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基础知识选择题专项练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67599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基础知识选择题专项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沪科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基础知识选择题专项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沪科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基础知识选择题专项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沪科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基础知识选择题专项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沪科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基础知识选择题专项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沪科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基础知识选择题专项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沪科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基础知识选择题专项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沪科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基础知识选择题专项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沪科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基础知识选择题专项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科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基础知识选择题专项练习.docx

《沪科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基础知识选择题专项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基础知识选择题专项练习.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沪科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基础知识选择题专项练习.docx

沪科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基础知识选择题专项练习

沪科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基础知识选择题专项练习

一、单选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绿色化学”是指与绿色植物有关的化学

B.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C.人类利用化学合成了许多物质

D.高新科学技术需要各种有特殊性能的材料,这要靠化学家来研究开发

2016年3月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任命游戏“愤怒的小鸟”为绿色荣誉大使,以鼓励年轻人应对气候变化及环境污染采取积极的行动。

以下哪些行为是不提倡的(  )

A.出行多选择自行车和公交车B.大量使用塑料袋方便购物

C.植树造林,增加城市绿地面积D.对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下列过程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B.火力发电C.滴水成冰D.木已成舟

我们接触到的下列各组物质,都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醋、精盐B.白酒、纯碱

C.洁净的空气、稀有气体D.红磷、氧化铜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有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B.燃烧和加热是不一样的

C.我国古代化学工艺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如制火药、烧瓷器

D.观察物质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就一定能判断有无化学变化的发生

实验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基本方法。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B.纸张燃烧  C.铜丝折弯  D.酒精挥发

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化学实验的顺利进行。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将固体药品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B.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C.为了节约药品,实验室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D.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仰视或俯视读数

2016年5月,“感知环境,智慧环保”无锡环境监控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进入整体试运行阶段,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质量提升的是(  )

A.对污染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B.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C.加大汽车尾气检测力度,减少空气污染

D.减少使用农家肥,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1-4-3所示,该同学称取烧杯的实际质量为(  )

图1-4-3

A.23g  B.27.4g  C.32.3g  D.32.6g

下图所示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如图所示,将除去铁锈的细铁丝网放在锥形瓶中,加入3~4mL的食盐水润湿铁丝,塞紧带导管的单孔橡胶塞,导管的一端伸入红墨水中,2~3min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铁丝网全部溶解

B.锥形瓶中溶液变蓝色

C.导管末端有气泡冒出

D.导管中液面上升,形成一小段红色水柱

下列有关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  )

如图所示,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下列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B.酒精挥发  C.铁钉锈蚀  D.石蜡熔化

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二氧化硫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在低温加压条件下,液氧能变成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

下列实验仪器可直接在火焰上加热的是()

 

ABCD

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实验室加热约150mL液体,下表中可以使用的仪器有(  )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⑤⑥

下列物质中,按纯净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天然水、可乐  B.氢气、液态氮气  C.矿泉水、清新的空气  D.二氧化碳、牛奶

下列仪器,既能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加热的是(  )

A.烧杯  B.集气瓶  C.锥形瓶  D.试管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淀粉转化成葡萄糖B.火柴梗被折断

C.干冰升华D.灯泡通电发光

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答案] A

[解析] “绿色化学”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对环境的污染,与植物的颜色无关,A说法不正确;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B说法正确;人类利用化学合成了许多物质,C说法正确;D说法正确。

[答案] B

[解析] 选择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符合低碳理念;大量使用塑料袋,增大了能量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排放、白色污染等;大量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符合低碳理念;分类回收利用垃圾,可以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B解析:

利用海水晒盐时,海水中的氯

化钠随着水分的不断蒸发,最

后以结晶形式析出,整个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选项错;火力发电主要是通过燃料的燃烧,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燃料燃烧后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选项正确;滴水成冰只是在较低温度下,水由液态转化为固态的冰,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相互转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选项错;木材做成船

