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默写名句名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47902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默写名句名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默写名句名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默写名句名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默写名句名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默写名句名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默写名句名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默写名句名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默写名句名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默写名句名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默写名句名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默写名句名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默写名句名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默写名句名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默写名句名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默写名句名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默写名句名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默写名句名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默写名句名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默写名句名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默写名句名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默写名句名篇.docx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默写名句名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默写名句名篇.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默写名句名篇.docx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默写名句名篇

默写名句名篇

[考点讲习]

我国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传世至今的优秀文学作品数不胜数。

其中名句名篇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语言艺术的精华。

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之一,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张伟明语)《考试说明》明确要求: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所谓“常见”,是指活用于口头,常见于报端。

“名句名篇”是指那些富有生命力的经典文句和篇章。

“名篇”中既有诗歌也有散文。

从近几年高考来看,名句名篇默写,课内课外兼顾,诗、词、文均有涉及。

如果说名句名篇默写题在1993年还是个新生事物的话,当时感到有点措手不及纯属正常,到现在就不应该感到陌生了。

这种题考的是平时的积累,因此,平常学习就要加强背诵和积累,到高考前,可作些梳理,把范围缩小些。

另外还要注意书写,一定要杜绝错别字。

[高考题例]

1.(2003年全国高考题)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4分)

(1)子曰: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雍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3)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答:

(1)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3)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2.(2002年全国高考题)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两小题)(4分)

(1)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千古江山,_____________。

舞榭歌台,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______________。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

答:

(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3)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3.(1998年全国高考题)写出下列名言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三句)。

(1)________________,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2)________________,人间能得几回闻。

(杜甫《赠花卿》)

(3)旧时王谢堂前燕,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乌衣巷》)

________________。

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答:

(1)玉不琢不成器

(2)此曲只应天上有(3)飞入寻常百姓家(4)小荷才露尖尖角

4.(1997年全国高考题)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三句)。

(1)______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3)________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4)寄意寒星荃不察,________________。

(鲁迅《自题小像》)

答:

(1)不积跬步

(2)学然后知不足(3)停车坐爱枫林晚(4)我以我血荐轩辕

5.(1996年全国高考题)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三句)。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______。

(《孟子·滕文公下》)

(2)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______。

(高适《别董大》)

(3)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业精于勤荒于嬉,________________。

(韩愈《进学解》)

________________,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训俭示康》)

答:

(1)威武不能屈(2)天下谁人不识君(3)千树万树梨花开(4)行成于思毁于随(5)由俭入奢难

三、课堂检测

1.写出下列名言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四句)。

(1)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论语》)

(2)非淡泊无以明智,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

(3)星垂平野阔,________________。

(杜甫《旅夜抒怀》)

(4)夫________________,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欧阳修《伶官传序》)

(5)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___。

(郑板桥《竹石》)

答:

(1)温故而知新

(2)非宁静无以致远(3)月涌大江流(4)祸患常积于忽微(5)任尔东西南北风

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两小题)

(1)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2)________________,此恨不关风与月。

(欧阳修《玉楼春》)

(3)将秦观《鹊桥仙》中的空缺部分补写完整。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________________。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________________,又岂在朝朝暮暮。

答:

(1)吾将上下而求索

(2)人生自是有情痴(3)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

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两小题)

(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子》)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蜀相》)

(3)___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____。

(杜牧《江南春》)

答:

(1)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3)千里莺啼绿映红多少楼台烟雨中

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两小题)

(1)人谁无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左传》)

(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3)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

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答:

(1)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渺沧海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两小题)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

(2)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3)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

答:

(1)直挂云帆济沧海

(2)濯清涟而不妖(3)不拘一格降人才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两小题)

(1)_____________,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2)是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3)_______________,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________________。

(柳永《雨霖铃》)

答:

(1)渔舟唱晚声断衡阳之浦

(2)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3)多情自古伤离别杨柳岸晓风残月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两小题)

(1)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植《白马篇》)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3)碧云天,黄花地,__________,北雁南飞。

_______________?

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长亭送别》)

答:

(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2)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3)西风紧晓来谁染霜林醉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选两小题)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

(2)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_____________。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古之圣人,________________;今之众人,________________。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韩愈《师说》)

答: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3)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其下圣人也远矣,而耻学于师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选四小题)

(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________________。

(司马迁《屈原》)

(2)花径不曾缘客扫,________________。

(杜甫《客至》)

(3)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声声慢》)

(4)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

(朱熹《春日》)

(5)________________,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无题》)

答:

(1)举类迩而见义远

(2)蓬门今始为君开(3)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4)万紫千红总是春(5)心事浩茫连广宇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两小题)

(1)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园田居》)

(2)怨不在大,所畏惟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将进酒》)

答:

(1)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载舟覆舟所宜深慎(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课后拓展

教材中的名句名篇

《语文教学大纲》列出10篇古文、30首诗词曲。

第一册: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劝学》(《荀子》)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8、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9、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其它非大纲背诵篇目中的名句: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第二册:

《滕王阁序》(王勃)(从“时维九月”到“声断衡阳之浦”)

