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2战成功上岸985的经验之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33909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2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2战成功上岸985的经验之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考研2战成功上岸985的经验之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考研2战成功上岸985的经验之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考研2战成功上岸985的经验之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考研2战成功上岸985的经验之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考研2战成功上岸985的经验之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考研2战成功上岸985的经验之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考研2战成功上岸985的经验之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考研2战成功上岸985的经验之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考研2战成功上岸985的经验之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考研2战成功上岸985的经验之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考研2战成功上岸985的经验之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考研2战成功上岸985的经验之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考研2战成功上岸985的经验之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考研2战成功上岸985的经验之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考研2战成功上岸985的经验之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考研2战成功上岸985的经验之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考研2战成功上岸985的经验之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考研2战成功上岸985的经验之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考研2战成功上岸985的经验之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2战成功上岸985的经验之谈.docx

《考研2战成功上岸985的经验之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2战成功上岸985的经验之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考研2战成功上岸985的经验之谈.docx

考研2战成功上岸985的经验之谈

考研2战成功上岸985的经验之谈

一战调剂失败,二战成功上岸985学校的学姐跟大家讲,~我发现怎么那么多人喜欢把一件事困难化呢?

考研真的真的有那么难吗?

我觉得不是,是现在这个社会那些教育资本家的套路,不然还怎么圈你的钱,营销招数五花八门​。

考研名校挺难,要不也不会二战,总有人再说,我说不难怎么还二战了,我要是想读,一战就会选择调剂一个二本学校了,看个人选择吧。

难易都是相对的,我是希望大家把考研想的太可怕

我一战考的某985后来初试就没过线,死在一个专业课,英语渣渣竟然考了60多分,还是英语一,考之前很多人跟我说英语多难多难,但是实际上复习充分完全可以的。

二战的时候死磕专业课,书看了三遍,每一章节都自己总结了框架图。

哪里考什么知识点都自己预测了,考试的时候发现真的没跑出去这些范围。

除了一两个题真的没做过类似的,但是也能凭借其他知识点推导出来。

专业课考了130多分,最后。

政治不错考了80多。

目录:

part1考研难不难

part2前期准备工作

part3备考环节

part4最后的希望

part1.如何判断考研难易?

有些同学认为院校排名就是报考难度,显然这是极不科学的。

考研,从某个角度来讲也是考研党之间的信息之战,有些人善于利用网络、人脉等资源搜集各种各样的信息,相对于不会搜集信息的人来说,这些人的考研之路要顺畅许多!

所以不要相信某些所谓的宣传,理智分析下

一、计划招生人数

这条信息一般在招生院校公布的专业目录里面有说明。

通常认为招生人数和录取几率成正比。

一些特别热门的专业,如果不知道具体招生人数,很可能从报名的那一刻起已经注定失败。

为了保险起见,同学们不能仅看今年的数据,最好能看看往年的数据。

二、报考人数

这是一个比较关键的信息,从中可以看出你的竞争对手到底有多少。

虽然这一数据只能看到前几年的,但是足够我们大致判断出当年的报考情况。

有的高校特别是名校热门专业报考人数非常多,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建议不要报考。

2019部分学校报考人数

三、实际录取人数

通过这个我们能得知这个专业去年到底录取多少人,再结合去年专业目录公布的招生名额,可以判断出该专业去年的招生录取情况。

有一点要注意,有些高校个别专业实际录取人数多于招生人数。

所以要分析下目标院校有没有扩招的传统。

一些学校保研率

四、报录比

报录比直接反映出某专业的火爆程度。

有很多名校的热门]专业报录比达到10:

1,甚至20:

1。

这反映的是名校热门专业的真实考情。

竞争如此激烈,同志们还需努力。

五、推免人数

很多同学认为推免人数和考研没有多大关系,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很多名校热门专业每年的推免名额很多,有的甚至占了当年招生人数的一半甚至更多。

于是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就很少,考研竞争更加剧烈,所以各位同学在报考之前,必须搞清楚自己报考专业的推免人数,若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太少,就一定要慎重了。

六、复试分数线

要注意的是,复试线有校线和院线的区别。

有的学校会有多个学院开设同一个专业,各个学院的院线可能不一样。

学校给出的复试线一般是各院的最低院线。

所以,查找复试线的时候不要混淆校线和院线的区别。

如果目标学校只有一个学院开设目标专业,则不存在校线和院线的区别。

七、复试比例

复试比是指,计划招收人数和进入复试人数的比例。

教育部规定最低的复试比例为1:

