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音乐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86346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5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下音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二下音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二下音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二下音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二下音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二下音乐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4页
二下音乐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4页
二下音乐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4页
二下音乐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4页
二下音乐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4页
二下音乐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4页
二下音乐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4页
二下音乐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4页
二下音乐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4页
二下音乐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4页
二下音乐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4页
二下音乐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4页
二下音乐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4页
二下音乐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4页
二下音乐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4页
亲,该文档总共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下音乐教案.docx

《二下音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下音乐教案.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下音乐教案.docx

二下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春来了》

教学目标:

1.积极参加音乐活动,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音乐中的春天,乐于表达音乐、对春天的喜爱。

2.欣赏《杜鹃圆舞曲》,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和不同乐器音色的特点,能尝试设计符合乐曲风格特点的动作,并随乐曲段落的变化律动。

3.在教室的引导下比较欣赏两首《春晓》,能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歌曲速度、情绪、内容、演唱形式的感受。

4.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熟练地演唱《报春》和《春天的小河》较好的表现三拍子和四拍子的韵律,感受歌曲明朗、活泼的情绪。

5.在“我的编创——森林音乐会”中模仿生活中的声音,尝试进行多声部的声音配合,感受丰富的音响效果,具有较好的节拍,节奏感。

6.结合学唱《春天的小河》,通过演奏铝板琴、借助手势、跟琴模唱唱名等方式,巩固mi、sol、la的音高感,并认识re的唱名、简谱、五线谱记谱法的位置。

教学重点:

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熟练地地演唱《报春》和《春天的小贺河,较好的表现三拍子和四拍子的韵律,感受歌曲明朗、活泼的情绪。

教学难点:

在“我的编创——森林音乐会”中模仿生活中的声音,尝试进行多声部的声音配合,感受丰富的音响效果,具有较好的节拍,节奏感。

课时安排:

4课时

《报春》

总第

(1)课时

教学目标:

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熟练地演唱《报春》,较好的表现三拍子的韵律,感受歌曲明朗、活泼的情绪。

教学重点:

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能区别出连贯的歌声与活泼、短促歌声的演唱。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活动预设: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听歌曲《报春》,引出主题----春天。

2.课件出示“迎春花开”、“冰雪初融”、“南国春天”等摄影作品,引导学生寻找春天的足迹,描述自身家乡春天的景象。

3.聆听布谷鸟的叫声,让学生了解布谷鸟是春天的使者,也叫它报春鸟。

4.除了布谷鸟的叫声,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也是春天的使者?

5.引导学生知道燕子、青蛙等许多小动物也都是春天的使者,并让学生要维护我们的动物朋友。

二、歌曲学唱

1、聆听歌曲,感受旋律;

2、跟琴唱歌谱,感受三拍子;

3、读歌词,按节奏拍手;

三、感受歌曲

1.学生做律动。

2.听声音,寻找春天。

(1)播放声音效果:

青蛙齐鸣、流水淙淙、布谷鸟叫、小雨沙沙、蜜蜂嗡嗡等。

(2)引导学生考虑:

A这些声音,你在哪个季节里能听到?

B你喜欢春天吗?

3.把春天领进课堂:

(1)启发学生用各种方式表示春天到了。

模仿小鸟飞;学青蛙叫;扮演小呀破土而出;用人声表示春雨沙沙;诗歌朗诵“春眠不觉晓……”等。

(2)用即兴创作的方式进行音乐问答。

师唱: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

生唱:

春天在那小青蛙的叫声里;春天在那沙沙的小雨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歌声里……

四、歌曲扮演唱,结束新课

教学反思:

《杜鹃圆舞曲》

总第

(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杜鹃圆舞曲》让学生感受3/4拍的节奏以及三拍子舞曲的特点,引导学生听辨出《杜鹃圆舞曲》各部分不同的情绪和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并能用不同的动作加以表现。

2.通过律动《春天来了》,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春天。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杜鹃圆舞曲》三拍子的特点,引导学生听辨乐曲、感受乐曲、表现乐曲。

教学难点:

感受乐曲《杜鹃圆舞曲》不同的情绪以及舞曲轻快活泼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活动预设:

一、趣味律动

1.猜谜导入:

师:

在上课之前,老师要请小朋友来猜个谜语:

“三人同日见,百花齐争艳——打一字”(春),春天来了,小草悄悄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到处都是,小朋友,你们看到了哪些变化呀?

