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单选多选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86047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理学单选多选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法理学单选多选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法理学单选多选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法理学单选多选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法理学单选多选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法理学单选多选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法理学单选多选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法理学单选多选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法理学单选多选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法理学单选多选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法理学单选多选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理学单选多选题.docx

《法理学单选多选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理学单选多选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法理学单选多选题.docx

法理学单选多选题

思考与练习

1、近代资产阶级国家民主和法制的模式主要是由(C)设计的A、哲理法学派B、分析法学派C、自然法学派D、历史法学派2、19世纪初期,标志着法学作为独立学科出现的西方法学学派是(B)A、哲理法学派B、分析法学派C、自然法学派D、历史法学派3、历史法学派是19世纪兴起的一个法学派别,下列选项代表该学派的观点是(B)A、法是一种历史现象,是阶级社会的产物B、法和语言、风俗、政治一样,是随着民族的成长而成长的C、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D、法是在所有的人中确立的,并得到全人类平等遵守的自然理性4、将法的本质归结为理性和正义的西方法学流派是(A)A、古典自然法学派B、历史法学派C、纯粹法学派D、分折法学派5、不能构成法学体系中独立分科的是(B)A、国内法学B、法律史学C、应用法学D、理论法学6、下列关于法律体系、法学体系和法系的表述,正确的是(C)A、法学体系是法系赖以建立和存在的前提B、在一个国家中,法学体系一般只有一个,而法律体系会有数个C、法学体系的范围比法律体系的范围广泛D、法学体系是法律体系的基础

1、阶级分析方法作为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其独特的功能方要有(ABCD)A、是避免走入唯心主义法学误区的必要指南B、是探索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历史演变规律的基本线索C、对法律制度进行定量分析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D、是确立和坚持我国法制根本宗旨的重要理论参照2、价值分析方法之所以是法学的基本方法,就在于(BCD)A、法学的一个基本任务是揭示法的实然状态,即回答法实际上是怎样的B、法学的另一个基本任务是揭示法的应然状态,即回答法应当是怎样的C、从终极的意义上说,法的存在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实现一定价值的手段D、法作为调整社会利益关系的规范体系,其本身就是一定价值观念的体现3、下列属于法学实证研究方法的有(ABD)A、观察法B、历史文献分析方法C、价值分析方法D、逻辑与语义分析方法4、当代中国对法学研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根本方法是(C)A、历史考查的方法B、社会调查的方法C、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D、分析和比较的方法

1、下列属于我国法理学内容的是(ABCD)A、法的价值论问题B、法的本体论问题C、法的历史问题D、法的运行问题2、下列有关法理学的表述,属于正确的是(C)A、法理学是一门理论法学,因而没有实践价值B.汉语中“法理学”一词来自于日语,与法哲学没有任何关系C.法理学既是沟通法学诸学科的桥梁,也是法学与其他科学相联系的纽带D、法理学在整个法学体系中具有基础地位,因此部门法学对法理学的研究没有影响1、马克思主义认为,法的阶级性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制约性是统一的。

这是因为()A、社会物质生活条件都是由一定阶级即统治阶级来代表的B、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只有通过统治阶级及其国家的意志这一中介才能体现在法律中D、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学说正是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分析中得出的2.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B)(司考.04.卷一.)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

3.下列不属于法的特征的是(C)A.法是有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B.法是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C.法是由原始社会的习惯演变而来的,具有历史性D.法是由严格的程序而来的,具有程序性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所有的国家意志都表现为法B.所有的“国家”意义上的法都是国家意志的体现C.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因此,具有统一性和权威性D.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这种特殊就在于它具有国家意志性5.法不同于同一上层建筑中思想意识和政治组织的特征是(D)A.法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权力B.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D.法是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

6.下列有关法的强制性与国家强制力的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C)A.法的强制性是国家强制力的一种表现B.国家强制力是法的强制力的外在力量渊源,对法来说不可或缺C.国家强制力是法的强制性的外在力量渊源,对法来说可有可无D.法本身只有国家强制性而不具有国家强制力7.国家制定或认可,也就是使之有“国家意志”的形式。

