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部分学校届高三在线考试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5269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潍坊市部分学校届高三在线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东省潍坊市部分学校届高三在线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东省潍坊市部分学校届高三在线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东省潍坊市部分学校届高三在线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东省潍坊市部分学校届高三在线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山东省潍坊市部分学校届高三在线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山东省潍坊市部分学校届高三在线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山东省潍坊市部分学校届高三在线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山东省潍坊市部分学校届高三在线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山东省潍坊市部分学校届高三在线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山东省潍坊市部分学校届高三在线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山东省潍坊市部分学校届高三在线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山东省潍坊市部分学校届高三在线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山东省潍坊市部分学校届高三在线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山东省潍坊市部分学校届高三在线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山东省潍坊市部分学校届高三在线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潍坊市部分学校届高三在线考试历史试题.docx

《山东省潍坊市部分学校届高三在线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潍坊市部分学校届高三在线考试历史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潍坊市部分学校届高三在线考试历史试题.docx

山东省潍坊市部分学校届高三在线考试历史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部分学校2020届高三2月在线考试历史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论语·子路》记载了这样一段对话:

楚国令尹叶公对孔子说:

“我的邻里有个名叫躬的正直人,他的父亲偷了羊,他就去告发。

”孔子说:

“我的邻里的正直人与此不同,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

”这表明孔子

A.反对法家的法治主张B.强调家庭伦理的重要

C.认为法治存在地域性D.主张以仁政代替法治

2.汉元帝初元五年(公元前44年),朝廷下令,民众中有能通一经(儒家经典)者,免除其赋税徭役。

这一政策的推行

A.促使儒学开始走向政治化B.有利于促进民众思想教化

C.保障了社会经济稳步发展D.为察举制推行奠定了基础

3.历史学家钱穆说:

“学术环境不普遍,限于少数私家,而有所谓累世经学。

……天下仕途渐渐走入一个特殊阶层的手里去”。

上述现象得以改变始于

A.秦汉时期B.魏晋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

4.从隋至元“大运河线路的延长以及从人字形到南北贯通的一字型的改变,不仅从空间上拉近了中国南北的距离,更从国家战略格局上促进了传统经济格局和政治地缘格局的改变”,由此可知,大运河的发展

A.解决了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B.带动沿岸出现新的生产关系

C.影响了古代政治中心的转移D.连接南北区域促进文化趋同

5.宋代书院非常重视历史教育。

朱熹认为学生应该“多读经史,博通古今”才能有可能有为于时,有补千世;陆九渊则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汉书·食货志》《周官·考工记》。

据此可知,二人在教学理念方面的相同之处是

A.经世致用B.修身明理C.鉴戒资政D.知行合一

6.从表中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历史研究中,可以得出

南宋陆九渊

王安石“盖世之英、绝俗之操”“英特超迈,不屑于流俗”

20世纪50年代漆侠

王安石变法“加强宋封建统治和维护地主阶级广泛利益”

改革开放以来王曾瑜

“王安石变法的重点,是加强对贫民下户剥削和镇压……使人民支付了重大的代价和牺牲。

A.历史解释带有时代的选择性B.时间越久远历史研究越复杂

C.研究者的史观左右历史事实D.历史研究方式决定历史结论

7.下表为晚清驻外公使知识结构统计表,据此可知晚清(  )

翰林

进士

举人

优廪

副贡

荫生

监生

附生

例附贡

捐监

新式学堂

1875—1894

7

1

6

2

2

1

2

2

2

0

1894—1900

2

0

3

2

0

0

0

0

0

1

1901—1911

2

0

6

0

4

1

0

1

0

6

A.新式人才成为官吏主要来源B.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C.摆脱了天朝上国的思想观念D.外交官群体走向近代化

8.梁启超在《二千五百年儒学概略》中指出:

“儒家在北朝时专讲注疏(注:

对经书字句的注解。

疏:

对注的注解),中唐以后,要把春秋三传,束之高阁;……儒家在北朝时,专讲训诂名物,中唐以后主讲明心见性(明心见性:

佛教用语)。

”材料认为

A.北朝时期开始出现“三教合归儒”的现象

B.北朝至唐,儒学失去了正统思想的地位

C.“理学”和“心学”实际上兴起于中晚唐

D.时代的变化深刻影响着儒学的发展

9.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清政府的国防战略逐渐由原来的重“塞防”轻“海防”转变为“海防”和“塞防”并重,并最终形成了“三洋设防,北洋为重”的海防格局。

