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发酵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65012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肠杆菌发酵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大肠杆菌发酵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大肠杆菌发酵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大肠杆菌发酵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大肠杆菌发酵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大肠杆菌发酵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大肠杆菌发酵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大肠杆菌发酵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大肠杆菌发酵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大肠杆菌发酵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大肠杆菌发酵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大肠杆菌发酵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大肠杆菌发酵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大肠杆菌发酵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大肠杆菌发酵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大肠杆菌发酵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大肠杆菌发酵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大肠杆菌发酵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肠杆菌发酵总结.docx

《大肠杆菌发酵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肠杆菌发酵总结.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肠杆菌发酵总结.docx

大肠杆菌发酵总结

大肠杆菌发酵经验总结

首先,补料速率与比生长速率直接影响着乙酸的生成速率和积累量(主要是补料速率与比生长速率影响发酵液中的残糖量,进而影响),所以适当的控制补料速率和比生长速率,对于控制乙酸的量有很好的效果。

其次,必须要保证充足的溶氧,并严格控制pH值,而且补酸碱的速率尽量缓和,不能太快;温度对于蛋白的表达也有很重要的影响,较低的发酵温度下所生产出的蛋白大多是有活性的,而较高的发酵温度下产生的蛋白大多一包涵体形式存在。

第三,选取合理的诱导时间非常重要,一般的诱导时间选在指数生长后期,而且诱导时的比生长速率最好能控制在0.2之内,选在此时诱导,1.将菌体的快速生长期与蛋白合成期分开,使这两个阶段互不影响,有利于蛋白的高表达;2.已经得到了大量的菌体,而且菌体的生物量基本接近稳定,不论是从动力学角度,还是能耗,物料成本方面,都比较合理。

第四,补料过程中的碳氮比也很重要。

若氮源过高,会使菌体生长过于旺盛,pH偏高,不利于代谢产物的积累,氮源不足,则菌体繁殖量少从而影响产量;碳源过多,则容易刑场较低的pH,抑制菌体生长,碳源不足,则容易引起菌体的衰老和自溶。

另外,碳氮比不当还会引起菌体按比例的吸收营养物质,从而直接影响菌体的生长和产物的合成。

根据自己的经验,一般情况下,对于一个稳定的发酵工艺下,如果总是在固定的发酵时间段出现溶菌现象,而且能排除噬菌体和染菌的可能性后,那就可能是因为碳氮比不合理造成的。

可以适当调整碳氮比。

大家讨论得较多的是关于代谢副产物乙酸对大肠杆菌发酵的影响,针对我们论坛所发的帖,我先总结以下几点,并作出相应解决措施。

一、代谢副产物-乙酸

乙酸是大肠杆菌发酵过程中的代谢副产物,在多大的浓度下产生抑制作用各种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在好气性条件下,5~10g/L的乙酸浓度就能对滞后期、最大比生长速率、菌体浓度以及最后蛋白收率等都产生可观测到的抑制作用。

当乙酸浓度大于10或20g/L时,细胞将会停止生长,当培养液中乙酸浓度大于12g/L后外源蛋白的表达完全被抑制。

预防乙酸产生的措施:

1、通过控制比生长速率来减少乙酸的产生:

比生长速率越高,乙酸产生越多,当比生长速率超过某个值时,乙酸开始产生。

可以通过降低温度,调节酸碱度,控制补料等方法来降低比生长速率。

2、透析培养:

在大肠杆菌的培养过程中可以用透析技术除去发酵液中的有害物质,降低乙酸含量从而实现重组菌的高密度发酵和产物的表达。

3、控制葡萄糖的浓度:

葡萄糖是大肠杆菌发酵过程中重要的碳源之一,用其作碳源是要将其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以减少乙酸的产生。

常用的控制方法主要有:

恒pH法:

大肠杆菌会代谢葡萄等产生乙酸,使pH值下降。

因此可通过pH值的高低作为控制葡萄糖的指标,该法的缺点是pH的变化不完全是由葡萄糖代谢的结果,容易造成补料体系出错。

恒溶氧法:

菌体代谢时会消耗氧,使溶氧下降,当葡萄糖浓度低到一定程度时菌体代谢下降,消耗氧能力下降,溶氧上升。

因此,根据溶氧曲线补加葡萄糖,保持溶氧恒定,可以控制葡萄糖在一定的水平。

二、温度

大肠杆菌发酵最适温度是37C,当温度最适菌体生长时,比增长速率将会增大。

随温度上升细菌代谢加快,其产生代谢副产物也会增加。

这些副产物会对菌体的生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菌体生长过快也会影响质粒的稳定性。

降低培养温度,菌体对营养物质的摄取和生长速率都会下降。

同时也减少了有毒代谢副产物的产生和代谢热的产生。

有时降低温度更有利于目的蛋白的正确折叠及表达。

在重组大肠杆菌的发酵中不同发酵阶段其最适温度也不同,为了能获得大量的目的蛋白,首先要保证菌体的量,因此在前期可优先考虑菌体的生长,到诱导阶段应将目的产物的表达放在首位。

三、培养方式

微生物的培养方式主要有分批、连续和补料分批3种。

大肠杆菌发酵大多采用补料分批培养,这是在现代发酵工艺得到优化的一种方式,能有效的优化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的化学环境。

使微生物处于最佳的生长环境。

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避免某些营养成分初始浓度过高出现底物抑制现象,另一方面能够防止限制性营养成分被耗尽而影响细胞的生长和产物的形成。

补料分批培养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各样的初级、次级生物产品和蛋白等的发酵生产中。

生物技术研究者追求的两个主要目标,一是新型生物产品的开发,另一就是为传统的或新生生物产品,寻求更经济的生产方式。

近十年来,利用遗传工程技术来生产一些重要的生物药物,是生物技术领域中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这一研究领域里,如何创造更经济、更有效的方法,来提高生产过程的经济性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已经成为生物技术领域的科学家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

利用重组DNA技术生产重要的生物药物,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由于生产成本和生产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公司的生存,重组生物药物生产过程的优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它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适宜宿主的选择;

(2)重组蛋白积累位点(如可溶的胞内积累、胞内聚合积累、周质积累或胞外积累)的确定;(3)重组基因最大表达的分子策略;(4)细胞生长和生产环境的优化;(5)发酵条件的优化;

后处理过程的优化。

只有这六个方面都以实现高生产率为目标,整个生产过程的最优化才能实现。

(一)细胞生长环境的优化策略

要提高细胞密度和生产率,首先需要对微生物生长的物理和化学环境进行优化,包括生长培养基的组成,培养物理参数(pH、温度和搅拌)及产物诱导条件。

优化这些参数的目的在于保证细胞生长处于最适的环境条件之下,避免营养物过量或不足、防止产物降解以及减少有毒产物的形成。

1.培养基组成的优化

培养基中通常含有碳(能)源、氮源,以及微营养物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这些营养物的浓度与比例,对实现生产重组微生物的高密度发酵是很重要的。

例如,过量的Fe2+和CaCO3与相对低浓度的磷酸盐可促进黄曲霉生产L-苹果酸;链霉菌在60~80mmol/L-淀粉酶的产量可提高2倍。

a的产率显著提高。

此外还发现,限制精氨酸的浓度虽然会抑制细胞的生长,但比起精氨酸充足时细胞生长优良的情况,其重组bCO32-存在下,其丝氨酸蛋白酶生产能力可提高10倍之多;在重组微生物达到高细胞密度后,限制磷酸盐浓度可使抗生素和异源白介素

培养基中复合氮源的种类对重组大肠杆菌的高密度发酵也非常重要。

一般地,当流加培养基中含有酵母膏时,重组蛋白不稳定;而当流加培养基中含有蛋白胨时,大肠杆菌不能再利用其所产生的乙酸。

将酵母膏和蛋白胨都加入流加培养基中,不但所生产的重组蛋白非常稳定,细胞还能再利用代谢合成的乙酸,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代谢机制。

