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13高三语文《正确使用实词》.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95210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8.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90913高三语文《正确使用实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090913高三语文《正确使用实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090913高三语文《正确使用实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090913高三语文《正确使用实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090913高三语文《正确使用实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090913高三语文《正确使用实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090913高三语文《正确使用实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090913高三语文《正确使用实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090913高三语文《正确使用实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090913高三语文《正确使用实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090913高三语文《正确使用实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090913高三语文《正确使用实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090913高三语文《正确使用实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090913高三语文《正确使用实词》.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090913高三语文《正确使用实词》.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090913高三语文《正确使用实词》.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090913高三语文《正确使用实词》.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090913高三语文《正确使用实词》.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090913高三语文《正确使用实词》.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090913高三语文《正确使用实词》.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90913高三语文《正确使用实词》.docx

《090913高三语文《正确使用实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0913高三语文《正确使用实词》.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90913高三语文《正确使用实词》.docx

090913高三语文《正确使用实词》

正确使用实词

一、明确高考要求:

高考对成语(熟语)的考查要求是“正确使用成语(熟语)”,即能够正确理解成语(熟语)的含义,并正确运用到语境中去。

成语(熟语)检测是高考基础考查的重点之一,每年必考。

二、真题回放:

1、(2009湖南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道德是一切制度运行的社会土壤,道德与法律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唇齿相依,缺一不可。

B.虽然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那么轻而易举,一挥而就。

C.传统节日时一宗重大而特殊的民族文化遗产,其文化内涵和相关习俗不应该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D.将往昔林林总总的记忆吐露在纸上,我意识到完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行动,我注定为记忆而生。

【解析】 B(做这道题,在积累理解词语含义的前提下,一定要通观选项的整体语境。

B项“一挥而就”意为一动笔就完成,形容写文章、写字、绘画很快就完成。

这里陈述对象是计算机的工作,不可能“一挥而就”,这里属对象不当所造成,可改为“一蹴而就”。

A项中“唇齿相依”象嘴唇和牙齿那样互相依靠,比喻为关系密切,互相依存;C项“格格不入”形容互相抵触,不相投合;D项“林林总总”形容众多,这三个成语均符合语境。

2、(2008浙江卷)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A.中国高等教育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跨越,但大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泥沙俱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鱼龙混杂)

B.她不属于学院派,自然少受那些清规戒律的约束,其创作往往天马行空,充满神奇瑰丽的想象。

(金科玉律)

C.最近,浙江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广大用户对此额手称庆。

专家预测,未来通过手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

(弹冠相庆)

D.NBA季后赛中,由于缺少了主力姚明,火箭队内线空虚,在防守上往往顾此失彼,实力明显削弱。

(捉襟见肘)

解析:

A泥沙俱下:

泥土和沙子一起随河水流下来,比喻人或事物不论好坏都一齐显现出来;B鱼龙混杂:

鱼和龙混合搀杂在一起。

比喻坏人和好人或凡人与圣人混成一起,好坏难分。

B清规戒律:

清规—佛教为僧尼规定的必须遵守的规则,戒律—教徒必须遵守的生活准则,泛指规章制度,多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

金科玉律:

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多含贬义。

C额手称庆:

把手举到额头上,称说庆幸得很。

形容人们在忧困中获得喜讯时高兴和喜悦的神态;弹冠相庆:

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将要入仕做官。

庆—贺喜,指即将做官而相互庆贺。

多用于贬义。

D顾此失彼:

顾了这个,顾不了那个,形容头绪太多,不能兼顾,与“捉襟见肘”意思颇为相近;捉襟见肘:

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

①形容衣服破烂;②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3、(2008广东卷)下面语段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公共汽车正在行驶中,前面一骑摩托车的男子突然变向横穿马路,眼看两车就要相撞。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嘎——”的一声,公共汽车司机紧急刹车,避免了一场车祸的发生。

车上乘客目睹了这扣人心弦的一幕,议论纷纷,怨声载道。

那翻倒在地的骑摩托车男子迅速爬起来,一阵东张西望之后,未见交警身影,继而义无反顾,翻身上车,扬长而去。

司机不禁怒形于色,大声斥责那违反交通规则的男子。

A、扣人心弦B.怨声载道C.义无反顾D、怒形于色

【解析】考查熟语的使用。

放在语境中动态考查。

A扣人心弦:

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B怨声载道:

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

形容群众普遍不满。

义无反顾:

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不退缩回顾;怒形于色:

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4、(2007湖南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回到住所,我饶有兴味地翻看着一张张剧照,耳边又隐隐奏起城隍庙小戏台的流云之响和绕梁之声。

B.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导演借助匪夷所思的特技,为银幕前的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魔法的大门。

