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筑物施工方案范本doc 50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98415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12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构筑物施工方案范本doc 50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建筑构筑物施工方案范本doc 50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建筑构筑物施工方案范本doc 50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建筑构筑物施工方案范本doc 50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建筑构筑物施工方案范本doc 50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建筑构筑物施工方案范本doc 50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1页
建筑构筑物施工方案范本doc 50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1页
建筑构筑物施工方案范本doc 50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1页
建筑构筑物施工方案范本doc 50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1页
建筑构筑物施工方案范本doc 50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1页
建筑构筑物施工方案范本doc 50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1页
建筑构筑物施工方案范本doc 50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1页
建筑构筑物施工方案范本doc 50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1页
建筑构筑物施工方案范本doc 50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1页
建筑构筑物施工方案范本doc 50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1页
建筑构筑物施工方案范本doc 50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1页
建筑构筑物施工方案范本doc 50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1页
建筑构筑物施工方案范本doc 50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1页
建筑构筑物施工方案范本doc 50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1页
建筑构筑物施工方案范本doc 50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构筑物施工方案范本doc 50页.docx

《建筑构筑物施工方案范本doc 50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构筑物施工方案范本doc 50页.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构筑物施工方案范本doc 50页.docx

建筑构筑物施工方案范本doc50页

建筑构筑物施工方案范本(doc50页)

1.工程简述……………………………………………………………………1

2.编制依据……………………………………………………………………3

3.施工准备和施工部署………………………………………………………4

3.1施工准备………………………………………………………………4

3.2施工部署………………………………………………………………4

4.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4

4.1测量工程………………………………………………………………4

4.2土方工程………………………………………………………………5

4.3钢筋工程………………………………………………………………6

4.4模板工程………………………………………………………………7

4.5混凝土工程…………………………………………………………8

4.6砌体工程………………………………………………………………9

4.7装饰装修工程………………………………………………………10

4.8屋面防水工程………………………………………………………13

4.9水电安装及施工工程………………………………………………13

4.10通风安装工程………………………………………………………14

5.质量管理措施………………………………………………………………15

5.1质量管理措施总则……………………………………………………15

5.2施工准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5

5.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6

6.安全组织技术措施…………………………………………………………16

6.1安全组织措施…………………………………………………………16

6.2施工用电安全措施……………………………………………………17

6.3施工机具安全防护措施……………………………………………17

7.标准工艺应用………………………………………………………………17

8.强制性条文…………………………………………………………………48

9.文明施工措施………………………………………………………………48

10.主要危险源辨识和预控措施………………………………………………48

 

建筑构筑物施工方案

1.工程简述:

1.1工程概况

邯郸磁县220kV变电站站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县城西南5公里左右的磁峰工业聚集区内,站址西侧紧邻磁县到时营镇的县道。

新建综合保护室、35kV配电室、综合室、泡沫消防间及泵房,新建两台主变基础及架构、支架。

新建220kV、110kV屋外配电装置设备基础及架构、支架。

室外工程包括新建防火墙、事故油池、电容器基础、站用变基础、电缆沟道、围墙大门、站内外道路等。

综合室、综合保护室及35kV配电室均为单层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屋面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板。

综合室布置有警卫室、休息室、工具间、卫生间、消防工具间等房间,净高3.00m;综合保护室布置有二次设备室、蓄电池室,二次设备室采用电缆沟布置方式,蓄电池室与二次设备室相邻。

