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调研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06017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8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调研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调研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调研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调研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调研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调研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调研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调研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调研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调研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调研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调研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调研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调研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调研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调研测.docx

《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调研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调研测.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调研测.docx

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调研测

重庆市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4月调研测试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卵细胞体积大,有利于提高它的物质运输效率

B.蓝藻中存在具有降低反应活化能作用的膜蛋白

C.细胞膜、线粒体膜上均有运输葡萄糖的载体

D.叶肉细胞吸收Mg2+所需的ATP由光反应提供

【答案】B

【解析】卵细胞体积较大,其相对表面积较小,不利于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物质运输效率较低,A错误;蓝藻是原核生物,无线粒体,其有氧呼吸场所在细胞膜上,细胞膜上具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膜蛋白),B正确;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因此线粒体膜上没有运输葡萄糖的载体,C错误;真核细胞叶绿体光反应中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植物叶肉细胞吸收Mg2+所需的能量可由线粒体合成的ATP提供,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相关内容。

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2.下列关于生产和生活中的措施或方法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A.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或松软的“创可贴”等敷料包扎伤口

B.通过合理增施农家肥来提高温室大棚中作物的产量

C.在无氧、零下低温条件下储存新鲜的蔬菜水果

D.利用性引诱剂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答案】C

【解析】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或松软的“创可贴”等敷料包扎伤口,是为了防止伤口处厌氧菌的生存和繁殖,A正确;农家肥经土壤中的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可产生CO2,CO2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能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进而提高使温室大棚中作物的产量,B正确;在无氧的条件下储存新鲜的蔬菜水果,无氧呼吸旺盛,会大量消耗有机物,应该在低氧下储存;低温抑制酶的活性,从而抑制细胞呼吸,储存新鲜的蔬菜水果在零上低温,零下低温会冻伤蔬菜水果,C错误;利用性引诱剂捕杀雄性个体,使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衡,导致出生率降低,种群密度下降,从而可以控制害虫种群的密度,D正确。

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抑制黄瓜茎段细胞伸长

B.生长素的合成受基因组的调节,不影响基因组的表达

C.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D.低浓度乙烯促进果实成熟,高浓度乙烯抑制果实成熟

【答案】A

【解析】低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A正确;生长素的合成受基因组的调节,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包括植物激素的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而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B错误;赤霉素能解除休眠,促进萌发,因此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不利于其储存,C错误;乙烯的生理作用不具有两重性,不管其浓度高低,都是促进果实的成熟,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生理功能、作用特点及相互关系,要求学生熟记植物激素的生理功能,熟悉教材内容,了解乙烯和生长素的关系,明确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而其他植物激素不具有此特点。

对植物激素的作用、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激素的作用和相互关系的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4.现有若干未交配过的四种果蝇(甲、乙、丙、丁),眼色有正常眼(B)和褐眼(b),体色有灰体(E)和黑体(e),两对基因分布情况如图所示(除图示外不考虑其他变异)。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丙果蝇染色体之间交换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B.乙果蝇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基因组成为BBEE或bbEE

C.若甲与丁杂交,后代中灰体雄果蝇所占比例为1/2

D.在F1获得基因型为BbEe的比例最高的亲本杂交组合是甲和丁

【答案】C

【解析】丙果蝇的染色体之间交换片段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所以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A正确;乙果蝇的基因型是BbEE,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由于不含同源染色体,且复制的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所以细胞的基因型为BBEE或bbEE,B正确;据图可知,甲的基因型为bbee,丁的基因型为BBEe,二者杂交后,产生灰体果蝇的概率为1/2。

灰体雄果蝇所占比例为1/2×1/2=1/4,C错误;由于甲、乙为雌性,丙、丁为雄果蝇,要使后代出现BbEe的比例最高,则雌性亲本最好选甲,雄性亲本最好选丁,后代中基因型为BbEe的个体为1×1/2,且直接通过表现型就可以选出来;如果选其他组合,其概率为0或小于此比例,D正确。

5.群落是较高层次的系统,下列不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是

A.在一片森林中哪些种群在数量上占优势

B.在一条河流中某种鱼的数量变化情况如何

C.在一个湖泊中鱼类的栖息场所如何

D.在某灌木林中几种小动物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案】B

...............