这一变化是基于

A.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深刻教训

B.海疆与京畿地区的安全考虑

C.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建与发展

D.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反应

10.有学者列下表对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进行成本分析。

通过表格分析可知

面临的问题

解决办法

成本

缺少铁矿砂

从120公里外的湖北大冶运输

60两白银(每吨)

缺少焦煤

从河北开平运输或从国外进口

16两白银(每吨)

厂址位于大别山麓的低洼潮湿地带

填土、垫高地基建厂

30万两白银

A.近代工业刺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B.近代工业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C.近代工业创办克服了诸多困难

D.洋务派官僚草率决策影响企业效益

11.有学者认为,对新文化运动的研究具有“返本以开新”的特殊意义。

回眸近代百年的中国历史,这场运动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思想观念体系及中国历史的走向。

该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

A.推动了文学革命与文化平民化

B.“民主”、“科学”引领了价值理想和文化精神

C.改造中国已经从器物层面推进到制度层面

D.在意识形态领域对封建旧礼教进行了全面清算

12.苏格拉底在传道解惑的时候分文不取,安提丰质疑苏格拉底的生活因此穷困潦倒。

苏格拉底回答道:

“我没有收取酬金的欲望,所以我会选择我讲授的对象,对于那些我不喜欢的人,我会选择不为他们服务。

”这反映出苏格拉底

A.主张扩大受教育范围B.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

C.重视人的素质和内涵D.继承智者学派的教育理念

13.俄国学者米格拉尼扬说,在确定新社会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在党和国家领导人中间,占优势的是这样一种观念:

俄国应当走条不同于欧洲的现代化道路,以便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一个强盛的世界大国后解决肩负的救世任务”。

由此可以推知,当时俄国

A.全面的工业国有化即将实施B.广大农奴获得自由和土地

C.粮食税逐步取代余粮征集制D.筹划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14.如图是一幅二战时期的美国漫画,图中动物形象及其腿部所系重物分别标注“JAPAN”“CHIAN”,所举牌中文字是“美国佬,如果我能脱身,看我怎么收拾你!

”。

该漫画旨在

A.谴责日本发动罪恶的太平洋战争

B.肯定中国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C.号召美军在太平洋地区由守转攻

D.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对中国的援助

15.如表为二战后美国部分科研机构或职位设立时间表

该表格说明,二战后美国

A.国家干预继续推行B.科技发展主要服务冷战

C.科技发展领先世界D.推动了知识经济的诞生

二、材料分析题

16.材料一隋唐科举考试中,进士科所试内容有诗赋、策问、帖经、杂文等。

科举制的推行,突破了门阀世胄的垄断,“唐世科举之柄,颛付之主司,仍不糊名”,考官取人不能不顾众望所归者,名声往往是考虑因素之一。

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隋唐至宋,官僚政治因科举逐步加强完善,贵族政治逐步被弱化和改造,官僚政治由门第至上向科第至上演进。

宋代实施“糊名”“誊录”“锁院”和殿试,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

读书人和士大夫能否保持其身份地位,一概以科举为转移,官僚政治内部非身份性平等竞争增加,血缘贵族特权淡化。

——摘编自李治安《关于秦以降皇权官僚政治与贵族政治的复合建构》

(1)据材料一、二,指出宋代科举制出现了哪些变化。

(2)结合王安石变法,说明这一时期科举制的主要作用。

17.材料清政府巡洋制度的恢复鸦片战争前,英国鸦片贩子为维持鸦片走私,极力勾结和支持中国鸦片走私犯釆用各种非法手段,将鸦片向中国沿海地区输送,建立了遍布沿海的走私网络。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内外洋面海匪活动十分猖獗,1843年,广东署龙门协副将张斌禀报,巡洋船在南沙尾外洋猝遇海盗船,被海匪围攻,炮位和关防被海匪抢走。

1857年年初,海运漕粮连连被海匪抢劫,引起清廷震怒。

官方釆取多种措施,试图恢复水师巡洋制度,诸如谕令提镇大员必须亲自巡洋,重新修订水师巡洋会哨章程,千方百计整修战船炮械等,但收效甚微,事实证明清水师无力镇压海匪活动。

