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奖推荐项目评审意见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56634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3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科技奖推荐项目评审意见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国家科技奖推荐项目评审意见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国家科技奖推荐项目评审意见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国家科技奖推荐项目评审意见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国家科技奖推荐项目评审意见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国家科技奖推荐项目评审意见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国家科技奖推荐项目评审意见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国家科技奖推荐项目评审意见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国家科技奖推荐项目评审意见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国家科技奖推荐项目评审意见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国家科技奖推荐项目评审意见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国家科技奖推荐项目评审意见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国家科技奖推荐项目评审意见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国家科技奖推荐项目评审意见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国家科技奖推荐项目评审意见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国家科技奖推荐项目评审意见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国家科技奖推荐项目评审意见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国家科技奖推荐项目评审意见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国家科技奖推荐项目评审意见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国家科技奖推荐项目评审意见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科技奖推荐项目评审意见表.docx

《国家科技奖推荐项目评审意见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科技奖推荐项目评审意见表.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科技奖推荐项目评审意见表.docx

国家科技奖推荐项目评审意见表

2016年度天津市推荐国家自然科学奖励项目公示表

序号

项目

名称

推荐

单位意见

项目简介

客观评价

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

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姓名(排名)

行政职务和技术职称

工作单位

完成单位

对本项目创造性

贡献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1

仿生与生物启发下的膜和膜过程研究

本项目围绕水资源、清洁能源等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取得了具有重要创新性和科学技术价值的基础研究成果。

因此,推荐该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本项目在仿生与生物启发思想指导下,创新了膜设计制备方法,揭示了通过膜多级结构调控实现分子、离子选择性传递的理论规律,在抑制膜污染、克服膜渗透性和选择性间的tradeoff效应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美国工程院院士、耶鲁大学M.Elimelech教授等发表在Nature上的一篇综述中认为完成人建立的“表面偏析法作为膜表面原位改性方法可避免表面接枝聚合方法的缺点,创造出更有效的刷状层”等

1、AdvancedFunctionalMaterials/Y.L.Su,Z.Y.Jiang*等

2、AdvancedFunctionalMaterials/Z.Y.Jiang*等

3、ChemistryofMaterials/Z.Y.Jiang*等

4、Langmuir/Z.Y.Jiang*等

5、Langmuir/Y.L.Su,H.Wu,Z.Y.Jiang*等

6、JournalofMembraneScience/Y.L.Su,Z.Y.Jiang*

7、JournalofMembraneScience/L.Li,Y.X.Wang*等

8、JournalofMembraneScience/L.Li,*Y.X.Wang*

姜忠义

(1)

教授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

对本项目的第1、2、3发现点均做出了主要贡献。

1、姜忠义、王宇新、吴洪、苏延磊、李磊以共同完成人身份获2014年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2、姜忠义、苏延磊是代表作1、5、6署名作者

3、姜忠义、吴洪是代表作5署名作者

4、王宇新、李磊是代表作7、8署名作者

王宇新

(2)

教授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

对本项目的第3发现点做出了主要贡献。

吴洪

(3)

教授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

对本项目的第3发现点做出了主要贡献,对第1、2发现点做出了贡献。

苏延磊

(4)

副教授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

对本项目的第1发现点做出了主要贡献。

李磊

(5)

副研究员

上海交通大学

天津大学

对本项目的第3发现点做出了主要贡献

 

2016年度天津市推荐国家技术发明奖励项目公示表

序号

项目

名称

推荐

单位意见

项目简介

客观评价

推广应用

情况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姓名

(排名)

行政职务和技术职称

工作

单位

完成单位

对本项目创造性

贡献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2

混合驱动水下航行器关键技术与应用‍

该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天津市科技兴海计划等项目的连续支持下,突破了混合驱动水下航行器关键技术,成功研制了大深度、长航程、高精度混合驱动水下航行器,各项技术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我国混合驱动水下航行器深海观测零突破。

