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初学培训教学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53884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提琴初学培训教学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提琴初学培训教学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提琴初学培训教学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提琴初学培训教学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提琴初学培训教学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小提琴初学培训教学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小提琴初学培训教学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小提琴初学培训教学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小提琴初学培训教学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小提琴初学培训教学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提琴初学培训教学方案.docx

《小提琴初学培训教学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提琴初学培训教学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提琴初学培训教学方案.docx

小提琴初学培训教学方案

小提琴初学教学计划

 

林耀基说过:

“没有对美的想像和追求,就谈不到音乐,谈不到艺术表现。

”小提琴如歌的音色、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技巧把人类生活中各种事物、现象和人类情感通过演奏者的联想、想像和情感、情绪共鸣化作声音的形象表达出来。

内心听觉其实就是对音乐的想像能力。

想像对内心听觉的培养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应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和生活体验,从而增加想像的广度和深度,并且把它创造性地运用于演奏之中,这是小提琴演奏生动感人的关键。

现在进入小提琴初级教学。

第一篇,提琴练习时的演奏者姿态

 

第二篇,乐谱乐理培训

 

第三篇,小提琴基础教学涉及到左、右手姿势的基础技术

 

第四篇,音阶与曲子教学

 

第五篇,音乐演奏时心理素质训练---获得“内心听觉”

 

第一,提琴练习时的演奏者姿态

站姿

小提琴演奏姿势一般分两种:

一、双腿平分直立,双脚左右分开大约与肩同宽。

全身放松。

身体的重心由左右脚平均或交替分配。

二、重心放在左腿,右腿稍向右后方站立。

力求肩部放松,身体正对谱台。

谱台高度应等于视平线高度。

持琴

持琴的角度可根据右臂的长短而定。

通常,琴与身体中线的夹角为45度左右。

头部如同平时站里一样,眼睛平视。

琴头尽可能高一些,做到琴弦与地面保持平行为最好。

这样会使左手在换把时得到最大的自由和放松。

同时,还可保证弓子运行时自然地保持在指板和码子中间位置。

坐姿

应注意挺直腰板、端正、而且放松。

仅坐在椅子的前1/2处。

不能靠在椅子背上演奏或练习。

左脚随琴方向平踩地面,右脚则在向右后方,仅用前脚掌着地,确保在演奏E弦上半弓时弓尾不至于碰到右腿。

其它要求与站姿大致相同。

左手持琴手型

不可以用虎口握住琴颈。

用拇指的一、二关节连接处与食指指根相对夹住琴颈,其余四指以拱形为好,(1、2、3、4、指同时按在G弦时,每个手指的第三关节尽量站立于指板上)。

这样可以保证指尖触弦,有利于手指的指根发力。

从而,做到起落有弹性,是声音明亮、清脆。

在学习双音演奏使这种正确手型会显得至关重要。

确保整个左手放松。

右手持弓手型

右手大拇指第一、二关节应向外呈弧线凸出,大指的位置以指尖内侧接触弓杆,指尖中部自然地碰在马尾箱上部凸出处,与中指相对,形成环状。

这种环指称“金环”五个手指均须保持弧形。

上方的四个手指的一关节应尽量保持平而不突出。

确保整个右手放松。

演奏应注意以下几点:

1.挺胸站立,头部略高抬。

尽量采取双腿平分直立的演奏姿势。

这种姿势可最大程度保证身体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2.手臂低垂,不借助任何外力使琴弓自然地落到应有的位置。

3.弓虽然要放松,但不可没有自如运弓的力量;不要采取用食指或弓子发力压弦的方法去追求音量。

音量要尽量从弓速和运弓动作的连贯性中获得;力求做到琴头略高、运弓平直。

演奏连弓和分弓时,应使弓杆稍向前方倾斜,因为,这样可防止运弓至中弓段时的弓子的颤抖,并可使弓毛最大程度地贴紧琴弦。

4.不要用整个手臂压弓,全部的音量应由手腕的轻微压力获得。

从弓根拉至弓尖时,这种压力应逐渐增加,而且要做到纯净、均匀,这就是运弓的艺术,可通过极慢弓的空弦练习解决。

不论在弓根还是在弓尖都应获得同等的音量。

将拇指作为杠杆的支点,分别用右手食指和小指的杠杆作用调节弓子不同部位的压力,以达到全弓音量的均衡。

如同管乐练习气息时的感觉。

5.弓子的运行位置应该在指板与琴码的中间,这是小提琴发音的最佳位置;运动中,弓子时刻保持与琴码平行,与琴弦垂直。

这一点对于保证声音纯净和饱满十分重要。

 

