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学案语文版必修3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81673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0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学案语文版必修3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学案语文版必修3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学案语文版必修3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学案语文版必修3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学案语文版必修3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学案语文版必修3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学案语文版必修3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学案语文版必修3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学案语文版必修3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学案语文版必修3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学案语文版必修3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学案语文版必修3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学案语文版必修3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学案语文版必修3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学案语文版必修3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学案语文版必修3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学案语文版必修3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学案语文版必修3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学案语文版必修3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学案语文版必修3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学案语文版必修3含答案.docx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学案语文版必修3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学案语文版必修3含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学案语文版必修3含答案.docx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学案语文版必修3含答案

第1课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第1课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本课话题——积淀

一、从课本中积累

宋朝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们熟悉的名画。

它的手卷的形式赋予它以空间、时间都很长的“持续性”。

画家利用树木、船只、房屋,特别是那无尽的瓦垄的一些共同特征,重复排列,以取得几条街道(亦即画面)的统一性。

艺术之间是相通的,无论是文学艺术、舞台艺术还是建筑艺术。

梁思成先生作为建筑领域的大师,音乐、绘画、建筑可谓样样精通,这得益于他丰富的阅读积累、深厚的国学积淀。

二、从生活中积累

人生是洁白的画纸,我们每个人则是手握各色笔的画师;人生也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长路,我们每个人则是人生道路的远足者;人生还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我们每个人则是手握农具的耕耘者。

只要你精心描绘,只要你永不止息,只要你辛勤开垦,总有一天,你会用深厚的积淀收获硕果累累的人生金秋。

三、从自然中积累

种子想破土而出必然要在萌芽前积蓄力量,苍鹰想展翅翱翔必然要在搏击长空前历练翅膀;所有的成功都不会不期而至,必须要有一定的积淀,唯有充分地准备,才能一路前行,直达成功的彼岸。

四、从历史中积累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诸葛亮是名垂青史的智者,他以超人的智慧在人们心中树立了高大的形象。

公元221年赤壁之战,孔明深谋远虑,草船借箭,巧借东风,火烧赤壁,使这一以少胜多的战役彪炳史册。

充足的准备和茅庐中多年的积淀,使诸葛亮辅佐玄德开创了一代帝业。

一、作者简介

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

梁思成(1901-1972),广东省新会人。

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

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

1924~192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1927年获硕士学位。

1927~1928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世界建筑史。

1928年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

回国后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并担任系主任。

1946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并担任教授、系主任。

1948年9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从1949年起,任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1953年起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

曾参加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作品:

《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中国建筑和艺术》等。

二、背景回放

1962年,梁思成在《人民日报》上陆续发表了5篇文章,总题为“拙匠随笔”,他从各个角度对建筑这门学科进行介绍,希望普及一些常识,让更多的人理解建筑之美,懂得保护古代建筑,懂得设计建造新建筑必须遵循的基本审美和实用规律。

同时,作者对当时建筑中存在的问题也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就是其中的一篇。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1)鳟鱼(zūn)     

(2)悠然(yōu)

(3)嬉戏(xī)(4)瓦垄(lǒnɡ)

(5)螺旋(luó)(6)寥寥(liáo)

(7)廊庑(wǔ)(8)瞻顾(zhān)

(9)睇盼(dì)(10)颐和园(yí)

(11)梁枋(fānɡ)(12)缭乱(liáo)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卷

(2)落

2.语境辨析法

(3)这位大明星的节目是本次晚会的压轴(zhòu)戏,她淡妆素裙,在艳丽的背景衬托下,仿佛一轴(zhóu)风景名画,让人赏心悦目。

(4)该粉碎机的工作原理是:

物料由料斗经螺旋(xuán)输送器进入粉碎室,粉碎物经高速刀片剪切获得粉碎,通过负压风运的方法把物料运入旋(xuàn)风分离器……

二、写准字形

(1)

(2)

(3)

(4)

三、用准词语

(一)明确词义

(1)千篇一律:

指诗文公式化,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

(2)层出不穷:

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3)万变不离其宗:

形式上变化很多,本质上还是没有变化。

(4)引人入胜:

引人进入佳境(指风景或文章等)。

(5)惨淡经营:

下笔之前竭力劳神构思,也指苦心谋划、经营(某事)。

(6)左睇右盼:

向左右看。

(7)荒谬绝伦:

极端错误。

(8)眼花缭乱:

眼睛看到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9)杂乱无章:

又多又乱,没有条理。

[辨析正误]

那些没成为赛事赞助商的企业都会惨淡经营,各式各样的隐形营销方案层出不穷,引人入胜,令那些花费巨大代价成为赞助商的企业防不胜防。

辨析:

“惨淡经营”指下笔之前竭力劳神构思,也指苦心谋划、经营(某事)。

本句使用了后一层意思,使用正确。

“层出不穷”指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使用正确。

“引人入胜”指引人进入佳境(指风景或文章等)。

此处说层出不穷的营销方案,属于错用对象。

(二)易混辨析

1.贯串vs贯穿

填一填

  ①在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中,我们可以听到贯串全曲的、极其朴素明朗的“鳟鱼”主题和它的层出不穷的变奏。

②青岛地铁1号线是贯穿青岛南北,连接东西两岸的骨干线路,对缓解城市南北交通压力,促进城市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辨一辨

  “贯串”指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一般用于抽象事物,如贯串着革命精神。

  “贯穿”指穿过;连通。

对象可是抽象事物,也可是具体事物。

2.荒唐vs荒谬

填一填

  用吹蜡烛的方式去吹灭一盏电灯是荒唐的,荒谬之处不是使用的方法,而是在观念上出现了问题。

辨一辨

  荒唐:

(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荒谬:

极端错误,非常不合理,一般用来形容某些论调、观点。

这篇文章主要说的是建筑艺术创作中的重复与变化问题:

重复与变化既矛盾又统一。

如果只强调重复,作品往往毫无二致;如果只注重变化,作品往往又杂乱无章。

一个成功的建筑是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体。

文章通过对中国古今典型建筑风格的分析,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对于现代建筑创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一、阅读课文第1~8段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

1.文章第一段是全文的“纲”,请写出第一段表达的三层意思。

答:

 

参考答案:

①艺术创作既要有重复,又要有变化。

②指出重复与变化的关系,相互依存,辩证统一。

③“持续性”的内涵。

2.作者列举《鳟鱼五重奏》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列举《清明上河图》和《放牧图》的例子又为了说明什么?

答:

 

参考答案:

(1)形象地说明音乐是一种时间的艺术,音乐的重复是指它的主题,变化是指它的变奏,以及它们的辩证关系。

(2)绘画大多是时空综合的持续艺术,也有着重复和变化的统一。

3.“水波涓涓的伴奏也不断地重复着,使你似乎看到几条鳟鱼在这片伴奏的‘水’里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嬉戏,从而‘知鱼之乐’焉。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

 

参考答案:

(1)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2)阐释了伴奏的重复与变化产生的艺术效果,从而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音乐中的重复与变化相统一的重要作用。

二、阅读课文第9~16段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

4.作者在说明颐和园长廊(第13段)时,运用了一大段看似繁复的说明语言,说说这样写的效果。

答:

 

参考答案:

20个一连串的“一根”以近乎夸张的“重复”,强化了“方”“圆”“八角”“六角”等所谓的“千变万化”和芜杂的“荒谬绝伦”,从而生动地说明了“重复与变化相统一”的必要。

这一段语言启示我们,说明文并不排斥形象生动的语言,也不排斥以大胆的假设来说理的方式。

5.最后一段“我们有些住宅区的标准设计‘千篇一律’到孩子哭着找不到家”,耐人寻味,请品味作者通过“孩子哭着找不到家”这一细节传达的思想内容。

答:

 

参考答案:

“孩子哭着找不到家”这一细节用浅白通俗的语言揭示了建筑师的作用、建筑与人的生存关系,表现了作为建筑大师的梁先生对当代城市建设中错误思潮的焦虑和深切的人文关怀。

6.最后一句“这恼人的矛盾是建筑师们应该认真琢磨的问题”一句中“恼人的矛盾”指的是什么?

有什么含义?