相关专利技术已应用于我国重大工程"南水北调"水质监测、南海海域环境观测等重要海洋科学研究与海洋国防任务,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同意推荐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本项目成功研制大深度、长航程、高精度混合驱动水下航行器,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项目成果荣获2014年度中国海洋十大科技进展,且已成功应用于我国重大工程"南水北调"水源地水质监测、南海海域环境观测等重要海洋科学研究与国防任务。

项目通过天津市科委组织的成果鉴定,认为:

"该项研究成果总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本项目研究成果同时受到国内外媒体及同行的广泛关注,中央新闻、科技日报头版等国内主要媒体对该成果进行了报道,认为本项目成果突破混合驱动水下航行器核心技术,打破国外对我国的技术封锁。

本项目研究工作始于2005年,目前已成功应用于我国重大工程"南水北调"水质监测、南海海域环境观测等重要海洋科学研究与海洋国防任务。

1混合型水下航行器

2混合驱动水下自航行器

3波纹管式油箱

4混合型多功能海洋监测自主平台

5一种水下滑翔器能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6一种自治式水下航行器矢量推进装置

7水下螺旋桨推进模块和包含该模块的水下航行器

8复合能源的水下滑翔器及其驱动方法

9活塞式自收缩轻量油箱

10一种剪切流传感器

1王树新

2王延辉

3张宏伟

4刘玉红

5孙秀军

6吴芝亮

1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正高

2无副高

3无副高

4无副高

5无副高

6无副高

1天津大学

2天津大学

3天津大学

4天津大学

5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6天津大学

1天津大学

2天津大学

3天津大学

4天津大学

5天津大学

6天津大学

1总体负责混合驱动水下航行器系统设计与开发。

2开发了具有低功耗的混合驱动水下航行器控制系统。

3负责混合驱动水下航行器系统机械结构设计与制造。

4分析了混合驱动水下航行器系统水动力特性及水动力参数对航行器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5参与了混合驱动水下航行器浮力调节与螺旋桨混合推进控制算法。

6分析了混合驱动水下航行器新型能源系统性能及编队系统协同动力学行为。

项目完成人共同承担该项目。

2016年度天津市推荐国家技术发明奖励项目公示表

序号

项目

名称

推荐

单位意见

项目简介

客观评价

推广应用情况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姓名(排名)

行政职务和技术职称

工作

单位

完成单位

对本项目创造性

贡献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3

混合式光纤传感技术及其在工程安全监测领域中的应用

该项目围绕国家基础设施监测需求,提出了混合式光纤传感技术创新成果。

推荐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本项目对光纤传感技术中的“漂、敏、融”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混合式光纤传感技术。

曾获3项省部级一等奖,制定1项国家军用标准、通过33项产品测试认证

混合式光纤传感技术成果广泛应用国家电力、石化工程等监测上,获得用户充分肯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美国专利US8958075B2

2.美国专利US9074957B2

3.美国专利US8934100B2

刘铁根

(1)

江俊峰

(2)

刘琨(3)

孟凡勇(4)

张红霞(5)

张以谟(6)

1.教授

2.教授

3.副教授

4.高工

5.副教授

6.教授

1.天津大学;2.天津大学;3.天津大学;4.北京品傲光电科技有限公司;5.天津大学;6.天津大学

1.天津大学;2.天津大学;3.天津大学;4.北京品傲光电科技有限公司;5.天津大学;6.天津大学

1.组织开展了本项目。

混合式光纤解调、封装、组网融合。

2.光纤解调、封装、传感器。

3.光纤标定、封装、传感器。

4.光纤传感器、系统融合。

5.光纤解调、组网。

6.光纤解调、组网。

天津大学致力于技术研发,北京品傲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应用,共同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等多项项目。

 

2016年度天津市推荐国家技术发明奖励项目公示表

序号

项目

名称

推荐

单位意见

项目简介

客观评价

推广应用情况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姓名(排名)

