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面附属技术交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5203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9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面附属技术交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桥面附属技术交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桥面附属技术交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桥面附属技术交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桥面附属技术交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桥面附属技术交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桥面附属技术交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桥面附属技术交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桥面附属技术交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桥面附属技术交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桥面附属技术交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桥面附属技术交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桥面附属技术交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桥面附属技术交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桥面附属技术交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桥面附属技术交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桥面附属技术交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桥面附属技术交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桥面附属技术交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桥面附属技术交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面附属技术交底.docx

《桥面附属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面附属技术交底.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桥面附属技术交底.docx

桥面附属技术交底

施工技术交底通知单

项目名称:

兰新第二双线平西段LXSQZ-1标段第四项目部ZT21-LQ-G-J

交底名称

平安到西宁段LXSQZ-1标桥面附属工程

施工单位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公司

交底内容

桥面系施工

1、主要概况:

兰新第二双线平安至西宁段LXSQZ-1标(DK165+450~DK189+300)桥面附属工程施工,共332孔箱梁,其中32米箱梁298孔,24米箱梁34孔。

目前施工主要内容:

防护墙、电缆槽竖墙、接触网基础浇筑、电缆槽盖板安装、遮板预制安装、钢栏杆运输安装、声屏障运输安装、桥面防水层及保护层施工(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铺设+纤维混凝土保护层;用于直接防水的聚氨酯防水涂料+纤维混凝土保护层)、伸缩缝安装、桥面排水施工和泄水管安装等。

本施工段内的梁型为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包括直线段、曲线段、有声屏障、无声屏障、有接触网支柱、无接触网支柱、有下锚拉线基础、无下锚拉线基础简支梁。

2、施工依据:

桥面附属施工严格依据各个分项施工图纸,主要包括以下图纸:

(1)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设计图纸:

防护墙构造及钢筋布置图、综合接地布置图、电缆槽、盖板、遮板布置图、竖墙构造及预埋钢筋布置图、F1、F2、F6、F7型栏杆遮板及钢筋图等相关图纸;

(2)其它与结构相关的图纸、规范及设计文件等。

3、施工注意要点:

其桥面附属的先后施工顺序按照施工图纸提供的前后关系施工,满足预埋和现浇要求,满足结构要求。

预埋件按照施工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预埋,保证预埋质量及使用要求。

保证施工实体质量及线性结构要求。

4、质量标准

5、现场材料检验

1)钢筋

A、钢筋到达现场后,必须检查产品合格证、附件清单和有关材质报告单或检查报告,和外观检查,并必须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并按批抽取试件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试验。

B、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焊渣等,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均应清干净。

C、钢筋绑扎采用铅丝绑扎及电弧焊各别点焊加强方式。

D、绑扎钢筋时,钢筋的品种、规格、根数必须按照设计要求。

E、钢筋的切断按钢筋配料表上规定的级别、直径、尺寸等进行。

对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短搭配、统筹排料;先断长料,后断短料,以减少短头和损耗。

F、钢筋切断过程中如发现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等,必须切除。

切断后钢筋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钢筋长度偏差不要小于±10mm。

G、垫块材料采用采购经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局检验中心检测合格的专用的铁路桥梁高性能混凝土保护层垫块产品。

H、电弧焊接钢筋接头的缺陷和尺寸允许偏差如下表1

表1

类别

项目

允许偏差

电弧焊接头

焊缝高度

+0.05d~0

焊缝宽度

+0.1d~0

焊缝长度

-0.5d

咬肉深度

0.05d且不大于0.5mm

在长2d的焊缝表面上,焊缝气孔夹渣

数量

2个

面积

6mm2

I、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如下表2

表2

序号

名称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L≤5000

L>5000

1

受力钢筋全长

±10

±20

尺量

2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3

箍筋内净尺寸

±3

注:

L为钢筋长度(mm)。

2)模板

A、模板安装必须稳固牢靠,接缝严密,不得漏浆(接缝处贴3mm的海绵条止浆,底角也要采用海绵条止浆)。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浇筑混凝土前,模型内的积水和杂物应清理干净。