答:

 

参考答案:

作者将如何处理建筑中重复与变化的关系称为“恼人的矛盾”,告诉我们处理这一问题的复杂性与重要性。

1.选材上详略得当

本文好像要将音乐、绘画、建筑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来谈,实则不然。

作者先谈了音乐、绘画方面的重复与变化相统一的问题,接着用了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来谈建筑的重复与变化问题,而最后一段作者又明确地提出,在我国的城市建筑中做得还不尽如人意,也就是说作者的重点是要谈建筑上的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问题,所以在谈建筑时自然要多用些笔墨。

2.语言通俗、明白、形象

本文是一篇科技论文,作者是一位建筑学家,按理说,文中使用一些建筑上的名词术语是不足为奇的,但是本文的语言却浅显易懂。

例如在写北京的明清故宫时说“重复了又重复的千步廊一口气排列到天安门”;在最后一段写城市建筑时又说“我们有些住宅区的标准设计‘千篇一律’到孩子哭着找不到家”,“即使它们本身各自都很美观,放在一起就都‘损人’且不‘利己’”。

作者就在这样的娓娓道来中使读者欣然接受他的观点。

3.举例重复中有变化

第8段到最后,作者通过举我国建筑的实例,具体说明、阐释中心观点。

具体说,第9段以人民大会堂为例,第10、11段以明清故宫为例,第12段以颐和园里的谐趣园为例等等,举例在重复中有变化,既让人信服,又不给人以重复累赘之感。

  

议论文中运用举例论证说理的方法

举例论证是议论文写作最重要的论证手段,如何更好地发挥举例论证的作用呢?

我们认为要做到“三有”,具体就是:

例前有导语,叙例有方法,例后有分析。

这里重点讲解例前有导语、叙例有方法的技法。

1.例前有导语

例前有导语就是在举出事例之前要有观点和事例的联系的话语,不能在观点之后直接地很突然地举例,否则容易造成内容不连接、语言不流畅,所以在举例之前要有一两句简短的过渡语,让观点和例子有机地联系起来。

如:

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有时可以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如果人们不能多角度多方面统筹看待问题,往往会闹出笑话。

一家纺织公司新进了一种布,当拿到董事会桌子上时,桌子东边的人说它是红的,而西边的人说它是黄的。

当桌子两边的人互换座位以后,他们才意识到自己刚才都只是从一个角度看到了布的一方面。

其实生活中何尝不是如此?

2.叙例有方法

(1)单个材料的叙述:

剪裁取舍、概括叙述

叙述材料要简明扼要。

一般而言,议论文举例应是针对构成论点的要素作概括的叙述,不使用描写;删去与论点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宜面面俱到,全盘照抄;更不能篡改材料。

如:

的确,语言是伟大的,它能如阳光般把人与人之间那座沟通的冰山融化,它能如和谐的音符般把冷漠孤寂的心唤醒,它能如湿润的春雨般滋润人们之间的感情。

钱钟书教授曾这样婉约地拒绝一个很想跟他见面的记者:

“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这是一句多么巧妙的语言,它既不失幽默又表达出了自己拒绝来访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这句话没有使钱教授与那位记者的沟通陷入僵硬与冷漠的气氛之中,相反它使那位记者更加敬重这位渊博的老人了。

(2)多个材料的叙述:

列举排比、简短有力

采用列举的方式,一口气铺陈若干个事例,形成流泻奔腾的气势,这成为高考作文常用手法。

如:

忙是省略号。

四季在有规律地进行着冷暖交替,大自然就一直按照这样的规律不停地忙,我们人亦如此。

为自己找一个目标,为目标而不停地忙,让这种忙一直忙下去。

当目标已达成,那么再找一个目标,继续这种忙。

展开历史的长卷,我们看见牛顿在忙着他的实验,爱迪生在忙着思考,徐霞客在忙着记载游历,李时珍在忙着编写《本草纲目》;再看那位以笔为刀和枪充满着朝气和力量的文学泰斗鲁迅,他正忙着用他独有的刀和枪在不停地战斗。

忙是省略号,确定了一个目标那么就一直忙下去吧!