1.2,这就意味着,如果录取10人,就会有12人进入复试,有两个同学注定要不被录取。

有的学校复试比会高达1:

1.5,甚至1:

2,复试比例如果偏高,就能说明两个问题:

1)复试线的参考价值降低;

2)复试竞争激烈、风险更大。

八、考研最终成绩计算方式

总成绩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初试分和复试分占总成绩的权重。

有的学校初试分会占到总成绩的70%,有的是初试、复试各占50%,有的学校复试分只占总成绩的30%、甚至20%。

在对比不同学校考研难度的时候,还要横向考虑专业课试题难易度的差异,还有些:

学校不公开真题试卷,所以还要多方权衡。

看你报考的学校的情况。

有些院校,为了吸引考生,会把分数线设得很低,有的甚至就是国家线。

比如我当年报考的学校也是国家线,但是去复试才知道,他们只是想把尽可能多的人拉过来看一看质量。

最后真正招收的时候,分数线就比他们报出来的要高将近70分。

所以,在报考时,如果那些很牛逼的学校但是以往分数线很低的,千万不要被迷惑。

因为真正招收的时候,还是择高分录取。

低分的人,就算去复试,也是陪衬,用来充数的。

part2前期的准备

首先,你需要明确自己要考研的目的,为了继续深造来提升自己也好,为了暂时的逃避就业也好,总之你都是要有个目的在的。

不能是临时起意,也不要是“随大流”即别人考我也考好了。

你总会明白,考研这条路,艰辛并且崎岖,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亦或是信念,就很难坚持到最后,即使坚持着也可能内心早已对自己的准备充满了怀疑与不确定性。

或许现在的你还并不明白这条路是怎样,但等你真正参透,已经为时过晚,所以我把它写在最开头,来提醒每个想要考研的或者正在准备考研的你们。

当时,我选择考研的目的有三个,第一,我对于研究生这个身份充满好奇(真的还算不上向往),想一探究竟;第二,我一直以来都有名校梦,当初高考成绩不尽如人意,一直有遗憾;第三,想暂时的逃避就业这个问题。

其次,你要对自己要报考的目标专业与目标院校有大致的定位,是本专业还是跨专业,是本校还是外校,是“双非”还是“双一流”,是专硕还是学硕。

这些问题摆在还是一头雾水的你的面前可能比较困难,但你就是不得不去面对,因为目标一旦确立,你才有追逐的动力。

你可以问身边人的意见,也可以上网去搜相关的信息,但最重要的还是遵从你的内心,你不是为其他任何人考研,你是为你自己而战。

在听取他人意见的基础上,尽可能合理化自己的目标。

我一开始就明确自己要报考211类院校,专业还是选择本专业,一方面准备起来更得心应手,另一方面我对于本专业的前景还是很看好的。

有些选择跨专业的考生可能只看到了初试专业课的内容不多,没有考虑到复试要考的问题更加专业,最终复试的时候被淘汰。

因此,选择跨专业之前一定要慎重,做足准备。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专硕还是学硕,现在我国研究生招生的趋势给我的感觉是,学硕更倾向于要保送生,专硕进一步扩招。

可能还有很多人不了解学硕与专硕的区别,我在这里简单的说一下,学硕是偏向于学术研究,继续读博的门槛相对低一些,专硕偏向于应用,读博门槛比较高但也不是高到难以触碰。

另外就是专硕的学费会比较高,我同学在中财读金融专硕,每年学费4.8万;而学硕的学费标准就是全国统一价,一年8000元。

国家以及各大高校目前是比较支持专硕招生的,所以专硕相对于学硕来说会好考一些,当然也分学校分专业,再拿中财金专来说,即使学费那么高,每年的分数线还是很高,报考热度也一直不减。

然后,就是你要在前期尽可能多的去搜集关于你要报考的学校的相关信息,专业课真题、往年的分数线、报录比、往年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如果你没有最终确定报考哪一个,就把所有目标院校的信息都搜集起来,做对比的过程或许可以帮助你最终确定你的目标。

就比如我研究生报考的学校,信息比较透明,专业课的题在学校都可以买到,往年报了多少人最终录取了多少人都可以比较容易查到;再比如我朋友报考了中科院,信息就相对比较封闭,一些相关信息都不太容易查到,等到她被录取,她才知道她报考的专业只要一个人。