恒化技术可用于优化精氨酸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X90的生长培养基。

使该菌株以0.4h-1的比生长速率在含精氨酸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待培养达到稳定状态后,在恒化器内分别加入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来考察这些物质对菌体生长和精氨酸合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由于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的末端产物抑制作用,加入某些氨基酸后,细胞生长反而受到抑制。

加入NH4Cl后细胞量则出现了戏剧性的增长。

而添加维生素对菌体生长基本上没有任何影响。

通过计算生物量对每种基质的产率,最终可以确定高密度发酵培养基的组成,在此优化培养基上,大肠杆菌X90细胞密度可达到92g/L,同时形成56mg/L的胞外重组蛋白酶。

2.特殊营养物的添加

-内酰胺酶的培养基中添加60b在某些情况下,向培养基中添加一些营养物质能提高生产率。

这些营养物的作用有可能是作为产物的前体,也有可能是阻止产物的降解,例如,在培养重组大肠杆菌生产氯霉素乙酰转移酶(一种由许多芳香族氨基酸组成的蛋白)时添加苯丙氨酸,可将酶的比活力提高大约2倍;在培养重组枯草芽孢杆菌生产g/L的葡萄糖和100mmol/L的磷酸钾能使重组蛋白的稳定性显著提高。

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宿主细胞产生的多种胞外蛋白酶的活性被抑制,从而防止了重组蛋白的降解。

在生长培养基中添加特殊物质有时还能以一种未知的机制提高生产率。

例如,在摇瓶培养Micromonosporacbersina时添加碘化钠可使dynemicinA的产量提高35倍,但在小型反应器中却无法重复这一结果。

3.限制代谢副产物的积累

培养条件的控制对代谢副产物的形成影响甚大。

在分批或流加培养中,某些营养物的浓度过高均会导致Crabtree效应的产生。

在这种效应下,酿酒酵母会产生乙醇,大肠杆菌则会产生过量乙酸,一旦生成乙酸,细胞生长及重组蛋白的生产均会受到抑制。

大肠杆菌形成乙酸的速度依赖于细胞的生长速度和培养基的组成。

业已确证,如果在培养基中添加复合营养物(如大豆水解物),则会增加乙酸的积累量。

针对如何减轻由于乙酸积累而产生的负面影响,众多研究者进行了大量工作,如利用循环发酵技术来限制乙酸在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培养中的积累。

近来也有研究表明,添加某些氨基酸能减轻乙酸的抑制作用。

如在培养基中添加10-内酰胺酶,并能刺激酶从周质向培养基中释放,但此时仍有乙酸伴随生成。

b-淀粉酶和amg/L的甘氨酸能显著促进大肠杆菌合成重组

(二)培养模式

由于许多营养物在高浓度下对细胞有抑制作用,而为了达到高细胞密度,又必须供给大量的营养物质,因此,浓缩营养物必须以与其消耗速率成比例的速度加入反应器中。

为此产生了多种形式的补料策略,它可以简单到线性补料,也可以复杂到利用数学模型计算得出的策略来控制补料速率。

具体来说,培养模式的选择主要依赖于以下三个因素∶

(1)所培养细胞的具体代谢行为;

(2)利用抑制性底物合成目的产物的潜力;(3)诱导条件以及测量细胞培养各项参数的能力。

1.大肠杆菌流加发酵策略

大肠杆菌是迄今为止遗传背景最清楚的菌株,广泛用于基因工程的研究中。

大肠杆菌高密度培养时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尽量减少乙酸的产生,因为高浓度葡萄糖或高比生长速率带来的高浓度乙酸会严重抑制细胞生长和重组蛋白的生产。

