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37992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8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

《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

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学案湘教版必修2

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

[学习目标] 1.了解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

2.理解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及其区别。

3.了解人口容量的特点。

一、“人口爆炸”

1.概念:

“人口爆炸”,是社会学家用来描述20世纪出现的世界人口急剧增长情况的词汇,它十分形象地反映出近100多年来世界人口猛增的现象。

2.人口的指数增长:

即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特点是开始时数量比较小,但很快就会急剧膨胀。

二、环境的限制性

产生的原因

主观原因

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资源的人均消耗量显著增加

客观原因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资源问题的表现

土地资源

人均土地拥有量大幅度下降,土地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显著缩小

矿产资源

某些重要的矿产资源正迅速减少,有的甚至趋于枯竭

水资源

需求量增大,不合理利用及水体污染,导致淡水资源日益短缺

森林资源

大面积毁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耕地沙化加快,大气污染加重,气候反常事件增多

限制性要求

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应当建立良性循环关系,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判断

1.土地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空间场所,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

2.矿产资源是人类进行现代化生产和提高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

(√)

3.水资源、森林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人口增长对其影响较小。

(×)

三、人口的合理容量

1.概念

(1)人口容量:

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2)人口合理容量:

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3)环境承载力:

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

2.人口容量的特点:

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判断

1.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

(√)

2.随着科技的进步,环境承载力会无限增大。

(×)

3.一个地区的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

4.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

探究点一 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下图示意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的关系。

1.随着人口的增长,粮食需求不断增加。

人类增加粮食产量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答案 ①开垦新耕地,扩大耕地面积;②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提高粮食单产。

2.在人口增长的过程中,人类不断开荒,耕地资源总量却在减少,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城市、工矿建设用地增加,土壤污染、水土流失造成耕地的破坏。

3.若要解决图中矛盾,最根本的措施是什么?

答案 控制人口增长。

资源的重要性及环境的限制性

资源

重要性

利用中的问题

土地资源

土地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空间场所,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进行现代化生产和提高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

水资源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水

森林资源

具有美化环境、吸烟滞尘、减弱噪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

湖南省是我国产粮大省,但其耕地面积只占全省总面积的15.2%。

据此回答1~2题。

1.影响湖南省可供养人口数量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地面积B.耕地资源

C.粮食产量D.水资源

2.解决湖南省环境人口压力大的可行措施有(  )

①控制人口数量 ②提高消费水平 ③合理迁移部分人口 ④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耕地资源是制约湖南省可供养人口数量的主要因素。

第2题,提高消费水平会增大湖南省环境人口压力。

探究点二 人口合理容量

材料一 西藏自治区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总人口2017年仅为300多万,人口密度约为2.4人/平方千米,地广人稀特征十分明显。

材料二 深圳将增辟存量人口“居住+社保”入户渠道,提高户籍人口比重,2016年在册户籍人口达到405万人。

深圳是我国外来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我国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

1.分析材料,想一想,能否向西藏大规模移民,为什么?

答案 不能。

西藏地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环境承载力小,难以承受过多人口带来的环境压力,环境一旦破坏,难以恢复。

2.深圳市资源贫乏,目前已经严重超出了环境人口容量,这种说法对吗?

答案 不对。

资源虽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还与其科技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生活消费水平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如一个区域经济、技术力量强,利用外部资源多,也可大大提高其环境人口容量。

3.若人口规模超出了当地环境人口容量,西藏和深圳容易出现的环境问题分别是什么?

答案 西藏主要是生态破坏,深圳主要是城市问题。

1.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表解如下:

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强调点

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即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人口数量,即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大小

关系

某一地区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

共同点

①临界性;②相对性;③警戒性

2.人口容量的特点

人口数量同时具有临界性、相对性和警戒性,不能偏颇一点而忽视其他。

人口容量具有警戒性和临界性,人口数量一旦超过人口容量,一定会造成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人口容量还具有相对性,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自然资源被开发利用,人类不断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同一区域的人口容量可能会增加。

拓展提升

 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制约因素

相关性

影响

资源丰富程度

呈正相关

资源越丰富,人口容量越大;资源越贫乏,人口容量越小

科技发展水平

呈正相关

科技发展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大;科技发展水平越低,人口容量越小

地区开放程度

呈正相关

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越高,人口容量越大;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越低,人口容量越小

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

呈负相关

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小;消费水平越低,人口容量越大

人类的生存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因此资源是制约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读“长江中下游与青海、西藏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人口密度表”,回答3~4题。

年生物量(万吨)

可承载人口(万)

最大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长江中下游

88600

22000

395

青海、西藏

10000

1000

4

3.青海、西藏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势高、气候寒冷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自然资源丰富 ④土地生产潜力小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4.据分析研究,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少,原因可能是(  )