最后,就是要把身边的人和事“安顿”好。

告诉父母你要考研的消息是必须的,一方面获得精神支持,再就是资金支持,包括你报辅导班啊、买资料啊都需要可观的开销。

相信大多父母知道你要考研之后的心情都是比较开心的~如果你谈了对象,也要跟另一半达成共识。

这个我会在后面详细说一下,因为恋爱扰乱考研节奏的事情屡有发生,所以真的很重要。

再就是关于你在考研期间的其他事,你是专心考研,还是一边考公一边考研,还是找工作考公考研三不误,这些你都必须想清楚。

因为在你备考过程中,会有一些你找工作的同学已经拿到offer,而你还在苦逼的备考,如果之前没有确定下来自己的目标,就很容易被影响。

我不否认有些人确实是能力过强,但我还是觉得尽量专注一件事比较好,免得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就是大致的前期准备工作,需要你在考研当年的1月~5月之间完成,最晚不能拖到5月末,其实时间蛮久了,如果没有很严重的拖延症的话,完成这些就是很轻松的事情了。

 

part3备考环节

推荐阅读:

如果你不幸初试落榜了——还没结束

你还有路可以走,只要你想读研

那么你最先要做的事情是冷静下来并拿出下一步的选择方案。

或者找工作,或者来年继续考你心仪的专业。

如果是这两种,那么请不用再看下去,直接该干什么干什么吧;

如果选择调剂,那么第一步还是冷静下来,要知道调剂并不是一件可耻或者羞赧的事情,它只不过是在你第一步选择失败后的补救和修正——试问,人这一辈子都能一帆风顺么?

失败了一次就害怕面对第二次挑战,那么你失败的就不冤枉了。

二、如果决定好调剂以后,你要做的就是——

(1)申请原来所报院校、专业的破格录取。

破格录取一般在公布了初试通过名单前后不久(根据我的经验,不超过一周),针对的是总分足够高,专业课分数较高,只是公共课略差几分的同学(且差的最好不要超过5分)。

许多34所和211的学校都是这么规定的。

如果达到了标准,那么请准备好:

不少于一名导师(一般都要两名)的破格推荐;报考学校研究生招生部门的签字批准(有时候甚至要教学副校长的批准,这样的难度会更高一些);以及破格费——通常是以“数万元人民币”作为单位的。

申请破格如果成功,那么也就等于你通过了初试,可以去参加复试了;

(2)在申请破格的同时,调剂上还有两个最优的选择:

即报考学校的校内调剂和你本科所在母校的同专业调剂。

前者因为你的报考,学校也爱惜人才,不想浪费资源;后者因为与你有特殊的感情,所以只要有机会,就能接受你的(不过,既然是调剂,就要至少达到人家要求的分数线,这个不用我多说了吧)。

因此,落榜后第一步就是同时(记住,一定要同时,不要做完了一步再作下一步,时间不等人)做以上的事情。

并且如果走到下一步,也别忘了与报考院校和母校保持联系,不要放过任何一次机会。

三、如果破格、校内调剂失败,那么你要做的是——

校外调剂。

记住一个原则:

别挑肥拣瘦,既想去好学校又想找好专业。

一般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就自己拿主意。

此外,有几点小经验:

(1)千万不要没有目标,在某些网站上发布消息“任何学校任何专业”,你指望有老师来顶礼膜拜并接走你这个任何地方都能去的“旷世奇才”么?

(2)别以为在网站上随便发个帖子,就能让人家来找你。

你要主动一些,去搜集你中意的和可能接受你的院校,去他们的研究生网站,下载“调剂申请表”(这个步骤至关重要!

(3)多打电话给想要调剂的院校的招生办,并发动你的一切人际关系探听虚实。

如果连打电话咨询的勇气都没有,那么就是自作孽不可活了;

(4)你的本科老师如果关系好,他手上会有不少好资源,装得可怜一点、上进一点,找他们帮帮忙吧;

(5)有些学校对外宣称没有调剂名额了,实际上都还有不少;一来是准备自己人校内调剂的,二来是给一些有关系的人预备的。

如果你有人脉,记得挖挖看。

(6)调剂申请可以同时申请多个,因此要广撒渔网。

我去年是先地毯式搜索,找到了所有这个专业和类似的专业院校,列了一个500多名目的大单子;再在其中选择可能开通调剂、或者有可能接受我的名单,也有几十个;最后再给他们的招办一一打电话,不要害怕被拒绝,天无绝人之路,总会有几家表示可以开通调剂的,然后就是添申请表了。

同时,对于其余的院校,也要跟进,不能放弃。

做到了这个苦功夫,才能从中选到最适合自己的。

调剂与股市一样,打得就是信息战——记住我这句话吧!