这一特征明显地表明法与其他社会规范,如道德、宗教规范、政党或其他社会组织的规章以及习惯礼仪等的差别。

结合上述关于法的“国家意志性”观点,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这是从法作为一个整体并以国家名义制定和认可来说的。

实际上构成这一整体的各个法律、法规是由各种不同层次或不同类别的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B.法的“国家意志性”在涉及到习惯法时是不适用的,因为习惯不经国家机关依法认可就具有法律效力而成为习惯法C.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特征,对以成文法或制定法为主的国家,如德国、法国以及当代中国是非常适合的,而对于英美等国家为代表的普通法系国家来说,法院的判例同样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因而判例的形成也就意味着对于国家意志性的例外D.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这一基本特征,也就表明法又具有权威性、普遍性和同一性的非本质属性

8.“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作是一个自然科学家,他不是在制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在表述法律………”“法是完全没有自己的历史的”,关于下列选择项中,正确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A.法律受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受到社会客观规律的支配B.法律虽然反映客观规律,但是也可以不反映客观规律C.法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没有法律史D.法律能否反映客观规律,完全受立法者自身素质所决定下列属于法的渊源中资源性要素的是(A)A国家政策B.人民意志C乡规民约D道德规范2、下列属于法的渊源中进路性要素的是(ABCD)A立法B.司法C行政D国际交往3、我国《刑法》第12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较轻的,适用本法。

”这一规定表明我国刑法在有无溯及力问题上采用(C)原则。

A、从旧原则B、从轻原则C、从旧兼从轻原则D、从新兼从轻原则4、对法律汇编与法内编纂之间区别的理解,可以有多种角度。

下列哪一表述准确地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区别?

DA、法律汇编既可以由个人进行,也可以由社会团体乃至国家机关进行;法典编纂只能由国家立法、执法和司法机关进行B、法律汇编是为了形成新的统一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法典编纂是将不同时代的法典汇编成册C、法律汇编可以按年代、发布机关及涉及社会关系内容的不同,适当地对汇编的法律进行改变;法典编纂不能改变原来法律规范的内容D、法律汇编不属于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污典编纂是一种在清理已有立法文件基础上的立法活动

5、根据法的形式的分类,下列不属于“法律”这一法的形式的有(D)。

A、《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B、《宪法修正案》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决定》D、《国务院关于实施退耕还林条例》6、当代中国的法适用于(ABCD)。

A、悬挂中国国旗停泊在汉堡港的油轮B、西沙群岛C、吉林省吉林市石文镇D、中国驻英国大使馆7、某法院在审理一行政案件中认为某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

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表述何者为正确?

(BCD)(司考.04.卷一.)A、法官审理行政案件,如发现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可以对地方性法规的合宪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B、法官审理行政案件,如发现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应当适用国家法律进行审判C、法官审理行政案件,如发现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可以通过所在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D、法官审理行政案件,如发现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可以公民的名义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8、下列有关法源的说法哪些不正确?

(BC)(司考.05.卷一.)A、大陆法系的主要法源是制定法B、英美法系的法源中没有成文宪法C、不同国家的法源之间不能进行移植D、在法律适用过程中,一般先适用正式法源,然后适用非正式法源

1、下列原则中属于程序性法律原则的是(C)。

A、诚实信用原则B、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原则C、无罪推定原则D、罪刑法定原则2、下列关于法律原则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C)(司考.04.卷一.)A、法律原则不仅着眼于行为及条件的共性,而且关注它们的个别性B、法律原则在适用上容许法官有较大的自由裁量余地C、法律原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D、相互冲突的法律原则可以共存于一部法律之中

3、《公司法》规定,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公司股票可以到境外上市,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作出特别规定。

该规则属于(D)。

A、义务性规则B、准用性规则C、确定性规则D、委任性规则4、《宪法》第35条规定:

“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这条规定属于(C)。

(司考.04.卷一.)A、命令性法律规范B、禁止性法律规范C、授权性法律规范D、义务性法律规范

5、法律规则是法律的基本构成因素。

下列关于法律规则分类的表述哪一项可以成立?

