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脱硫转化工段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72313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5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脱硫转化工段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精脱硫转化工段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精脱硫转化工段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精脱硫转化工段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精脱硫转化工段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精脱硫转化工段操作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3页
精脱硫转化工段操作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3页
精脱硫转化工段操作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3页
精脱硫转化工段操作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3页
精脱硫转化工段操作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3页
精脱硫转化工段操作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3页
精脱硫转化工段操作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3页
精脱硫转化工段操作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3页
精脱硫转化工段操作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3页
精脱硫转化工段操作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3页
精脱硫转化工段操作规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3页
精脱硫转化工段操作规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3页
精脱硫转化工段操作规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3页
精脱硫转化工段操作规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3页
精脱硫转化工段操作规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3页
亲,该文档总共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脱硫转化工段操作规程.docx

《精脱硫转化工段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脱硫转化工段操作规程.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脱硫转化工段操作规程.docx

精脱硫转化工段操作规程

精脱硫、转化工段操作规程

第一部分干法脱硫岗位操作规程

一、岗位任务及职责范围

1.岗位任务:

从焦炉气压缩机来的经湿法脱硫后的焦炉煤气(H2S含量小于20mg/Nm3,有机硫含量小于400mg/Nm3),通过两次有机硫加氢转化和两次脱除无机硫的干法流程,使焦炉气中的总硫含量(主要包括无机硫和有机硫)脱至0.1ppm以下,达到转化和甲醇合成的要求。

原料气H2S的存在,如果不脱除,会造成:

设备、管道、阀门的腐蚀;

转化催化剂、甲醇合成催化剂中毒,降低或失去活性。

2.岗位职责范围

负责过滤器、预脱硫槽、1#铁钼转化器、1#、2#、3#氧化铁脱硫槽,2#铁钼转化器,1#、2#氧化锌脱硫槽,升温炉等设备及附属管道阀门,仪表的开停车、生产操作、维护保养;负责系统的缺陷检查、登记、消除及联系处理,防止系统泄漏污染环境。

做好设备检修前的工艺处理工作,检修后的运行和验收工作,负责本岗位消防器材,防毒面具等的使用与维护,负责本系统安全运行。

二、岗位生产工艺流程

1.流程叙述

来自焦炉气压缩的压力2.5MPa、温度40℃焦炉气经过过滤器(F61201)和预脱硫槽(D61201)滤出油雾和脱除无机硫后送到转化焦炉气初预热器,利用转化气余热提温到约320℃。

提温后的气体经铁钼转化器(D61202),气体中的有机硫在此转化为无机硫,另外,气体中的氧在此与氢反应生成水,不饱和烃加氢成为饱和烃。

加氢转化后的气体含总硫约402mg/Nm3,进入中温氧化铁脱硫槽(D61203ABC),脱去绝大部分的无机硫,之后再经铁钼转化器(D61205)将残余的有机硫进行转化,最后经过中温氧化锌脱硫槽(D61204AB)把关,使气体中的总硫达到0.1ppm以下。

出氧化锌脱硫槽的气体压力约为2.3MPa,温度约为350℃送往转化岗位。

2.生产原理

(1)铁钼触媒对有机硫及烯烃的加氢转化反应:

RSH(硫醇)+H2==RH+H2S+Q

RSR′+(硫醚)2H2==RH+RH+H2S+Q

C4H4S+(噻吩)4H2==C4H10+H2S+Q

CS2+(二硫化碳)4H2==CH4+2H2S+Q

C2H4+(硫氧化碳)H2==CO+H2S+Q

C2H4+H2==C2H6+Q

生产中铁钼触媒在进行上述反应的同时还存在以下副反应:

CO+3H2==CH4+H2O+Q(甲烷化反应)

H2+O2==2H2O+Q(燃烧反应)

C2H4==C+CH4(析碳反应)

2CO==C+CO2(析碳反应)

生产中铁钼的转化反应及副反应均为放热反应,在操作中应控制好触媒层升温。

设计中铁钼触媒主要的副反应是甲烷化反应,按CO的15%考虑,因此操作中要注意原料气中气体成人变化。

(2)氧化铁、氧化锌对硫化氢吸收反应:

Fe3O4+H2+H2S==3FeS+H2O

FeS+H2S==FeS2+H2

ZnO+H2S==ZnS+H2O

3、流程图(附后)。

三、正常操作

(一)原始开车(检修后的开车)

1、系统吹除:

吹除前应将各槽设备进出口阀门或法兰拆开,联系调度送空气分别对过滤器、预脱硫槽、铁钼槽和氧化铁、氧化锌槽进行吹除,吹除时应逐段进行,(另系统有未钝化的槽应提前加盲板进行隔离),当吹至系统无杂物,无粉尘时,再把拆开的阀门或法兰安好,继续往后序管道吹除,防止将杂物带入后序设备或阀门内造成堵塞。

2、试压查漏

在吹除结束后将氧化锌槽出口放空阀关闭,用空气对系统进行0.5MPa、1.0MPa、1.5MPa、2.5MPa的试压查漏,在每进行一次试压时,都要用肥皂水对设备的装卸料口及管道的阀门、法兰等进行仔细的查漏,若发现泄漏之处应标上记号,卸压后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再重新提压查漏,直至2.5MPa查漏合格为止。

3、系统置换:

联系调度送氮气入铁钼槽和氧化铁、氧化锌槽进行置换,置换时要分段憋压排放,当分析O2≤0.5%为合格。

在置换时要注意各设备管线的死角、副线、冷激线、升温线等一定要置换彻底。

燃烧气管线的置换通氮气分别在预热炉及升温炉火嘴前放空。

(二)触媒升温还原

1、铁钼触媒的升温硫化及放硫:

A、原始开车中的升温硫化及放硫:

(1)流程:

低硫气(或高硫气)→升温炉→铁钼槽→放空

(3)铁钼升温硫化及放硫曲线(以热点为准)

温度℃

速率℃/h

时间h

压力MPa

介质

说明

常温-120

20

5

0.5

低硫气

脱水

120

8

0.5

低硫气

脱水

120-200

13

6

0.5-1.0

150℃改为高硫气

硫化放自由水

200

5

1.0

高硫气

硫化放结晶水

200-320

20

6

1.0

高硫气

硫化激烈

320

5

1.0

高硫气

充分硫化

320-400

20

4

0.1-0.2

低硫气

放硫

400

5

0.1-0.2

低硫气

充分放硫

累计

44

(3)操作

a、当系统氮气置换合格后,可联系调度接收低硫气建立升温流程。

点燃升温炉,根据升温曲线调节燃烧气量,一般控制升温炉出口温度不大于床层温度50℃,床层最高温度≤450℃。

b、当铁钼床层温度达到150℃时,开始有硫化反应,为了加速硫化压力应逐渐提至1.0MPa,并逐渐将低硫焦炉气切换为高硫焦炉气。

c、当铁钼床层温度达320℃时,开始有放硫反应。

为了加速放硫,在320℃恒温结束时,将系统压力逐渐降至0.1-0.2MPa,并联系调度将高硫气切换为低硫气。

d、在硫化及放硫期间,每小时分析一次铁钼进出口H2S和H2含量,当铁钼进出口H2S和H2含量相等时,硫化结束。

放硫期间,当分析铁钼出口H2S﹤300mg/Nm3时,即认为放硫结束。

e、铁钼硫化放硫结束后,将系统压力逐渐提至0.8MPa,将铁钼入口阀及放空阀关死,使铁钼保温保压,升温气改升温炉出口放空。

B、正常开车过程中的升温硫化及放硫

(1)流程

焦炉气→初预热器→入口阀→铁钼槽→氧化铁槽

→待升温槽↑

(2)待硫化槽升温速率

温度℃

速率℃/h

时间h

说明

常温-120

20

5

脱水

120

13

升温硫化

120-200

20

4

硫化

200

5

硫化

200-300

15

7

硫化

300

5

硫化

300-370

10

2.0

硫化

(3)操作

a、更换好的触媒经吹除、试漏、氮气置换合格后,可利用该槽冷激管向该槽充压,待系统压力平衡后,可把该待升温槽与在用铁钼入口阀并联,利用入口阀开度及冷激控制待升温槽的进气量,以控制床层温升。

b、当床层温度升到300℃以上时要精心操作,此阶段触媒吸硫最激烈,还会有副反应发生,当床层温度升至370℃后床层要恒湿,可串在在用槽之后。

c、硫化中要增加待升温槽入口和出口H2S的分析,在床层温度达到370℃以上且分析进出口H2S和H2含量相等时,可以认为硫化结束。

2、氧化铁触媒的升温还原

A、原始开车中的升温还原

(1)流程

――――――――――――焦炉气

氮气→升温炉→氧化铁槽→放空管

(2)升温还原曲线(以热点为准)

