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选修4《沉淀溶解平衡》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829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4.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化学选修4《沉淀溶解平衡》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教版化学选修4《沉淀溶解平衡》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教版化学选修4《沉淀溶解平衡》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苏教版化学选修4《沉淀溶解平衡》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苏教版化学选修4《沉淀溶解平衡》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苏教版化学选修4《沉淀溶解平衡》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苏教版化学选修4《沉淀溶解平衡》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苏教版化学选修4《沉淀溶解平衡》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苏教版化学选修4《沉淀溶解平衡》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苏教版化学选修4《沉淀溶解平衡》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化学选修4《沉淀溶解平衡》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docx

《苏教版化学选修4《沉淀溶解平衡》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化学选修4《沉淀溶解平衡》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化学选修4《沉淀溶解平衡》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docx

苏教版化学选修4《沉淀溶解平衡》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第3章第4单元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下列化学原理的应用,主要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来解释的是(  )

①热纯碱溶液的洗涤油污能力强 ②误将钡盐[BaCl2、Ba(NO3)2],当做食盐使用后,常用0.5%的Na2SO4溶液解毒 ③溶洞、珊瑚的形成 ④碳酸钡不能做“钡餐”而硫酸钡则能 ⑤泡沫灭火器灭火的原理

A.②③④B.①②③

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解析】 热纯碱溶液的洗涤油污能力强,是由于碳酸钠的水解程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因而溶液的碱性越强,除油污的效果自然就强了;泡沫灭火器灭火的原理也运用了盐类的水解原理,只是强度更大,能够进行得更彻底。

【答案】 A

2.一定温度下,在Ba(OH)2悬浊液中,存在Ba(OH)2固体与其电离出的离子间的溶解平衡关系:

Ba(OH)2(s)Ba2+(aq)+2OH-(aq),向此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Ba(OH)2粉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中Ba2+数目减少B.溶液中c(Ba2+)减小

C.溶液中c(OH-)增大D.pH值减小

【解析】 向Ba(OH)2悬浊液中加Ba(OH)2粉末时,要析出Ba(OH)2·8H2O晶体,使体系中溶剂减少,溶解的Ba(OH)2减少,Ba2+及OH-数目均减少,但温度不变时,Ba(OH)2的溶解度不变,各离子的浓度不变,pH也就不变,故A正确。

【答案】 A

3.往含I-和Cl-的稀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AgNO3溶液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原溶液中c(I-)/c(Cl-)的值为(  )

A.(V2-V1)/V1B.V1/V2

C.V1/(V2-V1)D.V2/V1

【解析】 从图象变化情况看,O→V1段主要生成AgI沉淀,V1→V2段主要生成AgCl沉淀,所以溶液中c(I-)/c(Cl-)=

【答案】 C

4.一定温度下,将足量的AgCl分别放入下列物质中,AgCl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①20mL0.01mol/LKCl溶液 ②30mL0.02mol/LCaCl2溶液

③40mL0.03mol/LHCl溶液 ④10mL蒸馏水 ⑤50mL0.05mol/LAgNO3溶液

A.①>②>③>④>⑤B.④>①>③>②>⑤

C.⑤>④>②>①>③D.④>③>⑤>②>①

【解析】 AgCl(s)Ag+(aq)+Cl-(aq),由于Ksp=c(Ag+)·c(Cl-),当Qc>Ksp时平衡逆移,使AgCl溶解度减小,即:

c(Cl-)或c(Ag+)越大,越能抑制AgCl的溶解,AgCl的溶解度就越小。

注意AgCl的溶解度大小只与溶液中Ag+或Cl-的浓度有关,而与溶液体积无关。

①c(Cl-)=0.01mol/L;②c(Cl-)=0.04mol/L;③c(Cl-)=0.03mol/L;④c(Cl-)=0;⑤c(Ag+)=0.05mol/L。

c(Ag+)或c(Cl-)由小到大的顺序为④<①<③<②<⑤,故AgCl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④>①>③>②>⑤。

【答案】 B

5.难溶盐CaCO3在下列溶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

A.0.1mol·L-1CH3COOHB.0.10mol·L-1CaSO4

C.纯水D.1.0mol·L-1Na2CO3

【解析】 CaCO3(s)Ca2+(aq)+CO32-(aq),B、D分别使溶液中Ca2+、CO32-浓度增大,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CaCO3溶解度减小;加水可使CaCO3溶解量增多,但溶解度不变;加入CH3COOH后:

CO32-+2CH3COOH===2CH3COO-+CO2↑+H2O,使溶液中CO32-浓度减小,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CaCO3溶解度增大。

【答案】 A

6.已知在Ca3(PO4)2的饱和溶液中,c(Ca2+)=2.0×10-6mol·L-1,c(PO43-)=1.58×10-6mol·L-1,Ca3(PO4)2的Ksp为(  )