但是以上的说法是对专业人员的要求,对于一般的只为了玩玩的人来说,没有必要这么苛克。

原则是做到自己身体放松,有利于演奏,表演的姿态不要太难看。

练习:

1.每次演练前最好先活动自己的手臂、手腕和手指,要保持每天有15分钟时间拉空弦。

2.握弓练习,以正确的姿势握弓,让弓垂直向上,然后用手腕的力让弓以自己的手为圆心以约10度的幅度轻轻摇晃

 

第二,乐谱乐理培训

 

会看五线谱

五线谱共5根线,由下到上分别叫做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五线,线与线之间的位置则由下至上分别叫做一间、二间、三间、四间。

线上和线间的音也是从下到上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

五根基本的线以外还可在其上面或下面瑞加线,那时就叫做上加一线、上加二线……下加一线、下加二线……从下加一线开始对应的音高如上图,下排的数字是简谱的音符。

要特别说明的是最前面的那个像蜗牛样的符号,它是高音谱号,正因为有了它,所以我们才可以说五线谱上的音代表的音高如上所述,如果换成其它的谱号如低音或中音谱号,则五线谱上的音符的音高都不同了。

那些且不管,因为小提琴是高音乐器,我们先把这个高音谱认熟悉。

要求:

达到看到一谱表上一个音符能脱口而出,读出来。

DO,RE,MI,FA,SOL,LA,SI,DO高音。

可以认识的音符

1.音符可由符头、符干和符尾组成

2.不同的音符代表不同的长度。

音符有以下几种:

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六十四分音符。

 

名称

音符

时值

简谱计法

全音符

 

二分音符

1/2

四分音符

1/4

八分音符

1/8

十六分音符

1/16

三十二分音符

1/32

六十四分音符

1/64

 

音符表示的时值即演奏的时间长度,一般以四分音符为1拍,那么全间符就是4拍,二分音符2拍,四分音符1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为四分之一拍,依次类推,它们是倍数关系。

简单的单一的节奏训练

1、切分音。

包括大切分音,小切分音

2、附点音,包括前附点音,和后附点音。

3、三连音。

4.六连音。

十连音,十一连音,等。

5、前十六音。

后十六音。

6、一长音后,紧跟三十二份音符。

7.八分音符八分休止后二分音符。

8、二分休止四分音符四分休止。

9、三拍子的同度音。

两拍后,一拍连线连着下一小节的第一拍。

后又是两拍。

这样的节奏连续进行几小节。

使三拍子乱了阵脚。

10、三拍子。

一拍一音,音型是四个一组,连续重复。

同样从音型上冲击三拍子的节律。

11、四四拍子,连续的后附点音,转换八三拍子前八分音后四分音符。

两者节奏相近,但截然不同,如何在心里打拍子,使重音落在下拍子上。

12、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杂乱交替,加上弓法时而两连下弓。

13、每小节四拍子两个三连音。

14、四分音符。

强拍休止,和弱拍休止杂乱交替,中间夹杂二分音符。

15、四四拍,四分音符,后连续三个三连音,后又是四分音符。

分弓演奏。

16、散板中的。

连续七连音;十一连音等。

 

