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杭州上海考察报告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74482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杭州上海考察报告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苏州杭州上海考察报告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苏州杭州上海考察报告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苏州杭州上海考察报告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苏州杭州上海考察报告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苏州杭州上海考察报告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苏州杭州上海考察报告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苏州杭州上海考察报告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苏州杭州上海考察报告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苏州杭州上海考察报告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苏州杭州上海考察报告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苏州杭州上海考察报告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苏州杭州上海考察报告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苏州杭州上海考察报告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苏州杭州上海考察报告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州杭州上海考察报告doc.docx

《苏州杭州上海考察报告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杭州上海考察报告doc.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州杭州上海考察报告doc.docx

苏州杭州上海考察报告doc

苏州杭州上海考察报告

篇一:

上海杭州苏州考察报告

  多元文化背景下地域文化构建考察报告

  一、考察时间、地点

  时间:

XX.4.1-XX.4.11

  地点:

上海、苏州、杭州

  二、考察目的

  我们这次实习考察目的是感受地方文化,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全方位了解设计。

走出校,面向社会,开阔视野,了解当今市场对设计的要求,以便以后进行工程实践。

  三、考察要求

  赴义乌、上海、苏州、杭州三地,了解当前艺术设计潮流及存在的问题,考

  察大中城市商业状况,感悟园林艺术及建筑特色等。

  四、考察的内容

  艺术考察课是美术专业的必修课,我们在这10天的时间里先后参观考察了

  苏州、杭州、上海,一路上的所见所闻,给我很多的感受,收获很大,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也了解了很多建筑特设及空间布置的设计方式与设计理念。

  1.苏州-山塘街

  山塘街可以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从阊门渡僧桥起至半塘桥,这一段大多是商铺和住家,各种商店一家挨着一家,东段又以星桥一带最为热闹繁华。

山塘街的西段指半塘桥至虎丘山。

这一段渐近郊外,河面比东段要开阔,河边或绿树成阴、芳草依依,或蒹葭苍苍、村舍野艇。

这里有普济桥、野芳浜等胜景,还有“五人墓”、“葛贤墓”等古迹。

  苏州除了有古典园林闻名中外,她那美丽的水乡也令所有去过的人回味无

  穷。

”在苏州众多的街巷之中,名胜山塘街(图一),被称誉为“姑苏第一名街”。

  其原因,我想大概有几条:

一是山塘街是一条有1100多年历史的古街;二是它

  的格局具有最能代表苏州街巷的特点;三是它与许多名人、名事相关。

  (图一)

  2.苏州-拙政园

  全园占地62亩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

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

  现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

本次实习参观重点在中西部景区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

  区为精华所在。

面积约18.5亩。

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

  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池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3/5。

池广树

  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

总的格局保持明代

  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

如图二,西部原为“补园”面积约12.5亩

  其水面迂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

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溪涧是苏

  州园林造园艺术的佳作。

西部主要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三十六鸳鸯馆另一主要

  建筑“与谁同坐轩”乃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倒影

  楼”另一个对着“三十六鸳鸯馆”而后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

  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

  (图二)

  第一次来苏州,感觉没什么特别的,不是我们想象的高楼大厦。

听老师介绍说:

苏州进行现代化建设,受到诸多保护条文规范的制约,关注建筑风格成为规划审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对建筑风格的要求,以某种法制法规的形成存在,并对苏州城市建筑的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

城市规划方面采取对古城风貌的保护的原则,所以现代化的建设要兼顾到历史文化遗产的留存与合理利用。

根据资料介绍:

这种源自保护城市风貌的举措对于创造地方特色而言,并不是一个完全相同的概念,应该承认前者可以用较为稳妥,保守的手法来达成保护的效果,在某些特定场合,甚至可以沿用传统样式和仿古建筑。

而后者相对来说是富有开创性,探索性的创造过程,它关注地方文化,自然环境,建筑历史等众多地域因素,其表达方式和设计手法具有相当的差异和丰富性。

  在苏州,总体文化背景的相对保守和保护任务的紧迫性所导致的对建筑风格的专注是苏州创作环境的一个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说,苏州地方主义或地方特色的再创造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所以,苏州市区的建筑,不论是什么结构,都要维持这种现状,表现苏州城市的特点。