(学生回答……)

小朋友观察地真仔细,从这么多地方都看到春天到了我们的身边,春天终于到了我们的身边,我们脱去了厚重的棉衣,让我们在明媚的阳光下活动活动,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

2.律动《春天来了》(教师带学生跟音乐作律动)

二、欣赏《杜鹃圆舞曲》

  师:

小朋友都知道春天是个非常美丽的季节,你们听,连**鹃也跳起了舞来庆祝春天了,**鹃还想请大家听听它跳的舞曲是几拍子的呢!

请你根据舞曲的情绪,让我们来分一分它有几部分?

1.初听全曲

(1)生交流讨论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乐曲是三拍子的,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2)师总结

  师:

对!

根据乐曲不同的情绪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三个部分,下面让我们分段来欣赏。

2.分段欣赏乐曲

 

(1)听赏第一部分并提问:

这段乐曲的情绪怎样?

请你们随着音乐用相应的表情和动作来感受这一部分的情绪。

 

(2)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第一部分的情绪是活泼欢快的。

 (3)听赏第二部分并提问:

情绪有什么变化?

请你随着音乐用相应的动作来表现这一部分的情绪。

 (4)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第二部分情绪是优美抒情的。

(5)听赏第三部分并提问:

第三部分和哪一部分相似?

情绪怎样?

请用动作来表现。

(6)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第三部分和第一部分相似,它的情绪也是活泼欢快的。

三、复听乐曲

 自己找好伙伴,一同随着音乐不同的情绪用相应的动作来完整表现乐曲。

四、师生告别,结束教学

 播放《杜鹃圆舞曲》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做着动作离开。

教学反思:

《春晓》

总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利用古诗意境学唱《春晓》这首歌曲,并声情并茂的演唱全曲

2、通过我的创造,能增强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造力,让他们深刻的了解大自然的春天,并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

3、由采集与分享,能使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春天,在音乐中感受春天。

教学重点:

1、感受歌曲的意境,正确地演唱歌曲。

  2、通过创造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教学难点:

用声音来再现春天的美景。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活动预设:

一、情境引入

 师:

小朋友们,春天是那么的美,那么的春意盎然,小草、小动物们尽情地欢唱、尽情地跳舞,这时,有一位诗人见此美景,忍不住作了一首诗(显示古诗《春晓》):

  师:

这首诗小朋友们读过吗?

师: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吧!

师:

读得真美,可惜就是少了点什么?

生回答:

音乐

  师:

是呀,如果我们加上一点音乐的话,一定会锦上添花,给诗增添春意。

老师这儿就有一段音乐(放伴奏音乐)

  生随音乐再次有感情地诵诗。

二、新歌教授

  师:

有了音乐,这首诗就显得更美了!

你们想不想随着音乐轻轻地来唱一唱呢?

  1、播放《春晓》的范唱(师生随音乐轻声哼唱旋律)

  师:

谁能告诉大家,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意境呀?

  2、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3、这么美的意境,我们在歌唱时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呢?

  4、师:

现在,我们就以这种轻柔的、优美的声音一起来演唱《春晓》。

三、音乐创造表现

  师:

今天呀老师要带小朋友一起去参加春天里举行的音乐盛会,哟!

好多小动物也都来参加了,让我们看看参加盛会的小动物有哪些呢?

  (师边说边用各种素材表现春天的各种声音)

师:

在这么美丽的春天里举行音乐会,感觉真是太美妙了!

小朋友,你们还希望谁来参加音乐会呢?

这些小鸟、蜜蜂、树叶、小溪还会唱什么歌呢?

_小精灵儿童网

 1、分组讨论练习进行创造。

(师到各组指导,帮助。

  (可有多种创造形式:

A、在书本节奏的基础上创编其他不同的节奏

  B、可利用各种素材创编出书本上没有的其他各种春天的声音。

  2、将创造出来的各种春天的声音进行合作表演。

  如:

小鸟蜜蜂树叶小鸟

  小鸟风蜜蜂

  树叶……

  (不局限于以上两种形式,可视各班学生的情况而定)

  四、采集与分享

  师:

我们就是春天,每个人的美好一面都会打扮我们的生活空间,使它春意盎然。

那我们怎么来打扮春天?