这样的忙一定会忙出生命灵动的色彩。

(3)叙述的变化:

叙中带议,凸显事理

事例的使用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把事例叙述完再举例,是常用的方法,其中的“议”是再“叙”的铺垫。

如:

①举世闻名不为名,屡建奇功不居功,这是一切学问家共同的道德品质。

②……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去英国剑桥大学留学,遇到的第一道命题,就是要计算“博士”和“学问”的分量,并且要在两者中间作出抉择。

③“博士”对一个青年学者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一旦捞到手意味着什么,不说自明。

但是为了应付“博士”论文的答辩,只能研究一两门学问,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接触更多的学科。

这样做,得到的是“博士”学位,失去的是更多研究“学问”的机会。

如果放弃“博士”学位,能够更广泛地钻研科学知识,这样做,得到的是“学问”。

④但是,他没有昏昏然,而以科学家的求实精神,正确地得出了答案,说:

“我来剑桥为了求学问,不是为得学位的。

此例中的②是叙述,它交代了事件;③是评议,它是④的铺垫;由于③的作用,④所作的叙述得到了升华,从而紧扣了论点。

  

使用举例论证的手法,以“生活需要合作”为中心论点,写一段文字。

要求:

不少于200字。

答:

参考答案:

勾践沦为夫差的奴仆,却流传一段卧薪尝胆的佳话。

因为他的情爱,西施愿为他深入虎穴;因为他的忍辱负重,范蠡愿同他肝胆相照;因为他的仁义,文种愿为他赴汤蹈火……因为他与这么多的人合作,越国得以重振雄风。

可是,勾践与人只能共苦而不能同甘,所以范蠡走了,纵使越国有千军万马,勾践也指挥不了一盘散沙的军队;文种死了,纵使越国有富饶辽阔的疆土,勾践也无法抚慰百姓怨恨的心灵。

他失去了合作的伙伴,失去了稳固江山的依靠。

没有了左膀右臂,纵使天高地阔,他也会很快从骄傲的天堂上重重摔下,再也没有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考点对接

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

学习本文,我们重点分析了文中的一些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是高考时现代文阅读中考查频率较高的一个考点,因此,掌握解答这类题目的方法显得尤其重要。

所谓“重要词语”,是指在文章中起重要作用的词语。

这些词语有的与文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会影响对全文的正确理解;有的与文段中心有直接联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的特别富有表现力,能够精彩传神地刻画人物形象或提示事物的特征;有的意味深长,言在此而意在彼,需要深入体会领悟……具体说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指示代词和文中临时有指代作用的词语在文中指代的具体内容;②能辨析文中同义词、近义词的差别;③能够把握词语在本文的特定语境中临时具有的含义;④能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对于这样一些词语,在阅读时要给以足够的关注,并细心品读体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品味其特定的意义、深层的含义、作用及艺术效果。

  

(江西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病 毒

病毒不同于其他所有生物,它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一个细胞中的结构要进行生命活动:

进食、产生能量、生长、对环境的改变作出反应。

但这一切病毒都没有。

当它呆在细胞外时,它实际上是很小的、无生命的、懒惰的颗粒。

它进入细胞后,灾难就来了。

所有的病毒都由两部分组成:

核酸构成的核和包住核的一层蛋白质,在有些情况下是脂肪或类脂的包膜。

蛋白质外衣或类脂包膜(如果有的话)使病毒依附上细胞膜——然后病毒进入细胞。

实际上这并不容易。

病毒外衣的表面必须刚好依附在细胞膜的“接收器”的位置。

即使在理想的条件下,病毒与合适的细胞的几千次撞击中,也只有一次能使它们正确地连接。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通常的病毒只对特定的细胞起作用。

狂犬病和感冒则是最明显的例外,它们能感染的范围极广。

一旦病毒依附上细胞,它有几种方法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在细胞膜上开一个小洞让它进去,有脂肪包膜的病毒能将它们的包膜与细胞膜融合而使它们进入细胞。

当病毒进入细胞,它就开始回复成它自己了。

要理解它都干了些什么,我们必须更进一步了解它的核酸中心。

核酸存在于每个活的细胞和病毒中。

它们有两种基本种类——DNA和RNA。

DNA构成基因组合。

这意味着一个特定的DNA里储藏了构造和维持一种特定生物体的信息。

DNA是怎样决定生物的形式和功能的呢?