(A)(司考.04.卷一.)A、《律师法》第14条规定:

“没有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员,不得以律师名义执业,不得为牟取经济利益从事诉讼代理或者辩护业务。

”此规定为义务性规则B、《中小企业促进法》第31条规定:

“国家鼓励中小企业与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开发与交流,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

”此规定为强行性规则C、《宪法》第40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此规定为命令性规则D、《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62条规定:

“军队医疗机构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依据本条例制定。

”此规定为准用性规则

6、法律原则可分为公理性原则和政策性原则,下列属于政策性的原则是(BCD)。

A、诚实信用原则B、四项基本原则C、国家实行计划生育D、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C)。

A、法律规则在逻辑结构上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部分构成B、并非每个法律规则在逻辑结构上都是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部分构成C、行为模式是法律规则的核心部分D、假定条件、行为模式是法律后果的前提

8、《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裁定的,上诉或者抗诉,经过审查后,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参照本法第189条、第191条和第192条的规定,分别情形用裁定驳回上诉、抗诉或者撤诉、变更原裁定。

这一规定属于(C)。

A、义务性规则B、授权性规则C、准用性规则D、委任性规则9、下列哪些内容的表述,不属于法律规则?

(CD)A、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弄;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B、公民的权利能力一律平等C、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D、本法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10、下列条文表述的法律规则属于确定性规则的是(B)A.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384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B、居间人未促成合同成立的,不得要求支付报酬,但可以要求委托人支付从事居间活动支出的必要费用。

C、当事人约定易货交易,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的,参照买卖合同的规则。

D、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是非营利性的组织,其设立方式、权利义务、著作权许可使用费的收取和分配,以及对其监督和管理等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1、下列有关法律部门与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A)。

A、一个规范性法律文件就是一个部门法B、一个规范性法律文件可以包括不同法律部门的法律规范C、一个规范性法律文件按照其规范的性质,可以归属于不同的法律部门D、《刑法》是“刑法”这一部门法的主要组成部分2、关于法律体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BCD)。

A、又称部门法体系B、是一国国内法构成的体系,不包括完整意义上的国际法C、不包括历史上废止的已不再有效的法律,一般也不包括尚待制定、还没有制定生效的法律D、其形成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3、下列属于当代中国法律部门的是(AD)。

A、宪法B、行政条例和规章C、婚姻法D、经济法4、下列选项中,哪些不属于法律部门的划分(AB)。

A、宪法、法律、行政法、环境法B、宪法、法律、民法、刑法C、宪法、行政法、民法D、刑法、经济法、环境法

1、我国《婚姻法》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这种义务属于(B)。

A、绝对义务B、基本义务C、相对义务D、集体义务2、根据义务是否可以独立存在进行划分,法律义务可分为两类,即(A)。

A、主义务和从义务B、公义务和私义务C、对世义务与对人义务D、专属义务与可转移义务3、按权利的效力范围的不同,可以将权利划为(B)。

A、公权利和私权利B、对世权和对人权4、“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这句话说明(C)。

A、权利和义务浑然一体B、权利和义务在价值上代表了相同的法律精神C、权利和义务在结构上是不可分的D、权利和义务在总量上是相等的5、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住宅。

它所规定的义务属于(A)。

A、基本义务B、绝对义务C、相对义务D、普通义务6、权利表现为权利人(ABD)。

A、可以自己作出一定行为B、可以要求他人作出一定行为C、必须从事一定行为D、可以要求他人不作出一定行为

1、下列属于非法律行为的有(A)A、并非由法律所调整的行为B、无行为能力人的不合法行为C、无主观过错的不合法行为D、依照法律不需要追究法律责任的不合法行为2、下列属于“法律行为构成之体素”的是(ABCD)A、动机B、行为C、手段D、结果3、下列各对行为具有主从关系性质的有(A)A、签订借款合同和相应的担保合同的行为B、选举与被选举行为C、结婚和离婚行为D、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

4、下列哪些法律行为必须经过有关国家机关履行一定手续加以证明,才能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

(ABC)A、小张和小王结婚B、老杜将自己的私有住房转让给小丁C、女士参加所在选区的人民代表选举D、某公司去保险公司为职员大李投保

5、关于违法行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CD)。

A、法律上无效的行为必然是违法行为B、有些行为虽不合法,但也并不违法C、违反道德的并不一定是违法行为D、违法行为并不一定违反道德6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下列哪些情况可以形成法律关系?