A.2.0×10-29mol5·L-5  B.3.2×10-12mol5·L-5

C.6.3×10-18mol5·L-5D.5.1×10-27mol5·L-5

【解析】 根据溶度积的定义可得Ca3(PO4)2的Ksp=c3(Ca2+)·c2(PO43-)=2.0×10-29mol5·L-5。

【答案】 A

7.(2009年铜城高二质检)1LAg2CrO4(相对分子质量332)饱和溶液中,溶有该溶质0.06257g,若不考虑离子强度、水解等因素,则Ag2CrO4的Ksp是(  )

A.3.2×10-11B.2.36×10-12

C.4.24×10-8D.8.74×10-12

【解析】 在Ag2CrO4的饱和溶液中:

c(Ag2CrO4)=

=2×10-4mol·L-1

由Ag2CrO4(s)2Ag+(aq)+CrO42-(aq)得:

c(CrO42-)=2×10-4mol·L-1,

c(Ag+)=2×10-4mol·L-1×2=4×10-4mol·L-1

Ksp(Ag2CrO4)=c2(Ag+)·c(CrO42-)=(4×10-4)2×(2×10-4)=3.2×10-11(mol3·L-3),故选A。

【答案】 A

8.对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而不是CaCO3和MgCO3的原因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Mg(OH)2的溶度积大于MgCO3的溶度积,且在水中发生了沉淀转化

B.Mg(OH)2的溶度积小于MgCO3的溶度积,且在水中发生了沉淀转化

C.MgCO3电离出的CO32-发生水解,使水中OH-浓度减小,对Mg(OH)2的沉淀溶解平衡而言,Qc

D.MgCO3电离出的CO32-发生水解,使水中OH-浓度增大,对Mg(OH)2的沉淀溶解平衡而言,Qc>Ksp生成Mg(OH)2沉淀

【解析】 由于Mg(OH)2和MgCO3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不同,所以不能直接根据Ksp的大小比较两者的溶解能力强弱,A、B均不正确;MgCO3溶解生成的CO32-能发生水解,使水中OH-浓度增大,对Mg(OH)2而言,Qc>Ksp,则生成Mg(OH)2沉淀,C不正确,D正确。

【答案】 D

9.以MnO2为原料制得的MnCl2溶液中常含有Cu2+、Pb2+、Cd2+等金属离子,通过添加过量难溶电解质MnS,可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经过滤除去包括MnS在内的沉淀,再经蒸发、结晶,可得纯净的MnCl2,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推知MnS具有的相关性质是(  )

A.具有吸附性

B.溶解度与CuS、PbS、CdS等相同

C.溶解度大于CuS、PbS、CdS

D.溶解度小于CuS、PbS、CdS

【解析】 根据题意:

加过量难溶电解质MnS,可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说明发生了沉淀的转化,应该是生成了溶解度更小的硫化物。

【答案】 C

10.(2008年高考山东理综)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提示:

BaSO4(s)Ba2+(aq)+SO42-(aq)的平衡常数Ksp=c(Ba2+)·c(SO42-),称为溶度积常数。

A.加入Na2SO4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

C.d点无BaSO4沉淀生成

D.a点对应的Ksp大于c点对应的Ksp

【解析】 A项温度不变,加入Na2SO4会导致溶解平衡向左移动,但两离子的乘积仍不变,仍在曲线上,不会由a点变到b点;B项通过蒸发,水量减小,Ba2+和SO42-浓度都增大,不可能由d点变到c点;C项d点还没有形成饱和溶液,因此无BaSO4沉淀生成;D项从图象中看出a点与c点的Ksp相等。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1.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在水溶液中存在酸式电离和碱式电离两种形式,试据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下列有关问题。

(1)向Al(OH)3沉淀中加入盐酸,沉淀溶解,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Al(OH)3沉淀中加入苛性钠溶液,沉淀溶解,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l(OH)3的碱式电离为:

Al(OH)3Al3++3OH-,加入盐酸,由于H+与Al(OH)3电离出的少量OH-反应生成H2O,使上述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Al(OH)3+3H+===Al3++3H2O

(2)Al(OH)3的酸式电离为:

Al(OH)3H++H2O+AlO2-,向其中加NaOH溶液时,OH-与其电离出的H+反应生成水,使c(H+)减小,Al(OH)3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Al(OH)3+OH-===AlO2-+2H2O

12.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着电离平衡。

在常温下,溶液里各离子浓度以它们化学计量数为方次的乘积是一个常数,叫做溶度积常数(Ksp)。

例如:

Cu(OH)2(s)Cu2+(aq)+2OH-(aq),Ksp=c(Cu2+)·c2(OH-)=2×10-20。

当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方次的乘积大于溶度积时,则产生沉淀,反之固体溶解。

(1)某CuSO4溶液里c(Cu2+)=0.02mol/L,如要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溶液的pH,使之大于________。

(2)要使0.2mol·L-1CuSO4溶液中Cu2+沉淀较为完全(使Cu2+浓度降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的pH为________。

