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生鲜食用野果及家庭和野外常见有毒的花卉植物.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33135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生鲜食用野果及家庭和野外常见有毒的花卉植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可生鲜食用野果及家庭和野外常见有毒的花卉植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可生鲜食用野果及家庭和野外常见有毒的花卉植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可生鲜食用野果及家庭和野外常见有毒的花卉植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可生鲜食用野果及家庭和野外常见有毒的花卉植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可生鲜食用野果及家庭和野外常见有毒的花卉植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可生鲜食用野果及家庭和野外常见有毒的花卉植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可生鲜食用野果及家庭和野外常见有毒的花卉植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可生鲜食用野果及家庭和野外常见有毒的花卉植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可生鲜食用野果及家庭和野外常见有毒的花卉植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可生鲜食用野果及家庭和野外常见有毒的花卉植物.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可生鲜食用野果及家庭和野外常见有毒的花卉植物.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可生鲜食用野果及家庭和野外常见有毒的花卉植物.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可生鲜食用野果及家庭和野外常见有毒的花卉植物.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可生鲜食用野果及家庭和野外常见有毒的花卉植物.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可生鲜食用野果及家庭和野外常见有毒的花卉植物.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可生鲜食用野果及家庭和野外常见有毒的花卉植物.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可生鲜食用野果及家庭和野外常见有毒的花卉植物.docx

《可生鲜食用野果及家庭和野外常见有毒的花卉植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生鲜食用野果及家庭和野外常见有毒的花卉植物.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可生鲜食用野果及家庭和野外常见有毒的花卉植物.docx

可生鲜食用野果及家庭和野外常见有毒的花卉植物

可生鲜食用野果及家庭和野外常见有毒的花卉植物

中国常见可生鲜食用野果

1、南烛(野生蓝莓)

【科属分类】杜鹃花科越橘属

【中文别名】乌饭树、西烛叶、乌米饭、米饭树、乌饭子、苞越桔、沙沙面、零丁子、黑饭草、康菊紫、大禾子、称杆树、米碎子木、饭筒树、染菽等 

【拉丁学名】Vacciniumbracteatum  

【英文名称】OrientalBlueberry

【地理分布】中国南部各省,以华东、华南为主

【形态特征】南烛生于山坡、路旁或灌木丛中,为常绿灌木。

夏日叶色翠绿,秋季叶色微红,萌发力强,喜光耐旱、耐瘠薄。

叶革质,椭圆状卵形、狭椭圆形或卵形。

浆果球,成熟时紫黑色,直径约5mm,萼齿宿存,内含白色种子数颗,花期6~7月,果期8~9月

【果实性味】性平,味酸甘

【果实用途】生食、制作饮料、香料、酿酒2、桃金娘

【科属分类】桃金娘科桃金娘属

【中文别名】岗稔、山稔、多莲、当梨根、山旦仔、稔子树、豆稔、乌肚子等

【拉丁学名】Rhodomyrtustomentosa

【英文名称】DownyRosemyrtle

【地理分布】中国南部各省,两广地区极为常见

【形态特征】为矮小常绿灌木,高1~2米,叶对生,叶柄短,4~6mm,叶革质,椭圆形或倒卵形。

结紫色浆果,浆果球形或卵形,布满枝头,直径可达1.4cm,顶上有宿存的萼片,状似乳头,花期5~7月,果期7~9月

【果实性味】性平,味甘

【果实用途】生食、制作饮料、酿酒

【注意事项】果实半生熟的时候不能多吃,否则会大便困难3、地稔

【科属分类】野牡丹科野牡丹属

【中文别名】铺地锦、地红花、地石榴、野落茄、地兰子、紫茄子、地脚茶等

【拉丁学名】MelastomadodecandrumLour

【英文名称】

【地理分布】中国南部各省,海南除外

【形态特征】披散或匍匐状半灌木(可做地被植物),下部逐节生根,茎多分枝,幼枝近四棱形,疏生糙伏毛,老枝变成圆形,叶对生,孵形或椭圆形。

果实近球形,直径7~9mm,浆果,不开裂,疏生糙伏毛,种子多数,弯曲。

花、果期6~10月。

幼果为青绿色,成熟时紫黑色,稍肉质

【果实性味】性平,味甘

【果实用途】生食、酿酒4、枳椇

【科属分类】鼠李科枳椇属

【中文别名】拐枣、鸡爪树,鸡脚爪、万字果、万寿果、桔扭子、金钩子等

【拉丁学名】HoveniaacerbaLindl.