它控制细胞和生物体制造蛋白质。

不同的DNA产生不同的蛋白质,不同的蛋白质构成不同的生物体。

RNA是干什么的呢?

RNA在细胞中的主要功能是充当信息的传递者。

它将信息从DNA(在所有细胞的细胞核中)传递到合成蛋白质的地方(在细胞核外)。

DNA像模板一样造出正确的RNA,RNA又同样制造出正确的蛋白质。

病毒要么有DNA,要么有RNA,但不会两样都有。

在病毒中,RNA不是信息的传递者而是基因物质。

病毒进入并强迫细胞制造出更多的病毒,必须有一些蛋白质和核酸的组合与细胞的类似。

这种与正常分子成分惊人的相似性不是偶然的,它来自病毒对细胞或它的宿主长期的适应。

实际上,自从地球上有生命以来,病毒和细胞就共同存在,共同进化。

有一种曾经很流行的说法,认为病毒是在细胞之前出现的。

这种说法现在看来不太好。

一种更可信的可能性是说,病毒是在很久以前从它们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

随着时间的变迁,这些“逃出来的基因”提高了独立的能力,能自我复制,在细胞中寄生——成了病毒。

对它们的宿主细胞越适应的病毒,危害性越小。

这就是病毒进化的形式。

大部分的病毒感染完全没有危害,但那些进化得不完美的病毒引起的危害和痛苦则是巨大的。

病毒有修复4000种人类混乱基因的特殊能力。

把准确的基因附在经过处理没有感染性的病毒身上,使它进入有缺陷的细胞,这是修复这些细胞最好的方法。

这种基因疗法还可能用来修复癌细胞的DNA。

(选自《在岩石上漂浮》,有删改)

题目:

下列关于“病毒”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病毒实际上是很小的、无生命的、懒惰的颗粒。

它没有进食、产生能量、生长、对环境的改变作出反应的生命活动。

B.所有的病毒都由核酸构成的核和包住核的一层蛋白质组成。

这层蛋白质外衣使病毒依附上细胞膜——然后病毒进入细胞。

C.病毒只对特定的细胞起作用。

即使在理想的条件下,病毒与合适的细胞的几千次撞击中,也只有一次能使它们正确地连接。

D.病毒和细胞共同存在,共同进化。

病毒对它们的宿主细胞越适应,危害性就越小;而那些进化得不完美的病毒引起的危害和痛苦则是巨大的。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

A项,“病毒实际上是很小的、无生命的、懒惰的颗粒”错,原文有一个限定语“当它呆在细胞外时”,此选项属于歪曲原文。

B项,原文第二段中说:

“所有的病毒都由两部分组成:

核酸构成的核和包住核的一层蛋白质,在有些情况下是脂肪或类脂的包膜。

”即并非所有情况下“病毒都由核酸构成的核和包住核的一层蛋白质组成”,而且使病毒依附上细胞膜的也可能是类脂包膜。

C项,原文第二段中说: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通常的病毒只对特定的细胞起作用。

”是“通常的病毒”,言外之意,还有一些“特殊的病毒”,选项中说“病毒只对特定的细胞起作用”便是以偏概全了。

  

解答理解重要词语类题目的方法

解答这类题目时,语境是关键所在,词不离句是理解词语的基本原则。

语境包括“内部语境”与“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是指词语本身所在的句子,它对词语的含义起着限制或解释作用。

而“外部语境”,即时间、地点、对象以及作者的思想、性格、处境、语言风格等主观因素。

就具体操作来讲,可以有以下几点:

1.对具有“指代”特点的词语的理解

先找出该词语所在的具体的语句或者段落,一般应运用结构分析的方法,理清指代对象的位置和范围,根据语境确定指代对象和内容,然后可以将答案代入原文,看是否恰当。

2.文中同义词、近义词的差别

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来辨析同义词、近义词之间的区别。

具体来说,即“六比较”:

比较范围的大小,比较词义的轻重,比较搭配习惯,比较构成成分,比较词性功能,比较感情色彩与语体风格。

3.把握词语在文本的特定语境中临时具有的含义

对词语本身具有的含义,要能准确理解。

同时要注意词语的特殊性:

即运用了该词语的比喻义(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即本体)、引申义、双关义(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象征义(象征的对象是什么)、反语义、色彩义(褒贬互换)。

找出之后,一定要代入原文中进行检验。

4.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能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注意“四联系”,即联系本词(对本词语的含义进行解说)、联系本句或者上下文(突出了本句或者上下文的什么内容)、联系文章的中心(论点)与作者的态度感情、联系特殊的表达效果(即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的词语)。

1937年7月,日寇全面侵华,清华、北大、南开的师生万里迁徙,辗转南下,在昆明共同组成了西南联大。

师生们头顶日寇飞机的骚扰和轰炸,忍受着物质条件的困苦贫乏,为民族复兴和国家昌盛而教而学。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到校后,校长梅贻琦请他们设计校舍。

两人欣然受命,费时一月,拿出了设计方案,一个中国一流的现代化大学呈现纸上。

然而设计方案很快被否定,因为拿不出这么多经费。

此后两个月,梁思成夫妇把设计方案改了一稿又一稿:

高楼变成了矮楼,矮楼变成了平房,砖墙变成了土墙。

几乎每改一稿,林徽因都要落一次泪。

当梁思成夫妇交出最后一稿设计方案时,校委会告诉他们,除了图书馆的屋顶可以使用青瓦,部分教室和校长办公室可以使用铁皮屋顶之外,其他建筑一律覆盖茅草,土坯墙改为用黏土打垒,砖头和木料使用量再削减二分之一,希望他们再进行修改。

此时的梁思成忍无可忍,他冲进梅贻琦的办公室:

“改!

改!

改!

你还要我怎么改?

”梅愣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梁扭曲着脸,自言自语:

“茅草房?

这不是每一个农民都会盖的吗?

要我干什么啊?

”梅把梁扔在桌上的图纸一张张收好说:

“思成,国难当头呀!

你想想,没有这些茅草房,学生就要露天上课,风吹,日晒,雨淋。

以你的大度,请再谅解我们一次。

等抗战胜利回到北平,我一定请你来建一个世界一流的清华园,行吗?

”梅的声音不大,却有些颤,梁思成听着,心又一次软了。

半年以后,一幢幢低矮的茅草房填满了原来空荡荡的校园空间。

人们无法相信这会是建筑大师亲手设计的。

可几十年后,正是从这些茅草房里成长起来的那群穿草鞋的孩子,登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领奖台,引爆了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制造出中国第一台亿次“银河”巨型计算机……

[佳作赏析]

对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来说,西南联大校园的设计方案应该是最难的,不是因为西南联大的校园难设计,而是因为建设学校的经费不足。

于是梁思成与林徽因设计的方案多次易稿,高楼变矮楼、矮楼变平房,砖墙变土墙、瓦房变茅草房。

作者紧紧抓住设计方案的变化过程中梁思成的变化,从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方面刻画了梁思成的形象。

(时间:

40分钟 分值:

42分)

一、语言表达专练(3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数十万厂商的招商工作已经热火朝天地展开,而经销商面对眼花缭乱的产品和广告,选择也更为精准和明晰。

B.现代栽培的观赏樱花源于日本,而中国某旅游公司在东京街头打出广告:

“武汉,世界樱花之乡,欢迎来武汉赏樱!

”看到这条广告,笔者实在是理屈词穷,无地自容!

C.有人举报:

袁家岗一幢居民楼4楼有一家人很奇怪,经常有些看上去杂乱无章的人上门,待一会儿就走。

D.面对严峻的形势,中国环保不能操之过急、一挥而就,而是要全力攻坚、扎实作为。

中国将推广绿色信贷,支持设立各类绿色发展基金。

解析:

选A 眼花缭乱:

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符合产品、广告繁多的语境。

B项,理屈词穷:

理由已被驳倒,无话可说。

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可改为“瞠目结舌”。

C项,杂乱无章:

又多又乱,没有条理。

形容人不当,可改为“不三不四”等。

D项,一挥而就:

一动笔就完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绘画很快就完成了。

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可改为“一蹴而就”。

2.(全国甲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自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把卫星送上天的国家以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B.国务院近日发布盐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