(生各抒已见)

  师:

是的,比如刚才老师吹矿泉水瓶表现的春风;用笔敲打书本的声音模仿雨点落在树叶上的声音……

  【利用纸的音响探索、采集来表达春天的喜爱,培养学生的听觉及音乐再创能力】

  师:

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请小朋友们回去找一找春天的声音,唱一唱春天的歌曲,下节课带过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拓展这一活动的展开,有利于学生亲身体验寻找春天、搜集春天声响的喜悦感觉】

五、师生告别,结束教学。

教学反思:

《春天的小河》

总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用渐强、渐弱的声音演唱歌曲《春天的小河》,流畅地表达歌曲的情绪。

2、通过“寻找春天——体验春天——表现春天——感悟春天”这几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从整体感受、体验音乐的优美、流畅的特点,体验并将自己融入春天的怀抱中。

有感情的唱歌。

3、通过听歌曲、走出课堂欣赏大自然的美丽等活动,感受自然界的变化,使学生尽情享受春天带来的喜悦。

从而喜爱春天,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体验歌曲内容、启发创作情感

教学难点:

体验音乐的优美、流畅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活动预设:

一、情境引入

1.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寻找春天

1.提问导入:

同学们,你能说出一些描写春天的诗句或词语吗?

(随机播放课件春天图片)喜欢春天吗?

找找看,在上学的小路上,美丽的校园里,还有哪些春天的景象?

春天已经来到我们的校园,让我们来听一听歌曲《春天在哪里》。

2.放录音《春天在哪里》。

3.提问:

同学们,这首歌听过吗?

会唱吗?

4.学生随录音演唱全曲。

随音乐律动。

5.通过聆听《春天在哪里》引导学生,体验歌曲内涵,去寻找春天。

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体验春天

1.师导入: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到处都充满了生命的气息。

新翻泥土的味儿扑鼻而来,鲜花张开了那娇艳的脸荚映照着大地格外耀眼,听那小河水,涨高了,哗哗地流淌着。

2.录音《春天的小河》。

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3.听全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风格、速度等。

4.生随录音模唱全曲。

5.师有感情地范唱。

6.哼唱歌曲,跟旋律自由做动作,进一步熟悉旋律,感受音乐的美。

7.学生巩固练习演唱全曲。

8.师生接唱歌曲:

师唱一、三乐句,生唱二、四乐句。

把握音准。

9.歌曲处理:

《春天的小河》共有四个乐句,在学生学会演唱的基础上,在每个乐句上加渐强和渐弱记号。

要求学生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唱出乐句的流畅感。

四、表现春天

1、师导入:

春天负载着希望,有着生命的律动,自古以来,它成为许多文人画士的表现对象。

诗人用简短的诗句来勾勒春天、文学家用流畅的语言描绘春天、画家用五彩的笔留下春天的足迹、音乐家用斑斓的旋律诉说着春天的话语……同学们,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一幅你认为最美的春天。

2、学生习作。

分组进行

学生用自己创作的旋律演唱诗句(随意演唱)或为《春天的小河》改编歌词……进行创作。

3、展示,并且集体进行评价。

促使学生能融入到自己创设的音乐氛围中。

学会正确的评价自己和他人。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及对祖国、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师生共同演绎烘托课堂气氛。

五、感悟春天

1、再一次边舞蹈边演唱《春天的小河》。

感受春天的美。

2、师小结:

春天是恬静的、活泼的、绚丽的。

它属于我们大家。

年复一年,春去春会来,花谢花会再开。

但是,人的春天却只有一季,希望同学们能珍惜美好春光,愉快学习、健康成长。

创造自己美好的人生。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生肖乐园

教学目标:

1.能饶有兴趣、富有想象力的参与本单元听、唱、动等音乐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对“十二生肖”等民俗文化以及动物朋友的与热爱。

2.聆听《母鸡与公鸡》《小狗圆舞曲》,感受乐曲的情绪与特点,在教室的引导下能区分乐曲段落和音乐形象,能尝试用身体动作或图形、线条等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3.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十二生肖歌》和《小花猫和小老鼠》。

能准确的表现歌曲节奏的特点,学习通过速度、音色、力度的变化表现不同的动物形象。

能背唱《小花猫和小老鼠》。

4.积极参与歌表演《小花猫和小老鼠》,能根据音乐盒动物的特点编创动作,并在分组表演中表现出较好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5.认识打击乐器小锣。

