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精华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50202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3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学精华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动物学精华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动物学精华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动物学精华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动物学精华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动物学精华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动物学精华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动物学精华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动物学精华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动物学精华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动物学精华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动物学精华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动物学精华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动物学精华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动物学精华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动物学精华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动物学精华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动物学精华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动物学精华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动物学精华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学精华版.docx

《动物学精华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学精华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动物学精华版.docx

动物学精华版

动物学全面复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复习题

动物四类基本组织的主要特征及其主要机能是什么?

四种基本组织主要特征及机能比较表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结构

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具有极性,有游离面和基底面之分。

基底面以基膜与结缔组织相连。

细胞种类多、数量少,排列疏松,细胞间质多,细胞分散于间质中,间质包括基质和纤维,基质可以液体、胶体、固体等多种形式存在。

由收缩性强的肌细胞构成,肌细胞一般呈纤维状,又称肌纤维。

肌纤维由许多肌原纤维组成,肌原纤维由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组成。

由神经细胞或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神经细胞具多个突起,轴突很长,又称神经纤维。

分布

体表、各种器官、管道、囊腔的内表面及内脏器官的表面。

遍布高等动物身体各处。

机体全身(骨骼肌)心脏(心肌)

消化道(平滑肌)

脑、脊髓及身体各部分。

功能

保护、吸收、排泄、分泌、呼吸、感觉。

支持、连接、保护与营养、修复、物质运输

将化学能转变成机械能,使肌纤维收缩,从而产生运动。

组成脑、脊髓及周围神经系统、接受刺激传导冲动,协调机体的生命活动。

分类

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

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血液

横纹肌、心肌、斜纹肌、平滑肌

第二章原生动物门复习题

1、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

①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组成;

②由多种细胞器来完成各种生理活动;

③有三大类营养方式,即植物型营养(自养、光合型营养),动物型营养(异养,吞噬型营养),渗透性营养(腐生型营养);

④呼吸与排泄主要靠细胞膜的渗透作用,伸缩泡主要作用是调节水分平衡,寄生种类行厌氧呼吸;

⑤消化方式是细胞内消化;

⑥生殖方式多样,孢子纲的孢子生殖、裂体生殖和草履虫的接合生殖为原生动物所特有;

⑦具有应激性;

⑧能形成包囊度过不良环境条件。

2、单细胞动物与多细胞动物的单个细胞有何异同?

答:

二者结构上相似,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不同点是行使的机能有差异。

单细胞动物尽管只有一个细胞,但它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具有一切生物特性的有机体。

如对刺激的反应、运动、消化、呼吸、排泄、生长及繁殖。

它没有象高等动物那样的器官系统,而是由细胞体的原生质分化出来的各种细胞器来完成这些生命活动,如司运动的胞器有鞭毛、伪足、纤毛等,营养胞器有胞口、胞咽、胞肛等。

所以说作为一个动物来说,原生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但作为一个细胞来说又是最复杂的。

3、单细胞动物的群体与多细胞动物有何区别?

答:

单细胞动物的某些种类,如团藻等可由多个个体聚合在一起,排列成一个空心的圆球形群体,细胞彼此间借原生质桥相连。

这不同于多细胞动物的理由是:

两者细胞分化的程度不同。

单细胞动物的群体仅有营养细胞(又称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分化,而体细胞本身没有什么分化,且群体内的每个个体各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故仍属单细胞动物。

当体细胞进一步分化为不同组织、器官时,就成为多细胞动物了。

这说明单细胞动物与多细胞动物既有明显区别,又没有绝对界限。

群体单细胞动物是单细胞动物向多细胞动物过度的中间类型。

4、鞭毛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

①以鞭毛为运动胞器,是本纲最主要的特征;②具有原生动物所具有的三大营养方式,此外,眼虫既能行光合营养,又能行渗透营养,故特称之为混合营养;③生殖方式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大类,纵二分裂,出芽生殖是其特殊的无性生殖方式;④亦可形成包囊度过不良环境条件。

5、肉足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

①具有司运动和摄食功能的伪足,是本纲的主要特征;②有些种类具壳;③吞噬型营养;④呼吸和排泄作用主要靠体表渗透作用;⑤多行二分裂生殖,包囊形成极为普遍。

6、孢子虫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

①缺乏任何运动细胞器(某些种类生活史的某一时期可作变形运动或有鞭毛);

