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实验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03222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科学实验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三年级科学实验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三年级科学实验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三年级科学实验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三年级科学实验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三年级科学实验上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三年级科学实验上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三年级科学实验上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三年级科学实验上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科学实验上册教案.docx

《三年级科学实验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科学实验上册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科学实验上册教案.docx

三年级科学实验上册教案

观察和拓印树皮

一、实验的目的:

1.掌握观察一棵树的方法和顺序。

2.学习怎样拓印树皮的拓片。

3.学会些观察记录的方法。

二、实验器材:

放大镜(02051)20把、白纸20张、蜡笔20支、

三、实验步骤;

1.观察树皮眼看颜色、形状鼻闻气味手摸树皮的粗糙与细腻2表述观察到的。

2、记录观察到的树皮的情况。

3拓印树皮

(1)首先用白纸紧贴在树皮上,

(2)用蜡笔在白纸上纵向或横向涂抹;(3)涂抹完毕后揭开白纸.

四、实验总结:

观察要掌握好方法、正确运用看、闻、摸、尝等观察方法进行观察,拓印树皮制作拓片时:

白纸要紧贴树干在白纸上涂抹时要掌握好轻重。

 

观察大树、小草、水生植物、叶

一、实验目的:

1、观察不同植物的生长条件的异同和生长情况。

二、实验器材:

天然材料:

狗尾草、水葫芦、金鱼藻、树叶。

水槽(02129)2个、放大镜(02052)1个、记录纸(自备)

三、实验操作步骤:

(1)观察校园里的大树与狗尾草它们的生长条件并做好记录。

(2)观察大树和狗尾草的生长状况的异同并记录。

(3)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的生长环境和条件并记录。

(4)观察金鱼藻和水葫芦的生长情况并记录。

四、实验结论:

叶是有生命的,也有生长和衰老的过程。

 

观察蜗牛、蚯蚓、蚂蚁、金鱼等小动物的

身体、运动、呼吸和捕食等特征。

一、目的要求:

1.观察蚯蚓、蚂蚁、蜗牛、金鱼的外部形态及运动;

2.认同“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二、实验器材:

放大镜(02052)1个

三、方法步骤:

1.蚯蚓、蚂蚁、蜗牛、金鱼的生活环境;

2.观察蚯蚓、蚂蚁、蜗牛、金鱼的外部形态;

3.观察蚯蚓、蚂蚁、蜗牛、金鱼的运动;

4.整理实验器材。

四、结论分析:

通过观察,学生了解了蚯蚓、蚂蚁、蜗牛、金鱼的生活环境、身体结构、运动方式等。

 

比较物体的硬度、认识金属

一、实验目的:

比较常见材料的硬度。

二、实验器材:

1、比较物体硬度实验:

天然材料标本【木条两根(49001)】各种纸样标本【卡纸两张(49004)】人造材料标本【铁钉两颗、塑料尺子两把(49002)】2、认识金属实验:

人造材料标本【铁丝、铜丝、铝丝、砂纸(49002)】天然材料标本【木条(49001)】、各种纸样标本【纸(49004)】烧杯2500ML(61023)

三、实验操作步骤要求:

1、检查材料;

2、用一根木条分别去刻画另一根木条、卡纸、铁钉、塑料尺,把观察到的现象填在书上的表格中;

3、再分别用卡纸、铁钉、塑料尺重复这个实验,把观察到的现象填在书上的表格中;

4、比较材料硬度。

四、实验结论:

材料硬度从大到小分别是:

铁钉、塑料、木头、卡纸认识金属实验:

一、实验目的:

认识金属的共同特性二、实验操作步骤要求1、比较铁丝、铜丝、铝丝、木头、纸的硬度;2、用砂纸打磨以上三种金属,比较金属光泽;3、把铁丝、铜丝、铝丝、木头放入热水中,比较它们的传热性能。

三、实验结论:

金属比较硬、有光泽、传热快。

 

比较物体的韧性、认识塑料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

卡纸木条塑料片铁片,验证谁的弯曲程度更大?

弯曲程度说明了什么?

二、实验器材:

卡纸(49004)书皮纸(49004)木条(49001)铁片(49002)塑料条(49002)钩码(11029)

三、实验步骤:

1、同时将3根长度、粗细相同的木片、金属片、塑料片、卡片、的一端伸出桌面5厘米。

2、在四根木片、金属片、塑料片、卡片分别挂钩码一个。

3、观察4片器材前端弯曲程度并记录。

4、将刚才的材料伸出桌面10厘米。

重复实验并记录。

5、将4种材料伸出桌面15厘米,重复实验并记录。

四、实验结论:

谁的弯曲程度大,谁的韧性就更强。

四:

反思与拓展:

 

比较不同材料的吸水性

一: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木头、纸、金属和熟料,验证谁的吸水能力更强。

二、实验器材:

木头(49001)纸(49004)金属(49002)塑料(49002)滴管(62073)

三、实验步骤:

1、同时将4种材料平放在桌面上。

2、用滴管分别滴一滴水在上面。

3、观察四种材料的吸水性并记录。

(分别强、较强、弱表示)。

四、实验结论:

通过四种材料吸水多少来表示它们吸水性强、较强、弱。

 

认识材料在水中的沉浮(认识木头)

一、实验目的:

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二、实验器材:

橡皮、纸片(80901)、金属、玻璃(80302)、萝卜块、泡沫、木块和塑料(自备)各一个、水槽(02129)1个,装半水槽水。

三、实验操作步骤要求:

(1)检查实验器材。

(2)预测分类。

预测结果为沉的放一块,浮的放一块。

(3)将物品放入水中一一实验,并记录结果。

(用浮、沉表示)

(4)分析实验结果。

(5)整理实验器材。

四、实验结论:

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观察水和食用油

一、实验目的:

水和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二、实验器材:

2个塑料杯、1片玻璃(80302)、1张蜡光纸、1支筷子、2个试管(61002)、2根长木条(可以是长一些的牙签)1个玻璃杯(60012)、1个塑料瓶(矿泉水瓶)、1个水槽(02129)。

二、实验步骤及方法:

1.观察水和食用油:

提供给每组一杯水和一杯食用油,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两者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滴液比较:

分别把水滴和油滴滴到蜡纸、玻璃片和报纸上,它们的状态一样吗?

3.比较水和油的轻重:

提供材料,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方法进行实践,判断水重还是食用油重。

三、注意事项:

1.在科学观察中,一般不用尝的方法;

2.每一次将液滴滴在不同的物体上时,为了实验的可靠,需同时多滴几滴;每一滴的量要控制,不要太多,简单演示;要注意观察水滴和油滴在不同物体上后形成的形状是否一样。

 

比较水的多少

一、实验目的:

学会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比较不同容器中水的多少。

二、实验器材:

塑料瓶3个(大小高低不同)

三、实验操作步骤要求:

(1)检查器材;

(2)大小相同的两位塑料瓶比较水的多少;

(3)大少不同的,但是里面装的水的水位相同的两个塑料瓶进行比较水的多少;

(4)三个大小不同的,水面高低也不同的塑料瓶进行比较水的多少;

(5)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四、实验结论:

(1)容器大小相同,水位高的塑料瓶里面的水多;

(2)水位相同,容器大的塑料瓶里面的水多;

(3)容器大小不同,水位高低也不同,需要先统一用相同的容器,再进行比较。

五、反思与拓展:

怎样统一测量工具,为下节课的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做好铺垫。

 

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学习使用量筒)

一、实验目的:

学会正确使用量筒。

二、实验器材:

量筒(61004)1个、烧、杯(61022)1个、水

三、实验操作步骤要求:

(1)将烧杯装满水;

(2)将水倒入量筒中;(3)将量筒平稳的摆放在桌面上;

(3)眼睛平视量筒中液体的凹液面,读数;

(4)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四、实验结论:

量筒可以测量液体的体积。

五、反思与拓展:

 

比较空气和水

一、实验目的:

比较空气和水,看看二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二、实验器材:

两个玻璃杯、盘子、托盘、塑料袋、扇子

三、实验操作步骤:

1.一个玻璃杯乘上水,另一个玻璃杯装空气,观察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把玻璃杯中的水倒入盘子,感受水的流动性;

3.拿一张纸,用扇子扇动,感受空气的流动性;

4.把托盘乘上水,塑料袋装满空气,把装满空气的塑料袋放入有水的托盘中,比较谁轻谁重。

四、实验结论:

空气和水都是无色透明的,都具有流动性,但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水看得见,摸得到,水比空气重。

 

空气占据空间

一、实验目的:

知道空气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懂得排出占据空间的空气后,其他物质才能进入相应的空间。

二、实验器材:

水槽(012129)1个、玻璃杯1个;自备:

餐巾纸1包,染色的水。

三、实验操作步骤要求:

(1)检查实验器材。

(2)取一张餐巾纸把它揉成团,紧紧塞入玻璃杯。

(3)把玻璃杯倒立,手拿玻璃杯底部,将玻璃杯慢慢垂直放入水中,使玻璃杯完全浸入水中。

(4)垂直拿出玻璃杯,拿一张餐巾纸把玻璃杯口擦拭干净。

(5)取出底部的餐巾纸展开。

面纸没湿说明:

水槽里的水的确没进入玻璃杯。

(6)把纸团紧紧塞入玻璃杯底部,使玻璃杯完全浸入水中。

(7)慢慢倾斜玻璃杯,发现玻璃杯中不停的有气泡冒出。

(8)杯中不再有气泡冒出了,就取出玻璃杯,发现玻璃杯内的纸团已经潮湿说明:

水槽里的水进入玻璃杯内。

(9)整理器材,清洁桌面。

四、实验结论:

玻璃杯中的空气要占据一定空间,水不能进入玻璃杯,所以纸团不湿。

当我们放出玻璃杯中的空气,水就会进入玻璃杯这种沾湿餐巾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