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专题课时训练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人教必修一.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66532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专题课时训练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人教必修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专题课时训练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人教必修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专题课时训练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人教必修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专题课时训练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人教必修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专题课时训练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人教必修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专题课时训练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人教必修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专题课时训练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人教必修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专题课时训练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人教必修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专题课时训练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人教必修一.docx

《高考历史专题课时训练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人教必修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专题课时训练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人教必修一.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专题课时训练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人教必修一.docx

高考历史专题课时训练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人教必修一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我国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为根本政治制度是在<)

A.1949年B.1953年C.1954年D.1956年b5E2RGbCAP

思路解读:

实质考查1954年宪法的内容。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通过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的。

p1EanqFDPw

答案:

C

2.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是在<)

A.一届人大B.二届人大C.三届人大D.四届人大

思路解读:

在三届人大上,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DXDiTa9E3d

答案:

C

3.阅读下列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

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RTCrpUDGiT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

请完成:

<1)上述材料出自哪一文献?

这一文献是哪一会议通过的?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文献曾经在新中国初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思路解读:

第<1)问可结

合新中国的国家性质进行判断,从而说明文献的名称和通过的会议;第<2)问可依据材料中对国家性质的规定,说明《共同纲领》所具有的历史作用。

5PCzVD7HxA

参考答案:

<1)文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2)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发挥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突出特点是<)

A.目的的重要性B.内容的明确性

C.代表的广泛性

D.结果的成功性

思路解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参加者包括各党

派、人民团体以及海内外代表等,从而成为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组织。

jLBHrnAILg

答案:

C

2.1949年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A.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B.决定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

方针

C.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D.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思路解读:

A、C、D三项均是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B项属于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内容之一。

xHAQX74J0X

答案:

B

3.新中国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中,最重要的是<)

A.多党合作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思路解读:

A、C两项属于民主党派参政议政,B项属于行政方面的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了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等,从而成为最根本的政治制度。

LDAYtRyKfE

答案:

D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

Zzz6ZB2Ltk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这个口号,也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的产物……到去年,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立,这个口号就明确地提出来了。

dvzfvkwMI1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请完成:

<1)材料一说明新中国初期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怎样的职能?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具体历史条件”指什么?

<3)结合所

学知识指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有什么意义?

思路解读:

第<1)问需要从统一战线和人大职权两个方面进行说明;第<2)问可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社会主义改造及影响等角度思考;第<3)问应从扩大民主、建设社会主义和政党制度的发展等方面分析。

rqyn14ZNXI

参考答案:

<1)既是统一战线组织,又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2)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3)有利于更好地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EmxvxOtOco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共同纲领》之所以作为新中国的施政方针,主要是因为

它<)

A.是新政协会议通过的B.在当时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C.主要内容都是正确的D.规定新中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

思路解读: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且《共同纲领》规定了国家和政权的

性质等,D项是B项的原因之一,但不可等同。

SixE2yXPq5

答案:

B

2.20世纪中叶,毛泽东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结论相符的是<)

A.抗战胜利洗雪百年国耻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D.社会

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思路解读:

A项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C项是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D项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6ewMyirQFL

答案:

B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开始<)

A.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过渡B.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C.结束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正式地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思路解读:

A项发生在五四运动前后,C项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结果,D项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主要内容之一。

kavU42VRUs

答案:

B

4.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②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③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④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y6v3ALoS89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M2ub6vSTnP

思路解读: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954年制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则是在1956年,不可能总结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

0YujCfmUCw

答案:

A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表明<)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③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eUts8ZQVRd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sQsAEJkW5T

思路解读:

人民代表大会分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故②的表述错误。

GMsIasNXkA

答案:

C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居于领导地位②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初步建立③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确立④新中国建立的条件完全成熟TIrRGchYzg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7EqZcWLZNX

思路解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召开的,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故正确答案为D项。

lzq7IGf02E

答案:

D

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是我国根

本的政治制度B.以人大为基本的组织形式

C.有利于民主党派参政议政D.属于具有中国国情的多党制

思路解读:

A项所指应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但不同于西方的多党制,故正确答案为C项。

zvpgeqJ1hk

答案:

C

8.下列组织或机构具有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职能的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思路解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而存在的,民主党派通过它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

NrpoJac3v1

答案:

D

9.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主要是因为<)

A.具有长期合作的光荣历史B.民主党派可以监督中国共产党

C.民主党派接受中共的领导D.民主党派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

思路解读:

A项是历史原因且不是主要的;B项是中共能够与民主党派合作的共同目标,也是主要原因;C、D两项也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的主要方面。

1nowfTG4KI

答案:

B

10.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目的是<)

A.真正实现我国各民族平等B.保障少数民族的发展权利

C.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D.为改革开放创造条件

思路解读:

注意教材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意义的叙述:

“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由此可推导出正确答案为A项。

fjnFLDa5Zo

答案:

A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确立,并将继续加强。

国家将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tfnNhnE6e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

1990年民族区域自治情况

自治区

5个

自治州

30个

自治县<旗)

124个

材料三:

56个星座56朵花,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HbmVN777sL

——歌曲《爱我中华》

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说明了什么主要问题?

<3)材料三说明了我国当前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怎样的状况?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思路解读:

第<1)问可结合材料一中的“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等进行说明;第<2)问应从民族自治的实现这一角度展开思考;第<3)问结合现状和发展趋势说明;第<4)问可结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

位、作用等方面分析。

V7l4jRB8Hs

参考答案:

<1)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以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真正的实施。

<3)实现了56个民族的民族团结、平等和共同繁荣,向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各民族平等联合、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最恰当的制度,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对实现民族平等、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调动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3lcPA59W9

申明:

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