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共7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42241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6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共7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共7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共7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共7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共7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共7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共7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共7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共7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共7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共7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共7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共7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共7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共7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共7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共7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共7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共7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共7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共7套.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共7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共7套.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共7套.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共7套

姓名班级___________座位号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期末测评

四年级语文试卷

(时间:

90分满分: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

(一)。

(41分)

1.将下面的生字写在田字格中,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5分)

贯耀痕阁衡

2.看拼音,写词语。

(20分)

lǒnɡzhàofènɡxìyǐnbìfùgàitǎnɡruò

()()()()()

rènpínɡzhìhuìdiāokèrónɡqiàmǐnjié

()()()()()

3.辨清字形再组词。

(8分)

杆()折()梢()厉()

竿()拆()稍()历()

4.读懂题目要求,并选择正确的选项。

(4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不容质疑昂首东望毫不可惜不可思议

B.绿树成阴毫不相让狂风大做慢条斯理

C.所向披靡恍然大悟理所当然金壁辉煌

D.耀武扬威受益匪浅腾云驾雾美味佳肴

(2)下面各组词语中带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A.风号浪吼号角齐鸣B.枝折花落百折不回

C.闷雷滚动闷闷不乐D.振兴中华兴高采烈

(3)下列各项不属于“世界遗产”的景观是()

A.颐和园B.钱塘江大潮C.长城D.秦兵马俑

(4)下列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呼风唤雨的世纪》题目中“呼风唤雨”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写出了20世纪的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B.《搭石》一课作者描写了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赞扬了乡亲们无私奉献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

C.《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肖复兴为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

D.《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杏林春满》《去年的树》都是童话故事。

5.连一连。

(4分)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叠字联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回文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烟淡烟浓远近秋

树红树碧高低影近水遥山皆有情

清风明月本无价一城山色半城湖

二、积累与运用

(二)。

(18分)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都是以为主题的诗歌,其中,王维的那句“,。

”最能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2.《题西林壁》和《游山西村》这两首诗都在写景的同时揭示一定的哲理,其中

“,。

”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寓意相同。

3.《观潮》一课,作者对潮来时壮观景象的描写非常生动,如“浪潮越来越近,犹如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4.在丰子恺先生的笔下,我们认识了一只的白鹅,具体表现在它的、

和中。

在老舍先生的笔下,我们又认识了性格的猫,例如,“它决定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谁怎么呼唤,它不肯回来。

”“它若是不高兴啊,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不出。

5.周恩来在租界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的含义,从而立志“”。

三、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16分)

疏通

清晨,小街上人来人往,像畅流的小溪。

忽然,两辆自行车撞在一起,两个小伙子争吵起来,互不相让,像一块大石头横在小街中,小溪流缓慢了,渐渐停止了。

“”一个大汉猛按车铃,厉声高喊。

“”一个姑娘急得满脸通红,直跺红皮鞋。

“”一个中年男子长叹了一声……有几个人干脆掉转车头,绕道而走了。

人越聚越多。

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老大爷,头发斑白,神情安详,声音洪亮:

“一大清早就吵架,不怕一天不顺当?

快走吧!

”不知怎么的,两个争吵的小伙子一下子松开了手。

老大爷站在街当中,高声喊道:

“东去的,右边走!

前面的,别停住!

快走!

人群开始缓缓移动,渐渐地加快。

一会儿,小街畅通无阻,响起了一曲欢歌。

1.用“”和“”分别画出文中一个比喻句、一个拟人句。

(2分)

2.文章记叙了一天(时间),(地点),因为而拥堵起来,、、只知埋怨,一位却主动疏通交通,让这里重新。

(4分)

3.下列句子应该填表在文中哪一空白处(填序号)(3分)

A.“唉!

小街太窄了!

”B.“喂!

快走啊!

”C.“急死人了!

4.小溪又响起欢歌的原因是。

(3分)

5.题目“疏通”有两层意思:

一是;二是

(4分)

四、作文。

(25分)

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些画面进入我们的视线,打动我们的心灵,假如我们能及时把这些真实的情景和当时的感受记录下来,打动的就不仅仅是我们自己。

这次作文,就请你以此为话题,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100

200

300

 

400

500

参考答案

一、1.略2.笼罩缝隙隐蔽覆盖倘若任凭智慧雕刻融洽敏捷3.标杆竹竿折扣拆开树梢稍微厉害日历4.

