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等三县市学年高三过程性检测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22227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66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等三县市学年高三过程性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等三县市学年高三过程性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等三县市学年高三过程性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等三县市学年高三过程性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等三县市学年高三过程性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等三县市学年高三过程性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等三县市学年高三过程性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等三县市学年高三过程性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等三县市学年高三过程性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等三县市学年高三过程性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等三县市学年高三过程性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等三县市学年高三过程性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等三县市学年高三过程性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等三县市学年高三过程性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等三县市学年高三过程性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等三县市学年高三过程性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等三县市学年高三过程性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等三县市学年高三过程性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等三县市学年高三过程性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等三县市学年高三过程性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等三县市学年高三过程性检测生物试题.docx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等三县市学年高三过程性检测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等三县市学年高三过程性检测生物试题.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等三县市学年高三过程性检测生物试题.docx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等三县市学年高三过程性检测生物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等三县市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过程性检测生物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是导致多种消化道疾病的首要致病菌。

因尿素可被Hp产生的脲酶分解为NH3和14CO2,因此体检时可让受试者口服C标记的尿素胶囊,再定时测定受试者吹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14CO2,即可测定Hp感染情况。

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感染者呼出的14CO2是由人体细胞中的线粒体产生

B.Hp蛋白质的合成需利用人体细胞提供的氨基酸

C.Hp脲酶基因的转录产物,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

D.脲酶的合成不需要线粒体提供ATP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能够进行神奇而复杂的生命活动。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外膜上有核糖体,能与内质网相连

B.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各种细胞器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C.细胞骨架与细胞迁移、囊泡运动、染色体分离都有关

D.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可保证细胞不受外界任何干扰

3.图甲为研究渗透作用的装置(a和b均为蔗糖溶液,c允许单糖通过),图乙表示实验结果。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中漏斗液面不再变化时,b液体的浓度等于a液体的浓度

B.据图乙,漏斗里溶液的吸水速率会下降为零,此时c处不再有分子进出

C.若t2时刻在b中加入蔗糖酶,则h会先上升后下降

D.若t2时刻在a中加入蔗糖酶,则h一定会下降

4.科学家将番茄和水稻幼苗分别用培养液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番茄吸收水的速率快于吸收Mg2+的速率

B.水稻运输SiO44-的载体多于运输Mg2+的载体

C.番茄培养液中补充适量Mg2+有幼苗利于幼苗生长

D.一段时间后,水稻和番茄将会首先出现缺水症状

5.下图表示蔗糖分子在叶肉细胞内合成后经跨膜运输至筛管内的过程,最终转运至其它部位贮存、利用。

据图分析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蔗糖和K+的运输都属于主动运输,但运输动力不同

B.叶肉细胞保持较高的pH有利于蔗糖分子运出

C.蔗糖载体和ATP酶功能的差异,取决于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

D.若将该叶肉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可能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6.科学家设计的仅1纳米宽的分子转子,与特定的靶细胞结合后,该转子可由紫外光驱动,能以每秒200~300万的转速进行旋转,从而在单个细胞的膜上钻孔。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通过分子转子,有望将治疗试剂运送到癌细胞诱导其凋亡

B.分子转子通过改变细胞膜分子的排列而完成钻孔

C.能否成为分子转子的靶细胞,很可能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关

D.通过分子转子得到的细胞膜上的钻孔功能与通道蛋白完全相同

7.下图表示酶促反应速率在最适温度和PH值条件下,随反应物浓度变化的曲线。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如果A点时温度升高10℃,曲线上升幅度将变大

B.与A点相比,B点时的酶活性更高

C.B点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反应速率会加快

D.如果B点时适当降低PH值,会使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

8.ATP作为细胞的“能量”货币,是由其分子结构决定的。

ATP是由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核糖和三个相连的磷酸基团构成,这三个磷酸基团从与分子中腺苷基团连接处算起,依次分别称为α、β、γ磷酸基团。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γ磷酸基团具有较高的转移势能,因此ATP分子中只有磷酸基团能够水解

