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市环境保护跟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78914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02 大小:9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浮市环境保护跟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云浮市环境保护跟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云浮市环境保护跟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云浮市环境保护跟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云浮市环境保护跟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云浮市环境保护跟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2页
云浮市环境保护跟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2页
云浮市环境保护跟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2页
云浮市环境保护跟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2页
云浮市环境保护跟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2页
云浮市环境保护跟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2页
云浮市环境保护跟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2页
云浮市环境保护跟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2页
云浮市环境保护跟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2页
云浮市环境保护跟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2页
云浮市环境保护跟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2页
云浮市环境保护跟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2页
云浮市环境保护跟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2页
云浮市环境保护跟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2页
云浮市环境保护跟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2页
亲,该文档总共10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浮市环境保护跟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

《云浮市环境保护跟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浮市环境保护跟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10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浮市环境保护跟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

云浮市环境保护跟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

 

云浮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十三五”规划

 

2016年12月

 

目录

一、现状与挑战1

(一)“十二五”环保规划执行情况及效果1

1.“十二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工作回顾1

2.“十二五”环境保护目标、任务与政策措施落实情况7

3.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取得的成效与经验8

4、存在的问题与挑战9

(二)“十三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压力与挑战11

1.面临的机遇11

2.压力与挑战15

二、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和目标17

(一)指导思想17

(二)规划原则17

1.关注民生、绿色发展17

2.环境优先、防治结合18

3.改善质量、精准管理18

4.创新机制、突出特色19

(三)目标与指标19

1.规划目标19

2.规划指标20

三、主要任务20

(一)以全面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污染防治力度20

1.实施水体达标计划落实“水十条”的要求20

2.加强饮用水源地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25

3.多种措施并举落实“大气十条”措施27

4.以土壤污染综合防治为重点实施“土十条”35

5.提高噪声污染防治和管理水平38

6.强化固体废物安全处理、处置40

7.加强放射性污染防治和监管43

(二)优化经济发展,保护与发展共赢44

1.调整、优化产业空间布局44

2.实行产业的绿色化、生态化发展50

3.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56

(三)加强生态管控,构筑生态安全屏障66

1.以生态保护红线为基础加强生态空间管控66

2.以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为契机推行生态功能区管理67

3.以生态优先为导向加强生态资源和资产的保护工作68

4.以重点生态工程为抓手建立生态安全屏障70

(四)注重农村与农业环境保护,建立城乡统筹的环境保护体系71

1.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环境监管71

2.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75

3.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76

4.发展农村生态产业77

5.深入开展农村生态创建活动78

(五)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提升民生保障水平79

1.明确污染防控的重点和内容79

2.实行分区管控79

3.加强对重点行业的防控80

4.建立完善重金属污染环境管理体系80

5.解决突出的重金属污染问题81

(六)强化环境风险预警,提升环境应急能力81

1.建立环境风险管理体系81

2.完善环境应急管理体系82

3.构建环境预报预警体系83

4.强化区域联防联控能力84

(七)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健全环境保护制度体制84

1.改革创新环境管理制度84

2.健全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85

3.进一步完善环境经济政策85

4.构建环境的社会共治共享体制86

(八)加强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监管水平87

1.加强环境管理的基础能力建设87

2.提升环境管理信息化水平90

3.提高环境宣教和公共事件处理能力92

4.全面提升环境管理能力94

四、重点工程94

五、实施保障95

(一)落实政府主体责任,搭建公众参与平台95

(二)推进环境科技创新,支持信息化决策96

(三)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多元融资机制96

(四)明确部门分工,强化评估考核97

附表98

 

一、现状与挑战

(一)“十二五”环保规划执行情况及效果。

1、“十二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工作回顾。

“十二五”期间,我市不断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污染防治、环境执法、环境监测、生态文明创建等工作,严格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和监管,环境污染防治成效显著、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高、环保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

“十二五”期间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

(1)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全市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7座,污水日处理能力达22.2万吨。

强化饮用水源水质保护,完成镇以上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

推进市区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实施44个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标准化建设工作。

