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的幽默语言.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31287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6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教学中的幽默语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化学教学中的幽默语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化学教学中的幽默语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化学教学中的幽默语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化学教学中的幽默语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化学教学中的幽默语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化学教学中的幽默语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化学教学中的幽默语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化学教学中的幽默语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化学教学中的幽默语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化学教学中的幽默语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化学教学中的幽默语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化学教学中的幽默语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化学教学中的幽默语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化学教学中的幽默语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化学教学中的幽默语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化学教学中的幽默语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化学教学中的幽默语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化学教学中的幽默语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化学教学中的幽默语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教学中的幽默语言.docx

《化学教学中的幽默语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教学中的幽默语言.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教学中的幽默语言.docx

化学教学中的幽默语言

化学教学中的幽默语言

1.    这些年来我跟你们的相遇就像是酸遇上了碱,我们彼此中和,释放出了热与激情。

而我对你们的感情就像是钡离子与硫酸根的完美结合,生成了美好的感情沉淀。

我知道你们的未来就像是LiNaKRuCrBaCaSr的焰色反应一样五彩缤纷,最后希望你们能像王水一样所向无敌,溶解掉所有的困难,走向成功。

2.  用250ml容量瓶配制200ml溶液0.2mol/l的溶液对不?

250就是250

3.  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是:

实验开始时,先通气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气,因此可会意记作,“气体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

4.  上钠一节时,可以说我彭某人,削铁如泥的刀还没有找到,但我有“许多把削钠如泥的刀”

5.  当把元素放在元素周期表中,其实它也有点象我们人一样“人在江湖,身不由已”

地壳中的含量较高的化学元素:

O、Si、Al、Fe、Ca、Na、K、Mg、H(养闰女贴给哪家美?

)地壳中的元素“养鬼铝铁盖,那家没青菜”

6.  氟没有正价,我们老师说它是“铁公鸡一毛不拔

7.  元素周期表中的铝元素,它的上面是非金属元素,下面是金属元素,左边是金属元素,右边是非金属元素,真可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它具有两性。

8.  铝元素具有两性,三氧化二铝是两性氧化物,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真可谓“龙生龙,凤生凤,生个老鼠会打洞”

9.  戏说质量守恒定律,“我不是孙悟空,我来有影,去有踪”

10.由于镁与二氧化碳因燃烧反应,是因为镁具有强还原性,镁的强还原性对二氧化碳来说真可谓“挡不住的诱惑”。

注:

二氧化碳在一定程度上是不支持燃烧的。

11. 镁具有强还原性,很易与氧气反应,但形成致密氧化膜后,抗腐能力大大加强,在空气中难以腐蚀。

我们可以说它有点“囫囵吞枣,然后又固步自封了”。

12. 关于溶解度计算,关键是溶质与溶剂质量的对应关系,要想保证溶液为饱和溶液,当溶质少时,溶剂也要少,反过来当溶剂少时,溶质也必需少,可谓“如有风吹草动,必有草动风吹”。

学生闷头在教室学习。

俺推开门:

同学们请看外边有什么?

“好大的雾啊!

“错!

--------好大的‘气溶胶’!

12.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强酸或强碱时,他们其在氢离子或氢氧根的量可谓“实实在在”用PH值表示弱酸、弱碱时,他们其在氢离子或氢氧根的量可谓“笑里藏刀”。

13容量瓶俯视刻度和仰视刻度所造成的误差比较难分析,因为它只有一刻度,我们可以这样处理,把俯视称为“低看”,仰视称为“高看”,为什么想一想俯视仰视涵义就明白了,对溶液体积造成的误差可用这句话概括一下,“高看看高实为低,低看看低实为高”,也就是说高看把液面看高了实质上还低于刻度线,低看相反。

14.离子共存的判断,要注意题干中的隐含条件,例如:

无色溶液……,而所给的被选答案中有时候出现有色的离子,如铁离子,铜离子,高锰酸根等,学生又经常出错。

我笑他们为“好色之徒”。

15.“我的故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你可知道大西北的井水又苦又涩吗?

引入硬水的软化的教学。

在还原反应中,还原剂是小偷,偷走了氧化剂的氧。

16.在讲漂白原理时,HCLO、Na2O2、H2O2等漂白原理与SO2不同,分析后可这样小结:

前者是“革命彻底”型,后者“革命不彻底”型。

17.二氧化硅的性质与二氧化碳的性质有不同点,如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且与氢氟酸反应,所以二氧化硅有点“非典”。

18.硅与氟气、氟化氢反应,再有二氧化硅异常的能与氢氟酸反应,所以我想硅有点“信氟”啊。

19.身虱痒(升失氧),降得还.身上有虱子就痒.