面对国内外压力,福建和广东的一些官员开始与英军尝试合作。

英国兵船以“帮同剿捕”海匪为名,公开庇护鸦片走私贸易。

最典型的案件莫过于1856年的“亚罗号”事件。

事实证明,无论是内部执行者的各种惰性,还是外部施加的侵害,都在不同程度上销蚀和损害了水师巡洋制度。

——摘编自王宏斌《论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海患与水师巡洋制度之恢复》

(1)据材料指出清政府恢复巡洋制度的原因。

(2)据材料概括中英联合镇压海匪带来了哪些危害?

18.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到1978年主要产品产量是:

粮食6095.3亿斤,棉花4334万担,纱238.2万吨,布330.9亿尺;粗钢3178万吨;原煤6.18亿吨,原油10405万吨;铁路营业里程5.17万公里。

各类轻重工业产品的生产能力和交通运输能力都有显著增长。

1978年,我国基本普及小学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5%。

在改革开放前夕,中国按人均收入排在世界最贫穷国家之列,而我国的教育发展却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民文化素质显著提高。

——摘编自李文《新中国改革开放前打下的坚实基础》

(1)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在改革开放前打下了哪些坚实基础?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保障尚属空白,党和政府釆取了一系列保障人民生活安定、社会发展的政策。

2021年末,全国共有1008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520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55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年临时救助1075万人次。

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开始逐步健全,建立了以养老保险为重点的各类社会保险开始惠及全体城乡居民,传统意义上的劳动保险开始真正转变为普惠型的社会保险。

据统计,截至2021年末,全国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3.3万个,其中养老服务机构3万个,儿童服务机构664个;设有社会服务床位782.4万张,其中养老服务床位746.3万张,儿童服务床位10.4万张;建有社区服务中心2.7万个、社区服务站14.5万个。

(2)据材料二分析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及作用。

三、论述题

19.世界市场的总体形成,经历了从15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400多年的时间。

阶段

状况

关键词

第一阶段

初步形成

物种大交换、三角贸易、商业革命

第二阶段

迅猛发展

机器大工业、产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

第三阶段

总体形成

垄断资本、第一次世界大战

——据栾文莲《全球的脉动一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与经济全球化问题》整理

从上表中任选一个阶段,指出该阶段的起止年代,并补充相关史实,围绕世界市场的发展进行相关论述。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事件

19世纪初

1811年,诺丁汉郡的袜商不顾行业规矩,生产一种劣质长筒袜,压低袜子价格,严重冲击了织袜工人的正常收入。

一些织工秘密组织起来,以"卢德将军"的名义捣毁商人的织袜机。

1824年

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买下1214公顷土地,开始新和谐移民区实验,但实验以失败告终。

1825年

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

19世纪三四十年代

1831、1834年法国爆发里昂工人起义、1836年开始英国发生宪章运动和1844年的德意志爆发西里西亚织工起义,先后失败。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1848年2月

《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

1864年

"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史称第一国际,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871年

巴黎公社起义,尝试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但很快失败。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

1889年

第二国际成立,通过了每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等重要决议,多数主张进行经济斗争、合法参与议会斗争,组织比较松散,“一战”爆发后,自行解散。

1903年

列宁主义诞生,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1917年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试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材料“我的邻里的正直人与此不同,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表明孔子强调家庭内部的伦理有序,子不能去告父,否则就有违伦理,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法家的思想,而是在讲儒家的理论,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体现法的地域差别,排除C项;仁政是孟子的主张,不会出现在《论语》里,排除D项。

2.B

【详解】

朝廷下令,民众能通一经(儒家经典)者,可免除其赋税徭役,这有利于促进民众思想教化,故选B;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开始走向政治化,排除A;材料中政策与保障经济发展无关,排除C;察举制是选官制度,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民众中有能通一经(儒家经典)者,免除其赋税徭役”,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3.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的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改变了材料中的“天下仕途渐渐走入一个特殊阶层的手里去”的局面,故答案为C项;秦汉时期和魏晋时期还没有实行科举制,排除A、B项;明清时期实行科举制,但不符合题干中的“始于”的要求,排除D项。

