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打印高一物理必修1牛顿运动定律综合测试题及的答案完整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51414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1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打印高一物理必修1牛顿运动定律综合测试题及的答案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可打印高一物理必修1牛顿运动定律综合测试题及的答案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可打印高一物理必修1牛顿运动定律综合测试题及的答案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可打印高一物理必修1牛顿运动定律综合测试题及的答案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可打印高一物理必修1牛顿运动定律综合测试题及的答案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可打印高一物理必修1牛顿运动定律综合测试题及的答案完整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可打印高一物理必修1牛顿运动定律综合测试题及的答案完整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可打印高一物理必修1牛顿运动定律综合测试题及的答案完整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可打印高一物理必修1牛顿运动定律综合测试题及的答案完整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可打印高一物理必修1牛顿运动定律综合测试题及的答案完整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可打印高一物理必修1牛顿运动定律综合测试题及的答案完整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可打印高一物理必修1牛顿运动定律综合测试题及的答案完整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可打印高一物理必修1牛顿运动定律综合测试题及的答案完整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可打印高一物理必修1牛顿运动定律综合测试题及的答案完整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可打印高一物理必修1牛顿运动定律综合测试题及的答案完整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可打印高一物理必修1牛顿运动定律综合测试题及的答案完整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可打印高一物理必修1牛顿运动定律综合测试题及的答案完整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可打印高一物理必修1牛顿运动定律综合测试题及的答案完整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可打印高一物理必修1牛顿运动定律综合测试题及的答案完整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可打印高一物理必修1牛顿运动定律综合测试题及的答案完整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可打印高一物理必修1牛顿运动定律综合测试题及的答案完整版.docx

《可打印高一物理必修1牛顿运动定律综合测试题及的答案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打印高一物理必修1牛顿运动定律综合测试题及的答案完整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可打印高一物理必修1牛顿运动定律综合测试题及的答案完整版.docx

可打印高一物理必修1牛顿运动定律综合测试题及的答案完整版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综合测试题1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表格内。

1.下面单位中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的是()

A.kgPamB.Nsm

C.摩尔开尔文安培D.牛顿秒千克

2.一汽车在路面情况相同的公路上直线行驶,下面关于车速、惯性、质量和滑行路程的讨论正确的是()

A.车速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B.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C.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

D.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所以惯性越大

3.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减速下降,加速度大小为

(g为重力加速度)。

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大小为()

A.

B.2mgC.mgD.

4.一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重物,平衡时弹簧伸长了4cm.再将重物向下拉1cm,然后放手,则在刚释放的瞬间重物的加速度是()

A.2.5m/s2B.7.5m/s2C.10m/s2D.12.5m/s2

5.如图所示,一物块位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用一大小为F、方向如图所示的力去推它,使它以加速度a右运动。

若保持力的方向不变而增大力的大小,则()

A.a变大B.不变

C.a变小D.因为物块的质量未知,故不能确定a变化的趋势

6.如图所示,两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1和m2,相互接触放在水平面上.对物体A施以水平的推力F,则物体A对物体B的作用力等于()

A.

B.

C.FD.

7.在升降机内,一个人站在磅秤上,发现自己的体重减轻了20%,于是他做出了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升降机以0.8g的加速度加速上升B.升降机以0.2g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C.升降机以0.2g的加速度减速上升D.升降机以0.8g的加速度减速下降

8.竖直向上射出的子弹,到达最高点后又竖直落下,如果子弹所受的空气阻力与子弹的速率大小成正比,则()   

A.子弹刚射出时的加速度值最大B.子弹在最高点时的加速度值最大

C.子弹落地时的加速度值最小D.子弹在最高点时的加速度值最小

9.如图,物体A、B相对静止,共同沿斜面匀速下滑,正确的是()

A.A与B间 没有摩擦力  

B.B受到斜面的滑动摩擦力为mBgsinθ

C.斜面受到B的滑动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  

  D.B与斜面的滑动摩擦因素 μ=tan θ

10.如图所示,一个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在杆上套着一个环.箱和杆的质量为M,环的质量为m.已知环沿着杆加速下滑,环与杆的摩擦力的大小为f,则此时箱对地面的压力()

A.等于MgB.等于(M+m)g

C.等于Mg+fD.等于(M+m)g−f

二.本题共4小题,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F/N

0.20

0.30

0.40

0.50

0.60

a/m·s-2

0.11

0.19

0.29

0.40

0.51

11.在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______________,精度是___________mm,测量时间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质量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

12.某同学在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右表所示

(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图上作出a—F图象

(2)图像的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

(3)图像(或延长线)与F轴的截距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kg.