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有许多简单的口决,但是有些会让学生搞混,我自己是这样归纳的:

 升、失、 还 (氧 、 氧) 降、 得、 氧 (还  、还)

20.根据氧化剂在反应中自身化合价降低,还原剂化合价升高!

可谓氧化剂为:

舍己救人,降低自己,提高别人!

21.对于二氧化硫与氯气混合后的漂白能力,可谓‘两虎相争,两败俱伤“。

22.两原子在形成极性共价键时,明地里说我们共用电子,实际上会出现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会使电子对偏向它,可谓“明修战道,暗渡陈仓”。

23.原子半径增大失最外层电子能力也增大。

这就叫做‘鞭长莫及“原子序数为奇数的元素,化合价一般为奇数,

原子序数为偶数的元素,化合价一般为偶数.

 可以说"价奇序奇,价偶序偶"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24.上钢铁一节的时候,我是这样点题的:

我们今天将要讲“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25.王水的组成可以用“三言(盐)一笑(硝)”来说明。

王水是浓硝酸与浓盐酸按1:

3比例混合而成的。

可以溶解金、铂等很稳定的金属王水是浓硝酸与浓盐酸按1:

3比例混合而成的。

可以溶解金、铂等很稳定的金属,可以用“有三无三,无三有三”来记比值,即硝酸分子式中有3,那它的比例系数就是1,而盐酸分子式中没3,那它的比例系数为3。

25.在讲原电池时,我把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是活泼金属,总结为负、氧、活,记为父养活。

学生大笑,记忆深刻。

26.背1-20号元素中哪些元素无同位素时,是Be,F,Na,Al,P,就是皮肤哪里灵。

这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噢,不过要注意“里”是Al而不是Li噢。

27.同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比喻的不一定恰当:

同一家族(同姓)不同一个人(不同名)。

就如我的朋友有三个千金,分别叫林氕儿,林氘儿,林氚儿。

28.最近学时读着读出来在讲钠和水反应的现象时,借助前时间的电视剧《桔子红了》,把现象记为:

芙蓉又红了。

(浮熔游红)

29.水电离时产生多少氢离子,必产生多少氢氧根,我们可以说水的电离是“成双成对”的。

30.有机物学习时,是采用先介绍代表物,实质上先介绍代表物的性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举一反万也。

31.加成反应是加上去就成的反应,可与取代反应形成强烈对比

对于取代反应,根据中学阶段知识水平来理解是有机物分子上先有原子或原子团下来,其它的原子或原子团才能上去,根据这个我们可以说“调虎离山,取而代之”。

把取代反应的特点全部概括了。

32.酯的生成形成了碳氧键,而酯水解时断裂仍旧在酯的生成形成的碳氧键上,给我们的感觉是“解铃还需系铃人”。

同分异构体,同分“分子式相同”,异乃不同也,即“不同的结构”

33.烷烃单键是饱和烃,如果双键里面的氢就会稀少一些 所以就是烯烃,三键,就会更缺少一些  所以就是炔烃。

34.除了四大强碱(钾钠钙钡)外,所有的碱都是弱电解质。

35.化学老师说:

一般,友情是离子键,爱情是共价键,当然也有特例,因为有了网。

36.钠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它可以把‘泰坦尼克号’还原出来...(学生当然知道你是故意的,但学生们会一下子兴奋起来),下面就得由你来纠正了,不好意思,是钛,钽,铌,锆...

37.介绍小苏打,苏打,大苏打时:

它们三个是兄弟,但有一个却不是亲的,它们的化学式:

.........大苏打不同,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叫海波.

 1.不是酒精是乙醇长途客运汽车站。

一个男子拎着一大桶东西急匆匆地奔过来,正挤着人群想上车,售票员问:

"哎哎,这是什么东西?

"男子一边喘气一边往上挤说:

"酒精"。

"不行,不行,这可是易燃物,不能带上车的,"售票反皱着眉头。

这男子又嚷道:

"这是乙醇"。

"干嘛不早说?

呵呵,快上!

