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工作礼仪常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36521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接待工作礼仪常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接待工作礼仪常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接待工作礼仪常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接待工作礼仪常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接待工作礼仪常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接待工作礼仪常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接待工作礼仪常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接待工作礼仪常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接待工作礼仪常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接待工作礼仪常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接待工作礼仪常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接待工作礼仪常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接待工作礼仪常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接待工作礼仪常识.docx

《接待工作礼仪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接待工作礼仪常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接待工作礼仪常识.docx

接待工作礼仪常识

接待工作礼仪常识

【篇一:

接待礼仪常识】

接待工作礼仪常识

一、仪容仪表礼仪

1、头发干净整齐、长短适当,发型简单大方。

坚持洗脸,保持面部清洁,男性每天剃须,女性妆面朴实无华。

保持双唇和牙齿的干净,消除口腔中的异味。

2、入座时应礼貌地请对方先入座,左侧入座。

就餐时,男士应为女士拉开椅子。

入座时避免发出大的响声。

3、离座时向周围人示意,再起身。

注意尊卑先后次序,尊者先离座。

起身动作缓慢,避免发出大的响声。

左侧离座,站好再走。

4、避免不雅的行为,不要在公共场合剪指甲、掏耳朵、揉眼、搔头发、挖鼻孔和对人喷烟等不雅的举动。

二、着装礼仪

1、与顾客会谈、参加正式会议等,衣着应庄重考究,男士一般着西服或中山装,女士着职业装。

出席正式宴会时,女士则应穿中国的传统旗袍或西方的长裙晚礼服;而在朋友聚会、郊游等场合,着装应轻便舒适。

2、穿双排扣西装上衣所有衣扣均应系上,敞开上衣乃失礼之举。

穿单排扣西装上衣,起身站立时应系扣,就座后可以解开。

3、社交场合,领带可与衬衫同色,或较为鲜艳。

喜庆场合,领带可为红色或紫红色系列,领带打好后其下端在皮带口附近。

不必使用领

带夹,与正装搭配的领带应为规范的几何图形,图案、颜色忌繁杂。

三、介绍礼仪

1、自我介绍。

先递名片再介绍,内容要全面,包括单位、部门、职务、姓名。

2、介绍的顺序。

(1)在普通场合,介绍人应由秘书、陪同、接待人员等专业人士或与双方均熟悉之人担任。

(2)在重要场合介绍贵宾时,介绍人则必须由在场之人中地位最高者担任。

(3)介绍他人之前应征得双方的同意,尤其要了解地位较高一方有无此种意图。

(4)尊者居后。

首先介绍其中地位较低的一方,然后再介绍地位较高的一方。

若一方拥有多位人士,则最为标准的方式是由地位高者开始,并依次进行。

四、握手礼仪

握手是在相见、离别、恭贺或致谢时相互表示情谊、致意的一种礼节,双方往往是先打招呼,后握手致意。

1、握手的顺序:

在正式场合,握手时伸手的先后次序主要取决于职位、身份。

地位高的人先伸手,女士先伸手,长辈先伸手,主人要先伸手。

2、握手时间要适中,一般以1-3秒为宜。

男子与妇女握手时,往往只握一下妇女的手指部分。

特别提醒握手“四忌”:

心不在焉、左手相握、戴手套、交叉握手。

五、接待来宾

(一)、迎送

1、确定迎送规格:

主要的迎送人员应与来宾的身份相当或相应。

为了简化迎送礼仪,主要迎送人员可在来宾下榻的宾馆迎接或送别,另由职务相当人员负责机场(或车站、码头)的迎送。

2、迎送前的准备

(1)了解来宾抵离的准确时间。

接待工作人员应当准确了解来宾所乘交通工具的航班号、车次以及抵离时间,以便做好接站(或送站)准备。

接站时,迎候人员应提前到达机场(码头或车站),以免因迟到而失礼。

(2)排定乘车号和住房号。

事先排定乘车号和住房号,并打印成表格。

在来宾抵达时,将乘车表发至每一位来宾手中,使之明确自己所乘的车号。

同时,也便于接待人员清点每辆车上的人数。

(3)安排好车辆。

根据来宾和迎送人员的人数,以及行李数量安排车辆。

如果是车队行进,出发前应明确行车顺序,并通知有关人员,以免行进中发生错位。

3、安排好迎送中的各个环节

(1)提取、托运行李。

如果来宾行李较多,应安排专门工作人员,负责清点、运送行李并协助来宾办理行李的提取或托运手续,以避免主宾及送行人员在候机(车、船)厅等候过久。

(2)注意与宾馆(饭店)的协调。

为了避免来宾抵达后聚集大厅长时间地等待,接待工作人员应与宾馆(饭店)主动联系,进行精心的安排。

主宾入住客房,应有专人陪同引导。

来宾进店时,应通知行李房,及时将来宾行李分送各人房间或集中送到某一房间。

(3)为来宾留足休息时间,起码给对方留下更衣时间。

(二)、参观项目

1、项目的选定。

参观项目的选择,主要应考虑来宾来访的目的、性质,选定最具代表性的参观项目。

此外,还要考虑参观时间的长短、路途的远近以及现场安全和食品安全等。

2、安排布置。

项目确定之后,应作出详细计划,制定活动日程表。

包括先参观什么,后参观什么,中间是否休息,在哪个点休息,参观前有无介绍,参观前后是否座谈,各参观点之间距离远近,徒步还是乘车前往等等。

接待重要来宾,必要时应先跑一遍,落实各个细节的安排。

3、陪同。

来宾前往参观时,一般由身份相对应的人员陪同,并根据情况安排解说员。

安排参观时,一定要注意轻车简从,陪同及随行的工作人员不可太多。

4、情况介绍。

为了提高介绍效果,每个参观项目的基本情况,事先都应准备接待方案,在参观过程中发给来宾。

如果来宾人数较多,而参观点上场地有限,可以采用集中介绍,分组参观的办法。

六、座次礼仪

座次礼仪基本理念:

内外有别中外有别遵循规则灵活机智

座次排序基本规则:

以左为上(中国政府惯例)

以右为上(遵循国际惯例)

居中为上(中央高于两侧)

前排为上(适用所有场合)

以远为上(远离房门为上)

面门为上(良好视野为上)

(一)、主席台的座次安排

首先是前高后低,其次是中央高于两侧,最后是左高右低(中国政府惯例)和右高左低(国际惯例)。

中国内事活动惯例(如接待国内上级领导视察等),以左为尊,即左为上,右为下。

当领导同志人数为奇数时,1号首长居中,2号首长排在1号首长左手边,3号首长排右手边,其他依次排列;当领导同志人数为偶数时,1号首长、2号首长同时居中,1号首长排在2号首长的左侧,2号首长排在1号首长的右边,其他依次排列。

主席台座次安排图示:

1、主席台人数为奇数时(观众看主席台摆法):

(见下图)

7531246观众

【篇二:

关于接待工作和礼仪安排常识】

关于接待工作和会务工作的礼仪及规范

一、关于接待工作

1、如何迎接客人?

一是确定迎送规格。

通常遵循身份相当的原则,即主要迎送人与主宾身份相当,当不可能完全对等时,可灵活变通,由职位相当的人或由副职出面。

其他迎送人员不宜过多。

二是掌握到达和离开的时间。

准确掌握来宾到达和离开的时间,及早通知全体迎送人员和有关单位。

如有变化,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

迎接人员应提前到达迎接地点,不能太早,更不能太迟,甚至迟到。

送行人员则应在客人离开之前到达送行地点。

四是不同的客人按不同的方式迎接。

对大批客人的迎接,可事先准备特定的标志,让客人从远处即可看清;对首次前来,又不认识的客人,应主动打听,并自我介绍;而对比较熟悉的客人,则不必介绍,仅向前握手,互致问候即可。

五是留下一定时间。

客人抵达住处后,不要马上安排活动,要给对方留下一定的时间,然后再安排活动。

2、如何称呼、介绍和握手?