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了群落和种群的区别,学生识记并区分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即可。

6.下列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方案

A

巳知某遗传病为单基因遗传病,欲调查其遗传方式和发病率

在患者家系中调查遗传方式,在自然人群中调查发病率

B

巳知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欲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子

自交,观察子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

C

巳知在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褐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欲判断其显隐性

分别让多对褐色鼠和褐色鼠杂交、多对黑色鼠和黑色鼠杂交,观察子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

D

巳知果蝇眼色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欲通过一次杂交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

让显性雌果蝇与隐性雄果蝇杂交,观察子代雌雄性的表现型

 

A.AB.BC.CD.D

【答案】D

【解析】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和发病率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因为多基因遗传病容易受环境影响,需要在在患者家系中调查遗传方式,在自然人群中调查发病率,A能到达实验目的;鉴别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豌豆是闭花授粉、自花传粉植物,因此其中自交法最简便。

让这株豌豆自交,观察子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如果子代发生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否则为纯合子,B能到达实验目的;已知在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褐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欲判断其显隐性,分别让多对褐色鼠和褐色鼠杂交、多对黑色鼠和黑色鼠杂交,观察子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

若褐色鼠×褐色鼠的杂交组合发生了性状分离,说明褐色是显性,黑色是隐性;若黑色鼠×黑色鼠的杂交组合发生了性状分离,则黑色鼠是显性,褐色鼠为隐性,C能到达实验目的;已知果蝇眼色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欲通过一次杂交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假设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它的等位基因),让隐性雌果蝇与显性雄果蝇杂交,观察子代雌雄性的表现型。

如果子一代雌性全部是显性,雄性全部是隐性,则控制眼色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否则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

D。

二、非选择题

7.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在中午前后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称为“午休”,该现象与土壤的含水量有关。

图1为某农作物光合速率随土壤水分减少的日变化曲线图,图中曲线Ⅰ、Ⅱ、Ⅲ分别为降雨后第2、8、15天测得的数据。

(光照强度的日变化相同,除降雨外没有人为补充水分),图2表示离土表深度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

田间持水量为降雨后田中储存的水量。

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曲线Ⅲ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

(2)随着雨后时间的延长,“午休”现象逐渐加剧,通过显微镜观察气孔大小,发现午间气孔有相应程度的关闭,据此分析缺水主要是影响了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过程。

(3)由图2分析可知,同一地块中,达到永久萎蔫点的时间与离土表深度之间的具体关系为_____________。

据此判断,抗旱植物品种根系相比不抗旱品种根系应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研究结果,缓解农作物光合作用的“午休”程度的可行性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光照强度

(2).暗反应(3).离土表越远达到永久萎蔫点的时间越长(4).具有较为发达的根系(5).适时、适量进行灌溉(合理灌溉)

(1)分析曲线图可知,导致曲线Ⅲ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2)植物在缺水状态下会关闭气孔以降低蒸腾作用,但同时减少了环境中CO2进入叶肉细胞的量,减弱了暗反应,造成光合作用减弱。

(3)由图2分析可知,同一地块中,达到永久萎蔫点的时间与离土表深度之间的具体关系为离土表越远达到永久萎蔫点的时间越长。

据图可知,离土表深度越大,土壤含水量越大,农作物越容易吸收到水分,因此抗旱植物品种根系相比不抗旱品种根系应具有的特点是具有较为发达的根系。

(4)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土壤含水量越低光合午休现象越明显,因此缓解农作物光合作用的“午休”程度的可行性措施是适时、适量进行灌溉(合理灌溉)。