"售票员笑着抱怨。

客车终于启动了2.可溶物一个化学家,一个物理学家和一个地质学家沿着海滩散步,忽然物理学家说他要测量一下海的深度,就跳到了海里;地质学家说他要看看海底,也随后跳了下去,化学家等了一会不见他们出现,于是得出结论:

物理学家和地质学家在海水中是可溶的。

3.容易化学一日在机场碰到一位同乡,他问起我在国外学什么的,我说:

"溶液化学。

"他说:

"老兄客气了,哪有容易的化学。

"4.还有菜吗?

化学课上老师讲解溶剂与溶质的关系:

"一定的溶剂只能溶解一定的溶质。

比如说,你吃了一碗饭,又吃了一碗,第三碗吃下去已经饱了,你还能吃下去吗?

"有个学生问:

"还有菜吗?

"5.言之有理化学课开始了,老师经过一通理论说教后,进入了实验阶段。

"同学们注意了,"老师郑重其事地说:

"我手上有一块银元,现在我要把它投进这杯硫酸里面,回想一下我刚才讲过的内容,银元会溶解吗?

"立刻有一个声音答道:

"不会。

""为什么?

"老师追问道。

"如果银元会溶解的话,您一定舍不得投进硫酸里面。

"6.理化课某日上理化课,老师宣布下节课要小考。

小明紧张地立即举手问老师会不会考得很难,老师只说了一句:

十分简单。

乐得大家拍手叫好,可是考完后每个人都考得惨不忍睹,怎么会简单呢?

于是小明又问了老师,只听老师说:

我可没说错哦,十分简单,剩下九十分很难!

7.冒烟了!

某天学生正在实验室作实验时…。

猛然一抬头…。

奇怪?

窗外未何一直有浓烟冒出?

学长一声哇!

糟糕,立刻夺门而出…。

过了一会儿,老师一脸无奈的从外头回来…。

我们著急的问:

发生啥事了吗?

结果,老师面无表情的回答:

有人在发动车子!

8.水的化学式某校化学考试时甲偷偷问乙说水的化学式是什么?

"H2O"结果甲在试卷上写出hijklmno9.吵架化学老师买五斤肉就被少了五两秤,太气愤了!

于是前去理论。

化学老师扶扶眼镜:

"师傅,或许你今天多喝了几杯乙醇,没认清秤星吧,肉是氢、氧、碳三种元素的结合,难道你这肉氢和氧结合得太多了?

照理说肉是脂肪,不是汽油煤油这些烃一类物质,怎么这么快就挥发了250克呢?

"杀猪匠眼睛一鼓:

"老子是巷道里赶猪--直来直去。

你绿蚊子吃屎,瞎嗡些啥呀?

"10.表面张力两个生物化学家坐在实验室前喝咖啡,有个美丽的女人从外面走过。

较老成持重的生化家看到他同事脸上痴呆的神色,便说道:

她跟我们一样,百分之七十五以上是水。

同事依旧神色痴呆著说:

是的,可是你看看人家的表面张力!

11.物质不灭定律老师:

"你能解释,'物质不灭定律'吗?

"学生:

"上月我家买了100斤蜂窝煤,烧完后留下的煤灰还是100斤,这就是物质不灭定律。

"12喝水用烧杯,因为烧杯上有刻度,便于掌握水量;一百摄氏度以下(1atm)加热用水浴,以上用油浴;13如果你太活泼,化学系女生会认为你熵变太大;如果你在热恋,化学系女生会认为是苯丙氨酸在起作用;如果你想补血,化学系女生会劝你吞一小块铁,因为铁和胃里的HCl作用,生成二价铁离子,可以补血;

论化学教学幽默艺术

 

摘要:

幽默作为一种化学教学中重要的艺术风格,在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比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能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身心的疲劳;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

因此,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当运用教学幽默,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幽默因素,设计富有幽默色彩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关键词:

化学教学;幽默艺术;功能;运用

化学教学既是一门科学,需要教师以育人为目的,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只有具备科学头脑,运用科学方法才能完成;同时,化学课堂教学又是一门艺术,需要化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教育、教学和美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遵循客观的教学规律,灵巧地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解决化学教学中的矛盾,创造化学教学和谐状态,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的。

它解决的不是从无到有的向题,而是致力于从有到好的飞跃,是一种既“求通”又“求美”的教育活动方式,是科学教人求真,授诸人以理智,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而幽默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风格已在化学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初露端倪。

化学课堂教学是信息传递和转化的过程,幽默作为一种艺术手段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关系到化学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所以,对于化学教师来说,提高教学幽默艺术修养,掌握教学幽默艺术的必要技巧至关重要。