4.C

【详解】

由材料“大运河线路……更从国家战略格局上促进了传统经济格局和政治地缘格局的改变”,可见大运河沟通南北交流与发展,促成古代政治中心的转移,故C符合题意;大运河的开通主要是为了缓解南北交通运输压力,无法解决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大运河带动沿岸的新的生产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性不可能因为大运河而趋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A

【详解】

“多读经史,博通古今”“有为于时,有补千世”与“阅读《汉书·食货志》《周官·考工记》”都强调的是所学要与现实问题相结合,要经世致用,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中二者都没有谈到修身明理这个方面,排除B项;材料强调经世致用,而非鉴戒资政,排除C项;D项是王阳明的主张,不符合朱熹,故排除D项。

6.A

【详解】

材料反映不同时期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有所不同,说明历史解释具有时代性特点,故选A;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历史史实是客观存在的,研究者的史观不能左右历史事实,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三人历史研究方式的不同,排除D。

7.D

【详解】

根据图表信息可以看出“1875-1894”“1894-1900”两个时间段驻外公使的人员构成中传统的科举官吏逐渐在减少,出现新式学堂出身的官员;“1901-1911”虽然传统官员没有减少,但是新式学堂出身的官员激增到6人,说明随着近代化的发展,外交官群体走向近代化,答案为D;材料主要是驻外公使统计表,不能说明整个官吏来源,A错误;材料不能显现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排除B;不能从派驻公使的人员构成来说明清王朝摆脱了天朝上国的思想观念,排除C。

8.D

【详解】

根据材料,梁启超认为,儒家在北朝时注重注疏,强调名物,中唐以后丢开《春秋》讲究心性,结合所学可知,材料通过对比北朝、中唐儒学的发展,注意到了时代变化对儒学的影响,D选项符合题意;北朝开始出现“三教合归儒”的现象,在材料里无从体现,A选项错误;北朝至唐,儒学一直处于正统地位,B选项错误;理学心学的兴起,开始于宋代,“明心见性”体现了中唐时期佛教被用于儒学研究,C选项错误。

9.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材料中变化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深刻教训,而不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深刻教训,故A项错误;1875年重视海防和塞防是基于海疆和京畿地区的安全考虑,故B项正确;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建和发展与清政府的海防和塞防无关,故C项错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甲午战后,与此题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10.D

【解析】

据材料“缺少铁矿,从120公里外的湖北大冶运输;缺少焦煤,从河北开平运输或从国外进口、厂址位于大别山麓的低洼潮湿地带,填土、垫高地基建厂”,这反映了汉阳铁厂经营成本过高,原因在于草率决策影响企业效益,故D项正确。

材料未涉及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故A项排除。

材料数据无法体现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扩张,故B项排除。

近代工业创办克服了诸多困难,没有反映成本原因问题,故C项排除。

点睛: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汉阳铁厂厂址位于大别山麓的低洼潮湿地带,选址不合理、科学,不仅建厂耗费巨大,而且远离矿产资源,导致运输成本增加,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属于洋务企业而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因此是反映洋务企业或洋务运动的弊端。

11.B

【详解】

根据材料,学者高度评价了新文化运动对20世纪中国历史走向、思想观念体系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其意在明确经过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引领了之后中国人的价值理想和文化精神,B选项符合题意;推动文学革命和文化平民化,与影响20世纪中国历史走向不符,A选项错误;将改造中国的实践,从器物推进到制度层面的,是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运动,与新文化运动不符,C选项错误;意识领域对封建旧礼教进行全面清算,不能说明其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D选项不符合题意。

12.C

【详解】

由材料“传道解惑的时候分文不取”“我会选择我讲授的对象,对于那些我不喜欢的人,我会选择不为他们服务”,可见苏格拉底采用选择性传道而避免接触到品质较低的生源,故C符合题意;材料中苏格拉底实际是缩小教育范围,主张精英教育,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教育方式问题,故B不符合题意;智者学派追求功利,忽视道德,而苏格拉底是无偿教育,更注重道德素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3.A

【详解】

材料“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一个强盛的世界大国后解决肩负的救世任务”反映苏联要完成现代化,建立世界性强国。

结合所学,要改变苏联落后面貌,就要开展工业化建设,故A符合题意;B是为俄国发展资本主义创造条件,走欧洲式的现代化道路,故B不符合题意;C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是要恢复和发展苏俄经济,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故C不符合题意;筹划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是要构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而此时苏联已经是社会主义强国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B

