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规定.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46534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10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规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规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规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规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规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规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规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规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规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规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规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规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规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规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规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规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规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规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规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规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规定.docx

《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规定.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规定.docx

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规定

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暂行规定

院教〔2007〕46号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学士学位评定的重要依据。

为了切实做好我校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目的

(一)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本专业范围内一般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得到初步的训练;

(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三)培养学生分析设计能力、研究实验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经济分析能力、外文阅读能力和计算机的运用能力,以及社会调查、文献资料查阅和论文写作能力。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

(一)按照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

(二)要具有学术性,要对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内某一领域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并表达其研究成果;

(三)要具有创见性,要对学术或工程的某个问题有新的发现、新的构想或新的发展和完善;

(四)要具有科学性,要求论述系统而完整,首尾一贯而不前后矛盾,实事求是而不主观臆造;

(五)要具应用性,要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在技术改造、生产管理等通过方面有所创造;

(六)应做到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推理严密、计算准确,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语言精炼,有必要的图表和相关资料等;

(七)应参阅一定数量的外文资料,并要求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反映出来。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程序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程序分为选题、开题、撰写论文或设计、中期检查、答辩、归档等环节。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安排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时间为8~12周,时间安排应按滁州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执行,集中用于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不得少于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周数.

五、毕业设计(论文)的领导与管理

全校毕业设计(论文)在分管教学副校长领导下进行,分级管理,层层负责。

(一)教务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职责:

1、汇总各院(部)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和指导教师安排,协调有关问题;

2、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前期、中期、后期检查工作,对未达到各阶段进度、质量要求或违反有关规定的院(部)提出整改要求;

3、开展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评估和研究工作。

(二)院(部)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职责:

各院(部)成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确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布置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任务,检查本院(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落实情况。

院(部)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职责为:

1、审查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下达任务书,安排指导教师,布置毕业设计(论文)有关工作;

2、定期检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协调处理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有关问题,督促检查指导教师的工作;

3、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按规范化要求进行形式审查,组织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和成绩评定工作.对答辩小组提出的优秀的毕业设计(论文)及评阅答辩中有争议的毕业设计(论文),组织答辩委员会进行复议,最终确定成绩;

4、按学校有关要求,保存与毕业设计(论文)有关的电子和纸质文档;

5、做好本院(部)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总结与评估工作。

(三)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职责:

1、指导学生选题,拟定任务书,安排学生做开题报告,编写指导方案,制定计划和工作程序;

2、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指定主要参考资料和社会调查内容,规定学生应完成的查阅中外文资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各项实验数据、计算工作(包括上机)、设计(论文)等;

3、采取多种方式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及时解答和处理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并认真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表;

4、做好学生外文翻译的评阅工作,指导学生按规范要求正确撰写毕业设计(论文);

5、在学生答辩前对毕业设计(论文)(包括设计说明书、计算资料、实验报告、图纸或论文等)进行审查,认真填写毕业设计(论文)评语,指导学生参加答辩;

6、根据院(部)安排参加答辩工作.

(四)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必须做到:

1、重视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明确各环节目的、意义和要求,虚心接受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2、独立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不弄虚作假,不抄袭、剽窃他人成果;

3、认真填写《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研究过程记录表》;

4、毕业设计(论文)成果、资料应于答辩结束后及时交指导教师收存,凡涉及到国家机密、知识产权、技术专利、商业利益的成果未经院(部)许可,学生不得擅自带离学校。

六、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与开题

(一)选题原则

1、原则上一生一题,当一个课题比较大时,可以分成几个小课题,每个学生完成一个小课题时必须保证其主要部分为独立进行的工作,使每个学生都受到较全面的训练;

2、选题应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达到毕业设计(论文)大纲的教学要求;

3、选题应特别注意有利于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并能保证各专业所应当具有的基本技能的训练;

4、选题应与社会、生产、教学、科研等实际相结合。

理工科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应注重在具有实际应用前景、具有创新构思的课题中选取,鼓励理工科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其中,工科毕业设计所占比例应不少于80%;文科及经管类的选题需注重分析解决当前经济改革、社会现实生活和理论研究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

毕业设计(论文)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的比例要在50%以上。

5、选题难度和工作量要适当,使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6、选题要有一定层次区分,有利于各类学生提高水平,鼓励学生有所创新;

7、各专业的选题数须多于本专业当届的毕业生数。

每学年选题应适当更新,不同届选题重复率须控制在20%以内;