苏州园林占地面积小,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拙政园享有“江南名园精华”的盛誉。

宋、元、明、清历代园林各具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特色。

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

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四大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

  质。

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

这些建造于16~18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

除山石树木外,建筑物的巧妙安排也十分重要。

  图三

  如花间隐榭、水边安亭。

利用长墙、曲桥漏窗等,构成各种画面,使空间更加扩大,层次分明。

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狮子林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享誉盛名,素有“假山王国”之美。

在狮子林燕誉堂乍见彩色玻璃窗,更觉新鲜,那粉红、嫩绿、天蓝、橙黄的玻璃在晚清时进入这古老的庭院,足见前人一样喜欢摩登。

当年他在北京设计的香山饭店就把白墙灰砖。

)引入以红墙黄瓦闻名北京,他的设计中习见的月亮门,光影交错下那清晰的轮廓和剪影效果,分明来自他对苏州园林的记忆。

  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

其中的美景数不胜数,之一就是一步幻景,此名取义走一步可以欣赏一种美景,故名“一步幻景”他每个窗子上的图案都有所不同,不曾重复(如

  图四)。

  (图四)

  完美是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

拙政园这座古典园林,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明清时期(14--20世纪初)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带动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体现了当时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

  这次在苏州考察,不仅丰富了我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内容,而且还弥补了专业实践教学的空白,使得自己在专业理论的学习中由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知识,大大提高了我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同时我也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让我在以后的学习中不停的探索。

  3.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的封山之作,选址位于历史保护街区范围,紧靠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忠王府。

(图五)

篇二:

杭州、上海、苏州考察报告

  河南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专业考察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艺术设计学院XX年11月15日

  河南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专题考察报告

  1

  2

  3

  河南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专题考察报告

  4

篇三:

苏州杭州上海考察报告

  篇一:

上海、苏州、杭州考察报告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时间:

  一、实习时间、地点时间:

  地点:

上海、苏州、杭州

  二、实习目的

  我们这次实习考察目的是走出校园,面向社会,开阔视野,了解当今市场对设计的要求;感受地方文化,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

  三、实习要求

  赴上海、苏州、杭州三地,了解当前设计潮流及存在的问题,考察大中城市商业状况,感悟园林艺术及建筑特色等。

  四、实习考察的内容

  1、上海部分

  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到了上海我第一次体验到了中国第一现代化都市的繁华,鳞次栉比的高楼,繁华的街道,个性多样的建筑,还有万国建筑群等让我们体会到现代建筑业的高速发展,以及人类的智慧。

上海的近代文化充满活性,充满欣欣向上、富于想象、敢于冒险、敏于领悟、善于接受新事物的气质。

因此近代上海就成为全国经济的最大实体,在科技、文教诸方面都走在前列。

  东方明珠塔位于上海黄浦江畔、浦东陆家嘴嘴尖上,1991年7月30日动工,1994年10月1日建成,塔高468米,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

1994年2月,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了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塔名。

现已成为90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观和十佳旅游景点之一。

  上海博物馆新馆外圆内方和天圆地方的圆顶方体基座够成了新馆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整个建筑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在世界博物馆之林独树一帜。

这里既有传统建筑的召唤,也有当今时代的大跨度展示。

它从中国青铜器的早期文饰中抽象而出,有以现代构图加以创作,并用现代表现手法,让人耐看,引起遐想。

在灯光设计方面,涉及无紫外线射灯、无紫外线日光灯、光导纤维射灯和带红外自动感应调光控制器的射灯等多种灯具,强调灯光的照射间距、高度、角度、照度和色温等需要精心的计算和调试,从而达到真实还原文物本来风采的目的。

从远处眺望,圆形屋顶加拱门的上部弧线,整座建筑宛如一尊中国古代的青铜器。

四座拱门挺拔耸立,象征向四面八方开放,同时又有回聚。

  2、苏州部分

  网师园:

位于苏州市友谊路,苏州中型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

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当时的园主人为吏部侍郎史正志,园名“渔隐”。

后几经兴废,到清乾隆年间归宋宗元所有,改名“网师园”。

  网师园占地0.4公顷,平面略呈丁字形。

主景区居中,以一个水池为中心,建筑物和游览路线沿水池四周布置。

以下主要通过照片及写生来做报告。

  网师园建筑密度高达30%,人工建筑过多势必影响园林的自然天成之趣,网师园却能把这一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以致置身其间并无囿于建筑空间之感,却能体会到一派大自然的盎然生机。

不愧是江南名园,中国名园!

  山塘街:

苏州除了有古典园林闻名中外,她那美丽的水乡也令所有去过的人回味无穷。

”在苏州众多的街巷之中,名胜山塘街,被称誉为“姑苏第一名街”。

其原因,我想大概有几条:

一是山塘街是一条有1100多年历史的古街;二是它的格局具有最能代表苏州街巷的特点;三是

  它与许多名人、名事相关。

  山塘街可以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从阊门渡僧桥起至半塘桥,这一段大多是商铺和住家,各种商店一家挨着一家,东段又以星桥一带最为热闹繁华。

山塘街的西段指半塘桥至虎丘山。

这一段渐近郊外,河面比东段要开阔,河边或绿树成阴、芳草依依,或蒹葭苍苍、村舍野艇。

这里有普济桥、野芳浜等胜景,还有“五人墓”、“葛贤墓”等古迹。

  拙政园:

全园占地62亩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

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现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

本次实习参观重点在中西部景区,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

面积约18.5亩。

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池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3/5。

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

  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

总的格局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

西部原为“补园”,面积约12.5亩,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

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溪涧是苏州园林造园艺术的佳作。

西部主要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三十六鸳鸯馆,另一主要建筑“与谁同坐轩”乃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倒影楼”,另一个对着“三十六鸳鸯馆”,而后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

  3、杭州部分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

杭州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历史文化名城,享有‘东南第一州’之誉。

  西湖位于杭州城西,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

湖面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8公里,水面原面积5.66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岛屿为6.3平方公里,湖岸周长15公里。

水的平均深度在2.27米左右,最泞处有5米多,最浅处不到1米。

如今伴随着“西湖西进”扩大为6.5平方公里,基本达到了300年前西湖的面积。

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个部分。

西湖与钱塘江沟通后,每天引入钱塘江水约30万立方米,西湖水由原来的一年一换变成每月一换,透明度由原来的不足60厘米提升到120厘米。

中国古代以西湖命名的湖有36个之多,其中以杭州西湖最著名,如单称西湖通常指的就是杭州西湖。

西湖是一个历史悠久、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古迹遍布,山水秀丽,景色宜人。

概括起来西湖风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为胜。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

阳春三月,莺飞草长。

苏白两堤,桃柳夹岸。

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

此时走在堤上,你会被眼前的景色所惊叹,甚至心醉神驰,怀疑自己是否进入了世外仙境。

而西湖的美景不仅春天独有,夏日里接天莲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横斜的红梅,更有那烟柳笼纱中的莺啼,细雨迷蒙中的楼台------无论你在何时来,都会领略到不同寻常的风采。

西泠印社坐落于孤山南麓,西泠桥畔。

这是一个台地园,走在园中,体会起承转合的景观序列,倘若称入口处及柏堂为起景,则转景部分为山川雨露阁和四照阁,蜿蜒而上至园中高潮部分:

华严经塔这个院落,最后的下山路线则为合景也即结尾部分。

这里的每栋建筑均有良好的景观,且置身园中至高处,又能远眺西湖美景,可谓借景

  柳浪闻莺公园全园分友谊、闻莺、聚景、南园四个景区。

园林布局开朗、清新、雅丽、朴实。

柳丛衬托着紫楠、雪松、广玉兰及碧桃、海棠、月季等异木名花。

  花港观鱼位于西湖西南角,东连苏堤,西接环湖西路,解放前曾是一潭死水,解放后对其进行规划布局:

充分利用原有地形,恢复和发展历史可承的景色,组成六个景色,其中牡丹园是本次实习的重点,并对牡丹亭进行写生。

总之这六个景区划分明确,各具鲜明的主题和特色。

花港观鱼原本很小一块地方,发展至今天的大型城市公园,可谓不易。

  曲院风荷公园位于西湖西北隅,是西湖环湖绿地中一座最大的、并以夏观荷为主的名胜公园,

  全园的布局突出“碧、红、香、凉”四个字,即荷叶的碧,荷花的红,熏风的香,环境的凉。

公园的水面设计突出风荷的景色,而在公园的布局和建筑小品的设置上突出“曲院”的意境。

园内融建筑于自然,突出荷花及山水的自然情趣。

  五、实习心得与总结:

  通过这次的实习,我认识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从实际观察,及老师的讲解中得到了更多的宝贵的经验。

去一个城市,就要了解当地的文化和民俗风情,作为专业综合实习,更要通过实习来加深专业知识,增强我们的实际空间感受和对江南园林艺术、城市景观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实践能力,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积累素材,为更深一步的学习和以后工作打好基础。

  刚下火车,就被这里明媚的阳光和蔚蓝的天空所吸引,这也让我感受到杭州空气质量的良好,作为一个旅游城市,杭州在园林绿化方面的工作确实到位。

我们本次实习重点在西湖景区的新十景和旧十景。

西湖旁边古迹遍布,山水秀丽,景色宜人。

而且西湖水由原来的一年一换变成每月一换,透明度由原来的不足60厘米提升到120厘米。

我第一天晚上随小组的其他组员一起游赏了西湖夜景,美丽动感的音乐喷泉,温和舒适的湖风,艺人优美的江南小调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作为一个大四的学生,也即将踏入社会,这次专业综合实习,对我来说也算是一个实地接触和了解中国古典园林和江南园林特色。

中国古典园林博大精深,可谓“世界园林之母”,而江南私家园林作为三大流派之一,其造园手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我们现代景观人员在以后的设计中,一定要充分挖掘中国传统造园的精髓,在对历史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也是我本次实习的一个总结。

  我感慨古人的精湛艺术,也感谢他们留下的这笔宝贵的财富。

作为一个景观专业的学生,我也更要汲取精华,学习造园理念,为自己以后的设计之路做铺垫。

篇二:

上海杭州苏州考察报告

  多元文化背景下地域文化构建考察报告

  一、考察时间、地点

  时间:

XX.4.1-XX.4.11

  地点:

上海、苏州、杭州

  二、考察目的

  我们这次实习考察目的是感受地方文化,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全方位了解设计。

走出校

,面向社会,开阔视野,了解当今市场对设计的要求,以便以后进行工程实践。

  三、考察要求

  赴义乌、上海、苏州、杭州三地,了解当前艺术设计潮流及存在的问题,考

  察大中城市商业状况,感悟园林艺术及建筑特色等。

  四、考察的内容

  艺术考察课是美术专业的必修课,我们在这10天的时间里先后参观考察了

  苏州、杭州、上海,一路上的所见所闻,给我很多的感受,收获很大,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也了解了很多建筑特设及空间布置的设计方式与设计理念。

  1.苏州-山塘街

  山塘街可以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从阊门渡僧桥起至半塘桥,这一段大多是商铺和住家,各种商店一家挨着一家,东段又以星桥一带最为热闹繁华。

山塘街的西段指半塘桥至虎丘山。

这一段渐近郊外,河面比东段要开阔,河边或绿树成阴、芳草依依,或蒹葭苍苍、村舍野艇。

这里有普济桥、野芳浜等胜景,还有“五人墓”、“葛贤墓”等古迹。

  苏州除了有古典园林闻名中外,她那美丽的水乡也令所有去过的人回味无穷。

”在苏州众多的街巷之中,名胜山塘街(图一),被称誉为“姑苏第一名街”。

  其原因,我想大概有几条:

一是山塘街是一条有1100多年历史的古街;二是它

  的格局具有最能代表苏州街巷的特点;三是它与许多名人、名事相关。

  (图一)

