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94223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79 大小:5.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9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9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9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9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9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9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9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9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9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9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9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9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9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9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9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9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9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79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79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79页
亲,该文档总共17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设计.docx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设计.docx(17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设计.docx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

本单元包括两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个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

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个版块。

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

有描写小学生欢乐幸福的校园生活的《大青树下的小学》;有讲述自己用童心感受的自然和学校的《花的学校》;还有讲述孙某某小时候不懂就问的《不懂就要问》。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大意。

课题

内容简说

大青树下

的小学

课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表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表达了作者的自豪、赞美之情。

花的学校

这首诗写的是当东风吹过,雷响雨降的时候,一群一群的花开始盛开,他们就像放假后的孩子们一样,在狂风大雨中游戏,他们扬起双臂朝着天空呼唤着妈妈,因为他们的家是在天上星星住的地方。

诗歌充分展示了作者大胆的想象力,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不懂就要问

这篇课文讲述了孙某某小时候在私塾学习时,发现不懂的问题勇敢向先生请教的故事,赞扬了孙某某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的学习态度和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

28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正确读写“服装、鲜艳、打扮、安静、荒野、碰触、灰雀、诚实〞等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和重点词语。

2.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3.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间的团结友爱以与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1.《大青树下的小学》………………………………………………………………2~3课时

2.《花的学校》………………………………………………………………………2~3课时

3*.《不懂就要问》……………………………………………………………………1~2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4~5课时

学习本组课文,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的民族团结和大自然的神奇壮美。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自然风光的美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题

大青树下的小学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课文描写的是在西南边疆一所建在大青树下的民族小学里,各民族的小学生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快乐地学习生活的情景。

表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团结的自豪、赞美之情。

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学会通过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读书方法进展朗读,帮助学生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的过渡。

运用引读、自读、赛读等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各族人民亲如一家,友爱和团结。

学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进展语言积累。

学前准备

1.查找有关少数民族服饰、风俗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师生〕

2.预习生字,制作生字卡片。

〔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认识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新词。

学前准备

1.制作教学课件。

〔教师〕

2.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预习课文。

〔学生〕

教学环节

一、插图引入,揭示课题〔用时:

5分钟〕

1.出示课文插图,教师鼓励学生,引导学生观察、比照图中学校和自己学校的区别。

2.导入新课,引出课题:

同学们穿着不同的服饰,是因为他们来自不同的民族,这所小学建在一棵大青树下。

板书课题。

3.引导学生质疑: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到的问题吗?

1.学生交流汇报:

〔1〕图中的校园有动物,我们学校没有。

〔2〕图中学生的穿戴和我们不一样。

2.齐读课题。

3.学生质疑:

这所学校的学生都来自哪些民族?

1.这所学校的学生都来自哪些民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知道的还有哪些民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用时:

22分钟〕

1.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读课文。

2.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教师重点指导“绒、摔、跤、凤〞的读音与“晨、鲜、静、所〞的笔顺。

1.学生熟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小组交流识字方法,自学生字、新词。

如:

采用加一加的方法认识“艳、洁〞;采用换偏旁的方法认识“扮、坝〞等。

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绒毛〔rénɡrónɡ〕

摔跤〔suāishuāi〕

4.比一比,组词。

扮〔〕扬〔〕

纷〔〕杨〔〕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

10分钟〕

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

你对“大青树下的小学〞有怎样的了解?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1.默读课文,学生认真感知文章各局部内容。

2.概括每局部内容。

第一局部〔第1自然段〕:

写同学们上学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

第二局部〔第2、3自然段〕:

写同学们上课、下课的情景。

第三局部〔第4自然段〕:

结尾点题,抒发了对民族小学的热爱之情。

5.大青树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

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文是分几局部写的?

每局部写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堂小结〔用时:

3分钟〕

1.教师引导归类复习本节课学习的生字。

2.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在教师总结的根底上进一步巩固生字词。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局部大声朗读。

7.读拼音,写词语。

zǎochénxiānyàn

〔〕〔〕

fúzhuānɡdǎbàn

〔〕〔〕

jìnɡàiānjìnɡ

〔〕〔〕

教学反思

引用课文插图中直观形象的图片,把学生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保持一种兴奋的状态,教师据题质疑,激发学生探索的愿望,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大青树小学学生学习生活的幸福,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并体会其中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学习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2.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如:

自读、互读等,进展感悟。

学前准备

制作教学课件。

〔教师〕

教学环节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课〔用时:

5分钟〕

1.复习生字词。

2.回顾上节课内容。

“喜爱〞和“赞美〞这两个词来学习全文。

1.学生回忆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大青树下这所小学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学生自由探究:

作者为什么会喜爱这所边疆小学呢?