(1)D

(2)C(3)B(4)D5.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回文联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叠字联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二、1.送别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3.千万匹白色战马山崩地裂4.高傲叫声步态吃相古怪任凭也无论也5.中华不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三、1.清晨,小街上人来人往,像畅流的小溪。

一会儿,小街畅通无阻,响起了一曲欢歌。

2.清晨,小街两辆自行车相撞。

大汉姑娘中年男子老大爷畅通无阻3.BCA4.老大爷出面劝和了争吵的两个小伙子,又主动疏通交通。

5.对拥挤的街道交通的疏通对两个争吵

的小伙子劝和。

 

姓名班级___________座位号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期末考试

四年级语文试卷

(时间:

90分满分:

100分)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4.5分)

涟漪(yīqí)洗漱(sòushù)引吭大叫(hánɡkànɡ)

给予(jǐɡěi)叮咛(línɡnínɡ)供养不周(ɡōnɡɡònɡ)

勾当(dānɡdànɡ)净角(jiǎojué)战车千乘(chénɡshènɡ)

二、看拼音,写词语。

(8分)

zhǎnɡcháoshènzhònɡxúnjǐnɡzhuāyǎnɡ

rènpínɡliàowànɡrónɡqiàhuànxiǎnɡ

 

三、将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分类,分类时可以填序号。

(7.5分)

①风平浪()②群()无首③从容不()

④()马功劳⑤狂风大()⑥耀武扬()

⑦风()日丽⑧欣喜若()⑨呆若木()

1.描写自然景物的成语:

2.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3.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四、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8分)

1.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都是世界文化遗产。

()

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运用拟人的手法吸引读者,激起阅读兴趣。

()

3.《卡罗纳》这篇课文选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

()

4.《飞向蓝天的恐龙》讲了恐龙之所以不存在了,是因为它们进化成了鸟类,飞向了蓝天。

()

五、按要写句子。

(8分)

1.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

(缩句)

2.雪花在空中飞舞。

(改为比喻句)

3.见到同学有困难,我们怎能不帮助呢?

(改为陈述句)

4.我最爱看民族舞蹈和民族音乐。

(修改病句)

六、想一想,填一填。

(13分)

1.“杏林春满”这个成语是用来赞扬。

我还读过成语故事:

、。

2.《游山西村》一诗中描写农家淳朴热情的诗句是:

其中一个“”字,表现了农家款待客人的盛情。

3.周恩来少年立大志,“”的决心和柯岩老师告诉我们一定要记住的“,”的名言都引起了我们对成长的思考。

4.描写景物的文章,要边读边想象。

读到《鸟的天堂》中描写榕树叶子的句子:

“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我仿佛看到了的景象,我是从“”和“”这两个字感受到的。

5.这学期,我们从课本中认识了很多人物,你最欣赏谁?

请用一句话称赞他(她)。

七、课内阅读。

(10分)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希望盼望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

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斥责批评)了一通。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

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打上“√”。

(2分)

2.文段中,周恩来亲眼见到的:

警察的,洋人的,妇女的,群众的,让人感受到中华不振。

(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合适的填到横线上)(4分)

为虎作伥怒不敢言哭诉无助得意扬扬

3.看到这一幕,在场的周恩来是怎么想的?

(2分)

4.“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中华不振”指的是。

(2分)

八、课外阅读(11分)

大森林里,一只豹子不小心从树上摔下来,伤得很厉害。

他一连好几天躺在床上。

哎哟哎哟地叫着:

“我不能再捕猎了,得赶快想个办法,我要饿死了。

”他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豹子装出快要死的样子,对树上的猴子说:

“亲爱的猴子,你快去通知所有的动物,就说我得了重病。

快要死了。

让他们一个个来看我,我想和他们作最后的告别。

猴子把豹子的口信很快传给了森林里的动物们。

大家都很可怜豹子,便一个一个地去看望豹子。

鹿去了,袋鼠去了,野猪去了……乌龟因为住得远,走得又慢,所以落在了后边。

当他慢慢地爬到豹子的家门口的时候,突然发现地上动物们的脚印都朝着一个方向——只有进去的,没有出来的。

他想了想,一下子明白了:

噢,原来豹子的家是进得去出不来的呀!

哼,我还是别去看他吧。

躺在床上的豹子听见门外轻轻的脚步声,心里暗暗高兴。

但是,过了一会儿。

脚步声越来越远,终于听不见了。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1分)

2.读短文,填空。

(6分)

(1)豹子想出的办法是:

(2)“鹿去了,袋鼠去了,野猪去了……”这句中的省略号表示。

(3)乌龟之所以没有进门,是因为看到,推想到

3.请你任选一个提示,给短文加一个合情合理的结尾。

(4分)

提示①:

豹子后来怎么样了?

提示②:

乌龟会做些什么?

九、习作。

(30分)

题目:

吸引了我

提示:

横线上可以填:

那本书、足球、跳绳、碰碰车、公园、动画片、小金鱼……

100

200

300

 

400

500

参考答案

一、yīshùhánɡjǐnínɡɡònɡdànɡjuéshènɡ

二、涨潮慎重巡警抓痒任凭瞭望融洽幻想

三、①静②龙③迫④汗⑤作⑥威⑦和⑧狂⑨鸡1.①⑤⑦2.③⑥⑧⑨3.②④⑨

四、1.√2.√3.√4.×

五、1.目光里充满悲哀。

2.雪花像柳絮一样在空中飞舞。

3.见到同学有困难,我们应该帮助。

4.我最爱看民族舞蹈。

六、1.医术高明三顾茅庐胸有成竹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足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4.大榕树的枝叶繁茂,郁郁葱葱、密密层层。

簇堆5.乌塔14岁的乌塔有着强烈的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她热爱生活,能够去亲身体验生活真正的美,去追寻真正的快乐。

七、1.指望训斥2.为虎作伥得意扬扬哭诉无助怒不敢言3.我一定要为振兴中华而努力读书,改变中国现在的面貌。

4.中国人面对洋人的侵略熟视无睹,只是敢怒不敢言而受欺凌的人却处说理。

八、1.最后的告别2.

