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压强》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16421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5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压强》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压强》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压强》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压强》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压强》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压强》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压强》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压强》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压强》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压强》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压强》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压强》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压强》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压强》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压强》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压强》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压强》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压强》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压强》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压强》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压强》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压强》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压强》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压强》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压强》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第9章压强》

一.选择题

1.一个未装满饮料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甲),然后反过来倒立放在桌面上(如图乙),两次放置饮料对杯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甲、F乙和p甲、p乙,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F乙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内部没有压强

B.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对容器侧壁没有压强

C.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D.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跟液体密度无关

3.把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下方用一薄塑料片托住(塑料片重量不计),放入水面下16cm处,然后向管内缓慢倒入密度为0.8×103kg/m3的煤油,当塑料片开始下沉时,煤油在管内的高度是()

A.12.8cmB.8cmC.20cmD.16cm

4.小华想用空易拉罐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是()

A.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变瘪

B.将密封易拉罐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

C.让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

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的空气,易拉罐变瘪

5.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图所示).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A.探究的问题:

大气压强有多大

B.探究的假设:

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探究的目的:

研究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

D.探究的结论:

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6.如图所示实验中,不能说明“流速大小对流体压强有影响”的是()

A.

吹气时A管中水面上升B.

用吸管从瓶中吸饮料

C.

吹气时纸片向下凹陷D.

吹气时纸条向上飘

7.如图,以下四个关于“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现象中,压强p1、p2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p1>p2B.

p1>p2C.

p1>p2D.

p1>p2

8.如图所示,桌面上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平底杯子,里面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A、B两点到杯子底部的距离相等.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酒精的密度ρ酒精=0.8×103kg/m3,则A、B两点的压强pA、pB的大小关系是()

A.pA>pBB.pA<pBC.pA=pBD.无法确定

9.如图是北美草原犬鼠洞穴的橫截面示意图.它有两个出口,当风吹过隆起洞口A表面时,风速较大,吹过平坦洞口B时,风速较小,从而给洞中的犬鼠带去习习凉风.则下列有关洞内风向分析正确的是()

A.风总是A口吹入B口吹出

B.风总是B口吹入A口吹出

C.风总是AB口同时吹入

D.风有时从A口吹入,有时从B口吹入

 

二、

10.关于压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压力的方向一定与受力面垂直

B.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

C.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D.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压力与重力的区别__________.

11.小华质量为50kg,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cm2,他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Pa,他走路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会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10N/kg)

12.下列做法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__________.

A.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B.书包的背带做得很宽大C.铁轨铺在一根根路枕上D.推土机装有宽大的履带

增大压强的办法__________;

减小压强的办法__________.

13.将质量为200g、底面积为4×10﹣2m2的物理书平放在水平课桌中央,课桌面积为0.2m2,则物理书对课桌的压强为(g取10N/kg)__________.

A.5PaB.10PaC.50PaD.5000Pa

人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__________.

14.在塑料圆筒的不同高处开三个小孔,当筒里灌满水时.各孔喷出水的情况如图所示,这表明液体压强__________.

A.与深度有关B.与密度有关C.与液柱粗细有关D.与容器形状有关

液体压强在各个方向__________,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__________有关.

15.如图是用U形管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我们是通过观察比较__________来比较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__________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越大

(2)若要探究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应进行的操作是保持__________不变,改变__________;

(3)若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4)若实验中将探头放进不同密度液体中的同一深度处,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

16.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里面灌入适量的水(水中无气泡),两人各持管的一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当水静止时,在与水平面相平的位置做出标记,这样做利用了__________原理,目的是保证两点在__________.

17.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容器分别装有相同高度的纯水和盐水,下面关于液体中a、b、c三点的(其中b、c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压强大小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pa>pb>pc__________B.pc>pb>pa

C.pb>pa>pcD.pc>pa>pb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__________.

18.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圆柱形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如图所示.水对甲、乙两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的大小关系分别是:

F甲__________F乙;p甲__________p乙.(都选填“>”、“<”或“=”)

19.一竖直放置的试管中,装有适量的水,水面到管底的距离是7cm,则试管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__________Pa.将试管适当倾斜后,水未溢出,试管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20.下列与气体压强有关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马德堡半球实验表明了大气压的存在B.在地面上的同一地点大气压是固定不变的

C.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嘴的吸力D.高压锅能很快地煮熟食物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降低

大气压强的特点__________.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现象__________.

