前不断发展。

高等学校的保险教育需要在课程设置、社会实践、与公司培训项目接轨等方面作出一些改革。

3.加强院校之间的合作交流

提倡国内不同地区的同类型的院校加强在学术、经验的交流,加强与各保险公司的联系互动,可以让保险公司的培训人员到学校来学校开设有关方面的课程,而保险公司也可以在与院校的接触之中提前发掘人才,进行人才的提前储备。

同时,还可以加强与国外的院校、公司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聘请国外的有关专家,甚至可以让国内优秀的学生到国外接受深造,从而达到引进国外先进的保险理念、经验的目的。

(二)发挥保险公司在培养保险实践人才的重要作用

保险公司在把从业人员培训成具有自己企业文化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保险业发展的基础是要有一大批有志于投身保险事业的人才,没有这样一支队伍,保险业想做大做强、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

因此,保险公司应改变在经营中的短视理念,重视人才培养,营造人才成长的环境,建立人才成长的长效机制,为人才提供发展舞台,使人才成为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重视保险行业协会在培养保险人才的作用

保险业生存的根本是诚信,保险人才不仅要有高超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诚信的品质。

要改变以往保险公司只单纯重视对保险人才的技能培训而轻视诚信培训的现状,必须强化行业协会在保险人才继续培训中的作用,赋予其强制性培训的权力,以弥补保险公司对人才培训的不足。

(四)重视保险监管部门和教育部门在培养保险人才的作用

要改变以往教育部门与保险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