关于称呼。

国际上,对男子通常称先生,对女子通常称夫人、女士、小姐。

其中对已婚女子称夫人,对未婚女子称小姐;而对不了解婚姻状况的女子可称小姐,年纪稍大的可称女士。

对地位高的官方人士,还可直接称其职务、阁下。

迎接一批客人,如何介绍呢?

是先介绍客人,还是先介绍主人?

通常由礼宾工作人员或欢迎人员中身份最高者,先将前来欢迎的人员按其身份从高到低依次介绍给来宾。

在介绍两个人互相认识时,怎么介绍呢?

是先介绍男士,还是先介绍女士?

是先介绍年幼者,还是先介绍年长者?

是先介绍身份低者,还是先介绍身份高者?

是先介绍未婚女士,还是先介绍已婚女士?

西方是先卑后尊,我国是先尊后卑,西方与我国正好相反。

伴随介绍客人,就是如何握手的问题?

伸手次序:

由尊者决定。

公务场合职务高、身份高者先伸手,非公务场合,年长者、女姓先伸手。

注意:

握手忌用左手、忌戴手套、忌戴墨镜、忌手脏,等等。

3、如何陪车和引导?

客人抵达后,如果需要陪车,宾主双方如何上车,如何就座呢?

乘坐轿车时,通常有两种情况:

当有专职司机开车时,小轿车1号座位在司机的右后边,2号座位在司机的正后边,3号座位在司机的旁边(如果后排乘坐三人,则3号座位在后排的中间)。

如果是主人自己开车,则要请主宾坐到主人的右侧,即前排右侧的位臵,也就是副驾驶的位臵。

中轿主座在司机后边的第一排,1号座位在临窗的位臵。

乘坐中大型面包车时,则前座高于后座,右座高于左座;距离前门越近,座次越高。

为客人关车门时,要先看清客人是否已经坐好,切忌过急关门,损伤客人。

当宾主双方并排行进时,引领者走在外侧,让来宾走在内侧。

单行行进时,引导者应走在前,来宾走在其后,起到带路的作用。

出入房门时,引领者主动开门、关门。

出入无人控制的电梯时,引领者先入后出,操纵电梯。

4、如何会见和会谈?

会见座位的安排。

通常将客人安排在主人的右侧,译员、记录员

安排在主人和主宾的后面,其他人员按礼宾次序在主宾一侧就座。

主方陪见人员在主人一侧就座。

座位不够可在后排加座。

双方人

员的排序由双方按照每个人的职务、地位、本次会见的内容等综

合排定。

会谈座位的安排。

双边会谈通常用长方形、椭圆形或圆形桌子,

宾主相对而坐,以正门为准,主人坐背门一侧,客人坐面门一侧。

主谈人居中。

我国习惯把译员安排在主谈人右侧。

其他人员按礼

宾次序左右排列。

记录员可安排在后面,当会谈人员较少时,记

录员也可安排在会谈桌上就座。

双方人员的排序也由双方按照每

个人的职务、地位、本次会见的内容等综合排定。

如会谈长桌一端向正门,则以入门的方向为准,右为客方,左为

主方。

如果有合影,如何安排就座呢?

一般由主人居中,按礼宾次序,以主人右手为上,主人的右手排第一位来宾,主人的左手排第二位来宾,主客双方间隔排列。

第一排人员既要考虑人员身份,也要考虑场地大小,即能否都摄入镜头。

一般来说,两端均由主方人员把边。

如果是上级领导来视察,安排合影时,则要将所有合影人员排出次序,每排再按开会时主席台上的就座次序排列。

为了突出主要领导,保证主要领导居中,通常排单数就座,1号人员即身份最高者居中,2号人员在1号人员左手位臵,3号人员在1号人员右手位臵,以此类推。

长条桌

沙发室

1.与外宾会谈

.