8.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喜爱和赞美这所边疆小学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分段读议,体会情感〔用时:

25分钟〕

1.引导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情感。

2.齐读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了解这一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3.引导学生默读第3自然段,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4.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最后一自然段,以感受作者的赞美之情。

5.引导学生思维拓展:

课文结尾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1.学生读后交流:

抓住课文中的三个“从〞、三个“有〞、三个“向〞,从上学路上的景色、学生的服饰与到校后的活动等展开想象。

2.了解过渡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上课〞和“下课〞的内容,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动物、景物的和谐美。

如:

〔1〕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似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2〕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4.通过反复诵读,学生评价。

5.拓展:

发挥想象,你还能往下写些什么内容呢?

9.读句子,回答如下问题。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教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1)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写出了孩子们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中描写小动物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感悟朗读,背诵喜欢的段落〔用时:

5分钟〕

你还喜欢哪些句子?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0.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回顾课文,开展活动〔用时:

5分钟〕

1.引导学生说说对大青树下的这所小学的感受。

2.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学校或同学。

1.假设你也是这所小学的学生,你会喜欢这所学校吗?

为什么?

2.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什么?

选一个场景说一说。

教室里操场上大树下

11.介绍自己的学校或同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设计本课时,我以读为主,让学生通过读去寻找重点语句,通过对重点语句的体会、感悟,让学生有自己的思考,让文本走进学生心中。

不足之处是没有完成对课文相关阅读知识的处理,如了解各民族的服装特点等。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片段

◆体会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感受作者对这所小学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师:

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画出最能表现校园美丽的词句。

生: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课件出示相关课文内容〕

师:

为什么你从这句话感受到了校园的美丽呢?

生1:

到大青树小学的路上开满了绒球花和太阳花,五颜六色,一定很美。

生2:

大青树小学矗立在山花烂漫的环境中,所以说它很美。

师:

同学们对这句话感受很深,还有哪些语句让你觉得校园很美呢?

生:

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课件出示〕

师:

“绚丽多彩〞是什么意思?

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生1:

绚丽多彩就是颜色鲜艳,色彩多。

生2:

服装的颜色本身就很靓丽,而大青树小学的学生又来自不同的民族,穿着不同的服装,简直是服装大聚会呀,再加上每个学生欢快的笑脸,所以让校园更美丽了。

师:

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让我感受一下校园的美丽。

〔学生感情朗读〕

生:

我从“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这句话,也感受到校园的美。

这是个写景的句子,景美,校园也美。

师:

学校有那么多美景却不写,为什么偏偏写“铜钟〞和“凤尾竹的影子〞呢?

生:

钟声悠悠,竹影绰绰,更增添了校园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

师:

大青树小学的校园这么美,你能读出来吗?

〔指导朗读,感受校园的美,体会作者表达的赞美、自豪之情〕

赏析:

教师在教学这一重点时,首先让学生通过勾画、理解表现校园美丽的重点语句,让学生感悟体会作者对校园的赞美与蕴含在内的自豪之情。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文本有了自己的感悟,自己的体验,也有了自己的思考。

课题

花的学校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文选自泰戈尔最著名的儿童散文诗集《新月集》,课文以孩子的口吻向妈妈讲述自己童心感受的自然和学校。

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了学生的朗读,通过读去感受文中的语言美,我要求学生把自己当作文中一朵美丽的花去读课文,随着文中一个个情景的变化,让学生完全融入文本之中。

学前准备

1.查找有关泰戈尔的资料。

〔教师〕

2.自己预习课文,想象花的学校是什么样子。

〔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学习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新词。

学前准备

1.查找有关泰戈尔的资料。

〔师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教学环节

一、联想感知,激趣导入〔用时:

5分钟〕

1.用一两句话说说我们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2.导入新课,引出课题。

你们可知道,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

如果不信,那么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吧。

〔板书课题〕

1.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2.齐读课题,质疑。

1.用一两句话介绍自己的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

20分钟〕

1.布置学生自读课文。

2.听课文录音。

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4.学习词语库中的词语。

1.学生画出文中生字、词,标出小节。

2.听课文录音,认真听生字发音。

3.汇报生字学习情况。

“狂欢〞,用“急急忙忙〞说话。

2.给加点的字注音。

荒地〔〕狂欢〔〕

处罚〔〕猜测〔〕

“急急忙忙〞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学写生字,书写评价〔用时:

10分钟〕

1.出示本课要写的13个生字,观察每个字的特点。

“荒、舞、臂〞的写法。

1.仔细观察字形。

2.“荒〞字不能多一点;“舞〞有四短竖;“臂〞要写得上宽下窄。

四、课堂小结〔用时:

5分钟〕

读了课文,谈谈你读懂了什么?