站内建筑屋面应采用平屋顶形式。

建筑物外墙及屋顶均采用挤塑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阻燃型)做保温层。

外装修立面为普通弹性涂料。

外窗采用内开式平开塑钢窗,外设防盗网,外门采用成品防盗门,外门窗玻璃采用双层中空玻璃。

内装修墙面采用普通弹性乳胶漆。

内门采用成品木门。

地面除工具间、泵房及消防器具间采用水泥砂浆地面其它房间为普通地砖地面,顶棚除卫生间及备餐间采用PVC扣板吊顶其它房间为白色乳胶漆涂料。

1.2设计概况

1.2.1综合保护室

综合保护室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为338.52m2。

±0.000相当于整平标高144.900m,室内外高差300㎜,建筑檐高4.20m。

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场地为Ⅱ类。

基础混凝土采用C30,垫层为100㎜厚C15混凝土,垫层底标高-2.60m。

钢筋采用HPB300及HRB400,钢筋保护层:

基础底板为40mm,地梁为35mm,梁、柱为25mm,板为20mm。

主体梁板柱混凝土采用C30,其它非结构构件采用C25。

±0.000以下及女儿墙砌体采用MU20灰砂砖,M7.5水泥砂浆;主体砌体采用B06级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等级≥Mb7.5专用砂浆砌筑,墙体构造柱钢筋上端1.0m下端1.5m范围内箍筋加密,间距为100mm,上下端钢筋各深入框架梁或基础梁内500mm。

室内电缆沟采用C25混凝土,预埋件、预埋扁钢、槽钢、钢管及其它埋件

屋面防水层采用3.0mm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2.0㎜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

隔离层采用0.4㎜厚聚乙烯膜一层。

保温层采用60厚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

建筑外窗为双层玻璃塑钢窗,门为平开钢门及木门。

内外墙抹灰后涂刷涂料。

2.编制依据

磁县220kV变电站新建工程建设管理纲要(建设单位)及项目合同文件

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提供的施工图纸和设计说明

建设管理单位下发的变电站土建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

《国家电网公司工程基建质量管理规定》国网(基建/3)112-2015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评定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2-2015

《国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管理办法》囯网(基建/3)186-2015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验收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8-2015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技术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74-2015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办法》囯网(基建/3)187-2015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73-2015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76-2015

《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Q/GDW248-2008)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L/T5024-200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Q/GDW1183-201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程》(GB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1-200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XG1-2009)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一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XG1-201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50375-200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2)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三)》[2012]

《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Q/GW248-2008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安监[2005]516号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DL5009.3-2013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

3.施工准备和施工部署

3.1施工准备

3.1.1在工程开工前,编制出施工方案,施工计划,以及劳力、材料、机具进场计划。

3.1.2作好施工临时用电的准备工作。

3.1.3根据工程特点,确定本单位工程的质量验评范围,明确检验范围和检验标准。

严格控制,确保工程质量优良。

3.1.4基槽开挖前,放线确定基槽边位置及与周围建筑物的距离,引出控制桩和标高控制点。

3.2施工部署:

3.2.1遵循先深后浅、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进行施工部署。

3.2.2模板采用木胶板、木方、钢管加固支撑系统;混凝土选用商品混凝土,零星混凝土采用自搅拌。

3.2.3钢筋加工及安装质量标准应符合设计的规范要求。

3.2.4工艺流程:

放线基槽开挖→验槽→基础结构→电缆沟结构→主体结构→墙身砌筑→装饰及屋面防水→水电安装→验收消缺。

4.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4.1测量工程

为精确快捷测定出该建筑物轴线,严格控制结构构件的位置及几何尺寸,拟定本工程的施工主轴线为四点平面控制网,采用直角坐标法定位放线。

主要测量仪器有:

电子全站仪一台,S3普通水准仪一台。

配一名测量工程工程师和两名经验丰富的测量放线员,针对建(构)筑物平面与立面的形状特点,结合工程进度,分阶段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做好测量放线工作,满足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的要求。

4.1.1测量准备工作:

4.1.1.1了解设计意图,掌握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施工部署、进度情况、周围环境、现场地形、定位依据、定位条件,做好内业计算工作。

4.1.1.2首先对规划局所给定位桩进行闭合,闭合无误后测设场地平面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网点,在基坑外围稳固地点和围墙上,做好控制桩并做出明显标记,妥善保护。

