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培训材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42220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培训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培训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培训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培训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培训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培训材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培训材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培训材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培训材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培训材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培训材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培训材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培训材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培训材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培训材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培训材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培训材料.docx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培训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培训材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培训材料.docx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培训材料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培训材料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的性质

一、问题解答

1、你还有什么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答:

把瓶子倒立放入水中,然后翻转会看到有气泡冒出;把海绵放到水里挤压会看到有气泡冒出;把饼干、砖头放到水里也会看到有气泡冒出。

这些都能证明空气的存在

2、把一团纸巾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

为什么会这样?

答:

不会,因为空杯子并不是真正空的,杯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

3、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得大吗?

为什么这样?

怎样才能吹大瓶子里的气球呢?

答:

不会,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所以气球就吹不大。

松开套住瓶口的气球或者在瓶身上打孔,瓶子里的空气被气球从缝隙里或者小孔中挤出来,腾出瓶子里的空间,气球就能吹大了。

4、把俩只充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他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观察发生的现象。

想一想,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答:

刺破气球的那端木棍翘起来,说明空气有质量。

5、解开气球的绳子,让气球的口对着自己的脸,你有什么感觉?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答:

有风吹过脸庞,(不必统一答案,具体依据学生的回答)说明空气具有流动性。

6、用手压“气垫”有什么感觉?

再用力压一压,感觉又怎样?

松开手后你看见了什么?

怎样解释这些现象?

答:

感觉用手压时塑料袋内有东西向上弹(或者像上顶)手。

再用力压一压,感觉向上弹(或者像上顶)力气变大。

松开手后看见“气垫”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说明

(1)塑料袋内有空气存在。

(2)空气占据了袋内的空间。

(3)空气可以被压缩。

(4)压缩空气有弹性。

7、水和空气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答:

相同点:

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占据一定的空间。

不同点空气是气体,水是液体;空气容易被压缩,水不容易被压缩;空气比水轻等。

8、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

答:

气锤、喷雾器、气垫船、气垫悬浮列车、气枪、橡皮艇、气压铆钉枪、汽车上的气压开关门等都是利用压缩空气来工作的。

9、探究喷气式气球充气量的多少与他跑的距离是否有关?

答:

课本上的空填“远”。

结论充气量多,气球跑得远。

(二)、比较空气和水的异同

1、问,以前我们认识过水,水有什么性质?

2、水和空气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三)、了解人们对压缩空气的利用,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

1、空气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2、要想让压缩空气更好的为我们服务,你想研究关于他的哪些问题呢?

3、学生动手实验(这个实验比较复杂,一定要提醒学生认真组装材料。

可以把绳子改为细铁丝,铁丝容易拉直,便于操作,又减小了阻力。

使实验效果明显。

2、热空气和冷空气

一、问题解答

1、空气受热或受冷后会往哪儿流动?

答:

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受冷后会下沉。

2、试解释热空气为什么会上升?

答:

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就会上升。

3、制冷空调、取暖器安放在什么位置合适?

为什么?

答:

制冷空调应挂在上方,这样,可以利用冷热空气的对流使冷空气自然向下流动,较快降低室内的气温。

而取暖器则相反,应放置在下放,让热空气自然上升,较快提高室内气温。

4、大自然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答:

在自然界,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都有冷热的不同,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2、冷热空气的对流

(1)热、冷空气怎么的流动的呢?

(2)演示P7实验,用蚊香的烟雾流动表示(实验材料要准备充分,冷瓶内可以装冰块,热瓶内倒开水,实验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协助。

(3)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

 

(4)你能说说冷热空气是怎么对流的?

  

3、制作热气球

(注意:

塑料袋的质量一定要轻,一定要密封不能漏气,体积不要太小,否则将直接影响实验效果。

应用制冷空调、取暖器安放在什么位置合适?

为什么?

先由学生自由回答,再学生质疑,再学生通过本课所学知识讨论解决。

                          

3、空气中有什么

一、问题解答

1、一猜,下面那支蜡烛最先熄灭,那支燃烧的最久?

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答:

第二支先灭,第一支最持久。

因为第二支是用小杯子罩住的里面空气最少,第一支完全暴露在空气中。

燃烧需要空气。

2、实验二有什么现象?

说明什么?

瓶里剩下的气体还能支持燃烧吗?