1   化学教学幽默艺术的内涵及特征

幽默的拉丁文原意是“起润滑作用的液体”。

美国大众心理学家特鲁·赫伯在其《幽默的艺术》一书中阐述了幽默的概念。

所谓“幽默”是指一种行为的特性,能够引发喜悦,带来欢乐,或以愉快的方式使别人获得精神上的快感。

在《幽默语言学》中对幽默是这样解释的:

幽默是一种对“对常规的内容采取了超乎常规的形式或者拿常规的形式荷载了超乎常规

的内容,所引起的心理能量的骤然释放的可笑”诉诸理智的思考,是一种具有特性的精神现象,主要体现在“氛围”上。

所谓化学教学幽默艺术,乃是将幽默运用于化学教学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学生会心的微笑中提高化学教学艺术效果的活动。

化学教学幽默艺术的特征是,既要有幽默的一般特点如:

机智性和娱乐性,又要有其特殊的规定性,其“形”是幽默,而“神”则是教育;也是寓庄于谐,其外部表现是“谐”,给人愉悦的感受,而里面的核则是“庄”,给人教育和启示。

因为化学教学幽默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或哲理,更渗透着自然科学客观的现象和规律,给人以启迪和开化,在笑声中达到化学教学的目的。

没有蕴含的化学教学幽默是浅薄的、形式主义的,也是空洞的。

真正的化学教学艺术在于把深刻或深奥的教学内容以生动而浅显的幽默形式表达出来,深人浅出。

2   化学教学幽默艺术的功能

化学教学幽默艺术以其较高的审美趣味和显著的教学实效,引起中外学者的关注。

如我国辽宁特级教师魏书生则明确的向自己提出严格要求,即:

每堂课都让学生有笑声。

他在课堂上一贯力求使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不仅使优等生因成功而发生笑声,也使后进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受到触动。

德国学者海因兹.雷曼麦指出:

“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接受。

”可见幽默艺术本身具有独特的艺术教育功能。

2.1 化学教学幽默艺术可营造出欢乐、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的氛围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愉快轻松的氛围则是创造最佳教学的前提,这种良好的氛围创造,除了依靠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因素之外,运用幽默艺术,乃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一般说来,化学教学内容本身大都是固定的知识和理论,因此很容易使课堂枯燥无味,平淡无奇,使学生不乐意听,甚至昏昏欲睡,当然,化学的教学内容也蕴藏着幽默的种子,这就需要我们的化学老师去发现,去组织。

良好的化学教学幽默艺术具有快速弥漫性和情绪感染力,能使枯燥乏味的理论学习变成令人愉悦的精神享受,很好的活跃课堂气氛。

在这种愉快、欢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不仅会积极参与教学中的思维创造活动,而且能使师生之间的交流畅通无阻,教师的才干、学识、教学技能很容易转化为学生的智慧。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解决问题迅速;而心境低沉和郁闷时,则思路阻塞,动作迟钝,无创造性可言。

化学教学幽默具有极强的情绪感染力,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人人精神愉快,个个情绪激活。

在这种愉快、欢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不仅会受到化学老师情绪的感染,而且能使师生之间的交流畅通无阻,教学目的的达到自然就水到渠成。

J.道格拉斯.吉布比较了幽默和不幽默的授课,研究显示出幽默的授课显然使学生记得更牢。

其他研究也显示出由于幽默,保持信息记忆的时间超过了六周。

[1]

[示例]  在上化学反应方程式这节课的时候,理论的知识太多,学生也容易出错,整个课堂气氛会变得沉闷,学生的信心受挫,情绪也会较为低落,这时老师可以这样把气氛搞活,“同学们,以前我上过一节盐的化学性质的公开课,下课的时候,班里有一个可爱的同学跑来对我说,‘老师,上课的时候你叫我写的化学方程式我是故意出错的。

’我立刻不解的问:

‘为什么?

’回答是:

‘因为我觉得我出点错你才可以更好的教育那些不懂的学生,提醒他们在书写的时候该注意些什么。

’”这样引起学生的轰堂大笑,沉闷的课堂气氛便会一扫而光,到处都是活跃的分子,同时老师可以抓紧机会鼓励学生“胆大心细地去写方程式,不怕出错,欢迎出错,你们出错了,便会更容易提醒老师,老师在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笑声)。

学生在笑声中重拾信心,整个课堂气氛是活跃的,积极的,试问在这样良好的情绪状态下,学生的思路怎能不活跃,不开阔?