(7)虽然国家没有明确提出,但院校是有等级的,也就是大家熟悉的:

34所(一流),A区,B区,C区,通常从上至下可以调剂,即报考的学校越好,你的成绩越好,调剂的希望就越大——这符合人之常情:

谁不愿意要好学生呢?

而且不要在乎分数,34所的同学们分数都不会太高,但老师们都明白:

一所优秀学校的落榜考生,有的时候还比那些三流学校的尖子好呢……当然,这也不代表说其余学校的落榜同学就没机会了,只不过前者的希望更大一些——我调剂时,就凭这个拉下了两个B区的同学。

四、挑中了中意的、可能接受你的院校和专业后,你要做的是——

去“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就是报名的那个网站)上,登记一下。

并去调剂院校他们的研究生网页上,下载一份《调剂申请表》(有的学校则没有,都是在网站上统一填了。

但我的学校至今还有《申请表》的),照着填了以后,尽快寄给欲调剂学校的研招办(为什么说是尽快,下文有叙述)。

填表过程中,你要注意如下事情:

(1)《调剂申请表》里都会有“备注”一栏,别添那些“给我一次机会”,“我想深造”,“我喜欢贵校”之类的假话、废话。

要添如下消息(按重要程度排序如下):

本科期间是否在核心期刊或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无论第几作者);是否省级、市级优秀学生、干部;是否有过国家级奖学金;本科毕业论文方向;参加社会活动的评价或者权威认证;是否党员或其他民主党派。

总之保持一个原则:

学术第一,社会活动为副,力求在让你的《调剂申请》资本更加厚重一些。

虽然这个程序在整个调剂中起到的作用不大,但也许关键时刻,会让你绝境逢生。

(2)寄出《调剂申请》(或者网络登记)一定要快,有些学校说“根据分数排名,有多少人比你分数高”等等,不要相信。

我调剂的时候,成绩是最低的;而且我也问过我们的研招办老师——受理调剂,首先看得是《调剂申请》的送达时间,其次看这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已到达先后为主,分数为辅。

不知道其余院校是否这样,但我这里确实是。

因此,不要吝啬钱,邮个平信,一周过去了,人家还等你?

五、如果得到了申请调剂院校的准许,你要做得是——

(1)首先,电话联系,表示感谢;并找找调剂院校导师,表达一下自己的优势和想要深造的愿望(这些话在这里说就不是废话了,可见说话的方式、时机是一门艺术);

(2)其次,马上联系调剂院校的研招办,提出并催促对方寄出《调剂函》,《调剂函》这个东西可是太好了(题外话)!

见到了它,等于你成功了一半。

所谓《调剂函》,就是调剂院校以“第二志愿”的名义,向你当初报考的第一志愿院校提出申请,调取你的档案、初试试卷、身份信息的公函。

说白了,就是第二志愿学校发信去第一志愿学校,查一查你的成绩啊,考生信息啊,证件啊是不是真实的,省得被蒙了,记住,它是公函,我很奇怪的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同学连《调剂函》和《调剂申请表》都分不清楚……

《调剂函》送出有两种方式:

通常负责的、好一些的学校会有研招办出面寄《调剂函》,你所需要的只是等待和适当的催促。

根据我的经验,一般3~5天就可以搞定,记住一定要天天催,语气不要太僵硬。

另一种不负责任的学校,会让你自己寄这种重要的公函,那么记住:

此刻它就是你的命!

想要怎么保命,不用我多说吧?

自己行动快一些,并自己去催促你的第一志愿学校,学会做好第一志愿、第二志愿两所学校的沟通工作,这很重要!

(3)最后,有研友反映说,具体学校不同,也可能不开《调剂函》,而是直接拿学生证或其它证件去研招办调信息。

这个原理和《调剂函》是一样的。

总之,必须要第二志愿学校以某种方式(如开《调剂函》)去第一志愿学校求证你的成绩、身份是否真实,这样调剂工作才十有八九差不多。

口头上的允诺毕竟不如文书保险嘛。

六、如果《调剂函》作用成功,第一志愿院校将你的全部信息转到了第二志愿院校,人家看过之后,认定了你是货真价实的,那么你要做得是——

(1)首先,再次感谢两所院校相关负责人的帮助(做人要厚道,要知理,即便此刻他们对你已经没用了,也仍要礼敬有加,这是一个研究生起码的素质);并且联系第二志愿的导师,表达一下自己的优势和渴望深造的热情(汗)……

(2)调剂基本成功了,准备一下复试吧,要是复试都过不了,那是你自己的水平不济了——这里的“水平”,包括学术,包括做人,也包括人际关系和潜规则。

准备复试的时候,你要注意分析自己的情况,制订相关策略。

我去年都是和6个学生在一起抢一个名额的(因为六个人在同一天被准许了调剂申请,211就是缺德,调剂也不是谁都要的)……引用现代广告学的理论模型,你需要做得是一个SWOT分析,即:

优势(S):

你的优势是从更为优秀的院校落榜(大多都是吧?

