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案鲁教版必修10116420.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47908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案鲁教版必修1011642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案鲁教版必修1011642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案鲁教版必修1011642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案鲁教版必修1011642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案鲁教版必修1011642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案鲁教版必修1011642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案鲁教版必修1011642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案鲁教版必修1011642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案鲁教版必修1011642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案鲁教版必修1011642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案鲁教版必修1011642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案鲁教版必修1011642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案鲁教版必修1011642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案鲁教版必修10116420.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案鲁教版必修10116420.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案鲁教版必修10116420.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案鲁教版必修10116420.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案鲁教版必修10116420.docx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案鲁教版必修1011642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案鲁教版必修10116420.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案鲁教版必修10116420.docx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案鲁教版必修10116420

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

[温馨提示]

在地理环境各要素中,气候是主导因素,植被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要素,土壤为各要素的中心环节。

2.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不断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3.整体性表现

(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保持协调一致。

(2)环境要素间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3)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区域。

[思考启迪] 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提示:

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增加,下游河道淤积抬高,从而使河道泄洪能力降低,易发生洪涝灾害。

二、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

1.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1)作用:

①维持地表系统正常运行的动力。

②联系各圈层的桥梁和纽带。

(2)大气圈和水圈之间的能量交换:

①海洋与大气之间

②势能的传输与交换

2.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

(1)作用:

与能量交换一样,是地理环境发展变化的原因,也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

(2)体现:

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③生物圈和水圈之间:

植物

水圈

④其他形式的物质运动:

地理环境中的水循环、碳循环等物质运动,往往跨越圈层界限,它既是圈层相互联系的纽带,也是圈层相互作用的体现。

———————情景导入先思考———————

材料一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就是干旱,年降水量小于200mm。

主要原因是距离海洋远,且有高山阻挡,海洋湿润气流不易到达,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材料二 从有文字记载开始,黄土高原就属于森林草原区,在西周春秋时期,森林覆盖率达53%,当时河流大多比较清澈,枯水季节流量也较大。

但随着人口的增加,放牧、农垦活动等加大,到宋代以后“郁郁葱葱,绿荫冉冉”的景观就消失了。

到了明清以后,已经达到无地不耕的地步,且大量陡坡被开垦,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森林只零星地分布在偏僻的山区。

(如图所示)

(1)根据材料一,结合教材相关内容思考:

在这种干旱环境下的植被、地貌、土壤以及河流的状况如何呢?

体现出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哪一个特征?

提示: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自然地理要素特征表现为气候特征:

干旱;水文特征:

多内流河、湖;地貌特征:

多风蚀、风积地貌;植被特征:

植被稀少,耐旱草原、荒漠为主;土壤特征:

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体现出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统一。

(2)材料二显示黄土高原地区的哪一自然要素发生变化?

引起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这一要素的变化对黄土高原地区带来什么影响?

体现出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哪一特征?

提示:

植被要素发生了变化。

原因:

破坏林草植被,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砍伐森林等。

体现出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一、实例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应抓住其内涵和表现两方面的内容。

1.内涵

所谓内涵即其本质,它是地理环境各要素(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和土壤等)通过四大循环,彼此间进行不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2.三个表现

(1)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即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是协调一致的,如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况的改变。

即地理环境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

例如,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危害。

(3)不同区域地理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其他区域。

例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流地区的影响。

二、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不同表现(列表比较正常年份与厄尔尼诺年份)

正常年份

厄尔尼诺发生年份

东南

信风

较强

减弱

秘鲁寒流沿秘鲁沿岸向西北流

温暖海水从赤道向南流动,迫使秘鲁寒流向西流动

秘鲁寒流上升流带来丰富的饵料,形成渔场

该海区水温升高,营养物质减少,浮游生物和鱼类、鸟类死亡

大气环流

存在对流性环流,赤道太平洋西岸气流上升,东岸气流下沉

形成增强型对流,赤道太平洋中部气流上升,西岸气流下沉,东岸下沉气流因水温升高而减弱

天气气候

太平洋西岸降水较多;东岸降水较少,形成荒漠

西岸的澳大利亚以及非洲等地出现严重旱灾,东岸荒漠地带暴雨成灾

———————应用体验不可少———————

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据此完成1~2题。

1.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  )

A.气候干旱,降水较少

B.化学风化微弱,物理风化剧烈

C.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

D.植被稀少,土壤瘠薄

2.青海、内蒙古、甘肃等地大量挖掘“发菜”“甘草”,导致植被破坏、环境恶化,反映了(  )

①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 ②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③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 ④某一要素的改变将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1.C 2.C 第1题,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多大风,风化、风蚀作用强烈,植被稀疏,土壤贫瘠。

第2题,挖掘发菜、甘草,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土地退化,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3.厄尔尼诺现象已为世人所关注。

厄尔尼诺现象引发的种种灾难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  )

A.各自孤立存在和发展

B.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C.有一定联系但无制约作用

D.某一要素变化不会导致整个环境变化

解析:

选B 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情景导入先思考———————

材料一 先准备好水杯、清水、吸管,然后取一杯凉开水,通过吸管对着水面吹气,仔细观察水面的变化;让吸管口刚好接近水面附近,用力吸气,仔细观察吸管附近的水位变化。

材料二 自然地理各要素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

(1)据材料一总结与思考:

若在海洋上,当气压升高或降低时,海面会发生什么变化?