B.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的速率

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ATP的合成速度大于分解速度

D.神经元兴奋时,Na+内流和释放神经递质均需ATP水解供能

9.细胞呼吸是细胞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以下有关细胞呼吸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叶肉细胞进行细胞呼吸产生的ATP,不能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B.真核生物的所有细胞都能够进行有氧呼吸

C.所有的原核生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因为细胞内不含有线粒体

D.中耕松土、适时排水与储藏粮食、蔬菜的措施依据的原理相同

10.下图表示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土壤中缺乏镁时,植物新叶对420m~470nm左右波长的光的利用量比老叶更少

B.用纸层析法离色素后得到的色素带的宽度,反映了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大小

C.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吸收的不同波长的光都可以用于光合作用,且在转化光能过程中会引起叶绿体基质PH值发生变化

D.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植物叶片,得到的光合作用产物完全相同

11.成体秀丽隐杆线虫的发育过程共产生1090个体细胞,其中131个体细胞凋亡后消失。

科学工作者在研究过程中不仅发现了能够识别靶蛋白天冬氨酸特异性肽键的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s),而且还发现了线虫中控制细胞凋亡的关键基因(ced-3、ced-4、ced-9)及其相互作用。

下列关于caspases和凋亡关键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caspases是一类能够水解特定位置肽键的水解酶

B.若ced-3或ced-4突变后,原先应该凋亡的131个细胞依然存活,则说明ced-3和ced-4是线虫发育过程中细胞凋亡的必需基因

C.caspases切割天冬氨酸特异性肽键将会使靶蛋白完全水解形成氨基酸

D.若ced-9突变后导致所有细胞在胚胎期死亡,则说明ced-9的功能是抑制细胞的凋亡

12.细胞自噬是细胞通过溶酶体与双层膜包裹的细胞自身物质融合,从而降解细胞自身物质的过程。

下图表示细胞自噬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动物细胞中会持续的以较高的速率进行自噬过程

B.自噬体中的双层膜只能来自于内质网膜

C.细胞营养匮乏会减弱自噬过程

D.细胞质中的错误折叠蛋白质可通过细胞自噬过程进行降解,表明细胞自噬可能是进化过程形成的一种重要细胞保护机制

13.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片段,经常被比做鞋带两端防止磨损的塑料套。

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缩短一次,当端粒不再缩短时,细胞就无法继续分裂而死亡。

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复合物,具有逆转录酶的性质,含有引物特异识别位点,能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并加到染色体末端,使端粒延长,从而延长细胞寿命。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端粒酶可以使端粒伸长,细胞分裂次数增多

B.由于正常体细胞中端粒酶不具活性,所以新复制出的DNA与亲代DNA完全相同

C.细胞中的端粒长度与细胞增殖能力呈正相关

D.抑制癌细胞中的端粒酶活性,可减少癌症患者体内的癌细胞数量

14.鸡爪与鸭掌的最大不同在于,鸡爪的趾骨间没有蹼状结构,但在胚胎发育形成趾的时期,这两种动物的趾间都有蹼状结构。

为了探究蹼状结构的形成和消失是如何进行的,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鸭胚胎中预定形成鸭掌部分的细胞移植到鸡胚胎的相应部位,结果鸡爪长成了鸭掌;②将鸡胚胎中预定形成鸡爪部分的细胞移植到鸭胚胎的相应部位,结果鸭掌长成了鸡爪。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鸡爪胚胎发育时期蹼的消亡是由细胞凋亡引起的

B.据实验分析,可以看出鸡爪与鸭掌的形成过程是由细胞质基因控制的

C.鸡爪蹼的消失更有利于陆地生活,这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D.蹼的消失可能与溶酶体有关

15.选择正确的实验材料,是科学探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新鲜紫玉米粒中的花青素是水溶性的,可以尝试利用水做层析液分离并观察花青素的种类

B.以月季成熟的紫红色叶片为材料,观察表皮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C.用黑藻的叶片进行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叶绿体会干扰对现象的观察

D.制备红细胞细胞膜时,外界溶液浓度低,红细胞一定会吸水涨破

二、多选题

16.某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没有活性称为酶原(zymogen),使酶原转变为有活性酶的作用称为酶原激活(zymogenactivation)下列对酶原激活的理解合理的是()