根据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初步确定空气中至少有几种气体?

它们各具有什么性质?

   答:

试验中可以看到蜡烛燃烧一会后熄灭,瓶内的水上升了一小截,说明燃烧只用去了一小部分空气,瓶内还有气体。

瓶里剩下的气体不能支持燃烧。

空气中至少两种气体,一种支持燃烧,一种不支持燃烧。

3、11页把澄清的石灰水倒进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里,摇晃几下,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有什么变化。

说明什么?

答: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沿着杯壁慢慢倾倒二氧化碳,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说明什么?

答:

会看到杯底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说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

5、还有什么办法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答:

秋季早晨草叶上的水珠,放在室外的金属上的水珠,水缸外的水珠,冬季从室外里走到屋子里眼镜片上会有水雾等。

这些都能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4、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一、问题解答

1、下面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

这四个例子说明人和动植物离不开空气。

2、说一说我们能为净化空气做些什么?

答:

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

第二单元冷和热

1、冷热与温度

一、问题解答

1、如果把两只手的食指先分别插入冷水杯和热水杯中,过5秒钟后再同时插入温水杯中,两个手指的感觉会一样吗?

对上述现象作出自己的解释。

答:

不一样,插入冷水杯的手指插入温水杯中后感到热,而插入热水杯的手指插入温水杯中后感到冷。

光凭自己的感觉不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

2、一杯热水会逐渐变凉,你认为热水变量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是先快后慢,还是均匀下降,还是……

答:

温度是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的。

温度下降呈先快后慢的规律。

3、温度为什么会这样变化?

答:

热水刚倒入杯中时,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差很大,热量散发得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速度就减慢了。

2、热的传递

一、问题解答

1、热在固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答:

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导温度低的地方。

2、热在液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答:

液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相互混合。

3、在夏天的烈日下,为什么很多物体摸上去很烫?

答:

阳光因自身的温度而向外发射能量,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从一种物体传给其他物体。

4、分析图中热的传递方式

答:

对流(壶中的水);传导(炉子到水壶);辐射(路中的热传到四周)。

 

3、加热和冷却

一、问题解答

1、糖和蜡加热和冷却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还有哪些物质加热和冷却后会有与糖和蜡一样的变化?

答:

糖和蜡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凝结成固体。

如松香、巧克力、动物脂肪、固体润滑油等

2、铜球加热和冷却后会有什么变化?

答:

铜球受热后会膨胀,冷却后会收缩。

3、水加热和冷却后有没有类似铜球的变化?

答:

水和铜球一样受热后会膨胀,冷却后会收缩。

4、设计出研究空气加热和冷却后体积变化的实验。

答:

材料选择:

瓶口套有气球的瓶子,装冷水的盆子,装热水的盆子。

步骤;1、将瓶口套有气球的瓶子放入装热水的盆子,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再将瓶子放在室温下,过一会,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5、想一想,怎样标出温度计上的刻度?

答:

要有统一的标准,使用起来才方便。

华氏温标用?

F表示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冰点是32?

F,水的沸点是212?

F。

摄氏温标用?

C表示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冰点是0?

C,水的沸点是100?

C。

               

6、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做哪些事?

你还能说出哪些?

答:

使乒乓球变鼓、弯玻璃管、炼钢提纯、铁轨留缝隙。

还有夏天架线要松一些、夏天车胎里的气不要充太足,以免爆胎、弯塑料眼镜腿大面积水泥地上的夹缝、桥面上的缝隙等。

 

4、吸热与散热

一、问题解答

1、实验一:

在获得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油的升温速度比水快;在同时停止加热的情况下,油的降温速度比水快。

2、实验二:

在获得相同热量的情况下,金属片的升温速度比纸板快;在同时停止加热的情况下,金属片的降温速度比纸板快。

3、这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答:

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固体的吸热、散热性能通常优于液体。

4、同一种物质,如果表面颜色不同,他们的吸热和散热的性能一样吗?

答:

深色物体升温快,降温快;浅色物体升温慢,降温也慢。

5、为什么冰箱后的散热板都被漆成黑色?

答:

冰箱后的散热板都被漆成黑色是因为深色物体的散热性能好。

6、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

答:

热带地区的人们常穿的白色长袍吸热性能差,而且宽大的长袍中可行成气体对流,因此会使人感觉凉爽。

7、为什么海水和海边沙滩的温度不一样?