8、各专业选题须经院(部)严格审查并报教务处备案。

(二)选题、开题程序

1、指导教师提出的毕业设计(论文)课题须经院(部)审查后向学生公布,通过师生双向选择或经协商分配,确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及指导教师。

选题和指导教师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

2、各院(部)应不迟于第七学期第十四周结束前完成选题工作,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不迟于第七学期第十五周前下达给学生,院(部)应将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汇总表于第七学期第十六周结束前报教务处;

3、毕业设计(论文)开题工作应在第七学期结束前完成,包括文献调研、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等,院(部)应根据本院(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具体计划,安排学生在指导小组范围内作开题报告;

七、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一)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性文件,每个学生都必须有自己的任务书;

(二)任务书的内容包括:

设计(论文)研究的背景和依据、任务和基本要求、进程安排等;

(三)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交教研室审查,经院(部)批准后方可实施;

(四)毕业设计(论文)结束后,任务书要与毕业设计(论文)一起送交院(部)保存。

八、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配备

(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应由具有中职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或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助教等初级职称人员不能单独指导毕业设计(论文),但可根据需要安排协助指导教师的工作。

指导教师名单由院(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报教务处备案;

(二)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期间,指导教师必须坚守岗位,各院(部)要严格控制指导教师出差。

确因工作需要出差的,须经院(部)分管教学副院长批准,并委派水平相当的教师代理指导;

(三)对于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院(部)可聘请相当于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及以上的工程技术人员或研究人员担任指导教师,但院(部)必须指定专人进行检查,掌握进度,保证质量,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四)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数原则上不超过8人,科研、教研能力突出的高级职称教师或具有博士学位人员可适当增加指导人数(最高不超过10人)。

指导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指导每个环节不得少于1次,总计不得少于3次.

九、设计(论文)的撰写

1、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按“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执行;

2、设计(论文)正文字数:

文科(除外语类)10000字以上,理工科及外语、艺术类6000字以上;

3、所有设计(论文)应按规定格式打印1份,学生所在院(部)留存.另外应将电子版报送教务处.

十、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及成绩评定

(一)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必须进行答辩.对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并达到毕业基本要求的学生方可发给毕业证书。

各专业成立答辩小组,具体负责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和成绩评定。

各院(部)成立答辩委员会,对答辩小组提出的优秀的毕业设计(论文)及评阅答辩中有争议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审查、复议,最终确定成绩。

答辩工作原则上不聘请校外专家参加,如确因课题需要,必须聘请校外人员参加时,须经院(部)批准;

(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按“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程序和实施办法”规定程序进行;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评定,采用五级记分制,即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具体评分标准按照“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量化评分参考标准”执行。

要求优秀与良好比例之和控制在70%以内,优秀率在15%左右(最多不超过20%)。

其中优秀、不及格等级须写出具体理由,其余等级须写出简要评语;

(四)凡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不及格者,按结业处理.

十一、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所需的经费(含开题费、实验费、答辩费、指导教师课时津贴等)由学校按各院(部)毕业生每人350元,统一发放至各院(部),由各院(部)制订分配细则。

十二、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1:

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附件2:

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量化评分参考标准

附件3:

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程序和实施办法

附件4:

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评估办法

二○○七年十一月十三日

附件1:

滁州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为进一步规范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提高论文撰写质量,加强论文的管理工作,特制定本规范。

1.论文结构及写作要求

论文(设计说明书)应包括:

封面,目录,中文题目、中文摘要与关键词、英文题目、英文摘要与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致谢,附录(可选)等部分。

1.1目录

目录独立成页,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

1.2题目

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

论文题目一般中文字数不超过25个字,外文题目不超过15个实词,不使用标点符号,中外文题名应一致。

标题中尽量不用英文缩写词,必须采用时,应使用本行业通用缩写词。

1。

3摘要与关键词

1.3。

1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设计说明书)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主要材料和方法、研究结果、结论、科学意义或应用价值等,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

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

中文摘要一般为200字左右。

1。

3.2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一般列3~8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1。

4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部分包括:

绪论(或前言、序言)、论文主体及结论.

绪论是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论文主体是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

要求层次清楚,文字简练,通顺,重点突出。

结论是整个论文的总结,应做到重点突出,言简意赅。

正文字数原则上文科(除外语)不少于10000字,理工科及外语、艺术类不少于6000字。

1.5注释

论文中有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或者引用他人的观点及原话、主要数据等必须加注说明,注明出处。

1。

6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反映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

列出的只限于那些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最重要的且发表在公开出版物上的文献或网上下载的资料.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

1.7附录

如有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如公式的推导、程序流程图、图纸、数据表格等)可编入论文的附录中。

1.8致谢

向给予指导、合作、支持及协助完成研究工作的单位、组织或个人致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避免俗套.