行政职务和技术职称

工作

单位

完成

单位

对本项目创造性

贡献

完成人

合作关系说明

4

多电机耦合系统高品质协同控制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推荐书及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相关栏目均符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的填写要求。

针对国家重大需求,本项目对多电机耦合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发明了一整套多电机耦合系统高品质协同控制方法。

研究成果被国际著名学者在国际期刊上大量引用,获得广泛认同与积极肯定。

本项目成果广泛应用于多家电机系统生产企业,项目成果的推广对打破国外行业垄断和技术壁垒、创造自主品牌、促进产业技术升级、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适用于多电机系统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法;一种两感应电机同步系统的辨识与控制方法;纺机用工业变频器一拖多控制系统及实现方法。

夏长亮

(1)

副校长,教授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大学

对所有技术发明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本项目完成人共同完成项目,具有共同知识产权,共同获奖。

高明煜

(2)

教授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对所有技术发明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陈炜

(3)

副教授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

对所有技术发明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王太勇

(4)

教授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

对所有技术发明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陈德传

(5)

教授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对所有技术发明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徐康平

(6)

总经理,高工

浙江康立自控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康立自控科技有限公司

对所有技术发明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2016年度天津市推荐国家科技进步奖励项目公示表

序号

项目

名称

推荐

单位意见

项目

简介

客观

评价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推广应用情况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姓名

(排名)

行政职务和技术职称

工作

单位

完成

单位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5

特级食用酒精生产技术及工程应用

填补了我国特级酒精生产空白,全面提升了我国酒精行业的技术水平及产品质量。

推荐申报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该项目全面突破了食用酒精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获发明专利6项,形成了特级酒精成套生产技术。

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

获2015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主专利获第十七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和2015年天津市专利金奖。

1.天津大学

全面负责项目技术研发、工程化及应用推广工作。

2.安徽瑞福祥食品有限公司

负责生产装置建设。

3.滨州泰裕麦业有限公司

负责生产装置建设。

4.山东振龙生物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负责生产装置建设。

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应用,建成11套装置、完成技术改造3项,在建1套,形成134.5万吨/年特级酒精生产能力,经济、社会效益巨大。

超纯乙醇精制工艺

ZL02148634.4

生物乙醇节能生产方法

ZL200910244935.3

燃料乙醇与食用酒精联合生产方法

ZL200910306762.3

等6项

1张敏华

正高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

负责制定总体技术方案、对重大技术难题提出了创造性见解及解决方案。

完成人为同一科研团队成员,共同完成该项目

2董秀芹

正高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

负责工艺包编制,协助解决项目中的技术难题

3李永辉

副高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

关键设备开发

4刘成

正高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

流程模拟

5钱胜华

副高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

工艺设计

6耿中峰

中级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

计算流体力学

7马静

中级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

工艺计算

8余英哲

副高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

工艺计算

9吕惠生

正高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

负责工程实施

10欧阳胜利

副高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

工程设计

2016年度天津市推荐国家科技进步奖励项目公示表

序号

项目

名称

推荐

单位意见

项目

简介

客观

评价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推广应用情况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姓名(排名)

行政职务和技术职称

工作单位

完成单位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6

高性能系列铌酸锂、钽酸锂晶体和光电器件产品化关键技术与应用

同意推荐国家科技进步奖

本项目生长了高性能铌酸锂晶体,实现了高光学质量大尺寸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钽酸锂晶体的批量、廉价制备,研发了多系列低应力电光调Q开关以及基于电光调Q开关开发的系列高温度稳定性激光系统。

激光系统已实现批量生产,累计为我国的航空、航天以及国防提供了激光系统设备1000余台套,实现销售收入5亿多元。

其它系列XXX晶体和XXX器件为国家多个军工项目提供配套。

1、2003年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验收意见:

一致同意通过验收,建议尽快将攻关成果推向产业化。

2、2003年“大尺寸光学级铌酸锂晶体”鉴定意见:

总体成果达到国家先进水平。

3、2012年“系列电光调Q开关研制及其应用”鉴定意见:

成果总体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4、军工配套项目验收意见略

南开大学:

制备了高光学均匀性铌酸锂晶体、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钽酸锂晶体等;研制了系列铌酸锂电光调Q晶体和开关等;为国防领域提供配套。

中电集团第二十七研究所:

电光晶体装配技术开发,高温度稳定性激光系统开发,激光系统产品生产。

北京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有限公司:

XXX晶体制备及应用研究;某型号所需XXX晶体的光学加工,某型号所需XXX器件制备及其性能测试等。

系列高温度稳定性电光调Q晶体、高温度稳定性激光系统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实现批量生产、销售,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国防及其它领域,近十年来累计实现销售5亿多元;

系列铌酸锂晶体、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及近化学计量比钽酸锂晶体等及其XXX器件为多家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提供军品任务配套。

1、专利:

①熔体注入法生长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系统及其工艺,②近化学比铌酸锂晶体制备工艺,③熔体扩散法制备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片的工艺,④掺锆铌酸锂晶体,⑤掺锡铌酸锂晶体,⑥掺钒铌酸锂晶体,⑦一种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的制备方法,⑧一种近化学计量比钽酸锂晶体的制备方法

2、软件著作权:

大直径晶体生长自动控制系统V1.0

孙军

副院长

副研究员

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

晶体控制系统开发、电光晶体性能研究、晶体处理技术及调Q开关的制备

第1、2、3、7完成人共同获奖

第1、2、3、4、5、6、8完成人共同获奖

第1、2、3、5、9、10完成人共同承担项目

第1、2、3、4、5、8完成人共同论文合著

许京军

副校长

教授

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

总体方案设计和理论指导,晶体缺陷、性能影响关系,应力机制及其影响分析

孔勇发

副院长

教授

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

单晶炉改造、晶体缺陷结构、扩散的理论研究及热处理工艺研究

王富章

高级工程师

中电集团第二十七研究所

中电集团第二十七研究所

调Q开关装配技术开发、激光系统设计以及激光系统高低温性能研究

张玲

教授级高工

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

晶体生长、毛坯去应力退火工艺研究,光学加工指标、镀膜指标确定

张文平

研究员高工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电集团第二十七研究所

激光系统的理论分析、设计等,温度稳定性的影响,指导弹性装配技术研究和新型装配技术开发

孙骞

教授

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

参与大尺寸光学级铌酸锂晶体制备和扩散法制备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等

窦飞飞

高级工程师

中电集团第二十七研究所

中电集团第二十七研究所

参与激光系统的装配技术研究、温度稳定性改进工作及新型弹性装配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陈建荣

主任

教授级高工

北京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有限公司

系列军工配套晶体及器件的研究开发

刘士国

高级工程师

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

原料制备、晶体生长、后处理等工作

2016年度天津市推荐国家科技进步奖励项目公示表

序号

项目

名称

推荐

单位意见

项目

简介

客观

评价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推广应用情况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姓名(排名)

行政职务和技术职称

工作单位

完成单位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7

高效低水头水电设备数字化制造服务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该项目属于机电技术领域,完成了项目系统技术攻关与产业化应用,全面提升了技术水平。

项目针对机械、控制、电磁、通风散热、流体等多领域耦合的水电成套设备,组织产学研开展了系统技术攻关与产业化应用。

该项目全面提升了产品技术水平,关键能效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天津市天发重型水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完成了不同规格低水头水电成套设备技术开发和机组改造,并获得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自2010年至今,实现新型高效低水头机组产业化生产累计235套(包含成套出口),完成服役机组升级改造18套,在国内低水头水轮发电机市场占有率超过40%。

发名专利:

水轮发电机定子V形筋机座定位筋托块的摆焊方法;

软件著作权:

鼎成易达水轮发电机协同优化设计平台;

孙江

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天津市天发重型水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天津市天发重型水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根据研究课题中的水电成套设备设计、制造技术集成后的特点,带领项目组全体人员,进行课题项目的组织和实施工作,并根据设备、工艺能力及工艺路线、要求,对设计方案提出调整,改进方案,使项目成果在产业化中得以实施。

