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传染病管理及责任追究制度全面完整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05273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传染病管理及责任追究制度全面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传染病管理及责任追究制度全面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传染病管理及责任追究制度全面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传染病管理及责任追究制度全面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传染病管理及责任追究制度全面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小学传染病管理及责任追究制度全面完整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小学传染病管理及责任追究制度全面完整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小学传染病管理及责任追究制度全面完整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小学传染病管理及责任追究制度全面完整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小学传染病管理及责任追究制度全面完整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小学传染病管理及责任追究制度全面完整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小学传染病管理及责任追究制度全面完整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小学传染病管理及责任追究制度全面完整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传染病管理及责任追究制度全面完整版.docx

《小学传染病管理及责任追究制度全面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传染病管理及责任追究制度全面完整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传染病管理及责任追究制度全面完整版.docx

小学传染病管理及责任追究制度全面完整版

传染病管理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

 

 

寄料小学传染病管理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

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

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

必须高度戒备地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现将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有关要求规定如下:

  一、落实组织领导,强化单位及一把手责任制

  1、健全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

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确保认识到位、职责到位、经费到位、检查到位、奖惩到位。

  2、建立“群防群控、盖边沉底”的工作网络,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参与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积极性。

  二、落实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1、学校要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

利用专题教育课开设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2、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和社会公共卫生的责任感。

 3、教育学生做到“四勤”、“四不”、“一报告”。

即:

勤洗手脸、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不随地吐痰、不喝酒抽烟、不共用毛巾、不要过度紧张和疲劳;发现传染病可疑者立即报告。

4、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的特点,开展以预防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卫生宣传教育。

学校还应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告家长书等形式,宣传传染病预防知识,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三、落实学校卫生制度,依法治校常抓不懈 

1、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学生晨检及定期体检制度;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课堂、公共场所卫生清扫制度;个人卫生清洁制度;体育活动卫生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

2、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和疫情管理台帐制度。

 四、落实“四早”措施,确保疫情预防和控制无漏洞、无死角 

  1、早发现。

坚持晨检制度并保持经常化。

晨检应在校医的统一组织和指导下,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特别是请病假的学生应及时查明病因。

在传染病流行季节,还可增加午检。

对可疑者应由当地医护人员做进一步检查、确认。

传染病流行季节,学校应以年级、班级为单位,采取相应的排查措施,发现有传染病早期症状者,督促其立即到医院就诊。

  2、早隔离。

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确保其他学生不与之接触。

根据传染病类型和传染性强弱,必要时对与病人接触的人员进行相应隔离。

 3、早报告。

在确认疫情的第一时间内报当地疾病控制中心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并按照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要求做好疫情的登记、分析和整理工作。

对报告的疑似病例被确诊或排除,要向上级机关发出更正报告。

发生大面积疫情时必须按省卫生厅、省教育厅的要求实行“零报告”和日报告制度。

对不报、瞒报、漏报者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4、早治疗。

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应根据不同类型传染病,及时将病人送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或在家隔离治疗,同时在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对病人所在场所进行终末消毒。

发生大面积疫情时,可对与病人接触的其他人员进行预防性投

药,对所在场所定期消毒。

 五、落实经费保障,改善学校卫生条件 

 1、学校卫生条件好坏,直接影响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教室要通风良好;设备及环境要求应符合规章制度;厕所清洁卫生;为学生提供符合标准的饮用水。

  2、保证疫情发生时有足够的消毒、防护用品以及应急工作所需的经费。

 六、落实应急预案,确保突发事件处置有序高效 

学校对疫情发生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一旦发生疫情,要有人指挥,有人值班,有隔离、消毒、防护、救护等具体措施和物质保证,确保在第一时间内控制疫情的发展。

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七、落实学校卫生机构,加强日常管理 

  严格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

努力建立健全校卫生室,负责师生的卫生保健工作。

 八、落实督查、检查,严格责任追究

 1、学校上下人人重视,层层把关,领导起带头作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行使监督管理职权。

2、学校专门人员要对传染病的预防、治疗、监测、控制和疫情管理措施进行监督、检查。

3、各班班主任是本班的传染病工作及公共卫生区域的第一责任人,发现疫情或疑似疫情第一时间报告少先大队处或学校领导,少先大队处是学校传染病工作直接管理科室,少先大队辅导员周亨为疫情报告人。

4、如果因为某人的责任引起传染病大规模流行或引起相应后果的要受到学校或法律的相关处罚。

 

 汝州市寄料镇寄料小学

2021年08月30日

梁村镇中心小学

传染病预防工作计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市、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案例》等文件精神,为科学、有效地应对学校突发传染病,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危害,确保师生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促进教育发展和社会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工作目标