了解其演奏方式,感受音乐特点,并能较准确地运用歌曲《小花猫和小老鼠》的表演活动中,t体验四分休止符的节奏特点和歌曲浓郁的民族风格。

教学重点:

1、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十二生肖歌》和《小花猫和小老鼠》。

能准确的表现歌曲节奏的特点,学习通过速度、音色、力度的变化表现不同的动物形象。

能背唱《小花猫和小老鼠》。

2、聆听《母鸡与公鸡》《小狗圆舞曲》,感受乐曲的情绪与特点,在教室的引导下能区分乐曲段落和音乐形象,能尝试用身体动作或图形、线条等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难点:

积极参与歌表演《小花猫和小老鼠》,能根据音乐盒动物的特点编创动作,并在分组表演中表现出较好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课时安排:

4课时

《十二生肖歌》

总第(5)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书来呢、有表情的演唱。

2.积极参与歌表演《小花猫和小老鼠》,能根据音乐盒动物的特点编创动作,并在分组表演中表现出较好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能准确的表现歌曲节奏的特点,学习通过速度、音色、力度的变化表现不同的动物形象。

教学难点:

在分组表演中表现出较好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活动预设:

一、情境引入

师: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儿歌,请看(播放课件)

请小朋友认真地听老师朗读一遍,注意老师在朗读的时候都干了什么?

注意听(教师一边拍手打节奏,一边朗读儿歌)。

生:

拍手打节奏

师:

老师是按节奏来打的对不对?

你们还注意到其他不同的地方吗?

(引导学生看课件上面的红色休止符)

生:

有一些红色的符号

师:

对了,你观察得可真仔细。

这个符号啊,就跟我们马路上的红灯一样。

小朋友过马路的时候,见到红灯要怎么样啊?

要停下来休息,真是文明的好孩子。

大家看到了就要休止一下,然后再接上去。

现在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边打节奏边读儿歌吧,一二三开始(学生跟老师一起边打节奏边朗读儿歌)

师:

小朋友们真棒,节奏感特别强。

我们把有符号的地方再练一下吧,老师打一遍,小朋友跟着打一遍。

先听(巩固休止符的打法)

师:

小朋友们都会了吗?

好,现在老师这里还有两首儿歌,一二组的同学练习

动物排排序吧?

(给十二生肖排序)

师:

大家知道这十二个动物组合在一起叫什么吗?

生:

十二生肖

二、学唱歌曲

师:

非常棒!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歌曲就叫《十二生肖歌》,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听这首歌,听的时候注意感受歌曲活泼轻快地情绪。

(初步感知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师:

现在我来考考小朋友,看你刚才听得认不认真。

你觉得第三段和前两段有什么不同吗?

(用手势法引导学生说出结尾旋律处的不同之处)

师:

同学们听得真仔细。

(出示三角铁、铃鼓、碰铃、沙球,每组选择其中一件,多媒体根据乐器出示节奏。

)让我们拿起手中的乐器为歌曲伴奏吧!

师:

小朋友们乐感真好!

这么好听的歌曲,小朋友们一定想唱一唱了。

请跟录音一起唱!

师:

小朋友们真不错,但是老师发现了一个唱得不太好的地方。

现在听老师唱第一段,注意看老师在一些什么地方拍手了?

对了,有符号的地方。

这个符号在音乐里面叫休止符,老师刚才讲了,休止符就像马路上的红灯,见了就要停一停。

现在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唱这首歌,注意每到休止的地方我们就拍一下手,强调一下,提醒小朋友注意要停一下,然后再接上去。

一二三开始

师:

这次小朋友们都注意到了,在休止的时候要停一下。

现在我们再巩固一下,把有休止的这几句再唱几遍。

老师先唱,小朋友再唱,听明白了没有?

(进一步巩固休止)

三、表演歌曲

师:

(出示十二生肖头饰)现在请十二位小朋友分别扮演十二生肖,注意排好队要把十二生肖神气活现的劲儿表演出来,其他小朋友拿起手中的乐器边打节奏边为他们唱歌,好不好?