种植水源涵养林1.18万亩。

(2)扎实推进污染整治工作。

组织实施“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全面实施新一轮水污染防治,对南山河、罗定江、新兴江等主要河流进行水污染整治,已完成河流整治工程56项,长度达22公里,新兴县大南河环境污染整治工作也已基本完成。

同时推进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

积极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工作,云浮新区污水处理厂、云浮市创东化工有限公司污染治理已实现第三方运营。

重点抓好硫化工企业涉重金属废水治理工作,全市8家硫化工企业涉重金属废水均实现零排放,云硫矿山山前山后废水深度治理顺利完成,市区高峰河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全力配合云安区开展整治西江沿岸码头,对42个码头发出了限期整改决定书,督促符合条件的码头完善手续,配合当地政府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码头予以取缔。

全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提升空气质量行动。

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重点开展整治违法违规企业、水泥石材企业粉尘、建筑工地等专项整治行动12项,整治违法违规企业800多家,全市177项重点工程已完成134项。

2015年全市已完成淘汰黄标车11498辆(完成率157.61%),超额完成了黄标车淘汰任务,各级财政部门共兑付提前淘汰黄标车补贴资金174.2万元,补贴车辆301台。

针对市区空气质量下降开展专项整治,对石材、水泥企业、砂石与堆矿场、建筑工地等全面治理,推动旧云六公路实施全面改造,有效遏制空气质量变差的趋势。

列入2015年省下达计划的692个减排重点工程项目到2016年12月底已完成691个,完成率99.9%。

全市8台火电机组全部完成脱硫脱硝治理,8条日产2000吨以上的新型干法水泥窑完成了脱硝治理,完成清洁能源替代项目17个,完成工业尾气脱硫项目5个;完成工业废水工程治理项目2个及结构关停项目4个;以温氏集团畜禽养殖治理模式为标杆,完成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理项目670个(其中54个为新兴县增补的计划外项目);建成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厂4家,利用率占产生量的46%以上。

顺利完成省下达的2015年减排任务。

(3)全力保障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十二五”期间,全市空气质量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以上。

2014年上半年更是全国9个全面达标城市之一。

市城区降尘量逐年下降,2015年降至2.57吨/平方公里•月,低于8吨/平方公里•月(省推荐降尘控制标准)。

西江云浮段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继续保持为省内水质最好江段;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主要河流水质和交界断面水质等三项达标率均保持在100%;南山河、罗定江、新兴江等主要河流水质基本保持稳定。

根据广东省公布结果,2013年度我市污染减排考核为优秀,环保责任考核名列广东省第8名。

“十二五”期间,云安区、罗定市、新兴县、郁南县的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年均值均达标,并达到1类区标准,区域声环境处于良好水平。

(4)进一步强化环境执法检查。

以《环境保护法》和《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实施为契机,对环境污染问题“零容忍”,不断强化环境执法检查工作。

2015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7000多人次,检查企业6746家次,责令整改企业683家,其中547宗报请政府采取切断电源停止生产,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35宗,处罚案件119宗,申请强制执行40宗,查封扣押案件10宗,限产停产案件1宗,向公安机关移送环境企业违法排污案件3宗,行政拘留3人。

特别是针对近期市区空气质量下降的问题,重点加大火电、水泥、硫化工、陶瓷、石材等重点行业环境监管力度,依法对9家粉尘污染企业实施限期整改,对亨达利水泥等5家企业环境违法行为予以立案查处,对长期超标的广东广信青洲水泥实施限制生产处罚,督促该公司完成了窑尾烟气脱硫技术改造;对城区福新砖厂超标排放SO2环境违法行为责令其停产并处罚11万元,同时提请政府对该厂实施关停。

不断加大环境信访调处力度,全年共受理处置环境信访案件1316宗,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没有出现因环保问题引发的到省进京集体上访和非正常上访情况。

市环境保护局被评为2014年度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在全省环保系统行政处罚案卷评审中获“优秀”等次,连续3年被评为政协提案承办工作先进单位。

(5)严格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和监管。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前置审核制度,对未取得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的项目一律不予环评审批;对未达到总量目标要求的项目,一律不得投入生产和通过环保验收。

在电力、水泥、造纸、印染等行业中实施行业总量控制制度,对超过总量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新增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