  普及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完善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在我校发生和蔓延。

二、工作方针和原则

  我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坚持早预防、早排查、早治疗的原则。

三、成立突发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以李雷雨校长为组长、赵书鹏为副组长的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学校各室负责人、医务人员、班主任组成。

四、建立保障机制

1、加强健康教育,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有关健康要求,开齐、上足、上好健康教育课。

组织健康安全专题讲座,进一步提高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

2、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致家长的公开信等形式向家长讲解预防传染病知识和防治工作要求,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3、严格门卫管理制度,加强门卫值守、管理工作,及时掌握校内、外各种人员流动情况。

改善学校卫生设施条件,加强对教室、食堂、图书馆等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和校园内公共用具的消毒,搞好校园环境卫生。

4、坚持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制度,积极做好因病缺课学生情况统计分析工作,对生病请假在家的学生要通过等方式询问病情。

在校生病的学生要及时通知家长陪同前往(对暂时无法通知家长的学生由班主任陪同前往)医院就医。

发现传染病患者及时报告校医。

5、加强师生体质锻炼。

学校应采取积极措施,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户外运动,督促学生课间到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6、预警联动,学校应做好日常预警预防工作,与教育局、派出所、消防、医院等基层应急单位建立联动机制,保持联系渠道全天畅通。

五、加强监测机制

  1、学校要建立疫情监测制度,形成校领导--校医--班主任的学生健康监测网络。

要建立学生健康管理档案,班级要有晨检记录本,学校医务室要有就诊登记本,学校要有传染病疫情报告记录本。

  2、日常监测。

由班主任每日早晨观察、询问、了解、发现和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并做好登记。

如发现学生中有发热、头痛、腹泻、呕吐、皮疹、黄疸、精神萎靡等症状;或传染病及疑似传染病;或症状相似的聚集性病例等,应立即报告,同时做好记录。

  3、对因病缺勤、缺课学生进行监测。

班主任应当及时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因病缺勤、缺课的学生,应及时了解其患病情况,可能的病因和病情发展情况,如怀疑是传染病、食物中毒、或不明原因的疾病,应及时向学校领导报告。

  4、学校领导接到报告后,应向各级医疗机构或疾病控制机构提供监测信息,经医疗机构或疾病控制机构确认为传染病后,及时做出响应级别的预警。

六、应急措施

  一旦学校发生群体性传染病疫情,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疫情报告

  

(1)学校师生员工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时都应立即向学校医务室报告。

  

(2)校医对可疑病人进行首次诊治,并上报学校有关领导。

学校领导根据传染病类别、发病人数、病情等疫情程度,2小时内向属地防疫机构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逐级上报。

任何人不得瞒报、谎报、缓报疫情。

一经发现将视情节后果追究责任,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应急措施

  (1)对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安排在指定场所(医务室)进行医学观察,不能确诊的,应送当地医疗机构诊治。

  (2)经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传染病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应当办理休学手续),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3)对引起传染病传播的可疑物品要进行封存,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防止疾病扩散,等待防疫部门来检测和处理。

  (4)对被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学校医务人员指导相关工作人员做好消毒处理。

与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学校医务室应采取必要的检查和预防措施,并进行医学观察。

  (5)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未经学校和医务人员同意,任何同学、家人不得前往探望。

  (6)暂时停止大规模的集体活动,必要时全校暂停上课;加强对校门的出入管理,控制人员的进出。

  (7)学校在接到当地政府、县教育局和疾控中心有关重大传染病疫情的预警报告后,应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启动后,各级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应按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立即到达规定岗位,听从指挥。

  (8)学校领导发现传染病人后,应采取积极的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的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七、善后处理

  1、要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学校要做好病人及其家人的安抚工作;要配合和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疫病防治、调查和环境污染消除工作;要形成详细的疫情报告,对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做出评估。

  2、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对在重大传染病疫情控制和医疗救治中有突出表现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传染疫情防治过程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拒不接受工作任务,借故推委拖延,擅离职守,临阵脱逃者,按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3、疫情报告需要向外发布,必须得到行政部门及相关单位的同意。

详细的信息发布,要待上级部门核实情况后,以集体形式发布,不得主观臆测,夸大其词。

 

2021年3月

 

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三盛玉中心小学

 

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加强本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学校内的发生与流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止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有关规定,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组织机构

工作小组

组长:

卫树怀

成员:

各班班主任

三、工作目标

1、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

2、完善传染病的信息报告程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把突发传染病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四、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传染病发展防治知识,提高师生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活动场所卫生水平,抓好预防接种查验工作,作好因病缺课登记,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措施。

2、统一领导,依法管理。

严格执行相关法律规定,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实行依法管理。

3、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实行校长负总责。

4、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5、建立预警,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五、组织管理

1、为严防传染病在校内传播流行,本校设置传染病疫情报告人。

负责本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登记在传染病登记本上。

2、在校所有教职工、学生都是义务疫情报告人,发现的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报告学校的专兼职疫情报告人员。

3、学校疫情报告人要依法履行职责,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立即报告学校负责人,并按照以下要求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

(1)报告内容及时限

在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2)报告方式

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等)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乡卫生院)报告,同时向教育分局报告。

六、学校疫情报告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传染病疑似病人是,不得隐瞒、谎报或缓报。

如因玩忽职守造成学校传染病传播流行,将依追究法律责任。

七、协助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对传染病人及疑似病人在治愈或排除前一律停课,不得来校。

学生因传染病休学,痊愈好要出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证明并经学校同意方可回校学习。

八、加强健康教育,定期开设健康教育课。

坚持开窗通风和定期消毒制度。

董台小学2021-2021学年度

第一学期传染病防控方案

为确保学校能够及时、有序、高效地应对可能发生的常见病和传染病疫情,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保护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条例》、《传染病型防止管理办法》和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工作目标

  

(一)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

  

(二)完善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

  二、组织管理

  成立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刘秀琴(校长)

  副组长:

张校

  成员:

各班班主任

  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组织全校传染病防治工作。

并向局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工作。

校长为校传染病疫情事件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安全办公室负责人张校为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员。

  三、经常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一)宣传教育

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师生员工及家长公共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1、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方法的分类培训。

  2、发放传染病预防知识材料、转发相关文件。

  3、有计划地利用校会、板报、校广播、健康教育课等多种宣传方式,对所有教职工、学生普及传染病防范的有关科学知识。

  4、有计划的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讲解预防传染病等呼吸道传染病知识和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要求,以取得家长的配合和知识。

 

(二)预防措施

  1、学校严格学校门卫管理,坚持出入和来访登记制度,及时掌握校内各种人员流动情况。

  2、改善学校卫生设施与条件,加强对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和校内公共卫生设施及公用具的消毒,搞好校园环境卫生。

  3、坚持晨检制度、坚持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制度,做好因病缺课学生情况统计分析工作,一旦发现发热、呼吸道传染病人异常增多,及时报告当地疾控中心及教育行政部门,主动协助疾病控制部门进行调查分析。

  4、值周教师对学生及教职工的发热情况进行及时监控与排查。

  5、学校采取积极措施,教育师生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户外运动,督促学生课间到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四、突发性的预警应急反应应急措施

 

(一)预警级别

根据传染病疫情的预警级别划分为一般事件、重大事件和特大事件。

一旦达到传染病疫情预警级别,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将启动应急措施及应急反应方案。

 

(二)应急反应

疫情发生,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将按照上级部署,启动应急工作预案,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实各项传染病防控应急措施。

 (三)应急措施

  1、严格信息报告制度

班主任每天向安全办汇报晨检结果,再由安全办每天向组长或副组长汇报,学校安排24小时值班,并确保值班等通讯设备完好,保证疫情发生后在第一时间上报。

  2、避免人群聚集和流动

学校原则上不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大型集体活动。

学生的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活动作相应的调整。

学校原则上不安排教师外出参加大型教学教研活动。

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切实加强对学校人员出入的管理。

  3、加强校园环境的清洁及消毒工作

  对教室、专用室、食堂、图书室、办公室、会议室、厕所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按照相关要求,安排专人负责定期进行消毒、保证空气流通。

严格加强餐饮具、医疗器具的消毒。

加强对各种物品的预防性消毒工作。

  4、建立考勤制度

  对缺勤的师生员工逐一进行登记,并立即与其取得联系,查明缺勤原因,对学校师生员工每日进行体温监测,发现发热患者,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医学观察,暂停上学或上班。

  5、调整教学方式

  6、密切接触者的隔离观察

  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必须进行隔离2周。

观察期间不参与集体活动,隔离场所应相对独立,通风良好。

 7、加强宣传工作与舆论导向,尊重和满足师生的知识需求。

  再利用多种形式宣传传染病科学防治知识的同时,主动、及时、准确地公布学校传染病防控信息,使学校传染病的信息公开、透明,稳定师生的情绪、心态,消除师生员工紧张和恐惧心理。

                                             

 

董台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