①消费水平迅速上升 ②生产活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 ③青藏铁路的开通,方便了与外界之间的联系 ④自然灾害的增多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答案 3.D 4.A

解析 第3题,结合表中内容和西藏、青海地区的自然环境,可知该地区环境承载力小的原因为海拔高、气候寒冷、生态脆弱、土地生产潜力小。

第4题,导致西藏人口合理容量减少的原因要联系消费水平、生态环境等进行考虑。

据统计,2017年末,广州市常住人口1449.84万人,离该市1500万的人口控制目标只有约50万人,已接近“临界点”。

根据材料,回答1~3题。

1.“1500万”的数值是(  )

A.人口合理容量B.最适宜人口数量

C.人口容量D.固定不变的

2.当广州市的人口超过这个“临界点”时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下列问题可能不是由此产生的是(  )

A.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

B.就业紧张

C.废弃物大量排放,污染环境

D.科技发展迟滞不前

3.下列措施可以使“1500万”这个“临界点”数值变大的是(  )

A.控制人口的增长

B.加大从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输入

C.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鼓励人们适度超前消费

D.努力开发当地的淡水资源以解决供水紧张问题

答案 1.C 2.D 3.B

解析 第1题,从材料可以看出,“1500万”是一个“临界点”或者“警戒值”,说明当人口超过这个数值时就会对社会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应该是人口容量。

这个数值受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的影响,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不是固定不变的。

第2题,当人口超过“临界点”时,也就意味着人口超过了环境的承载力,人口过多,环境无法满足人口持续发展的要求,便会造成A、B、C三项所述现象,D项内容与题干没有必然联系。

第3题,人口容量受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的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的状况,所以加大从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输入能扩大人口容量;人口的消费水平与人口容量呈负相关,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小;控制人口增长不能改变人口容量的大小,只能推迟人口达到这个数量的时间;广州地区淡水资源较丰富,淡水资源并不是制约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下图所示的四个城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

据此回答4~5题。

4.有人口学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

假设图示四个城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按照该公式估算,四个城市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5.在各种自然资源中,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资源。

据下图判断,四个城市中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  )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答案 4.D 5.C

解析 第4题,由题干知,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

四地耕地面积相同,但是由北向南农作物由一年一熟变为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

④地熟制最高,所以④地的理论人口容量最大。

第5题,人均用水总量小于人均水资源总量表示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

图中①和④人均水资源总量大于人均用水总量。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清朝以前,中国人口一直保持在1亿之内,到乾隆年间,人口增加到3亿。

开发边陲,推广种植高产作物,中国人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生活习惯等,都有助于极大限度地养活人口……

(1)中国人若以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为主,乾隆年间的3亿人口可能会怎样变化?

这说明了什么?

(2)日本的资源较少,但日本的环境人口容量较高,为什么?

答案 

(1)可能会不断减少。

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有重要影响。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不仅包括资源,还有其他因素,如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等,日本虽然资源短缺,但是其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都较高,环境的承载力较高。

近100多年来,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时间越来越短。

据此回答1~2题。

1.世界人口急剧膨胀,这说明了(  )

A.世界人口增长过快,地球将会出现“人口爆炸”

B.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C.人口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是相适应的

D.人口快速增长对于发展中国家是必要的

2.近百年来,世界人口增长的曲线呈现(  )

A.“V”形B.“S”形C.“N”形D.“J”形

答案 1.A 2.D

解析 第1题,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口增长与环境不相适应;世界人口急剧膨胀会给资源、环境造成巨大压力,甚至破坏环境,导致资源枯竭;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快速增长都会导致人口问题。

第2题,由题干中“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时间越来越短”,可推知人口增长曲线斜率越来越大,即为“J”形。

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据此完成3~4题。

3.环境对人口增长的限制性,主要是(  )

A.人类生存空间相对有限B.资源供应相对有限

C.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D.人类科技水平还不高

4.有关目前世界自然资源利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正在显著扩大

B.某些重要的矿产资源正在迅速减少,有的甚至趋于枯竭

C.由于存在水循环,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D.森林遭破坏,土地沙化加快,但气候反常事件减少

答案 3.B 4.B

解析 第3题,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口的增长要与资源的供应相适应,与环境相协调。

第4题,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使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正在显著缩小;由于矿产资源的大量消耗,某些重要的矿产资源正在迅速减少,有的甚至趋于枯竭;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超过其更新能力就会出现水源短缺问题;森林被破坏会使气候反常事件增多。

日本以不足2%的世界人口、0.25%的世界面积,创造了17%的世界财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

5.从单位面积看,日本的人口容量远高于我国,主要得益于(  )