B、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相关专业验收标准有特殊规定外应符合表3。

表3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模板全长

+10,-5

尺量,不少于3处

2

模板宽

±5

尺量,不少于3处

3

模板平整度

2

2m靠尺和塞尺不少于3处

4

轴线横向偏移

±10

尺量每边不少于2处

5

顶面高程

±10

测量

6

相邻两块高差

3

尺量

7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尺量

8

模板接缝宽度

2

尺量

注:

中交要求:

竖墙防护墙:

面板平整度1mm/m,其它尺寸控制在±2mm。

高差控制在±5mm,相邻两块高度和相邻两块表面高低差1mm。

(按照中交文件执行)

遮板:

模板加工容许误差:

面板平整度控制在1mm/m,长度容许误差范围0~-2mm,其它尺寸控制在±2mm。

(按照中交文件执行)

C、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留置除相关专业验收标准有特殊规定外,其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4。

表4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预留孔洞

中心位置

10

尺量

尺寸

+10

0

尺量不少于2处

2

预埋件中心位置

3

尺量

3)混凝土

A、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砂、石、水、掺和料及添加剂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严格按照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混凝土按照有关规范规定的方法和频率进行检测,确保混凝土的耐久性。

B、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和养护。

C、预制和现浇混凝土结构物上不得出现有外露的未经防护处理的金属构件或钢筋露头。

混凝土施工不得出现露筋、孔洞、蜂窝、松顶等,混凝土内不得夹有杂物,不得出现局部疏松现象。

D、混凝土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应适应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保证浇筑过程连续进行。

运输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不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

当运至现场的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时,应在浇筑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搅拌,但不得再次加水。

E、雨季砼施工,有雨蓬、塑料薄膜等苫盖设施。

F、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d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高于30℃时,应采取夏期施工措施。

G、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偏差应符合表5。

表5

序号

原材料名称

允许偏差(%)

1

水泥、矿物掺和料

±1

2

粗、细骨料

±2

3

外加剂、拌和用水

±1

注:

①各种衡器应定期检定,每次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保证计量准确;

②当遇雨天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含水率检测次数,并及时调整水和骨料的用量。

H、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环境条件、工作性能要求等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I、混凝土拌制过程中,应对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进行测定,测定值应符合理论配合比的要求,偏差不宜大于±20mm。

J、混凝土拌和物的入模含气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K、冬期施工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夏期施工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高于气温且不宜超过30℃。

L、湿接缝处的混凝土表面,在后浇混凝土前应进行凿毛处理并充分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M、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和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N、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混凝土养护期间,混凝土内部温度不宜超过60℃,最高不得大于65℃,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宜大于20℃,养护用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

自然养护时:

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对混凝土进行保水潮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

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禁止洒水。

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O、拆模时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得大于20℃,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前不得拆模。

P、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抗压强度标准条件养护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样制作,其试件的取样与留置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现浇混凝土的每一结构部位,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试件。

标准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按设计要求、相关标准规定和实际需要确定。

Q、结构外形尺寸偏差和检验方法除相关专业技术条件、验收标准有特殊规定外,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轴线位置

10mm

每边尺量不少于2处

2

表面平整度

8mm

2m靠尺、塞尺测量不少于3处

3

高程

±10mm

测量不少于2处

4

垂直度

1/1000

吊线尺量

5

截面尺寸

+20,0mm

尺量不少于3处

6

预留孔洞

中心位置

15mm

尺量

尺寸

+10,0mm

7

预埋件中心位置

5mm

尺量

 

 

6、施工程序及技术操作要点

6.1遮板预制及安装

6.1.1预制箱梁遮板一般有两种类型,F1型和F2型。

F1型为中间标准节,长1996mm,混凝土方量为0.31m³,F2型为两端头节,长1326mm,混凝土方量为0.21m³。

遮板高为730mm,上口宽300mm。

每孔箱梁相邻两块遮板间留有4mm缝隙作为温度伸缩缝,相邻2孔箱梁之间遮板留有40mm缝隙。

在接触网支柱基础处采用2块F6型(长1996mm,遮板在接触网支柱处的上口宽度为150mm,其长度为498mm);在下锚拉线基础处基础处采用1块F7型(长1996mm,遮板在接触网支柱处的上口宽度为250mm,其长度为400mm)。