21.在长约1米、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如图所示.

(1)为了测得大气压的值,这时必须测量__________.如果将此装置拿到比地面低得多的矿井底部,则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2)某同学也利用此装置,把水银换成水,将玻璃管灌满水后倒插在水槽中时,管中的水柱__________下降,如果这时在玻璃管顶开一个小孔,水柱__________向上喷出.(均选填“会”或“不会”)

(3)如果玻璃管倾斜,__________影响结果,为什么__________水银柱长度怎么变__________.

(4)改用粗一些或细一些的玻璃管,__________影响结果.

(5)如果漏进去一些空气__________影响结果.

(6)如果外界大气压强变了,水银柱的高度是否变化__________.

(7)在槽内加水银,水银柱的高度是否变化__________.

22.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大气压强的大小,他们拿来一个带挂钩的吸盘,将吸盘紧压在厚玻璃板的下表面,用一个可装细沙的购物袋(质量不计)挂在挂钩下.如图所示,向袋里逐渐注入细沙直至吸盘被拉下来,由此可得到大气压的大小.

(1)本实验主要的测量器材:

__________、__________;

(2)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

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气压的表达式p=__________;

(4)如果测出的大气压仅为0.8×105Pa,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

__________.

23.物体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若把A稍微向右水平移动,则A对桌面的压力F__________,压强p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4.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2m和0.1m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ρA=2×103kg/m3,ρB=8×103kg/m3.则物体A的质量为__________kg;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Pa.(g取10N/kg).

25.设长方体砖块的三条棱长之比为1:

2:

4,如果将两块相同的砖A、B按图示方式置于水平地面上,砖块A对砖块B的压强为pA,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为pB,则pA:

pB=__________;砖块A对砖块B的压力为FA,砖块B对地面的压力为FB,则FA:

FB=__________.

26.如图一木桶壁上有一缺口,桶壁上最长的木板长为0.5m,缺口的木板长0.2m,桶底内部面积为4×10﹣2m2.当桶装足够多的水时,桶底受到的压强约为__________Pa,桶底受到水的压力约为__________N.(g取10N/kg)

 

三、

27.如图所示,一开口的杯子,装上8cm高的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杯子内部底面积为50cm2,外部底面积为60cm2;杯子装上水后的总质量为0.6kg.求:

(1)水对杯底的压力为多大?

(2)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为多少Pa?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9章压强》2015年单元测试卷(河南省洛阳市地矿双语学校)

 

一.选择题

1.一个未装满饮料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甲),然后反过来倒立放在桌面上(如图乙),两次放置饮料对杯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甲、F乙和p甲、p乙,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F乙

【考点】压强大小比较;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

(1)饮料对杯底的压强可直接利用p=ρgh进行判断.

(2)饮料对杯底的压力,可以根据饮料产生的压力和饮料重力的关系进行分析,注意上下粗细一样的容器中,饮料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饮料的重力;上面粗、下面细的容器中饮料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饮料的重力;上面细、下面粗的容器中饮料的压力大于饮料的重力.

【解答】解:

(1)由图可知,正放时,杯中饮料的深度较大,根据p=ρgh可知,正放时饮料对杯底的压强较大,即p甲>p乙.

(2)正放时,杯中的饮料柱是上粗下细的,一部分饮料压的是杯壁,所以杯底受到的压力小于杯中液体的重力;

倒放时,杯中的饮料柱下粗上细,所以杯底受到的压力大于饮料的重力;因此F甲<F乙.

故选D.

【点评】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可以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进行分析;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可以根据F=pS分析,也可以根据容器的形状比较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分析,会灵活运用不同的比较方法.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内部没有压强

B.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对容器侧壁没有压强

C.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D.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跟液体密度无关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专题】应用题.

【分析】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并且相等,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可用p=ρgh计算液体内某点的压强.

【解答】解:

液体有重力,因此对容器底部有压强;液体具有流动性,因此对阻碍它运动的容器壁有压强;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同一液体,深度相同时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属于比较基础的内容,也是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一定要细心.