研究发现,即使葡萄糖浓度只有0.25~0.5g/L,大肠杆菌仍会产生乙酸。

因此,高细胞密度发酵所采用的流加策略必须按照一定的算法制定,以保持反应器中底物浓度处于较低的水平。

营养物最好以它们的消耗速率加入反应器中,这样不仅可以防止底物积累到毒性水平,也不会使细胞处于饥饿状态。

近年来已经报道了多种控制大肠杆菌流加培养中流加速率的方法,其中大多数是将流加速率与一种物理参数间接耦合(如溶氧、pH或CO2释放速率)。

有学者将溶氧控制在一个预定值上以保证较低的生长速率,结果乙酸产生很少,最终细胞干重达到110g/L,并发现较低的比生长速率还有利于重组蛋白的高表达。

在另一个控制低比生长速率的高细胞密度培养中,研究者采用先指数流加葡萄糖、铵盐和无机盐,后采用广义线性流加的培养策略,有效地防止了乙酸的积累,重组大肠杆菌的细胞密度达到66g/L,通过温度诱导可在胞内形成19.2g/L的活性重组蛋白。

如果将葡萄糖浓度控制在一个不致于产生毒性的足够低的水平上,也可以使细胞在不存在限制性基质的情况下迅速生长到高细胞密度。

这种控制策略对仪器的要求较高。

Kleman等采用在线葡萄糖分析仪,以微生物对葡萄糖的需求来决定葡萄糖和其它营养物的流加速率,这一算法能够在产物诱导阶段中根据细胞生长的变化自动调整流加速率。

培养携带质粒的大肠杆菌MV1190,其质粒中带有编码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的基因,最终细胞干重达到39g/L,产生1.7g/L可溶的活性蛋白。

2.重组酵母的流加发酵

酵母中广泛用于遗传工程研究的菌株是酿酒酵母。

但采用酿酒酵母作为重组宿主也有以下缺点∶

(1)重组蛋白生产的水平较低;

(2)质粒不稳定;(3)生成乙醇。

其中生成乙醇是研究者最不希望出现的,因为这会抑制重组蛋白的形成。

近来研究表明,其它酵母,如巴斯德毕赤氏酵母也具有作为重组宿主的潜力。

Clare等比较了重组巴斯德毕赤氏酵母和酿酒酵母在高细胞密度状态下表达和分泌鼠表皮生长因子的能力。

培养每基因组含有19个拷贝数的巴斯德毕赤氏酵母,最终可获得447mg/L胞内重组蛋白;而培养酿酒酵母所获得的最高水平仅6~7mg/L。

通过先指数流加,后采用基于CO2释放和RQ值的线性流加控制方式可使重组巴斯德毕赤氏酵母的细胞干重达到80~90g/L,并分泌高水平的重组人血清蛋白。

而培养酿酒酵母,细胞干重和重组蛋白的产量仅分别为25g/L和20mg/L。

即使将酿酒酵母的生长速率维持在0.12~0.18h-1,也将形成10~13g/L的乙醇,因而导致产率降低。

但酿酒酵母产乙醇也并不是不可控制的。

Shimizu等采用一个复杂的流加系统,将酵母的生长速率控制在0.3h-1,可使谷胱甘肽(GSH)的生产最大而乙醇的生成最小。

3.流加培养的控制

一个好的流加控制系统必须避免两种倾向∶一是流加过量,补料组分在反应器中积累从而对细胞生长和产物形成产生抑制;二是流加不足,这可能会导致细胞必需营养物的缺乏。

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流加培养的控制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

近年来,应用计算机技术来监测和控制发酵过程的研究屡见报道。

由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人们能够采用多种生长参数和数学模型来控制流加培养中营养物的添加,从而使复杂的控制系统得以实现。

在各种人工智能技术中,模糊推理(fuzzyreasoning)是应用最广的一种。

模糊逻辑控制(fuzzylogiccontrol)部分依赖于数学生长模型,也采用“语言定义的规则系统”(linguisticallydefinedrulessystem)来帮助系统响应发酵过程的非线性和动态行为。