.注:

a为上级领导,b为主方领导

5、如何宴请?

主要有三个环节:

排好菜单、定好形式、排定座次。

排好菜单。

要体现民族特色、地方风味、节令时尚、饭店拿手和客人喜爱的菜肴,少上昂贵菜肴,不上禁忌菜。

关于饮食禁忌,如回民不吃猪肉,犹太后裔不吃猪肉、兔子及禽类等,印尼、马来西亚人也不吃猪肉(信奉伊斯兰教),阿拉伯人不吃猪、马、骡、驴肉,有的还不吃兔肉。

了解了这些习俗,安排时就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能上这些动物的肉。

伊斯兰教还禁酒,但也有例外,就是伊拉克人可以喝酒。

定好就餐形式。

宴请总是通过一定的宴请形式来完成的。

宴请形式有宴会、招待会、茶会(又称茶话会,是联络老朋友、结交新朋友的具有对外联络和进行招待性质的社交性集会,重点不在“茶”,而在“话”)、工作餐。

宴会中的正式宴会和招待会中的冷餐(即自助餐)是目前接待来宾最常用的两种宴请形式。

正式宴会是仅次于国宴的一种宴会,可安排席间乐,宾主均按身份排位就座,用地产白酒和其他饮料。

正式宴会的现场,应布臵得严肃庄重大方,不要用红绿灯、霓虹灯装饰,可以少量点缀鲜花。

正式宴会通常要挂“欢迎宴会”大字横幅,有时还配以标语,标语的内容可以根据宴会的主题来拟定。

正式宴会座位的排列:

通常安排每桌10人,来宾的位臵以离主人座位的远近而定。

我国习惯按各人本身职务排列,以便于谈话。

当只有一位主人时,1号来宾坐在主人右手的一侧,2号来宾坐主人左手的一侧,3、4、5、6、7、8、9号等来宾依次分别坐在两侧。

当有两位主人时,即有第一主人和第二主人时,1号来宾坐在第一主人右手的一侧,2号来宾坐在第一主人左手的一侧,3号来宾坐在第二主人右手的一侧,4号来宾坐在第二主人左手的一侧,5、6号来宾分别坐在1、2号来宾的两侧,7、8号来宾分别坐在3、4号来宾的两侧,其他来宾依此排座。

冷餐会(又叫自助餐),常用于宴请人数众多的宾客。

往往设主宾席座位,其余各席不固定座位,食品与饮料均事先放臵桌上,招待会开始后,自动取食进餐。

这种进餐形式越来越受到欢迎,宾主双方感到轻松自由,便于交流。

6、如何观看节目?

观看文艺节目,一般以第七、八排座位为最佳。

观看电影则是第十五排前后为好。

专场演出要把贵宾席留给主人和主要客人,其他客人可排座位,也可自由出入。

如举办舞会,时间掌握在2小时,即尽量在晚上8:

00—10:

00。

参加舞会的男女人数要相当。

注意歌舞相间。

男士要主动请女性跳舞,女性可以婉拒;女士请男士跳舞,男士不可拒绝。

舞会快结束时,结尾曲要能让来宾感到舞会快要结束了。

7、如何参观游览?

一是项目选定。

结合来访目的、客人意愿和兴趣、来宾是否参观过进行安排。

二是安排布臵。

项目确定之后,应做出详细计划,先看什么、后看什么,在哪儿停车、在哪儿介绍、在哪儿上卫生间、在哪儿上车,以及中间如何引导、如何衔接、由何人介绍情况,等等,都要向接待单位交待得清清楚楚。

对于大型的、重要的、复杂的参观活动,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精心选择参观点;反复预看路线,计算好途中使用时间、参观使用时间和介绍使用时间,确保用最少的时间,看最多的参观点;确定好联系人、联系电话以及介绍人;安排好沿途解说人和解说词;十分关注参观过程,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适时根据临时突然变化,做好适应性调整。

8、如何签约?