【解析】 

(1)根据信息,当c(Cu2+)·c2(OH-)=2×10-20时开始出现沉淀,则c(OH-)=

=10-9mol·L-1,c(H+)=10-5mol·L-1,故pH=5,所以要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pH>5。

(2)要使Cu2+浓度降至0.2mol·L-1/1000=2×10-4mol·L-1,c(OH-)=

=10-8mol·L-1,c(H+)=10-6mol·L-1,此时溶液的pH=6。

【答案】 

(1)5 

(2)6

13.有一种白色固体可能是由Al2(SO4)3、AgNO3、BaCl2、NH4Cl、KOH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为确定该白色固体的组成,进行下列实验:

取白色固体少许,加入蒸馏水充分振荡得无色溶液;取无色溶液,逐滴加入稀HNO3有白色沉淀生成。

试回答:

(1)此白色固体至少存在哪几种物质?

请你写出全部可能的情况。

(2)若要证明固体的组成,还需要做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往所得的溶液中加硝酸得到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可能是由Al3+、Ag+、Ba2+和其他阴离子组成,溶于水不可能得无色溶液,再结合往无色溶液加硝酸得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新生成的离子与H+反应得到的沉淀,则该混合物可能是Al2(SO4)3和KOH的混合物,其根据是:

Al3++4OH-===AlO2-+2H2O(得澄清溶液过程);

AlO2-+H++H2O===Al(OH)3↓(产生白色沉淀过程)。

若混合物是由AgNO3、NH4Cl、KOH共同组成的也同样满足题意,NH4++OH-===NH3·H2O,Ag++2NH3·H2O===[Ag(NH3)2]++2H2O(得到澄清无色溶液过程)

[Ag(NH3)2]++2H+===Ag++2NH4+,Ag++Cl-===AgCl↓(产生白色沉淀过程),所以这两种情况中至少存在的物质是:

①Al2(SO4)3和KOH,②AgNO3、NH4Cl和KOH。

(2)若为Al2(SO4)3和KOH固体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溶液中含有SO42-,所以选用BaCl2检验;而AgNO3、NH4Cl和KOH固体混合物溶于水得到的无色溶液中,因不存在Ag+,与BaCl2不反应,所以可向溶液中滴加BaCl2检验其组成。

【答案】 

(1)Al2(SO4)3,KOH;AgNO3,NH4Cl和KOH 

(2)取溶液,滴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固体有Al2(SO4)3和KOH的混合物;若无沉淀,混合物为AgNO3、NH4Cl和KOH

14.已知在25℃的水溶液中,AgX、AgY、AgZ均难溶于水,但存在溶解平衡。

当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此常数用Ksp表示,Ksp和水的KW相似)。

如:

AgX(s)Ag++X-

Ksp(AgX)=c(Ag+)·c(X-)=1.8×10-10

AgY(s)Ag++Y-

Ksp(AgY)=c(Ag+)·c(Y-)=1.0×10-12

AgZ(s)Ag++Z-

Ksp(AgZ)=c(Ag+)·c(Z-)=8.7×10-17

(1)根据以上信息,判断AgX、AgY、AgZ三者的溶解度(用已被溶解的溶质的物质的量/1L溶液表示)S(AgX)、S(AgY)、S(AgZ)的大小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向AgY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AgX固体,则c(Y-)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在25℃时,若取0.188g的AgY(相对分子质量188)固体放入100mL水中(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则溶液中Y-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

(4)①由上述Ksp判断,在上述(3)的体系中,能否实现AgY向AgZ的转化,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上述(3)体系中,能否实现AgY向AgX的转化?

根据你的观点选答一项。

若不能,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能,则实现转化的必要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由于AgY比AgX更难溶,则向AgY的饱和溶液中加入AgX固体,发生沉淀的转化,AgX(s)+Y-(aq)===AgY(s)+X-(aq),则c(Y-)减小。

(3)25℃时,AgY的Ksp=1.0×10-12,即溶液达到饱和时,c(Ag+)=c(Y-)=1.0×10-6mol·L-1,而将0.188gAgY溶于100mL水中,形成的为饱和溶液(溶质还有未溶解的),则c(Y-)=1.0×10-6mol·L-1。

(4)由于Ksp(AgZ)

在(3)中,c(Ag+)=1.0×10-6mol·L-1,当c(X-)>1.8×10-4mol·L-1时,即可由AgY向AgX的转化。

【答案】 

(1)S(AgX)>S(AgY)>S(AgZ)

(2)减小

(3)1.0×10-6mol·L-1

(4)①能,Ksp(AgY)=1.0×10-12>Ksp(AgZ)=8.7×10-17

②能,当溶液中c(X-)>1.8×10-4mol·L-1时,AgY开始向AgX的转化,若要实现AgY向AgX的完全转化,必须保持溶液中的c(X-)>1.8×10-4mol·L-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