Alfafara等在流加培养酿酒酵母生产谷胱甘肽的研究中,采用一个模糊逻辑控制系统来控制葡萄糖的流加速度,对系统进行优化后谷胱甘肽的比产生速率达到6.2h-1。

目前,在流加培养中应用模糊逻辑控制技术的最大问题在于如何减少底物和产物浓度振荡所需的调整次数。

自适应模糊逻辑控制算法的发展可望对此有所帮助。

(三)诱导策略

对于许多带有诱导型启动子的重组微生物,只有将生长期和产物形成期分开才能获得最大生产率。

在流加培养中,这两段时期的分离可以通过延迟诱导直至细胞生长已达到高密度来实现。

此外,如果质粒稳定并且产物对培养物无毒,那么可以用重复补料分批培养系统来提高生产率。

有学者采用重复补料分批培养技术培养酿酒酵母,每24h更换50%的培养基,持续30d,其产物(hirudin)的产量可比连续培养系统提高3倍。

-内酰胺酶的重组大肠杆菌,将第一罐的发酵液导入第二罐中,构成一个两级培养系统。

第二罐中添加营养物以及IPTG作为诱导物。

结果获得300b如果诱导物和产物对细胞都有毒性,那么应当人为地将诱导期和生长期分开。

对于这种情况,两级连续培养是最适宜的培养方式。

控制第一罐的条件,使细胞生长处于最适状态之下,而诱导与产物形成则发生在第二罐中。

例如,在恒化器中培养一株能产-内酰胺酶(相当于总蛋白的25%),其中90%分泌至胞外。

这一系统至少可以稳定运行50bmg活性d。

另一相似的系统被用于培养大肠杆菌生产重组蛋白A-EcoRI蛋白融合体。

培养在恒浊器中进行,对第二罐进行热诱导,结果获得了比分批发酵高6倍的比生产率。

研究者还尝试将生产重组蛋白的两级连续培养系统与亲和色谱柱相组合,试图实现重组蛋白生产和纯化的连续化。

但由于技术上的一些原因,这种组合还未得到成功。

比生长速率对细胞生长和产物形成均有重要作用。

经常会遇到的情况是,最适于细胞生长的比生长速率却并不适于产物的形成或其它特性的实现。

我们在培养面包酵母时发现,比生长速率为0.2h-1时细胞产率最高,而比生长速率为0.178h-1时酵母发酵活力最佳。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提出了一个两阶段控制比生长速率的流加培养策略,结果在一个反应器中实现了高发酵活力与高细胞产率的统一。

(四)细胞循环发酵从反应器角度来考虑获得高细胞密度,通常采用的是细胞循环生物反应器。

这种反应器利用一种切向流或中空纤维过滤器从醪液中分离细胞,细胞返回容器,无细胞醪液则以给定速率连续转移,同时代之以新鲜培养基。

利用细胞循环技术,可使细胞保留在反应器中并达到高细胞密度,而毒性废产物和胞外产物则不断转移,这可以延迟或防止由细胞生长或产物形成引起的反馈抑制。

细胞循环生物反应器能够适用于多种机体和生产系统,但它的应用也存在许多限制,主要包括∶

(1)作用于进入过滤单元的细胞的剪应力太大;

(2)系统的放大存在许多实际困难。

操作细胞循环生物反应器时必须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稀释率(流速/体积);二是循环速率(指通过过滤系统的培养基速率)。

稀释率的大小影响细胞的生长速率,不同的实验目的对稀释率的要求也不同;高的循环速率可使组分混合均匀,特别适用于细胞容易凝聚或成团的情况。

但循环速率过高会使作用在细胞上的剪切力过高,也会导致过滤单元膜的迅速损坏。

因此,很难同时确定合适的稀释率与循环速率,这也是限制细胞循环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细胞循环技术可望获得高的体积生产率,这对产物的提取非常有利。