13.认真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评估交流等.一组同学研究“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关系”的探究过程如下:

A.有同学认为:

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能与其运动速度有关.

B.他们计划利用一些“小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测距仪等仪器测量“小纸杯”在空中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验证假设.

C.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同学们首先测量了单只“小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下表中,图(a)是对应的位移一时间图线.然后将不同数量的“小纸杯”叠放在一起从空中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如图(b)中图线l、2、3、4、5所示.

D.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后,证实了他们的假设.回答下列提问:

(1)与上述过程中A、C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环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图(a)中的AB段反映了运动物体在做________运动,表中X处的值为________.

(3)图(b)中各条图线具有共同特点,“小纸杯”在下落的开始阶段做_____________运动,最后“小纸杯”做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4)比较图(b)中的图线1和5,指出在1.0s~1.5s时间段内,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t/s

下落距离s/m

0.0

0.000

0.4

0.036

0.8

0.469

1.2

0.957

1.6

1.447

2.0

X

三.本题共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在汽车中悬挂一小球,当汽车在作匀变速运动时,悬线不在竖直方向上,则当悬线保持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时,汽车的加速度有多大?

并讨论汽车可能的运动情况。

 

15.一水平的传送带AB长为20m,以2m/s的速度顺时针做匀速运动,已知物体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为0.1,则把该物体由静止放到传送带的A端开始,运动到B端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16.物体质量m=6kg,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与水平面成370角斜向上的拉力F=20N作用,物体以10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求力F撤去后物体还能运动多远?

 

17.在水平面上放一木块B,重力为G2=100N。

再在木块上放一物块A,重力G1=500N,设A和B,B和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均为0.5,先用绳子将A与墙固定拉紧,如图所示,已知θ=37º,然后在木块B上施加一个水平力F,若想将B

从A下抽出,F最少应为多大?

 

1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

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现开始用一恒力F沿斜面方向拉物块A使之向上运动,求物块B刚要离开C时物块A的加速度a和从开始到此时物块A的位移d。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综合测试题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C

D

A

A

B

BC

AC

CD

C

11._刻度尺__、_1__mm、打点计时器_、__天平___.

12.

(1)

(2)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的倒数

(3)小车受到的阻力为0.1N

(4)________1_______kg

 

13.

(1)作出假设、搜集证据.

(2)_______匀速________运动,______1.937________.

(3)加速度减小的加速_运动,_______匀速_______运动.

(4)图线1:

匀速运动;图线5:

.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三、本题共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

Ftanθ=maa=gtanθ

物体向右做匀加速;物体向左做匀减速

G

G

G

FN

15.Μmg=maa=μg=1m/s2t1=v/a=1s

x1=at2/2=2mx2=x—x1=20m—2m=18m

t2=x2/v=9s

t=t1+t2=11s

 

16:

Fcosθ—μFN=0FN+Fsinθ—mg=0

μ=1/3a=μg=10/3m/s2

x=15m

17:

 

 

FTcosθ—μFNA=0

FNA+FTsinθ—G1=0FT=227.3N

F—μFNB—FTcosθ=0

FTsinθ+FNB—G1—G2=0F=413.6N

18.

kx1=mAgsinθ

kx2=mBgsinθ

F—kx2—mAgsinθ=mAa

a=(F—mAgsinθ—mBgsinθ)/mA

d=x1+x2=(mA+mB)gsinθ/k

资料

 一、选择题的特点与答题技巧

  选择题有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之分,通常占卷面分数的30%—40%左右,主要测试考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命题者常常使迷惑答案具有同等吸引力。

因此,不把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吃透,你是很难回答有经验的命题者所设计的选择题的。

  答好选择题,当然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

但如果再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就将使你如虎添翼。

下面的提示有助于你掌握答题的技巧:

  (l)计划答题时间,保持稳定的答题速度。

  前已述及,采用选择题型,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一份试题可以覆盖大量的材料。

因此,选择题考试通常要求在短时间内作答。

在考试开始时,你应该看一看试题的分量,并且对每道题应占用的时间迅速作出估计。

也许你会发现,每道选择题允许作答的时间不到一分钟。

在某些情况下,这似乎不大可能。

但你不必担心,有不少问题可能只需几秒钟就可作出选择。

这样,你就有足够时间去考虑相对较难的问题。

保持稳定的答题速度,也是很必要的。

一般的做法是:

首先通读并回答你知道的问题,跳过没有把握作答的问题。

然后重新计算你的时间,看看余下的每道题要花多少时间。

在一道题上花过多的时间是不值的,即使你答对了,也可能得不偿失。

通过对历届考试试题的分析,命题者在一份试题中所包括的题量,往往比规定的合理(正常)答题时间所完成的题量小,也就是说,按照正常的答题速度,试题规定的考试时间应该有一定的富余。

  

(2)按题目要求答题。

  在阅卷中发现,有不少考生连题目的要求都没看一下就开始答题了。

比如单项选择题要求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显然,除最佳答案之外,备选项中的某些答案,也可能具有不同程度的正确性,只不过是不全面、不完整罢了。

而我们有些考生,一看基干项,紧接着就被一个“好的”或“有吸引力的”备选答案吸引住了,对其余的答案连看都不看一眼就放过去,从而失去了许多应该得分的机会。

请记往,一定要看清所有的选择答案。

一道周密的单项选择题,所有的选择答案可能都具有吸引力,然而,判卷时却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择。

  (3)运用排除法。

  如果正确答案不能一眼看出,应首先排除明显是荒诞、拙劣或不正确的答案。

一般来说,对于选择题,尤其是单项选择题,基干项与正确的选择答案几乎直接抄自于指定教材或法规,其余的备选项要靠命题者自己去设计,即使是高明的命题专家,有时为了凑数,他所写出的备选项也有可能一眼就可看出是错误的答案。

尽可能排除一些选择项,就可以提高你选对答案而得分的机率。

  (4)运用猜测法。

  如果你不知道确切的答案,也不要放弃,要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去猜测.一般来说,排除的项目越多,猜测正确答案的可能性就越大。

例如,一份试卷有10道备选答案为四项的单项选择题,你有把握选对的只有6道,其得分为6分(每道题1分)。

如果盲目乱猜余下的4道题,按概率来说,你可能猜对一道题,于是你的总分数为7分。

假如你对不懂的4道题,都能成功地排除二个备选答案,你可望猜对2—3道题,这时你的总分为8-9分。

这个分数对于一道满分为10分的单项选择题来说,应该是很理想的。

  (5)运用比较法。

  直接把各项选择答案加以比较,并分析它们之间的不同点,集中考虑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的关键所在。

请看过去曾经考过的一道题:

  甲厂向乙厂购买20吨化肥,合同约定由乙厂代办托运。

化肥在运输途中丢失近5吨。

按照法律规定,作为货物所有者,()

  A.甲厂有权向运输部门请求赔偿

  B.乙厂有权向运输部门请求赔偿

  C.甲厂有权向乙厂请求赔偿

  D.甲、乙两厂有权共同向运输部门请求赔偿

  这里,本题的关键词是“货物所有者”,备选答案中“货物的所有者”出现三个:

甲厂、乙厂、甲乙两厂。

由于试题基干项说明“合同约定由乙厂代办托运”,乙厂代办托运后,化肥的所有权即由乙厂转为甲厂所有。

故答案只能是A或C.又由于乙厂只是替甲厂“代办”,货物的所有权已经转移,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已经了结,甲厂无权再向乙厂提出除货物质量以外的要求,显然答案只能是A了。

如果题目指明“合同约定由乙厂负责托运”(而不是“代办”),答案当然就只能是B了。

因为在货物运抵甲厂以前,货物的所有权没有发生转移。

总之,由于选择题命题难度大,因此不是所有选择答案都是很理想的。

有些答案可以排除掉,提高你的猜测成功率。

要做到这一点,建议你最好仔细考虑各个选择答案,把备选项与基于项、备选答案与备选答案之间联系起来考虑。

不要盲目胡猜,不要选择那些看起来像、读起来很有吸引力的错误答案,中了命题者的圈套。

  第二种建议如下:

  造价工程师考试选择题的类型分单选题、多选题两种。

这两种题型在考试中应用较为广泛。

在解答过程中考生可以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淘汰法

  最适合单选题。

当确定一个选择项不符合题意时,便将自己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下一个选择项,依次加以否定。

假如第一个选择项就是正确答案,那么后面的几个选项就可以忽略不看(前提是仔细看过题目),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当然,在这个判别过程中,具体操作的方式是灵活多样的。

  2.去同存异法

  应试者在阅读完试题内容和所有选择项后,根据题意确定一个选择项为参照项,该选择项同其他选择项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特征差异。