A.酶原激活需保证合成酶的细胞本身不受蛋白酶的消化破坏

B.使酶原在特定的生理条件和规定的部位受到激活并发挥其生理作用

C.酶原激活过程会导致蛋白质结构的改变

D.酶原激活是生物长期进化过程中对自身的保护性机制和自然选择的结果

17.2006年,安德鲁·法厄与克雷格·梅洛(Craig.Mello)由于在RNAi机制研究中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

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是指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由双链RNA诱发的、同源mRNA高效特异性降解的现象。

下列有关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RNA在细胞中仅发挥翻译模板的作用

B.RNAi过程的高效特异性与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有关

C.RNAi过程干扰了基因的转录过程从而影响相应基因的表达

D.RNAi过程可作为探索基因功能一种研究手段

18.某同学在做“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时,将完全相同的甲、乙、丙、丁四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葡萄糖足够用),分别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维持相同时间,测得实验结果如下表。

分析正确的是()

氧浓度(%)

产生CO2的量

9mol

12.5mol

15mol

30mol

产生酒精的量

9mol

6.5mol

6mol

0mol

A.甲瓶中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等于无氧呼吸速率

B.乙瓶中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大于无氧呼吸速率

C.丙瓶中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2倍

D.丁瓶中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未进行无氧呼吸

19.生物科技小组的同学利用完全培养液,对某种植物离体的叶肉细胞进行悬浮培养,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测定,绘制成如下图所示曲线。

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在35℃时,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B.该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温度对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C.叶肉细胞中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最适温度更高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突然增强光照时,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将增多

20.生物体内连续分裂的细胞,它们的细胞周期是不同步的。

一个细胞的细胞周期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分裂间期又分为G1期、S期和G2期。

为了保证细胞周期的正常运转,细胞自身存在着一系列监控系统(检验点),对细胞周期的过程是否发生异常加以检测。

只有当相应的过程正常完成,细胞周期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运行。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都停滞在G1期

B.若用DNA合成抑制剂抑羟基脲使所有细胞都停止在S期,需要培养的时间至少为G1+G2+M

C.决定细胞是否进入M期的检验点在G2期

D.G1和G2期合成的蛋白质的种类和功能都相同

三、综合题

21.关于真核细胞叶绿体的起源,科学家依据证据提出了一种解释:

约十几亿年前,有一种原始真核生物吞噬了原始的蓝藻(蓝细菌),有些未被消化的蓝藻,能依靠原始真核生物的“生活废物”制造营养物质,逐渐进化为叶绿体,演变过程如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原始真核生物吞噬蓝藻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

被吞噬而未被消化的蓝藻的细胞膜最终演化为_______。

(2)进一步推测,线粒体的形成过程是原始真核生物吞噬______________形成的,其内外两层膜的来源分别是______________。

(3)叶绿体基因和线粒体基因无遗传效应片段的比例,比真核细胞细胞核中的基因______________(“高”“低”),做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最能被接受的有关病毒与细胞出现先后关系的观点是:

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

病毒出现晚于细胞,做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研究发现,细胞可以通过回收机制使细胞器的驻留蛋白质返回到正常驻留部位。

驻留在内质网的可溶性蛋白(内质网驻留蛋白)的羧基端有一段特殊的氨基酸序列称为KDEL序列,如果该蛋白被意外地包装进入转运膜泡,就会从内质网逃逸到高尔基体,此时高尔基体顺面膜囊区的KDEL受体就会识别并结合KDEL序列将他们回收到内质网。

请据图回答:

(1)图示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ATP由______________产生。

(2)据图分析,该过程能识别与结合KDEL信号序列的受体可存在于______________;KDEL信号序列和受体的亲和力受pH高低的影响,______________(填“高”或“低”)PH能促进KDEL序列与受体蛋白的结合。

(3)据图分析,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膜蛋白中的某些氨基酸能够被一定波长的光激发而发出荧光,当胆固醇与这些氨基酸结合,会使荧光强度降低。

为研究膜蛋白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是位于肽段1还是肽段2,设计实验检测不同肽段的荧光强度变化,结果如图。