近年来循环发酵技术已广泛用于生产细胞代谢物,如燃料酒精和有机酸(如丁酸)及2,3-丁二醇。

Lee和Chang采用细胞循环发酵技术,重组大肠杆菌细胞干重达到145g/L,其重组青霉素酰化酶生产率比分批培养提高了近10倍。

对于活细胞即为所希望的产物的培养,细胞循环发酵也能发挥作用。

如在食品工业中,为生产牛奶,奶酪和酸乳酪需培养不同的乳杆菌,采用细胞循环生物反应器可以很容易地提高这些生物体的的密度。

在多种控制手段的帮助下,目前人们已经能很容易地获得超过100g/L的细胞密度。

但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最适生物量形成所对应的生长条件通常会导致较低的比生产率。

例如,用细胞循环反应器生产2,3-丁二醇,生物量提高了大约6倍,但体积生产率只提高了2~3倍。

同样,流加培养可以使链霉菌的细胞干重达到43g/L,但蛋白酶活为零,而当细胞干重为18g/L时蛋白酶活却高达3500U/mL。

我们在研究中也经常遇到类似问题。

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应当研究如何促进重组蛋白的高效表达和提高重组菌株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要研究与高细胞密度相关联的高水平产物的形成条件。

引言:

高密度培养技术(High—cell—densitycultivation,HCDC),也就是高密度发酵技术,提高菌体的发酵密度,最终提高产物的比生产率(单位体积单位时间内产物的产量)不仅可以减少培养体积、强化下游分离提取,还可以缩短生产周期、减少设备投资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能极大地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这一目的的实现,除了重组菌本身的表达性质外,还必须赋予重组菌生长和产物表达的最适环境条件,包括适宜的培养基组成、合适的培养温度、pH、稳定的比生长速率、适宜的溶解氧以及营养物的合理流加等。

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成功的关键技术是补料策略,也就是根据重组菌的生长特点及产物的表达方式采取合理的营养物流加方式。

碳源和氮源是两种常用的限制性基质,葡萄糖因细菌利用快且价廉易得,已广泛用作重组菌高密度发酵的限制性基质。

大肠杆菌在过量葡萄糖或缺氧的条件下会发生“葡萄糖效应”,积累大量有机酸而影响重组菌的生长和外源蛋白的有效表达。

因此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中,合理流加碳源使葡萄糖效应降低,是成功的关键。

首先对重组Escherichiacoli的高密度培养一文进行重点推荐

该文从高密度培养过程中培养基成份及作用、高密度培养的过程控制参数、底物补料方式的种类及特点对重组Escherichiacoli高密度培养进行了概述;并阐述了乙酸的生成机制和控制乙酸生成的策略;最后对重组Escherichiacoli高密度培养及外源蛋白高表达进行了研究。

知识点全,阐述细致全面,不愧为大肠杆菌培养者和学习者的不错选择,版主在此进行重点推荐

其次有很多会员对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具体讨论话题及内容总结如下:

问:

请问大肠杆菌发酵中C:

N怎么来控制啊?

答:

如果是在分批补料发酵中C含量控制在0.35-0.5%,N含量控制在0.07-0.15%,经验之谈

问:

请教大肠杆菌摇瓶发酵用的化学合成培养基都有哪些?

答:

LB,SOB,SOC等,具体可以查阅分子克隆!

讨论1:

大肠杆菌是否能利用乙酸作为碳源的问题讨论

问题:

发酵过程中大肠杆菌在葡萄糖等碳源消耗完的情况下,能否利用其代谢产生的代谢副产物乙酸作为碳源?