BA、刘某因赌博欠吴某1万元B、甲区警方查处存在火灾隐患的企业,有关人员或被拘留或被处以重罚C、何某为急赶回家,将已过有效期限的身份证涂改,机场安检站不予放行登机D、任某在医院进行肾移植手术

[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二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B)说法没有正确揭示这一关系?

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C、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D、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

1、下列有哪一项不属于或不能构成法律关系?

(C)A、张三经李四(精神病人)的父母同意而收养李四B、甲乙根据《合同法》订立抵押合同C、甲年满10周岁时向乙购买了价值1000元的自行车D、甲与乙约定选择法院管辖

2、根据法律主体的多少及其权利义务是否一致,可将法律关系分为(C)。

A、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B、纵向法律关系和横向法律关系C、单向法律关系、双向法律关系和多向法律关系D、主法律关系和从法律关系3、关于公民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表述正确的是(C)。

A、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必须首先具有行为能力B、公民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不能分离C、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D、公民丧失行为能力,也就意味着权利能力的丧失

4、我国《民法通则》规定,16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能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应当被视为(A)。

A、完全行为能力人B、限制行为能力人C、无行为能力人D、部分行为能力人5、我国《刑法》将已经满14岁不满16岁的公民视为(B)。

A、完全行为能力人B、限制行为能力人C、无行为能力人D、部分行为能力人6、下列有关法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表述不恰当的是(D)。

A、法人有权利能力,就一定有行为能力B、法人的行为能力自法人成立之时就受到限制C、法人的权利能力自法人成立之时就受到限制D、法人有行为能力,不一定有权利能力7、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没有正确揭示这一关系?

(B)。

(司考.02.卷一.)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C、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D、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

8、下列有关公民权利能力的表述,有哪一项是错误的?

(B)。

(律考.99.卷一.)A、权利能力是公民构成法律关系主体的一种资格B、所有公民的权利能力都是相同的C、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D、权利能力也包括公民承担义务的能力或资格9、某纳税人因偷税被某税务机关处以罚款1500元的处罚,某纳税人与某税务机关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是(BD)。

A、调整性法律关系B、保护性法律关系C、横向法律关系D、第二性法律关系

10、某公司于1997年1月8日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成立,具有法人资格,2月18日正式营业,2002年3月1日被撤销,关于该公司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D)。

A、该公司的行为能力始于1997年2月18日B、该公司的行为能力始于1997年2月8日C、该公司被撤销后,行为能力消灭,但权利能力仍在一段时间内存在D、该公司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同时产生,同时消灭1、下列属于法律制裁的是(D)。

A、甲、乙两公司签订有合作协议,后甲公司违约,经乙公司聘请的律师与之进行交涉,并以提起诉论相威胁,甲公司被迫付给公司一笔违约金B、党员张某因违反党纪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C、学生李某因严重违反校规被学校通报批评D、某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因与宪法相抵触,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撤销2、有权认定和归结法律责任的有(C)。

A、天津市人民政府B、广州市仲裁委员会C、广东省江门市人民法院D、广州市花都区赤泥镇集益村村民委员会3、下列惩罚措施中,属于行政制裁的有(AB)。

A、行政处罚B、行政处分C、赔偿损失D、劳动教养4、在我国,违宪制裁的形式主要包括(AB)。

A、撤销同宪法相抵触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B、罢免国家机关领导成员C、赔偿被错关错判的公司的经济损失D、收缴进行非法政治活动的财物5、张三把李四打成重伤,李四住院治疗花费了5万元。

请问张三应负哪些法律责任?

(BC)A、行政责任B、刑事责任C、民事责任D、违宪责任6、下列有关法律后果、法律责任、法律制裁和法律条文等问题的表述,哪些可以成立?