同时在不知不觉间,教学目的已经很自然的达到了,真正有一种水到渠成之感。

其中的奥秘便是恰当地运用了教学幽默这种艺术。

2.2 化学教学幽默能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幽默本身就像“激发剂”,能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因为,教学幽默是一种艺术,所以它是很美的,教学幽默集中体现了教师的智慧美。

教学艺术高超的化学教师,无论是讲授深奥的化学反应原理,还是引导学生进行复杂的实验操作,抑或推导高度抽象的化学规律公式,都会时时夹杂一些幽默的语句,使学生在笑过之后得到启示,受到教益,激发起学习的强烈兴趣。

据国外有人研究发现,如果在叙述一个概念时紧跟举一个幽默的例子,然后再解释概念,学生的成绩就会提高。

有人曾设计过这样的实验:

给285名小学生播放一组视听材料,过后请他们复述,结果发现,学生对含有幽默色彩的内容记忆更为深刻。

[2]这些都说明幽默激起了兴趣,兴趣引致高效率。

[示例]  在教学溶解度时,学生常常会出现差错。

针对这一情况,我在课上开设了一个小小的化学医院,把平时错得较多的题型送入医院,请学生们当大夫给它们看病。

当时,我这样说:

“这位病人(题目)的病的确很严重,哪一位小医生来给它看看病?

好,下面请××医生来给它看病。

”学生们见自己被称作医生,心中特别高兴,浓烈的求知欲被激发,学习兴趣骤增,发言更加热烈,对的学生我还给予表扬:

“哦,这位李大夫不愧为名医李时珍的后代,他具有孙悟空神奇的眼睛,真是手到病除啊!

”学生们都快乐地笑了,从而使知识在愉快的笑声中得以巩固,并且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在平实的语言中加入一些幽默元素,就像在面包中加入一些葡萄干,变得有味道。

幽默风趣的语言强烈地吸引着学生,使学生始终保持强烈的,欲罢不能的兴趣,接下去的知识教授自然就事半功倍了。

2.3 化学教学幽默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教学幽默能把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

教学幽默是教师智慧和自信心的表现,因此教学幽默常常富于启发性,可使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和想象才能会意,这样就能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教学幽默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易于学生巩固知识。

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

“课堂上的笑声会制造出积极的气氛,使教与学变得轻松而有效。

”[3]

[示例] 一位老师在讲授溴化银的分解时,老师当时就觉得溴化银分解就那么一个简单的反应,但是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巩固,他别出心裁地联系到变色眼镜为什么能变色上去?

“一些明星都喜欢戴变色眼镜,就象大家都熟悉,喜欢的谢霆锋就是一个代表,为什么呢,有型很酷,当然是(笑声),变色眼镜在强光下,镜片变成暗棕色,当光线变暗时,镜片几乎变成无色透明的。

变色镜为什么能变色呢?

是明星使的魔法吗?

难道港台明星是巫师出身?

”(笑声)“原来,变色镜片是在普通玻璃中加入了适量的溴化银和氧化铜的微晶粒。

当强光照射时,溴化银分解为银和溴。

分解出的银的微小晶粒,使玻璃呈现暗棕色。

当光线变暗时,银和溴在氧化铜的催化作用下,重新生成溴化银。

于是,镜片的颜色又变浅了。

原来明星他们都不是巫师”(笑声)

简单的化学原理,规律公式,在教学幽默的寥寥数语之中,给学生予幽默,学生慢慢领悟个中道理,无声之中,蕴涵着化学老师智慧和信心的幽默渗于学生理解中,大大帮助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2.4 化学教学幽默艺术有利于发展学生能力

教学幽默是才华的表现,智慧的流露,创造的结晶,将幽默艺术运用于教学,能够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

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树立良好的“素质”理念。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

常人把注意力完全集中于一件事上,而不被其他思想打搅的最长时间只有11秒。

[4] 而在课堂教学中间或来点幽默,可以驱散学生的疲劳,点亮学生的注意之灯,无意中已经增强了学生的无意识记忆。

化学教学幽默艺术一旦与趣味的化学实验结合,早已潜伏在实验中的幽默种子便会发芽,成长,学生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实验中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于是就增长于无形。

[示例]  变形鸡蛋这一趣味十足的实验,看看这位老师是怎么上的,出场的老师首先就让人眼前一亮,一副魔术师的打扮,(笑声,见平时严肃打扮的老师这副滑稽打扮,学生忍俊不禁)“今天由我魔术师来破解一个世纪大骗术,”(笑声)“通常,鸡蛋壳是比较硬的,人们大概会被下面这个小魔术迷惑:

拿一个普通鸡蛋,让观众看一看,捏一捏,试试它的硬度,再拿出两个花瓶(或烧杯),让其中一个瓶口稍大于鸡蛋,另一个稍小于鸡蛋,演示一下鸡蛋是无论如何也放不进小花瓶的。

事先在大花瓶内装入稀盐酸,小花瓶内装入清水,保持其外观一致。

先将鸡蛋放入大花瓶,稍待片刻,把鸡蛋倾倒而出,放入小花瓶。

”“嗬,大瓶生小蛋,小瓶收大蛋,神了!