C.附庸风雅的人主观意图是为了装点门面,但他们不去学野蛮,却来学风雅,也总算见贤思齐,有心向善,未可厚非。

D.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这幅巨型国画表现的人物与场景虽然众多,但却具有内在联系,画面上各部分水乳交融。

答案:

D

饶有兴味:

很有兴味

匪夷所思:

匪:

不是;夷:

平常。

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未可厚非:

厚非:

过分责难、责备。

不能过分责备。

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水乳交融:

交融:

融合在一起。

象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

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三、规律总结:

1、从历年高考的情况来看,试题中出现的成语除个别(如美仑美奂、薪尽火传、不孚众望、等量齐观、胼手胝足、遇人不淑、白头如新、高山仰止、头角峥嵘等)较生僻外,绝大部分是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出现而且容易用错的成语。

所以,我们在进行成语复习时,不能见难就钻,应当注意的恰恰是那些常见而易错的成语,这样才会取得比较好的复习效果。

2、既要理解成语意义,更要注意语境(句子所形成的语言环境和内容)。

否则,即使知道成语或熟语的含义,也会判断错误。

3、熟语总的来说,考得极少,而且这些熟语在各省都应是常听说的,一般都知道意义,所以重点仍在成语。

4、以前考过的,后来的高考题仍然可以考,其它省市往年考过的,在第二年的另一个省市的试题中仍可出现,所以高考题中出现的成语或熟语仍是重要积累内容。

5、成语或熟语试题整体难度较低,容易得分,所以这个考点应从容对待,扎实复习。

6、掌握高考试题错误用法的规律对答题大有帮助。

7、复习要特别留心有几个意义的成语,不要因熟知一种含义而出现另和种含义导致判断失误。

四、知识归纳:

1、熟语是什么?

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人们所熟习、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定型的短语或句子。

两个特点

(1)结构上的稳固性

(2)意义上的整体性

两个来源

(1)来自人们口头广泛流传的

现成语言

(2)来自书面语言

2、熟语的种类:

众人拾柴火焰高谚语(俗语)

天下乌鸦一般黑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歇后语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炒鱿鱼惯用语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满招损,谦受益-------格言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成语

谚语:

是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

例如:

1.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2.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3.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4.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5.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

6.劈柴看纹理,说话凭道理。

  谚语是有关自然现象、农业生产、保健卫生以及社

会生活方面的经验总结,其中农谚多带有地域性。

歇后语:

是由近似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其本义在后半部分。

例如:

1.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2.大海里捞针——无处寻

   3.大路上的电杆——靠边站

   4.腊月里的萝卜——冻(动)了心

   5.孔子搬家——尽是书(输)

  歇后语包括两类,一是喻意,二是谐音。

喻意的歇后语,前半部分是一个比喻,后半部分是对前半部分的解释,谐音的歇后语,其后部分是借助音同或者音近现象来表达意思。

惯用语:

是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

例如:

铁公鸡、抬轿子、戴高帽、定调子、

一锅端、开绿灯、走过场、碰钉子、导火线、

替罪羊、跑龙套、挖墙脚、耳边风、等等。

惯用语以三字格为主,多数含贬义。

格言:

是具有哲理的言简意赅的语句。

例如:

1.知识就是力量。

2.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事实胜于雄辩。

   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格言和谚语都是句子,但谚语是群众的集体创作,格言往往是名人语录。

成语:

是人们语言运用过程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

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具有简洁有力、凝练深刻、生动

传神的特点。

(重点)

着手点:

一、了解成语来源

二、把握成语结构

三、理解其关键词

四、辨析感情色彩

3、成语运用中的错误类型

成语及成语误用的类型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具有以下特点:

①结构相对定型性;②意义的整体性;③形成的历史性等。

在语言运用中,成语是相当于一个词的。

成语是高考的一大重点,每年都有1道题,考的是判断成语运用的正误。

因此,对成语,首先要了解含义,注意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如"买椟还珠",原意是"买下匣子,退还珍珠",比喻义为"不识货,舍本逐末,取舍失当"。

这是最基本的工作。

   其次,要重点训练判断成语运用正误的能力。

以下为成语误用的类型。

第一类 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意蕴上的理解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意蕴不仔细辨析,粗枝大叶,一瞥而过,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误用。

如:

⑴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目无全牛"原指解剖牛的肢体时,看到的是其各个相连部分的空隙,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后用来比喻技艺极其纯熟,已达到得心应手的境地。

而例⑴由于望文生义,误解为看不到整头牛即看不到整体,因而导致了使用的错误。

⑵、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成语中“点”是“涂改”的意思,指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而⑵句在使用"文不加点"时,由于望文生义,把"点"理解为标点,导致误用。