听音乐。

四、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母鸡与公鸡》

总第(6)课时

教学目标:

感受乐曲的情绪与特点,在教室的引导下能区分乐曲段落和音乐形象,能尝试用身体动作或图形、线条等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重点:

能尝试用身体动作或图形、线条等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难点:

创编旋律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稍难了些,对于不同的音乐形象,创编出来的旋律往往可分辨性不强。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活动预设:

一:

导语新课

师:

今天,我想带小朋友们们到农家小院里去做做客,听一场小小音乐会。

因为农家小院里的歌唱家可多了,你唱一句,我唱一句,热闹极了,特别是母鸡和公鸡。

听!

他们在干嘛?

二:

新课教学

母鸡首先唱了起来,它是怎么唱的?

(学生模仿)母鸡要生蛋了。

Gegegegegegeda----。

1、让我们来听一听,母鸡共唱了几次?

(唱了无数次)

2、它为什么不停的唱?

你知道它的心情吗?

你怎么听出来的。

(骄傲,心急)

3、你能上来模仿模仿焦急的母鸡吗?

(钢琴弹奏1111115)从动作和声音上

所有同学一齐gegegegegda渐强,渐快。

(钢琴弹奏)

得出结论:

母鸡的声音短而快。

三:

了解情节

这时候,谁来了?

1、比起母鸡的焦急,公鸡显得很悠闲,你看,它在干吗?

2、你来学学公鸡打鸣时的样子。

(声音高亢响亮,悠长。

)大家伸长脖子来啼一声。

3、公鸡只啼了一次,仔细听,听到了以后,别出声,把手举高就行了。

再模仿一下。

得出结论:

公鸡的声音高亢悠长。

四:

表现歌曲

这时,越来越多的鸡来了,接下来发生了什么老师就不知道了,因为它们你一句我一句,我听不清,你们帮我听听看,他们在说些什么?

为什么说它们在吵架?

(速度渐快)请你告诉我,它们为什么吵架?

(编故事)

把你的故事告诉大家,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小演员,演一出哑剧。

名字就叫《母鸡与公鸡》。

一定要强调按音乐节奏走。

好,有两位小朋友表现的特别好,你们来单独演出一下。

但是难度有点高,要按音乐分清角色,什么时候母鸡出场,什么时候公鸡出场。

(播放音乐)

介绍歌曲。

是由法国作曲家圣桑斯《动物狂欢节》中的一段。

五:

体验歌曲

今天,我们在音乐中体验到了许多不同的动物形象:

焦急的母鸡,骄傲的公鸡。

机灵的小老鼠,凶恶的小花猫。

当然,音乐中的动物王国是如此丰富:

看,1:

天鹅(洁白的天鹅)2:

老虎

3:

乌龟4:

大象5:

小猴

它的音乐形象是什么样的?

(轻柔的,沉重的……)

六、课后小结

师:

老师这有不少的音乐为每一位小动物选择一首适合它音乐形象的曲子吧,并说出你的感受和理由。

师: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认识了这么多动物朋友,希望在平时我们多听听他们在唱什么?

教学反思:

课题《小花猫和小老鼠》

总第(7)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熟练、有表情的演唱《小花猫和小老鼠》。

能准确的表现歌曲节奏的特点,学习通过速度、音色、力度的变化表现不同的动物形象。

2.积极参与歌表演《小花猫和小老鼠》,能根据音乐盒动物的特点编创动作,并在分组表演中表现出较好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3.认识打击乐器小锣。

了解其演奏方式,感受音色特点,并能较准确地运用到歌曲的表演活动中,体验四分休止符的节奏特点和歌曲浓郁的民族风格。

教学重点:

自然的声音,熟练、有表情的演唱《小花猫和小老鼠》。

教学难点:

能根据音乐盒动物的特点编创动作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活动预设:

一、师生问好

二、律动

师:

小朋友们,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小动物村庄作客,仔细听听,谁在邀请我们?

师:

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小动物村庄。

刚才一路走来,你们看见哪些小动物啊?

三、新课教学

1.导入

A师:

小动物村庄里还有许多有趣的小动物,听听,这是什么小动物?

(老鼠的音乐)

B从刚才的音乐中,感觉是大的还是小的?

胆子大的还是单子小的?

猜猜是谁啊?

C这只小老鼠很有趣,走起路来什么样子呢?

谁来模仿,教教老师。

还有不一样的吗?

有的一边走一边东张西望;有的走走停停;有的轻轻垫起脚尖走路,一起学学。

走一圈回到自己的洞里。

D是不是一直在走?