6.1.2遮板预制和运输

遮板采用C40混凝土,在梁场集中预制,采用钢模板,分为底模和侧端模两部分,钢筋采用在胎具上整体绑扎完毕后再入模安装。

遮板一般施工流程为:

清理底模→安装钢筋→合侧端模→浇筑混凝土→养生→拆除侧端模→吊装遮板出底模到存放区域进行洒水养护。

在常温下,浇筑混凝土后18h即可拆除侧端模,混凝土龄期达到36h后即可吊装遮板出底模,所以一般底模和侧端模按2:

1配置。

遮板预制时必须保证遮板的成品尺寸和外观质量,以满足现场安装线性和美观要求。

桥梁遮板的运输采用平板车运输、汽车吊进行装卸的方式进行。

6.1.3遮板运输及安装

遮板通过叉车运输到桥下,利用桥上自制小龙门吊机或桥下汽车吊机吊装遮板上桥,桥面采用小平板汽车运输,现场采用汽车吊机或小龙门吊机直接安装到位。

遮板安装时从箱梁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吊装摆放,精确对位后将遮板预埋筋与梁上竖墙A预埋钢筋焊牢。

遮板安装时要保证整体线形顺直,缝隙均匀。

6.2电缆槽盖板运输和安装

6.2.1电缆槽盖板为采用RPC预制盖板,分为通讯、信号电缆槽盖板和电力电缆槽盖板两大类,盖板0.5m为一个单元,设6mm断缝,板宽494mm,梁端处根据桥跨的不同设置配板。

通讯、信号电缆槽盖板均采用D型,桥上设置接触网基础和下锚拉线基础时,电力电缆槽盖板采用C型,设置插板式声屏障时,电力槽的一般位置采用E型。

6.2.2施工电缆槽盖板时,应注意电缆槽盖板顶面应设置横向波纹或凹槽,一方面可起到防滑作用,另一方面对盖板方向进行标识,避免放错。

在盖板各方向的交角处应设置倒角,以避免盖板的损坏。

6.3防护墙施工

6.3.1防护墙底宽250mm,顶宽200mm,为C40钢筋混凝土。

无砟轨道直线地段防护墙高度为775mm,曲线内侧防护墙高度为775mm,曲线外侧防护墙高度为950mm,直曲线过渡段及不同曲线半径时,防护墙高度根据轨顶高程进行相应调整。

6.3.2防护墙为现场浇筑,其施工工艺流程见桥面防护墙施工工艺流程图。

 

 

6.3.3防护墙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箱梁施工过程时,在防护墙相应部位预埋钢筋,以确保防护墙与梁体的整体性。

根据贯通的中线,按防护墙的设计位置,把防护墙的内外线定位于桥面上。

除接茬部位混凝土的松散颗粒,并凿除超限部分的混凝土。

防护墙预埋筋整理竖直,并进行除锈处理。

6.3.4钢筋加工与绑扎

防护墙顶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一般控制在3cm左右,钢筋绑扎时应留出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钢筋的交叉点应用铁线绑扎结实,其接头在防护墙中沿纵向交叉布置,绑扎用的铁丝要向内弯,不得伸向保护层内。

保证整条防护墙钢筋的线型、高度一致。

接地钢筋应与梁体预留钢筋进行连接,并引至防护墙顶部。

梁端防护墙应应根据设计图纸要好做好接地端子的埋设。

6.3.5模板安装

防护墙模板为已设计断缝为界隔开的大块定型钢模。

模板安装前将钢筋绑扎完毕,预埋筋与墙身钢筋焊接牢固。

模板断缝处采用三块厚度之和等于设计断缝厚度10mm的钢板填塞,其中中间一块钢板设计为便于拆模的可抽拔式,拆模时首先拔出中间一块,然后拆除其余两块。

模板安装前,先要对模板进行清理、除锈。

满涂脱模剂,并安装好泄水孔模具。

模板安装必须保证防护墙在整座桥范围内线型及顶面标高顺接。

待模板安装均符合设计要求后,通过拉杆、顶撑、紧旋器把模板固定牢靠。

同时,用砂浆把模板底部封堵密实,严防漏浆。

在对应桥面排水孔的位置防护墙的底部应设置过水孔(15×20cm)