【英文名称】Turnjujube

【地理分布】我国大部份省份区均有零星分布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10m。

树皮灰褐色,浅纵裂,不剥落。

小枝红褐色,幼时被锈色细毛果柄肉质肥厚,多分枝,弯曲不直,形似鸡爪,呈红褐色,肉质鲜嫩。

花期5-6月,果期9-10月

【果实性味】性平,味甘

【果实用途】生食、解酒、熬制果糖、饴膏、制饮料、酿酒、制醋、制成果脯

5、悬钩子

【科属分类】蔷薇科悬钩子属

【中文别名】山莓、覆盆子、三月泡、四月泡、梦子、山抛子、刺葫芦、吊杆泡、薅秧泡、馒头菠、高脚菠、龙船泡、牛奶泡、树莓、泡儿刺等

【拉丁学名】RubuscorchorifoliusLinn

【英文名称】JuteleafRaspberry

【地理分布】广泛分布在我国除东北、内蒙古、新疆、西藏以外的其他各省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1—2米,小枝红褐色,有皮刺,幼枝带绿色,有柔毛及皮刺。

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5—9厘米,宽2—4.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或略带心形,不分裂或有时作3浅裂,边缘有不整齐的重锯齿,两面脉上有柔毛,背面脉上有细钩刺。

聚合果球形,直径1—1.2厘米,成熟时红色。

花期4—5月,果期5—6月

【果实性味】性温,味甘酸

【果实用途】生食、熟食、制饮料、酿酒6、缫丝花

【科属分类】蔷薇科蔷薇属

【中文别名】刺梨、茨梨、文先果、送春归、团糖二、木梨子等

【拉丁学名】Rosaroxbunghii

【英文名称】RoxburghRose

【地理分布】我国华南、西南地区,贵州、云南为多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约1米。

多分枝,遍体具短刺,刺成对生于叶之基部。

叶互生,单数羽状复叶,着生于两刺之间;叶柄长1.5~2.5厘米,具条纹;托叶线形,大部连于叶柄上,边缘具长尖齿及缘毛。

果实偏球形,被有密刺,成熟时为黄色,内含多数骨质瘦果,卵圆形,先端具束毛。

花期4~7月

【果实性味】性凉,味甘酸微涩

【果实用途】生食、果汁、果酱、果酒、果脯、糖果、糕点等

【注意事项】性凉,平素脾胃虚寒,胃脘冷痛,慢性腹泻者,勿食为妥7、杜梨

【科属分类】蔷薇科梨属

【中文别名】棠梨、海棠梨、野梨子、土梨、狗屎梨、豆梨、鹿梨、铁梨树、小涩梨、糖喱子、鸟梨等

【拉丁学名】PyrusbetulaefoliaBunge

【英文名称】BeanPear

【地理分布】华北、西北、长江中下游流域及东北南部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3—5米;小枝幼时有绒毛,后脱落。

叶片宽卵形或卵形,少数长椭圆状卵形,长4—8厘米,宽3—6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边缘有细钝锯齿,两面无毛。

伞形总状花序有花6—12朵;花序梗、花柄无毛;花柄长1.5一3厘米;花白色,直径2—2.5厘米;萼筒无毛,萼片外面无毛,内有绒毛;花柱2,少数3,无毛。

梨果近球形,直径1—1.5厘米,褐色,有斑点,萼片脱落。

花期4月,果期8—9月

【果实性味】性寒,味甘酸涩

【果实用途】生食、熟食、泡酒、酿酒等

【注意事项】性寒8、八月瓜

【科属分类】木通科

【中文别名】八月炸、牛腰子果、六月瓜、小八瓜、哪瓜、黄狗肾、木王瓜、八月果、野人瓜、刺藤果、牛懒袋果、预知子、燕蓄子、畜蓄子、拿子、土香蕉等

【拉丁学名】HolboelliafargesiiReaub

【英文名称】

【地理分布】分布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广东、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陕西等地。

【形态特征】落叶木质缠绕灌本,长3-8m。

树皮黄褐色,分枝圆柱形,茎、枝都无毛。

掌状复叶。

花单性,雌雄同株,为簇生叶腋的伞房花序,近肉质。

果紫色,长圆形,先端钝圆,长7-9cm。

花期4-5月,果期6-10月

【果实性味】性微寒,味香甘

【果实用途】生食、做汤、制作蜜饯等

【注意事项】9、地瓜藤

【科属分类】桑科榕属

【中文别名】地石榴、地枇杷、地胆紫、霜坡虎、地棠果、地板藤、土瓜、过江龙、野地瓜等

【拉丁学名】FicustikouaBur

【英文名称】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于贵州,四川,等西南及华南地区。

【形态特征】单叶互生;叶柄长1~2厘米;托叶2片,锥形,先端尖,全缘;叶片卵形、卵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约3~6厘米,宽2~4厘米,先端钝尖,边缘具波状锯齿,基部圆形或心脏形,上面绿色,具刚毛,下面较淡,叶脉有毛。