再听一遍。

E为什么会停?

刚刚音乐中有没有走的特别着急的时候?

你觉得那个时候他在干嘛?

最后呢?

F表演:

一起学学小老鼠,每个小老鼠带着自己心中不同的想法,看看哪只小老鼠最机灵,老鼠的耳朵课时非常灵敏的。

2.学习歌词

A小老鼠这么可爱,长得什么样子呢?

B听伴奏音乐,师读歌词。

告诉我,老鼠的眼睛长得什么样?

牙齿什么样呢?

C生读歌词。

(提醒有附点和休止符)

D听老师读有什么特点?

第一个字强,每句结为弱,没有托音。

E师用响板打节奏。

F这只小老鼠一边走着一边说着。

听听老鼠走路的节奏,生模仿。

4.学习前一半歌曲

A小老鼠走着走着还高兴的唱起来了。

听听他唱的什么?

师弹琴唱歌谱,问:

有没有相同的旋律?

(强调第一个字强,第二个字弱。

你们把一样的唱出来。

连起来唱。

把歌词加上去。

我刚才读的时候,还特别强调什么地方。

跟音乐唱。

生再唱一遍,加上小老鼠的动作,师在0出加上小锣。

一边唱一边思考,当老师乐器出现的时候,你可以加入小老鼠的什么?

小老鼠可以做什么呢?

小老鼠在休止符处可以做什么?

小老鼠有没有思考好?

下面吧小老鼠叫声加上,边唱边表演。

5.学习后一半歌曲

这边小老鼠正在高兴的唱着歌呢,突然谁来了?

(猫声)

放音乐,看这只猫大模大样的,一边走一边还唱着呢。

看小花猫唱的是什么?

我们一起来读读。

神气活现的。

哪只小花猫最神气,一听声音我就能听出来。

生读后一半歌词。

6.完整学歌曲

小花猫以来,小老鼠就遭殃啦。

当小老鼠碰上小花猫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唱老鼠,那小花猫什么样的呢,仔细听。

听小猫怎么唱的。

小花猫和小老鼠的歌时这样唱的啊,听老师唱,有没有相同部分。

老鼠的歌和小花猫的歌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唱歌谱。

唱歌谱,只有小花猫的地方是老师唱的,其他相同的地方都是老师唱的。

师唱老鼠,生唱猫,感觉一下。

站起来唱,一下此,小猫变得高大起来了。

四、小结

教学反思:

《小狗圆舞曲》

总第(8)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圆舞曲流连贯、转动的旋律的特点,创作符合圆舞曲特点的旋律,并合作表演,巩固音乐知识。

2.说、演等多种感官的体验,自主总结出圆舞曲的旋律特点,并能在音乐活动中创作音乐,表现音乐。

教学重点:

准确把握听赏乐曲中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

教学难点:

感受圆舞曲的特点及乐曲中不同的音乐情绪。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活动预设:

一、组织教学:

师带学生听音乐,模仿各种小动物动作进入课室按坐位依次坐下。

(音乐:

《小狗圆舞曲》A段)。

二、新课教学

1、导入:

师:

嘘,你们听,谁来了!

(师生在学生中开始上课)

老师有个要求,请你静静的听,如果谁猜出来千万不要说出来,等音乐完了之后告诉大家。

生:

初听乐曲,并做抢答。

师:

原来这是一只可爱的小狗,你平时观察的小狗它有什么样的特点?

2、复听乐曲:

师:

这只小狗,美这还不是一只普通的小狗,接下来我们再来听一遍,当你听到乐曲有变化的时候,想象小狗的形象是什么样子的。

老师也和小朋友一起来欣赏。

复听乐曲,老师用图谱法诱发学生想象。

师:

同学们你们在欣赏的时候,老师也和你们一起欣赏了一遍,我还画了一幅美丽的画,你看看哪幅图能表现乐曲中小狗的形象,说一说为什么。

3、感受乐曲

师:

想一想:

这只可爱又活泼的小狗伴随着乐曲的情绪变化,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

(老师演奏时用表情、语言提示)

三、小结下课

(随着音乐,学生结伴律动出教室。

教学反思:

《时钟滴答》

教学目标:

1.积极参与听、唱、动、奏等音乐实践活动,从中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实践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2.能安静、完整的聆听《在钟表店里》。

在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