没有同学幻想着从三流院校调剂到34所吧?

),并不代表你比现在的这些竞争者水平差。

例如我上研以后,一学期下来成绩都是第一名,比当初第一志愿初试的那个第一名更招导师待见吧。

弱势(W):

你的竞争者太多,而且若也都是通过了调剂准许,实力就差不到哪里去。

而且调剂的专业复试,你可能不清楚。

因此要想胜出,只能有两个字——拼命。

我就是一周之内只睡八小时,将三本专业课复试材料硬背了下来。

已经处于绝境的人,就要学会拼命,就要死里求活,这个道理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适用的。

机遇(O):

毫无疑问,给你书念,就是最大的机遇。

而为了把握这个机遇:

你就要去迎合提供机遇者的心理,减少出错的可能。

事实上,只要专业过硬,求学心诚,那么老师们也会包容你的。

而导师选择你,就是因为你在逆境中表现出了令人尊重的拼搏气质——否则人家放着第一专业的学生不要,要你个“后娘养”的?

威胁(T):

复试中,你的最大威胁不是那些一起来的竞争对手,而是如果很不幸的话,会出现早就预订好了一个名额,你去复试只不过是为了给人家打掩护的过场罢了。

但这种几率不是很大。

需要你的人脉、情报到位,还是有可能绝地反攻的。

同时,因为有这种概率事件的存在,你就要多投《调剂申请》,事实上,第二志愿的复试可以参加多次,按照先后顺序调你的档案,所以,这就跟求职一样,允许你多去面试,共同参考。

我认识某个同学,就是先后参加了三个学校的复试,然后都通过了,从中选择那个最好的。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不要让这几所学校知道你“三心二意”就成。

七、如果参加了复试,那么你要做的:

要么成为了研究生;要么失败,再去寻找别的机会,重复(三)开始的步骤;要么心灰意冷退出。

需要指出的是两点:

(1)即便调剂复试也失败,且没有学校再愿意要你了,这个时候,每个省的研招办还会有调剂,俗称“大区调剂”,不过那些机会一来比买彩票中500万还低,二来剩下的专业和学校都是连调剂生都不愿意去的地方,可想而知……这个就不说了。

(2)复试成功后,第二志愿单位就打算录取你了,这个时候会再去你的本科学校调取你的全部档案,包括成绩啊,组织关系啊,人事关系啊……等等。

这个时候,你如果觉得这学校我不想去了,或者有更好的学校给了你机会,那么你可以选择不让他们调档录取你,继续参加别的学校的复试去,于是乎就会出现一个学生可能参加多次复试的情况。

还有一种可能,因为确认考生成绩是很简单的事情(人家有公文,看一眼不就成了),所以在接连几天内就去了好多家学校参加复试,然后都通过了,各个学校都想调你的档案录取你,你就可以选一选了。

这个原理,就是利用复试结束到正式录取调档前的一段时间差。

因为同学们可以多走几家,增加机会。

八、总结

将以上的叙述总结一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方便同学参考:

(1)破格录取可以是你的个别分数没有达到录取线,但只限第一志愿报考的学校;其余的调剂,都要求你的总分和小分都达到录取分数线。

因此没过线的同学不要研究调剂了。

(2)填写了《调剂申请》以后,肯定是要越快越好,越快,人家就越容易安排复试给你。

(3)《调剂函》或者身份证、学生证等手续必须要有,不管是发正式公文看你的成绩和信息,还是用身份证、准考证、学生证等证件进行报名确认,总之你是要给出一些证件的,千万不要以为人家口头答应你了就可以了。

(4)要是有多家院校愿意安排你复试,只要不冲突,你就都去看看。

反正最后通过了调档案的时候,你可以选择不去的,这也就多了不少选择。

(5)调剂上,理工科比文科学生好办得多。

因为文科专业少,分数普遍高,竞争太激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