答:

海水和沙的吸热性能不同,在相同的阳光下,沙升温快,海水升温慢,所以水中凉快,而沙滩温度高。

 

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一、问题解答

1、我们见过哪些形态的水?

答:

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空气中还有我们看不见的水蒸气)

2、空气中的水从哪里来?

答:

空气中的水是海洋和地面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去的。

3、蒸发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

蒸发的快慢与蒸发面积、空气流通程度及周围的温度有关。

4、水有哪几种形态?

在什么条件下它们会互相转化?

答:

水有气体、固体、液体三种状态。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受冷变成冰。

水蒸气受冷变成水或冰。

冰受热变成水或水蒸气。

5、为什么年年下雨,雨却总是下不完?

答:

江河湖海地面上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不断蒸发到空中形成云,云在空中飘荡遇冷变成雨或雪降落下来。

雨水和雪水有的流入江河,有的渗入地下,地下水有的流出地面形成泉水,它们都源源不断的流入海洋里,江河湖海地面上的水时时刻刻都在蒸发……所以年年下雨,雨却总是下不完。

6、水在自然界是怎样循环的?

答:

在自然界中,海洋和地面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蒸发到天空中变成云和雾、天空中的云遇冷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落到地面上变成雨和雪,从而形成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

1、声音的产生

一、问题解答

问题1:

用哪些方法可以使一食品保鲜袋发出声音。

答:

例如:

(1)揉、搓保鲜袋;

(2)绷紧保鲜袋,放在唇间吹;(3)吹足气后用指头弹击保鲜袋;(4)吹足气体系紧再挤破;(5)来回抖动保鲜袋。

问题2:

不借助其他任何物体,只利用自己的身体,你能发出多少种声音来?

答:

很多种声音。

如吹口哨、弹舌、拍手掌、跺脚、打哈欠、说话、唱歌等。

问题3:

为什么使用不同的方法都使物体发出声音,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

答:

因为物体都发生了振动,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问题4:

敲击音钹,然后轻轻按住,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答:

我感到音钹在振动,随后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了,因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问题5:

你能从以上活动中找出声音产生的原因吗?

答: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

 

2、声音的传播

一、问题解答

问题1:

先摇一摇烧瓶中的小铃,你听到声音了吗?

往烧瓶子中加少量水,放在火上烧开,然后将皮管夹紧,再摇小铃,还能听到铃声吗?

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

开始能听到,用注水加热法赶去烧瓶内的空气,会发现铃声变小或听不到,说明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问题2:

固体、液体能传播声音吗?

答:

能。

问题3:

塑料袋里装什么时听声音的效果最好?

用哪个袋子时最不容易听到声音?

答:

装沙子时效果最好,用空气袋时最不容易听到声音。

三、实验与制作

1、实验名称:

探究沙子、水和空气传播声音的效果。

实验材料:

三只分别装有沙子、水和空气的塑料袋,铅笔

实验过程:

(1)、把桌面整理干净,分别将装有沙子、水和空气的塑料袋平放在桌上,一只耳朵轻轻地贴在袋子上,捂住另一只耳朵。

(2)、在距离一臂远处,用铅笔上的橡皮轻轻敲桌子,用耳朵认真倾听。

实验结论:

沙子传播声音的效果最好,其次是水和空气。

2、实验名称:

声音是向什么方向传播的?

实验材料:

铅笔

实验过程:

用钢笔敲击桌面的中心,我们不论站在桌子的哪个方向,都能听到铅笔敲击桌子的声音。

实验结论:

声音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各个方向的(或四面八方)。

3、制作名称:

做一个“土电话”。

制作材料:

两个纸杯、一根长线、两根牙签

制作过程:

(1)、找两个纸杯,在每个杯底戳一个小洞。

(2)、找一根长线,穿过两个杯底的洞,在线头处捆上一小段牙签或打个结。

这样一个土电话就做成了。

制作评价:

这就是我制作的土电话。

它的优点主要有┅┅

 

3、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一、问题解答

问题1:

敲小鼓,看纸屏架上吊着的小球会出现什么现象?