第三,小提琴基础教学涉及到左、右手姿势的基础技术

左手持琴手型

不可以用虎口握住琴颈。

用拇指的一、二关节连接处与食指指根相对夹住琴颈,其余四指以拱形为好,(1、2、3、4、指同时按在G弦时,每个手指的第三关节尽量站立于指板上)。

这样可以保证指尖触弦,有利于手指的指根发力。

从而,做到起落有弹性,是声音明亮、清脆。

在学习双音演奏使这种正确手型会显得至关重要。

确保整个左手放松。

右手持弓手型

右手大拇指第一、二关节应向外呈弧线凸出,大指的位置以指尖内侧接触弓杆,指尖中部自然地碰在马尾箱上部凸出处,与中指相对,形成环状。

这种环指称“金环”五个手指均须保持弧形。

上方的四个手指的一关节应尽量保持平而不突出。

确保整个右手放松。

小提琴的运弓是多关节活动的。

也就是说,从生理学上讲,一项正确的技术是*许多骨骼、关节、肌肉及肌腱的有机组合而形成的。

手臂上的主要关节是肩、肘、腕、指。

而每个关节都有它自己的活动规律。

譬如手肘抬起时,肘是逆时针方向转动的;手肘放下时,肘是顺时针方向转动的:

而且各个关节都围绕着同一个轴心在转动。

最近美国拍摄了一部电影名叫“弦乐动作学”,它是在美国政府批准下由爱伊诺斯大学弦乐演奏研究会拍摄的,这部电影展示:

在演奏揉弦或拉平弓时,用一个细的棒子垂直地系在演奏者的大臂*近手肘的地方,当演奏很协调地揉音和拉平弓时,这个小棒很清楚地表现出大臂均匀地旋转动作,而动作一硬或不协调时,这个旋转动作就没有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手臂的平衡和手臂的转动是良好的小提琴演奏的一个重要因素。

并且根据肌肉动力学的试验报告证明:

手臂旋转动作比手臂仅仅屈——伸动作更为省力且易减轻疲劳。

其实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手臂的旋转动作是自然地处处存在的,譬如敲门、拍手、在地板上拍皮球等等,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会儿,便会发现手臂的动作就像一个跷跷板,即手和肘的方向是相反的:

当手在向下动作时肘是向上翘的;当肘在向下动作时手是向上翘的;这种杠杆作用,我名之为“手下肘上”,反之“肘下手上”的动作就是手臂的旋转。

当然它们是受手臂的相对平衡制约的,就像一个精密的天秤,这是小提琴运弓的一个基本原理。

有人说小提琴的运弓好像是在一个圆圈的弧底来回画半圈,这讲得形象一些,道理是一样的。

只是使人感到奇怪的是这样一个非常自然的手臂运动,并没有像人们在生活中自然活动那样容易的运用到小提琴的演奏中去。

而科学的小提琴演奏方法仅是要求把这些自然的动作用在演奏中该用的地方而已。

因为越是自然的东西越有科学性,它绝不是人们可随意想象胡乱编造出来的。

   在搞清楚了运弓的基本原理之后,让我们再来探求一下小提琴的发音即音质问题。

 好的运弓完全是为了获得好的声音,而好的声音的核心便是好的音质。

一个好的小提琴家,除了要有良好的音准与节奏之外,一生为之奋斗的便是好的音质,即发音问题。

发音有三大因素:

(1)弓子的速度:

(2)弓子的压力(有的讲为“自重”);(3)弓和弦的接触点或叫“发音点”。

而这三个因素是互相联系的,只要其中某个因素变化了,就一定会至少改变另外一个因素。

下面让我们来观察一下它们是怎样联系而又变化的:

假如我们加大了弓弦接触点上的压力,我们一定会加快运弓的速度。

如若增加弓对弦的压力,而要求弓速保持不变,那就得把弓弦的接触点移向琴马,若减轻了弓弦压力而弓速不变,接触点就要向指板方向移动。

再如加快运弓速度而保持弓弦接触点压力不变,那就要把接触移向指板。

要减慢弓速而压力不变,则把接触点移向琴马即可。

在上述实验中,我们发现这三种因素总是有一种因素是不变的。

简单地讲:

想要拉强的、响的、结实的声音弓速就加快,弓的压力加大并把弓子向琴马方向移动;如果要拉弱的、轻的、柔和的声音,反之,弓速就要减慢,弓子的压力减轻,弓子就要向指板方向移动。