然后将其他选择项与之进行对比,把内容或特征大致相同的项目去掉,而保留差别较大的选择项。

再将剩余的选项进行比较,最后确定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3.印象认定法

  印象认定法是指根据印象的深刻来选择答案。

应试者在读完一道试题的题干和各项选择项后,各选择项对于考生大脑的刺激强度是不同的。

有的较强,有的较弱,那些似曾熟悉的内容必然会在头脑中最先形成正确选项的印象,因此,据此作出的判断的命中率还是比较高的。

  4.比较法

  此方法应用范围较广。

在解答单项选择题时,应试者可以将各选择项同题意要求进行纵向比较,根据各自同题意要求差异的大小来确定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

在解答多项选择题时,就要求考生将选项同题意要求作纵向比较,再将前一过程中保留下来的选项进行横向对比,最后确定符合要求的正确答案。

一般经过这两次的对比之后,漏选或误选的可能性就比较小。

  5.大胆猜测

  如果运用其他方法都无法确定正确答案,可以通过猜测来立案,这可以避免考生在这种试题上过分深究,影响自己的注意力和情绪,同时也有一定的命中率。

 在《案例分析》阅卷中,发现很多不应该发生的问题,希望广大考生引以为戒:

  一、答题顺序错误:

  很多考生把第三题答在了规定答题的第二题处,把第二题答在了规定答题的第三题处,这种情况比较普遍。

更不应该的是三、四题的答题顺序也反了。

这种情况不是紧张造成的,而是不细心造成的。

请注意:

答题卷有两面!

并注意答题序号。

  二、铅笔答题:

  虽然试卷上没有注明,但按考试常规,客观题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作答。

  本次阅卷中,发现有相当多考生用铅笔作答。

这就是紧张造成的。

除及少数整个试卷都用铅笔作答外,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在“双代号网络计划压缩工期”考题开始,后面全部用铅笔作答。

原因是:

网络计划压缩工期有两次,在网络图上要标两次,这可以用铅笔在图上标注,但答题时,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

这些用铅笔作答的考生,可能由于紧张,考试时间紧,便忘记换笔了。

  记住:

在考试中千万要注意保持清醒的头脑!

!

!

  三、清单计价不熟练:

  1、清单编号错误。

没有理解清单编号的涵义。

这种情况可能是平时未接触过清单计价方式。

  2、工程量计算规则模糊。

  3、清单项与定额子目混淆不清,没有脱离传统定额计价模式。

  4、单位错误。

传统定额计价中子目单位为100平方,10立方,10个等,在清单项中为:

平方,立方,个。

  建议加强清单计价和有关计价配套文件的学习!

  四、招标程序不清楚,答非所问:

  比如第二考题,要求找出招标程序的不妥之处,并改正。

有很多考生列出招标程序,花了大量时间,结果找不到采分点。

有很多考生连招标程序和概念都不清楚,答非所问。

  本题得分相当底,得10分以上的不多(本题20分)

  以2004年《案例分析》考题中第二题为例,谈谈答题技巧:

  第一问:

找出招标程序的不妥之处,并改正

  答:

第(3)条发出招标邀请书不妥,应为发布(或刊登)招标通告(或公告)。

  (1.5分)

  第(4)条将资格预审结果仅通知合格的申请投标者不妥,资格预审的结果应通知到所有投标者。

  (1.5分)

  第(6)条召开投标预备会前应先组织投标单位踏勘现场。

  (1.5分)

  第(8)条制定标底和评标定标办法不妥,该工作不应安排在此进行。

  (1.5分)

  以上就是第二题第一问的答案和评分标准。

在解答此类题时,先挑出哪一条不对,并找出不对的关键词语,然后改正。

对的不要再写一遍,但有很多考生偏偏列出招标程序,可见审题不清。

  第二问:

……以上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

(1)的处理是正确的(1.0分),投标书必须密封和加盖企业法人印章;(1.0分)

  第

(2)的处理是正确的(1.0分),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委托书必须是原件;(1.0分)

  第(3)的处理是不正确的(1.0分),投标报价与标底价格有较大差异不能作为判定是否为无效投标的依据;(1.0分)

  以上就是第二题第二问的答案和评分标准。

在解答此类题时,应先指出对错,可得分;然后说明原因。

  答题要简练,说明是否正确时,不要把整个题重新写一遍,只需引用小标题,然后答正确或不正确,最后简单说明原因。

  阅卷老师阅卷时,只找采分点,没有——不得分!

!

!