回答1:

不能啊,乙酸又不能进入TCA循环

回答2:

大肠杆菌就怕产生乙酸影响代谢。

回答3:

能利用其代谢产生的代谢副产物乙酸作为碳源,没有问题的。

不知道楼上两位怎么会说不能利用。

但是过高的乙酸对菌体生长不利

回答4:

乙酸是大肠杆菌发酵过程中的代谢副产物,在多大的浓度下产生抑制作用各种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在好气性条件下,5~10g/L的乙酸浓度就能对滞后期、最大比生长速率、菌体浓度以及最后蛋白收率等都产生可观测到的抑制作用。

当乙酸浓度大于10或20g/L时,细胞将会停止生长,当培养液中乙酸浓度大于12g/L后外源蛋白的表达完全被抑制。

看到过以乙酸作碳源进行大肠杆菌发酵的,但不是高密度发酵,且直接以乙酸作碳源(不加入任何其它碳源),而不是以代谢产生的乙酸为碳源。

乙酸是不能直接进入TCA循环的,必须是被氧化后才能被利用。

3楼的说能够利用其代谢副产物乙酸作为碳源,我也愿听其详,望不吝赐教!

除TCA循环外,还牵涉到乙醛酸途径和磷酸戊糖途径。

但一般的大肠杆菌都是进行TCA循环,除了一些特殊菌种如lpdA基因敲除突变E.coli当TCA循环被抑制就会进行乙醛酸途径和磷酸戊糖途径。

回答5:

我做的是大肠杆菌的基因工程菌,就是不能利用乙酸,要防止乙酸的产生,对于整个代谢有很大影响。

回答6:

这个问题呢大肠杆菌绝对是可以利用乙酸的。

因为我做的就是关于大肠杆菌产乙酸的课题。

当以葡萄糖为碳源时,大肠杆菌回产生乙酸。

而当葡萄糖被消耗光以后,大肠杆菌就可以利用乙酸来提供能量。

这一点是肯定的

我在实验过程中还同时补加乙酸和葡萄糖,实验数据表面是可以利用乙酸的。

但是由于乙酸的可以影响大肠杆菌的生长和外源基因的表达,所以在以葡萄糖为碳源时,都采用限制流加方式来补料。

但实际上大肠杆菌是可以利用乙酸的。

回答7:

具体的利用途径是乙酸首选被转化成乙酰辅酶A,然后可以进入TCA循环,同时也可以利用糖异生途径来和成其他氨基酸的前体。

具体的途径可以查一下NCBI上面的文献。

回答8:

可以吧,没有碳源的情况下,适量的乙酸应该还可以有利于生长的,所以发酵中,诱导前可以空耗一段时间。

讨论2:

做大肠杆菌的高密度发酵时,以甘油作为碳源进行补料流加存在什么问题?

问题:

通常以甘油作为碳源进行大肠杆菌的高密度发酵产生乙酸量少,比较容易获得高密度。

除了生长速率较慢、菌体收率低,及甘油成本较之葡萄糖高之外,还有什么缺点吗?

希望做过这方面研究或有这方面知识的朋友进来一起讨论。

回答1:

做基因工程菌发酵,我们采用的是葡萄糖做为唯一的碳源,进行流加补料,如果采用甘油相对比较好,可以减少高密度发酵时,产生的乙酸。

甘油脱水酶不仅对氧敏感而容易失活,而且在有甘油存在时,它也会发生自杀失活,过高的甘油浓度会增加3.磷酸甘油(G3P)的积聚从而明显抑制菌体的生长,由于甘油浓度过低也不利于基因的转移形成。

在采用甘油作为碳源,同时补加适量的葡萄糖作为菌体生长的优先碳源,以提高甘油的转化率。

我们现在采用葡萄糖作为碳源,下步计划做加入适量甘油来减少乙酸产生的实验。

回答2:

高密度发酵当中,补料还得注意搅拌转速的问题。

不同浓度底物流加对搅拌转速是不一样,我遇过这样的问题。

讨论3:

影响重组大肠杆菌发酵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问题:

大家讨论得较多的是关于代谢副产物乙酸对大肠杆菌发酵的影响,针对我们论坛所发的帖,我先总结以下几点,并作出相应解决措施。

回答1:

一、代谢副产物-乙酸

乙酸是大肠杆菌发酵过程中的代谢副产物,在多大的浓度下产生抑制作用各种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在好气性条件下,5~10g/L的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