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答:

小球会振动,这是因为敲鼓时,鼓声冲击纸屏,使纸屏振动,从而引起纸屏架上吊着的小球振动。

问题2:

如果把“助听器”朝向一个细微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答:

能听到细微的声音。

问题3:

用一定的音量对着“助听器”小的一端听话,音量会不会发生变化?

答:

音量会变大。

问题4:

身处嘈杂的环境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

答:

(1)用手捂住耳朵。

(2)戴上耳塞;(3)离开噪声区。

问题5:

我们能为减少噪声污染做些什么?

答:

(答案不唯一)例如

(1)减少噪音源;

(2)在家中安装双层玻璃窗;(3)多用木质家具以吸收噪音。

问题6:

我们应当怎样对待听力有障碍的人?

答:

同情、关心、理解、帮助。

三、实验与制作

制作名称:

制作一个喇叭状的“助听器”

制作材料:

一张大纸、胶水

制作过程:

(1)、把一张大纸卷成圆锥状,将小的一端靠近耳朵。

(2)、如果把“助听器”朝向一个细微的声音,会听到细微的声音。

制作评价:

这就是我制作的喇叭状的“助听器”。

它的优点主要有┅┅

 

4、不同的声音

一、问题解答

问题1:

你的嗓音和其他人的嗓音一样吗?

你们的声音有哪些方面的不同?

答:

不一样,不同人声音的强弱、高低不同。

问题2:

想一想,声音的强弱和什么因素有关?

答:

声音的强弱取决与声源的振幅和距离。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当声源振幅越大时,声音越强;距离声源越近时,也会感到声音越强,反之,由声音弱。

问题3:

用同样大的力分别敲击同材料,但大小、粗细、长短不同的物体,你听到的声音有什么差别?

答:

这些材料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问题4:

想一想,声音的高低和什么因素有关?

答:

声音的高低与弦松紧、长短、粗细有关系,变紧、变短、变细的弦发出的声音高。

三、实验与制作

制作名称:

制作一件小乐器。

制作材料:

大小一样的瓶子七个、水、金属棒、音高标签

制作过程:

(1)依次在七个瓶子中从少到多装上不同量的水,用金属棒敲击瓶子,调试音高。

(2)在各个瓶子上贴上音高标志。

(3)用金属棒弹奏乐曲。

制作评价:

这就是我制作的一件小器“水琴”。

它的优点主要有┅┅

 

第四单元 吃的学问

1、我们吃什么

一、问题解答

问题1:

人为什么要吃食物?

答:

(1)使我们身体健康。

(2)可以使我们有力气。

(3)食物中有营养成分。

问题2:

研究我们的统计结果,你能发现什么?

答:

有些同学存在偏食、挑食现象。

问题3:

只吃我们爱吃的食物好不好?

为什么?

答:

不好,因为没有一种食物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多样化,不能偏食、挑食。

三、实验与制作          

实验名称:

检测土豆、花生的主要营养成分。

实验材料:

土豆、花生、碘酒、白纸

实验过程:

(1)滴几滴碘酒到土豆上,待一会我们发现土豆片上滴碘酒的地方变蓝了。

(2)、将花生剥去皮,在白纸上涂抹一下,我们发现白纸上留下了油迹。

实验结论:

土豆中含有淀粉,花生中含油脂。

 

2、怎样搭配食物

一、问题解答

问题1:

他们的身体健康吗?

你认为他们有哪些饮食方面的问题?

答:

不健康,他们在饮食方面不重视食物的合理搭配,从而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使健康受到不良影响。

问题2:

你的食物金字塔有什么优点?

什么地方不合理?

应该怎样改进?

答:

例如优点:

营养种类齐全,数量足。

不合理的地方:

营养比例不平衡如油、盐、糖较多,蔬菜较少。

改进方法:

注意营养比例的科学搭配,多吃蔬菜、水果等。

 

3、食物的消化

一、问题解答

问题1:

怎样才能知道谁画的“旅行图“正确?

答:

可以照X光片,还以请教医生、老师、家长,还以查阅医学图书等。

问题2:

消化道里用什么方式使食物前进的?

答:

蠕动。

问题3:

你认为什么样的饮食习惯好?