8.由于神经元特殊的连接方式,神经中枢引起的兴奋可能并不会立即消失,而会延续一段时间,这与神经元的连接方式有关。

下图为一种中枢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图中神经元均为兴奋性神经元,M和N为连接在神经元表面上的电流计。

请据图回答:

(1)神经元的轴突末端多次分支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的部分叫____________,其释放的神经递质除能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外,在特定情况下,也能使腺体分泌或____________。

(2)A点受到刺激兴奋时,其电位变化主要是由____________的跨膜运输引起的,B点兴奋时的膜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在A处给一个适宜的刺激,M和N的指针偏转次数分别是_________(填“一次”“两次”或“多次”)。

(3)利用图中A和B两试验点以及M和N两电流计来探究兴奋在结构①处的传递特点(简要写出实验思路,不要求结果预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突触小体

(2).肌肉收缩(3).Na+(4).外负内正(5).两次多次(6).刺激A点,观察电流计N的偏转情况;刺激B点,观察电流计M的偏转情况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神经元和神经兴奋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有神经元结构、兴奋的传递,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并解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1)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突起又分为树突和轴突,树突短而多,轴突长而少;轴突末端的多次分支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的部分称为突触小体。

反射弧的效应器可以是肌肉或腺体,因此在特定情况下,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能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或肌肉收缩。

(2)A点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A点受到刺激时,Na+跨膜运输至细胞内,引起A点的电位发生变化,B点兴奋时的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在A处给一个适宜的刺激,兴奋先传导到M的右侧电极,后传导到左侧电极,所以M的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由于图1的中枢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特殊,且均表示兴奋性神经元,所以兴奋能多次传导到B处,导致N的指针发生多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3)利用图中A和B两试验点以及M和N两电流计来探究兴奋在结构①处的传递特点的实验思路:

刺激A点,观察电流计N的偏转情况;刺激B点,观察电流计M的偏转情况。

9.为合理利用草原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科研人员进行了放牧强度和放牧方式对放牧收益影响的探究。

实验一:

用网围栏选取了A1、A2、A3、A4四个牧草长势一致且面积相同的放牧区分别施加A1轻牧、A2中牧、A3重牧和A4过牧的放牧强度,且每个放牧区内又用电围栏隔成四个等面积的小区域,进行轮牧,并通过科学方法测定了相关指标。

实验结果如下:

放牧强度

轻牧

中牧

重牧

过牧

放牧绵羊数(头/hm2)

4

6

8

10

家畜牧草采食率*

0.62

0.69

0.80

0.85

绵羊平均增加生物量(kg/头)

12.1

10.5

6.5

3.6

*家畜牧草采食率=采食量/牧草地上生物量

实验二:

科研人员另选了B1、B2、B3、B4四个和实验一相同的放牧区分别施加B1轻牧、B2中牧、B3重牧和B4过牧的放牧强度,每个放牧区内没有用电围栏分隔,进行自由放牧,在各自相应的放牧强度下,均表现为轮牧比自由放牧的载畜量高。

回答下列问题:

(1)牧草输入绵羊的能量一部分在绵羊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一部分用于____________。

(2)在草地面积和放牧频率一定、放牧天数相同的条件下,可以用____________来控制自变量。

(3)若放牧收益用绵羊增加的总生物量表示,从可持续发展和放牧收益的角度分析,最佳放牧强度为____________,其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4)综合实验一二研究结果,为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草原放牧时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绵羊的有机物中

(2).放牧绵羊数(3).中牧(4).此放牧强度下,收益较高,且采食率较低有利牧草再生(5).合理确定载畜量(放牧强度)、(划区)轮牧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了考生对研究能量流动意义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意在考查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基础,一切生命都存在着能量的流动和转化。

没有能量的流动,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

流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1)输入绵羊的能量,一部分在绵羊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了;一部分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绵羊的有机物中。

(2)在草地面积和放牧频率一定、放牧天数相同的条件下,可以用放牧绵羊数来控制自变量。

(3)若放牧收益用绵羊增加的总生物量表示,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放牧收益最小和最大对应的放牧强度依次为过牧、轻牧,最佳放牧强度为中牧,理由是:

此放牧强度下,收益较高,且采食率较低有利牧草再生。

(4)综合上述研究结果,为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草原放牧时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合理确定载畜量(放牧强度)、(划区)轮牧。

10.ABO血型系统是1900年奥地利兰茨泰纳发现和确定的人类第一个血型系统。

与第9号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IA、IB、i)有关,根据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类型可分为4种血型:

A型(只有A抗原,基因型为IAIA、IAi),B型(只有B抗原,基因型为IBIB、IBi),AB型(A、B抗原都有,基因型为IAIB),O型(两种抗原都没有,基因型为ii)。

此外,另一对常染色体的基因H、h通过下图的过程也影响人类血型。

不考虑发生其他变异,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型为Hhii、HhIAIB的夫妇生出A型血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位O型血母亲(其丈夫为AB血型)生了一个AB血型的孩子,则母亲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她的红细胞表面的抗原情况是____________。

(3)控制血型的两对基因的传递遵循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____________。

(4)仅从等位基因IA、IB、i分析,O型血母亲能否生出AB血型的孩子?

为什么?

____________。

【答案】

(1).3/8

(2).hhIAIB、hhIAi、hhIBi、hhIAIA、hhIBIB(3).无A、B、H抗原(4).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5).不能,因为她既没有IA基因也没有IB基因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识图能力、信息的提取与应用能力、通过比较与综合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等。

据题意分析可知,A型血孩子的基因型有H—IAIA或H—IAi,B型血孩子的基因型有H—IBIB或H—IBi,AB型血孩子的基因型有H-IAIB,O型血孩子的基因型有hh__和H_ii两类,所对应的基因型为HHii、Hhii、hhIAIA、hhIAIB、hhIBIB、hhIAi、hhIBi、hhii。

(1)由试题分析可知,A型血孩子的基因型有H—IAIA或H—IAi两类,因此基因型为Hhii、HhIAIB的夫妇生出A型血孩子的概率为3/4×1/2=3/8。

(2)—位O型血母亲,其基因型可能为HHii、Hhii、hhIAIA、hhIAIB、hhIBIB、hhIAi、hhIBi、hhii,AB型的男性的基因型为H—IAIB,二者结婚,后代孩子的基因型为H—IAIB,因此母亲的基因型中含有IA或IB即可,即其基因型为hhIAIB、hhIAi、hhIBi、hhIAIA、hhIBIB。

她的红细胞表面的抗原情况是无A、B、H抗原。

(3)控制血型的两对基因的传递遵循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4)仅从等位基因IA、IB、i分析,O型母亲既没有IA基因也没有IB基因,因此不能生出AB血型的孩子。

11.科研人员通过实验研发含盐低,同时又保持产品质量与风味的低盐腐乳,过程如下:

①筛选分离菌种:

将待筛选的菌种涂布到特定的选择培养基上进行分离,挑选菌种接种于酪蛋白培养基上筛选出蛋白酶活力高的毛霉菌株。

②菌种扩大培养:

将毛霉接种在斜面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将菌种制成悬液,加一定浓度的盐水调节菌种数。

③将含菌种的液体喷洒在豆腐块上,然后培养、装瓶、腌制。

④腐乳品质评定:

通过氨基酸态氮含量和感官评价对腐乳品质进行综合评定,结果如图,请分析回答:

(1)毛霉的同化类型是____________,豆腐块为毛霉的生长提供的营养物质有____________。

(2)腐乳制作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微生物产生的_________(酶),氨基酸态氮含量可代表_________。

(3)步骤①中,毛霉产生的酶能将酪蛋白分解而产生透明圈,在酪蛋白培养基中筛选到三个单菌落甲、乙、丙,其菌落直径分别为3.2cm、2.8cm、2.9cm,其菌落与透明圈一起的直径分别为3.7cm、3.5cm、3.3cm。

