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八章第二讲提能力精.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00360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八章第二讲提能力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八章第二讲提能力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八章第二讲提能力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八章第二讲提能力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八章第二讲提能力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八章第二讲提能力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八章第二讲提能力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八章第二讲提能力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八章第二讲提能力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八章第二讲提能力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八章第二讲提能力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八章第二讲提能力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八章第二讲提能力精.docx

《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八章第二讲提能力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八章第二讲提能力精.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八章第二讲提能力精.docx

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八章第二讲提能力精

一、选择题

2010年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墨西哥东部城市坎昆通过了两项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

据此回答1~2题。

1.对于一些发达国家企图否定《京都议定书》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不负责任的做法,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予以坚决反击。

发达国家的做法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

2.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

A.上学、放学尽量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

B.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

C.在超市购物自备购物袋

D.不随便扔废旧电池,送到专门的回收机构

解析:

第1题,发达国家否定《京都议定书》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做法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第2题,注意这里是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骑自行车或坐公交车,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答案:

1.A 2.A

下图示意河南省某地酒精化工集团基于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产业构想。

读图回答3~4题。

3.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环境评估,可以看出(  )

A.只有原料的选择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

B.只有废弃物的处理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

C.整个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排放量仍然很大

D.生产的全过程都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

4.发展生物能源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必然选择,其优点为(  )

A.可促进解决农民就业和增收问题

B.减少沙尘暴的发生,改善生态环境

C.有利于我国石油能源的出口

D.刺激汽车制造业的飞速发展

解析:

第3题,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从图中可以看出,整个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排放量降到了最小,生产的全过程都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

第4题,发展生物能源可促进解决农民就业和增收问题。

答案:

3.D 4.A

下图为某地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a、b、c分别表示(  )

A.居住区、种植区、乳畜养殖区

B.居住区、乳畜养殖区、种植区

C.种植区、居住区、乳畜养殖区

D.乳畜养殖区、居住区、种植区

6.下列最能体现该模式特点的是(  )

①循环型 ②高消耗 ③生态化 ④可持续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

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需要水和沼气,排出生活污水,因而可以判断a表示居住区;b需要饲料和饲草,排出粪便,由此可以判断其表示乳畜养殖区;c需要水、沼渣等,提供饲料饲草,则可以判断其为种植区。

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农业循环模式充分体现了物质的重复利用和能量的循环,属于低消耗的生态农业。

答案:

5.B 6.D

二、综合题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2:

上图中N地区的发展模式图。

(1)将材料2中A、B、C与所对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A    易地育肥

B屠宰加工

C草业经济

(2)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该地区发展模式的地理意义。

解析:

(1)题,结合材料1N所在地区用直接代入尝试即可。

(2)题,要注意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

答案:

(1)

(2)该地中部产粮区的粮食得到就地转化;西部畜牧业良性发展;中、西部形成密切联系的产业链,推动该地区中西部经济的发展。

(时间3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

据此完成1~3题。

1.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厂应接近(  )

A.原料产地      B.销售市场

C.能源基地D.研发基地

2.若该种购物袋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难降解的塑料制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

(  )

A.减轻大气污染B.减少“白色污染”

C.促进生物多样性D.减轻酸雨危害

3.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原料在我国的最大产地是(  )

A.河南省B.山东省

C.四川省D.吉林省

解析:

第1题,从题干信息分析,该编织袋的加工生产厂应接近有丰富玉米叶的原料地。

第2题,用易降解无污染的环保用品代替难降解的塑料制品,减少了“白色污染”。

第3题,该种环保购物袋的原料为玉米叶,吉林省是我国玉米产量最大的省,玉米叶片最丰富。

答案:

1.A 2.B 3.D

(2011·安徽高考)下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

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

完成4~5题。

1—耕地 2—居民地 3—湖泊

11

33

33

31

11

11

33

33

31

22

31

31

31

11

12

31

31

11

11

11

31

11

11

11

11

4.上图所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

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5.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

A.推广蔗基鱼塘B.推广水稻种植

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解析:

第4题,由图可知,该地区大部分湖泊都变成了耕地,湖泊面积减少;耕地面积增多,农业的灌溉面积增加,会使土地次生盐渍化增加,湖泊面积减少;其生态效益减弱,调蓄水的能力减弱,导致旱涝灾害增多,生物多样性减少及空气湿度减小。

第5题,该区位于辽宁西北部,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为典型的灌溉农业区,应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答案:

4.A 5.C

(2012·皖南联考)下图为某地“蔗·牛·菇”循环经济模式图。

读图完成6~7题。

6.该地可能位于我国的(  )

A.山东B.甘肃

C.广西D.内蒙古

7.该循环经济产业模式(  )

A.饲养奶牛比饲养肉牛每亩多获利5600元

B.推广菇泥还田,利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C.实现产业衔接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D.受交通条件影响较小

解析:

第6题,从当地产蔗可推断该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只有C项符合。

第7题,图中可见,利用8亩蔗田的副产品,可饲养两头奶牛或两头肉牛,饲养奶牛可多收入5600元,即每亩多收入700元;菇泥还田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但不属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饲养奶牛对交通的要求较高。

该循环经济用于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衔接,充分利用废弃资源,既有利于保护生态又利于发展经济。

答案:

6.C 7.C

下图示意某工业生态园的废弃物或副产品流动,该园区以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墙板厂为核心,企业通过贸易的方式把另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建立工业生态链关系。

据此完成8~9题。

8.图中序号①②③④⑤所代表的工业生产副产品或废弃物分别是(  )

A.硫、燃料气、冷却水、除尘渣、粉煤灰

B.燃料气、冷却水、除尘渣、粉煤灰、硫

C.硫、冷却水、燃料气、粉煤灰、除尘渣

D.硫、冷却水、燃料气、除尘渣、粉煤灰

9.关于该工业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工业园的运作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

B.该工业园通过“从副产品到原料”的转换形成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

C.该工业园是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新型工业园

D.该工业园的运作充分体现了公平性的发展原则

解析:

第8题,根据各生产厂之间的关系进行推测可以做出判断。

①指向酸生产厂,应该含有大量的硫;②指向火电厂,应该为燃料气;③指向炼油厂,并有余热产生,应为冷却水;④指向墙板厂,应为除尘渣;⑤指向水泥和道路,应为粉煤灰。

第9题,该工业园的生产充分实现了废弃物的合理循环再利用,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实现了环境、经济的和谐发展,是一种新型的工业发展模式。

答案:

8.A 9.D

10.下图为循环经济模式图。

有关a过程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A.提供新的自然资源B.产生新的废弃物

C.减少污染D.节约资源

解析:

a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将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低程度。

答案:

C

  读图,完成11~12题。

11.玉米深加工后直接销往市场的产品有(  )

A.畜产品、谷氨酸、饲料B.谷氨酸、味精、多糖

C.淀粉、复合肥、多糖D.味精、畜产品、复合肥

12.兖州该农业产业化模式实现了(  )

A.防洪、抗旱能力的提高

B.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

C.新能源的合理开发

D.物质的综合循环利用

解析:

第11题,该农业生产模式中,复合肥来源于玉米的深加工,最终并没有销往市场,而是重新投入到玉米生产过程中;饲料是玉米加工后的产物,但也没有直接销售,而是将其投入畜牧业的发展中,最终进入市场的是畜产品。

第12题,兖州农业产业化模式通过对农产品及其副产品进入深加工,做到了物尽其用,变废为宝,是循环经济很好的表现。

答案:

11.B 12.D

二、综合题(共40分)

13.江苏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常熟市大豆产业循环链是其中一个典型。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1)仅用低温榨油方法生产,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有________种;用循环利用的方法生产,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至少有________种。

(4分)

(2)按循环利用的方法生产出的服装产品,在欧美市场上非常畅销,原因是什么?

(8分)

(3)循环利用的生产方式与普通的生产方式相比,其突出的优点有哪些?

(8分)

解析:

本题以常熟市大豆产业循环链模式图展示命题情境,考查对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理解能力。

(1)题,用低温榨油的方法生产,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只有一种,就是豆油;用循环利用的方法进行生产,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除豆油外,还有纱、布、服装、啤酒催化剂、食品添加剂、有机肥、饼干等。

(2)题,天然蛋白纤维及其相关产品,原料取之于大豆纤维,因此属于绿色产品。

第(3)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题时要突出强调循环经济实现了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答案:

(1)1 8

(2)其产品原料为天然植物蛋白纤维,属于绿色产品,对皮肤无刺激。

(3)①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利于节约资源;②实现了“变废为宝”,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又有利于保护环境;③实现了农工商紧密结合,有利于促进农业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④提高了农产品的加工深度,丰富了产品种类,拓展了产品市场;⑤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⑥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收入。

14.(2012·太原高三联考)读图1和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20分)

(1)图1中阴影甲地区是我国____________(“冬”或“春”)小麦的主产区。

阴影乙地区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绿洲农业区,说明乙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

(6分)

(2)图中阴影甲地区人口稠密,工业发达,同时又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产区。

但水资源的严重不足已越来越明显地制约着本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甚至对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试分析造成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因素。

(4分)

(3)图2为甲地区某农庄的农副产品综合循环利用示意图。

该示意图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内涵有哪些?

依据图中信息对应说明其在图2中的具体表现。

(6分)

(4)图中甲地区已形成目前世界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试分析其原因和解决措施。

(4分)

解析:

(1)题,甲地区位于我国华北地区,是冬小麦的主产区;乙地区位于我国西北河西走廊一带,气候干燥,水资源较为紧缺;应该采取的对策是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及恢复植被等。

(2)题,结合华北地区水资源供需关系分析。

第(3)题,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属于基础知识。

第(4)题,地下水漏斗区的形成与过度抽取地下水有关。

答案:

(1)冬 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水资源较少且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土地盐渍化、荒漠化严重,土壤贫瘠,生产结构不太合理等。

基本对策是:

节约用水,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发展节水农业,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实施退耕还牧、退耕还草等。

(2)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因素:

①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导致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主要自然原因;②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发展迅速,加剧了水资源紧张程度;③水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浪费和污染严重;④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加大。

(3)①生态持续发展。

表现:

利用秸秆、粪便制造沼气,沼渣、沼液为稻田提供肥料;地热供暖。

②经济持续发展。

表现:

利用农产品、地热温泉等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服务、旅游等相关产业。

③社会持续发展。

表现:

客房、餐厅、酒厂等部门的开发增加了就业机会。

(4)原因:

大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

措施:

雨水回灌、节约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