A.矿产资源丰富B.科技发展水平高

C.气候条件优越D.生活消费水平低

6.下图为“人口适度曲线图”。

当日本处于第Ⅲ阶段时,制约其适度人口数继续增加的关键因素是(  )

A.生产力水平B.社会体制

C.资源(土地、水等)D.科技水平

答案 5.B 6.C

解析 第5题,科技发展水平高是日本单位面积人口容量远高于我国的主要原因。

第6题,当适度人口增加到一定程度,随着积极因素增速变缓,消极因素成为主要制约因素,即资源状况成为制约适度人口数的关键因素。

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

读“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回答7~8题。

“环境负担”公式:

EB=P+A-T

P——人口

A——消费程度

T——创造财富的技术

EB——环境负担

7.上图中最能反映我国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  )

A.耕地面积在减少B.总人口数在增加

C.人均耕地在减少D.耕地环境没有出现负担

8.从“环境负担”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减轻环境负担,下列措施能因此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的是(  )

A.开发湿地、滩涂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

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C.推广良种,提高亩产

D.提高粮食进口量,缓解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答案 7.C 8.C

解析 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近50年来,我国耕地面积日益减少而总人口数在不断增加,人均耕地在减少,说明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

第8题,由“环境负担”公式可知,减轻环境负担的途径应落实在技术方面,故通过生物技术改良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能有效减轻环境负担。

以色列国土面积1.49万km2,2/3土地为沙漠和山地,人均水资源不足世界人均的3%。

然而,以色列人正是在这块贫瘠缺水的土地上建成了现代农业,电脑控制的水、肥、农药滴灌和喷灌系统遍布全国;农产品和农业技术产品大量出口创汇。

按照以色列的农业水准,地球可以养活约3倍于现在的人口。

据此回答9~11题。

9.制约以色列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科技发展水平B.热量

C.人口的消费水平D.淡水资源

10.以色列扩大人口容量的主要途径是(  )

A.大量进口资源B.提高科技水平

C.降低消费水平D.大力发展交通

11.人口合理容量(  )

A.小于人口容量B.等于人口容量

C.等于环境承载力D.大于人口容量

答案 9.D 10.B 11.A

解析 第9题,以色列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短缺,制约以色列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淡水资源。

第10题,以色列扩大人口容量的主要途径是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B对。

第11题,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小于人口容量,A对。

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

读“美国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四地人口潜力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  )

A.①和④B.②和④C.①和③D.②和③

13.关于图中各地人口潜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潜力从东向西递减

B.②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气候条件优越

C.③地区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

D.④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该地矿产资源丰富

答案 12.C 13.C

解析 第12题,由图知,450<①<500,400<②<450,100<③<150,150<④<200。

故四地中人口潜力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①和③。

第13题,人口潜力指数从东向西先减后增,②地区人口潜力指数较大是因为资源丰富、科技发达,③地区因地处西部山区,气候干旱,造成其人口潜力指数较小,④地区人口潜力较小。

1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我国地理环境承载力大体呈现怎样的空间分布规律?

(2)试分析造成东西部地理环境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说明三点即可)。

答案 

(1)具有由沿海向内陆(由东向西)地理环境承载力逐渐下降的趋势。

(2)①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差异;②人口素质的差异; ③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④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的差异等。

(任答三点即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地理环境承载力的分布和产生差异的原因。

(1)题,结合图例和图示可以明显看出,我国地理环境承载力自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呈减小的趋势。

(2)题,地理环境承载力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造成我国东西部环境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①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和水资源;②人口的素质和科技发展水平,特别是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③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

15.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见下表。

表1 某地区未来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

耕地/公顷

森林面积/公顷

淡水/立方米

0.1

0.1

2000

表2 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

人口/万

面积/平方千米

耕地/平方千米

森林面积/平方千米

年径流总量/立方米

6200

22万

8万

7.5万

5105亿

材料二 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1亿,进入人口高峰期。

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计将减少133万公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533万公顷。

(1)由材料一表中数据计算该地区现有人均资源占有量分别是:

耕地__________,森林面积__________,淡水__________。

(2)未来对该地区人口容量限制最大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解决该问题的途径有哪些?

(3)未来对该地区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但是在这种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0.0013km2/人 0.0012km2/人 8234m3/人

(2)耕地 ①在城市公共建设中尽量节约用地,少占耕地;②合理开发宜农荒地;③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④适当输入或进口部分农副产品,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3)淡水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建设水利工程

解析 第

(1)题,由表2中数据计算可得出答案。

(2)题,由材料二可知该地区耕地面积减少较多,是影响人口容量的最大因素。

第(3)题,由于该地区森林面积增加,淡水资源的数量会增加,但要注意防治水污染,以免影响水资源的质量。

考点题点细目表

考点

题点

题目序号

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5~15

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和特点

7~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