  2.苏州-拙政园

  全园占地62亩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

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

  现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

本次实习参观重点在中西部景区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

  区为精华所在。

面积约18.5亩。

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

  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池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3/5。

池广树

  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

总的格局保持明代

  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

如图二,西部原为“补园”面积约12.5亩

  其水面迂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

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溪涧是苏

  州园林造园艺术的佳作。

西部主要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三十六鸳鸯馆另一主要

  建筑“与谁同坐轩”乃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倒影

  楼”另一个对着“三十六鸳鸯馆”而后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

  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

  (图二)

  第一次来苏州,感觉没什么特别的,不是我们想象的高楼大厦。

听老师介绍说:

苏州进行现代化建设,受到诸多保护条文规范的制约,关注建筑风格成为规划审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对建筑风格的要求,以某种法制法规的形成存在,并对苏州城市建筑的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

城市规划方面采取对古城风貌的保护的原则,所以现代化的建设要兼顾到历史文化遗产的留存与合理利用。

根据资料介绍:

这种源自保护城市风貌的举措对于创造地方特色而言,并不是一个完全相同的概念,应该承认前者可以用较为稳妥,保守的手法来达成保护的效果,在某些特定场合,甚至可以沿用传统样式和仿古建筑。

而后者相对来说是富有开创性,探索性的创造过程,它关注地方文化,自然环境,建筑历史等众多地域因素,其表达方式和设计手法具有相当的差异和丰富性。

  在苏州,总体文化背景的相对保守和保护任务的紧迫性所导致的对建筑风格的专注是苏州创作环境的一个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说,苏州地方主义或地方特色的再创造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所以,苏州市区的建筑,不论是什么结构,都要维持这种现状,表现苏州城市的特点。

苏州园林占地面积小,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拙政园享有“江南名园精华”的盛誉。

宋、元、明、清历代园林各具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特色。

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

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四大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

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

这些建造于16~18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

除山石树木外,建筑物的巧妙安排也十分重要。

  图三

  如花间隐榭、水边安亭。

利用长墙、曲桥漏窗等,构成各种画面,使空间更加扩大,层次分明。

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狮子林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享誉盛名,素有“假山王国”之美。

在狮子林燕誉堂乍见彩色玻璃窗,更觉新鲜,那粉红、嫩绿、天蓝、橙黄的玻璃在晚清时进入这古老的庭院,足见前人一样喜欢摩登。

当年他在北京设计的香山饭店就把白墙灰砖。

)引入以红墙黄瓦闻名北京,他的设计中习见的月亮门,光影交错下那清晰的轮

  廓和剪影效果,分明来自他对苏州园林的记忆。

  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

其中的美景数不胜数,之一就是一步幻景,此名取义走一步可以欣赏一种美景,故名“一步幻景”他每个窗子上的图案都有所不同,不曾重复(如

  图四)。

  (图四)

  完美是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

拙政园这座古典园林,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明清时期(14--20世纪初)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带动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体现了当时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

  这次在苏州考察,不仅丰富了我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内容,而且还弥补了专业实践教学的空白,使得自己在专业理论的学习中由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知识,大大提高了我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同时我也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让我在以后的学习中不停的探索。

  3.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的封山之作,选址位于历史保护街区范围,紧靠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忠王府。

(图五)篇三:

艺术生上海苏州杭州考察学习报告

  考察时间:

XX年10月19日至XX年11月1日

  考察地点:

上海、苏州、西塘、杭州

  考察成员:

09届室内设计的全体同学及付老师和方老师

  考察目的:

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增长见识

  这是一次持续2周外出上海、苏州、西塘、杭州的考察学习,除了观赏这一路的美景外我们更多的是了解每处建筑特设及空间布置的设计方式与设计理念,我们这次前去就是奔着这样一个目的去参观学习。

  上海艺术考察

  上海外滩及步行街

  上海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外滩,位于上海市中心区的黄浦江畔,它是上海的风景线,是到上海观光的游客必到之地。

外滩又名中山东一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