该实验说明大气圈与水圈之间存在什么能量的传输与交换?

提示:

气压升高,海平面会降低;气压降低,海平面会上升。

势能。

(2)结合材料一实验解释台风经过海面时,台风中心区域海面高出周围几十厘米甚至几米的原因。

提示:

台风中心区域的气压很低,海面上升。

(3)据材料二回答:

材料二图中有哪些地理要素?

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化的?

提示:

生物、大气、土壤、水等。

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或植物的枝叶截留大气降水等;植物又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释放到大气中;通过大气降水补给土壤的、生物的水分等。

(4)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提示:

太阳能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保存在植物体内并转变成了化学能,植物作为动物的食物将化学能传递给动物并保存在动物体内,植物和动物在呼吸过程中消耗了热量,将化学能变成热能释放到环境中。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一、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1.能量来源

四大圈层所交换、传输能量的来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重力能以及地球内部的热能等。

2.具体表现

二、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

1.光合作用与物质运动

2.呼吸作用与物质运动

3.分解作用与物质运动

———————应用体验不可少———————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圈层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来实现的。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有关地球圈层间物质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运动是地理环境发展演化的原因之一

B.植物的呼吸作用只体现了能量的流动

C.物质运动与能量流动一样,是地球各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

D.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体现了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之间的物质运动

2.下列关于地球圈层间能量交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圈和水圈之间存在热能、动能和势能的传输与交换

B.大气圈和水圈之间的热能交换只有在白天才存在

C.当气压升高时,海面也随之升高

D.海洋水体运动不会影响或改变大气的运动

解析:

1.B 2.A 第1题,在植物的呼吸作用过程中,植物从大气中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也有物质循环。

第2题,大气圈和水圈之间的热能交换一刻不停地进行着;当气压升高时,海平面就会降低;大气运动可以影响海洋水体运动,反过来,海洋水体运动也会影响或改变大气的运动。

3.地球大气与海洋是相互作用的。

下列作用过程及其结果符合事实的是(  )

A.大气通过降水将水分输送给海洋,驱动洋流

B.海洋通过辐射等形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影响大气环流

C.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输送给海洋,加重赤潮

D.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形成信风

解析:

选B 洋流驱动力来自大气的水平运动即风,因此A项错误。

由于海—气相互作用,海洋通过辐射等将热量输送给大气,从而影响大气环流,B项正确。

海洋赤潮是海洋生物灾害,是海水中浮游生物过度繁殖导致海水中缺氧的一种现象,C项错误。

信风是一种大气环流形式,是地球表面热量差异引起气压差异而形成的,D项错误。

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代表的自然地理要素名称分别是(  )

A.岩石 生物 大气 水文 土壤

B.土壤 生物 大气 水文 岩石

C.土壤 岩石 水文 大气 生物

D.生物 岩石 大气 水文 土壤

2.如果当地大量植被遭受破坏,其地理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有(  )

①河流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变化增大 ②动物栖息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河流水位降低 ④土壤肥力下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

1.A 2.D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的构成要素,根据图示判断即可。

第2题,如果当地植被遭受大量破坏,该地植被涵养水源的功能将减弱,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丰水期水位升高,枯水期水位下降,因此③错误。

3.青藏高原的形成对下列哪种地理现象没有明显影响(  )

A.东亚和南亚成为全球最强盛的季风区

B.中亚地区的干旱

C.黄土高原的形成

D.长江三角洲的形成

解析:

选D 长江三角洲是由流水堆积而成的。

读下图,回答4~5题。

4.此图可以简单看做是“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

能正确表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象的是(  )

A.①动物 ②绿色植物 ③O2 ④CO2

B.①动物 ②绿色植物 ③CO2 ④O2

C.①绿色植物 ②动物 ③CO2 ④O2

D.①绿色植物 ②动物 ③O2 ④CO2

5.此图还可以说明(  )

①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②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 ③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④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整体”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

4.A 5.D 第4题,仔细审图可知,②可以变为泥炭、煤等,确定其为绿色植物,其他几项便可迎刃而解。

第5题,地理环境中的这种碳循环,把各圈层联系起来,使各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6.下列地理现象中不能反映大气圈与水圈之间能量交换的是(  )

A.北赤道暖流的形成

B.北大西洋暖流对沿岸气候增温增湿

C.海底火山喷发加热海水

D.静风天气时瀑布附近有风存在

解析:

选C 海底火山喷发加热海水,反映的是岩石圈与水圈之间能量的交换。

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

读图,完成7~8题。

7.下列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导致了淮河与松花江水文特征的不同

B.②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原因

C.③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

D.④是东北黑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

8.表示塑造右图地貌的箭头是(  )

A.⑧B.⑦

C.⑥D.⑤

解析:

7.A 8.D 第7题,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河流水文特征不同,故A正确。

喀斯特地貌是多种因素对地貌的影响,而②是地貌对土壤的影响,故B错。

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主要是流水侵蚀的结果,体现的是流水对地貌的影响,而③是水文对土壤的影响,故C错。

东北黑土退化主要是流水侵蚀对土壤的影响,而④是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故D错误。

第8题,右图是风积沙丘地貌和驼队,分布在干旱区域,是气候对地貌的影响。

读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回答9~10题。

9.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大气环流B.地壳运动

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

10.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解析:

9.B 10.A 第9题,比较三个阶段陆地自然带的变化可知,该地所处的大气环流、海陆位置没有变化,变化的主要是地形,而引起地形变化的可能因素是地壳运动,所以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地壳运动。

人类活动的影响从图示中看不出来。

第10题,某一因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这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选择题

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使自然地理环境呈现整体性特点,下列关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描述最可信的是(  )

A.枯水期时,河流搬运能力降低,河水含沙量增加

B.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风力侵蚀作用强烈,流水侵蚀作用较弱

C.洪水期时,河流携带大量矿物质到河口,加剧咸潮危害

D.北美西部温带荒漠的沙尘被气流携带到北太平洋,利于渔业资源的发展

解析:

选B 枯水期时,河水含沙量减少;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燥,降水少,流水侵蚀作用较弱,风力侵蚀作用强烈;洪水期时河口咸潮危害较小;沙尘被携带到大洋中,水变浑浊,不利于渔业发展。

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所示。

据此回答2~3题。

2.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

A.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

B.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

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3.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

A.蒸发量增加B.降水量增多

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D.地下径流增多

解析:

2.A 3.C 第2题,图示反映了自然环境中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第3题,植被破坏会导致蒸腾作用减弱,降水量减小;由于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下渗减少,故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下图是云南路南石林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空气中CO2浓度示意图。

读图,回答4~6题。

4.土壤中二氧化碳浓度随土壤深度变化最小的是(  )

A.柏树林B.天然草坡

C.人工草坡D.无植被耕地

5.若水分条件相同,土壤、岩石最易被溶蚀的是(  )

A.无植被耕地B.柏树林

C.天然草坡D.人工草坡

6.如果当地植被遭到破坏,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或自然灾害,但不会引起(  )

A.荒漠化B.泥石流

C.土壤盐碱化D.水土流失

解析:

4.A 5.D 6.C 第4题,读图可得出结论。

第5题,人工草坡CO2的浓度最大,在石灰岩地貌区容易受到流水的溶蚀。

第6题,由于石灰岩地区下渗严重,地表不易蓄水,盐分不易在地表积累,也就不会引起土壤盐碱化。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图中序号代表碳循环的过程,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  )

A.①开采矿产来自岩石圈,对水圈无影响

B.②排放的气体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

C.③可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

D.④需要在变质或者重熔再生作用下进行

8.若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则(  )

A.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减弱

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

C.石灰岩地貌的侵蚀作用变缓

D.亚寒带针叶林向较低纬扩展

解析:

7.C 8.B 第7题,图中③过程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会减弱温室效应。

开采矿产会影响地表和地下水循环;二氧化碳对臭氧层基本无影响;动植物遗体通过沉积作用变为煤炭和石油,没有重熔再生过程。

第8题,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会使大气升温。

二氧化碳的参与是石灰岩发生溶蚀作用的条件,故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使石灰岩地貌的侵蚀作用加强;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会使亚寒带针叶林向高纬度扩展。

二、综合题

9.读图(图中等高线单位:

m),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本区域植被遭破坏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2)为了综合开发本区域,拟在图中A处建大型水电站,试说明理由。

解析:

(1)题,从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为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区,其主要植被为热带雨林。

植被遭破坏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可从地下水水位、水土流失、气候、生态环境、河流等方面分析。

(2)题,应主要从水力资源丰富程度和建坝条件进行分析。

答案:

(1)热带雨林。

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森林遭破坏,其涵养水分的功能降低,当地地下水水位降低;森林遭破坏,其保持水土的功能下降,加剧当地水土流失;森林遭破坏,其调节气候的功能减弱,导致气候恶化,旱涝灾害发生频率增大,以及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径流量减小、野生动物缺乏栖息地等。

(2)A处地势落差大,流量大,水力资源丰富,A处河道较窄,建坝工程量小,成本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