②全营寄生生活;一般缺乏摄食胞器,靠体表渗透获取营养;

③裂殖体都具顶复合器结构,与虫体侵入寄主细胞有关;

④生活史复杂,繁殖能力强,有世代交替现象;生活史中一般经过裂体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三个阶段。

其中裂体生殖、孢子生殖都能大量繁殖后代。

孢子生殖为本纲所特有。

7、纤毛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①以纤毛作为运动细胞器是本纲的重要特征;②核和细胞质出现高度分化,核有大、小核之分;大核司营养,小核与生殖有关。

细胞质分化出胞口、胞咽、胞肛、伸缩泡、刺丝泡等多种细胞器。

刺丝泡为草履虫等纤毛虫所特有。

③有特殊的有性生殖方式(接合生殖)和无性的横二分裂生殖;④应激性强;⑤以包囊度过不良环境条件。

8、草履虫的形态结构

形态:

似倒置的草鞋,全身密布纤毛。

结构

(1)细胞膜表膜(3层)表膜泡

(2)细胞质分化为内质、外质

(3)细胞核:

分为大核,小核

(4)细胞器

纤毛运动细胞器

刺丝泡有防御作用

消化胞器:

口沟、胞口,胞咽,食物泡,胞肛

伸缩泡由主泡和收集管组成

9、间日疟原虫的生活史

(1)红细胞外期

子孢子随蚊唾液→入人血→肝实质细胞→裂体生殖→裂殖子→破坏肝细胞而出→侵入红血细胞,开始红血细胞内期的发育,一部分可被吞噬细胞吞噬,还有一部分又继续侵入其它肝细胞,进行红血细胞外期发育。

(2)红细胞内期

裂殖子→入红细胞→环状体→大滋养体→裂殖体→裂殖子→红细胞破裂裂殖子散到血浆中→部分侵入其它的红细胞,重复进行裂体生殖。

(3)配子生殖:

红血细胞内的大、小配子母细胞→被按蚊吸去→在蚊胃中进行有性生殖→大、小配子母细胞形成配子→合子

(4)孢子生殖:

在蚊体内进行

动合子(ookinate)→穿入蚊胃壁→卵囊,卵囊细胞核及胞质经多次分裂→数百至上万的子孢子→子孢子成熟后卵囊破裂,子孢子逸出→入蚊体腔(血腔)→大多到蚊的唾液腺中(最多可达20余万个),当蚊叮人时子孢子进入人体→入人血→红细胞前期裂体生殖。

 

名词解释:

伪足:

变形虫体表临时形成的原生质突起

包囊:

是大多数的原生动物遇到不良环境时,体表的鞭毛、纤毛、伪足等细胞器缩入体内或消失,虫体分泌胶质在体外形成圆形的包囊。

动物性营养:

吞食其他微小生物或有机碎片为营养

裂体生殖:

核先分裂成很多子核,然后胞质分裂形成新个体.也叫裂殖子。

这种方式可迅速产生大量的后代

接合生殖:

2个虫体暂时附贴在一起,其细胞质可以互相沟通,并且两者互换小胞核,小胞核的结合与受精相仿,然后分开并进行分裂。

第三章多细胞动物的起源复习题

1、何谓胚层的分化?

多细胞动物的三个胚层各分化成哪些组织器官?

答:

动物胚胎发育至胚层出现后,进一步发育,由于遗传性、环境、营养、激素以及细胞群之间相互诱导等因素的影响,使之转变为较复杂、异质性和稳定性的细胞,这种变化现象称为分化。

动物体的组织,器官都是从内、中、外层三个胚层发育分化而来的。

如下表:

动物的胚层分化

外胚层

皮肤的表皮部分及其衍生物、神经系统、感觉器官、消化道的两端内表的上皮及其附属腺体

中胚层

皮肤的真皮层、肌肉系统、骨骼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排泄系统大部分、体腔上皮、肠系膜及各类结缔组织

内胚层

消化管中段内表、呼吸道内表的上皮、肝、胰、胆囊、甲状腺、胸腺、膀胱的大部分、尿道及其附属腺的上皮

2、什么叫生物发生律?

了解生物发生律有何重要意义?

