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盐 化肥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57483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盐 化肥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教材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盐 化肥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教材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盐 化肥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新教材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盐 化肥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新教材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盐 化肥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新教材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盐 化肥 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新教材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盐 化肥 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新教材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盐 化肥 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新教材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盐 化肥 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新教材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盐 化肥 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新教材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盐 化肥 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新教材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盐 化肥 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新教材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盐 化肥 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新教材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盐 化肥 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新教材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盐 化肥 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新教材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盐 化肥 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新教材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盐 化肥 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新教材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盐 化肥 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新教材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盐 化肥 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盐 化肥 含答案.docx

《新教材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盐 化肥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盐 化肥 含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教材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盐 化肥 含答案.docx

新教材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盐化肥含答案

新教材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盐化肥(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不能用BaCl2溶液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

A. HCl、H2SO4            B. Na2CO3、Na2SO4            C. NaCl、Na2SO4            D. Na2CO3、NaNO3

2.下列实验方法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氧化铜中的木炭粉

隔绝空气加热

B

分离木炭粉和铁粉

用磁铁吸引

C

除去

中的CO

点燃

D

区分

和空气

带火星的木条

A. A                                           

B. B                                           

C. C                                           

D. D

3.在pH=12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4.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的是(  )

A. H+、NO3﹣、CO32﹣                                         B. K+、Na+、SO42﹣

C. NH4+、OH﹣、SO42﹣                                      

D. Fe3+、H+、Cl﹣

5.解离(又叫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

例如硫酸的解离可表示为:

H2SO4→2H++SO42-.根据下列四种物质的解离:

H2S→2H++S2-;HClO4→H++ClO4-;NaHSO4→Na++H++SO42-;CH3COOH→H++CH3COO-,其中不属于酸的是()

A. 

                             

B. 

                             

C. 

                             

D. 

6.某同学模拟自来水厂将黄泥水净化,并最终制得蒸馏水。

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明矾在实验中的作用是促进悬浮杂质的沉降        

B. 加活性炭是利用了它具有吸附性的化学性质

C. 证明液体B是硬水可采用加肥皂水的方法             D. 操作a是利用了水与其他物质的沸点不同

7.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总结,正确的是()

A. C、CO、CO2组成中都含有碳元素,故反应时均具有还原性

B. HCl和NaOH反应生成了盐和水,故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C. 酸都含有H元素,故酸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 浓H2SO4、NaOH固体都具有吸水性,故它们都能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8.下列依据实验目进行的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硬水与软水

加入肥皂水,振荡,观察水的变化

B

鉴别涤纶面料与羊毛面料

分别灼烧,闻气味

C

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含少量的氯化氢气体

把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D

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白色固体

分别加适量的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A. A                                           

B. B                                          

C. C                                          

D. D

9.无色溶液X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

将其分成等量的三份,向其中分别加入少量AgNO3溶液、CuO固体、NaOH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

则物质X是下列选项中的()

AgNO3溶液

CuO固体

NaOH溶液

现象

白色沉淀

溶解,溶液变蓝

无明显现象

A. NaCl溶液                           B. Ca(OH)2溶液                        C. 稀硝酸                           D. 稀盐酸

10.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加试剂及操作方法有错误的是()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1

方法2

A

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分别加入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取样,分别加入硫酸铜溶液,观察现象

B

铁粉和木炭

取样,分别用磁铁吸引,观察现象

取样,分别加稀硫酸,观察现象

C

酒精和醋酸

闻气味

取样,分别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D

硬水和蒸馏水

分别取样,蒸干观察

分别取样,加入等质量的

肥皂水搅拌,观察现象

A. A                                          

B. B                                           

C. C                                           

D. D

11.下列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A. 用稀盐酸除去CaO中的少量CaCO3

B. 区分NaOH溶液和NaCl溶液,取样,分别加入水中观察温度变化

C. 分离NaCl和CaCO3的混合物,取样,加水溶解再过滤

D. 除去铜粉中的铁粉,向化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

12.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个实验方案均错误的是()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案一

方案二

A

氧化铁和氧化铜

观察颜色

通入氢气,加热

B

聚氯乙烯和聚乙烯

闻气味

加热,观察是否熔化

C

氧气和氮气

伸入燃着的木条

通过灼热的铜网

D

硬水和软水

蒸干

加肥皂水

A. A                                          

B. B                                           

C. C                                           

D. D

13.下列物质能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HCl、AgNO3、Na2CO3                                    

B. NaNO3、KNO3、NH4Cl

C. K2SO4、K2CO3、NaOH                                    

D. KMnO4、CuSO4、NaNO3

二、填空题

1.A,B,C,D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右图(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A是紫红色金属,D为难溶性碱。

则D的化学式为________,由C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若A属于氧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A与水化合得B,C是白色难溶固体。

则B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由D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有A、B、C、D四种物质,分别是空气、氮气、木炭、硫、氧气、二氧化碳、红磷、铁丝等几种物质中的一种,A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的更旺,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C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将烧红的B放入D中,B立即熄灭,且C和D是不同的物质,则:

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D是________.