6.3.6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车辆从桥头上桥运至混凝土等浇地点,直接入模。

混凝土的振捣用插入式振动棒,其移动距离不得大于30cm,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宜为10cm,捣固时,振动棒要快插慢提,以排除混凝土中的空气,减少混凝土表面气泡,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为20s~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浮浆为度。

在模板侧面设计顶面标高位置标示标高控制线,表面收浆时准确控制顶面标高在混凝土浇筑至设计标高后,应将其顶面用抹刀抹平,待混凝土缩水后就进行第二次抹面,保证全桥的防护墙顶面平整、光滑。

混凝土浇注完毕,表面及时覆盖,避免日晒或风吹。

混凝土初凝前覆盖物不得接触混凝土表面。

混凝土初凝及拆模后养护采用表面覆盖白色土工布。

带喷头的洒水车巡回洒水,保持养护期间混凝土表面湿润。

6.3.7防护墙断缝的形成

梁体浇筑时预埋防护墙预埋筋,防护墙每2m设一断缝,泄水孔处进行防水处理。

防水层施工时应注意附加层及防水封边的处理。

在每孔梁的梁端防护墙上设置过人槽口,以方便作业人员通过。

为了便于桥面防水层的铺设,在防护墙内侧根部设置30×30mm的倒角。

在防护墙混凝土浇筑完毕4h~5h后,应立即进行断缝钢板的抽拔,抽拔时间要灵活掌握好,抽拔过早易破坏防护墙混凝土,过晚则待混凝土完全凝固增加了抽拔的困难。

断缝形成后采用油毛毡填塞,并在防护墙下端泄水孔周围涂防水涂料。

6.3.8混凝土的养护、拆模及修补。

当防护墙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对其顶面加以覆盖,并加强对混凝土的洒水养护,天气炎热时还应逐段覆盖洒水养护,洒水次数以混凝土表面潮湿、湿润为度,并保证自然养护在7天以上,避免由于养护不及时、不到位而导制墙体表面出现裂纹。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60%时方允许拆模,拆模后及时对防护墙混凝土表面的气泡、局部气泡、底脚砂浆进行凿除、修补,保证防护墙的平直、光滑、色泽一致、外形美观。

6.4电缆槽竖墙施工

6.4.1电缆槽施工时先现浇竖墙,再施工电缆槽内防水层,最后安装盖板。

电缆槽2道竖墙可分条现浇也可整体一次现浇,一般采用2道一次现浇的施工方法。

其施工步骤为:

清理调整竖墙预留钢筋→梁体接触面凿毛→绑扎竖墙钢筋→安装竖墙模板→浇筑竖墙混凝土→养护→拆模→电缆槽基底处理→电缆槽内防水层施工→安装电缆槽盖板。

6.4.2竖墙施工方法

竖墙和防护墙外侧错台处共同支撑盖板,为保证盖板安装的平稳性,竖墙顶面标高应与防护墙外侧错台标高一致,因而在安装竖墙模型时,可采用水平尺控制竖墙模型顶面标高。

竖墙采用钢模板,每2m设置一个断缝,先施工竖墙A,竖墙A顶面标高与遮板顶面标高一致,施工竖墙A时,不得影响遮板位置,竖墙A施工完毕后,可施工竖墙B,竖墙B顶面标高与竖墙A以及防护墙错台处标高一致,可采用水平尺控制。

竖墙砼浇筑完毕后对其表面进行二次收面,保证表面平整。

电缆槽内保护层采用C40钢纤维砼,施工保护层前要清除防护墙和竖墙角落浮碴、杂物,以便于作防水层,聚丙烯纤维砼表面用抹子抹平以利排水。

竖墙B根部,对应防护墙过水孔位置设置100mm×150mm(长×高)的过水孔。

根据通讯、信号、电力电缆接地的需要在竖墙的相应部位设置预留孔。

6.5接触网支柱、拉线基础

6.5.1在设计有接触网支柱、拉线的位置,预制梁时已预埋梁内预埋钢板及锚固螺栓。

施工时,清理干净接触网基础底面混凝土浮渣及其它杂物,矫正预埋接触网基础及拉线基础钢筋,钢筋应与人行道遮板或声屏障的连接钢筋绑扎牢固,绑扎基础钢筋并安装上顶面预埋钢板,安装支撑牢固接触网基础模板,浇注基础混凝土。