温度℃

速率℃/h

时间h

压力MPa

介质

说明

常温-120

20

5

0.8

N2

出水

120

8

0.8

N2

出水

120-200

10

8

1.0

N2

出水

200

10

1.0

N2+焦炉气

开始还原

200-400

15

13

1.0

N2+焦炉气

还原

400

15

1.0

N2+焦炉气

彻底还原

累计

60

(3)操作

a、联系调度送氮气,按升温流程对系统充压排放,当分析O2≤0.5%、CO+H2﹤0.5%时,充压0.5MPa然后联系调度开启压缩机建立氮气循环。

b、点燃升温炉,根据升温曲线调节燃烧气量,当氧化铁达200℃且恒温结束后,联系调度开启压缩机送合格的焦炉气至初预热器前,控制焦炉气压力大于氮气压力0.1-0.2MPa,由升温炉前阀门调节配H2浓度。

起始配H2浓度从1%开始,根据床层温升情况逐渐加大配H2量。

严格遵循“提氢不提温,提温不提氢”的原则,严防触媒超温。

c、当床层温度达400℃、H2浓度达20-40%、进出口CO+H2相等时,可以认为还原结束。

温度稳定后,可逐渐把氮气退出。

焦炉气在氧化铁槽出口放空。

d、在氧化铁槽还原期间要求每半小时分析一次进出口CO+H2含量,还原时要求床层温度﹤450℃。

如果床层温度剧烈上涨,应立即切断配H2阀,待床层温度正常后再逐渐配H2还原。

e、升温期间要及时排放触媒冷凝水。

B、正常开车中的升温还原

(1)流程

―――――――蒸汽冷激

前氧化铁槽→待还原槽→铁钼槽→氧化锌槽

导淋

(2)升温还原曲线(以热点为准)

温度℃

速率℃/h

时间h

压力MPa

介质

说明

常温-80

10-20

6

常压

N2

升温

80-200

10

12

常压

N2

升温出水

200

5

生产压力

N2

出水

200-300

5-10

30

生产压力

N2+焦炉气

升温还原

350-400

360

生产压力

N2+焦炉气

还原

400

24

生产压力

蒸汽+焦炉气

彻底还原

(3)操作

a、先用氮气通过升温炉升温,在氧化铁槽后放空。

b、升至200℃后,打开前一氧化铁槽与新槽串联阀,关小前槽出口阀,向新槽内通焦炉气进行还原。

根据温度上涨情况逐步加大配入的焦炉气最,(280℃左右特别注意,该温度还原剧烈)。

c、当前槽出口阀全部关闭,气体全部经过新槽而温度又不上涨,可逐渐关闭蒸汽冷激,最后全部关闭,再观察新槽床层温度变化1-2天,方可转入正常生产。

d、升温过程中,温度可用蒸汽调节。

注意:

1、使用蒸汽调节必须与转化岗位联系,保证入转化炉蒸汽量稳定。

2、蒸汽升温时氧化铁槽放空不允许开,出口导淋稍开即可。

(三)正常开车

1、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1)系统已用氮气置换,试压合格,分析设备管道内O2≤0.5%。