【详解】

漫画表明,日本虽然想发动对美战争,但无奈被中国拖住了,这是从侧面反映中国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故B符合题意;由材料“如果我能脱身,看我怎么收拾你”只是说明日本有强烈的发动对美战争的欲望,故A不符合题意;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国内孤立主义思想盛行,并没有认真准备,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对中国的援助的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A

【详解】

材料中二战后美国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属于美国发达的国家资本主义的体现,故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科技与冷战的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美国的科技在世界的地位,故C不符合题意;美国知识经济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

(1)程序更加严密,防止徇私舞弊;录取人数增多;更加强调公平、公正。

(2)王安石变法废除以诗赋帖经取士的旧制,专考经义和时务策,唯才是举,选拔人才更注重实用性;为改革培养了人才,促进了官僚阶层人员的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详解】

(1)根据“糊名”“誊录”“锁院”“殿试”得出程序更加严密,防止徇私舞弊;根据“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得出录取人数增多;根据“一概以科举为转移,官僚政治内部非身份性平等竞争增加,血缘贵族特权淡化”得出更加强调公平、公正。

(2)根据所学可知,可从王安石变法选拔人才更注重实用性,为变法培养了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推动了文化的繁荣等角度分析回答。

17.

(1)英国鸦片贩子勾结走私犯进行鸦片走私;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海防出现重大事故;商路安全受到威胁等。

(2)损害了清朝的水师巡洋制度;破坏了中国的行政、司法等主权;导致近代中国海洋主权意识淡薄。

【详解】

(1)根据“英国鸦片贩子为维持鸦片走私,极力勾结和支持中国鸦片走私犯釆用各种非法手段”得出英国鸦片贩子勾结走私犯进行鸦片走私;根据“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内外洋面海匪活动十分猖獗”得出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根据“炮位和关防被海匪抢走”得出海防出现重大事故;根据“海运漕粮连连被海匪抢劫”得出商路安全受到威胁等。

(2)根据“英国兵船以‘帮同剿捕’海匪为名,公开庇护鸦片走私贸易”得出损害了清朝的水师巡洋制度;根据材料和所学,还可从破坏了中国的行政、司法等主权、导致近代中国海洋主权意识淡薄等角度分析回答。

18.

(1)创立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显著提高人口素质。

(2)特点:

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重视对儿童、老人等弱势群体的保护。

作用:

促进社会公平,对稳定社会局面、保障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详解】

(1)根据“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出创立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根据“各类轻重工业产品的生产能力和交通运输能力都有显著增长”得出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根据“我国的教育发展却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民文化素质显著提高”得出显著提高人口素质。

(2)特点:

根据“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开始逐步健全”得出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根据“建立了以养老保险为重点的各类社会保险开始惠及全体城乡居民,传统意义上的劳动保险开始真正转变为普惠型的社会保险”得出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根据“其中养老服务机构3万个,儿童服务机构664个”得出重视对儿童、老人等弱势群体的保护。

作用:

根据所学福利国家制度的作用,可从促进社会公平、稳定社会局面、保障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角度分析回答。

19.第一阶段:

15世纪末——18世纪60年代

论述:

15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世界逐步从分散走向整体,揭开殖民扩张的序幕。

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促进了物种交换和商品贸易,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到大西洋沿岸。

由此可见,世界市场进入初步形成阶段,也是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并不断拓展的阶段。

第二阶段:

15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

论述:

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工厂出现,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工业革命促进西欧列强寻找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加紧对外殖民扩张,海外市场扩大,全球性交通运输网络形成。

由此可见,工业革命促进了市场的扩大,世界市场进入迅猛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

5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

论述: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垄断资本出现,资本输出扩大。

西方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列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世界紧密连为一体,世界市场总体形成。

【详解】

从上表中任选一个阶段,如选第一阶段,结合所学可知,时间是15世纪末——18世纪60年代。

然后结合所学,围绕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和拓展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述。

具体可从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和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分析说明。

选取其他阶段也可,须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本题为开放式试题,只要观点和史实正确,都可以赋分。

参考示例:

论题:

社会主义理论在曲折中发展

阐述:

19世纪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