2.书写及打印要求

2.1论文书写

论文(设计说明书)要求统一使用MicrosoftWord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统一采用A4页面(210×297㎜)复印纸打印,版芯尺寸:

页边距为上2.8cm,下2。

5cm,左2.5cm,右2.5cm;字间距为标准,单倍行距.

页眉:

宋体、五号,居中排列;页眉内容为:

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页码在页下居中放置,用五号字体.论文封面和目录不编页码,页码从目录后开始编排。

页码用阿拉伯数字(1、2……)编排。

论文文字错漏率不能大于万分之五。

2.2目录

目录应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含摘要与关键词(中、外文)、正文章、节题目(可视论文需要进行,编写到2~3级标题)、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

目录题头用四号黑体字居中排写,隔行书写目录内容。

目录中各章节题序及标题用五号宋体.

2。

3摘要与关键词

中、外文摘要与关键词单独成页置于目录后,编排上中文在前,外文在后。

摘要、关键词题头均用小四号黑体字排写,内容文字用五号宋体字,英文用TimesNewRoman.关键词各词条间用分号“;”隔开。

2.4论文正文

2。

4。

1章节及各章标题

章节标题应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不使用标点符号。

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

正文除章节条款的标题外均用五号宋体。

2.4.2层次

层次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以少为宜。

各层次标题不得置于页面的最后一行(孤行)。

层次代号格式要求参照表2—1和表2—2.

表2—1自然科学类论文层次代号及说明

1×××××

顶格,小三号黑体

1。

1×××××

顶格,四号黑体

1。

1.1×××××

顶格,小四号黑体

(1)×××××

顶格,五号黑体

×××××××××××××××××××××××××××××××

首行空两格,五号宋体

①××××

顶格,五号宋体

×××××××××××××××××××××××××××××××

首行空两格,五号宋体

表2—2社会科学类论文层次代号及说明

一、×××××

顶格,小三号黑体

(一)××××

顶格,四号黑体

1.×××××

顶格,小四号黑体

×××××××××××××××××××××××××××××××

空两格,五号宋体(正文)

(1)××××

顶格,五号黑体

×××××××××××××××××××××××××××××××

空两格,五号宋体(正文)

①×××××

顶格,五号宋体

×××××××××××××××××××××××××××××××

首行空两格,五号宋体(正文)

2.5注释与参考文献

注释一律采用尾注。

正文中应按顺序在需要注释处的文字右上角用[]标明,[]中序号应与“注释”中序号一致,具体标注格式如下:

著作图书类文献——[序号]作者.书名.版次.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引用部分起—止页

翻译图书类文献——[序号]作者.书名.译者.版次.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术刊物类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

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术会议类文献—-[序号]作者.题名.见:

编者,文集名,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位论文类文献-—[序号]学生姓名.学位论文题目.学校及学位论文级别.答辩年份:

引用部分起—止页

报纸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在线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正文之后一般应刊出主要参考文献。

列出的只限于那些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最重要的且发表在公开出版物上的文献或网上下载的资料。

以下为社会科学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标注格式:

著作图书类文献——[序号]作者.书名.版次.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翻译图书类文献——[序号]作者.书名.译者.版次.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学术刊物类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

学术会议类文献——[序号]作者.题名.见:

编者,文集名,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学位论文类文献--[序号]学生姓名.学位论文题目.学校及学位论文级别.答辩年份

报纸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在线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自然科学类论文可不要注释,参考文献标注格式与社会科学类论文注释格式相同。

2.6公式

原则上居中书写。

若公式前有文字(如“解”、“假定”等),文字顶格书写,公式仍居中写。

公式末不加标点。

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并在公式后靠页面右边线标注,如第1章第一个公式序号为“(1—1)”,附录2中的第一个公式为“(②—1)"等。

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1-1)”或“由公式(1—1)”.

公式较长时在等号“=”或运算符号“+、-、×、÷”处转行,转行时运算符号书写于转行式前,不重复书写。

公式中应注意分数线的长短(主、副分线严格区分),长分线与等号对齐.