项目第一完成单位与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市鼎成现代集成制造技术工程有限公司长期产学研合作单位,共同承担2008年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名称:

高效环保低水头水电成套设备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2016年度天津市推荐国家科技进步奖励项目公示表

序号

项目

名称

推荐

单位意见

项目

简介

客观

评价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推广应用情况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姓名(排名)

行政职务和技术职称

工作单位

完成单位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8

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

本项目针对我国钢产量过剩、节能环保与住宅产业化需求,开展了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研究,该项目成果有力推动了我国建筑产业结构的绿色转型。

项目组从2000年开始相关研究,先后获得科技部、住建部、国家基金委和天津市等科技项目支持,形成了成套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分析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应用,引领了我国住宅钢结构的发展。

专家认为项目成果有重大突破,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矩形钢管混凝土柱计算理论、新型隔板贯通节点和多高层住宅钢结构体系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我国住宅产业化具有显著推动作用。

1.天津大学:

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构件与体系研究。

2.浙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钢结构体系配套技术研究。

3.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新型构件研发。

4.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新技术产业化和工程应用。

5.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新型钢结构体系研究。

6.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标准化钢结构房屋体系研究。

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相关成果经各完成单位的推广,先后应用于国内外大型工程。

各项技术创新推动我国建筑产业结构的绿色转型,节能环保,安全可靠。

间接装配式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及其制作方法

矩形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全螺栓连接节点

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套筒式梁柱节点及其制作方法

矩形钢管混凝土柱钢梁下栓上焊外肋环板节点施工方法

陈志华

(1)

钢结构研究所所长,教授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

项目总负责

完成人分别在规程编制、工程设计、工程实践、课题研究等方面均有深入合作。

杨强跃

(2)

集团总工程师,正高

浙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研发了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梁节点连接及施工技术

刘军

(3)

院长,正高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研究了装配式高层钢结构体系。

王明贵

(4)

研究员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提出多种截面形式异形柱。

王存贵

(5)

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负责钢管混凝土施工成套技术的集成研究。

侯兆新

(6)

副总工程师,正高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负责集成技术及标准化钢结构房屋体系关键技术的研究。

王小盾

(7)

副教授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

参与了叠加理论的理论及试验研究。

刘红波

(8)

副教授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

多层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结构体系研究。

余流

(9)

副总工程师,正高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成果应用研究。

周婷

(10)

讲师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

研究三种新型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

陈敖宜

(11)

院总工程师,正高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进行了新型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拟静力试验。

闫翔宇

(12)

高工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

隔板贯通节点受力机理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余玉洁

(13)

博士后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

矩形钢管混凝土柱计算理论研究

单银木

(14)

董事长,正高

浙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装配式高层钢结构体系研究。

张晓萌

(15)

博士生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

新型结构体系试验研究

2016年度天津市推荐国家科技进步奖励项目公示表

序号

项目

名称

推荐

单位意见

项目

简介

客观

评价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推广应用情况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姓名(排名)

行政职务和技术职称

工作单位

完成单位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9

配电网高可靠性供电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配电网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其可靠性影响到千家万户和国民经济发展。

项目成果成功解决了高可靠性供电系统网架结构优化、故障处理等重大技术难题,实用性强、推广价值高,整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项目成果市场竞争力强,成果转化程度高,带动我国电力工业技术发展和转型升级,创造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推荐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立项之初,我国每年由配电网故障引发停电6.33万次,15.48亿人次受影响,经济损失328亿元,制约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本项目团队历时7年,在配电网结构优化、运行控制和快速故障抢修等技术领域实现了突破。

程时杰院士任组长的鉴定专家组认为项目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成果实现户均年停电时间由10小时级降低至分钟级。

直接经济效益达25.6亿元,减少国民经济损失超过700亿元。

项目成果分获2015年天津市和2014年将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