应选择菌落_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作为产蛋白酶活力高的毛霉候选菌。

(4)据图分析盐含量为________左右适宜制作腐乳;盐含量不宜过低,其原因是盐含量过低_________。

(5)装瓶时需加入卤汤,在配置卤汤时,一般将酒的含量控制在____________左右。

【答案】

(1).异养

(2).碳源、氮源、水分和无机盐(3).蛋白酶、脂肪酶(4).蛋白质的分解情况(5).乙(6).11%(7).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8).12%

【解析】试题分析:

腐乳制作是利用多种微生物进行发酵的一种食品,它利用了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脂肪酶等物质,将豆腐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

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多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毛酶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1)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有多个细胞核,进行无性繁殖。

毛霉是食品加工业中的重要微生物,其同化类型是异养型。

豆腐块为毛霉的生长提供的营养物质有碳源、氮源、水分和无机盐。

(2)腐乳制作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脂肪酶,蛋白质最终被水解为氨基酸,氨基酸态氮含量可代表蛋白质的分解情况。

(3)应该挑选透明圈与菌落直径比值大的菌株用于生产,菌落甲透明圈与菌落直径的比值为3.7/3.2≈1.16;菌落乙透明圈与菌落直径的比值为3.5/2.8≈1.25;菌落丙透明圈与菌落直径的比值为3.3/2.9≈1.14。

因此应选择菌落乙作为产蛋白酶活力高的毛霉候选菌。

(4)据图分析盐含量为11%左右适宜制作腐乳;盐含量不宜过低,其原因是盐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

(5)装瓶时需加入卤汤,在配置卤汤时,一般将酒的含量控制在12%左右。

【点睛】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多种因素会影响腐乳的品质。

(1)盐:

长满毛霉的豆腐块(毛坯)与盐的质量分数比为5:

1,盐的浓度过高,影响口味,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腐乳易腐败变质。

(2)酒:

配制制作腐乳所需的卤汤要加适量的酒(12%左右),其目的是抑制微生物生长,酒精过少达不到目的,过多会抑制酶的活性,影响腐乳的成熟,同时影响腐乳的风味。

(3)香辛料:

具有调味和杀菌的作用,从而影响腐乳的风味或质量。

(4)发酵的温度:

前期发酵温度应保持在15-18℃,并保持一定的时间,利于毛霉生长。

12.透明质酸酶在临床上常用作药物渗透剂,目前主要从动物组织中提取。

科研人员尝试将透明质酸酶基因转入大肠杆菌,使其得到高效表达。

下图中NcoⅠ和XhoⅠ为限制酶,重叠延伸PCR是一种定点突变技术。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的目的是为了保护____________,PCR的原理是____________;PCR扩增的过程是:

目的基因DNA受热变性后解链为单链,引物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然后____________,如此重复循环。

(2)若图中的透明质酸酶基因来自cDNA文库,则在进行步骤②之前需在其前、后端分别接上特定的____________,否则该基因就不能转录。

步骤②需要用____________(酶)切割质粒。

(3)图中A是____________;早期实验人员利用大肠杆菌作为受体,后来发现用毛霉或酵母菌作受体更具优势,从生物体结构角度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可以稳定地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只有通过检测和鉴定才能知道。

检测转基因生物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透明质酸酶基因,防止NcoⅠ限制酶破坏目的基因

(2).DNA双链复制(3).在DNA聚合酶作用下延伸(4).启动子、终止子(5).NcoⅠ和XhoⅠ(6).基因表达载体(7).毛霉或酵母菌是真核细胞,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8).利用目的基因制作成的探针进行DNA分子杂交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因工程的工具以及工具酶的作用部位,掌握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操作步骤,掌握PCR技术定点诱变的原理,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1)分析图解可知,图中目的基因的中间存在NcoI限制酶的切割位点,因此步骤①的目的是为了保护透明质酸酶基因,防止NcoⅠ限制酶破坏目的基因,PCR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PCR扩增的过程是:

目的基因DNA受热变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