画一画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学生自由谈谈读课文的感受。

4.绘画。

〔画一画你心目中的花的学校〕

教学反思

新课导入自然,教师的导语激起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在读中识字的效果较好,学生在自读自悟的情境中去想象花的学校的样子,再进展绘画,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很有帮助。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读课文,展开想象,感受花孩子的活泼、调皮;想象花的学校的样子。

2.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灵性、童真童趣。

学习重点

对花的学校的了解,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学前准备

教学课件。

〔教师〕

教学环节

一、复习导入〔用时:

5分钟〕

1.复习本课生字、词语。

2.检查朗读课文情况。

1.学生开火车复习生字。

2.齐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用时:

15分钟〕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什么时候花孩子会从无人知道的地方跳出来呢?

花孩子是什么样的?

2.说说花孩子的妈妈是谁?

3.你觉得哪些想象最有意思?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由回答,互相补充。

3.自由品读语句。

6.什么时候花孩子会从无人知道的地方跳出来?

花孩子是什么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展示绘画,指导朗读〔用时:

15分钟〕

“花的学校〞,介绍自己想象中的“花的学校〞。

2.点评学生绘画,选一段配画朗读。

1.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介绍作品中的内容。

2.配画朗读课文。

6.介绍自己的绘画作品。

四、介绍作品,推荐阅读〔用时:

5分钟〕

1.介绍作者泰戈尔。

2.推荐阅读泰戈尔的《新月集》。

1.认真听教师介绍,并阅读信息窗的内容。

2.课后阅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课堂上,作者与我,我与孩子们都成了花园中的一朵美丽的花,孩子们仿佛走进了文本,随着作者的语言狂欢、嬉闹、生长。

这就是我理想中的灵动的语文课堂。

《花的学校》教学片段

◆引导学生把握朗读技巧,了解花孩子的特点,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教学重点〕

师:

花的学校的孩子们那么美丽、可爱,你们喜欢他们吗?

〔课件出示句子〕试一试你们能不能读好这些句子呢?

要读出自己的喜爱哟!

1.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地上跳舞、狂欢。

2.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3.你没看见它们怎样地急着要到哪儿去吗?

4.你不知道它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生分别读这四句话)

师:

这么长的句子一口气读不完,恰当地在一些地方停顿一下,读起来会更有诗意。

(师X读,生练读)

1.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地上/跳舞、狂欢。

2.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3.你没看见/它们/怎样地急着/要到哪儿去吗?

4.你不知道/它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找学生试读)

师:

你还能找出哪些句子读一读呢?

生1:

“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我认为“冲〞字要重读,表现了花孩子们的高兴心情。

生2:

我觉得最后一句要读得幸福、深情,因为和自己的妈妈在一起是多么幸福快乐呀!

师:

你能读给我们听听吗?

〔生自读〕

赏析:

这一教学片段重点指导学生的朗读,以读促悟,学生通过读,品味了语言的美感,通过读,感受到了丰富的想象情景,花孩子的美丽、可爱、调皮的特点跃然纸上,与其说是在读诗,不如说是在认真倾听着孩子们说不完的童言稚语。

3*.不懂就要问

课题

不懂就要问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课文记叙了孙某某小时候在学习时请求先生讲解课文意思的一件事,介绍了他勇于提出问题,主X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的精神。

在教学设计时,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儿童认知规律,设置了“以读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紧紧围绕“读〞设计问题,使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得。

坚持以“启发式〞教学理论为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前准备

1.孙某某的资料,预习课文。

〔学生〕

2.教学课件。

〔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

2.朗读课文,学习孙某某的勤学好问的精神。

学习重点

理解孙某某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环节

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用时:

5分钟〕

1.板书课题,同学们看了这个课题,你们会有哪些疑问?