浇注过程中随时注意预埋钢板及螺栓的位置,确保顶面预埋钢板水平和预埋螺栓垂直。

6.5.2施工前对基础面以下150mm范围内螺栓及外露部分采用多元合金共渗+达可乐技术+封闭层处理,预埋钢板采用多元合金共渗+封闭层处理。

6.5.3下锚拉线基础中心与相应下锚支柱中心的连线应平行于线路中心线,位于平坡或纵坡上的桥梁,支柱基础面应保持水平,预埋钢板应与基础顶面齐平,预埋锚栓应保持与基础水平面垂直,锚栓顶部偏离垂直位置的距离误差不大于1mm,下锚拉线基础钢筋应与人行道遮板或声屏障的连接钢筋绑扎牢固,其混凝土浇筑应与人行道遮板或或声屏障的安装同时进行。

6.6防水层及保护层施工

桥梁顶面应在双线底座板之间及底座板与防撞墙之间进行防水,防护墙内侧应设置喷涂防水层。

喷涂型防水材料的技术指标应满足《客运专线铁路常用跨度桥梁桥面附属设施》及《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修订稿)的要求,特别注意防水材料的耐磨及抗紫外线照射的性能满足所在环境使用要求。

施工中应注意防护墙内侧的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铺设时机选在CRTS-Ⅰ型双块式轨道板铺设施工完成后进行。

主桥面防护墙内侧桥面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基层处理剂+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护墙外侧电缆槽内涂刷直接用于作防水层的聚氨酯防水涂料,防水涂料上覆盖纤维混凝土保护层。

其材料的规格及技术要求参见《常用跨度梁桥面附属设施》(通桥[2008]8388A)防水体系说明表5、表6、表7的详细说明。

6.6.1混凝土基层面的验收。

6.6.1.1防水层施工前先对基层面进行验收,桥面混凝土基层表层质量符合TB/T2965规定的要求,其平整度用1m直尺检查,空隙只允许平缓变化,且不大于3mm。

6.6.1.2基层做到坚实、平整、无尖锐异物、不起砂、不起皮及无凹凸不平现象,对于混凝土因养护不够等原因造成的强度不足,起砂等现象采用合适机械打磨,直至露出坚硬的基面,过于光滑的基面则采用打磨机磨粗,如果基层表面高低不平或凹坑较大时,采用1:

2.5砂浆找平。

6.6.1.3防护墙、竖墙需做防水层部位应无蜂窝、麻面。

对蜂窝、麻面作填补前,清除蜂窝、麻面中松散层、浮渣、浮灰、油污等。

对蜂窝麻面进行填补,在水泥砂浆、水泥净浆中加适量水溶性胶粘剂以增强水泥砂浆、净浆与基底的链接。

6.6.1.4涂刷基层处理机前基层应保持干燥,基层干燥鉴别的一般方法可凭经验肉眼观察,将1m见方的卷材覆盖在基层表面上,静置2-3h,若覆盖表层无水印,即视为符合要求,可进行铺设卷材防水层施工。

6.6.2防水卷材铺贴。

6.6.2.1备好防水卷材,基层处理剂、密封膏、圆形搅拌桶、220V电源、小平铲、凿子、吹尘器、扫帚、滚动刷、毛刷、弹线盒、剪刀、壁纸刀、卷材铺展器、多头喷灯车、喷灯、钢压辊、小压辊。

6.6.2.2防水层铺设施工环境温度不宜低于零下20℃;

6.6.2.3涂刷高聚物改性沥青基层处理剂,用量为每平方不少于0.4Kg.施工方法是用长柄刷进行涂刷,要求涂刷均匀,不露底面、不堆积,待处理剂达到干燥程度方可施行热熔施工。