一般在签字厅内设臵长方桌一张,作为签字桌。

桌面覆盖深绿色台呢,桌后放两把椅子,为双方签字人的座位,主左客右。

座位前摆的是各自保存的文本,上端分别放臵签字文具,如是与外方签字,桌子中间还要摆一旗架,分别悬挂签字国的国旗。

双方参加人员进入签字厅。

签字人员入座时,其他人员分主客各一方按身份顺序排列于各自的签字人员座位之后。

双方助签人员分别站在各自签字人员的外侧,协助翻揭文本,指明签字处。

在主方保存的文本上签毕后,由助签人员互相传递文本,再在对方保存的文本上签字,然后由双方签字人员交换文本,相互握手。

有时签字后,备有香槟或红酒,共同举杯庆贺。

9、如何保持良好的仪表形象?

这是做好接待工作的基础和开始,也是涉及到个人乃至一个单位、一个国家形象的事情。

一是精神要饱满自然,态度要和蔼端庄。

面、手、衣、履要洁净。

说话客气,注意身份。

在公共场所应保持安静,遵守秩序,不打搅、影响别人。

遵时守约。

二是多用礼貌有语。

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

三是尊重隐私。

与人交往时做到五不问,即不问年龄、不问婚否、不问去向、不问收入、不问住址。

但日常交往中,有的人最喜欢问的却是这些问题。

这是要引起注意的。

四是体现女士第一。

即时时处处做到女士优先、保护女士。

男女同行时,男士应走靠外的一侧,不能并行时,男士应让女士先行一步。

在开门、下车、上楼或进入无人领路的场所、遇到障碍和危险时,男士应走在女士前面,为女士服务。

就餐时,进入餐厅入座的顺序是,服务员引导,女士随后,男士“压阵”。

五是着装要得体。

着装要体现整体性、个性、和谐性。

男士衣着的颜色不能超过3色,否则就会显得杂乱,不够庄重。

袜子一般应穿与裤子、鞋子同类颜色或较深色的颜色。

通常情况下男士均穿便服,便服包括外衣、夹克、衬衣、t恤衫和各式西装。

但出席正式、隆重、严肃的会议或特别意义的典礼,则应穿深色西装或礼服。

这里要提醒一下穿西装的注意事项:

西装袖子长度以达到手腕为宜,西装衬衫的袖长应比西装袖子长出1-2厘米。

凡是正式场合,穿西装都要系领带,西装要系扣。

衬衫和领带要精心选择,衬衫的领子要挺括,领带颜色要与衣服、场合协调和谐,不能太随意。

系领带时,衬衫的第一个纽扣要系好。

衬衫的下摆要放在裤子里。

衬衫里面一般不要穿棉衣,天冷时,衬衫外面可穿一件羊毛衫。

穿着羊毛衫时,领带应放在羊毛衫内。

穿西装一定要穿皮鞋。

一般是黑色或棕色皮鞋。

皮鞋要上油擦亮,不能蒙满灰尘。

西装在日常穿着时可以敞开,也可以扣上第一粒纽扣。

西装的衣袋和裤袋里,不宜放太多的东西,以勉显得鼓鼓囊囊。

穿西装不扎领带时,衬衫的第一粒纽扣不要扣上。

打领带注意事项:

系领带不宜过长或过短,领带一般在第四、五个纽扣之间。

站立时其下端触及腰带为宜。

如内穿背心时,领带要放在背心内,领带夹也不要露出背心。

生活中有的人把领带夹夹在衬衣的第二个纽扣处,显得十分显眼、难看。

在宴会等喜庆的场合,领带颜色可鲜艳一些;参加吊唁活动,一般系黑色或其它素色领带。

在日常生活中,只穿衬衣(包括短衬衣)也可系领带,但衬衣下边要放在裤子里。

穿茄克衫等翻领衣服,内穿衬衫时,也可系领带。

小脸型、高身材的人不要打太窄的领带,胖者不要打太宽的领带。

六是餐饮要规范。

要坐得端正,双腿靠拢,两足平放。

双手和手肘部要离开桌子,不要放在、扒在桌上。

主人示意开始时,客人才能开始。

进餐时要细嚼慢咽,不要发出大的声响,如喝汤时“咕噜咕噜”,吃菜时嘴里“叭叭”作响,都是不文雅的表现。

若控制不住要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低头转向一旁,尽量避免发出声响。

敬酒时,上身挺直,双腿站稳。

劝酒要适可而止,切忌饮酒过量,以控制在本人酒量的三分之一为宜。

用筷子时,一旦夹上食物,应立即放入口中,不要停留时间过长。

夹菜时,筷子不要在盘子里

【篇三:

接待工作中排位的礼仪常识】

接待礼仪之排位

一、关于会议主席台座次的安排

1.主席台必须排座次、放名签,以便领导同志对号入座,避免上台之后互相谦让。

2.主席台座次排列,领导为单数时,主要领导居中,2号领导在1号领导左手位置,3号领导在l号领导右手位置;领导为偶数时,1、2号领导同时居中,2号领导依然在1号领导左手位置,3号领导依然在l号领导右手位置。

(关于会议主席台领导为偶数时的座次排列,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均指面向观众时):

86421357或75312468。

两种方法没有正确不正确之分,只是各个地区习惯不同。

在具体排座次时可以根据当地的习惯顺序排列。

可参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座次排列图:

3.几个机关的领导人同时上主席台,通常按机关排列次序排列。

可灵活掌握,不生搬硬套。

如对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同志,也可适当往前排,而对一些较年轻的领导同志,可适当往后排。

另外,对邀请的上级单位或兄弟单位的来宾,也不一定非得按职务高低来排,通常掌握的原则是:

上级单位或同级单位的来宾,其实际职务略低于主人一方领导的,可安排在主席台适当位置就座。

这样,既体现出对客人的尊重,又使主客都感到较为得体。

4.对上主席台的领导同志能否届时出席会议,在开会前务必逐一落实。

领导同志到会场后,要安排在休息室稍候,再逐一核实,并告之上台后所坐方位。

如主席台人数很多,还应准备座位图。

如有临时变化,应及时调整座次、名签,防止主席台上出现名签差错或领导空缺。

还要注意认真填写名签,谨防错别字出现。

主席台人数为奇数时:

主席台人数为偶数时: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历次全体会议新华网2007-10-0915:

08

主席台上左起:

陈云、周恩来、刘少奇、毛泽东、朱德、邓小平。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于1961年1月14日─18日在北京召开。

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83人,候补中央委员87人。

二、关于宴席座次的安排

宴请客人,一般主陪在面对房门的位置,副主陪在主陪的对面,1号客人在主陪的右手,2号客人在主陪的左手,3号客人在副主陪的右手,4号客人在副主陪的

左手,其他可以随意。

以上主陪的位置是按普通宴席掌握,如果场景有特殊因素,应视情而定。

1.中餐桌

2.西餐桌

三、仪式的座次安排

签字双方主人在左边,客人在主人的右边。

双方其他人数一般对等,按主客左右排列。

四、关于乘车的座次安排

小轿车1号座位在司机的右后边,2号座位在司机的正后边,3号座位在司机的旁边。

(如果后排乘坐三人,则3号座位在后排的中间)。

中轿主座在司机后边的第一排,1号座位在临窗的位置。

五、合影座次安排与主席台安排相同。

注:

人员排序与主席台安排相同

六、会议座位安排

1.长条桌

注:

a为上级领导或外宾席,b为主方席;当a为外宾时,a3与b3分别为客方与主方译员

2.沙发室

(1)与外宾会谈

注:

a为主方,b为客方

(2)与上级领导座谈

注:

a为上级领导,b为主方领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