2.带着疑问读课文,不明白的字、词查字典或同学之间讨论。

3.在初读的根底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交流孙某某的生平事迹。

1.读课题,质疑。

2.自学生字、生词。

3.交流课文主要写孙某某的一件什么事。

4.和同学交流收集的孙某某的相关资料。

1.给带点的字注音。

诵读〔〕例如〔〕

戒尺〔〕挨打〔〕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深入学习,质疑解疑〔用时:

20分钟〕

1.弄清故事的起因。

2.自读第2自然段,弄清孙某某的学习态度。

3.结合第3~9自然段,想一想:

孙某某提出问题后,同学们和教师各是什么态度?

4.质疑:

为什么孙某某小时候向教师提问还会挨打呢?

而今天的学校教师为什么鼓励学生提问呢?

5.指导朗读。

“私塾〞的意思,私塾和现在的学校有什么不同?

2.找出重点词语,了解孙某某是怎样对待学习的。

〔“照例〞“流利〞“连连点头〞“壮着胆子〞说明了孙某某读书认真、学业完成得极为出色,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步要求理解课文意思的愿望。

3.当孙某某提出问题后,学生的表情有什么变化?

教师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找出含有如下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吓呆了、鸦雀无声、拿着戒尺、厉声问道、收起戒尺。

4.感受孙某某宁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的精神。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流利地〔〕

认真地〔〕

仔细地〔〕

厉声地〔〕

4.比拟组词。

厉〔〕提〔〕

历〔〕题〔〕

功〔〕座〔〕

攻〔〕坐〔〕

三、深入探究,学习拓展

〔用时:

15分钟〕

1.学习了课文,你有哪些体会?

2.说说自己平时是怎样勤奋学习的?

3.拓展。

4.总结:

今天,从孙某某身上我们感受到他勤学好问的认真学习精神,教师希望同学们也能学习这种精神。

1.读了课文,孙某某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①读背毫不糊里糊涂;②为了弄清道理,不怕挨打,敢于提问〕

2.自己在学习中也要做到认真、不懂就问。

3.说说你知道的名人爱学习的故事。

5.讲名人爱学习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悟。

教师重点引导对课文第三自然段的体会,抓住重点句子,找出重点词,感受孙某某为了弄懂学问,不怕挨打的精神。

同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孙某某比照,对学生的学习也是很有促进的。

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一

【学习目标】

1.在口语交际中锻炼交际能力。

2.学会抓住人物特点来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完成习作。

3.积累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的四字成语,并能恰当地运用。

4.学会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品尝句子意思,积累好词好句。

5.背诵古诗。

【学习重难点】

1.口语交际:

我的暑假生活。

2.习作:

抓住人物特点来描写。

3.积累并背诵古诗。

【学前准备】

1.收集暑假生活的事例、图片。

〔学生〕

2.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教师〕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我的暑假生活〕

一、图片导入。

1.课件出示文中的图片,学生观察,说一说图片内容。

图片一:

我和爷爷奶奶干农活。

图片二:

爸爸带我去游乐场。

2.教师小结,引出口语交际内容。

〔1〕以上是同学们放暑假后做的事情,很快乐,很新鲜的暑假生活,今天口语交际的任务就是“我的暑假生活〞〔板书〕。

〔2〕同学们回忆:

暑假你是怎样度过的?

经历了哪些新鲜事呢?

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二、学生交流。

1.想好要讲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

2.要把自己的经历讲清楚,讲的时候可以恰当地使用图片或实物等。

3.小组推荐一名讲得好,暑假生活丰富多彩的学生上台交流。

三、评价总结。

第二课时

〔习作:

猜猜他是谁〕

一、激趣导入。

1.教师朗读一段话,学生猜一猜他〔她〕是谁?

他喜欢踢足球,也酷爱跑步,经常在操场上看到他奔跑的身影。

他是谁?

2.学生根据教师的描述,猜一猜是我们班的哪个同学呢?

3.教师小结:

这个游戏是让同学们抓住人的某些特点来写,也是今天的习作内容。

二、学生活动。

1.一个同学说一个同学猜。

2.收集写作素材,班上的同学你最熟悉谁?

你知道他〔她〕的哪些特点?

3.同桌相互交流,补充素材。

三、引导写作。

1.你选的是谁?

他〔她〕有哪些特别的地方让你印象深刻?

选择一两点写下来。

2.写时注意格式,不可以写出他〔她〕的名字。

四、学生习作。

1.学生开始习作,教师巡视。

2.写好后大声读给同学们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