据图分析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23.为研究和探索大棚作物的栽培和管理措施,某科技小组的同学在棚内温度30℃条件下,分别测定并绘制了甲、乙两种植物的CO2吸收量与光照强度关系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甲、乙两种植物中,细胞呼吸强度较大的是_______植物;P点时,甲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填“>”、“=”或“<”)呼吸作用强度。

(2)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12h条件下,如果将光照强度控制在高于X、低于Y的区间,经过一昼夜时间,推测甲、乙植物中有机物总量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12h条件下,如果将光照强度控制在Z点,经过一昼夜时间,甲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乙植物的______________倍。

(3)当光照强度达到M时,乙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变化,而甲植物光合作用强度还会继续升高,请从色素和酶两个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甲植物白天处于P点所示光照强度时,叶肉细胞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有______________。

24.图表示果蝇(2n=8)一次细胞分裂某一阶段的核DNA数或染色体组数或染色体数变化情况。

据图回答问题:

(1)若曲线表示DNA含量变化,且a=8,则图示DE形成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则a=_______;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则a=_______。

(3)若着丝粒分裂发生在E点之后,则图示细胞分裂方式为______________。

(4)若CD段没有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现象,则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为______________。

25.秋水仙素(colchicine)是一种生物碱,因最初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Colchicumautumnale)中提取出来,故名秋水仙素。

在农业领域,秋水仙素在较高的浓度范围内(0.2%)可以诱导多倍体的形成。

为研究此浓度之下,秋水仙素对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进行实验如下。

材料与用具:

白皮大蒜鳞茎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广口瓶剪子镊子滴管0.01%和0.1%的秋水仙素溶液、醋酸洋红等

方法步骤:

(1)白皮大蒜鳞茎,去掉外层干枯的鳞片剪去残余老根,培养于清水中,待长出1.5cm左右的根时备用。

(2)大蒜根尖实验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处理后,将根放入蒸馏水中清洗2~3次,放入卡诺固定液中固定24h。

(4)固定后的材料解离3~5min,然后在蒸馏水中漂洗两次,经过醋酸洋红染色5~6min,按常规方法压片,显微镜镜检。

(5)每组处理观察100个左右的视野。

实验结果分析:

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对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有丝分裂指数=视野内观察到的分裂细胞数目/视野内观察到的总细胞数目。

秋水仙素对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的影响

(1)制作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过程中,根尖解离需要用到的试剂是_______;观察时,应选取_______区的细胞。

若装片中的细胞均多层重叠,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写出0.1%和0.01%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均能够促进大蒜根尖细胞分裂的依据______________。

(3)图示有丝分裂指数最大时采取的处理措施是______________。

(4)利用若干条已经培养好的大蒜根尖,写出步骤2中处理大蒜根尖的实验思路:

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分析】

1.线粒体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是进行有氧呼吸和形成ATP的主要场所。

线粒体有内外两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嵴的周围充满了液态的基质。

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和基质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2.核糖体是无膜的细胞器,由RNA和蛋白质构成,分为附着核糖体和游离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所有细胞都含有核糖体。

【详解】

A、感染者呼出的14CO2是由幽门螺旋杆菌产生的脲酶分解尿素产生的,A错误;

B、Hp蛋白质的合成利用了幽门螺旋杆菌自身的氨基酸,B错误;

C、幽门螺旋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故Hp脲酶基因的转录产物在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C错误;

D、Hp细胞是原核细胞,没有内质网,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故脲酶的合成不需要线粒体提供ATP,D正确。

故选D。

【点睛】

2.D

【分析】

1.生物膜系统包括:

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其功能有:

(1)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作用;

(2)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3)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2.细胞膜的功能:

作为细胞边界,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控制物质进出;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3.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详解】

A、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核膜为双层膜,外膜上有核糖体,能与内质网相连,A正确;

B、细胞质分为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各种细胞器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B正确;

C、细胞骨架是蛋白质纤维,与细胞迁移、囊泡运动、染色体分离都有关,C正确;

D、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细胞膜的保护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能保证细胞不受外界任何干扰,D错误。

故选D。

【点睛】

3.C

【分析】

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等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条件是半透膜和浓度差。