(3)、今天天气真好,在操场上的人们真是如坐春风。

“如坐春风”指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感化,并不是指气候。

(4)、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一些女记者直接到前线采访,其冒险程度无异于火中取栗。

(2004年广西题)

“火中取栗”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好处,此处误以为是进入危险境地。

(5)、秋雨湿透了衣衫,画出了他削瘦凸起的肩胛骨;他的双手交叉护在胸前,想留住一点温暖,可没有用,仍然颤抖着,噤若寒蝉。

“噤若寒蝉”,形容闭口不敢做声,并非指寒冷。

例(6)在黄山游览,满目青山,进退维谷,苍松凌空,飞泉漱石,让人深知黄山既险且秀的特色。

"进退维谷"这个成语的实际意义是进退都处于困境之中,进退两难;例句中误用了字面意义,显然是错误的.

类似因误解意义而误用的成语还有:

1.明日黄花:

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

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

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

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

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

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

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

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升堂入室:

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

10.不名一文:

名:

指占有。

形容穷到极点,连一文钱也没有。

10.弹冠相庆:

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1.久假不归:

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2.司马青衫:

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3.数典忘祖:

比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14.大动干戈:

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5.高山流水:

比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

16.不绝如缕:

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17.不翼而飞:

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18.首当其冲:

比喻最先受到冲击、压力、攻击,或遭受灾难。

19.别无长cháng物:

长物:

多余的东西。

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原指生活俭朴。

现形容人贫穷。

20.进退维谷:

形容进退两难。

21.如坐春风:

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22.春风化雨:

比喻良好的教育

23.间不容发:

形容情势极其危急。

24.祸起萧墙:

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25.炙手可热:

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26.一衣带水:

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27.下车伊始:

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28.开门见山:

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29.水清无鱼:

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30.盲人瞎马:

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31.独步天下:

天下没有第二个。

32.独辟蹊径:

比喻独立开创一种新的风格或方法。

第二类 对象误用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极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它用。

(1) 201宿舍里的六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豆蔻年华、风华正茂。

"豆蔻年华"出自杜牧《赠别》诗: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专指十三四岁少女,这里用在青年小伙子身上,实在是笑话。

(2) 、各种花卉,争奇斗研;若用国色天香来形容,实不为过。

“国色天香”,原指色香俱备的牡丹花,后常用来称美女,不用于“各种花卉”。

例(3) .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1992年题)

“巧夺天工”必须是“人工”之物,不能用于自然景观;

例(4). 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2000年题)

“汗牛充栋”只能形容“书”多,不能指人多。

例(5).他心爱的书籍,经过再三处理,还是没有地方放置,只能堆在地上或塞在床下,生活的屈辱和窘困,无出其右。

(2004年湖南题)

“无出其右”指没有谁人能胜过,此处误指“生活”。

类似误用的词语还有:

   ⑴"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⑵"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⑶"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⑷"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⑸"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⑹“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⑺"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

   ⑻"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9)"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

  (10)"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

   (11)"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

   (12)"豁然开朗"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

   (13)“不可磨灭”与痕迹、印象、功绩、事业、道理等搭配,若与情感、友谊搭配则错。

   (14)"人老珠黄"只用于妇女。

   (15)"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

   (16)"循序渐进"只用于学习、工作。

   (17)“如履薄冰”用于人的心绪,不能用于环境。

(象踩在薄冰上一样。

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强调环境极为险恶。

豆蔻kòu年华:

豆蒄:

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

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举案齐眉:

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

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折冲樽zūn俎zǔ:

指在外交谈判上取得胜利。

破镜重圆:

指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又团聚。

尾大不掉:

比喻部下势力庞大,不大听从调动指挥,现在也指组织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粉墨登场:

原指演员装扮好了,登场演戏,现多指坏人登上了政治舞台

椿萱并茂:

指父母都健在。

是可忍孰不可忍:

指对人的重大罪行不可容忍,极度愤慨。

不能用于对自然灾害等。

肝脑涂地:

原来形容惨死,现在表示竭尽忠诚,不惜任何牺牲。

运斤成风:

斤:

斧头。

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熟练,技术神妙。

不是有力气的意思。

醍醐灌顶:

醍tí醐hú:

由牛乳提炼的精华;灌:

浇;顶:

头顶。

佛教用以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得到启发和彻悟。

也比喻感到清凉舒适。

第三类 褒贬颠倒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褒义、中性、贬义,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

例如

(1)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

该成语形容所看到的事物美好到了极点,是一个褒义词,用在弄虚作假,蒙骗上级身上,犯了"褒词贬用"的错误。

(2)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这是个贬义词,例句

(2)中当褒义用,所以错了。

类似

(1)、

(2)的误用,情况较多。

   △成语中,像"生龙活虎,赤胆忠心"之类,一看便知色彩是褒义,但还有不少褒义成语,色彩容易被搞错。

如"狼心狗肺,害群之马",一看便知是贬义,也有相当部分不易看出。

褒词误用贬义:

⑴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⑵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⑶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⑷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⑸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⑹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⑺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8)别出机杼;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另辟新路。

(9)有头有脸;比喻有名誉,有威信。

(10)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11)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12)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

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13)狐死首丘;比喻不忘本或怀念故乡。

(14)苦心孤诣:

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贬词误用褒义:

⑴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⑵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⑶无独有偶;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

⑷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⑸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⑹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⑺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⑻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⑼费尽心机;挖空了心思,用尽了计谋。

⑽大而无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

(11)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12)明目张胆;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13)明哲保身;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14)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15)高谈阔论;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16)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17)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18)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19)评头品足;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

(20)如丧sàng考妣bǐ:

(因为损失一点利益或关系)像失去父母一样伤心和着急。

贬义词。

(21)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22)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23)虎视眈眈;形容恶狠狠地盯着看,等待机会下手。

(24)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

(25)梁上君子;窃贼的代称。

(26)道貌岸然;形容神态庄严(多含讥讽意)。

(27)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外表内心不一样。

(28)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29)人模人样;或指小儿有成人相(亲昵语),或指人态度举止俨然与身份不相称(讽刺语)。

(30)好为人师;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31)神气活现;表现出自鸣得意或傲慢的神态。

(32)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33)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34)一命呜呼;指死(含诙谐意)。

(35)呜呼哀哉;指死亡或完蛋。

(36)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37)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38)一团和气;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39)改头换面;表面上改一下,实质上和原来的还是一样。

(40)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

(41)弹冠相庆:

指一人当了官或升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42)暴虎冯píng河:

暴虎:

空手打虎;冯河:

徒步涉河。

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

贬义词。

(43)连篇累lěi牍:

用过多的篇幅来报道。

贬义词。

(44)推波助澜:

比喻促使或助长坏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

贬义词。

以上所谈是色彩误用,关于这个问题还要注意三点,一是大量中性词,像"成千上万""如虎添翼"等,在或褒或贬语境中都可使用。

二是有时为了讥讽、自嘲、开玩笑,故意说反话,褒词贬用,贬词褒用,是可以的,不能以为错,三是应当知道一些感情色彩相反的同义的成语。

下面成对举出的成语,基本意义相同而感情色彩相反,每对中,前一个词是褒义词,后一个词是贬义词:

⑴情投意合----臭味相投     ⑵见机行事----见风使舵

   ⑶侃侃而谈----夸夸其谈     ⑷一得之见----一孔之见

   ⑸无微不至----无所不至     ⑹再接再厉----变本加厉

   ⑺深思熟虑----处心积虑     ⑻绞尽脑汁----费尽心机

   ⑼开山祖师----始作俑者     ⑽昂首阔步----趾高气扬

   (11)从容不迫--故作镇静

△近义词的褒贬辨别:

 1.情投意合:

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臭味相投:

比喻由于有相同的坏思想和习气而彼此很合得来。

2.见机行事:

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见风使舵:

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3.侃侃而谈:

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夸夸其谈:

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4.一得之见:

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一点肤浅的见解。

       一孔之见:

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多用作谦辞)。

 5.无所不至:

指没有不到的地方。

也指凡是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

       无微不至:

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6.再接再厉:

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变本加厉:

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多指缺点、缺误。

 7.深思熟虑:

反复深入地思考。

      处心积虑:

指长期谋划要干某件事。

 8.绞尽脑汁:

费尽思虑,费尽脑筋。

       费尽心思:

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9.开山祖师:

指某一事业创始人。

       始作俑者:

比喻第一个作某一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创始人。

10.昂首阔步:

形容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趾高气扬:

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11.从容不迫:

形容不慌不忙,沉着镇静。

故作镇静:

故意装作镇静。

第四类 语义轻重的误用

诱你不知深浅,在大小轻重不分上设题。

例1、刚一起跑,高三(4)班的夏丰就滑倒了,他爬起来奋力追赶,离终点20米时终于成为后起之秀,夺得3000米的第一名。

例2、洪水冲垮了李老汉的房子,全村人都很难过,村前村后,哀鸿遍野。

例3、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发挥。

例4、他的设计虽然有些缺点,但方向正确,无可非议。

分析:

第一句夸大了,大词小用。

第二句言重了,言过其实。

第三句“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也特指死亡,程度很重,不适用此句。

第四句中明说“有些缺点”,怎能“无可非议”?

显得用轻了,该用“无可厚非”(不可多加责难)。

第五类 语境不合

成语、熟语有一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