(BD)(司考.05.卷一.)A、任何法律责任的设定都必定是正义的实现B、法律后果不一定是法律制裁C、承担法律责任即意味着接受法律制裁D、不是每个法律条文都有法律责任的规定7、在西方法学界,有人以哲学和伦理学上的非决定论为基础,以为违法者应对自己出于自由意志而做出的违法行为负责,这属于(D)A、社会责任说B、规范责任论C、历史责任说D、道义责任论

实例分析:

1、下列各项属于法律程序的有(C)A、行政程序B、政治选举程序C、调解与仲裁程序D、决策程序2、通过法律程序的时空要素来克服和防止法律行为的随意性和随机性的调整方式称为(D)A、感染B、缓解C、导向D、抑制3、英国古老的“自然公正原则”所包含的最基本的程序规则是(AD)A、任何人都不应当成为自己案件的法官B、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的准绳C、司法权是权利的庇护者D、当事人有陈述和被倾听的权利

从日本现行法律制度看,其主要传统、渊源和风格属于下列哪一法系?

BA.中华法系B.罗马法系C.印度法系D.英美法系

[例1]下列(BC)不属于大陆法系的渊源?

A、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B、自由大宪章C、教会法D、罗马法[例2]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区别在(ABCD)方面?

A、法律渊源B、法的分类C、法典编纂D、诉讼程序和判决程式[例3]下列(C)选项属于英美法系的特征?

A、法院的判例、法理等没有正式的法律效力B、在法的基本分类中的普通法和衡平法C、在诉讼程序上采取当事人主义D、成文法是法的渊源之一

1、法的产生经历了(AD)的发展过程。

A、从个别调整到规范性调整、一般规范性调整到法的调整B、从习惯到习惯法,再到制定法C、从判例到判例法,再到法典化D、从法与其他规范的一体到与它们的分化、法的相对独立2、在不同的社会初级阶段,法的产生具体情形虽然不同,但是从总体上说法的产生具有一般规律,关于法产生的一般规律,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CD)。

A、法的产生由对人们行为的个别调整逐步发展成为规范性调整B、法的产生经历了由习惯演变为习惯法,再发展为成文法的过程C、在法的产生早期,法律、道德和宗教规范混为一体,逐渐分化为各个相对独立的、不同的社会规范D、法的产生最终归因于社会经济基础的发展

3、关于法的历史类型,下列表达中错误的是(A)。

A、人类社会的每一形态都对应着一个法的历史类型B、法的历史类型与人类阶级社会的形态划分一致C、凡建立在相同经济基础之上、反映相同阶级意志的法,就属于同一历史类型的法D、社会主义法是最高历史类型的法4、在英美法系国家的诉讼中,法官(BD)。

A、居于主导地位B、充当消极的、中立的裁定者的角色C、审理案件首先考虑法律如何制定,并按照法律规定判决D、审理案件首先考虑以前的判例,按照判例中概括出的法律规则来进行判决

5、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差别(AC)。

A、是相对的B、日益扩大C、出现相互靠拢趋势D、目前已完全消除6、西方法学界通常认为,当代世界主要法系有(AB)。

A、英美法系B、大陆法系C、中华法系D、社会主义法系7、下列属于民法法系的法律有(ACD)。

A、《查士丁尼民法大全》B、《英国民法典》C、《德国民法典》D、《法国民法典》8、[例]在讨论“法的起源、法的历史发展”这部分内容时,法学院同学甲、乙、丙各抒已见。

甲认为:

1、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私有制的出现和阶级的形成;2、在古罗马学者西塞罗看来,人定法源于自然法。

乙认为:

1、法的移植对象只能是本国或本民族以外的法律,法的继承对象则主要是本国或本民族的法律;2、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将历史上存在的法分为形式不合理的法、实质不合理的法、实质合理的法、形式合理法。

两认为:

1、与原始社会规范的适用相比较,法的适用范围主要是根据居民的血缘关系来确定的;2、不同历史类型的法之间存在着继承关系。

下列选项()为正确?

A、甲的观点1、乙的观点1和丙的观点2B、甲的观点2、乙的观点2和丙的观点1C、甲的观点1、乙的观点1和丙的观点1D、甲的观点2、乙的观点2和丙的观点29.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和1990年的《德国民法典》均是以罗马法为基础编纂而成的。

从《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和罗马法的本质和渊源上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