6.6.2.4防水卷材纵横向搭接长度均不小于100mm,在已涂刷基层处理剂并干燥的基层表面,留出搭接缝尺寸。

6.6.2.5卷材铺粘采用多台喷灯同时烘烤热熔铺贴卷材。

卷材铺贴应从一端开始,桥面横向由底向高顺序进行,点燃喷灯,烘烤卷材底面的沥青层及基层上的处理剂,烘烤必须均匀,将卷材底面沥青层溶化后,即可向前滚铺。

为保证卷材与基层的粘结,卷材热熔铺贴过程中,边贴边滚压排气粘合,滚压工具可采用15-20Kg重,1m长,直径为15cm的钢棍。

6.6.2.6卷材底面溶化后以沥青接近流淌、呈黑亮色为度,不得过分加热或熔穿卷材,卷材搭接处上层和下层卷材应完全热熔粘合,以办证搭接处粘贴牢固,搭接缝处有自然溢出的热融沥青为准。

6.6.2.7防水卷材在桥面铺设至防护墙根部。

对于桥面排水口、吊装孔等西部节点,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涂刷封边。

保护层接缝处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进行封边处理。

6.6.2.8卷材普铁道梁体周边收口部位时,滚压后有自然溢出的熔融沥青条为准。

6.6.2.9制作防水层时不允许流溅或因其他原因而污染梁体。

防水层铺贴完成后30分钟,即可浇筑保护层。

6.6.3聚氨酯防水涂料的涂刷施工。

6.6.3.1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时,基层表面不得有明水,严禁雨中施工,防水层铺设施工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基层应平整、清洁、牢固、坚实、充分干燥,无尖锐角,做好节点处圆弧处理。

6.6.3.2涂层厚度和用量,聚氨酯防水涂料总涂层厚度不得小于2.0mm,每平方米用量约2.4Kg。

6.6.3.3施工方法与要求。

采用人工涂刷方法施工,采用金属锯齿板将涂料均匀涂刷于基层表面。

按照产品说明,将涂料先主剂、后固化剂的顺序将液体倒入容器,并充分搅拌混合均匀,搅拌转速200~300转/分,拌时间为3~5分钟。

配置好的涂料在20分钟内使用完毕,随配随用。

涂刷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使用平板在基面上刮涂一层厚度0.2mm左右的涂膜,1~2小时内使用金属锯齿板进行第二次刮涂。

对竖墙、防护墙垂直部位使用毛刷或辊子先行涂刷,平面部位在其后涂刷。

涂刷完后在自然环境下固化。

施工时环境温度不低于5°C,喷涂后4h或涂刷后12h内防止霜冻、雨淋及暴晒。

6.6.4保护层施工。

6.6.4.1纤维混凝土采用强制拌制,将石子、砂子、水泥、水、减水剂和纤维同时导入教班级中,搅拌时间不少于3min,并拌合均匀。

6.6.4.2将混合均匀的纤维混凝土铺在梁体防水层上,用平板振捣器实,在拉动平板振动器时速尽量缓慢,使纤维混凝土的振捣时间达到20s左右,并无可见空洞为止。

6.6.4.3混凝土接近初凝时方可进行抹面,抹刀尽量采用光滑以免带出纤维,不得过量加水,抹面次数控制在一定数量。

6.6.4.4桥面保护层纵向每隔4m设置一道断缝,在梁体中性线处设置纵向断缝,断缝宽度10mm,深约20mm,当保护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时,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将断缝填实、填满。

填充时不得污染梁体及保护层。

6.6.4.5混凝土面浇筑完成后,采取必要的保水养护措施,避免失水太快,自然养护时,桥面采用草袋覆盖,并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

桥面混凝土洒水次数应能保持表面充分潮湿,当环境对湿度小于40%时,自然养护不小于28d,相对湿度60%以上,自然养护不小于14d。

防水层及保护层在电缆槽竖墙、防护墙施工后进行铺设,无砟轨道施工时,应注意加强桥面连接处的防水处理,并应根据轨道专业要求在梁体预制时预留与无砟轨道底座连接的套筒。

6.6.5原材料

A防水涂料采用聚氨脂防水涂料,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GB/T19250-2003的要求及本设计规定。

B粘结剂采用直接用于作防水层的聚氨酯涂料,技术要求符合本规定。

C未启封产品的有效期为1年。

D产品采用密闭的容器包装。

运输途中防止日晒雨淋,禁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