控制桩前不得堆放任何妨碍其视线的材料。

4.1.1.3进行测量仪器的选定和检定,检校专用仪器,准备测量资料和表格。

4.1.1.4建立定位依据的坐标控制点与场地平面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网及平面设计图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核算。

4.1.2测量误差规定:

4.1.2.1测量误差依据测量规范及上述有关规范要求。

4.1.2.2首级控制网采用满足一级小三角网的测量精度要求。

4.1.2.3平面控制网的控制线,包括建筑物的主轴线,其测距精度≤1/10000,测角精度≤20"。

4.1.2.4建筑物竖向垂直度:

层间垂直度小于10mm,全高垂直度<H/10000,且≤30mm。

4.1.3平面测量方法:

平面测量结合施工部署和工程进度分阶段采取相应的测量方法。

4.1.3.1平面控制网:

根据设计院提供的坐标控制网为测量放线依据,结合施工图进行施工测量定位放线,确定出测量控制主轴线,测量控制主轴线应能满足分段施工时能独立定位的要求,建立起平面控制网,作为轴线传递的依据。

控制主轴线施测到现场后,应保护好控制轴线标志不被破坏,标记明显,为稳妥起见,每条控制轴线桩在基坑远处和近处分别施测两点,近点便于引用投测,远点用于保护和校测,定期检查各轴线间的尺寸。

4.1.3.2平面测量:

建筑物和各类设备基础在轴线放线前,对控制点进行复查。

主轴线采用全站仪测设,建立平面控制网,以此为依据,利用校核过的钢卷尺进行次轴线及细部放线,轴线测量精度符合二级导线的精度要求,建(构)筑物每层施工完毕,将轴线引测至上一层表面,并用墨线标识。

4.1.4建筑物高程控制:

4.1.4.1标高控制网的建立:

对甲方移交的标高水准点进行现场确认和校测,办理移交手续,进行妥当保护,据此建立场地内的标高控制网点。

4.1.4.2主体结构施工标高传递:

利用水准点作为高程控制依据,测控时要利用施工时建立的±0.000标高,用钢卷尺沿建筑物外柱向上竖直引测。

同时,定期对±0.000标高进行复核。

建(构)筑物每层和基础施工完毕,将标高引测至上一层表面,并用墨线标识。

以此为基准,用钢尺向上传递,要求用S3级精密水准仪抄平,定出+500mm的标志,作为该建筑的高程控制点。

4.2土方工程:

根据施工图和现场具体情况,土方开挖采取机械开挖,放坡系数采用1:

0.8。

由于基础开挖土方是含有卵石不能作为回填土,挖出的土方全部外运出站。

4.2.1施工要点:

4.2.1.1对定位放线的控制

基坑开挖,先进行测量定位,抄平放线,定出开挖宽度。

严格控制基底标高,严格控制边坡坡度和宽度,绝对不能超挖。

尽量避免碰坏边坡的边和角,保证边直角正、坡度一致、尺寸准确。

余土及时清出现场。

4.2.1.2对土方开挖的控制

开挖分层依次进行,随时做成一定的坡度。

在机械挖至垫层底标高以上100mm处,剩余100mm配以人工清平。

以免机械施工扰动原状地基土。

以保证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超挖时应与监理和设计联系提出方案进行处理。

开挖边坡坡度系数采用1:

0.8进行放坡,土方挖至边缘时人工配合将边坡削平。

施工过程中,安排测量人员随时监督核查基底标高,严禁超挖,挖土完毕,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验收。

4.2.2安全措施:

施工机械作业范围内严禁非生产人员进入,夜间施工照明要满足施工要求。

基坑边缘1m处随挖随修筑上口拦水沟,防止雨水流入基坑,边坡上松散的土块必须清理。

基坑边缘1m处设置一圈1.2米高的栏杆,夜间设置红色的警戒线,防止人员误坠入基坑。

距离边坡1.5米范围内严禁堆放任何物品。

基坑边缘上临时堆土或堆放临时材料,应与基坑保持1m以上距离。

4.2.3回填土工程

4.2.3.1填土采用同类土填筑,并且控制土的含水率应符合有关规定。

4.2.3.2碾压及夯实区域重叠≤250mm,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

4.2.3.3回填土前应将基槽清理干净。

施工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250mm。

边角、狭窄、管道附近用人工夯实。

回填夯实接地扁钢及埋管附近时,应人工先将其周围填土夯实,并应从其两边同时进行,严禁强行施工损坏,注意保护基础砼棱角。

4.2.3.4质量控制与检验

每层土方回填完成后,采用环刀法取样测定土的干密度;基坑填土,每层取不少于一组,取样部位在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

填土压实系数应严格控制在0.96以上。

4.3钢筋工程

4.3.1基础钢筋

4.3.1.1钢筋下料之前,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要详细交待钢筋的下料长度,以及钢筋的搭接长度、位置、错开位置的要求。

箍筋的数量以及弯钩角度等各种技术要求。

4.3.1.2测量控制:

在绑扎钢筋之前,测量人员将基础轴线和边线,钢筋工依据弹出的线,将位移的钢筋调整到位。

4.3.2顶板钢筋

4.3.2.1顶板钢筋绑扎工艺流程:

检查钢筋的原材证明及进行外观检查和物理试验→进行技术交底→对顶板钢筋进行放样下料→在模板上进行弹线→绑扎顶板下层钢筋→水电管进行预埋→绑扎上层网片钢筋。

4.3.2.2对顶板钢筋原材料的各项质量证明资料进行核查,对钢筋进行外观检查和物理试验。

4.3.2.3对顶板钢筋工程进行技术交底,顶板钢筋采用搭接,要求将顶板钢筋的搭接位置、搭接长度、错开位置进行明确交待。

4.3.2.4下层钢筋绑扎完成之后,各种管线的预留与预埋。

经过隐蔽检查,绑扎上层钢筋网片,上层网片绑扎之前放好钢筋马凳,依照下层钢筋位置,绑扎上层钢筋。

要求位置准确,横平竖直。

4.3.3钢筋保护层的要求:

4.3.3.1混凝土楼板钢筋保护层厚度为15mm。

4.3.3.2混凝土梁、柱钢筋保护层厚度为25mm。

4.3.3.3基础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为40mm。

4.3.4质量要求

钢筋绑扎允许偏差(mm)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1

绑扎骨架

宽、高

±5

尺量

长度

±10

间距

±10

尺量

排距

±5

2

箍筋、构造筋间距

±10

尺量连续五个间距

3

受力主筋保护层

基础

±10

尺量受力主筋外表面至模板内表面垂直距离

柱、梁、

±5

板、墙、壳

±3

4.4模板工程:

4.4.1基础、柱、梁、板的模板均采用12mm厚竹胶板,φ48.3*3.6mm钢管支撑、50mm×100mm木方组成加固支撑体系。

4.4.2梁、板模在安装梁、板模板时,板平台模板的搁置和梁竖向模板的加固均要利用木枋的窄边。

平台模板的水平拼缝要搁置在木枋的窄边上。

平台模板边和梁、柱竖向模相交处,平台模要压在梁、柱的竖向模板上。

主梁梁端与次梁与主梁交接部位,要求主梁或次梁的底模、侧模就搁置在墙或主梁的衬口档上,以保证接缝严密及刚度要求。

钢管支撑体系转角处、纵横每间隔一跨要设置剪刀撑。

剪刀撑和拉结钢管的扣件一定要旋紧,扣件扣牢,以保证构件对位置的准确性。

对跨度大于4m的梁板,中间起拱高度为梁板跨度的1/1000~3/1000。

平台模板、梁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在具体部位留设清扫口,以利于模板上杂物的清扫。