答:

生物发生率也叫重演律,是德国人赫克尔(E·Haeckel)用生物进化论的观点总结了当时胚胎学方面的工作提出来的。

其主要含义是:

生物发展史可分为2个相互密切联系的部分——个体发育和系统发展——也就是个体的发展历史和由同一起源所产生的生物群的发展历史。

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育史的简短而迅速的重演,即某种动物的个体发育重演其祖先的进化过程。

研究生物发生律对探讨动物的起源及动物的分类具有重要意义。

对在许多动物的亲缘关系和分类位置不能确定时,常由胚胎发育得到解决。

3、关于多细胞动物起源有哪几种学说?

答:

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什么类群,曾有两种观点:

一是起源于多核单细胞动物(合胞体学说),认为多细胞动物来源于多核纤毛虫的原始类群。

二是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群体,尤其是类似于团藻的球形群体(群体学说)。

此外还有共生学说等。

群体学说为多数人所支持。

群体学说又有赫克尔的原肠虫说和梅契尼柯夫的吞噬虫学说。

*第四章海绵动物门(多孔动物门)复习题

•本章练习

•1.在海绵动物中,领细胞的主要作用是参与()

•A.呼吸B.消化C.排泄D.循环

•2.下列哪一种动物属于侧生动物()

•A.草履虫B.海绵

•C.水螅D.华枝睾吸虫

•3.水流通过双沟型海绵动物体的途径是()

•A.流入孔辐射管中央腔出水孔

•B.流入孔中央腔辐射管出水孔

•C.出水孔辐射管中央腔流入孔

•D.出水孔流入孔中央腔辐射管

•4.海绵动物在发育过程中,动物极的小细胞内陷,而植物极细胞留在外层,与其他多细胞动物形成原肠的过程相反,这种现象称为()

•A.逆行变态B.逆转C.渐变态D.完全变态

1、为什么说海绵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答:

①海绵动物体形多样,多无一定对称形式,全营原始的固着生活;②无明显组织和器官系统的分化,无消化系而行细胞内消化,无神经系而反应迟钝,只有生殖细胞的形成而无生殖系统等;③有由中胶层内的骨针形成的骨骼,是海绵动物分纲的依据;④具特殊的水沟系,是对固着生活很好地适应;⑤生殖方式简单,形成芽球是海绵动物特殊的无性生殖方式,受精作用在中胶层内完成,亦为特殊之处;⑥再生能力强,说明其原始性。

2、如何理解海绵动物是动物演化树上的一个侧支?

答:

因为海绵动物具有非常原始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再由于具有领细胞、骨针、水沟系等特殊结构,胚胎发育过程中有胚层逆转现象,动物学家公认它是很早就从动物演化树上分化出来的一个侧支,其它多细胞动物并不是海绵动物进化发展而来的,故将海绵动物称之为侧生动物。

第五章腔肠动物复习题

1.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①体制对称形式;②胚层和原始消化腔;③有组织分化;④神经系统;⑤有水螅型和水母型。

1.辐射对称,少数已发展为两侧辐射对

2.具有两胚层及原始的胃循环腔。

3.具细胞与组织的分化

4.原始的神经系统——神经网

5.刺细胞:

攻击和防卫

6.水螅型和水母型

7.生殖和世代交替

8.多态现象

2.水螅的形态结构及生理机能。

体型及生活方式:

圆筒型,固着生活,多形成群体。

中胶层:

薄,多数无细胞

口部:

向上,有垂唇

骨骼:

有些种类有石灰质骨骼

神经及感觉:

神经系统不发达,感觉器官简单

生殖:

多行无性出芽生殖

形态:

圆柱状,5~11条触手,触手上有刺细胞,触手的主要功能为捕食、运动器官。

3.各纲的主要特征、代表动物及其形态结构、生活史。

 

4、试比较腔肠动物各纲异同。

答:

共同点:

辐射对称或两辐射对称,具两胚层,有组织分化,消化循环腔及网状神经系统,有刺细胞为本门的特点。

不同点:

(1)水螅纲有水螅型和水母型即世代交替,水螅水母为小型水母,有缘膜,感觉器官为平衡囊,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

(2)钵水母纲水母型发达,水螅型退化,常以幼虫形式出现,一般为大型水母、无缘膜,感觉器官为触手囊,结构较复杂,在胃囊内有胃丝,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

(3)珊瑚纲只有水螅型,其结构较复杂,有口道、口道沟、隔膜和隔膜丝,生殖腺来自内胚层。

名词解释:

辐射对称:

即可通过动物身体中轴,可以有多个切面将动物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周围的环境没有前后左右之分,只有上下的区别。

两辐对称:

消化循环腔:

扩散型神经系统:

出芽生殖:

第六章扁形动物门复习题

1、两侧对称和三胚层的出现在动物进化中有何重要意义?