分析图示甲图,漏斗内中液面高,说明a蔗糖溶液的浓度高于b蔗糖溶液的浓度。

【详解】

A、图甲中漏斗液面不再变化时,半透膜两侧水分子进出速度相等,但是由于漏斗与装置的液面不一样高,所以膜两侧溶液浓度不可能相等,A错误;

B、乙图中液面高度不变时,c处仍有水分进出,只是达到进出平衡而已,B错误;

C、若t2时刻漏斗中加入蔗糖酶,蔗糖分解为单糖,漏斗内溶液浓度会先上升,由于c允许单糖通过,继而漏斗内溶液浓度会下降,则h将先上升后下降,C正确;

D、若t2时刻a中加入蔗糖酶,蔗糖分解为单糖,烧杯内溶液浓度会先上升,由于c允许单糖通过,继而烧杯内溶液浓度会下降,则h将先下降后上升,D错误。

故选C。

4.A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与起始浓度相比,培养水稻的溶液中Mg2+浓度增加,而SiO44-浓度显著降低,说明水稻大量吸收SiO44-,而吸收Mg2+较少;与起始浓度相比,培养番茄的溶液中Mg2+浓度降低,而SiO44-升高,说明番茄吸收Mg2+较多,吸收SiO44-较少。

【详解】

A、由图可知,一段时间后,番茄培养液中Mg2+低于起始浓度,可见番茄吸收Mg2+的速率快于吸收水的速率,A错误;

B、水稻对SiO44-的吸收明显多于Mg2+,说明水稻运输SiO44-的载体多于运输Mg2+的载体,B正确;

C、由分析可知,番茄吸收Mg2+较多,在其培养液中补充适量Mg2+有幼苗利于幼苗生长,Mg2+可用于叶绿体中叶绿素的合成,C正确;

D、番茄吸收Mg2+的速率快于吸收水的速率,水稻吸收SiO44-的速率快于吸收水的速率,一段时间后,水稻和番茄将会出现缺水症状,D正确。

故选A。

5.B

【分析】

自由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常见的有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常见的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

题图分析,K+运输到筛管,动力是ATP,属于主动运输;蔗糖运输到筛管,需要蔗糖载体,动力是H+浓度差,也是主动运输。

【详解】

A、结合分析可知,蔗糖和K+的运输都属于主动运输,但前者的动力是氢离子的浓度差,后者的动力是ATP,因此二者运输动力不同,A正确;

B、叶肉细胞内H+多(pH低)从而能保证蔗糖输出细胞时的动力,因此,更有利于蔗糖运出叶肉细胞,B错误;

C、蔗糖载体和ATP酶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但其功能有差异,根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原理可推测二者功能的差异在于分子结构不同,C正确;

D、由于细胞膜为选择透过性膜,且细胞膜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因此,若将该叶肉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可能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D正确。

故选B。

【点睛】

6.D

【分析】

1.细胞膜主要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

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2.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2)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详解】

A、分子转子能以每秒200~300万的转速进行旋转,从而在单个细胞的膜上钻孔,据此推测分子转子将治疗试剂运送到癌细胞诱导其凋亡,A正确;

B、因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所以分子转子能通过改变细胞膜分子的排列而完成钻孔,B正确;

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分子转子与特定细胞膜识别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C正确;

D、通过分子转子得到的细胞膜上的钻孔功能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而与通道蛋白的功能无关,D错误。

故选D。

【点睛】

7.C

【分析】

分析图片,该图表示酶促反应速率在最适温度和PH值条件下,随反应物浓度变化的曲线,A点时随着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上升,B点时随着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不再变化,说明反应物浓度不再是限制反应速率的条件。

【详解】

A、酶活性受温度,PH值影响,该图表示的是最适温度下酶促反应,温度升高或者降低都会使曲线下降,A错误;

B、B点时的酶活性与A点相同,B错误;

C、B点时,随着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不再变化,限制酶促反应速率条件可能是酶数量,所以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反应速率会加快,C正确;

D、B点PH值下降,酶促反应速率下降,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条件,考查学生识记及分析能力。

8.B

【分析】

1、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运输方向

高浓度→低浓度

高浓度→低浓度

低浓度→高浓度

是否需要载体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