2。

7插表

表格一般采取三线制,不加左、右边线,上、下底为粗实线(1磅),中间为细实线(0。

75磅)。

比较复杂的表格,可适当增加横线和竖线。

表序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个插表序号为“表1—1”等。

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

表序与表名置于表上,居中排写,采用楷体小五号字。

表头设计应简单明了,尽量不用斜线。

表头中可采用化学符号或物理量符号。

全表如用同一单位,将单位符号移到表头右上角,加圆括号.表中数据应正确无误,书写清楚。

数字空缺的格内加“—”字线(占2个数字宽度)。

表内文字和数字上、下或左、右相同时,不允许用“″”、“同上”之类的写法,可采用通栏处理方式。

社会科学类论文插表在表下一般根据需要可增列补充材料、注解、资料来源、某些指标的计算方法等。

补充材料中中文文字用楷体小五号字,外文及数字用TimesNewRoman体小五号字。

2。

8插图

插图应符合国家标准及专业标准,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技术内容正确。

2.8.1图题及图中说明

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图号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图图号为“图1—1”等。

图题置于图下,图注或其他说明时应置于图与图题之间。

图名在图号之后空一格排写,图题用黑体小五号字。

引用图应说明出处,在图题右上角加引用文献编号。

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号用a)、b)标识并置于分图之下。

图中各部分说明应采用中文(引用的外文图除外)或数字项号,各项文字说明置于图题之上(有分图题者,置于分图题之上),采用楷体小五号字.

2。

8。

2插图编排

插图与其图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插图应编排在正文提及之后,插图处的该页空白不够时,则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到次页最前面。

2。

9附录

附录序号采用“附录1"、“附录2"或“附录一”、“附录二”等,用四号黑体字左起顶格排写,其后不加标点符号,空一行书写附录内容。

附录内容文字字体字号参照正文要求。

3.毕业论文装订顺序

(1)封面

(2)目录(3)中文题目、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题目、英文摘要及关键词(4)正文(5)注释(6)参考文献(7)附录(可选)(8)致谢(9)封底

自然科学类论文可不要注释,参考文献标注方式与社会科学类论文注释格式相同。

4.毕业论文资料存档要求

各院(部)须对本单位毕业论文资料统一用专门档案盒(袋)存档,论文资料为毕业论文材料册一份及装订好的论文正本一份。

材料册的装订顺序为:

(1)任务书

(2)开题报告(3)指导教师评阅表(4)专家评阅书(5)答辩情况记载表(6)成绩评定表(7)研究过程记录表(8)指导记录表

(注:

院(部)可根据本规范化,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制定细则并报教务处备案)

滁州学院本科毕业生毕业设计撰写规范

为进一步规范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撰写工作,提高设计撰写质量,加强设计的管理工作,特制定本规范。

⒈毕业设计的内容

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标题

标题应简短、明确,具有概括性。

标题字数要适当,不宜超过25个字.如确因表达需要而字数过多又无法删减的,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

1.2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即:

1、1。

1、1.1。

1),要求标题层次清晰。

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

1。

3摘要

摘要应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中文摘要应在300字左右,外文摘要为中文摘要翻译件。

1。

4设计总说明

设计总说明主要介绍设计任务来源、设计标准、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资料,中文字数应控制在1500~2000字。

1.5引言(绪论)

绪论应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研究范围及需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说明本课题的指导思想;简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1。

6正文

毕业设计正文包括正文主体与结论,其内容分别如下:

正文主体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其内容包括:

问题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的拟定;设计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实验方法、内容及其分析;理论论证,理论在课题中的应用,课题得出的结果,以及对结果的讨论等.

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对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

结论应简短。

1.7参考文献与附录

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设计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

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可向读者提供出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资料。

一般应列入的主要文献不少于1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

附录是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设计附录中,例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程序等;如果文章中引用的符号较多时,为便于读者查阅,可以编写符号说明,注明符号代表的意义。

一般附录的篇幅不宜过长。

1.8致谢

致谢应以简短的文字对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

⒉毕业设计的要求

毕业设计有工程设计类和计算机软件设计类,具体要求如下:

2.1工程设计类

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一定数量的工程图,图纸应符合制图标准。

文中插图原则上为计算机绘图;一份1.0~1.5万字的设计说明书;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

2.2计算机软件类

学生应独立完成一个软件或较大软件中的一个模块,要有足够的工作量;需写出1万字以上的软件说明书或论文。

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

各院(部)可参照以上要求,根据专业自身特点补充制定相关规定,并报教务处备案.

⒊毕业设计的写作细则

3。

1书写

毕业设计原则上为计算机打印,纸型:

A4,方向:

纵向;版芯尺寸:

页边距为上2.8cm,下2.5cm,左2.5cm,右2。

5cm;单倍行距。

正文中的任何部分不得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