两侧对称:

–身体有了明显的背腹、前后、左右之分,且各部分功能出现分化。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逐渐集中于身体前端,动物的运动从不定向趋于定向,使得动物对外界环境的反应更迅速、更准确。

–两侧对称的体制是动物由适应水中漂浮生活到底栖爬行生活的结果,而这种变化是进化到陆生爬行的先决条件。

中胚层形成→肌肉复杂→运动机能加强;

两侧对称→摄取更多营养→新陈代谢加强→消化系统发达和排泄系统形成。

运动机能的提高,经常接触变化多端的外界环境→神经系统和感觉机能发展。

中胚层的实质组织→具耐饥饿和干旱的能力,且具再生能力。

中胚层的产生能减轻内外胚层的负担。

中胚层的出现也是动物从水生向陆地生活的基本条件之一。

2、扁形动物比腔肠动物进化一些,试以水螅和涡虫为例,指出涡虫进化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从体制上来看,涡虫具有比水螅更进步的两侧对称体制,相对水螅的辐射对称而言,两侧对称对扩大动物生活范围有着进步意义;水螅具两胚层而涡虫则出现了水螅所不具有的中胚层,它对动物体结构与机能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很大意义,使得结构进一步复杂化,机能更强大。

例如,涡虫具发达的肌肉组织,运动定向等;另外涡虫具原肾型排泄系统,这是水螅所不具有的;相对于水螅的网状神经系统而言,涡虫具有较进步的梯形神经系统;另外,涡虫的生殖系统比水螅更发达。

从以上各点均可看出扁形动物相较于腔肠动物无疑是较进化的类群。

第七章原腔动物门复习题

练习:

1.蛔虫的中间宿主是()

A.钉螺B.猪C.昆虫D.没有

2.人体能感染蛔虫病的是下列哪一阶段()

A.在刚排出的粪便中的蛔虫卵

B.多细胞分裂时期的蛔虫卵

C.胚胎时期的蛔虫卵

D.幼虫时期的蛔虫卵

3.血丝虫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它的成虫寄生于人体的()

A.血液循环系统B.淋巴系统

C.消化系统D.呼吸系统

4.下列哪一类寄生虫无中间缩主()

A.蛔虫B.绦虫C.疟原虫D.血吸虫

5.管中套管的动物是指()

A.扁形动物B.线形动物

C.环节动物D.节肢动物

6.有一张无标签的动物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发现在体壁和肠壁之间具有空腔,且肠壁仅由单层细胞组成,则这一动物属于()

A.扁形动物B.线形动物C.环节动物D.文昌鱼

7.下列哪种情况下人体易感染蛔虫()

A.吃了未洗干净的生菜B.吃了本煮熟的鱼

C.赤脚在农田中劳动D.在池塘中捉鱼时

8.下列各项哪些是蛔虫适应寄生生活的特点()

①口周有三片唇②头端有小钩和吸盘③消化器官完全退化④消化器官结构简单⑤体表有角质层⑥生殖器官发达⑦有中间宿主

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⑦C.①④⑤⑥D.②③⑤⑥

9.钩虫是我国分布很广的一种人体寄生虫,吸附在寄主的小肠上流血不止的原因是()

A.咬破伤口大,不易止血

B.钩虫分泌化学物质,阻止血小板在损伤部位聚集成团

C.钩虫分泌抗凝血酶阻止血液的凝固

D.以上3种可能性都有

10.下列属于血液传染病的是()

A.血吸虫病B.丝虫病C.绦虫病D.钩虫病

11.人体往往是通过哪种途径感染钩虫病的?