一个好的演奏家运弓就好像一个好的画家的画笔在调色板上调颜色一样,只是他能把上面提到的三种因素巧妙地变化使用而已。

当然问题并非上这么简单的,如在不同粗细的弦上(E、A、D、G弦的粗细不同)或不同长短的弦上(把位不同、弦的长短不同)呢这就要*我们的脑袋敏捷地反应了。

概括地讲:

好的声音只不过是弓子在正确的时刻把正确的压力放在正确位置上而已。

这是结论。

它是科学的,也是唯物的。

因此任何一个人,只要认识这一点,那么经过长期的艰苦的训练,他的音质一定会改观。

而良好的声音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

科学小提琴教学涉及的范畴是很广的,但右手技术、左手技术的基础,也就是说它最本质的地方,便是我上面论述的问题,它还仅仅是个出发点,但它是唯物的,是符合生理、物理、心理实际的,因此是行之有效的。

当然它也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慢慢地认识的。

 

第四篇,音阶与曲子教学

小提琴基础入门学习:

【初级】音阶赵惟俭 小提琴音阶教程   

赫利美利  小提琴音阶练习

练习曲:

沃尔法特 小提琴练习曲作品35 前边30课         

开塞  小提琴练习曲,作品20  前12课             

 西特小提琴练习曲    作品32  第一册                 

顿特小提琴练习曲 作品38  第一把位

协奏曲:

 里丁 b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巴克拉诺瓦 小提琴小协奏曲  

小提琴小奏鸣曲                

塞兹第二小提琴小协奏曲                

塞兹第五小提琴小协奏曲

外国乐曲:

霍曼小提琴基本教程 1 2 3册中的二重奏   

 小提琴外国乐曲新编 陕西人民出版社

 

【中级】:

音阶赫利美利  小提琴音阶练习       

舍夫契克 作品1,2 9 

练习曲:

沃尔法特 小提琴练习曲作品35, 30课后      

开塞  小提琴练习曲,作品20 12课后        

西特小提琴练习曲 作品32第2,3,5册        

顿特小提琴练习曲 作品38       

 马扎斯小提琴练习曲 第一册

协奏曲:

 胡贝尔(古柏)小提琴协奏曲  

里丁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作品5  

塞兹第134小提琴小协奏曲

外国乐曲:

铃木小提琴教材 45 册  

 霍曼小提琴基本教程 4 5册中的二重奏曲   

  马扎斯小提琴练习曲76首 中的二重奏       

 维瓦尔迪双小提琴二重奏 

【高级】:

音阶舍夫契克 作品1,2 3(40首弓法练习)

丁芷諾 小提琴基本功强化训练教材

赵惟俭 小提琴每日练习

练习曲:

西特小提琴练习曲 第4,5册         

克仑克把位练习         

马扎斯小提琴练习曲 第2 3 册       

顿特小提琴练习曲 作品37     

 克莱采尔小提琴练习曲42首

 

协奏曲:

维奥蒂第23. 20. 28. 22小提琴协奏曲       

 罗德 第6 7 8小提琴协奏曲      

 克莱采尔小提琴协奏曲 第13.19.

外国乐曲:

外国小提琴曲  

小提琴名曲集 卡尔.海尔曼编 

 

第五篇,音乐演奏时心理素质训练---获得“内心听觉”

 

一、内心听觉的心理学原理。

心理学认为,当人们的听觉器官感受到音乐刺激时,刺激(音响、音乐)就在头脑里留下印迹,在这之后,刺激物虽已消逝,但印迹仍在头脑里保持,必要时印迹又能显现出来。

人们通过记忆与回忆在大脑中再现的音乐形象被称为听觉意象。

音乐内心听觉即构成听觉意象的能力。

听觉意象是随着音乐的多次刺激不断发展变化直至成型的,在这个过程中内心听觉也实现了它的形成过程,对所感知、记忆到的音乐进行分析、整理、精选,继而进行创造性地再加工,从而对音乐的整体形象进行预想和想象,形成理想的内心听觉。

它对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都具有先导性与创造性。

由此可见,听觉意象、感知、记忆、想象是内心听觉所涉及的主要心理过程。

二、音乐内心听觉的培养方法

通过以上心理学原理的分析,笔者试将音乐内心听觉的培养方法概括为“四多”:

多听、多记、多唱、多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