4.4.3框架柱、构造柱模板:

柱模板的加固,采用竹胶板和φ48.3*3.6mm短钢管两根并排进行横向加固;木方为50×100×2000mm的规格。

作为柱子的竖向加固支撑,木方的间距不得超过250mm。

安装柱模板时,应先在楼板面上弹出柱的纵横轴线和四周边线,固定小方盘,在小方盘面上调整标高,再立柱模板,小方盘的一侧要留清扫口。

为防止边柱外侧及分段施工的结构柱上下层交接处平整,在下层结构施工中,距柱顶20cm处预留两根螺栓,上层模板紧贴下层柱支设,并用螺栓夹紧。

4.4.3质量要求及注意事项

4.4.3.1模板安装前,必须检查其几何尺寸、平整度和连接牢固程度并对安装位置的定位基准进行复查。

4.4.3.2模板安装应保证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的正确性。

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装拆方便接缝严密,不得漏浆。

4.4.3.3模板安装应注意:

4.4.3.3.1柱模板下方应留有清扫口,柱高超过3米时,应留振动棒插入口。

4.4.3.3.2起拱高度按设计要求为全跨长度的2%0。

4.4.3.3.3模板在砼浇筑过程中应设2-3名木工现场看护模板,发现模板跑、漏浆、支撑强度不够等问题应及时进改正、加固。

4.5混凝土工程:

4.5.1砼的供应: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供应商应满足以下质量要求:

4.5.1.1水泥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对其品种标号、出厂日期等检查验收;

4.5.1.2粗细骨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5.1.3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钢筋间最小间距的3/4。

4.5.1.4拌制砼采用可饮用水水。

4.5.1.5外加剂的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外加剂品种和掺量结合实际经试验确定。

4.5.1.6根据可能遇到的气候,外部条件变化的不利影响,优化配合比设计;砼的取样及实验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要求。

4.5.2砼的浇筑:

砼浇筑前建立中短期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气预报制度,便于提前做好针对性的防雨、防冻措施,与有关部门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保证现场内道路畅通,水电供应正常。

在施工现场设专人负责指挥调度,做到不待料,有序施工。

在浇筑砼时,应按由远及近的原则。

在振捣砼时,振动棒应交错有序,快插慢拔,不能漏振,也不得过振,振动时间控制在20-30秒。

在有间歇时间差的砼界面处,为使上、下层砼结合成整体,振动器应伸入下层砼50mm,特别要加强接槎处及钢筋较密处的振捣,以确保砼无烂根、蜂窝、麻面等不良现象。

4.5.3砼的养护:

砼浇灌完毕后2小时内,待表面收水后,即开始加以覆盖和浇水,使砼表面湿润,浇水次数以能保持砼经常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4.5.4混凝土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每100m3混凝土(每一工作班)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次取样至少留置一组标养试块,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结构构件的拆模实际需要确定。

4.6砌体工程

本工程建筑物±0.000以下及女儿墙砌体采用MU20灰砂砖,M7.5水泥砂浆;主体砌体采用B06级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等级≥Mb7.5专用砂浆砌筑。

砌筑前按每皮砖高度制作皮数杆,并竖立于墙的两端,相对皮数杆之间拉准线。

在砌筑位置放出墙身边线。

4.6.1材料

4.6.1.1砖:

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

砖应色泽均匀,边角整齐。

4.6.1.2水泥:

采用3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及Mb7.5专用砂浆,具有出厂合格证和复试报告。

4.6.1.3砂子:

砂浆的砂子含泥量不超过5%,使用前用5mm孔径的筛子过筛。

4.6.2操作工艺

4.6.2.1砖必须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1.5cm为宜,含水率10-15%。

4.6.2.2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计量精度水泥为±2%,砂控制在±5%以内。