3.下图为自来水厂净化流程,自然界中的水经下图所示过程处理后,成为质检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的自来水。

回答下列问题:

上述净水过程中,能消除天然水臭味的过程是________,能将固体不溶物分离出去的过程是________。

4.氯化钠的部分溶解度如下:

温度(℃)

10℃

20℃

3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100g水)

35.8

36.0

36.1

36.4

37.1

38.0

39.2

①80℃氯化钠的溶解度是________g/100g水。

②20℃时,15g水中溶解________g氯化钠刚好形成饱和溶液。

③粗盐(含有泥沙的氯化钠)提纯的实验过程如图一所示,溶液A是________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操作Ⅱ是________。

④操作Ⅲ过程中溶液质量与时间变化关系示意图如图二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编号)

a.m3=20g

b.L、P表示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c.(m2-m1)是减少的水的质量

d.N点时,停止加热

5.某兴趣小组用下列流程图所示的流程制取氧气后回收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提示:

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室称量固体的仪器常用电子天平,若需直接显示所称固体的质量,在放称量纸或烧杯后,需要进行________操作(填“校正”“归零”“去皮”)。

②固体1的成份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________25%(填等于、小于或  大于)。

③在回收提纯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水的用量,原因有________(填标号)。

A.提高实验效率  

B.保证氯化钾全部溶解 

④步骤Ⅱ中的操作m应选择下图中________(填“甲”或“乙”)装置,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流程图中操作n中,当观察到________时即停止加热。

⑤实验结束后,称得回收到的氯化钾的质量比理论值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写一点)

三、计算题

1.一包小苏打样品,主要成分为NaHCO3。

某研究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测定其质量分数。

取10.0g样品充分加热,测得C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分别为300.0g、302.2g(注:

小苏打受热分解的反应为2NaHCO3

Na2CO3+CO2↑+H2O,杂质不参加反应。

碱石灰是NaOH和CaO的固体混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1)小苏打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

(2)10.0g样品充分加热后生成CO2________g。

(3)根据提供的数据,计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4)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某同学通过测定B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计算出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比实际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2.工业制取的碳酸钠常会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欲测定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该样品11g放在烧杯中,向其中加入64.4g水制成不饱和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请计算:

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加稀盐酸的质量。

3.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多功能物质,可用于水产养殖、水果保鲜等.温度过高过氧化物会分解生成氧化物和氧气.

【制备】以下是一种制备过氧化钙的实验方法:

(1)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

(2)滤液中加入氨气、双氧水后发生反应:

CaCl2+H2O2+2NH3═CaO2+2________.

【测定】过氧化钙中通常含有部分CaO杂质.请分析在过氧化钙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随杂质含量的增加而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为测定某过氧化钙样品的纯度,称取1.50g样品,充分加热使之完全分解,生成CaO和O2,得到O2的质量0.32g.计算该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

四、实验探究题

1.化学小组在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的过程中,发现了如图甲所示的一瓶固体药品,其标签有部分残缺,经询问老师,得知该药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一种物质。

(1)实验一:

探究瓶中药品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根据残留的标签内容,小红认为瓶中药品可能是NaHCO3、Na2CO3、NaCl、Na2SO4、NaNO3中的一种,小明认为还可能是________。

已知所有可能的物质中,只有小明猜测的物质和NaHCO3、Na,CO,的水溶液显碱性。

(2)【进行实验】

实验

现象

结论

①取少量待测药品于试管中加少量水溶解,向其中加入酚酞溶液

溶液显红色

瓶内药品不可能是

②向实验①的试管中加入足量________

有气泡产生

瓶内药品是NaHCO3或Na2CO3

(3)为进一步确定瓶内药品是NaHCO3还是Na2CO3同学们按照老师的建议利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

片刻后观察到试管口有水滴,于是确定瓶中药品是NaHCO3,排除Na2CO3的理由是________。

(4)实验二:

探究NaHCO3受热后的生成物

【查阅资料】①碳酸氢钠受热后生成水、一氧化碳和一种盐:

②碳酸氢盐均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与氢氧化钙、氢氧化钡等碱反应会产生难溶物。

实验

现象

结论

取图20乙反应后试管中的固体少量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

________

碳酸氢钠受热后生成的盐是碳酸钠

小明对实验结果产生了质疑,他的理由是________。

他按图20丙所示方案进行实验,最终得出“NaHCO3受热后生成的盐是碳酸钠”的结论。

请写出加入试剂X后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碳酸氢钠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药品,在工业上有很多制取方法。

重庆一中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查询资料发现了一种“气相固碳法”: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

(1)整理资料:

Ⅰ、过量CO2通入NaOH溶液,发生两步反应:

①________(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Na2CO3+H2O+CO2=2NaHCO3

(2)Ⅱ、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表(部分)

温度/℃

0

15

20

30

Na2CO3溶解度/g

7.1

13.25

21.8

39.7

NaHCO3溶解度/g

6.9

8.72

9.6

11.1

15℃时,将10g氢氧化钠固体完全溶解溶于100g水中(如图1),而后匀速的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同时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值变化(如图2)。