  答题简练时,还可节约大量答题时间。

有很多考生时间不够,就是答题无技巧,废话写很多。

也给阅卷老师阅卷带来很大困难。

  阅卷老师阅卷时,每天要阅约400~500道题,从早到晚,加班加点,又不能出差错,阅卷期间与世隔绝,相当辛苦。

一周下来,腰酸背痛。

这也要求考生答题要简练!

!

!

  2004年《案例分析》考题中第二题第四问答案及评分标准:

  1、便于业主(或建设单位)投资控制。

(1.5分)

  2、对承包商来说要承担较大的风险(或发包人承担的风险较小)。

(1.5分)

  3、应在合同中确定一个完成项目总价。

(0.5分)

  4、有利于在评标时确定报价最低的承包商。

(0.5分)

  这一问是:

从投资的角度说明固定总价合同的特点?

  有很多考生没有理解题意。

比如答:

工期短,一年内,技术要求不复杂,工程量确定的工程等等,抓不到采分点,答多少都没用,大大浪费了宝贵的考试时间。

判断题的特点与答题技巧

  判断题通常不是以问题出现,而是以陈述句出现,要求考生判断一条事实的准确性,或判断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事实、事件和概念之间关系的正确性。

你的答案是指出它的正确或错误。

  判断题的类型有许多种,有的直截了当地陈述了事实,考生的任务是确定事实的对或错,如:

“持续经营假设为企业采用历史成本提供了前提条件。

”有的包含了事实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你必须判断这些事实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对还是错。

如:

“某建筑装饰材料公司,一方面批发、零售货物,另一方面又对外承接安装、装饰业务。

对于这类混合销售行为,应该视同销售货物,就其取得的销售收入和劳务收入一并征收增值税。

  在这个问题中,你既要判断上述行为是否属“混合销售行为”,又要判断这种“混合销售行为”是否应缴增值税。

  要构思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命题是比较困难的。

尤其是说某道命题正确时,它必须一直都是正确的。

因此,判断题中常常含有绝对概念或相对概念的词。

表示绝对概念的词有“总是”、“决不”等,表示相对概念的词有“通常”、“一般来说”、“多数情况下”等。

了解这一点,将为你确定正确答案提供帮助。

  在某些情况下,一种说法有时可以说是对的,有时可以说是错误的。

例如:

“在生产企业中,降低成本可以提高利润。

”这句话只有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才能算是正确的。

如果由于一味追求降低成本、偷工减料,造成产品质量下降,不但不能增加利润,反而会使市场丧失,难以生存。

因此,成功的考生在答题时,需要对试题内容进行分析,然后再作“对”或“错”的判断。

下面一些原则,或许会对你有一定的帮助(注意题中的粗体关键词组):

  

(1)命题中含有绝对概念的词,这道题很可能是错的。

  如“存货周转率越高,表示存货管理的业绩越好。

”统计表明,大部分带有绝对概念词的问题,“对”的可能性小于“错”的可能性。

当你对含有绝对概念词的问题没有把握作出判断时,想一想是否有什么理由来证明它是正确的,如果你找不出任何理由,“错”就是最佳的选择答案。

  

(2)命题中含有相对概念的词,这道题很可能是对的。

  如“普遍认为,建立我国统一的会计准则,是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加权算术平均数在权数相等情况下的一种特例。

”“固定成本只是在相关范围内保持莫成本习性。

  (3)只要试题有一处错,该题就全错。

  (4)酌情猜测。

实在无法确定答案的,请看清试题评分要求。

  如试题虽注明要倒扣分数,但得分多,扣分少(如“答案正确的,每题得2分;答案错误的,每题倒扣1分”),哪怕你没有足够的时间阅读题目,也一定要猜测,答对的机率是50%,切莫放过这种“捡来的”分数

 计算与分析题的特点和答题技巧

  计算与分析题主要是测试考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来说难度较大,涉及的概念、计算公式较多。

但由于计算与分析题的分数在一份试卷中所占的份量一般较大(20%一40%),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如果本类题你得分不多,要想通过考试就很困难。

所幸的是,在一门课程中,可作为计算与分析题的范围较窄,易于把握(一般来说,成功的考生可以在考前作出预测,并且预测的准确率在60%以上),你可以在考前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计算与分析题答题的一般技巧如下:

  (l)详细阅读试题

  对于计算与分析题,建议你阅读两遍。

经验表明,这样做是值得的.一方面,准确理解题意,不致于忙中出错;另一方面,你还可能从试题中获取解题信息.例;某企业的流动资金周转天数,以产品销售收入为周转额计算,为100天;以产品销售成本为周转额计算,为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