的过程,只是木材的外形发生了改变,物质本身没有变化,属于物理变化,D选项错。

D解析: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只有D选项符合题意。

D解析:

物理变化也会有发光、发热的现象,如开着的电灯;只观察物质变化时伴随的现象,不能判定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答案] A

[解析] 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A不正确;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B正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正上方,C正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不漏气,D正确。

[答案] B

[解析] 干冰升华是二氧化碳由固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属于物理变化;纸张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铜丝折弯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酒精挥发是酒精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B解析:

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前,应在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干净的、大小相同的称量纸,当称量易潮解或有腐蚀性的药品时,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

回原瓶,应放入指定容器内;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或仰视读数都会产生误差。

[答案] D

[解析] 对污染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能防止水体污染,提升环境质量;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利于环境质量的提升;加大汽车尾气检测力度,能减少空气污染,提升环境质量;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不利于环境质量的提升。

[答案] B

[解析] 该同学称量时烧杯和砝码的位置颠倒,砝码的质量=烧杯的质量+游码显示的质量,所以烧杯的质量为30.0g-2.6g=27.4g。

[答案] B

[解析] 冰雪融化、橙子榨汁及品红扩散的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燃料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 D

[解析] 用食盐水润湿的铁丝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产生铁锈,使锥形瓶内的气体压强减小,红墨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在导管中上升。

[答案] B

[解析] 若用一盏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可能会导致燃着的酒精灯内的酒精流出着火,发生危险,A项错误;熄灭酒精灯时应使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B项正确;酒精灯不用时要盖上灯帽,否则酒精挥发既造成浪费,又会将水分残留在灯芯上,使下次不易点燃,C项错误;在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D项错误。

[答案] C

[解析] 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A错误;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与桌面约成45°角,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B错误;往试管内倾倒液体时,试管要略微倾斜,瓶口紧挨着试管口倾倒,避免液体溅出,标签向着手心,瓶塞倒放在桌面上,C正确;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正上方滴加液体,不能接触试管内壁,D错误。

[答案] D

[解析] 生铁制成铁锅是利用其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金刚石作装饰品,是利用其光泽,属于物理性质;铜丝作导线,是利用其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氢气作高能燃料,是利用其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答案] B

[解析] 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标签要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A错误;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B正确;搅拌液体时不能用手,要用玻璃棒,C错误;使用胶头滴管取用少量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平放或倒置,D错误。

[答案] C

[解析] 干冰升华、酒精挥发、石蜡熔化的过程中均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铁钉锈蚀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 C

[解析] A项,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应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否则易造成液体沸腾喷出;B项,滴瓶上的滴管不用清洗,否则会污染试剂;C项,酒精易燃,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易引起火灾;D项,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俯视读数会造成读数偏大。

[答案] B

[解析] 物质的状态、气味、颜色及密度都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了新物质,所以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属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B解析:

能直接加热的实验仪器有

试管、蒸发皿等,烧杯、烧瓶等需垫石棉网加热,量筒、集气瓶等不能加热。

[答案] C

[解析] A项,野草燃烧属于化学变化;B项,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C项,铁杵磨成针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项,物质燃烧引起的爆炸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 A

[解析] 烧杯用于较多液体的加热,试管用于较少液体的加热。

使用烧杯给液体加热时,必须垫上石棉网,并用铁架台支撑固定,然后用酒精灯对其加热。

[答案] D

[解析] 天然水、矿泉水、可乐、牛奶及清新的空气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氢气、液态氮气及二氧化碳都只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答案] D

[解析] 烧杯可作反应容器,但不能直接加热;集气瓶不能加热;锥形瓶不能直接加热,能作反应容器;试管可以直接加热,又可以作少量药品的反应容器。

[答案] A

[解析] 淀粉转化成葡萄糖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火柴梗被折断、干冰升华及灯泡通电发光的过程中均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