(1)装出快要死的样子,让猴子去通知所有的动物来和它作最后的告别。

(2)还有很多其他的动物也去了。

(3)地上动物们的脚印只有进去的,没有出来的。

那些动物都被豹子吃掉了。

3.豹子一直躺在床上等着动物来和它告别,慢慢地它的爪子不再锋利了,也跑不快了,眼神也变差了。

乌龟将豹子装病吃掉了看望它的动物的真相告诉了森林其他动物,然后再也没有动物去探望豹子了,最后豹子饿死在自己家的床上。

 

四年级语文试卷

(时间:

90分满分:

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8分)

zhìhuìchénɡchǔfùɡàilǎnduò

lǒnɡzhàorónɡqiàqīnɡxiéɡuīlǜ

 

二、用“——”在括号里画出正确的字和音节。

(3分)

净角(jiǎojué)几乎(jījǐ)勾当(dānɡdànɡ)

干(燥躁)雕(刻克)(连联)系

三、比一比,再组词。

(5分)

折()侍()峻()脾()堤()

拆()待()俊()牌()提()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将描写人物神态的词找出来,再选择其中一个词写一句话。

(8分)

局促不()耀()扬威屏息()视神()气爽

若有所()形()各异平安()事理()当然

1.描写人物神态的词:

2.造句:

五、回忆课文,填上合适的词语。

(6分)

()的火烧云()的大潮()的兵马俑

()的颐和园()的乌塔()的台湾青年

六、读句子,判断是否正确,对的在后面的括号里打“√”,错的打“×”。

(4分)

1.鸟类大家族是一种带羽毛的恐龙脱离同类,演化而来的。

()

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指架在台湾和大陆之间的一座大桥。

()

3.“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

4.《白鹅》、《白公鹅》都是丰子恺写的,他给我们描绘了栩栩如生的白鹅形象。

()

七、按要求写句子。

(8分)

1.小明英语成绩很好。

小明受到老师的表扬。

(用上关联词合为一句话)

2.我们不能容忍破坏大自然的行为。

(改为反问句)

3.我们全校师生和班主任都参加了义务劳动。

(修改病句)

4.秋天来了,苹果挂满枝头。

(改成比喻句)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

(12分)

1.那些叶子绿得那么,看着。

叶尖,在墙上铺得那么,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好看得很。

2.盛年不重来,一日。

及时当勉励,岁月。

3.《题西林壁》这首诗说明观察点和角度在变化,看到的结果也在变的诗句是:

“,。

”包含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

4.本学期通过学习课文,我们观赏了气魄雄伟的,欣赏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了解老舍笔下的猫,认识了善于思考和观察的昆虫学家,以及少年时即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的,同时也明白了给予是的。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1分)

(一)课内阅读。

(9分)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1.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看到颐和园的景色有、

和,正前面的、、以及东面的

和。

(4分)

2.作者观察这些景物的顺序是按。

(2分)

3.文中画“”的句子写出了昆明湖的和的特点。

分别把昆明湖比作和。

在这句话中“滑”字用得很巧妙,颇有趣味,更加突出了。

(4分)

(二)课外阅读。

(12分)

近年来,各种塑料制品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方便。

可是,它也给我们带来了危害。

瞧,一刮风,马路上随处可见像风筝一样到处飘飞的塑料袋。

风停以后,这些飘飞的塑料袋就挂在树枝上,停在屋顶上,落在草坪上,或是聚在墙角处,成了影响环境卫生的塑料垃圾。

这些塑料垃圾常给人们带来不便。

有一次,我们镇上的一条地沟不通了,污水外溢,臭气熏天。

人们花了很大气力才疏通了地沟,从地沟中掏出了造成堵塞的“坏蛋”——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

有塑料瓶,有塑料盒,当然还有很多塑料袋……

怎样处理越来越多的塑料垃圾呢?

有人主张焚烧,但塑料燃烧时会放出难闻的有毒气体。

这些气体会污染空气,危害人的健康。

有人主张埋掉塑料垃圾,但事实证明,塑料垃圾很难在地下腐烂。

照这样下去,工厂不断生产塑料产品,塑料垃圾又难以处理,我们将要被塑料垃圾包围了!

塑料垃圾这个魔鬼将要使我们的生活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有些发达国家已停止生产塑料袋,用一次性纸袋代替。

我们国家什么时候也能用一次性纸袋来代替塑料袋呢?

1.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3分)

2.第三自然段中的“——”的作用是;“……”表示

(2分)3.塑料垃圾有什么危害?

(2分)

4.读了短文后,你想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3分)

5.给短文加上恰当的题目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

(2分)

十、习作。

(25分)

写一件发生在你周围(学校、家庭、社区……)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真实故事。

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并且写下自己的感受,题目自拟。

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