图1

图2

图1所示实验中,产生CO2的装置应该选择:

________(填序号);

(3)为了确定M处溶液的溶质成分,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

加入试剂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加入________溶液

溶液变红

NaOH和Na2CO3

加入过量________溶液

________

(4)实验中,t2后溶液的pH基本不变,则此时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火锅是我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

火锅常用的一种燃料是固体酒精。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

a.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

b.氯化钠、氯化钡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①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②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1)【实验探究】

①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发现烧杯内壁有一层白膜,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

②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沉淀是如何形成的:

________由此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

③为进一步确定氢氧化制的变质程度,分组进行探究。

甲组同学取烧杯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溶液变红

产生________

实验结论

清液中有氢氧化钠

清液中有碳酸钠

乙组同学认为甲组实验不能证明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________

他们另取烧杯中上层清液,加过量氯化镁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

(2)【反思交流】乙组实验中加过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

(3)【实验结论]小组同学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该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反思交流】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所以应________保存。

4.某废液M可能含有NaCl、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资料信息)

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2SO4

常温下溶液的pH

7

13

11

7

(探究过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

取适量废液M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无色酚酞变红色

有同学认为废液M中一定含有NaOH。

请你对该结论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

步骤二:

重新取适量废液M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废液M中一定含有________。

判断依据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步骤三:

再重新取适量废液M于试管中,先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再滴加过量的________溶液,静置。

有白色沉淀

由步骤三、步骤四可知:

废液M中一定有________。

步骤四:

取步骤三中的上层清液,滴加过量的________溶液。

有白色沉淀

(实验反思)步骤三中滴加的溶液一定要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

5.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1)用“W”型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

①锌粒处的现象是________;

②CuO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③微型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

(2)为了除去粗盐中CaCl2、Mg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需进行如下操作:

①溶解;②依次加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③过滤;④加适量盐酸;⑤蒸发、结晶。

(提示:

微溶物不形成沉淀)

①加入过量碳酸钠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

②加入适量盐酸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

③过滤后,得到的沉淀共有哪些________?

④以上操作中所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共有几个________?

(3)100g稀盐酸和5g碳酸钙粉末恰好完全反应,求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C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D

12.【答案】B

13.【答案】C

二、填空题

1.【答案】

(1)Cu(OH)2;CuSO4+Fe=Cu+FeSO4(或CuCl2+Zn=Cu+ZnCl2等)

(2)改良酸性土壤(或作建筑材料等);CaCl2+Na2CO3=CaCO3↓+2NaCl[或CO2+Ca(OH)2=CaCO3↓+H2O等]

2.【答案】氧气;木炭;二氧化碳;氮气

3.【答案】吸附;过滤

4.【答案】38.0;5.4;不饱和;过滤;b

5.【答案】去皮;大于;AB;甲;引流;大量固体析出;蒸发时有液滴飞溅/氯化钾没有完全溶解就开始过滤

三、计算题

1.【答案】

(1)做发酵粉、加工面点、治疗胃酸过多等

(2)2.2

(3)84.0%

(4)防止空气中CO2和H2O进入C装置影响测量结果(答到防止空气中CO2进入即可);样品不干燥(或装置中有水蒸气)

2.【答案】解:

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钠质量分别为y  

Na2CO3+

2HCl=

2NaCl+H2O+

CO2↑

106

117

44

x

y

4.4g

106:

44=x:

4.4g      解得x=10.6g

117:

44=y:

4.4g        解得y=11.7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3.【答案】

(1)除去二氧化碳、氯化氢等气体

(2)NH4Cl

;增大

(3)解:

设该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为x。

2CaO2

2CaO+

O2↑

144

32

x

0.32g

 

x=1.44g

该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

 =96%。

答:

该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

96%。

四、实验探究题

1.【答案】

(1)NaOH(或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和硝酸钠

(2)稀盐酸(或稀硫酸,合理即可)

(3)碳酸钠中无氢元素,不可能生成水

(4)产生白色沉淀;固体中有碳酸氢钠加石灰水也会产生沉淀;Na2CO3+CaCl2=2NaCl+CaCO3↓

2.【答案】

(1)2NaOH+CO2═Na2CO3+H2O

(2)BCD

(3)无色酚酞;氯化钙;有白色沉淀生成,且红色不消失

(4)有不溶物析出

3.【答案】

(1)烧杯内壁出现白膜说明有CO2生成,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酒精中含有碳元素;Na2CO3+CaCl2=CaCO3↓+2NaCl;白色沉淀;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2)除去碳酸钠,以免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

(3)2NaOH+CO2=Na2CO3+H2O;密封

4.【答案】错误。

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也能使酚酞变红色;Na2CO3;Na2CO3+2HCl=2NaCl+H2O+CO2↑;Ba(NO3)2;AgNO3;Na2SO4、NaCl;检验并除尽溶液中的Na2SO4,防止其干扰NaCl的检验

5.【答案】

(1)固体表面有气泡生成;CuO+H2

Cu+H2O;节约药品

(2)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硫酸钡、氢氧化镁以及碳酸钡和碳酸钙;6个

(3)3.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