3.把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下方用一薄塑料片托住(塑料片重量不计),放入水面下16cm处,然后向管内缓慢倒入密度为0.8×103kg/m3的煤油,当塑料片开始下沉时,煤油在管内的高度是()

A.12.8cmB.8cmC.20cmD.16cm

【考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专题】运动和力;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塑料片刚好脱落时,受到的是平衡力,塑料片受到水向上的压强和煤油向下的压强相等列出等式,求出煤油的高度.

【解答】解:

当塑料片刚好下沉时P水=P煤油,即ρ水gh1=ρ煤油gh2,

则煤油在管内的高度:

h2=

=

=0.2m=20cm.

故选C.

【点评】当塑料片恰好下落时,塑料片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强相等,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注意计算过程中都采用国际单位.

4.小华想用空易拉罐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是()

A.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变瘪

B.将密封易拉罐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

C.让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

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的空气,易拉罐变瘪

【考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力的作用效果.

【分析】分析易拉罐变瘪的原因(A是手的压力、B是水的压力、C是地面的撞击力、D是大气压的作用),判断是否能体验大气压的存在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

A、用手捏易拉罐,手对易拉罐施力,使易拉罐变形、变瘪,与大气压无关,不符合题意,故A错;

B、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将密封易拉罐置于深水中,受到水的压强很大,而使易拉罐变形,与大气压无关,不符合题意,故B错;

C、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地面给易拉罐一个很大的力,使易拉罐变形,与大气压无关,不符合题意,故C错;

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的空气,使里面的气压变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变形,符合题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验证大气压的存在、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判断,有意义!

5.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图所示).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A.探究的问题:

大气压强有多大

B.探究的假设:

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探究的目的:

研究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

D.探究的结论:

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考点】大气压强的存在;物理学方法.

【专题】压轴题.

【分析】杯中装满水后倒置或倾斜,纸片都不会掉下来,是因为被大气压给“支持”住了,即大气压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然后根据该实验是探究大气压的存在,因此探究的各环节应该围绕大气压存在进行探究,该实验并不能测量大气压的大小.

【解答】解:

该实验是探究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因此针对该实验可以提出问题为大气压向各个方向有压强吗?

假设:

大气向各个方向有压强;目的是探究大气压向各个方向是否有压强;结论:

大气压向各个方向有压强;因此只有B选项符合要求.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探究大气压存在的实验过程,以及各环节的问题及结论的正确与否.

6.如图所示实验中,不能说明“流速大小对流体压强有影响”的是()

A.

吹气时A管中水面上升B.

用吸管从瓶中吸饮料

C.

吹气时纸片向下凹陷D.

吹气时纸条向上飘

【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专题】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

(1)当用B管从A管上方吹气时,A管上方空气流速加快,气压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在A吸管中上升.

(2)当用口吸吸管时,口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压着饮料进入口中.

(3)掌握纸片上方和下方的空气流速和压强变化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从纸条上方和下方空气的流速和所受压强的大小去考虑即可解决.

【解答】解:

A、当用嘴向B管中吹气时,A管上方空气流速加快,致使A管上方的气压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在A吸管中上升.不符合题意.

B、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符合题意.

C、用嘴在纸片下面吹气时,纸片下方的空气流速加快,下方的压强小于上方的压强,故纸片向下凹陷,不符合题意;

D、将一纸条放在嘴边,用力从纸条上方沿水平方向吹气,因为纸条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纸条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纸条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压力差,所以纸条就飘起来.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

(1)大气压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吸盘、抽水机、呼吸、吸管吸饮料等都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

(2)掌握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

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能用流体压强解释有关的问题.本题反映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7.如图,以下四个关于“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现象中,压强p1、p2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p1>p2B.

p1>p2C.

p1>p2D.

p1>p2

【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专题】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在流体中,流速快的地方压强越小.

【解答】解:

A、如图物体上表面平直,下表面向下弯曲,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下方的路程比上方路程长,下方流速大,压强小,即p1>p2.故A正确;

B、如图物体上下表面凸起程度相同,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两面的路程相同,速度相同,压强相同,即p1=p2.故B不正确;

C、对着两张纸的中间吹气,两张纸中间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小于纸外侧的大气压,但外侧压强相同,即p1=p2.故C不正确;

D、如图用漏斗从乒乓球上方吹气,乒乓球上方气流速度大于下方的气流速度,则上方压强小于下方压强,即p1<p2.故D不正确.