()

A.皮肤接触疫水B.蚊子吸血传播

C.随饮食吃进了钩虫的虫卵D.赤手赤脚下地干活

12.下列动物通常以孤雌生殖繁殖后代的是()

A.水螅B.绦虫C.轮虫D.蚯蚓

13.赤足赤手下地干活.可能会感染()

A.蛔虫病B.蛲虫病C.钩虫病D.丝虫病

14.线形动物表现出比扁形动物高等的特征是()

A.具角质膜、有原体腔、出现了肛门

B.有原体腔、雌雄异体、出现了肛门

C.具角质层、厌氧呼吸、雌雄异体

D.有原体腔、厌氧呼吸、雌雄异体

15.丝虫的传播媒介及其成虫寄生于人体的部位分别是()

A.白蛉子、血液B.蚊子、肝门静脉

C.家蝇、小肠D.白蛉子、淋巴系统

16.蛲虫寄生于人体的()

A.小肠B.盲肠、阑尾等处

C.肝门附近D.血管内

17.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A.有原体腔B.两侧对称、三胚层

C.有口有肛门D.雌雄异体

99.线形动物的消化方式属于()

A.细胞内消化B.细胞外消化

C.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D.原体腔消化

100.蛔虫的体壁是由下列哪项构成()

A.角质膜、表皮层、纵肌、环肌

B.角质膜、表皮层、纵肌

C.角质膜、表皮层、纵肌层和体腔膜

D.角质膜、表皮层、真皮层、纵肌层、体腔膜

101.真体腔和原体腔的主要区别是()

A.真体腔是中胚层形成的,原体腔是两胚层动物所特有

B.真体腔是由中胚层中间裂开,一部分靠近外胚层形成体壁中胚层,另一部分靠近内胚层形成肠壁中胚层,真体腔即在体壁中胚层和脏壁中胚层之间,而原体腔只有体壁中胚层而无脏壁中胚层

C.原体腔相当于囊胚腔,真体腔相于原肠腔

D.真体腔是在体壁中胚层与肠壁之间的空腔,原体腔是在体壁中胚层和脏壁中胚层之间的空腔

1、原腔动物比扁形动物较为高等的特征表现在哪里?

(1)假体腔为内脏器官系统发展提供了空间

(2)体腔液能更有效地输送营养和代谢物质

(3)体腔液能调节及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以维持体内稳定的内环境

(4)体腔液在体壁与内脏之间形成静水压使身体保持一定体形,辅助动物身体的运动。

假体腔动物在体壁和消化管之间有原体腔;有完善的消化管,即有口和肛门;排泄器官有腺型和管型,属原肾型,体表被角质膜,雌雄异体,神经系统是简单。

2、线虫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简述寄生线虫对寄生生活方式的适应性.

(1)体表具有角质膜和环纹

(2)无专门的呼吸器官,适应寄主体内的低氧环境

(3)感觉器官不发达

(3)生殖与发育:

发达,生殖力强

(4)发育完善的消化管,完全消化系统,有口有肛门

4、原腔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含哪些门?

1.具有假体腔:

2.体表具有角质膜和环纹

3.发育完善的消化管,完全消化系统,有口有肛门,

4.排泄系统:

为外胚层演化而来的原肾管

5.无循环系统和专门的呼吸器官

原腔动物主要有:

线虫动物门、动吻动物门、棘头动物门、线形动物们、轮虫动物门、腹毛动物门、内肛动物门

名词解释:

原体腔:

体壁中胚层和消化道之间的空腔,是胚胎时期囊胚腔的剩余部份,保留到成体形成的体腔,又叫原体腔,没有中胚层形成的体腔膜。

完全消化系统:

身体前端有口,后端分化出肛门,肠道的前端有肌肉质咽,以完成食物的机械消化。

孤雌生殖:

雌虫产生的卵可不经和精子融合而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孤雌生殖。

圆筒状神经系统:

咽头周围的围咽神经环向前、后各发出六条神经,各有横神经相连使整个神经系统呈圆筒形,称为筒状神经系统。

第八章环节动物门复习题

练习题:

1.在进化过程中,真体腔首先出现于()

A.腔肠动物B.线虫动物C.环节动物D.节肢动物

2.下列生物中,身体不分节的是()

A.蚯蚓B.蝗虫C.蛔虫D.海盘车

3.蚯蚓的运动器官是()

A.纤毛B.鞭毛C.刚毛D.疣足

4.蚯蚓的排泄器官是()

A.原肾管B.后肾管C.马氏管D.收集管

5.蚯蚓暴露于干燥空气中,见到阳光,很快就会死亡,其原因是()

A.体内失水过多B.体内废物不能及时排出

C.体表失水、干燥影响呼吸而窒息死亡

D.蚯蚓是厌氧型的,接触到氧气后无氧呼吸受到抑制而死亡

6.在蚯蚓的循环系统中,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A.背血管→心脏→腹血管B.腹血管→心脏→背血管