《师说》(韩愈)《阿房宫赋》(杜牧)

《六国论》(苏洵)《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6、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8、孔子曰: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0、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1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1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3、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14、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15、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16、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17、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8、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19、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0、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其它非大纲背诵篇目中的名句: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第三册:

《陈情表》(李密)《前赤壁赋》(苏轼)

《氓》(《诗经》)《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短歌行》(曹操)《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陶潜)

《山居秋暝》(王维)《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蜀相》(杜甫)《登高》(杜甫)

《石头城》(刘禹锡)《琵琶行》(白居易)

《李凭箜篌引》(李贺)《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杜牧)

《锦瑟》(李商隐)《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桂枝香》(登临送目)(王安石)《念奴娇》(大江东去)(苏轼)

《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陆游)《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

《扬州慢》(姜夔)

1、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4、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5、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7、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8、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9、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0、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14、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5、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6、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17、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8、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19、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0、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21、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2、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23、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2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6、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27、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28、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29、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其它非大纲背诵篇目中的名句: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第四册:

《长亭送别》(节选:

【正宫】【端正好】)(王实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其它非大纲背诵篇目中的名句: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第五册:

《蜀道难》(李白)《将进酒》(李白)

《兵车行》(杜甫)《客至》(杜甫)

《登高》(杜甫)《登岳阳楼》(杜甫)

噫吁戏,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其它非大纲背诵篇目中的名句: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第六册:

《屈原列传》(节选:

从“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到“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说明:

以上整理,不足为凭,旨在提醒同学们用考前有限的时间强化记忆。

近三年高考真题演练

【2007·浙江】6下面是学生默写的古诗文名句,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①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屈原《离骚》)②渐黄昏,戍角悲吟,都在空城。

(姜夔《扬州慢》)

B①夙兴夜寐,靡室劳矣。

(《诗经·氓》)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C①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司马迁《屈原列传》)②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李贺《李凭箜篌引))

D①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膝王阁序》)②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孤烟衰草凝绿。

(王安石《桂枝香》)

【答案】C

【解析】[A项②句应为“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B项①句应为“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D项②句应为“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

【2007·安徽】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意选做五题)(5分)

名篇名句补写的内容均出自课本,且8句选5句,属于送分题。

我觉得这是很好的回归,名句名篇进入高考本来就是督促学生对大纲中规定篇目的背诵,本来就不应该出什么偏、怪、难的题目,如果那样,将是背道而驰。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______。

(荀子《劝学》)

(2)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3)天生我材必有用,______。

(李白《将进酒》)

(4)复道行空,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5)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6)挟飞仙以遨游,______。

(苏轼《赤壁赋》)

(7)______?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8)过春风十里,______。

(姜夔《扬州慢》)

【答案】

(1)金石可镂

(2)烟光凝而暮山紫(3)千金散尽还复来(4)不霁和虹(5)沧海明月珠有泪(6)抱明月而长终(7)云中谁寄锦书来(8)尽荠麦青青

【2007·北京】1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任选3题)。

(6分)

①(邹忌)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___,___。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___,___。

(刘禹锡《秋词》)

③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___,时时犹唱,___。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④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___?

”(王实甫《长亭送别》)

【试题解析】今年的默写题回归到了传统的上下文填空的形式,在数量上采取四题任选三题的形式,沿袭了06年的命题思路,体现了命题者的人文关。

不考理解,只考识记,注重基础,降低了试题的难度。

从选取的内容上看,《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刘禹锡《秋词》是唐诗,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是宋词,王实甫《长亭送别》是元曲,而先秦散文、唐诗、宋词、元曲代表了相应时期的我国古代文学的最高成就,体现了命题者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得以传承的迫切愿望。

试题中的第①小题《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考查,虽然算不上名句,但这句话却很好地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学中句式整齐,富于音乐美和韵律感的特点;第②小题刘禹锡的《秋词》历来被人们称赞为另辟蹊径,一反常调,热情讴歌秋天的美好的佳作;第③小题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考查句化用杜牧《泊秦淮》诗句,赋予了更为深刻、精辟的思想内容;第④小题王实甫的《长亭送别》中的“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一句,自问自答,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

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营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是中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

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经验又告诉我们,利用青少年的年龄优势,尽量强化记忆、背诵,以备将来反刍、体味,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名句名篇的考查采用默写的方式,要求考生默写出全篇或部分的内容。

默写名句名篇的内容一般是考生背诵过或熟悉的,今年默写部分新增了7篇古诗文,包括2篇古文和5首诗歌,篇目总数也从33篇(首)增加至40篇(首)。

题目做到了诗文兼顾,新老篇目兼顾,目的是推动语文教学,激发学生背诵的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素养。

考查默写古诗文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对学生识记能力的考查,它更是对学生文化底蕴的考查。

背诵古诗文,是学习古代汉语的重要途径。

学生在反复吟咏古代诗文的过程中,增强了对文言句读的感性认识,扩大了文言词汇的积累,培养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在情感和人生态度上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007·福建】10.默写。

(6分)

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_______。

(贾谊《过秦论》)

(2)景翳翳以将入,_______。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_______,一夜飞度镜湖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