”(老师夸张表情和话语令学生大笑不已)“上面的魔术是什么原理呢?

提示一下啊,由于鸡蛋壳主要是由CaCO3等物质组成,当浸入稀盐酸时,发生什么反应呢?

”“骗局是这样形成的,2CaCO3+2HCl==Ca(HCO3)2+CaCl2,鸡蛋壳溶解,所以鸡蛋变软,又由于鸡蛋内膜由非碳酸盐组成,不容于稀盐酸,所以又不会破裂,而保持鸡蛋原形。

”“哦,原来大瓶是这样生小蛋的。

”(笑声)“如果你们想逗别人玩,想重演这个世纪骗局,可要注意以下事项哦,”(笑声)“1.花瓶(或烧杯)最好是透明的,以显示花瓶大小无变化。

2.对瓶中的溶液或水应做如下解释:

为保证鸡蛋在放入瓶中不会摔碎,所以都加入水以缓冲冲力。

3.鸡蛋放入稀盐酸中的时间应在表演前试验好,以保证鸡蛋在所需的时间内变软,但仍能保持原来外形,只是表皮变得有弹性啦,如所需时间太长,可加大盐酸浓度。

(用浓醋酸也可)4.当鸡蛋在大花瓶中时,应适当转移观众注意力,以免被发现瓶中有小气泡生成,如果离观众远,则不存在此问题”“不过别让我看到,老师的责任会使我挺身而出,当众揭穿你的哦”(笑声)

简单有趣的一个实验,被这位老师这样一演绎,学生学的就不仅仅是这个实验的原理,幽默的着装,幽默的表达,最后富有含义的幽默一句,都让学生受益不浅,学生在这样有幽默感的老师带领之下,潜移默化,在机智的幽默浸泡下,相信各个层面的能力都会得到提升,笑过之后,让人深思,让人掩卷细细回味,这正是幽默的魅力所在。

2.5 化学教学幽默艺术有助于优化学生的个性品质

幽默是审美情趣、艺术修养、文化素质的外在表现。

列宁曾说:

“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

”有幽默感的人往往是性格开朗、情操高尚、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

教师把幽默带进课堂,运用幽默教学艺术实施课堂教学,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提高审美修养和艺术修养,全面提高素质和能力,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当幽默产生的时候,也正是人的情绪处于坦然开放的时刻。

每当我们开怀大笑之后,常常精神舒畅,对自己,对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热爱,那么的信心十足。

而“一个具有幽默感的人,能时时发现事情有趣的一面,并欣赏生活中轻松的一面,从而建立出自己独特的风度和幽默的生活态度。

这样的人,容易令人想去亲近;这样的人,使接近他的人也分享到轻松愉快的气氛;这样的人,更能增添人生的光彩。

”[5] 化学教师应该是有幽默感的人,他的幽默夹带着老师的机智和人格魅力,让学生如沐春风。

[示例]  一位高一的化学教师,教到“物质的量”这一概念时,一个叫谭晓安的学生问:

“太繁琐了,能不能叫它为‘物质量’?

”。

那老师灵机一动,幽默地问:

“我们大家以后能不能都叫你‘谭安’呢?

”学生寂然,后哗然。

“物质的量”记住了,“谭安”也叫开了。

这位老师这种灵机一动的幽默不是偶然,是老师机智和人格魅力使然,而老师的这种幽默艺术对学生的个性影响又是入微深远的,不仅仅是那位谭晓安同学。

2.6 化学教学幽默艺术有助于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才能因“亲其师”而“信其道”。

有的教师习惯于板起面孔说教,一副正人君子模样,虽说学生不会畏而惧之,却一定是敬而远之,师生关系虽不至于剑拔弩张,却也是难以和谐融洽。

学生不能“亲其师”又怎能“信其道”!

而运用教学幽默艺术,是融洽师生关系的重要手段。

“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

教师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