大力推进淘汰水泥、造纸、制革、印染落后产能工作。

严格落实环评和“三同时”制度,2015年共拒绝高污染项目35个,投资总额超过250亿元;责令200多家企业补办环境影响评价手续,立案查处41宗违反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案件。

(6)扎实开展环境质量监测。

开展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十二五”期间,县级环境监测站全部通过标准化建设验收。

2014年开始对空气质量开展了SO2、NO2、PM10、CO、O3、PM2.5六项指标自动监测。

市城区和罗定市各布设降水监测点一个,全年逢雨必测,监测结果显示均未出现酸雨现象。

根据《广东省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方案》的要求,认真开展土壤环境监测布点工作,监测点位于新兴县六祖镇龙山塘村,已完成上报省环境监测中心。

(7)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创建工作。

“十二五”期间,全市实施《云浮市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将水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固体废物处置和噪声污染控制、农村环境保护、综合防治和产业结构调整、生态保护与建设、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等七个方面50项重点工作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直40多个部门。

同时,明确提出建立联席会议机制、项目属地管理机制、政府督查机制、健全环保投入机制和完善考核制度,为行动计划的组织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

全市所有镇、村都不同程度地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累计投入资金总额11.15亿元,其中县(市、区)以上财政投入3.29亿元,村集体、群众自筹(含投资投劳)7.97亿元。

受惠群众72.6万人,惠泽农户12多万户。

完成农村综合整治项目33个,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830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39%。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覆盖率达98%,清运率97.3%,有效处理率92.92%。

2014年完成320个规模化养殖场治理工程建设并通过国家核定认可,2015年已完成616个规模化养殖场的工程治理并将上报国家认定。

完成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监测布点工作。

全市创建国家级生态镇2个(已通过评审公示),省级生态镇(街)8个,省级生态村42条。

广东省卫生村138条。

省级宜居示范城镇15个、宜居示范村庄38个、宜居社区7个。

建成市级生态文明示范镇7个,市级生态文明村1575条。

罗定市罗镜镇、云安区富林镇被评为2013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

云安区大云雾山旅游区、罗定市罗镜镇龙岩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基地、云浮市能仁生态休闲农庄、云浮市乐活文化创意农园被认定为“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郁南县连滩镇兰寨村被评为“广东旅游名村”。

全市森林覆盖率69.5%,共有自然保护区15个,面积39523公顷。

2015年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积2.93万公顷,其中,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荒山荒地造林面积446公顷,完成更新造林面积3470公顷,完成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5583公顷。

(8)加大了环境宣教力度。

“十二五”期间,我市环境宣教工作力度不断加强,每年“6·5”世界环境日和“广东省环境宣传月”期间开展突出环保主题的文艺晚会、大型的环保宣传咨询、环保知识有奖问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系列宣传活动。

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平台宣传环保政策法规和环保知识,在《云浮日报》和云浮电视台开设环保法律法规宣传专栏,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专栏刊登或电视播放新《环境保护法》、《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等有关条文300多次。

同时全面宣传报道环保工作动态,曝光环境违法典型,2011年至2015年各级媒体发表有关环保宣传报道523篇。

在人口密集地区建成环保宣传橱窗135个,每年发放宣传资料约4万份/册。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教活动,有效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逐步形成自觉关心环保、支持环保和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

2012年我市南山森林公园荣获“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称号,实现“零”的突破。

2、“十二五”环境保护目标、任务与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我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实施总体情况较好,23项目标指标中已有19项指标提前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见附表1)。

从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未达标的四项指标中,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环境保护投资占GDP比例两项指标还未能达到目标;城市空气质量达二级标准天数比例、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两项关键约束性指标与目标差距较小,但仍需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和投入,推进空气质量稳定达标及绿化建设。

“十二五”规划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九项主要任务都已顺利开展相关工作,并基本达到预期效果。