机械搅拌时间不少于3分钟。

4.6.2.3砌体采用一顺一丁砌法。

4.6.2.4砖应选择棱角整齐、无弯曲裂纹、颜色均匀、规格基本一致的砖。

4.6.2.5砌筑必须双面挂线,如果长墙几个人使一根通线,中间应设几个支线点,小线要拉紧,每层砖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

4.6.2.6砌砖

砌砖宜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三一”砌砖法,即满挤操作法。

砌砖时要放平,砌砖一定要跟线,“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

水平灰缝厚度的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为保证墙面立缝垂直、不游丁走缝,当砌完一步架高时,宜每隔2m水平间距,在丁砖立棱位置弹两道垂直立线,以分段控制游丁走缝。

在操作过程中,要认真进行自检,如出现有偏差,应随时纠正,严禁事后砸墙。

清水墙面不允许有三分头,不得在上部任意变活、乱缝。

砌筑砂浆应随搅随拌使用,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在4h内用完,不得使用过夜砂浆。

4.7装饰工程:

4.7.1抹灰工程:

4.7.1.1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规方—→浇水润湿—→甩毛或刷界面剂(混凝土墙面)—→标准灰饼—→冲筋—→底层抹灰—→中层抹灰—→面层抹灰—→养护。

抹灰的工艺流程按“先上后下”的原则进行。

在砌体与混凝土结构墙体交接处的基层先铺钉金属网,并绷紧牢固后方可进行施工抹灰。

金属网与各类基层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00mm。

罩面灰应待中层达到六、七成干后进行,先从阴角、阳角进行,铁板压光应不小于两遍。

4.7.1.2施工时需注意一下细节:

4.7.1.2.1墙面抹灰前先打饼,用1:

2.5水泥砂浆,间距≤2m,抹成4cm方块。

墙面抹灰前必须全面检查其垂直度,确保抹灰的质量。

4.7.1.2.2内装饰架采用马镫上加铺木跳板,室外装饰架采用外脚手架,灰料由室内倒室外架上施工。

4.7.1.2.3凡是突出大墙面的窗台、腰线、阳台扶手、阳台板底及梁底等部位均要做鹰嘴。

4.7.1.2.4窗台披水里高外低,高差为20mm。

4.7.1.2.5阳台及雨蓬出水管上下成线,突出长度为100mm,出水管为钢管、管内外做防腐处理,并刷面漆。

4.7.1.2.6雨水管距墙20mm,膨胀螺栓固定,间距1.0m;正侧视顺直,上下偏差不大于10mm。

排水口距地面为200mm,距地面2.0m以上范围内用镀锌钢管埋入散水板底。

排水口里为30º斜坡,内灌混凝土抹平。

4.7.1.2.7室内阳角主体验收前用水泥砂浆做套口处理。

4.7.2楼地面工程:

4.7.2.1水泥砂浆地面:

4.7.2.1.1为避免因基土的不均匀沉降而导致地面下沉、起鼓、开裂等现象,对基土进行夯实处理。

4.7.2.1.2混凝土垫层(找平层)施工前,要求素土基层平整,清除表面杂物,并洒水湿润。

4.7.2.1.3垫层混凝土浇注时,纵横向每隔1.5~2m设中间水平桩以控制厚度和标高。

4.7.2.1.4水泥砂浆面层施工前,应保持基层平整,清除落地灰,每隔1.5-2m做灰饼,后做掺107胶的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道。

4.7.2.1.5水泥砂浆面层收光后,以锯木覆盖,并进行浇水养护。

4.7.2.2地砖地面:

4.7.2.2.1地砖粘贴工艺流程:

地面清理—→选砖—→标高控制(找坡)—→铺贴—→擦缝—→清理养护。

4.7.2.2.2磁砖铺贴之前要选砖,控制材料规格偏差及色差。

铺贴之前预先湿润后晾干。

4.7.2.2.3胶接材料的拌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