隐头花序;花单性,多数,雌雄花均着生于囊状肉质花序托内;花序托扁球形,红褐色,生于匍枝上而半没于土中。

皮果小。

花期4~5月

【果实性味】性寒,味微甘

【果实用途】生食

【注意事项】10、野葡萄

【科属分类】葡萄科葡萄属

【中文别名】山菩提、蛇白蔹、见毒消、山葡萄、接骨藤、见消肿、外红消、梦中消、禾花子藤、过山龙、蛇葡萄等

【拉丁学名】V.amurensisRupr

【英文名称】

【地理分布】分布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形态特征】多年生蔓性草本。

植株似葡萄而细小。

茎赤褐色有毛。

节上有卷须。

叶互生,具叶柄,叶片掌状分裂,长一、二寸,先端饨尖,基部心形,边缘有浅齿缺,背面有赤褐色毡毛,腹面暗绿色无毛。

夏秋抽出花穗,着生黄绿色小花,花瓣五枚,顶端稍连合。

常不开而脱落。

结黑色球形小浆果。

【果实性味】性平、味甘

【果实用途】生食、蜜饯、酿酒等

【注意事项】家庭和野外常见的有毒的花卉植物

在野外、公园里甚至办公室内,一些植物长得艳丽非凡,你会忍不住想摘她,甚至尝她。

这时你要千万小心了,在她们鲜艳夺目的外表下却藏着颗“恶毒的心”。

下面本人就介绍几种艳丽的有毒植物给大家认识,以防发生不必要的意外。

1、八仙花(绣球)

八仙花为虎耳草科八仙花属植物。

别名:

绣球、斗球、草绣球、紫绣球、紫阳花。

花有毒。

误食症状:

腹痛、皮肤疼痛、呕吐、虚弱无力、出汗等。

2、毛地黄(洋地黄)

毛地黄是玄参科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别称:

洋地黄、指顶花、金钟、心脏草、毒药草、紫花毛地黄、吊钟花。

全株有大毒。

误食症状:

恶心、呕吐、腹部绞痛、腹泻和口腔疼痛症状,甚至会出现心跳异常。

3、藤萝(紫藤)

藤萝是豆科落叶攀援灌木。

别称:

紫藤、朱藤、云豆树。

全株有小毒。

误食症状:

恶心、呕吐、腹部绞痛、腹泻等。

4、火鹤花(花烛)

火鹤花是天南星科花烛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

别称:

花烛、安祖花、红掌、红鹅掌。

全株有毒。

误食症状:

嘴里会感觉又烧又痛,随后使会肿胀起泡,嗓音变得嘶哑紧张,并且吞咽困难。

多数症状会随着时间过去而减轻直至消失。

5、夹竹桃

夹竹桃是夹竹桃科夹竹桃属常绿大灌木植物。

别称:

柳叶桃、半年红、白羊桃。

全株有毒,叶及茎皮有剧毒。

误食症状:

恶心、呕吐、昏睡、心率改变。

6、一品红

一品红是大戟科大戟属常绿灌木植物。

别称:

象牙红、老来娇、圣诞花、圣诞红、猩猩木。

全株有毒。

误食症状:

茎叶里的白色汁液会刺激皮肤,可能会使皮肤红肿,引起过敏反应,如果误食茎叶,会呕吐、腹痛,甚至中毒死亡的危险。

 

7、虞美人

虞美人是罂粟科罂粟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别称:

丽春花、赛牡丹、小种罂粟花、苞米罂粟、蝴蝶满园春。

全株有毒,尤其以果实的毒性最大。

误食症状:

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中毒,严重的甚至可导致生命危险。

8、曼陀罗

曼陀罗是茄科曼陀罗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别称:

醉心花、狗核桃、洋金花、枫茄花、万桃花、闹羊花。

全株有剧毒,以果实特别是种子毒性最大。

误食症状:

口、咽喉发干,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脉快、瞳孔散大、谵语幻觉、抽搐等,严重者进一步发生昏迷及呼吸、回圈衰竭而死亡。

9、南天竹

南天竹是小檗科南天竹属常绿灌木植物。

别称:

天竺,南天竺,竺竹,南烛,南竹叶,红杷子、蓝天竹、木兰竺。

全株有小毒。

误食症状:

兴奋,脉搏先快后慢、且不规则、血压下降、肌肉痉挛、呼吸麻痹、昏迷等。

10、水仙

水仙是石蒜科水仙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别称:

凌波仙子、玉玲珑、金盏银台、姚女花、女史花、天葱、雅蒜。

全草有毒,鳞茎毒性较大。

误食症状:

呕吐、腹痛、脉搏频微、出冷汗、下痢、呼吸不规律、体温上升、昏睡、虚脱等,严重者发生痉挛、麻痹而死。

11、花叶万年青

花叶万年青是天南星科花叶万年青属多年生灌木状直立草本植物。

全株有毒,茎毒性最大,其次是叶柄和叶。

该植物为天南星科最毒的植物。

中毒症状:

其汁液与皮肤接触时引起搔痒和皮炎;吞下一小块茎则口喉极端刺痛,并导致声带麻痹。

还有唇舌表皮的烧伤、水肿、大量流涎,影响吞咽和呼吸。

12、蓖麻

蓖麻是大戟科蓖麻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别称:

红蓖麻。

全株有毒,种子毒性大。

儿童吃3—4粒,成人吃20粒即可中毒死亡。

误食症状:

一般轻度中毒者半天后表现衰弱无力,重者有恶心、腹痛、吐泻、体温升高、呼吸加快、四肢抽搐、痉挛、昏迷死亡。

13、狼毒花

狼毒花是瑞香科瑞香狼毒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别称:

断肠草、打碗花、山丹花、闷头花、一把香。

全株有毒,尤其是叶和根。

误食症状:

口、喉、胃等灼痛甚至死亡,触及眼睛会刺痛。

14、毛茛

毛茛是毛茛科毛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别称:

鱼疔草、鸭脚板、野芹菜、山辣椒、老虎脚爪草、毛芹菜、起泡菜。

全株有毒。

中毒症状:

与皮肤接触可引起炎症及水泡,内服可引起剧烈胃肠炎和中毒症状,但很少引起死亡,因其辛辣味十分强烈,一般不致吃得很多。

15、含羞草

含羞草是豆科含羞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别称:

见笑草、感应草、喝呼草、知羞草、怕丑草。

全株有小毒。

中毒症状:

接触过多会引起眉毛稀疏,毛发变黄,严重的会引起毛发脱落。

16、铃兰(谷中百合)

铃兰是百合科铃兰属多年生球根植物。

别称:

草玉玲、君影草、香水花、鹿铃、小芦铃、草寸香、糜子菜、扫帚糜子、芦藜花、谷中百合、圣母之泪、天堂之梯。

全株有毒。

误食症状:

恶心、呕吐、口腔疼痛、腹痛、腹泻和抽筋,心跳变慢或不规律。

17、乌头

乌头是毛莨科乌头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别称:

五毒棍、川乌、刀附、天雄等。

全株有毒。

中毒症状:

感觉神经、横纹肌、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麻痹。

直接作用于心肌,并兴奋迷走神经中枢,致使心律失常及心动过缓等。

关羽中毒箭,其毒即为乌头毒18、莨菪làngdàng(天仙子)

莨菪是茄科天仙子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丛生植物。

别名:

天仙子、闹羊花、黄桔鹃、羊踯躅、横唐、行唐。

全株有毒,有特殊臭味。

误食症状:

面红、烦躁、哭笑不止、谵语、幻觉、口干肤燥、瞳孔散大、脉数等。

严重者可致昏睡、肢强挛缩,甚至昏迷死亡。

19、羊踯躅(黄杜鹃)

羊踯躅是杜鹃花科落叶灌木植物。

别称:

闹羊花、黄杜鹃、黄色映山红、黄踯躅、羊不食草、惊羊花,老虎花、玉枝。

全株有毒,花和果毒性最大。

误食症状:

恶心、呕吐、腹泻、心跳缓慢、血压下降;严重者还有呼吸困难、心律不齐、血压升高、手足麻木、运动失调和昏睡,因呼吸抑制而死亡。

皮肤长期接触该植物可出现糜烂和灼痛。

20、马缨丹(五色梅)

马缨丹是马鞭草科马缨丹属直立或半蔓性灌木,热带植物。

别称:

五色梅、山大丹、大红绣球、珊瑚球、龙船花、臭金凤、如意花、昏花、七变花、如意草、土红花、臭牡丹、杀虫花、毛神花、臭冷风、天兰草、臭草、五色花、五雷箭、穿墙风、野眼菜、五彩花、红花刺、婆姐花。

枝叶及未熟果有毒。

误食症状:

慢性肝中毒,有发烧、衰弱、呕吐、腹泻、步履不稳、呼吸急促、昏迷、黄疸等。

21、秋海棠

秋海棠是秋海棠科秋海棠属多年生草本或木本植物。

别称:

相思草、八月春、岩丸子。

全株有小毒。

误食症状:

引起皮肤瘙痒、呕吐、拉肚子、咽喉肿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22、侧金盏花

侧金盏花是毛茛科侧金盏花属多年生宿根草木植物。

别称:

冰凉花、顶冰花、早春花。

全株有毒。

误食症状:

心律失常,发生惊厥、虚脱、昏迷等,严重时心室停跳而死。

23、颠茄

颠茄为茄科的高大灌木状多年生草本植物。

叶和根有毒。

误食症状:

口干、皮肤潮红、干燥、灼热、心率加快、视力模糊、瞳孔扩大、兴奋不安。

24、刺槐

刺槐是豆科刺槐属落叶乔木植物。

别名:

洋槐。

茎皮、叶、豆荚和种子有毒,以茎皮内层毒性最大。

刺槐的毒性有季节性,叶在7—8月毒性比茎皮大,秋季则相反。

误食症状:

人煮食叶中毒,通常在1—2天后出现症状,有发烧、舌头肿胀、皮下组织特别是下肢浮肿、便秘,在8天后仍有猩红热样的皮炎发生。

小孩咀嚼茎皮的中毒症状与叶不同,出现呕吐、嗜睡、呆滞、瞳孔散大、惊厥、呼吸困难和心跳不规则等。

25、牛眼马钱

牛眼马钱是马钱科马钱属藤状灌木植物。

别名:

牛眼球、高眼睛、车前树。

果实、种子及木质部最毒,树皮和幼叶次之。

误食症状:

颈面僵硬、全身肌肉痉挛;呼吸困难;面色青紫、牙关紧闭、散瞳,继之出现角弓反张,在1—2分钟后可以缓解,若如受到外界刺激则又反复发作,还有痉挛和震颤,终因昏迷、呼吸停止而死。

26、雷公藤

雷公藤是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

别名:

水莽草、红药、黄腊藤。

全株有剧毒。

误食症状:

先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压下降及呼吸困难,最后因心脏及呼吸抑制而导致麻痹。

27、醉鱼草

醉鱼草是马钱科醉鱼草属落叶灌木植物。

别名:

鱼尾草、毒鱼藤、土蒙花、羊白婆、五霸蔷、鱼藤草、毛鱼藤。

根茎叶均有毒。

主要对鱼有毒。

28、梓树

梓树是紫葳科梓树属落叶乔木。

别名:

河楸、花楸、水桐、楸豇豆树、大叶梧桐、黄花楸、木角豆。

树皮、果、叶有小毒。

误食症状:

多量可使中枢神经麻痹、呼吸抑制、影响心脏而致死亡。

29、侧柏

侧柏是柏科侧柏属常绿乔木。

别名:

柏树、扁柏、香柏。

枝、叶有小毒。

误食症状:

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头晕、口吐白沫,有时发生肺水肿、强直性或阵挛性惊厥、循环及呼吸衰竭等症状。

30、国槐

国槐是豆科槐属落叶乔木。

别名:

槐树、家槐、六年香。

花、叶、茎皮和荚果有毒。

误食症状:

面部浮肿、皮肤发热、发痒。

叶和荚果还能刺激肠胃粘膜,产生疝痛和下痢。

31、风信子

风信子是风信子科风信子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

洋水仙、西洋水仙、五色水仙、时样锦。

球茎有毒。

误食症状:

引起头晕、胃痉挛、拉肚子等症状。

32、藜芦

藜芦是百合科藜芦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

黑藜芦。

全株有毒。

误食症状:

胃部灼热疼痛、流涎、恶心、剧烈呕吐、腹泻、无力、出汗,严重者可有便血、意识丧失、谵妄、四肢痉挛、震颤、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及呼吸抑制。

33、商陆美国商陆

商陆是商陆科商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

苋陆、常蓼、章陆、章柳、大苋菜、湿苋菜、山包谷、金七娘、红苋菜、金鸡姆、猪姆耳、苋菜蓝、肥猪菜。

根有毒。

误食症状:

可引起消化障碍及中毒反应。

34、茅膏菜

茅膏菜是茅膏菜料茅膏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著名食虫植物。

别名:

地胡椒、捕虫草、食虫草、地珍珠、落地珍珠、一粒金丹、苍蝇网、山胡椒草。

全株有毒。

中毒症状:

叶的水浸液触及皮肤,可引起灼痛、发炎;家畜误食可出现氢氰酸中毒症状。

球茎局部外敷,有止痛作用,可治风湿和跌打伤,但久敷易起泡。

口服后有耳鸣、思睡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