通过严守生态环保红线和环境质量底线,认真实施环境保护规划、不同主体功能区差别化环保准入政策,严格落实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开展生态创建等工作,推动“分区引导,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任务的落实;以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审核为硬抓手,以明确环保准入、淘汰落后产能、严格环保审批和监管等为重要举措,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简称“气十条”)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为契机,不断推动大气和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和重金属污染防治为重点,有序推动了农村及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推行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和管理,改造、升级欠规范的垃圾处理设施,大大提升了固体废物安全处置水平;通过科学种植生态公益林、水源涵养林、完善自然保护区管理、建立景观体系和生态屏障等措施,构筑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开展了污染源、风险源的排查,落实风险源监管责任,健全风险源动态档案,完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保障了区域环境安全;通过强化环境执法检查、开展环境监测和监察标准化建设、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大环境宣传力度等,全面提升环境监管水平。

规划的水污染综合整治工程、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工程、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示范工程、农村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重点工程、生态建设重点工程、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重点工程等七大重点工程按计划执行率及总体完成率达到80%以上。

3、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取得的成效与经验。

“十二五”期间,全市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地表水水质达标率、跨市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城区空气质量监测因子全部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以上水平,2015年市区空气优良率达94.5%,城区降尘量逐年下降,低于省推荐降尘控制标准。

“十二五”期间全市饮用水源水质达Ⅱ类水质标准,水质状况良好,达标率为100%。

西江云浮段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继续保持为省内水质最好江段;南山河、罗定江、蓬远河水质保持Ⅲ类以上水质,水质良好。

交界断面水质达Ⅱ类水质标准,水质状况良好,达标率为100%。

全市及云安区、罗定市、新兴县和郁南县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年均值均达标,并达到1类区标准。

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污泥无害化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农村垃圾处理及环境改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工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废旧放射源送贮率、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等指标考核达标率均为100%,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顺利完成、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进一步提升。

政府落实环保责任情况、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环境执法与信访、环境安全监管、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及生态创建等环境管理能力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也逐年增加。

这说明我市的环境保护工作正日趋成熟,绿色生态正逐渐被大众所接受,环保工作的地位在逐渐提高。

4、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环境质量问题日益突出。

当前,我市的大气环境污染已由传统的煤烟型一次污染转化为一次污染物和新型二次污染物并存的复合型污染,受石材、水泥等企业污染以及市区建筑工地、市区过境公路和旧云六公路等主要交通道路扬尘污染影响,市区空气质量有所下降,2015年PM10和PM2.5有所反弹,各县(市、区)细颗粒物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由于畜禽养殖的发展,部分河流水质受到一定的污染。

局部区域噪声污染问题依然突出。

(2)污染物减排压力巨大。

现有的产业主要以资源型、传统型、重型工业为主,普遍存在着规模小、产业结构等级低下的问题,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周边的环境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加上近年火电行业的发展,工业产业污染物的大量排放,矿产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小规模作坊的乱排污等,给环境带来巨大的污染物减排压力。

此外,全市石材、水泥、陶瓷、硫化工等重点行业深度治理推进仍较慢,禽畜养殖、石材等行业治理和农村污染整治任务量多面广,部分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展缓慢,污染减排压力仍然很大。

(3)农村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我市是畜禽养殖大市,特别是新兴县,养殖基地多且主要集中在农村,部分养殖场(厂)、小区等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滞后或不配套,严重威胁江河水库水质;虽然目前很多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禽畜粪便等处理设施基本配套,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比较简单落后,处理效果不理想,一些地方对农村生活垃圾只作简单的填埋处理,达不到卫生填埋或无害化处理的要求,对农村地下水、饮用水、土壤等造成较大的环境安全隐患;另外,由于财力薄弱,目前投入到农村环保方面的资金比例还比较低,主要是依靠村自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环保工作的开展。

一些农村环保设施的运行经费无法保障,影响正常运行。

(4)环境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我市环境管理能力仍比较薄弱,环境保护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方式、手段仍较单一,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与国家规定的标准化建设还有较大距离,执法人员和执法经费不足,环保监管繁重任务与执法力量不匹配、权力与责任不对等的问题较为突出,环境风险防控难度也日益加大。

同时,环境监管执法受多种条件限制和干扰,有时也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企业偷排乱排现象仍时有发生,污染减排、大气防治、石材整治等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各自环保责任未能完全落实;环境信访投诉量日益增多,还需进一步切实加大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力度。