答:

(1)细嚼慢咽。

(2)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3)饭前洗手,饭后漱口。

(4)荤素搭配。

(5)讲究口腔卫生。

(6)保持良好心情。

三、实验与制作

实验名称:

模拟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

实验材料:

漏斗、软塑料管、塑料膜、长筒袜、碎馒头、乒乓球

实验过程:

(1)、用漏斗代替口腔,软塑料管代替食道,塑料膜代替胃,长筒袜代替肠。

(2)、把潮湿的碎馒头放在口腔里,手捏食道使食物进入胃。

(3)、胃中的食物进入肠(用乒乓球代替)用手挤食物在肠内前进,最后从肛门排出。

实验结论:

食物的消化过程是: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4、我们的食物安全吗

一、问题解答

问题1:

你知道这些食品中哪些是加工食品,哪些是天然食品?

答:

天然食品有:

青豆、鸡腿、桔子、花生、苹果、鸡蛋、葡萄、鱼肉、龙虾。

加工食品有葡萄干、橙汁、糖果、果冻、火腿肠。

问题2:

我们吃的加工食品安全吗?

答:

有些加工食品不安全。

问题3:

分析调查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应该怎样对待加工食品?

答:

我发现许多加工食品中都含有添加剂,食物添加剂在安全用量范围内是允许的,但对人体无益,我们要少吃加工食品,因为超过添加剂的安全用量危害人的健康。

问题4:

这些天然食品安全吗?

为什么?

答:

不安全,因为垃圾猪、被污染水利的鱼、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长期存放的食品都受到了污染,含有有毒物质,人食用后会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

问题5:

怎样注重食品安全?

答:

(1)注意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2)多清洗,多浸泡。

(3)少吃腌腊食品。

(4)多吃绿色食品。

第五单元排序和分类

 

本单元主要是根据课程标准中以下两个部分的要求建构的,第一,“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中“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第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中“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排序和分类是常用的对收集到的证据(数据、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和加工的方式方法。

它不仅标志着学生认知目前达到的水平,也提供了学生认知走向更高远、更广阔水平的潜在可能性。

 

1、排序

本课教材是按“认识什么是排序---简单排序活动---复杂排序活动”顺序编写的。

建议采用如下教学思路:

    

材料导入,认识排序---联系生活,简单排序---应用知识,复杂排序.

环节一:

材料可为容量大小不同的烧杯、轻重不同的钩码、长短和粗细不同的绳子、不同标号的铅笔等。

学生的排序未必是正确处理的,教师可在纠正学生的错误的过程中渗透排序的概念。

环节二:

生活中需要排序的事有很多,可让学生对一组声音传播速度数据排列,可由小组同学自定标准(如高矮、胖瘦、大小)排序,还可由学生自由设计排序游戏。

                                     

环节三:

应用本册教材及以前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排序,既做到温故而知新,又有利于新旧知识的联系与融合.注意渗透“物体不一定只有一种排序结果,有时可以同时按照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特征给物体排序”的方法.                                     

 

2、分类

本课是按照”认识分类---找相同点分类---多极二分法分类”的顺序编写的,建议采用如下教学思路:

                       

课前准备,调查分类---交流收获,认识分类---找相同点,简单分类---学二分法,多极分类---实践活动,拓展延伸。

           

环节一:

课前,教师可布置学生剪贴一些动植物、生活用品、交通工具等的图片,并积极调查生活中哪里用到了分类,如商场、书店、动物园等,也可采访老师、家长等人,尽可能多地收集信息,为课上研究分类积累经验、丰富感知。

环节二:

师生讨论交流调查收获,明确认识到分类就是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结合在一起,它是整理各种信息的常用方法。

环节三:

教师谈话,讲明常用的分类方法中最直接的是找相同点分类.而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玩按指印游戏,主要方法是:

把大拇指擦洗干净,稳稳地、实实在在地按压在印泥盒上,再按压在记录纸上,观察指纹的特征,根据弓形、萁形、斗形给全班同学分类,对于海洋生物的特征,具体步骤见教材第56页。

环节四:

本环节在第二课时开展,首先教师示例讲解什么叫多极二分法,明确“多极二分法”的分类方法,而后让学生出示粘贴的动物图片,仿照课本第57页的分法讨论分类依据正确分类,全班交流。

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分邮票、寻找某一生物的特征给植物分类等。

    

环节五:

可安排学生在课下帮助老师整理仪器室里的实验器材或观看图书室分类情况,围绕生活中分类情况的应用写一篇科学小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