故选A.

【点评】掌握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

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能用流体压强解释有关的问题.

8.如图所示,桌面上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平底杯子,里面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A、B两点到杯子底部的距离相等.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酒精的密度ρ酒精=0.8×103kg/m3,则A、B两点的压强pA、pB的大小关系是()

A.pA>pBB.pA<pBC.pA=pBD.无法确定

【考点】压强大小比较.

【专题】压轴题;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由ρ=

可知,质量一定时,体积和密度成反比,据此判断出水和酒精;然后根据液体内A、B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相等,利用m=ρV、V=Sh可知A、B两点以下液体质量的大小关系;再根据液体的质量相等可知A、B两点上方液体的质量关系,因液体对A、B所在液面的压力和液体自身的重力相等,最后根据压强公式即可得出这两处的液体压强大小关系.

【解答】解:

因为ρ水>ρ酒精,并且圆柱形平底杯子里面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

由ρ=

知,质量一定时,密度与体积成反比,故A为水,B为酒精;

∵A、B两点到杯子底的距离相等,

∴根据m=ρV=ρSh可知,A、B两点以下m水>m酒精;

又∵因为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

∴A、B两点上m水<m酒精,即G水<G酒精;

∴根据p=

可知,pA<pB.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固体压强公式p=

适用于固体、液体以及气体压强的计算.

9.如图是北美草原犬鼠洞穴的橫截面示意图.它有两个出口,当风吹过隆起洞口A表面时,风速较大,吹过平坦洞口B时,风速较小,从而给洞中的犬鼠带去习习凉风.则下列有关洞内风向分析正确的是()

A.风总是A口吹入B口吹出

B.风总是B口吹入A口吹出

C.风总是AB口同时吹入

D.风有时从A口吹入,有时从B口吹入

【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专题】应用题.

【分析】流体的压强跟流体的速度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看准出口的弯曲程度,找出不同出口上方的空气流速特点.

【解答】解:

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出口的上表面,由于B出口平直,A出口向上突起,所以空气通过B出口上表面的流速小,压强大;通过后A出口上表面的流速大,压强小,在两个出口间形成一个向右的压强差,因此,地面上的风总是B口吹入A口吹出.

故选B.

【点评】掌握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能用流体压强解释有关的问题.

二、

10.关于压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压力的方向一定与受力面垂直

B.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

C.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D.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压力与重力的区别①产生原因不同,压力是由于物体之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②方向不同,压力方向垂直于受力面并指向受力物体;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考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专题】运动和力.

【分析】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不都是由重力产生的,有时也是人为产生的.只有物体自由放置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才等于重力.

【解答】解:

(1)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所以它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表面、物体的受力面、接触面;故A正确、D错误;

对于水平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是由于重力产生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其它情况与物重不一定有直接关系.故B、C错误;

(2)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①产生原因不同,压力是由于物体之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②方向不同,压力方向垂直于受力面并指向受力物体;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故答案为:

A.

①产生原因不同,压力是由于物体之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②方向不同,压力方向垂直于受力面并指向受力物体;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重力、压力产生的原因和重力、压力方向的了解,要注意区别这两种力:

这两种力的性质不同,方向不同,影响大小因素不同.

11.小华质量为50kg,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cm2,他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25×104Pa,他走路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会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10N/kg)

【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专题】计算题;应用题;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

(1)小华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G=mg求出其大小,利用压强公式求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小华走路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不同,但受力面积减半,根据压强公式判断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的变化.

【解答】已知:

m=50kg,S1=200cm2=2×10﹣2m2,g=10N/kg.

求:

(1)他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2)走路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的变化.

解:

(1)站立时压力:

F=G=mg=50kg×10N/kg=500N,

站立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S=2S1=2×2×10﹣2m2=4×10﹣2m2,

站立时压强:

p=

=

=1.25×104Pa;

(2)他走路时,压力不变还等于重力即F=G=500N,但受力面积变小,

根据公式p=

可知,在F不变时,S减小,压强变大.

故答案为:

1.25×104;变大.

【点评】本题考查重力、压力、压强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要知道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12.下列做法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

A.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B.书包的背带做得很宽大C.铁轨铺在一根根路枕上D.推土机装有宽大的履带

增大压强的办法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