(2)铁钼和氧化铁、氧化锌槽均处于还原状态。

(3)检查本系统各阀门开关情况及盲板抽插是否符合开车要求。

(4)检查各设备、仪表、现场压力表、调节阀等是否处于良好状态。

(5)一切工作做好后,汇报值班长,准备开车。

2、开车步骤

A、原始开车或大检修后的开车

(1)点燃升温炉对干法各槽用氮气升温,升温速率控制为≤50℃/h,气体在氧化锌脱硫槽后放空。

(2)当干法各槽升至300℃以上时,联系调度以低负荷向干法送焦炉气,压缩机送气后打开进升温炉焦炉气阀,同时关氮气,调理好温度。

各温度稳定后,取样分析干法出口硫含量,合格后可往转化送气,关掉氧化锌放空阀。

(3)转化正常后,气体进入转化工段的焦炉气初预热器进行加热。

(4)停升温炉。

B、临时停车后的开车

如果系统内处于保温、保压状态,接到开车指令后,铁钼转化器、中温氧化铁、氧化锌脱硫槽的催化剂床层温度在指标内,可按正常顺序开车。

先观察进口压力表。

压缩送焦炉气后,缓慢打开系统进口阀,气量大小应根据各槽温度进行调节,温度正常后,可把阀门全部打开,进行加负荷生产。

(四)正常停车

1.配合后序岗位进行降温,关过滤器进口阀和氧化锌出口阀,气体在干法出口放空卸压。

2.按停车计划联系调度切除焦炉气。

3.干法岗位系统置换

从铁钼冷激和氧化铁槽蒸汽对系统进行置换,当各触媒床层温度降至250℃时,切除蒸汽。

用氮气对系统吹扫置换,分析CO+H2≤0.5%为合格,然后对不进行更换触媒的槽子充氮气0.5MPa后单独切除保压;对需更换触媒的槽子卸压后切除,在其出入口阀后上盲板与其它设备隔离。

4.铁钼触媒及氧化铁触媒的钝化操作

利用氮气经升炉预热至250℃后入铁钼或氧化铁槽,或从升温炉配空气对铁钼及氧化铁槽进行钝化。

O2量由0.2%开始逐渐增加,控制铁钼温度<500℃,氧化铁槽<450℃,当触媒层最下一层温度上升且恢复正常后,分析出口O2%相等时钝化结束,此时升温炉应逐渐退出熄火,用空气或氮气把温度降至常温后交出设备,卸触媒。

铁钼槽也可不进行钝化,直接用蒸汽或氮气把炉温降至80℃以下,打开上层装料口及下层卸料口加水,卸触媒时,要准备好水管,防止触媒氧化燃烧。

进槽人员要戴长管式防毒面具,槽内触媒应用水浇湿以免燃烧。

(但应防止泡坏衬里)

5.铁钼触媒及氧化铁触媒的再生操作

(1)铁钼触媒的再生

触媒使用一段时间后其表面会有大量炭黑沉积,活性下降,阻力升高,被迫更换,生产中可以进行再生,利用氧气将其表面炭烧掉,恢复活性,降低成本。

a、再生原理

C+O2==CO2+Q

2FeS+2O2==2FeO+SO2↑+Q

MoS+3O2==MoO2+2SO2↑+Q

b、操作

I关再生的铁钼转化器的进出口阀,稍开放空阀,缓慢地将压力降至常压,然后在出口阀处插盲板,与生产系统隔绝。

II开入口氮气阀(或导入蒸汽)置换,使可燃性气体CO+H2<0.5%,同时降温,当温度降至250℃后,通过升温炉缓慢地配入空气再生,空气配入量由最初混合气中含氧量由0.1%逐步增加至0.5%,加空气后要密切注意床层温升不超过300℃/h,最高温度不超过450℃,若温升过快,应及时调节空气配入量。

如果温升过快,可通蒸汽进行调节。

III床层温度不再上升,且有下降趋势时,可适当提高入口气体温度,温度稳定后,再缓慢增加空气量,如此反复进行,当床层热点达450℃、氧含量提至3%时,出入口气体中氧含量相等时,出口气体中CO、CO2不再增加,可将入口气中氧含量增加到3%,恒温6小时,可认为再生结束。

IV再生过程中每半小时分析一次进出口气体中氧含量和CO2含量,当进出口气体中氧与CO2含量无变化时,可认为再生结束。

再生后的铁钼触媒投用前,仍需要进行硫化处理才能使用。

(2)氧化铁触媒的再生

a、再生原理:

3FeS+4H2O==Fe3O4+3H2S+H2

2FeS+3.5O2==Fe2O3+2SO2

2Fe3O4+0.5O2==3Fe2O3

b、再生操作:

I将需再生的氧化铁槽切出卸压,在其进出口阀处加盲板与生产系统隔绝,用氮气置换槽内CO+H2≤0.5%后,蒸汽经升温炉预热至300-350℃后进氧化铁槽,将槽内床层温度拉至300-350℃。

II逐渐向蒸汽中配入空气由0.1%开始,控制床层温度最高不超过450℃。

III分析入口蒸汽中氧含量不超过0.5%,待入、出口氧含量无变化,可认为再生结束。

IV再生结束后切出空气,利用蒸汽吹扫置换1小时后切出蒸汽充氮。

氧化铁价格便宜,而再生过程所用蒸汽较多,且蒸汽较贵,再生中所放出的SO2和H2S污染环境,一般实际生产中不采取再生。

(五)短期停车

接调度令后,关干法脱硫进出口阀,系统保温保压。

(六)紧急停车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系统应用紧急停车处理:

1.干法出口总硫大于0.1ppm,处理无效时,立即减量,直至停车。

2.焦炉气管线大量泄漏。

3.系统发生着火或者爆炸。

4.有关岗位发生紧急事故(如停电、停水等)

5.焦炉气氧含量超标、铁钼超温经采取措施无效果。

紧急停车步骤:

1.报告值班长,通知各有关岗位。

2.若出口总硫高,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倒槽或减量生产,必要时应切除焦炉气。

3.若焦炉气大量泄漏,发生着火或爆炸,应立即联系调度切除焦炉气,迅速关闭干法进出口阀,开氧化锌放空,将干法系统卸至常压,再进行处理。

4.若停水、停电应立即关闭干法出口阀,系统保温保压。

(七)正常调节

1.每小时巡回检查一次,进行设备维护保养,以保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2.保持设备负荷平稳,系统压力、温度要维持稳定,当负荷改变时要及时调节,使工艺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3.注意观察催化剂温度的变化,根据变化趋势,及时调节近路阀及铁钼冷激进行调节,避免造成床层超温、垮温,而造成成分不合格。

控制铁钼热点温度在350-420℃,氧化铁热点温度在350-450℃,必要时可减量生产或停车。

4.经常与分析工联系,掌握铁钼出口有机硫、氧化锌槽出口总硫变化情况,当分析触媒失效时,应及时倒换脱硫槽,确保干法出口总硫小于0.1ppm。

5.正常调节阀门时,不可大幅度开关,防止造成催化剂、脱硫剂床层温度的剧烈波动,或者造成系统的温差过大,压碎催化剂、脱硫剂,并形成阻力。

6.各槽升降温时,速率不可过快,一般控制在20℃/h左右,充压卸压时,一般控制在0.3-0.5MPa/min。

防止形成大的压差,损坏催化剂、脱硫剂。

7.停车后,防止蒸汽进入各槽,以免冷凝水损坏催化剂、脱硫剂。

卸压后,可充氮气充压保护。

(八)氧化铁、氧化锌倒槽操作

1.关备用槽出口放空阀,稍开备用槽焦炉气进口阀,使其压力逐渐提至与生产系统压力相同后开出口阀,把备用槽串入系统,以30℃/h速率把床层温度提至350-360℃。

2.开新周期第一槽入口阀,关死原来第一槽进出口阀,与生产系统隔离,打开其放空阀,将原来第一槽压力卸掉,在进出口阀前后加上盲板,自然降至常温后交出设备卸触媒。

(九)升温炉、预热炉的点火操作

1.升温炉的点火

(1)先向升温炉通升温介质,在升温炉出口放空。

(2)用氮气置换燃烧气管线,分析O2<0.5%为合格,并排放燃烧气管线积水。

(3)打开升温炉烟道蝶阀,用氮气置换炉膛(或自然通风),当分析CO+H2≤0.5%为合格,然后关小烟道蝶阀使炉内成微负压。

(4)关燃烧气放空,引入火把,稍开燃烧气入火嘴小阀,火嘴点着后逐步开大燃料气阀及烟道气蝶阀,使火苗燃烧正常,当升温炉出口温度高于触媒层温度时,把升温气体送入待升温槽对其进行升温,根据升温曲线调节火嘴的燃烧气量。

2.转化预热炉的点火操作

(1)用氮气置换燃烧气管线,分析O2<0.5%为合格(无氮气时也可直接用燃烧气置换),并排放燃烧气管线积水。

(2)打开预热炉烟道蝶阀,开启空气鼓几机向预热炉通空气用空气置换炉膛,分析炉膛CO+H2<0.5%时,调节烟道蝶阀开度,使炉膛成微负压。

(3)关燃烧气放空,引入火把,稍开燃烧气入火嘴小阀,火嘴点着后逐步开大燃料气阀及助燃空气阀,炉膛以40-50℃/h速率升温,炉膛温度升至650℃时应恒温,待转化岗位需通蒸汽(或混合气时),再根据情况调节温度。

(4)如点火失败,应立即关闭燃烧气阀,查找原因,重新置换炉膛,合格后再进行点火。

四、正常工艺指标

入工段焦炉气流量27000Nm3/h

入工段焦炉气压力2.5MPa

出工段焦炉气压力2.3MPa

入工段焦炉气温度40℃

铁钼转化器入口温度300℃

铁钼触媒层热点温度350-420℃

氧化铁触媒层热点温度350-450℃

氧化锌槽出口温度350℃

脱硫前硫含量H2S≤20mg/Nm3,有机硫≤400mg/Nm3

干法脱硫出口总硫≤0.1ppm

五、不正常现象及其处理

1.发生着火爆炸

原因:

(1)设备管道漏气,并且温度高。

(2)设备管道漏气,同时火源存在。

(3)操作失误超温超压等。

处理:

(1)切断气源,用蒸汽或氮气灭火。

(2)切断电源,切断火源,用灭火器或惰性气体进行灭火。

(3)做紧急停车处理,系统卸压与生产系统隔离,同时采取积极措施进行灭火或抢救。

2.干法出口总硫超指标

原因:

(1)干法触媒床层温度低。

(2)触媒硫容饱和或失活。

(3)负荷过大。

(4)气体质量不符合工艺要求。

(5)湿法脱硫出口H2S含量超指标。

处理:

(1)提高焦炉气预热器和初预热器负荷,以提高铁钼入口温度。

同时关闭铁钼各冷凝气,提高床层温度至正常范围内。

(2)打开备用槽,把温度提起来后投入生产,将原槽切除降温后更换新触媒。

(3)适当减负荷生产。

(4)联系调度把气体组份稳定在指标内。

(5)联系调度让湿法脱硫把H2S降至20mg/Nm3以下,若不能立即降下来,则应根据情况减量或停车。

3.铁钼触媒超温

原因:

(1)入口气体中O2含量超过0.5%。

(2)气体成份的变化,不饱和烃及CO增加使烯烃饱和反应及甲烷化反应加剧,致使反应热增加。

(3)入口气体温度过高。

处理:

(1)联系调度把气体中O2降至0.5%以下,同时打开铁钼冷激用冷焦炉气、氮气、热蒸汽进行压温,必要时减量生产或停车。

(2)处理方法同

(1)。

(3)开初预热器曲线或入口冷激,降低入口温度。

六、巡回检查

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及时发现问题,避免事故的发生,在正常生产中,每小时要对系统进行全面巡回检查。

检查内容:

(1)检查本岗位所有设备、管道、阀门的运行、泄漏、阻力及异常情况等。

(2)排放过滤器、燃料气管线、焦炉气管线的冷凝水。

(3)检查升温炉燃烧情况等。

七、主要设备性能

序号

设备名称

材料

单位

数量

技术规格参数

1

预脱硫槽

D61201

16MnR

1

内径2000mmH~13440mm

内装高效吸油剂,分两层装填,单层装填高度3.3m,装填量20.7m3。

吸油剂型号:

瓷球¢251.88m操作压力:

2.5MPa

操作温度:

40℃操作介质:

焦炉气

重量:

19400kg

2

铁钼转化器

D61202

16MnR

15CrMo

1

内径2300mmH~13780mm

内装铁钼加氢转化催化剂,分两层装填,单层装填高度3.3m,装填量27.4m3,空速约1000h-1。

催化剂型号:

高铝耐火球¢252.49m¢502.38m

操作压力:

2.42MPa操作温度:

350-450℃

操作介质:

焦炉气重量:

43800kg

3

中温脱硫槽

D61203ABC

16MnR

15CrMo

3

内径2900mmH~15570mm

内装中温氧化铁脱硫剂,分两层装填,单层装填高度4m,装填量52.84m3,空速约1500h-1。

脱硫剂型号:

高铝耐火球¢253.96m¢504.45m

操作压力:

2.47MPa操作温度:

350-450℃

操作介质:

焦炉气单量:

67900kg总重:

203700kg

4

氧化锌脱硫槽

D61204AB

16MnR

15CrMo

2

内径1900mmH~9160mm

内装中温氧化锌脱硫剂,单层装填,装填高度4m,装填量11.34m3。

脱硫剂型号:

高铝耐火球¢250.85m¢501.44m

操作压力:

2.4MPa操作温度:

380-430℃

操作介质:

焦炉气单量:

21000kg总重:

203700kg

5

铁钼转化器

D61205

16MnR

15CrMo

1

内径1900mmH~12960mm

内装铁钼加氢催化剂,分两层装填,每层高度3m,装填量17.0m3。

脱硫剂型号:

高铝耐火球¢251.7m¢501.44m

操作压力:

2.42MPa操作温度:

350-450℃

操作介质:

焦炉气重量:

32000kg

6

过滤器

F61201

16MnR

16Mn

1

内径2000mmH~13165mm

内装活性碳,分两层装填,单层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