C.心脏→背血管→腹血管D.背血管→腹血管→心脏

7.下列各项叙述中,哪一项不符合环节动物的特点()

A.在体壁中胚层和脏壁中胚层之间具有真正的体腔

B.具有按节排列的后肾管

C.体表有发达的角质层,可有效地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

D.神经系统集中,前端有脑,每节各有一个神经节,形成索链状神经索

8.海产环节动物在发育过程中有一个幼虫期是()

A.浮浪幼虫B.牟勒氏幼虫C.担轮幼虫D.面盘幼虫

9.蚯蚓的受精囊是()

A.卵子受精的场所B.贮存自体卵子的场所

C.贮存自体精子的场所D.贮存异体精子的场所

10.环节动物比线形动物高等的特征是()

A.异律分节、次生体腔、后肾管

B.同律分节、初生体腔、原肾管

C.同律分节、次生体腔、后肾管

D.异律分节、次生体腔、原肾管

11.下列有关蚯蚓循环系统的叙述,正确的为()

A.蚯蚓的循环系统主要分布于神经索的腹面

B.蚯蚓的心脏具有四室

C.蚯蚓为开放式循环系统

D.蚯蚓的心脏连接背、腹两条血管

12.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蚯蚓的()

A.体色B.刚毛C.环带D.体节

1、环节动物门有哪些主要特征?

它在动物演化上的地位怎样?

答:

环节动物门主要特征:

(1)身体分节,同律分节占优势,

(2)有真体腔,多具闭管式循环系统,有的体腔退化形成血窦(开放式),排泄器官为后肾管,(3)多具刚毛,有的具疣足,(4)具链状神经系统,自由生活种类感觉器官发达,穴居种类则退化,(5)雌雄同体或异体,生殖腺来自中胚层的体腔上皮。

海产种类多数有担轮幼虫期。

环节动物由于有以上的一些主要特征,使环节动物在动物演化上发展到了一个较高阶段,是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开始。

特别是身体分节是动物发展的基础,而且有了刚毛和疣足,使运动敏捷,次生体腔出现,相应地促进循环系统和后肾管的发生,从而使各种器官系统趋向复杂,机能增强;神经组织进一步集中,脑和腹神经链形成,构成链状神经系统,感觉发达,接受刺激灵敏,反应快速。

如此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向着更高的阶段发展。

2、身体分节和次生体腔的出现在动物演化上有何重要意义?

答:

身体分节,体外分节,体内也相应分节,而且许多内部器官如循环、排泄、神经等也表现出按体节重复排列的现象,不仅增强了运动机能,而且对促进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生理分工的开始。

因此分节现象是无脊椎动物在进化过程中一个极重要的标志。

次生体腔的出现,是动物结构上一个重要发展。

消化管壁有了肌肉,增强了蠕动,提高了消化机能。

同时消化管与体壁为次生体腔隔开,这就促进了循环、排泄等器官的发生,使动物体的结构进一步复杂,各种机能更趋完善。

环节动物次生体腔内充满体腔液,体腔液在体腔内流动,不仅能辅助物质的运输,而且也与体节的伸缩有密切关系。

3、试述环毛蚓与土壤穴居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答:

环毛蚓与土壤穴居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其中外部形态:

①体呈圆柱状、细长,身体分节,具节间沟,②头部不明显,口前叶膨胀时,可伸缩蠕动,有掘土、摄食、触觉等功能,③具刚毛,便于运动,④于背中线处有背孔,可排出体腔液,湿润体表,有利于蚯蚓的呼吸作用进行和在土壤中穿行。

内部结构:

①体壁角质膜薄,上有小孔,便于体表呼吸;②上皮细胞间杂以腺细胞,可分泌粘液,使体表湿润;③体壁具环肌、纵肌;④具体腔,而且内充满体腔液,体分节,体壁肌肉、刚毛、体腔及体腔液,使蚯蚓便于在土壤中运动;⑤消化道具砂囊,能把泥土中的食物磨成细粒;⑥体表呼吸;⑦体壁肾管经肾孔在体表排出含有大量水分的代谢产物,有利于保持体表的湿润;⑧感官退化,只有皮感觉器、口腔感觉器及光感受器,光感受器分可辨别的光的强弱,有避光强光趋弱光反应;⑨雌雄生殖孔位于体表,具环带,能形成蚓茧,受精卵在土壤中发育。

为外闭管式循环,后肾管排泄,神经系统集中等对其在土壤中运动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