(二)“十三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压力与挑战。

1、面临的机遇。

(1)国家一系列战略、政策的提出和法律、法规、规划的实施,为环境保护工作带来新机遇。

“十八大”以来,我国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法规、制度、战略、措施,如实施新环保法、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出台了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一系列举措、提出绿色发展的理念和原则等,这些都为我市破解资源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全面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环保工作实现新突破带来良好的机遇。

(2)国家的政策、资金支持,为环境保护工作的推进提供新助力。

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系统修复,中央以及各部委均出台了众多财政激励政策,对于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绿色城区、园林城市、卫生城市,以及开展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农村连片综合整治、畜禽污染治理等相关工作等均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

同时,随着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生态补偿等制度的不断完善,“十三五”期间我市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将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国家的财政支持。

(3)不再以GDP论英雄,环保所占份额越来越重的绩效考核方式,为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提供良好的激励。

“十八大”以后的政绩考核要求去GDP化,实现有区别和差别的考核,不同的区域考核指标不同。

在《广东省主体功能区划》中,我市的云城区、新兴县被划入省级重点开发区域、粤北山区点状片区,云安区、郁南县、罗定市划入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

今后,广东省对我市决策层政绩的考核,不再是惟GDP论英雄,不同功能区考核的侧重点和指标不同。

绩效考核方式的变更,将有利于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的落实,有利于保障生态环境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向农村和农业延伸。

(4)广东省相继出台的生态文明建设新举措。

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首次提出了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走生态立省道路,把绿色发展、生态立省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闭幕后,全省层面的生态文明计划亦随即出台。

近期提出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第一省、森林碳汇第一省、林业产业第一省、珠三角要率先建成生态城市群的规划建设目标。

近几年实施了生态景观林带工程、森林碳汇林工程、森林进城围城工程、绿道建设等绿化工程。

广东省提出和正在实施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目标和举措,为我市“十三五”期间的生态建设与环保规划指明了方向,也为下一步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5)我市环境保护建设取得新成效,为“十三五”深入开展环保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我市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坚持秉承“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围绕着建设“全省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循环经济和人居环境建设示范市、广东富庶文明的大西关”的总体目标,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兴市、特色美市、改革活市、依法治市”,深入推进现代生态城市建设,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强化生态资源环境管理,加强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严守生态环保红线,严打环境违法行为,抓好环保改革创新,加快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在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长足成效。

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市的环境质量水平在逐年提高。

另外,我市紧紧围绕“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的理念,打造宜居城市、生态城市,以服务经济发展、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为重点,推进污染减排,强化污染防治,严格环境监管,保障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环保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这些工作成效为更好地开展“十三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积极推进经济的转型升级。

近年来,我市注重产业的转型升级,着力推进经济提质增效,依托云浮(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和循环经济工业园的发展,以四大省级园区为主载体,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构建有我市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方面推动石材、水泥、硫化工、不锈钢制品、电力五大传统产业集聚发展、集群发展及产业升级,另一方面重点培育发展汽车零部件、机械装备、生物医药、健康养生、文化旅游、商贸服务等轻型、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新型产业。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市宏观经济进入增速放缓、提质增效的新常态,环保产业的兴起,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得能源消耗增幅和主要污染物新增量开始回落,这些都将为我市“十三五”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利好。

(7)公众环保意识水平逐步提高。

广大人民群众环境意识加强,主动参与环保的意愿也不断增加,企业环保守法意识、社会组织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积极性都在迅速提高,为“十三五”环保工作开展打下了一定的群众基础。

2、压力与挑战。

(1)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的环境压力大。

“十三五”时期我市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仍将处于快速推进阶段,带来固定资产投资、城镇生活型污染排放以及城市生态空间安全格局压力持续增长。

石材、水泥、硫化工、不锈钢制品、电力等重化工业产品产能峰值将陆续到达,能源消费将延续低速低量增长,煤炭峰值将在2020年左右来临,对环境的压力整体有所减轻。

但是,这些重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数仍然很大,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任务依然繁重。

(2)污染防治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要求提高。

“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的相继出台对于污染防治的要求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十三五”期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大气污染物、废水以及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总量将依然在高位,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复杂多样化,这将对“十三五”期间污染物处理以及节能减排目标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